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陆游诗选最新章节!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首选一)

    其四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1]。死后是非谁管得[2]?满村听说蔡中郎[3]。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十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作场:凡在群众中说唱故事,演奏歌曲及表演各种游艺,都叫做作场。

    [2] “死后”句:这是说人死之后,是非善恶全由他人评论,自己不能作主,如下文所听说的蔡中郎故事。

    [3] “满村”句:东汉蔡邕,字伯喈。灵帝中平六年(189)董卓强征之,次年即拜左中郎将。故后人称蔡邕为蔡中郎。今所传南戏中有《琵琶记》一种,演蔡邕及第后,弃其故妻,而为牛相国赘婿事。根据陆游这句诗可知南宋时民间已经演说有关蔡中郎的故事。

    闻雁

    霜高木叶空[1],月落天宇黑。哀哀断行雁,来自关塞北。江湖稻粱少,念汝安得食?芦深洲渚冷,岁晚霰雪逼。不知重云外,何处避毕弋[2]?我穷思远征,羡汝有羽翼。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十月在山阴作。诗人由于自己境遇的穷窘,对这个秋天孤雁的命运发生了深切的同情。末二句更进一步说自己还不如这个孤雁生有翅膀,可以自由来去。

    * * *

    [1] 霜高:霜重。

    [2] 毕:网。弋:以绳系矢而射谓之弋。

    枕上偶成

    放臣不复望修门[1],身寄江头黄叶村。酒渴喜闻疏雨滴[2],梦回愁对一灯昏。河潼形胜宁终弃[3]?周汉规模要细论[4]。自恨不如云际雁[5],南来犹得过中原。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十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放臣:放逐之臣。陆游此时乡居,仅任提举武夷山冲祐观闲职,不在朝位,故以放臣自称。修门:楚国郢都城门名,见《楚辞·招魂》。这里借指南宋国都。

    [2] 酒渴:久不得饮酒。

    [3] 河潼:黄河,潼关。

    [4] “周汉”句:周都丰、镐、洛邑,汉都长安、洛阳,都曾统治包括中原在内的广大国土。全句是说要详细研究周汉定都立国的宏大规模,以便准备收复中原后定都关中或洛阳。

    [5] 云际:云边。

    贫甚,作短歌排闷

    闲何阔,逢诸葛[1],畏人常忧不得活。事不谐,问文开,不蹋权门更可哀[2]。即今白发如霜草,一饱茫然身已老[3]。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4]。年丰米贱身独饥[5],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6],空自呼天天岂知!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冬作。

    * * *

    [1] “闲何阔”二句:闲,同“间”,近来的意思。阔,久阔。诸葛,指诸葛丰。西汉元帝时诸葛丰为司隶校尉,大胆探察举发不法事情,无所回避。当时长安流行有“闲何阔,逢诸葛”的说法。意思是说,因逢到诸葛丰,被他举发了,所以多日不得相见。作者借用这两句话,以说明自己屡次被劾得罪,因而对权臣甚感畏惧,惟恐自己再被他们陷害,与原来检举不法事用意不同。

    [2] “事不”三句:东汉袁成字文开,官左中郎,与梁冀结好。他所说的话梁冀没有不听从的。当时洛阳有“事不谐,问文开”的说法。作者借用这两句话以说明别人去找有势力的人说话,而他自己却不愿奔走权门,所以处境就很悲哀。

    [3] 一饱茫然:谓不事生产,一饱之外,茫然无所知。

    [4] 卖剑买牛:西汉宣帝时渤海郡人因为不堪饥寒和官吏压迫,被迫组织武装斗争,宣帝派龚遂为渤海郡太守,龚遂进行了些救济工作,更换了一些官吏。他并且提倡卖剑买牛,使农民失去了武装,而被束缚于土地上。作者借用其事只是说自己悔不早日回乡躬耕。

    [5] 年丰米贱:据《剑南诗稿·蜀僧宗杰来乞诗,三日不去,作长句送之》诗:庆元元年“所在皆大稔”,米价低廉,“斗米三钱”。

    [6] 八万里:《晋书·天文志》谓地上去天之数为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六分。这是古代天文学关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的一种推算。

