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澶洲部汇考

    汉

    澶洲,汉时闻于中国。

    按《汉书·本纪》不载。按《史记·淮南王传》:伍被曰:昔秦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悦,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按注:《正义》曰:《括地志》云: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遂止此州。其后复有数洲万家,其上人有至会稽市易者。

    夷洲部汇考

    后汉

    夷洲,后汉时闻于中国。

    按《后汉书·本纪》不载。按《倭国传》: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馀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不可往来。按注:沈莹临海水土志曰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皆是山溪。人皆髡发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有犬。尾短如麇尾状。此夷姑舅子妇卧息共一大床,略不相避。地有铜铁,唯用鹿格为矛以战斗,磨砺青石以作弓矢。取生鱼肉杂贮大瓦器,以盐卤之,历月馀日,乃啖食之,以为上肴也。

    吴

    吴主黄龙二年,遣将军卫温浮海,掠夷洲数千人以归。

    按《吴志·孙权传》: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市,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按《太平御览》: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众荆为蕃障,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男妇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斑文刻画其内有文章以为饰好也其地亦出铜铁唯用鹿觡矛以战。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刀斧。镮贯珠珰,饮食不洁,取生鱼肉,贮大器中以卤之,历日月乃啖食之,以为上肴呼。民人为弥鳞,如有所召,取大空材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舂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皆往驰赴会。饮食皆踞,相对凿木,作器如槽状,以鱼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饮之。以粟为酒,木槽贮之用大竹筒长七寸许饮之。歌似犬嗥,以相娱乐。得人头,斫去脑剥去面肉,留置骨取大毛染之,以作须眉髻编其齿,以作口临战斗时用之。如假面状,此是夷王所服战。得胜,头著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馀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与作夫妻。同牢而食,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

    州胡部汇考

    后汉

    州胡,以后汉时闻于中国。

    按《后汉书·本纪》不载。 按《东夷传》:马韩之西,海岛上有州胡国。其人短小,髡头,衣韦衣,有上无下。好养牛豕。乘船往来,货市韩中。

    按《魏志·东夷传》: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韩同,皆髡头如鲜卑,但衣韦,好养牛及猪。其衣有上无下,略如裸势。乘船往来,市买韩中。

    裨离部汇考〈附养云国 寇莫汗国 一群国〉

    晋

    武帝泰始年,裨离诸国遣使入贡。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东夷传》:裨离国在肃慎西北,马行可二百日,领户二万。养云国去裨离,马行又五十日,领户二万。寇莫汗国去养云国,又百日行,领户五万馀。一群国去莫汗,又百五十日,计去肃慎五万馀里。其风俗土壤并未详。泰始三年,各遣小部献其方物。

    牟奴部汇考〈附模卢国 末利国 蒲都国 绳余国 沙楼国〉

    晋

    武帝太熙元年,牟奴国遣使入贡。

    按《晋书·武帝本纪》:太熙元年二月辛丑,东夷七国朝贡。 按《东夷传》:太熙初,复有牟奴国帅逸芝惟离、模卢国帅沙支臣芝、于离末利国帅加牟臣芝、蒲都国帅因末、绳余国帅马路、沙楼国帅钐加,各遣正副使诣东夷,校尉何龛归化。

    伽罗部汇考

    南齐

    高帝建元元年,伽罗国遣使来献。

    按《南齐书·高帝本纪》不载。 按《伽罗本传》:伽罗国,三韩种也。建元元年,国王荷知使来献。诏曰:量广始登,远夷洽化。伽罗王荷知款关海外,奉贽东遐。可授辅国将军、本国王。

