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美学最新章节!

    黑格尔的《美学》原是作者在十九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的讲义。他死后由他的门徒霍托根据他亲笔写的提纲和几个听课者的笔记编辑成书,于一八三五年出版。本译文根据一九五五年柏林出版的由巴森格重编的新版本。

    本译文第一卷早已在一九五九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后来译者忙于其它工作,接着在“四人帮”对知识分子实行法西斯专政时期,又搁了十年左右,直到一九七〇年冬才动手续译。译完后把全书(包括已出版的第一卷)从头到尾校改了一遍。除德文版以外,译者参较了英译本(鲍甲葵译的全书绪论部分,奥斯玛斯通译全书),俄译本(斯托尔卜纳译第一第二两卷,巴波夫补译完全书)和法译本(姜克勒维希译)。原书分三卷,柏林新版合订成一厚册。本译文依英俄法三种译本分四卷,把原来第三卷分为上下两卷。

    黑格尔的《美学》是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著作是从作者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此外,原书既根据提纲和笔记编成,未经作者亲自校改,遗漏、重复和错误就在所难免。英俄法三种译文不但和原文都有些出入,而且在原文艰晦的地方,三种译文彼此悬殊也很大。所以看不懂原文时求救于这些译本,也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译起来既有困难,读起来就不会很容易。

    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如果对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有一种大致正确的认识,多动点脑筋,《美学》这部著作还是可以读懂的。反过来说,对《美学》的钻研也有助于理解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因为《美学》是用艺术发展的具体事例来阐明客观唯心主义及其辩证法的,比起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之类著作就较具体易懂。黑格尔在谈具体问题时也能写出简明流畅的文章,《美学》里有不少的章节可以证明这一点。恩格斯在一八九一年十一月写信给康·斯米特说,“为消遣计,我劝你读一读黑格尔的《美学》,如果你对这部书进行一点深入的研究,你就会感到惊讶”。细读《美学》,就可以体会到恩格斯的这句经验之谈,发现这部著作里足供消遣的东西不少,启发深思的东西更多。

    对于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美学》这部书是值得细读的。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书籍虽是汗牛充栋,真正有科学价值而影响深广的也只有两部书,一部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另一部就是十九世纪初期的黑格尔的《美学》。在哲学方面黑格尔总结了他以前二千多年的西方思想发展,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都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批判继承黑格尔和他的门徒费尔巴哈等人的结果。这一点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说得最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纲》以及《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对黑格尔哲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彻底的批判。关于黑格尔哲学体系应该批判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了。至于美学这个领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都极为关心,进行过一些工作,发表过一些卓越的见解。但是由于他们后来转到更重要更迫切的经济学研究和工人运动,虽没有完全抛弃美学和文艺理论,却没有来得及就黑格尔《美学》这部著作进行过系统的批判,或是把他们自己关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一些极其重要的教导加以汇总和总结。后来普列汉诺夫、李夫习兹、路卡契、多列斯和柯赫等人虽作过一些粗浅的尝试,其中不免有些修正主义色彩。 (1) 所以对黑格尔《美学》的批判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观点与黑格尔《美学》渊源关系的清理工作仍有待于今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希望这部《美学》的中译本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

    译者在本书第一卷译文出版后,即着手编写《西方美学史》,其中第十五章专门介绍了黑格尔的美学基本观点,也试图进行一些粗浅的不完全正确的批判。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日益认识到这项批判工作的迫切必要性和艰巨性。但自量思想水平和暮年精力,都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在这篇译后记中,为一般读者方便起见,只能提供一些掌握黑格尔美学概要的线索。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和历史辩证发展的矛盾

    《美学》和黑格尔的其它著作一样,最突出的一点是历史发展观点,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给以高度评价的一点。《反杜林论》里有一段评语说:

    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较晚的更为人所熟知的论断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