    春望

    天地回春律[1],山川扫积阴。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2]。沾洒忧时泪[3],飞腾灭虏心。人扶上危榭,未废一长吟。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正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回春律:传说战国时燕国的黍谷(一名寒谷),气候寒冷,不生五谷。驺衍吹律而温气生,谷里就能生长五谷了。故后世谓冬尽春来为“黍谷回春”。“春律”之义本此。

    [2] 深:柳叶茂密,故谓色深。

    [3] 沾洒:沾谓沾襟,洒谓洒地,指泪说。

    寒夜歌

    陆子七十犹穷人[1],空山度此冰雪晨。既不能挺长剑以抉九天之云[2],又不能持斗魁以回万物之春[3]。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乡邻[4]。忍饥读书忽白首,行歌拾穗将终身[5]。论事愤叱目若炬[6],望古踊跃心生尘[7]。三万里之黄河入东海,五千仞之太华磨苍旻[8]。坐令此地没胡虏,两京宫阙悲荆榛。谁施赤手驱蛇龙[9]?谁恢天网致凤麟[10]?君看煌煌艺祖业,志士岂得空酸辛[11]。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正月陆游在山阴作。作者述说自己穷居空山,抱负不能实现,但斗志仍然高昂,深叹祖国雄壮的河山陷于敌人,希望有志之士能够致力于恢复的事业,而不要只是徒然地悲伤。

    * * *

    [1] 七十:陆游作这首诗时是七十二岁,说七十,是取其整数。

    [2] “既不”句:抉,穿破。九天,谓九重天。全句是说自己不能拨云以见天日。

    [3] “又不”句:斗魁,北斗七星,第一至第四星为魁。《淮南子·时则训》:“斗柄(北斗五至七三星)指东,天下皆春。”全句是说自己不能把捉斗魁,使斗柄东指,万物回春,以比自己不能为国家人民造福。

    [4] 化:谓道德行为的感化。

    [5] “行歌”句:用《列子·天瑞》林类事。拾穗,拾取田中禾麦的穗子,是说自己靠农田度日,生活贫困。

    [6] 目若炬:眼光好像一支火把。

    [7] 望古:企望古代和古人之意。踊跃:跳跃,这里有鼓舞振奋之意。心生尘:谓心情激动,心中好像有尘土飞扬。

    [8] 苍旻(mín,音民):古时以春为苍天,秋为旻天。苍旻,泛指天说。

    [9] 蛇龙:比金人。

    [10] 恢天网:犹言张开天网。天网以比网罗人材的措施。

    [11] 空酸辛:谓徒然悲伤,于事无补。言外有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收复失地之意。

    怀旧(六首选一)

    其三

    狼烟不举羽书稀[1],幕府相从日打围[2]。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初春陆游在山阴作。诗中回忆作者在南郑军中的生活。

    * * *

    [1] “狼烟”句:是说当时边界平靖无战事。

    [2] 幕府:指四川宣抚使戎幕。打围:设围场以猎取兽类。

    感事(四首选二)

    其——

    鸡犬相闻三万里,迁都岂不有关中?广陵南幸雄图尽[1],泪眼山河夕照红。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春陆游在山阴作。

    其二

    堂堂韩岳两骁将[2],驾驭可使复中原。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3]!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春末陆游在山阴作。

    * * *

    [1] “迁都”二句:是说汴京陷于金人后,宋高宗不迁都关中,以图恢复;反而南走广陵(即扬州)建都临安,足见其志在偏安,并没有收复中原的远大意图。

    [2] 韩岳:即南宋名将韩世忠、岳飞。韩世忠曾多次打败金兵。建炎四年(1130)曾以八千人围困北退的金将兀朮十万之众于镇江黄天荡。后因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反对秦桧议和,反对杀害抗战将领岳飞,为妥协投降派所排挤,终于被解除兵权。骁将:勇将。

