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朝鲜部汇考六

    宋二

    仁宗天圣二年

    按《宋史·高丽事》不载。按《朝鲜史略》:高丽王询十五年,即宋仁宗天圣二年,契丹太平四年,礼部尚书周伫卒,伫宋温州人,穆宗朝随商舶来,蔡忠顺知其才奏留之,遂掌制诰,两朝交聘,辞命多出其手,门下侍郎,平章事崔沆卒,沆彦撝之孙,性聪悟沈,讷寡言善断,清俭持家,一介不取,于人计月请俸,无甔石之储,但酷信浮图,请复八关,修皇龙寺塔,又舍私第为佛宇,谥节义,右仆射智蔡文卒,初契丹拥重兵压境,三军败衄,思政绐道秀而夜遁,朴挈妻子而奔,李元、崔昌、金应仁、国近之徒,亦皆接踵亡匿,蔡文自西京奔还,与邯赞共赞南幸之计,卒能保护三宫,旋轸京师,不失旧物壮美哉,其臣若背君,天必诛之,之言既足以激一国忠义之气,其动由仁义以收人心,之语又足以为扶植纲常之本,其他如昌化、丹枣之变,出万死之力捍卫,艰难斯皆扈从,诸臣所不能者。天圣七年,辽遣使,有赐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圣宗本纪》:太平九年二月戊辰,遣使赐高丽王钦物。按《高丽传》同。〈按:此时询尚未薨,子钦未立,而史言王钦疑询字之讹。〉

    按《朝鲜史略》:王询二十年,千秋太后卒,筑罗城,开京〈侍中姜邯赞请筑之〉姜邯赞衿州人,性清俭不营产业,少好学多奇略,体貌矮陋,衣裳垢弊,正色立朝,临大事决大疑,屹然为邦家柱石,年七十赐几杖,辞职归城南别墅,谥仁宪,年八十四,世传:有一使臣,夜入始兴郡见。大星陨于人家,遣使往视之,适其家妇生男,使臣心异之,取归以养,是为邯赞,后宋使见之不觉,下拜曰:文曲星不见久矣,今在此。

    天圣八年,高丽来贡。

    按《宋史·仁宗本纪》:天圣八年,是岁,高丽入贡。按《高丽本传》:天圣八年,高丽王询复遣御事民官侍郎元颖等二百九十三人奉表入见于长春殿,贡金器、银罽刀剑、鞍勒马、香油、人参、细布、铜器、黄、青鼠皮等物。

    天圣九年二月,高丽使辞归。其后绝不通中国四十三年。其年,辽圣宗崩,遣使告哀于高丽。高丽王询亦薨,子钦立。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高丽传》:高丽使辞归,赐予有差,遣使护送至登州。其后绝不通中国者四十三年。

    按《辽史·兴宗本纪》:太平十一年六月,圣宗崩,遣使告哀于高丽。七月,高丽遣使吊慰。十二月,高丽王询薨,其子钦遣使来报,即命使册钦为高丽国王。按《高丽传》:十一年,圣宗崩,遣使告哀。七月,使来慰奠。按《朝鲜史略》:王询二十二年王薨,王性聪悟,敏于学工词翰,太子钦即位,是为德宗敬康王,讳钦字元良,母元成后金氏。

    明道元年

    按《宋史·高丽事》不载。按《朝鲜史略》:王钦元年,即宋明道元年,契丹景福元年,以王可道监修国史,李端为平章事,黄周亮、皇甫俞义、为参知政事,旧制宣麻于家,至是集百官宣,于乾德殿,命平章事柳韶创,置北境关防,自国内城界,鸭绿江入海处,跨朔州等十四城,祗和州等三城,延袤千馀里,以石为城。

    景祐元年,高丽王钦薨,弟亨即位。

    按《宋史》不载。按《朝鲜史略》:三年宋景祐元年,纳显女为后,以崔冲为刑部尚书,王寝疾,传位于弟,平壤君亨,王薨,平壤君即位,王性刚断,有执居丧,能尽子之孝,为政不改父之道,任用旧臣徐讷、王可道、崔冲、黄周亮、朝廷无欺蔽,而民安其生。〈按:《辽史》重熙十五年,宋庆历七年,钦薨,继立者徵。而亨,则史之失纪也。今从《史略》载之,而钦之薨,仍两存之,以备参考〉