    ……精神哲学又分成各个历史部门来研究,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出贯串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贯串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就是辩证法的线索。黑格尔辩证法的出发点是任何事物都含有本身的对立面或内在矛盾,就是这种内在矛盾在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个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用黑格尔的逻辑术语来说,事物本身和它所含的对立面是“正”与“反”的关系。由于正和反各有片面性,有片面性就不真实。正本身含着反,要为反所否定,反也有片面性,不能静止于反,也要为正所否定。否定不等于消灭,只有消除两对立面的片面性,使正与反统一于较高一级的肯定,这种“否定的否定”就是“合”,又叫做“对立面的统一”,这比原来各有片面性的正与反就较为真实,就有了发展。但是发展还不静止于此,这低一级的合又变为高一级的正,又有它的内在矛盾或对立面,又要经过否定和否定的否定,上升到更高一层的统一,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理应不断地进行下去的。

    这种辩证法主要有四个优点。第一,它否定了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和永恒不变观点,肯定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其次,它肯定了发展的推动力是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亦即内因,明确地提出了有矛盾就有斗争,有斗争才有发展。第三,它肯定了“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就是说,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灭都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都是符合辩证规律的。这也就是肯定了凡是合理的就必然变成现实,不合理的现实也必然终归灭亡。第四,它肯定了世界历史发展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上升,永远是在向上前进的。这种乐观的看法实际上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前的社会进化论。

    不过黑格尔在哲学思想上是个承先启后的人物,他虽然有进步的甚至革命的一面,旧时代的保守思想在他身上毕竟留下很深的烙印。这两对立面在他思想上经常在互相矛盾而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单就他的辩证法来说,就有很多这样没有解决的矛盾。第一,他虽承认矛盾冲突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却特别强调妥协调和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他从来不承认两对立面斗争中有甲消灭乙或乙消灭甲的可能,而是认为甲和乙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截长补短才有上升的发展。他所谓“否定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各有片面性的两对立面各打五十大板。各有所“弃”,各有所“扬”,然后才能达到较高一级的统一或较高一级的真理。他明确地说过矛盾的解决就是调和,他在悲剧论里曾不厌其烦地企图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他的辩证法是以“一分为二”(事物本身包含否定自己的对立面)开始,以“合二而一”(两对立面由互相否定而达到妥协性的统一)告终的。其次,他既肯定事物不断发展,却又承认有所谓“永恒正义”和“普遍人性”。第三,他既强调一切现实事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却在这个借口之下歌颂当时普鲁士君主专制。这一切矛盾都是由黑格尔的市民阶级地位和政治态度决定的。他热情地赞扬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他的思想从这次革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是到了雅各宾专政时期他就忍受不住了,表现出绝望和徬徨。这个事实就足以说明他的市民阶级的摇摆性和不彻底性。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歌德所说的一样,黑格尔还没有摆脱当时德国“庸俗市民”的习气。

    黑格尔辩证法的最大矛盾还在于他在肯定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这个基本原则上发生了摇摆。这个基本原则本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合理内核。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曾这样肯定了它: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

    这是不断发展这个大前提所应得出的结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得出的结论。但是黑格尔本人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他的著作中(包括《美学》在内)到处讲的正是所谓“绝对真理”或“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他一方面肯定事物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发展达到“绝对”便算达到止境,因为“绝对”就不再有和它相对的对立面,就不能再有辩证发展了。在他的思想体系里,人类精神的发展终止于哲学所认识到的涵盖一切的“绝对”,也就是终止于他本人的哲学体系;在绝对精神表现于艺术的发展终止于浪漫型艺术,也就是终止于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中所流行的那种艺术;在绝对精神表现于社会政治的发展终止于启蒙运动所吹嘘的“理性王国”,也就是终止于德国威廉二世的“开明专制”。一句话,世界历史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黑格尔时代的德国就已达到了顶峰和终点。

    黑格尔何以得出这样荒谬的结论呢?这是理解乃至批判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关键要害所在。一语道破这个关键要害所在的还是恩格斯,他的话是这样说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 ,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