    扶桑部汇考一

    南齐

    东昏侯永元元年,扶桑国沙门慧深至中国。

    按《南齐书·本纪》不载。 按《梁书·东夷传》: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罪重者入北狱。有赦则赦南狱,不赦北狱。在北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生女九岁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贵人有罪,国乃大会,坐罪人于坑,对之宴饮,分诀若死别焉。以灰绕之,其一重则一身屏退,二重则及子孙,三重则及七世。名国王为乙祁;贵人第一者为大对卢,第二者为小对卢,第三者为纳咄沙。国王行有鼓角导从。其衣色随年改易,甲乙年青,丙丁年赤,戊己年黄,庚辛年白,壬癸年黑。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有桑梨,经年不坏。多蒲萄。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佑。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埽,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婚礼大抵与中国同。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设灵为神像,朝夕拜奠,不制缞绖。嗣王立,三年不视国事。其俗旧无佛法,宋大明二年,罽宾国尝有比丘五人游行至其国,流通佛法、经像,教令出家,风俗遂改。

    按《梁四公记》:杰公尝与诸儒语及方域云:东至扶桑,扶桑之蚕长七尺,围七寸,色如金,四时不死。五月八日呕黄丝,布于条枝,而不为茧。脆如綖,烧扶桑木灰汁煮之,其丝坚韧,四丝为系,足胜一钧。蚕卵大如燕雀卵,产于扶桑下。赍卵至句丽,蚕变小,如中国蚕耳。其王宫内有水精城,可方一里,天未晓而明如昼,城忽不见,其月便蚀。俄而扶桑国使使贡方物,有黄丝三百斤,即扶桑蚕所吐,扶桑灰汁所煮之丝也。帝有金炉,重五十斤,系六丝以悬炉,丝有馀力。又贡观日玉,大如镜,方圆尺馀,明澈如琉璃,映日以观、见日中宫殿,皎然分明。帝令杰公与使者论其风俗土地物产,城邑山川,并访往昔存亡。又识使者祖父伯叔兄弟,使者流涕拜伏。

    扶桑部汇考二

    《山海经》

    《海外东经》

    黑齿国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十洲记》《扶桑》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味香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元其树,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状,真仙灵官,变化万端,盖无常形,亦有能分形为百身十丈者也。

    扶桑国

    图考

    按《三才图会》: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作板屋,无城郭,宋武帝时,罽宾有人至其国,其国人养鹿为牛取乳。

    扶桑部杂录

    《鼠璞》:《离骚》云:饮马咸池,总辔扶桑。《东京赋》云:登天光于扶桑。谢庄《月赋》云:擅扶桑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张衡思元赋:凭云遐逝,夕宿扶桑。东坡云:一醉扶桑??,半夜扶桑开。《淮南子》曰:日出旸谷,拂于扶桑。注曰:东方之野。《山海经》曰:旸谷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乌。如此,则扶桑在沈寥之表。及观《南齐·扶桑传》:沙门慧深来说云:扶桑在大汉东二万里,土多,扶桑木叶似桐,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绩其皮为布锦及纸。其地乃在中国东,或谓日出扶桑,以日自东方出耳。犹倭自谓:日出处,天子耳。《山海经》多诞不足,为据杨炯《浑天赋》谓:扶桑临于大海。李白诗谓: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竟以扶桑为日。《西京赋》复与濛汜对说。

    女国部汇考

    南齐

    东昏侯永元元年,女国以扶桑沙门慧深,闻于中国。按《南齐书·本纪》不载。 按《梁书·东夷传》:齐永元元年,扶桑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东千馀里

    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竞入水则任娠,六七月产子。女人胸前无乳,项后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以乳子,一百日能行,三四年则成人矣。见人惊避,偏畏丈夫。食咸草如禽兽。咸草叶似芗蒿,而气香味咸。

