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孔子与儒家哲学最新章节!

谓理善,则气亦善。盖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乌得谓理纯一善,而气质偏有恶哉?譬之目矣,眶疱睛气质也,其中光明,能见物者性也。将谓光明之理,专视正色,眶疱睛乃视邪色乎?余谓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疱睛皆是天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气质之性,只宣言天命人以目之性光明。能视即目之性善,其视之也,则情之善,其视之详略远近,则才之强弱,皆不可以恶言。盖详且远者固善,即略且近亦善,第不精耳,恶于何加?唯因有邪色引动,障蔽其明,然后有淫视而恶始名焉。然其为之引动者,性之咎乎?气质之咎乎?若归咎于气质,是必无此目而后可全目之性矣,非佛氏六贼之说而何?”他极力攻击李习之的话亦很多,不过没有攻击程朱的话那样明显,以为依李之说,要不发动,才算是性;依程朱之说,非挝目不可了。这种攻击法,未免过火,但是程朱末流流弊所及,最少有这种可能性。他根本反对程朱把性分为两橛,想恢复到孟子的原样,这是他中心的主张,所有议论俱不过反复阐明此理而已。

    戴东原受颜氏的影响很深,他的议论与颜氏多相吻合,最攻击宋儒的理欲二元说,以为理是条理,即存于欲中,无欲也就无由见理。他说:“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理存于欲,宋儒虽开人生,渺渺茫茫地另找一个超绝的理,把人性变成超绝的东西,这是一大错误。东原所谓性,根据《乐记》几句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由这几句话引申出来,以成立他的理欲一元、性气一元说。《孟子字义疏证》说:“人之精爽,能进于神明,岂求诸气禀之外哉?”又说:“理也者,情之不爽失者也。无过情,无不及情,谓之性。”《答彭进士书》又说:“情欲未动,湛然无失,是为天性。非天性自天性,情欲自情欲,天理自天理也。”大概东原论性,一部分是心理,一部分是血气。吾人做学问要把这两部分同时发展,所谓存性尽性,不外乎此。习斋、东原都替孟子作辩护,打倒程朱。习斋已经很爽快了,而东原更为完密。

    中国几千年来,关于性的讨论,其前后变迁,大致如此。以前没有拿生性学、心理学作根据,不免有悬空肤泛的毛病。东原以后,多少受了心理学的影响,主张又自不同。往后再研究这个问题必定更要精密得多,变迁一定是很大的,这就在后人的努力了。

    参考书目:

    1.孟子《告子》、《尽心》两篇

    2.荀子《性恶》、《正名》、《劝学》三篇

    3.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及《实性》两篇

    4.王充《论衡》:《率性》、《不性》两篇

    5.韩愈《原性》一篇

    6.《白虎通义·情性》篇

    7.李翱《复性书》

    8.《朱子语录》讲“性”的一章

    9.《近思录·心性》两条

    10.颜习斋《存性》篇

    11.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

    12.孙星衍《原性》一篇

    二、天命的问题

    前次所讲,不过把研究的方法说一个大概。认真说儒家哲学到底有多少问题,每个问题的始末何如,要详细讲,话就长了。一则讲义体,不能适用,再则养病中,预备很难充分,所以只得从略。不过这种方法,我认为很好,大家来着手研究,一定更有心得。要不研究,专门批评亦可以。现在连续着讲几个问题,因时间关系,不能十分详细,仅略引端绪而已。

    今天讲天同命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为便利起见,略分先后,先讲天,后讲命。“天”之一字,见于《书经》、《诗经》中者颇多,如果一一细加考察,觉得孔子以前的人对于天的观念,与孔子以后的人对于天的观念不同。古代的“天”,纯为“有意识的人格神”,直接监督一切政治,如《商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先王有命,恪谨天服”,“予迓续乃命于天”。《高宗肜日》:“唯天监下民,典劂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西伯戡黎》:“天既讫我殷命。……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这几处,都讲天是超越的,另为主宰,有知觉情感与人同,但是只有一个。大致愈古这种观念愈发达,稍近则渐变为抽象的。