    这就是说,黑格尔哲学体系要求一种涵盖一切的“绝对”作为认识的最高峰和终止点,也就是作为历史发展的终止点,就是这个“绝对”或终止点扼杀了黑格尔辩证法本来应有的革命因素,这就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与辩证法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谓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黑格尔所特有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亦即精神与物质或思维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于:这两个对立面,究竟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呢?对这个基本问题过去有各种不同的答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派别。最主要的派别实际上就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家,前者认为“心”或“精神”是第一性的,而后者则认为“物”,“存在”或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派,前者认为主体认识造成了客观世界,后者认为客观存在的“理”或规律具体化为客观世界。黑格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同时又是集过去各种唯心主义之大成的。他的出发点是“精神”或“心灵”,不过他所谓“精神”或“心灵”并不是某个人或人类中某一部分人的头脑的作用或活动,而是超然于“有限的”具有肉体的人类之外、弥漫宇宙、涵盖一切的客观存在的“理”或“理念”(Idee (2) )。客观物质世界就是由这“理”外化或具体化出来的。“理”是一般,具体事物是特殊。黑格尔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还是按他的辩证法演化出来的。他认为抽象的普遍的“理”本身中就含有它的对立面即具体的个别事物。这具体个别事物就是“理”所外化的另一体。“理”在未外化为具体事物时,只有抽象的普遍性;事物在未受到“理”灌注生气时,也只有抽象的个别特殊性,都还不算真实,须互相否定、互相成全,才形成算得真实的统一体。每一事有每一事的理,顺辩证发展的上升次第,理与事各有高低等级,到了最高级,便是涵盖一切理与事的“绝对”。未外化为具体事物的抽象的理叫做“概念”。在外化中具体个别事物否定了“概念”的抽象普遍性,事物同时也受到概念的否定,二者统一,成为具体的“理念”,理才成为真实的理,事物也才成为真实的事物。“绝对”或最高理念便是万物万理的统一,又叫做“太一”。黑格尔替理念下的定义是:“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就是这个意思。从此可见,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实即唯理主义,其要义是理与事的统一,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亦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以及哲学与历史的统一。它否定了康德的不可知论,肯定了一切事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

    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思维决定存在还是思维反映存在。黑格尔不从具体客观现实出发,而从一整套逻辑概念出发,企图从逻辑概念推演出客观世界,实际上是“首足倒置”,显然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相对立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用一个简明例子一针见血地驳斥了黑格尔的理念产生客观世界的谬论,他说,“要从现实的果实得出‘果实’这个抽象的观念是很容易的,而要从‘果实’这个抽象的观念得出各种现实的果实就很困难了。”所以上文引过的恩格斯肯定黑格尔的辩证哲学的那句话:“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指客观历史发展过程————译者注) 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这虽是从黑格尔的辩证发展大前提出发本应得出的结论,而实际上黑格尔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从他的辩证发展大前提得出应得的结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由于这种“首足倒置”,黑格尔既未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也没有真正摆脱康德的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既然“首足倒置”了,而思维所能得到的概念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又终止于“绝对”或最高理念。这就对历史发展和人类认识都划了止境。止境以内是“此岸”,一切都仿佛可知,止境以外便是“彼岸”,一切便不可知了。有人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只能应用于过去,不能应用于未来,也就是指他把未来划到不可知的“彼岸”。从此可见,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致命伤就是“绝对”这个概念。这个“绝对”就把他的本来带有革命性的辩证发展观点扼杀了,教人安于现存秩序,对未来极端悲观。辩证发展是无限的,不能说到了时间上某一阶段就达到“绝对”的高峰或终止点。“绝对”与“相对”是统一的,不能离开“相对”而有所谓“绝对”。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认识也就不断提高和深入。这个道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反复阐明过,毛主席在《实践论》里也作过精辟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从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否定了在某一发展阶段中人类认识就已达到了黑格尔所说的“绝对”;它也否定了客观世界有什么不可知的“彼岸”,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通过实践会不断地把未知的变成可知的。有了这种认识,黑格尔的不断向上发展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便可发挥效用了。

    二、《美学》的结构,美的定义:“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内容提到第一位

    以上我们费了一些篇幅说明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矛盾,因为这是理解和批判黑格尔的《美学》都必须抓住的纲,因为《美学》是他的辩证法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具体运用。