    按《梁四公记》:梁天监中,有闯、?杰、??、仉?四公谒武帝。杰公尝与诸儒语及方域:西北,无虑万里,有女国,以蛇为夫,男则为蛇,不噬人而穴处。女为臣妾官长,而居宫室。俗无书契,而信咒咀,直者无他,曲者立死。神道设教,人莫敢犯。南至火洲之南,炎昆山之上,其土人食蝑蟹髯蛇以辟热毒。洲中有火木,其皮可以为布,炎丘有火鼠,其毛可以为褐,皆焚之不灼,污以火浣。北至黑谷之北,有山极峻造天,四时积雪,意烛龙所居。昼无日,西有酒泉,其水味如酒,饮之能醉。北有漆海,毛羽染之皆黑,西有乳海,其水白滑如乳。三海间方七百里,水土肥沃,犬鸭生骏马,大鸟生人,男死女活,鸟自衔其女,飞行哺之,衔不胜则负之,女能跬步,则为酋豪所养。女皆殊丽,美而少寿,为人姬媵,未三十而死。有兔大如马,毛洁白,长尺馀,有貂大如狼,毛纯黑,亦长尺馀,服之禦寒。朝廷闻其言,拊掌笑谑,以为诳妄,曰:邹衍九州、王嘉拾遗之谈耳。司徒左长史王筠难之曰:书传所载,女国之东,蚕崖之西,狗国之南,羌戎之别种,一女为君,无夫蛇之理,与公说不同,何也。公曰:以今所知,女国有六,何者,北海之东,有女国,天女下降为其君,国中有男女,如他恒俗。西南夷板楯之西,有女国,其女悍而男恭,女为人君,以贵男为夫,置男为妾媵,多者百人,少者匹夫,昆明东南,绝徼之外,有女国,以猿为夫,生男类父,而入山谷,画伏夜游,生女则巢居穴处。南海东南有女国,举国惟以鬼为夫,夫致饮食禽兽以养之。勃律山之西,有女国,方百里,山出台虺之水,女子浴之而有孕,其女举国无夫,并蛇六矣。

    女国

    文身部汇考

    梁

    文身国,梁时闻于中国。

    按《梁书·本纪》不载。 按《东夷传》: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馀里。人体有文如兽,其额上有三文,文直者贵,文小者贱。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赍粮。有屋宇,无城郭。其王所居,饰以金银珍丽。绕屋为堑,广一丈,寔以水银,雨则流于水银之上。市用珍宝。犯轻罪者则鞭杖,犯死罪则置猛兽食之。有枉则猛兽避而不食,经宿则赦之。

    文身国

    图考

    按《三才图会》:文身国物至贱,行不赍粮。王居饰以金玉。市用珍宝交易。

    豆莫娄部汇考

    北魏

    豆莫娄,魏时闻于中国。

    按《魏书·本纪》不载。 按《豆莫娄传》:豆莫娄国,在勿吉国北千里,去洛六千里,旧北扶馀也。在失韦之东,东至于海,方二千里。其人土著,有宫室仓库。多山陵广泽,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地宜五谷,不生五果。其人长大,性彊勇,谨厚,不寇抄。其君长皆以六畜名官,邑落有豪帅。饮食亦用俎豆。有麻布,衣制类高丽而幅大,其国大人,以金银饰之。用刑严急,杀人者死,没其家人为奴婢。俗淫,尤恶妒妇,妒者杀之,尸其国南山上至腐。女家欲得,输牛马乃与之。或言本秽貊之地也。

    虾夷部汇考

    唐

    高宗永徽年,虾夷人来朝。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日本传》:永徽初,日本王天智立。明年,使者与虾夷人皆朝。虾夷亦居海岛中,其使者须长四尺许,珥箭于首,令人载瓠立数十步,射无不中。

    儋罗部汇考

    唐

    高宗龙朔元年,儋罗遣使来朝。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流鬼传》:龙朔初,有儋罗者,其王儒李都罗遣使入朝,国居新罗武州南岛上,俗朴陋,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铁齿杷土。初附百济。

    麟德 年,儋罗来朝。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流鬼传》:麟德中,酋长来朝,从帝至太山。后附新罗。

