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朝鲜部汇考五

    宋一

    太祖建隆三年冬十月,高丽国遣李兴祐等来朝。

    按《宋史·本纪》云云。按《外国传》:高丽,本曰高句丽。禹别九州,属冀州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之元菟郡也。在辽东,盖扶馀之别种,以平壤城为国邑。汉、魏以来,常通职贡,亦屡为边寇。隋炀帝再举兵,唐太宗亲驾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绩征之,遂拔其城,分其地为郡县。唐末,中原多事,遂自立君长。后唐同光、天成中,其主高氏累奉职贡。长兴中,权知国事王建承高氏之位,遣使朝贡,以建为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晋天福中,复来朝贡。开运二年,建死,子武袭位。汉乾祐末,武死,子昭权知国事。周广顺元年,遣使朝贡,以昭为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元菟州都督、大义军使、高丽国王。显德二年,又遣使来贡,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又加太师。建隆三年十月,昭遣其广评侍郎李兴祐、副使李励希、判官李彬等来朝贡。

    按《朝鲜史略》:王昭十一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定百官公服,元尹以上紫衫,中坛卿以上丹衫,都航卿以上绯衫,小主簿以上绿衫,评农书史权信谮,大相俊弘,佐丞王同等贬之,自是奴诉其主,子谗父母,囹圄常溢,别置假狱,人人畏惧,莫敢偶语。

    乾德元年春,降制封高丽王昭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高丽国王,仍赐功臣号。秋九月,高丽遣使时赞来贡。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高丽传》:四年春,降制曰:古先哲后,奄宅中区,曷尝不同文轨于万方,覃声教于四海。顾予凉德,猥被鸿名,爰致宾王,宜优锡命。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高丽国王昭,日边钟粹,辽左推雄,习箕子之馀风,抚朱蒙之旧俗。而能占云候海,奉贽充庭,言念倾输,实深嘉尚。是用赐之懿号,酬以公田,载推柔远之恩,式奖拱辰之志。于戏。来朝万里,美爱戴之有孚。柔抚四封,庶混并之无外。永保东裔,聿承天休。可加食邑七千户,仍赐推诚顺化保义功臣。其年九月,遣使时赞等来贡,涉海,值大风,船破,溺死者七十馀人,赞仅免,诏加劳恤。〈按:是年,本建隆四年,改元乾德。〉

    按《朝鲜史略》:十四年,宋乾德元年,始行宋年号,内议令徐弼卒。弼,利川人,性通敏,始以吏事进,王尝赐金酒器,弼不受,曰:服用明等威,奢俭关理乱。臣用金器,君将何用。时,王礼重投化,唐人择臣僚,第宅与之。弼奏曰:臣居第稍宽,愿献焉。王问其故,对曰:今投化唐人择屋而处,世臣故家,反多失所,臣愚诚为子孙计,及臣之存请取之,庶无后悔。王感悟,不复夺臣僚第宅。又内厩马死,王欲罪主者,弼引孔子不问马之说以争,主者得免。其謇谔类此谥贞敏。

    乾德三年春正月己酉,高丽国王遣使来朝献。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五年秋七月庚寅,高丽国王遣使献方物。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五年,遣使以方物来献,制加食邑,赐推诚顺化守节保义功臣。进奉使内议侍郎徐熙,加检校兵部尚书,副使内奉卿崔邺,加检校司农卿并兼御史大夫,判官广评侍郎康礼试少府少监,录事广评员外郎刘隐,加检校尚书、金部郎中,皆厚礼遣之。昭卒,其子胄权领国事。开宝九年九月,王胄遣使朝献。十一月,命为高丽国王。

    按《宋史·太祖本纪》:开宝九年秋九月,权高丽国事王胄,遣使来朝献。按《太宗本纪》:开宝九年冬十月,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冬十一月乙亥,命权知高丽国事王胄为高丽国王。按《高丽本传》:九年,胄遣使赵遵礼奉土贡,以父没当承袭,来听朝旨。授胄检校太保、元菟州都督、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太宗即位,加检校太傅,改大义军为大顺军。遣左司禦副率于延超、司农寺丞徐昭文使其国。胄遣国人金行成入就学于国子监。