    《美学》是从概念或基本原则出发,来推演出艺术发展具体情况的。第一卷讲的便是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从艺术类型观点追溯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种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第三卷从三种类型中代表艺术门类出发,讨论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包括戏剧)这些门类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原第三卷的论诗部分在本编中划入第四卷。论诗部分特别重要,因为黑格尔认为诗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一切艺术里都必有诗,一切艺术发展阶段都必出现诗;诗也是黑格尔本人研究较深的一门艺术,所以论诗部分是《美学》这部著作的精华所在,与第一卷有同等重要性。黑格尔所理解的诗其实就是文学或“语言的艺术”。

    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理性内容这一基本原则推演出来的。艺术的特征是美,所以他替美下的定义也就是艺术的定义,原文如下:

    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里“理念”就是“意蕴”,也就是内容;“感性显现”是不假抽象思考而直接呈现于感官的具体形象,也就是形式。这两方面的统一,就成了美的艺术。美必同时是真,但艺术的真与哲学的真不同;哲学的真是凭哲学思维从个别具体事例中推演出普遍原理而得来的;艺术的真却是直接凭感官从具体形象感知的。这种分别主要来自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分别,抽象思维属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属于感性认识。黑格尔没有看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密切联系,把二者划分得过死。仿佛艺术就绝对排除抽象思考,这是近代西方一般唯心主义美学家的通病,这一点下文谈哲学取代艺术时还要谈到。

    艺术的首要因素是理性内容,这是黑格尔一贯坚持的。问题在于这种理性内容如何产生,又如何出现于艺术。黑格尔把这种理性内容追溯到他所说的“世界情况”。在他看,一般世界情况就是“艺术中有生命的个别人物所借以出现的一般背景”,是“把心灵现实的一切现象都联系在一起的”,即“教育、科学、宗教乃至于财政、司法、家庭生活以及一切其它类似现象的情况”的总和,总之,一般世界情况就是某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就形成当时流行的精神方面的“普遍力量”,黑格尔把它称作“神”,也就是一个时代中大多数人所共有的宗教、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准则或人生理想。他认为世界情况须结合具体情境,具体化为人物性格,体现于动作,揭开矛盾,导致冲突和解决。普遍力量在人物性格上所形成的主观情绪或人生态度叫做“情致”。“情致”就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理性内容”。这种内容为数不多,就是“恋爱、名誉、光荣、英雄气质、友谊、亲子爱之类的成败所引起的衰乐”。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悲剧所表现的“一般世界情况”是文艺复兴时代社会文化背景,“情境”是这位王子的母亲和他叔父通奸,杀害了他父亲,“情致”是王子在企图报仇中在当时流行的人生观和伦理观所形成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心情。在具体情境中,不同的人物性格可以代表不同的理想,例如这人代表政权王法,那人代表家庭骨肉恩爱,就会发生矛盾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在改造自然中实现自我,环境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实践观点的萌芽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这就是说,他根据客观唯心主义逻辑推演出来的论断往往符合客观事实。他对于文艺反映一定时代社会文化背景的看法就是一个例子。从理念推演出客观世界,这当然是“首足倒置”,但其中也还含有一方面的真理。列宁在《哲学笔记》里曾肯定了这一点:“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很重要的,并且就是从个人生活中也可看到,这里有许多真理”。列宁在这里是从“意识反过来影响存在”或“精神转化为物质”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的。这个问题涉及黑格尔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统一的看法,也涉及他对实践与文艺关系的看法,值得特别注意。他在叙述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说:

    “有生命的个体一方面固然离开身外实在界而独立,另一方面却把外在世界变成为他自己而存在的:他达到这个目的,一部分是通过认识,即通过视觉等等,一部分是通过实践,使外在事物服从自己,利用它们,吸收它们来营养自己,因此在他的‘另一体’里再现自己”。“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自在的力量。”