    元

    世祖至元六年,遣都统领脱朵儿、统领王国昌等往高丽点阅所备兵船,及相视耽罗等处道路。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按《耽罗传》:耽罗,高丽与国也。世祖既臣服高丽,以耽罗为南宋、日本冲要,亦注意焉。至元六年七月,遣明威将军都统领脱脱儿、武德将军统领王国昌、武略将军副统领刘杰往视耽罗等处道路,诏高丽国王禃选官导送。时高丽叛贼林衍者,有馀党金通精遁入耽罗。按《王国昌传》:至元五年,人有上书,言高丽境内,黑山海道,至宋境为近。帝命国昌往视之。泛海千馀里,风涛汹涌,从者恐,劝还,国昌神色自若,徐曰:奉天子威命,未毕事而遽返,可乎。遂至黑山乃还,帝延见慰劳。而东夷皆内属。至元九年正月,诏遣不花及马璘,谕高丽,具舟粮,助征耽罗。十一月,敕发屯田军二千、汉军二千、高丽军六千,仍益武卫军二千,征耽罗。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按《耽罗传》:九年,中书省臣及枢密院臣议曰:若先有事于日本,未见其逆顺之情。恐有后辞,可先平耽罗,然后观日本从否,徐议其事。且耽罗国王尝来朝觐,今叛贼逐其主,据其城以乱,举兵讨之,义所先也。

    至元十年正月,命忻都、郑温、洪茶丘征耽罗。六月,忻都等兵至耽罗,抚定其地。诏以失里伯为耽罗国招讨使,尹邦宝副之。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按《耽罗传》:十年正月,命经略使忻都、史枢及洪茶丘等帅兵船大小百有八艘,讨耽罗贼党。六月,平之,于其地立耽罗国招讨司,屯镇边军千七百人。贡赋岁进毛施布百匹。招讨司后改为军民都达鲁花赤总管府,又改为军民安抚司。至元十二年六月戊辰,敕塔出率阿塔海、也速带儿两军赴涟水。以逊摊为耽罗国达鲁花赤。罢山东经略司。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十七年五月甲寅,汀、漳叛贼廖得胜等伏诛。造船三千艘,敕耽罗发材木给之。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十八年二月,敕以耽罗新造船付洪茶丘出征。五月壬子,免耽罗国今岁入贡白纻。壬戌,敕耽罗国达鲁花赤塔儿赤,禁高丽全罗等处田猎扰民者。六月壬午,命耽罗戍力田以自给。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一年正月,立耽罗国安抚司。七月,塔剌赤言:头辇哥国王出戍高丽,调旺速等所部军四百以往,今头辇哥已回,留军耽罗,去其妻子已久,宜令他军更戍。伯颜等议,以高丽军千人屯耽罗,其留戍四百人纵之还家,从之。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八年,耽罗遣使贡东纻百匹。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三十一年,以耽罗复隶高丽。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耽罗传》:三十一年,高丽王上言,耽罗之地,自祖宗以来臣属其国;林衍逆党既平之后,尹邦宝充招讨副使,以计求径隶朝廷,乞仍旧。帝曰:此小事,可使还属高丽。自是遂复隶高丽。

    成宗大德二年,耽罗国以方物来贡。

    按《元史·成宗本纪》云云。

    大德四年六月甲子,置耽罗总管府。

    按《元史·成宗本纪》云云。

    大德五年七月戊申,立耽罗军民万户府。

    按《元史·成宗本纪》云云。

    英宗至治二年正月癸未,流徽政院使罗源于耽罗。按《元史·英宗本纪》云云。渤海部汇考唐

    中宗嗣圣 年,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等,讨乞四比羽,斩之。进追乞乞仲象子祚荣,败绩。祚荣遂自立为震国王。

    按《唐书·本纪》不载。 按《渤海本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北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丽逋残稍归之。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后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是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祚荣因高丽、靺鞨兵拒楷固,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遣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户十馀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

    按《朝鲜史略》:唐以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及卒,私谥曰高。子王武艺立。渤海本粟末靺鞨,祚荣父乞乞仲像,保太白、山东。祚荣嗣,骁勇善骑射,高句丽馀烬稍稍归之,乃建国号震。地方千里,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馀、沃沮、卞韩、朝鲜之地。至后孙仁秀开大境宇,有五京、十二府、六十二州,遂为海东盛国。至景哀王时,契丹攻灭之,以为东丹国。其世子及大臣等皆降于高丽。

