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美学最新章节!

    1.理念

    我们已经把美称为美的理念 ,意思是说,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单就它本身来说,概念还不是理念,尽管概念和理念这两个名词往往被人用混了。只有出现于实在里而且与这实在结成统一体的概念才是理念。这种统一不应了解为概念与实在的单纯的中和 ,其中两方面的特性与属性都因而消失了,有如钾与酸化合为盐,这两种原素的对立在盐里因互相冲淡而中和了。与此相反,在概念与实在的统一里,概念仍是统治的因素。因为按照它的本性,概念本身就已经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就从它本身中生发出实在,作为它自己的实在,这实在就是概念的自生发,所以概念在这实在里并不是把自己的什么抛弃了,而是实现了自己。因此,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其实就是和它本身处于统一体 (1) 。概念与实在的这种统一就是理念的抽象的定义。

    尽管在艺术理论中“理念”这个名词也往往被人使用,有些声望很高的艺术鉴赏家却很讨厌这个名词。一个最近的最有趣的例子就是吕莫尔 (2) 先生在他的《意大利研究》里所作的争辩。这部书是从艺术的实践兴趣出发的,与我们所说的“理念”本来毫不相干。吕莫尔先生不懂得新哲学所说的理念,把理念和不确定的“观念”以及著名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学派所主张的那种抽象的无个性的“理想”混淆起来。这些抽象的观念和理想是和实质上是确定的轮廓鲜明的自然形式 (3) 相对立的,吕莫尔却把理念和艺术家所臆造的抽象的观念和理想一律看待,以为理念也是和自然形式相对立的。如果按照这种抽象的观念和理想去进行艺术创造,这当然是不正确的,而且是徒劳的,就像思想者按照不明确的观念去思想,总是纠缠在完全不明确的内容里一样。但是这种指责却不能适用于我们 所说的“理念”,因为这完全是具体的,是一种统摄各种定性的整体,其所以美,只是由于它(理念)和适合它的客体性相直接结成一体。

    吕莫尔先生在《意大利研究》里(卷一)说过这样的话:“按照最一般的意义,或则说,按照近代所了解的意义,美包含一件事物的足以使视觉得到愉快的刺激,或则通过视觉而与灵魂契合,使心境怡悦的一切特性。”这些特性分为三种:“一,只通过视觉起作用的;二,只通过假定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空间关系的那种特别感觉起作用的;三,首先通过知解力起作用,然后通过认识才对情感起作用的。”这第三种最重要的特性要依靠的“形式完全不靠感官的快感和体量的美而能引起一种明显的伦理的和精神的快感,这种精神的快感一部分起于对上述(还是伦理的和精神的?————黑格尔原注。)那些观念的欣赏,一部分直接起于只要有清晰的认识活动就会感到的那种满足”。

    按照这位重要的艺术鉴赏家的看法,美的基本特性就是如此。对于某种文化程度来说,这种看法也许可以过得去,但是从哲学观点来看,它却是很不圆满的。因为这种看法的基本论点只是:视觉、心灵,或知解力感到快乐 ,情感受到激发,引起了一种快感。整个论点都环绕着引起快感这一点。但是这种把美的作用归结为情感、快感和欣喜的看法早就由康德批驳掉了,康德已比美感说前进一步了 (4) 。

    如果我们从这番辩论回到它所没有能推翻的理念,我们记得前面已说过,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 。