    《夏书》几篇,大致不能信为很古。其中讲天的,譬如《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敬授民时”,“钦哉唯时亮天功”。《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益稷》:“唯动王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假使这几篇是唐虞时代所作,则那时对于天的观念,与孔子很接近了。我们认为周代作品在孔子之前不多,可以与孔子衔接。其中的话虽然比较抽象,但仍认为有主宰,能视听言动,与基督教所谓上帝相同。

    周初见于《书经》的,有《康诰》:“我西土唯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酒诰》:“唯天降命,肇我民。”《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公不敢不敬天之休。”《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功。……乃唯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唯时受有殷命哉。”见于《诗经》的有《节南山》:“昊天不佣,降此鞠凶。”“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文王在上,於昭于天。”《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丕显,文王之德之纯。”这个时代的天道观念,已经很抽象,不像基督教所谓全知全能的上帝了。天命是有的,不过不具体而已。把天叙、天秩、天命、天讨那种超自然观念,变为於穆不已、无声无臭的自然法则,在周初已经成熟,至孔子而大进步,离开了拟人的观念,而为自然的观念。

    孔子少有说天。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是孔子曾经讲过这个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把天认为自然界一种运动流行,并不是超人以外,另有主宰。不唯如此,《易经》、《彖辞》、《象辞》也有。《乾卦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是行健自强的体,这个东西可以统天,天在其下。《文言》是否孔子所作,虽说尚有疑问,但不失为孔门重要的著作。乾卦的《文言》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鬼神乎?”能自强不息,便可以统天,可见得孔子时代对于天的观念,已不认为超绝万物的人。按照《易经》的解释,不过是自然界的运动流行,人可以主宰自然界。

    这种观念,后来儒家发挥得最透彻的要算荀子。《荀子·天论篇》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则运行,没有知觉感情,我们人对于天的态度应当拿作万物之一,设法制他,所以《天论篇》又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天不是另有主宰,不过一种自然现象,而且人能左右他。这些话,从“乾元统天”、“先天而天弗违”推衍出来的,但是比较更说得透彻些。儒家对于天的正统思想,本来如此。中间有墨子一派,比儒家后起,而与儒家相对抗,对于天道,另外是一种主张。

    《墨子》的《天志》篇主张天有意志知觉,能观察人的行为,是万物的主宰。当时儒家的话一部分太玄妙,对于一般人的刺激不如墨家之深,所以墨家旧观念大大的发挥,在社会上很有势力。此外还有阴阳家,为儒家的别派,深感觉自然界力量的伟大,人类无如之何。他们专讲阴阳五行,终始五德之运,在社会上亦有相当的势力,虽不如墨家之大,亦能左右人心。此两种思想,后来互相结合,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一般学者很受影响。汉代大儒董仲舒,他就是受影响极深的一个人。《春秋繁露》中以天名篇的,有《天容》、《天辨》、《循天之道》、《天地之行》、《如天之为》、《天地阴阳》、《天道施》等共多处。《为人者天》第四十一说:“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这种主张,说人是本于天而生,与《旧约·创世记》所称上帝于七天之中造就万物,最后一天造人一样。推就其来源,确是受墨家的影响。董子是西汉时代的学者,他的学说影响到全部分,全部分的思想亦影响到他。可见汉人的天道观念退化到周秦以上。董子讲天人之道,《贤良对》说:“……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又讲五行灾异,《汉书·本传》称:“……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则反是。”汉儒讲灾异的人很多,朝野上下,都异常重视,固不仅仲舒为然。刘向是鲁派正宗,亦讲五行灾异。《洪范·五行传》差不多全部都是。董子《天人三策》,句句像墨家的话。《春秋繁露》所讲更多。其他汉儒大半如此。孔子讲天道,即自然界,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董子讲天道,有主宰,一切都由他命令出来。《天人三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说法同基督教所谓上帝一样了。