    景祐二年,高丽容惠王亨元年。

    按《宋史》不载。按《朝鲜史略》:靖宗容惠王,讳亨字申炤,德宗母弟元年,宋景祐二年,凡教令称制,至肃宗始称,诏筑长城于西北路松岭东,以扼边寇之冲,二年祔德宗于太庙,初王问昭穆之制,于辅臣徐讷、黄周亮等、言惠定光戴,同班为昭,景成为穆,穆宗为昭,而显宗为穆,则二昭二穆,与太祖为五庙,今祔德宗数过五庙,迁惠定光三宗,藏于太祖庙,西壁戴追王之主,迁祭于其陵可也。刘徵弼言:太祖在曾祖,行亲未尽,故惠定光、三宗不必迁,唯迁戴宗于此室可矣。周亮等言:《前典》云,亲过高祖则毁其庙,由是观之,自祢祖曾高而上论亲尽,未尽非以旁亲论也。惠定光在从祖行不可比于亲祖,三宗宜迁毁王谓:一时而迁四神,主意所未安,乃从徵弼议。三年,以刘徵弼、黄周亮、同平章事崔齐颜、崔冲、参知政事,四年门下省,乞放东池白鹤、山羊等类,王从之。

    宝元二年,高丽修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七年二月丁丑,高丽遣使来贡。按《高丽传》同。

    按《朝鲜史略》:五年即宋宝元二年,契丹重熙七年,立贱者从母法,六年以杨带春,为安北大都护府副使,带春立志峻拔,多智略,习兵事,故崔冲奏:若有边虞,非此人无可遣者,不宜出外不允,判御史台事李周佐卒,周佐东京人,登第历台省,立朝四十馀年,倜傥瑰伟,时称得大臣,体内史令徐讷卒,谥元肃,讷熙之子,弼之孙三世,为宰相,初弼祖神逸郊居,有鹿奔投,神逸拔其箭,而豢之,梦有人谢曰:鹿吾子也,愿君不死,当令公之子孙,世为卿相云。

    庆历四年,高丽遣使如辽贺尊号。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二年三月壬辰,高丽国以加上尊号,遣使来贺。按《高丽传》同。庆历五年,高丽三遣使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三年三月丁亥,高丽遣使来贡。六月丙午,高丽遣使来贡。十二月己亥,高丽遣使来贡。

    庆历六年,高丽修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四年三月辛亥,高丽遣使来贡。

    庆历七年,高丽王钦薨,弟徽即位,遣使告于辽。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五年三月丁酉,高丽遣使来贡。八月,高丽王钦薨,遣使来告。按《朝鲜史略》:十二年王薨,弟乐浪君即位,奉遗命,山陵制度悉从俭约,是为文宗仁孝王,讳徽字烛幽,显宗子,母元惠太后金氏元年,宋庆历七年,以崔冲为侍中,金令器、金元冲为平章事,朴有仁、李子渊为参知政事。

    庆历八平高丽,修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六年十二月壬戌,高丽遣使来贡。

    皇祐元年,高丽修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七年夏四月丙子,高丽遣使来贡。

    按《朝鲜史略》:三年飨国老,庶老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下至鳏寡孤独,废疾无养者,赐物有差。

    皇祐三年,高丽入贡于辽,且贺伐夏之捷。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十九年夏四月甲申,高丽遣使来贡。六月甲戌,高丽使至贺伐夏捷。

    至和元年,高丽入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二十二年五月癸未,高丽遣使来贡。

    按《朝鲜史略》:八年定田制,凡田品不易之地为上,一易之地为中,再易之地为下,其不易山田一结,准平田一结,一易田准二结,再易田准二结。

    至和二年,高丽修贡于辽,请官其子。是年,辽兴宗薨,道宗立,报哀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二十三年夏四月,高丽遣使来贡。六月,高丽王徽请官其子,诏加检校太尉。按《道宗本纪》:清宁元年八月癸巳,遣使报哀于高丽。九月壬午,遣使赐高丽先帝遗物。十一月甲子,高丽遣使来会葬。

    嘉祐元年,高丽修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道宗本纪》:清宁二年六月丁卯,高丽遣使来贡。