    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

    这里几段引文代表黑格尔的主客体统一的中心思想,他是从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在认识和实践中就和外在世界打成一片,按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来改变外在事物,使它们变成为自己服务的,这样就使环境人化了,在客观世界上打下人的烙印了。同时人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再现自己、肯定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前,黑格尔已把实践的观点提到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曾指责费尔巴哈派唯物主义对事物“不从主体方面和实践方面去理解,却让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即实践的、主体的)方面”。这里所说的唯心主义当然也包括黑格尔。他确实开始认识到主体方面实践的重要性,隐约见到马克思所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他的美学思想确有实践观点的萌芽,他举过一个浅显的例子,说明艺术如何使人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

    例如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

    所谓“自我创造”就是“自我肯定”或“自我实现”。马克思在《为〈神圣家族〉写的准备论文》里把这种自我创造和劳动联系起来说:

    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种过程……这就是说,他看出了劳动的本质,他把对象性的(客观的)人,真正现实的人,看作他自己劳动的产品。

    这就是说,他看出劳动的本质在于人在改变自然中产生自己,实现自己。这种思想黑格尔在谈“英雄时代”最适合理想艺术时说得更清楚:

    英雄们都亲手宰牲畜,亲手去烧烤,亲自训练自己所骑的马,他们所用的器具也或多或少是亲手制造出来的,犁,防御武器,盔甲,盾,刀,矛都是他们自己的作品,或是他们都熟悉这些器具的制造方法。在这种情况之下,人见到他所利用的……一切东西,就感觉到它们都是他自己创造的,因而感觉到所要应付的这些事物就是他自己的事物,而不是在他主宰范围之外的异化了的事物。……

    总之,到处都可见新发明所产生的最初欢乐,占领事物的新鲜感觉和欣赏事物的胜利感觉,……在一切上面人都可以看出他的筋力,他的双手的灵巧,他的心灵的智慧或英勇的结果。……

    不过这种重视劳动的思想在《美学》中只偶露萌芽,黑格尔的基本思想还是把人的自我实现看成是“理念”的自生发展或“外化”,所以马克思在上引论文里指出了这个局限性说:“黑格尔只知道而且只承认劳动的一种方式,即抽象的心灵的劳动”。 (3)

    四、《美学》作为艺术史大纲:三大历史阶段和三种艺术类型

    《美学》不仅是一部美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艺术史大纲。黑格尔把人类文化发展史看作人类精神逐渐征服自然的历史。在原始时代,人类处在蒙昧状态,精神还未醒觉,与自然一样只是“自在”的。文化开始发展以后,人才逐渐有自意识,感觉自己与自然的分别和对立,要凭自己的认识和意志去影响自然、改变自然,这时人才成为不仅是“自在”的,而且是“自为”亦即“自觉”的。精神达到自觉,不但外在事物成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而且人本身也由认识的主体变为认识的对象,亦即变为客观存在的一部分。随着文化的发展,人类精神在自觉方面也在发展,主要在于驾驭自然的能力日渐提高。理想的境界是精神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自然,使精神与自然(亦即主体与客体)融合成为和谐的统一体。艺术处在精神发展中的初级阶段,与艺术对立的是宗教,宗教处在中间阶段,这两对立面的统一便构成最高阶段的哲学。艺术既然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精神与自然统一的一个事例,因为理念或理性内容来自精神方面,而感性形式来自感官所接触的自然方面。这两方面的关系可以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理想,也可以有所偏重,时而偏重感性自然即形式方面,时而偏重主体精神即内容方面。黑格尔就根据这些差异把艺术发展分为三种类型,亦即三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是象征型艺术 。在这个阶段,人类刚摆脱蒙昧状态,精神还没有完全达到自觉,对于理性内容还只有一种朦胧的认识,因而找不到适合的感性形式去表达它,只能采用符号来象征朦胧认识到的精神内容。例如印度婆罗门教的“梵”只是一种没有任何定性的浑然太一,由它本身推演不出任何具体形象来,于是就凭偶然的联系,把牛猴之类动物当作“梵”来崇拜。内容既不明确,就很难说形式对内容是否适合。典型的象征艺术是印度、埃及、波斯等东方民族的建筑,如神庙、金字塔之类。这种艺术一般是用形式离奇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