    按《朝鲜史略》:二十六年王薨,王聪明听断,始可与有为,而猜愎日深,邪佞得志,诛夷骨肉,屠害将相,众心离解,斲丧邦本,虽有文雅之美,不足称也。太子即位,还流窜减租,调毁假狱,焚谗书,中外大悦,是为景宗。献和王讳胄,字长民,元年宋太平,兴国元年,禁擅杀、复雠。先朝被谗人,子孙复雠擅杀,故禁之。始定诸职散官各品,田柴科客星犯帝座,内议令崔知梦奏:愿戒宿卫王承等,谋逆伏诛。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十二月辛巳,高丽国王使其子元辅来贺即位。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太平兴国二年,遣其子元辅以良马、方物、兵器来贡。其年,行成擢进士第。

    太平兴国三年冬十月癸丑,高丽国王遣使来贡。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三年,又遣使贡方物、兵器,加胄检校太师,以太子中允直舍人院张洎、著作郎直史馆旬中正为使。

    太平兴国四年春正月,遣使以北伐告高丽。

    按《宋史·太宗本纪》: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命太子中允张洎、著作佐郎旬中正使高丽,告以北伐。按《高丽传》:以太子中允直舍人院张洎、著作郎直史馆旬中正为使。四年,复遣供奉官、閤门祗候王僎使其国。〈按《本纪》张洎旬中正事作四年,《传》作三年,姑并存,以俟参考。〉

    太平兴国五年六月壬午,高丽国王遣使来贡。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五年六月,再遣使贡方物。

    太平兴国六年夏四月丙戌,高丽国遣使来贡。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六年,又遣使来贡。

    太平兴国七年冬十二月戊寅,高丽国王胄卒,其弟治遣使求袭位,诏立治为高丽国王。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七年,胄卒,弟治知国事,遣使金全奉金银线罽锦袍褥、金银饰刀剑弓矢、名马、香药来贡,且求袭位。授治检校太保、元菟州都督,充大顺军使,封高丽国王,以监察御史李巨源、《礼记》博士孔维奉使。

    按《朝鲜史略》:六年王称疾,留内禅于堂弟开宁君,治薨于正寝,王初鉴前王之失,焚谗书,雪冤狱,乃遽厌万几,沉溺声色,昵近小人,疏远君子,政教由是衰替,成宗文懿王讳治,字温右太祖孙,元年改官号,以内议省为内史门下,广平省为御事都省令,京官五品以上,各上封事,论时政得失,上柱国崔承老上书,论列祖宗行事之美,恶以及时君政治之得失,皆指斥无隐,承老见王可有为,故进此书,未几拜门下侍郎,平章事二年春正月,王祈谷于圜丘,祈谷籍田始者,始置十二牧,始定三省六曹七寺,始临轩覆试进士,新定五服,给假式斩衰,齐衰三年给百日,齐衰期年给三十日,大功九月给二十日,小功五月给十五日,缌麻三月给七日,六月内史令崔知梦卒,知梦幼名聪进,性清俭慈和聪敏,博涉经史,尤精于天文、卜筮、太祖闻其名、召使占梦得吉兆,曰:必统御三韩,太祖喜改名知梦,及即位入侍禁中惠宗,授司天职,定宗赖先机奏:变诛王规,尝从光宗幸寺,被酒失礼,贬隈杰县令,景宗召还,授内议令,王即位加左执政守内史令,年八十二卒,谥敏休,置十二牧、经学、医学、博士各一员,宋遣礼部侍郎吕端来,册王爵,始定五庙守侍中崔承老卒,承老庆州人,性聪敏好学善属文,年十二,太祖召见,使读论语嘉之,自是委以文柄,尽忠累代,拜侍中,封清河侯,年六十三卒,谥文贞,置修书院于西京令,诸生抄书史,籍藏之,始立社稷教略曰:社土地之主也。地广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谷之长也,谷多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自圣祖至累朝未置,夏松之社,尚亏周栗之禋,其令群工择地,置坛流郁于泗水县郁,太祖第八子烝,景宗妃皇甫氏王知之,乃流于外,妃生一子,而卒,初妃梦,登鹄岭旋流溢国中尽成银海,卜之曰生子,则王有一国,至是梦果验其子,即询也。是为显宗,

    太平兴国八年,契丹以将征高丽阅兵。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圣宗本纪》:圣宗统和元年冬十月丁酉,上将征高丽,亲阅东京留守耶律末只所总兵马。

    雍熙元年冬十一月壬子,高丽国王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雍熙元年,遣使韩遂龄以方物来贡。