    真正的儒家,不是董子这种说法。儒家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类主张,就是乾元统天,先天而天弗违的思想。道之大原出于天,那另外是一种思想。汉人很失掉儒家的本意,宋代以后渐渐恢复到原样,唯太支离玄妙一些。如濂溪的太极图说,横渠的气一元论,明道的乾元一气论,伊川的天地化育论,晦翁的理气二元论,大概以天为自然法则,与孔子的见解尚不十分悖谬。明代王阳明所讲更为机械,先讲心物一元,天不过物中之一;一切万物,皆由心造,各种自然法则,全由心出,可谓纯粹的唯心论。阳明对天的观念恢复到荀子、孔子,他说:“天若是没有我,谁去仰他的高?地若是没有我,谁去看他的深?”这无异说是没有我就没有天,天地存在,依我而存在。王学末流,扩充得更厉害。王心斋说:“天我亦不做他,地我亦不做他,圣人我亦不做他。”把自我看得清洁,一切事物都没有到我的观念下面。宋元明对于儒家的观念,大概是恢复到孔门思想,比较上,宋儒稍为支离,明儒稍为简切。几千年来,对于天的主张和学说,大概如此。

    现在再讲命的问题。“命”之一字,最早见于《书经》的,有《高宗肜曰》:“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西伯戡黎》:“天既讫我殷命。……王曰:我生不有命在天。”《召诰》:“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余哲命。……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见于《诗经》的有《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荡》:“疾成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其他散见于各处的还很多,大致都说天有命,人民国家亦都有命。因古代人信天,自然不能不联带地信命了。

    孔子很少说命。门弟子尝说:“子罕言利与命。”不过《论语》中亦有几处,如“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命是儒家主要观念,不易知,但又不可不知。墨子在在与儒家立于反对的地位,所以非命。依我们看来,儒家不信天,应亦不信命;墨家讲天志,应亦讲命定,可是结果适得其反,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孔子既然不多讲命,要五十然后能知,那么他心目中所谓的命是怎样一种东西,没有法子了解。不过他曾说:“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亦命也。”这样看来,人仿佛要受命的支配,命一定了,无如之何。孔子以后,《易·彖辞》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系辞》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孟子》尤其讲得多:“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历来儒家都主张俟命,即站在合理的地位,等命来,却不是白白地坐着等,要修身以俟之,最后是立命,即造出新命来。俟命是静的,立命便是动的了。

    《孟子》有一章书,向来难解:“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段话各家的解法不同,最后戴东原出,把“不谓”作为“不借口”讲。他说:“君子不借口于性以逞其欲,不借口于命之限而不尽其材。”《孟子》这章书,头一段的意思,是一个人想吃好的,看好的,听好的,这是性,不过有分际,没有力做不到,只好听天安命,并不是非吃大菜,非坐汽车不可。肉体的欲望,人世的虚荣,谁都愿意,但切不要借口于性,以纵其欲。第二段的意思,是说有些人生而有父母,有些人生而无父母;从前有君臣,现在无君臣;颜子闻一知十,子贡闻一知二;我们闻二才知一,或闻十才知一,这都是命,天生来就如此。不过有性,人应该求知识,向上进,不可借口聪明才力不如人,就不往前做。这两段话,很可以解释儒家使命立命之说。

    命是儒家的重要观念,这个观念不大好,墨家很非难之。假使命由前定,人类就无向上心了。八字生来如此,又何必往前努力?这个话,于人类进步上很有妨害,并且使为恶的人有所假托。吾人生来如此,行为受命运的支配,很可以不负责任。儒家言命的毛病在此,墨家所以非之亦在此。一个人虽尽管不信命,但是遗传及环境无论如何摆脱不开,譬如许多同学中,有的身体强,有的身体弱,生来便是如此;身体弱的人,虽不一概放下,仍然讲求卫生,但是只能稍好一点,旁人生来身体好的,没有法子赶上。