    [3] “庙谋”二句:庙谋,朝廷对军国大事的计划,即国策。王导,晋元帝时丞相,辅助晋元帝定都建康(金陵,即今南京),建立东晋。而宋高宗南渡,朝臣却策划定都于临安,只以金陵为北方门户,这样谋划比东晋时王导的偏安谋划还不如。

    村饮示邻曲

    七年收朝迹[1],名不到权门。耿耿一寸心,思与穷友论。忆昔西戍日,孱虏气可吞。偶失万户侯,遂老三家村[2]。朱颜舍我去,白发日夜繁。夕阳坐溪边,看儿牧鸡豚。雕胡幸可炊[3],亦有社酒浑[4]。耳热我欲歌[5],四座且勿喧[6]。即今黄河上,事殊曹与袁[7]。扶义孰可遣[8]?一战洗乾坤。西酹吴玠墓,南招宗泽魂。焚庭涉其血[9],岂独清中原!吾侪虽益老,忠义传子孙,征辽诏傥下[10],从我属櫜鞬[11]。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六月在山阴作。诗人一生抗敌救国的志愿,在朝廷执政者当中得不到支持,现在便转而向农村的穷朋友们寄托希望,号召他们随时准备,传之子孙,只要国家发动北伐,大家都跟随他参加战斗去。

    * * *

    [1] “七年”句:陆游自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归山阴,至宁宗庆元二年,已满七年。收朝迹,足不履朝,即不再在朝做官的意思。

    [2] “偶失”二句:指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劾免官罢归山阴三山村事。

    [3] 雕胡:即菰米。

    [4] 社酒:农村在社日所酿制的酒。浑:浑浊。

    [5] 耳热:饮酒后两耳发热。

    [6] “四座”句:古诗云:“四座且勿喧,听我歌一言。”此用其成语。

    [7] “即今”二句:曹谓曹操,袁谓袁绍。在东汉末年地方势力割据混战时期,曹操据有今河南、山东西南部,袁绍据有河北、山西、山东东部和北部。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大战于河南中牟、延津黄河沿岸一带地方,袁绍大败。后来袁绍所据地方亦被曹操占领。作者认为曹袁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内部战争,而金人与宋的战争,却是汉族对抗金人的侵略的战争,其事不同。

    [8] 扶义:犹言仗义的人。

    [9] 庭:这里指金国宫庭说。涉其血:涉血即蹀血,谓从金人侵略者的血迹上踏过,亦即消灭侵略者之意。

    [10] 征辽:这里谓北伐金人。

    [11] 属:携带的意思。櫜鞬(ɡāo jiān,音高肩):盛弓矢之器。

    陇头水[1]

    陇头十月天雨霜[2],壮士夜挽绿沉枪[3],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强: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4]?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6]!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冬陆游在山阴作。前四句写一个前方战士思念故乡;“我语”四句勉慰战士为国立功。后四句作战士回答语气,表示南宋王朝既已对敌妥协投降,自己决心牺牲报国,但苦于没有杀敌的战场。

    * * *

    [1] 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有《陇头流水歌》。陇头本地名,即陇山,亦名陇首,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2] 雨霜:下霜。雨在这里是动词,音yù。

    [3] 绿沉枪:枪调绿漆之,其色深沉,故名。

    [4] “岂若”句:《春秋》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

    [5] “岁辇”句:辇,用车载运。南宋自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成立卖国投降的“绍兴和议”以来,每年缴纳金人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隆兴二年(1164),订立“隆兴和议”,每年改纳金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6] “夜视”二句:太白即金星。古代迷信的说法,太白是“上公大将军之象”,现在太白光芒收敛,金不用事,即象征着朝廷无意北伐,壮士们没有舍身报国的机会。

    书志

    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1]。况今蒲柳姿[2],俯仰及大耋[3]。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悲歌行拾穗,幽愤卧啮雪[4]。千岁埋松根[5],阴风荡空穴。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6],衅以佞臣血[7]。匣藏武库中[8],出参髦头列[9]。三尺粲星辰[10],万里静妖孽。君看此神奇[11],丑虏何足灭!