    雍熙二年,加高丽王治检校太傅。是年,契丹诏征高丽,以沮洳罢兵。

    按《宋史》、《太宗本纪》俱不载。按《高丽本传》:加治检校太傅,遣翰林侍书王著、侍读吕文仲充使。《辽事》亦不载。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三年秋七月,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高丽。八月癸酉朔,以辽泽沮洳,罢征高丽。雍熙三年冬十月,高丽来贡。是年,以北伐,遣监察御史韩国华赍诏谕高丽。

    按《宋史·太宗本纪》:雍熙三年冬十月,高丽国王遣使来贡。其《北伐诏谕纪》不载。按《高丽本传》:三年,出师北伐,以其国接契丹境,常为所侵,遣监察御史韩国华赍诏谕之曰:朕诞膺丕构,奄宅万方,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蠢兹北裔,侵败王略,幽蓟之地,中朝土疆,晋、汉多虞,夤缘盗据。今国家照临所及,书轨大同,岂使齐民陷诸犷俗。今已董齐师旅,殄灭妖氛。惟王久慕华风,素怀明略,效忠纯之节,抚礼义之邦。而接彼边疆,罹于虿毒,舒泄积愤,其在兹乎。可申戒师徒,迭相犄角,协比邻国,同力荡平。奋其一鼓之雄,戡此垂亡之寇,良时不再,王其图之。应俘获生口、牛羊、财物、器械,并给赐本国将士,用申赏劝。先是,契丹伐女真国,路由高丽之界。女真意高丽诱道构祸,因贡马来愬于朝,且言高丽与契丹结好,倚为势援,剽略其民,不复放还。洎高丽使韩遂龄入贡,太宗因出女真所上告急木契以示遂龄,仍令归白本国,还其所俘之民。治闻之忧惧,及国华至,令人言于国华曰:前岁冬末,女真驰木契来告,称契丹兴兵入其封境,恐当道未知,宜豫为之备。当道与女真虽为邻国,而路途遐远,彼之情伪,素知之矣,贪而多诈,未之信也。其后又遣人告曰,契丹兵骑已济梅河。当道犹疑不实,未暇营救。俄而契丹云集,大击女真,杀获甚众,馀族败散逃遁,而契丹压背追捕,及于当道西北德昌、德成、威化、光化之境,俘擒而去。时有契丹一骑至德米河北,大呼关城戍卒而告曰:我契丹之骑也,女真寇我边鄙,率以为常,今则复仇已毕,整兵回矣。当道虽闻师退,犹忧不测,乃以女真避兵来奔二千馀众,资给而归之。女真又劝当道控梅河津要,筑治城垒,以为防遏之备,亦以为然。方令行视兴功,不意女真潜师奄至,杀略吏民,驱略丁壮,没为奴隶,转徙他方。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岂期反相诬构,以惑圣听。当道世禀正朔,践修职贡,敢有二心,交通外国。况契丹介居辽海之外,复有大梅、小梅二河之阻,女真、渤海本无定居,从何径路,以通往复。横罹谗谤,愤气填膺,日月至明,谅垂照鉴。间者,女真逃难之众,罔不存恤,亦有授以官秩,尚在当国,其职位高者有勿屈尼于、那元、尹能达、那老正、卫迦耶夫等十数人。欲望召赴京阙,与当道入贡之使庭辩其事,则丹石之诚,庶几昭雪。国华诺之,乃命发兵西会。治迁延未即奉诏,国华屡督之,得报发兵而还,具录女真之事以奏焉。十月,遣使朝贡,又遣本国学生崔罕、王彬诣国子监肄业。

    端拱元年四月,加高丽王治检校太尉,十一月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端拱元年夏四月己丑,加高丽国王治检校太尉。十一月甲申朔,高丽王遣使来贡。按《高丽本传》:端拱元年,加治检校太尉,以考功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吕端、起居舍人吕祐之为使。端拱二年,高丽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二年,遣使来贡,诏其使选官侍郎韩蔺卿、副使兵官郎中魏德柔并授金紫光禄大夫,判官少府丞李光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先是,治遣僧如可赍表来觐,请《大藏经》,至是赐之,仍赐如可紫衣,令同归本国。