    荀子讲命,又是一种解释,他说:“节遇谓之命。”他虽然不多言命,但是讲得很好。偶然碰上,就叫节遇,就叫命。遗传是节遇,环境亦是节遇。生来身体弱不如旁人,生在中国不如外国,无论如何没有法子改变。庄子讲命很有点像儒家,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天下无可奈何的事情很多,身体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许多人同我们一般年龄,因为没有钱念书,早晚在街上拉洋车,又有什么法子呢?儒家看遗传及环境很能支配人,但是没有办法,只好逆来顺受,听天安命。身体不好,天天骂老太爷老太太无用;没有钱念书,天天骂社会骂国家,亦没有用。坏遗传环境,亦只好安之。人们受遗传及环境的支配,无可如何的事情很多。好有好的无可如何,坏有坏的无可如何;贫有贫的无可如何,富有富的无可如何。自己贫,不要羡慕人家富;自己坏,不要羡慕人家好。定命说虽有许多毛病,安命说却有很大的价值。个人的修养,社会的发达,国家的安宁,都有密切关系。若是大家不安命,对于已得限制绝对不安,自己固然不舒服,而社会亦日趋纷乱。

    安命这种思想,儒家很看重。不仅如此,儒家还讲立命,自己创造出新命来。孟子讲:“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是说要死只得死,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肯留人到五更?但不去寻死。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身体有病,就去就医,自己又讲卫生,好一分,算一分,不求重病,更不求速死。小之一人一家如此,大之国家社会亦复如此。譬如万一彗星要与地球相碰,任你有多少英雄豪杰,亦只得坐而待毙。但是如果可以想法避去,还是要想法子,做一分算一分,做不到没法子,只好安之,不把努力工作停了。孔子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这个意思。孔子知命,所以很快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一面要安命,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一面要立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吾人处世应当取的态度。普通讲征服自然,其实并没有征服多少。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几十年的经营努力,所造成的光华灿烂的东京,前年地震,几分钟的功夫,便给毁掉了。所谓文明,所谓征服,又在哪里?不过人的力量虽小,终不能不工作。地震没有法子止住,然有法可以预防,防一分算一分。儒家言命的真谛就是如此。

    宋儒明儒都很虚无缥缈,说话不落实际,可以略去不讲。清代学者言命的人颇多,只有两家最说得好。一个是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卷中解释“口之于味也……”一段说:“……‘谓’犹云借口耳,君子不借口于性以逞其欲,不借口于命之限而不尽其材。‘不谓性’,非不谓之为性;‘不谓命’,非不谓之为命。”这几句话把安命、立命的道理说得异常透彻,而且异常恰当。一个是李穆堂。《穆堂初稿》卷十之八说:“是故有定之命,则居易以俟之,所以息怨尤;无定之命,则修身以立之,所以扶人极也。”这是讲安命说、立命说的功用。又说:“有定之命有四:曰天下之命,曰一国之命,曰一家之命,曰一身之命。……无定之命亦有四……”这是讲小至一身一家,大至国家天下,其理都是一样。数千年来言命,孟荀得其精粹,戴李集其大成,此外无可说,此后亦无可说了。

    三、心体问题

    这个问题,孔子时代不十分讲。孔子教人,根本上就很少离开耳目手足专讲心。本来心理作用很有许多起于外界的刺激,离开耳目手足专讲心,事实上不可能。孔子教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还是起于五官的感觉,没有五官,又从哪里视听言动起?《论语》称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为儒家后来讲心的起点。仁为儒家旧说,心为后起新说,心仁合一,颜子实开端绪。

    因为《论语》有这个话,引起道家的形神论。除开体魄以外,另有所谓灵魂。而附会道家解释儒家的人,渐渐发生一种离五官专讲心的学说。《庄子·人间世》称颜子讲心斋,他说:“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孔子说:“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颜子问道:“敢问心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类话都是由于“其心三月不违仁”而起,离开耳目口鼻之官,专门讲心。

    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有《系辞》及《大学》。《系辞》究竟是否孔子作,《大学》是否在孟子前,尚是问题,现在姑且作为中间的过渡学说。《系辞》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还单注重动机,没有讲到心的作用。

    至孟子,便大讲其心学了。孟子有一段话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几句话从心理学上看,不甚通。他离开耳目之官,专门讲心,谓耳目不好,受外界的引诱,因为耳目不能思;心是好的,能够辨别是非,因心能思。孔子没有这类的话,虽孔子亦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非把心同耳目离开来讲,与孟子大不相同。我们觉得既然肉体的耳目不能思,难道肉体的心脏又能思吗?佛家讲六识,眼识,耳识,心识……心所以能识,还是靠有肉体的器官呀。