    a)关于概念本身 的性质,单就它本身来说,概念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统一 ,和实在中各种差异 (5) 相对立,而是本身已包含各种差异在内的统一,因此它是一种具体的整体。例如“人”、“绿”等观念原来并不是概念,而只是抽象的普泛的观念,只有证明了这些观念把各差异方面都包含在统一体里,它们才变成概念。例如“绿”颜色这个观念就以明与暗的统一 (6) ————一种特别的统一————组成“绿”的概念;“人”这个概念包含感性与理性,身体和心灵这些对立面,但是人并不是由两两并立互不相关的对立面混合而成的;按照人的概念,人就是这些对立面所结成的具体的经过调和的 (7) 统一体。但是概念是它的各种定性的绝对统一,这些定性在概念里原来不是彼此分裂各自独立的东西,否则它们就会脱离了统一,就不能实现它们自己。因此,概念包含它的全部定性于这种观念性的 (8) 统一体和普遍性里。这观念性的统一体和普遍性组成了它所以有别于客观现实的主体性 。例如金子具有一定的重量、颜色,以及对各种酸所起的某些反应关系。这些都是不同的定性,但是都完全化为一体。连极细微的一个金粒也必须把这些定性包含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里。对于我们人来说,这些定性是可以分析开来的,但是按照它们的概念,它们本身却处于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凡是真正概念本身所含的各种差异面也是这样不能彼此分立地处于统一体里。一个更切近的例子是人对他自己的观念,即有意识的“我”。所谓“灵魂”或“我”就是概念本身处在它的自由的客观存在里。这个“我”包括一大堆最不同的观念和思想,这些简直就是一整个世界的观念;但是这种无限繁复的内容既然都在“我”以内,就还是无身体,无物质,好像挤塞到这种观念性的统一体里,作为“我”在我自身的纯粹的完全透明的显现 (9) 。概念包含各种不同的定性于观念性的统一体里,其情形就是如此。

    按照它的本性,概念具有三种较切近的定性,即普遍的 、特殊的 和单一的 。这三种定性之中每一种,如果拆开来孤立地看,就会是一种完全片面的抽象的东西。如果还是片面的,它们就还没有出现在概念里,因为它们的观念性的统一才组成概念。因此,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才是普遍的 :这普遍的一方面自己把自己否定了,于是才成为有定性的特殊的 东西,另一方面也把这种特殊性,作为普遍性的否定,也取消掉 了。因为特殊的就是普遍的本身 的一些特殊方面,普遍的之转化为特殊的,并不是成为绝对的另一体,所以普遍的在特殊的之中,只是恢复到它与原来单是普遍的时候的自己所结成的统一 (10) 。在这种恢复到自己之中,概念是无穷的否定 (11) ;不是对另一体的否定,而是自确定,在这自确定之中,概念只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的统一。所以概念就是真正的单一体 ,就是在它的特殊存在之中自己仅与自己结合在一起的那种普遍性。我们在上文所已约略提及的心灵的本质就是概念的这种性质的最高例证。

    由于它的这种无限性 (12) ,概念本身就已经是整体。因为概念是在它的“另一面” (13) 里和它本身的统一,所以它是自由的,它的一切否定都是自确定,而不是由另一体所外加的限制。作为这种整体,概念就已包含一切由实在本身所显现的现象,使理念恢复到经过调和的统一。凡是认为理念和概念完全不同的人就是对于理念和概念的性质一无所知。但是同时概念也确有不同于理念的地方:概念只有在抽象意义上才有可能向特殊分化,因为概念里的定性还是包含在统一和观念性的普遍性(这是概念的因素)里 (14) 。

    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概念本身还不免于片面性,还有一个缺点,这就是它本身虽然是整体,却只有在统一和普遍方面才有自由发展的可能 (15) 。这种片面性并不符合概念的本质,所以概念按照它的本质就要取消(否定)这种片面性。概念因此就否定自己作为这种观念性的统一和普遍性,使原来禁闭在这种观念性的主体性里的东西解放出来,转化为独立的客观存在 。这就是说,概念通过自己的活动,使自己成为客观存在。

    b)所以单就它本身来看,客观存在就是体现概念的实在 ,但是原来概念还只是主体性的时候,它的一切因素 (16) 还只是处于观念性的统一,现在概念却取得另一形式,在这形式中原来它的一切因素都转化为独立的特殊性相和实在的差异面 了 (17) 。