    淳化元年春三月,诏加高丽王治食邑千户,遣户部郎中柴成务等使高丽。十二月,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淳化元年十二月乙卯,高丽国遣使来贡。诏加治食邑,纪不载。按《高丽本传》:淳化元年三月,诏加治食邑千户,遣户部郎中柴成务、兵部员外郎直史馆赵化成往使。其国俗信阴阳鬼神之事,颇多拘忌,每朝廷使至,必择良月吉辰,方具礼受诏。成务在馆踰月,乃遗书于治曰:王奕叶藩辅,尊奖王室,凡行大庆,首被徽章。今国家特驰信使,以申殊宠,非止历川涂之绵邈,亦复蹈溟海之艰危,皇朝眷遇,斯亦隆矣。而乃牵于禁忌,泥于卜数,眩惑日者之浮说,稽缓天子之命书。惟典册之垂文,非卜祝之能晓,是以《书》称上日,不推六甲之元辰;《礼》载仲冬,但取一阳之嘉会。粲然古训,足以明稽,所宜改图,速拜君赐。倘凤綍无滞,克彰拱极之诚;则龙节有辉,免贻辱命之责。谨以诚告,王其听之。治览书惭惧,遣人致谢焉。会霖雨不止,仍以俟霁为请。成务复遗书以责之,治翌日乃出拜命。

    淳化二年,高丽遣使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二年,遣使韩彦恭来贡。彦恭表述治意,求印佛经,诏以《藏经》并御制《秘藏铨》、《逍遥咏》、《莲华心轮》赐之。

    淳化三年,以高丽宾贡进士为秘书郎,遣还。十月戊子,高丽入贡。是年,辽伐高丽。

    按《宋史·太宗本纪》:淳化三年三月戊午,以高丽宾贡进士四十人并为秘书省秘书郎,遣还。十月戊子,高丽西南蕃皆遣使来贡。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年,以留守萧恒德伐高丽。淳化四年春正月,高丽遣使入谢。二月,遣秘书丞陈靖使高丽,加国王治检校太师。高丽请赐《九经》,许之。高丽奉表谢罪于辽,辽取女直,鸭绿以东地与之。按《宋史·太宗本纪》:淳化四年春正月,高丽国遣使来贡。二月乙丑,加高丽国王王治检校太师。按《高丽本传》:四年正月,治遣使白思柔贡方物并谢赐经及御制。二月,遣秘书丞直史馆陈靖、秘书丞刘式为使,加治检校太师,仍降诏存问军吏耆老。靖等自东牟趣八角海口,得思柔所乘海船及高丽水工,即登舟自芝冈岛顺风泛大海,再宿抵瓮津口登陆,行百六十里抵高丽之境曰海州,又百里至阎州,又四十里至白州,又四十里至其国。治迎使于郊,尽藩臣礼,延留靖等七十馀日而还,遗以袭衣、金带、金银器数百两、布三万馀端,附表称谢。先是,三年,上亲试诸道贡举人,诏赐高丽宾贡进士王彬、崔罕等及第,既授以官,遣还本国。至是,靖等使回,治上表谢曰:学生王彬、崔罕等入朝习业,蒙恩并赐及第,授将仕郎、守秘书省校书郎,仍放归本国。窃以当道荐修贡奉,多历岁年,盖以上国天高,遐荒海隔,不获躬趋金阙,面叩玉阶,惟深拱极之诚,莫展来庭之礼。彬、罕等幼从匏系,嗟混迹于嵎夷;不惮蓬飘,早宾王于天邑。缊袍短褐,玉粒桂薪,堪忧食贫,若为卒岁。皇帝陛下天慈照毓,海量优容,丰其馆谷之资,勖以艺文之业。去岁高悬轩鉴,大选鲁儒,彬、罕接武泽宫,敢萌心于中鹄;滥巾英域,空有志于羡鱼。陛下以其万里辞家,十年观国,俾登名于桂籍,仍命秩于芸台;悯其怀土之心,慰以倚门之望,别垂宸旨,令归故乡。元造曲成,鸿恩莫报,臣不胜感天戴圣之至。又有张仁铨者,进奉使白思柔之孔目吏也,上书献便宜。思柔意其持国阴事以告,仁铨惧不敢归。上命靖等领以还国,仍诏治释仁铨罪。治又上表谢曰:官告国信使陈靖、刘式至,奉传圣旨,以当道进奉使从行孔目官张仁铨至阙,辄进便宜,翻怀忧惧,今附使臣带归本国者。仁铨嵎宅细民,海门贱吏,获趋上国,敢贡愚诚,罔思狂瞽之尤,辄奏权宜之事,妄尘旒冕,上黩朝廷。今者,仰奉纶言,释其罪罟。小人趋利,岂虞僭越之求,圣主宽恩,远降哀矜之命。其张仁铨者已依诏旨放罪,令掌事如故。又上言愿赐板本《九经》书,用敦儒教,许之。先是,式等复命,治遣使元證衍送之,證衍至安香浦口,值风损船,溺所赍物。诏登州给證衍文据遣还,仍赐治衣段二百疋、银器二百两、羊五十口。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一年春三月,高丽王治遣朴良柔奉表请罪,诏取女直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之。按《高丽传》同。