    上面那段话,从科学眼光看是不对的。但孟子在性善说中立了一个系统,自然会有这种推论。孟子既经主张性善,不能不于四肢五官以外,另求一种超然的东西,所以他说四肢五官冥顽不灵,或者是恶,或者是可善可恶,唯中间一点心,虚灵不昧,超然而善。《告子》篇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又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这都是在肉体的四肢五官以外,另有一种超然的善的心。人与动物不同,就在这种地方。所以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大概的意思是说,四肢五官人与动物所同,唯心灵为人所独有,所以人性是善的。何以有恶?由于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因为物交物的引诱,所以人性一天天地变恶。孟子名之为失其本心。他说:“……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并以牛山之木为喻,说道:“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结果,他教人用功下手的方法,就是求其放心。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类的心,本来是良的,一经放出去,就不好了,做学问的方法要把为物交物所引出的心收回来,并且时时操存他。孟子引孔子的话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唯心之谓与?”专从心一方面拿来作学问的基础,从孟子起。

    后来陆象山讲“圣贤之学,心学而已”。这个话指孟子学说是对的,谓孟本于孔亦对的。不过孔子那个时代,原始儒家不是这个样子。孟子除讲放心、操心以外,还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讲存心,他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养、存的功夫,扩大自己人格,这是儒家得力处。《孟子》全书,讲心的地方极多,可谓心学鼻祖。陆象山解释孟子以为只是“求放心”一句话。后来宋儒大谈心学,都是宗法孟子。

    荀子虽主性恶,反对孟子学说,然亦注重心学,唯两家所走的道路不同而已。《荀子》全书讲心学的有好几篇,最前《修身篇》讲治气养心之术,他说:“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这一套完全是变化气质,校正各人的弱点,与孟子所谓将良心存养起来,再下扩大功夫不同。孟子主性善,故要“求其放心”;荀子主性恶,故要“化性起伪”。

    上面所说,还不是荀子最重要的话。重要的话,在《解蔽》及《正名》两篇中。荀子的主张比孟子毛病少点。孟子把心与耳目之官分为二,荀子则把它们连合起来。《正名篇》说:“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一个人为什么能分别客观事物,由于天与我们的五官。下面紧跟着说:“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他把目、耳、口、鼻、形体加上心为六官,不曾把心提在外面,与佛家六根、六尘正同。但是心亦有点特别的地方:“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心与其他五官稍不同,除自外界得来感觉分别之外,自己能动,可以征求东西。下面一大段讲心的作用,比孟子稍为合理。孟子注重内发,对于知识不十分讲。荀子注重外范,对于知识十分注重,但是要得健全知识,又须在养心上用功夫。

    《解蔽篇》说得更透彻,他问:“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这是讲人类就靠这虚一而静的心可以知道,可以周察一切事物。底下解释心的性质,他说:“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这是讲心之为物,极有伸缩余地,尽管收藏,尽管复杂,尽管活动,仍无害于其虚一而静的本来面目。又精密,又周到,中国最早讲心理学的人,没有及得上他的了。下面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这是讲养心的目的,要做到虚一而静,而用功的方法,在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紧跟着又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一。”这是讲人类的心同时发几种感想,有几种动作,但养心求一。只要不以夫一害此一,纵然一面听讲,一心以为鸿鹄将至,亦无不可。又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这是讲心之为物,变化万端,不可端倪,但治心求静。只要能静,就是梦亦好,行亦好,谋亦好,都没有妨碍。荀子的养心治心,其目的大半为求得知识。不虚,不一,不静,便不能求得知识。孟子专重内部的修养,求其放心,操之则存,只须一点便醒;荀子专重外部的陶冶,养心治心,非下刻苦功夫不可。两家不同之点在此。然两家俱注重心体的研究,认为是做学问的主要阶级。最初儒家两大师皆讲心,后来一派的宋学,以为圣学即心学,此话确有一部分真理,我们也相当地承认他。