    景龙 年,使侍御史张行岌招慰,祚荣遣子入侍。

    按《唐书·中宗本纪》不载。 按《渤海本传》云云。

    睿宗先天 年,遣使拜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是去靺鞨之号。

    按《唐书·睿宗本纪》不载。 按《渤海本传》: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总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按《册府元龟》:先天二年,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大祚荣圣历年,自立为振国王。在营州东二千里,兵数万人。至是,遣郎将崔?往,册命祚荣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元宗开元七年,渤海王祚荣死,册赐其子武艺为王。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渤海本传》:开元七年,祚荣死,其国私谥为高王。子武艺立,斥大土宇,东北诸

    夷畏臣之,私改年曰仁安。帝赐典册袭王并所领。未几,黑水靺鞨使者入朝,帝以其地建黑水州,置长史临总。武艺召其下谋曰:黑水始假道于我与唐通,异时请吐屯于突厥,皆先告我,今请唐官不吾告,是必与唐腹背攻我也。乃遣弟门艺及舅任雅相发兵击黑水。门艺尝质京师,知利害,谓武艺曰:黑水请吏而我击之,是背唐也。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彊,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武艺不从。兵至境,又以书固谏。武艺怒,遣从兄壹夏代将,召门艺,将杀之。门艺惧,儳路自归,诏拜左骁卫将军。武艺使使暴门艺罪恶,请诛之。有诏处之安西,好报曰:门艺穷来归我,谊不可杀,已投之恶地。并留使者不遣,别诏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谕旨。武艺知之,上书斥言:陛下不当以妄示天下,意必杀门艺。帝怒道邃、复漏言国事,皆左除,而阳斥门艺以报。按《册府元龟》:开元七年六月,渤海郡王大祚荣卒,赠特进,赐物五百段。遣左监门率上柱国吴思谦摄鸿胪卿,持节充使吊祭。

    开元九年十一月,渤海大首领来朝拜,折冲放还蕃。开元十二年二月,渤海遣其臣贺祚庆来贺,正进阶游击将军赐帛五十匹放还蕃。

    开元十三年正月,渤海遣大首领乌借芝蒙来贺,正旦献方物。四月,渤海首领谒德来朝授果毅放还蕃。五月,渤海王大武艺之弟大昌勃价来朝,授左威卫员外将军,赐紫袍、金带、鱼袋,留宿卫。

    按以上《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云云。开元十五年,诏遣渤海宿卫王子大昌勃价等还蕃。是年,遣弟大宝方来朝。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五年四月丁未,敕曰:渤海宿卫王子大昌勃价及首领等久留宿卫,宜放还蕃。庚申,封大昌勃价襄平县开国男,赐帛五十匹,首领以下各有差,先是渤海王大武艺遣男利行来朝,并献貂鼠。至是,乃降书与武艺慰荣之赐?练一百匹。八月,渤海王遣其弟大宝方来朝。

    开元十六年,渤海宿卫王子利行卒。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六年四月癸未,渤海王子留宿卫大都利行卒,赠特进兼鸿胪卿,赐绢三百匹,粟三百石,命有司吊祭官造灵举归蕃。

    开元十七年,渤海王遣其弟大胡雅朝献。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七年二月,渤海遣使献鹰鲻鱼。三月甲子,渤海王大武艺使其弟大胡雅来朝授,游击将军赐紫袍金带留宿卫。八月丁卯,遣其弟大琳来朝,授中郎将留宿卫。开元十八年,渤海王遣使朝献。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八年二月戊寅,渤海遣使智蒙来朝,且献方物,马三十匹。授中郎将,赐绢二十匹,绯袍银带放还蕃。五月己酉,渤海遣使乌那达利来朝,献海豹皮五张,貂鼠皮三张,玛瑙杯一,马三十匹。授以果毅,赐帛,放还蕃。开元十九年,渤海王遣使朝贺。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九年二月己未,渤海遣使来朝,正授将军,赐帛一百匹放还蕃。十月癸巳,渤海王其大姓取珍等一百二十人来朝,并授果毅,各赐帛三十匹,放还蕃。