    这首诗是庆元三年(1197)春作。诗中所歌唱的是诗人自己为国复仇的坚强决心,战斗的热情在这里发扬到最高度和最强度。

    * * *

    [1] 誓墓:晋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官职后,曾在他父母的坟墓前自誓不再做官。作者借此说明自己不愿再出做官的决心。

    [2] 蒲柳姿:蒲柳即水杨。蒲柳凋落最早,故以比早衰的人的体质。蒲柳姿,在这里形容衰老的样子。

    [3] 俯仰:犹言极短的时间。耋(dié,音蝶):年老。古时一般以八十岁为耋,一说七十岁为耋。陆游作此诗时已七十三岁,故说及大耋。

    [4] “幽愤”句:幽愤,谓胸中郁积的愤怒。啮雪,犹餐雪。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单于胁迫投降,他绝食不屈。《汉书·苏武传》:“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这里借用其事以自喻生活的穷困和操守的坚贞。

    [5] 埋松根:谓死后埋葬。

    [6] 上方剑:上方即尚方,汉官名,掌作皇帝所用刀剑等器物。西汉朱云曾对成帝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

    [7] 衅:古时杀牲以血涂器物的坼隙因而祭之,称为衅。这是古时的血祭。

    [8] “匣藏”句:是说剑在不用的时候,就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军器库中。

    [9] “出参”句:是说用剑的时候,则把剑拿出来参加武士的行列。

    [10] 三尺:古制上士之剑长三尺。三尺,一般常用以指剑。粲星辰:比天上的星辰还更明亮。

    [11] 神奇:指宝剑说。

    暮春[1]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开编喜见平生友[2],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3]。

    这首诗是庆元三年(1197)三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暮春:旧时以旧历三月为暮春。

    [2] “开编”句:谓打开书卷,就好像遇见了平生所向往的古人,所以感到高兴。

    [3] 欲忘身:欲舍身以报国。

    露坐立秋前五日(二首选一)

    其二

    岸帻临窗意未便[1],又拖筇杖出庭前。清秋欲近露沾草,皎月未升星满天。过埭船争明旦市[2],蹋车人废彻宵眠[3]。齐民一饱勤如许,坐食官仓每惕然[4]!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夏末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岸帻(zé,音则):岸,在这里是显露的意思;帻,头巾;岸帻谓脱巾露额。意未便:不惬意。

    [2] “过埭(dài,音代)”句:以土堰水叫作埭。全句是说乡民多在夜间用船载物,过埭时争先恐后,以便运往明天早市上去售卖。

    [3] “蹋车”句:是说农民用脚蹋水车灌田,通宵不睡。

    [4] “齐民”二句:是说普通的老百姓为了求得一饱,进行了如此辛勤的劳动,而作者自己坐食官家廪俸,所以心中常觉不安。

    东西家

    东家云出岫[1],西家笼半山;西家泉落涧,东家鸣珮环[2]。相对篱数掩[3],各有茆三间[4]。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5];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6]。我亦思卜邻,余地君勿悭[7]。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初秋陆游在山阴作。诗中描写两个相邻而居的农家,记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末二句作者表示希望作他们的邻居。

    * * *

    [1] 岫(xiù,音秀):山峰。

    [2] “西家泉”二句:涧,两山间的流水。珮环,即佩环,玉石作,圆形,中间有较大的孔。二句是说西家泉水流落于涧间,在东家听起来就好像妇女行路时佩环相击所发出的响声。

    [3] 篱数掩:篱,篱笆;篱数掩,犹言几扇篱笆。

    [4] 茆:指茅舍。

    [5] “芹羹”二句:芹羹,芹菜做的羹汤;麦饭,磨麦合皮做成的饭。二句是说两家来往密切,常以芹羹麦饭相互请客。

    [6] 闲:安适的意思。

    [7] 悭:吝啬。

    太息(四首选一)

    其二

    书生忠义与谁论[1],骨朽犹应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2],死前恨不见中原!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秋陆游在山阴作。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