    但是因为只有在客观存在中获得存在,变成实在的才是概念 ,所以客观存在在它本身就应该使概念 变成实在。但是概念是它的各种特殊因素的经过调和的观念性的统一 。所以在它的实在的差异面的范围之内,原来那些特殊因素的符合概念的观念性的统一还要在它们本身(实在的差异面)中重新建立起来。在它们里面应该存在的不仅有实在的特殊因素,而且还有它们(实在的特殊因素)的经过调和所成的观念性的统一 (18) 。概念的威力就在于此:它在分散的客观存在里并不抛开或丧失它的普遍性,它就通过实在而且就在实在里,把它的这种统一显示出来。因为概念的本质就在于它能在它的另一体里保持住它与它本身的统一。只有这样,概念才是真正的实在的整体。

    c)这种整体就是理念 。理念不仅是概念的观念性的统一和主体性,而同时也是体现概念的客体,不过这客体对于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在这客体里,概念其实是自己对自己发生关系 (19) 。从主体概念和客体概念两方面看,理念都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是这两方面的整体的永远趋于完满的而且永远达到完满的协调一致和经过调和的统一。只有这样,理念才是真实而且是全部的真实。

    2.理念的客观存在 (20)

    因此,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在作为理念的一种存在时,才有真实性。因为只有理念才是真正实在的东西。这就是说,现象之所以真实,并不由于它有内在的或外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由于它一般是实在的东西,而是由于这种实在是符合概念的。只有在实在符合概念时,客观存在才有现实性和真实性。而且这真实性当然不是就主观的 意义来说,即不是说,只要一种存在符合我的 观念,它就是真实的,而是就客观的 意义来说,即是说,“我”或是一种外在的对象、行动、事迹或情境在它的实在中实现了概念,它才是真实的。如果这种统一不发生,客观存在的东西就只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里不是完整的概念而是概念的某一抽象方面得到客体化(对象化)了。这抽象的方面由于脱离了整体与统一而独立分立,就可以退化到与真实的概念对立。所以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实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

    3.美的理念

    我们前已说过,美就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 与真 是一回事 。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说得更严格一点,真与美却是有分别的 。说理念是真的,就是说它作为理念,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而且是作为符合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东西来思考的。所以作为思考对象的不是理念的感性的外在的存在,而是这种外在存在里面的普遍性的理念 。但是这理念也要在外在界实现自己,得到确定的现前的存在,即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 的了。美 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 的直接性取消掉 (21) (或否定掉),因为在美里这种感性存在只是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性相,看作这样一种实在:这种实在把这种客观存在里的概念 体现为它与它的客体性相处于统一体,所以在它的这种客观存在里只有那使理念本身达到表现的方面才是概念的显现。

    a)根据这个原则,知解力是不可能掌握美的,因为知解力不能了解上述的统一,总是要把这统一里面的各差异面看成独立自在的分裂开来的东西,因而实在的东西与观念性的东西,感性的东西与概念,客体的与主体的东西,都完全看成两回事,而这些对立面就无从统一起来了。所以知解力总是困在有限的、片面的、不真实的事物里。美本身却是无限的 、自由的。美的内容固然可以是特殊的,因而是有局限的,但是这种内容在它的客观存在中却必须显现为无限的整体,为自由 ,因为美通体是这样的概念:这概念并不超越它的客观存在而和它处于片面的有限的抽象的对立,而是与它的客观存在融合成为一体,由于这种本身固有的统一和完整,它本身就是无限的。此外,概念既然灌注生气于它的客观存在,它在这种客观存在里就是自由的,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因为概念不容许在美的领域里的外在存在独立地服从外在存在所特有的规律,而是要由它自己确定它所赖以显现的组织和形状。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但是把一切结合成一体的绳索以及结合的力量却在于主体性、统一、灵魂、个性。

    b)所以如果从美对主体 心灵的关系上来看,美既不是困在有限 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 (22)

    用有限的知解力,我们去感觉内在的和外在的对象,观察它们,从感性方面认识它们是真实的,让它们进入我们的知觉和观念,成为我们的能思考的知解力的抽象概念,因而具有抽象形式的普遍性。这样知解力活动是有限的、不自由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