    开元二十年,渤海寇登州。是年,渤海王武艺死,诏子钦茂嗣王。

    按《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二十年,渤海寇登州,刺史韦俊死之,左领军卫将军盖福慎伐之。按《渤海本传》:后十年,武艺遣大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帝驰遣门艺发幽州兵击之。使太常卿金思兰使新罗,督兵攻其南。会大寒,雪袤丈,士冻死过半,无功而还。武艺望其弟不已,募客入东都狙刺于道。门艺格之,得不死。河南捕刺客,悉杀之。武艺死,其国私谥武王。子钦茂立,改年大兴,有诏嗣王及所领,钦茂因是赦境内。按《册府元龟》:开元二十年,渤海桂娄郡王大武艺病死,其子大钦茂嗣立。帝降书册,且吊之曰:念卿亡父,素励诚节,与善无徵,奄至殂谢,兴言永往,轸念良深。卿是长嫡,当袭父位,宜全忠孝,以继前踪。今故遣使持节册命兼申吊祭。册曰:皇帝若曰:于戏王者宅中,守在海外,必立藩长,以宁遐荒。咨尔故渤海郡王嫡子大钦茂,代承绪业,早闻才干。昔在尔考,忠于国家,爰逮尔躬,当兹负荷。岂惟立嫡,亦乃择贤。休问可嘉,宠章宜及。是用命尔为渤海郡王,尔往钦哉,永为藩屏,长保忠信,效节本朝,作范殊俗,可不美欤。

    开元二十三年三月,渤海王遣其弟蕃来朝。

    开元二十四年三月乙酉,渤海王遣其弟蕃来朝授,太子舍人员外赐帛三十匹,放还蕃。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丁未,渤海遣其臣公伯计来献鹰鹘授将军,放还蕃。八月戊申,渤海大首领多蒙固来朝授,左武卫将军赐紫袍金带及帛一百匹,放还蕃。

    开元二十六年闰八月,渤海遣使献貂鼠皮一千张,乾文鱼一百口。

    按以上《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云云。开元二十七年,渤海王弟大勖进来朝。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月丁未,渤海王弟大勖进来朝,宴于内殿,授左武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赐紫袍金带及帛一百匹。留宿卫。又遣使献鹰。十月乙亥,渤海遣使臣优福子来谢恩,授果毅,赐紫袍银带,放还蕃。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渤海遣使献貂鼠皮。

    开元二十九年二月己巳,渤海遣其臣失阿利来贺,正授郎将,放还蕃。四月,渤海遣使进鹰及鹘。

    天宝二年七月,渤海王遣其弟蕃来朝,授左领军卫员外大将军留宿卫。

    天宝五载三月,渤海遣使来贺正。

    天宝六载正月,渤海遣使来贺正献方物。

    天宝八载三月,渤海遣使献鹰。

    天宝九载三月,渤海遣使献鹰。

    天宝十二载三月,渤海遣使贺正。

    天宝十三载正月,渤海遣使贺正。

    按以上《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云云。天宝 载,渤海王钦茂徙上京。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渤海传》:天宝末,钦茂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讫帝世,朝献者二十九。

    肃宗宝应元年,始诏以渤海为国,钦茂王,进检校太尉。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渤海本传》云云。

    代宗大历二年七月,渤海遣使来朝。八月,渤海遣使朝贡。九月,渤海遣使朝贡。十一月,渤海遣使朝贡。十二月,渤海遣使朝贡。

    大历四年三月,渤海遣使朝贡。十二月,渤海遣使朝贡。

    大历七年十二月,渤海遣使朝贡。

    大历八年四月,渤海遣使来朝并献方物。十一月,渤海遣使朝贡。闰十一月,渤海遣使来朝。十二月,渤海遣使来朝。

    大历九年正月,渤海遣使来朝。十二月,渤海遣使来朝。

    大历十年正月,渤海遣使朝贡。五月,渤海遣使朝贡。六月,渤海遣使朝贡。十二月,渤海遣使朝贡。

    按以上《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 按《册府元龟》云云。大历十二年正月,渤海遣使朝献。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渤海本传》:大历中,二十五来,以日本舞女十一献诸朝。

    按《册府元龟》:大历十二年正月,渤海遣使来朝,并献日本国舞女一十一人及方物。二月,渤海遣使献鹰。四月,渤海遣使来朝。十二月,渤海遣使来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