    按《朝鲜史略》:十二年置常平仓,于两京及十二牧,契丹遣萧逊宁侵西鄙,攻蓬山郡至安戎镇,王幸西京次安北府不得进,中军使内使侍郎徐熙,请行奉国书如丹营,逊宁欲令拜于庭,熙据礼往复不屈,乃升堂行礼,东西对坐,逊宁语熙曰:汝国与新罗地,高句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蚀之,又与我连壤,越海事宋是以来讨。熙曰:我国即高句丽之旧也。故号高丽,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侵蚀乎。鸭绿江内外亦我境内,今女真已据其间,朝聘之不通女真之故也。辞气慷慨,逊宁知不可强,遂具以闻丹帝,许和敕罢兵,方逊宁之入寇也。大振声势,恐喝胁降,群臣献议,或乞降,或割地。徐熙独力陈不可,欲与一战,始行契丹年号,始置鸭绿渡勾,当以李承乾为使,寻遣河拱辰代之,定十道曰:中原道,曰:关内道,曰:河道,曰:江南道,曰:岭南道,曰:岭东道,曰:山南道,曰:海南道,曰:朔方道,曰:浿西道,平章崔亮卒,亮庆州人,性宽厚,能属文,王在潜邸为师友,及即位,累迁至内史侍郎,谥匡彬。

    淳化五年夏六月,高丽遣使,乞师。仍遣使从辽,请所俘人口,辽遣使抚谕之。

    按《宋史·太宗本纪》:淳化五年夏六月,高丽遣使,以契丹来侵乞师。按《高丽本传》:五年夏,遣使元郁来乞师,愬以契丹寇境。朝廷以北鄙甫宁,不可轻动干戈,为国生事,但赐诏慰抚,厚礼其使遣还。自是受制于契丹,朝贡中绝。治卒,弟诵立。尝遣兵校徐远来候朝廷德音,远久不至。〈按:王治卒在至道三年,《辽史》、《史略》同。〉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二年二月己丑,高丽来贡。三月丁巳,高丽遣使请所俘人畜,诏赎还。丙寅,遣使抚谕高丽。十二月戊子,高丽进妓乐却之。

    至道元年,高丽纳贡于辽,辽册王治,为高丽国王。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三年二月甲辰,高丽遣李周桢来贡。十月甲申,高丽遣李知白来贡。十一月辛酉,遣使册王治为高丽国王。戊辰,高丽遣童子十人来学本国语。按《高丽本传》:十三年,治遣李周桢来贡,又进鹰。十月,遣李知白奉贡。十一月,遣使册治为王。遣童子十人来学本国语。

    至道二年,高丽请婚于辽,辽许之。又遣童子学辽国语。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四年三月,高丽王治表乞为婚,许以东京留守、驸马萧恒德女嫁之。庚戌,高丽复遣童子十人,来学本国语。六月己丑,高丽遣使来问起居。后至无时。按《高丽本传》语同。

    至道三年,高丽王治薨,辽遣使吊祭,诏其侄权摄国事。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五年秋七月丙子,高丽遣韩彦敬奉币吊越国公主之丧。十一月,高丽王治薨,侄诵遣王同颖来告,十二月遣使致,祭高丽王治,诏其侄诵权知国事。按《高丽本传》:韩彦敬来纳聘币,帛驸马萧恒德妻越国公主薨。十一月,治薨,其侄通遣王同颖来告。诏其侄诵权知国事。按《朝鲜史略》:十六年王疾大渐,召侄开宁君诵,传位平章事王融,请赦,王曰:死生在天,何至释,有罪枉求延命乎。遂薨,诵即位,王天资严正,器宇宽洪。立宗社,崇节义求贤恤民,以移风易俗,为务政治,有可观者,然以光宗之女,弘德院君之妻,为妃其失大矣。

    真宗咸平元年,高丽王治侄诵即位。

    按《宋史》不载。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六年冬十一月,遣使册高丽国王诵。按《高丽传》: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