    按《朝鲜史略》:十年,即宋嘉祐元年,契丹清宁二年,创兴王寺于德水县,移其县于杨川知,中枢院事崔惟善,谏曰:唐太宗不许创立寺观,我太祖训要,亦曰:嗣王及公侯,臣僚无得争修愿刹,柰何竭民财力,以危邦本耶,王优答之,异日入侍王曰:谏诤是忠,从好佞惟善对曰:创垂犹易,守成难,又有御史卢成且忤旨,王怒命解冠,将缚之,惟善谏曰:朝官有罪,当行有司,王怒霁只罢其职,分遣抚问使,兼侍御史李攸绩、金若珍、崔尚安民甫、闵昌寿于十三道,按验诸州郡守,令勤慢清浊,作长源亭于西江饼岳南,西江边,有君子,御马明堂之地,自太祖统一丙申岁,至百二十年,就此创构,国业延长至是构亭。

    嘉祐二年,高丽修贡于辽。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道宗本纪》:清宁三年十一月庚子,高丽遣使来贡。按《朝鲜史略》:十一年陨石于黄州,州人上其石礼司,以为自古有之,此常事不关灾。祥王可其奏,还其石。始行封弥之,法时署科甚滥,中书舍人郑惟产请之。嘉祐三年,辽遣使如高丽,报太皇太后之丧。高丽使如辽会葬。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道宗本纪》:清宁四年五月癸酉,高丽遣使来会葬。按《高丽传》:四年春,遣使报太皇太后哀。五月,来会葬。

    嘉祐六年,高丽入贡于辽。

    嘉祐七年,高丽入贡于辽,辽赐高丽佛经。

    按:以上,《宋史》俱不载。按《辽史·道宗本纪》亦不载。按《高丽传》:清宁七年八年,来贡。十二月,以佛经一藏赐徽。

    嘉祐八年,高丽入贡于辽。

    嘉祐九年,高丽入贡于辽。

    按以上《宋史》俱不载。按《辽史·道宗本纪》亦不载。按《高丽传》:清宁九年来贡,十年来贡。

    按《朝鲜史略》:二十年,契丹改国号曰:大辽。二十二年,守太师中书令,崔冲卒,谥文宪冲,海州大宁郡人,风姿瑰伟,性操坚贞,少好学善属文,穆宗朝擢甲科第,一历仕四朝,资兼文武,出入将相,年至七旬,乞退,然军国大事,悉就咨焉,自显庙中,兴干戈才息未遑,文教冲收召先进,教诲不倦,诸生填溢门巷,遂分九斋,谓之侍中崔公徒凡应举者,必先隶徒中学焉,自后举子,亦皆隶名九斋,籍中谓之文宪公徒,又有儒臣立徒者十一,冲徒为最盛,东方学校之兴,盖由冲始,谓海东孔子王出,子煦及窥为僧。

    神宗熙宁二年,高丽移牒转运使,求许朝贡。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询孙徽嗣立,是为文王。熙宁二年,其国礼宾省移牒福建转运使罗拯云:本朝商人黄直、洪万来称,运使奉密旨,令招接通好。奉国王旨意,形于部述。当国僻居旸谷,邈恋天朝,顷从祖祢以来,素愿梯航相继。蕞尔平壤,迩于大辽,附之则为睦邻,疏之则为勍敌。虑边骚之弗息,蓄陆袭以靡遑。久困羁縻,难图携贰,故违述职,致有积年。屡卜云祥,虽美圣辰于中国;空知日远,如迷旧路于长安。运属垂鸿,礼稽展庆。大朝化覃无外,度豁包荒,山不谢乎纤埃,海不辞于支派。谨当遵寻通道,遄赴槁街,但兹千里之传闻,恐匪重霄之纡眷。今以公状附直、万西还,俟得报音,即备礼朝贡。徽又自言尝梦至中华,作诗纪其事。

    熙宁三年,许高丽朝贡。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高丽传》:三年,拯以闻,朝廷议者亦谓可结之以谋契丹,神宗许焉,命拯谕以供拟腆厚之意。

    熙宁四年,高丽来贡,诏待之如夏使。是年,高丽又修贡于辽。

    按《宋史·神宗本纪》:四年五月丙午,高丽国来贡。八月,高丽来贡。按《高丽传》:命拯谕以供拟腆厚之意。徽遂遣民官侍郎金悌等百十人来,诏待之如夏国使。按《辽史·道宗本纪》:咸雍七年十一月丙午,高丽遣使来贡。

    熙宁五年,高丽修贡于辽,辽赐以佛经。是年,高丽臣校尉臣身谋废立事,事觉伏诛。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道宗本纪》:咸雍八年六月丁丑,高丽遣使来贡。十二月庚寅,赐高丽佛经一藏。按《朝鲜史略》:二十六年,宋熙宁五年,辽咸雍八年,校尉臣身谋废王,立王弟平壤君基,事觉伏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