    汉以后的儒者,对于这类问题不大讲,就讲亦不十分清楚。董仲舒《深察名号》篇说:“栣众恶于内,弗使得发于外者,心也。故心之为名栣也。”董子全部学说,虽调和孟荀,实则偏于荀。他对于心的解释至少与孟子不同。六朝时徐遵明主张“本心是我师”,上面追到孟荀,下面开出陆王。可以说陆王这派的主要点,六朝时已经有了,不过董仲舒、徐遵明的主张不十分精深光大而已。

    隋唐以后,禅宗大盛。禅宗有一句很有名的口号“即心是佛”,可谓对于心学发挥得透彻极了。禅宗论心,与唯识宗论不同。唯识宗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类话不承认心是好的。所谓八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末那识,(8)阿赖耶识。末那即意根,阿赖耶即心亡,两样都不好,佛家要消灭他。唯识宗认为世界种种罪恶都由七八两识而出,所以主张转识成智,完全不把心当作好东西。禅宗主张“即心是佛”,这都是承认心是好的,一点醒,立刻与旁人不同,与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立论的根据相同。

    禅宗的思想影响到儒家,后来宋儒即根据“即心是佛”的主张解释孔孟的话,研究的对象就是身体状况,修养的功夫首在弄明白心的本体,心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宋儒喜欢拿佛家的话解释《系辞》、《大学》及《孟子》。程子《定性书》说:“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近乎内外。……故君子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这类话与禅宗同一鼻孔出气。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时,叫门下把各人见解写出来,神秀上座提笔在墙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大家都称赞不绝,不敢再写。六祖慧能不识字,请旁人念给他听,听罢作偈和之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晚上五祖把他叫进去,就把衣钵传给他了。这类神话真否可以不管,但实开后来心学的路径。我们把他内容分拆起来,已非孟荀之旧了。程子讲“物来顺应”,禅宗讲“心如明镜”,这岂不是一鼻孔出气吗?

    朱陆两家都受禅宗影响。朱子释“明德”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所谓虚灵不昧,以应万事,即明镜拂拭之说。陆子称“圣贤之学,心学而已矣”,又即禅宗“即心是佛”之说。据我看来,禅宗气味,陆子免不了,不过朱子更多。陆子尝说“心即理”、“明本心”、“立其大者”,大部分还是祖述孟子“求其本心”、“放其良心”的话。所以说孟子同孔子相近,象山是孟子嫡传。象山不谈玄,讲实行,没有多少哲学上的根据。

    阳明路数同象山一样,而哲学上的根据比较多些。阳明“知行合一”之说在心理学上很有根据。他解释《大学》根本和朱子不同。《大学》的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事,朱子以为古人为学次第,先格物,再致知,三诚意,四正心,五修身,循序渐进;阳明以为这些都是一件事,内容虽有区别,实际确不可分。阳明最主要的解释见《语录》卷二“先生曰:‘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这是绝对的唯心论。心物相对,物若无心不可以,外心求物,物又在哪里哩?

    《阳明文集·答罗整庵书》又说:“……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阳明一生最讲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他的知行合一说即由心物合一说而出。致良知就是孟子所谓良心,不过要把心应用到事物上去。阳明这种主张确是心学。他下手的功夫同象山差不多,主要之点不外诚意,不外服从良心的第一命令。下手的功夫既然平易切实,不涉玄妙,又有哲学上的心物合一说以为根据,所以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能够成立,能够实行。而知行合一说又是阳明学说的中心点。他思想接近原始儒家,比程朱好;他根据十分踏实圆满,比象山素朴,但只讲方法而已,后面缺少哲学的根据。

    心体问题,到王阳明真到发挥透彻,成一家言,可谓集大成的学者。以前的议论,没有他精辟;以后的议论,没有他中肯。清代学者,不是无聊攻击,便是委靡敷衍。大师中如颜习斋、戴东原,旁的问题虽有极妥洽的地方,这个问题则没有特殊见解,可以略去不讲。几千年来对于心体问题主张大致如此。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