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陆游诗选最新章节!

    过野人家有感

    纵辔江皋送夕晖[1],谁家井臼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吴人直谓桑曰叶。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2]!

    淳熙三年(1176)春末,陆游被免除参议官职。这首诗是免官后不久在成都居住时写的。诗人因免官后过田野农家,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但仍以诸葛亮自比,实际上对国家安危还是不能忘怀。

    * * *

    [1] 纵辔(pèi,音佩):辔本是马缰,纵辔,犹纵马。江皋(ɡāo,音高):江边。夕晖:夕阳之光。

    [2] 南阳:汉南阳郡治在今河南南阳县。诸葛亮曾经躬耕于此。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1],孤臣万里客江干[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3]。天地神灵扶庙社[4],京华父老望和銮[5]。出师一表通今古[6],夜半挑灯更细看。

    这首诗是淳熙三年(1176)陆游在成都时写的。

    * * *

    [1] 纱帽宽:病后瘦损,故感到纱帽宽松。

    [2] 江干:江边,江指岷江。

    [3] 阖(hé,音合)棺:盖棺,指人死说。

    [4] 庙社:宗庙、社稷,封建时代把它们作为国家的代表。

    [5] 京华:即京师,这里指北宋京都汴京。和銮:车铃,在车子前面的叫和,在马衔上面的叫銮,一般用以指皇帝的车驾。

    [6] 出师一表:公元227年,蜀丞相诸葛亮伐魏,率军北驻汉中,临行前上后主刘禅一表,后人谓之《出师表》。

    夜读东京记[1]

    海东小胡辜覆冒[2],敢据神州窃名号[3];幅员万里宋乾坤[4],五十一年仇未报[5]。煌煌艺祖中天业[6],东都实宅神明隩[7]。即今犬豕穴宫殿,安得旄头下除扫[8]?宝玉大弓久不获[9],臣子义敢忘巨盗!景灵太庙威神在[10],北乡恸哭犹可告[11]。壮士方当弃躯命,书生讵忍开和好[12]?孤臣白首困西南,有志不伸空自悼。

    这首诗是淳熙三年(1176)夏季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人因读《东京记》,怀想久已沦陷的北宋旧京,痛心于“五十一年仇未报”,严正地斥责了当时政府中投降派的卖国活动,慨叹自己“有志不伸”。

    * * *

    [1] 东京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东京记》三卷,宋敏求撰,今佚。疑陆游所读《东京记》即此书。宋以汴都为东京,即今河南开封。

    [2] “海东”句:海东小胡,指金人。辜,辜负。覆冒,犹覆盖、覆育之意。《金史·本纪》:“金之先,出靺鞨氏。……唐初有黑水靺鞨,居肃慎地。开元中来朝,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置长史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领黑水经略使。”作者的意思大约是说:女真族曾受中国封爵,现在反而侵略中国,是辜负了中国覆育之恩。

    [3] 窃名号:盗窃帝王的称号。

    [4] 幅员:即疆域。广狭曰幅,周围曰员。

    [5] “五十”句:金于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攻陷汴京,陆游于淳熙三年(1176)写此诗,上距汴京失陷已五十一年。

    [6] 煌煌:光明伟大之意。艺祖:开国的帝王称为艺祖,这里指宋太祖。中天:天运正中之时,谓太平盛世。

    [7] 东都:即东京。神明隩(ào,音傲):言为神灵所居的地方,是歌颂汴京的说法。

    [8] “安得”句:《史记·天官书》:“旄头,胡星也。”古代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天上星辰的变化与人事有相联属的关系。这句诗是说如何能把旄头这颗胡星扫除下来,也就是如何能扫除金人的意思。或者说旄头是帝王的先驱骑士,这里借指宋军。除扫,承上文,指驱逐金人说。这句诗是盼望宋军扫除金人的意思。这种解释也可以通。

    [9] “宝玉”句:《春秋》定公八年《左传》:“盗宝玉大弓。”注云:“宝玉,夏后氏之璜;大弓,封父之繁弱。”宝玉大弓都是国家的重器。宝玉大弓被盗已久,比喻金人窃据中原,国土久未恢复。

    [10] 景灵:宋宫名。

    [11] 乡:通“向”。可告:可告于祖宗神灵。

    [12] “书生”句:书生,指妥协求和派的文臣。和好,指与金国议和。南宋当时奉行着隆兴二年(1164)签订的“和议”,主要内容是:宋金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之半;宋主称金主为叔父;宋每年纳银绢各二十万两匹。

    万里桥江上习射[1]

    坡陇如涛东北倾[2],胡床看射及春晴[3]。风和渐减雕弓力[4],野迥遥闻羽箭声[5]。天上欃枪端可落[6],草间狐兔不须惊[7]。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8]。

    陆游于淳熙三年(1176)夏秋之间至淳熙五年(1178)正月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仍在成都居住。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在成都时写的。诗意与《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略相近似。

    * * *

    [1] 万里桥:在四川华阳县南。

    [2] 坡陇如涛:言其地势丘垄起伏不平,好像水中波涛的形状。

    [3] 胡床:即今之交椅,本自外地传入中国,故名胡床。

    [4] “风和”句:古时角弓,用胶粘结兽角制成。春晴气候转暖,胶的粘结力受影响,所以弓力亦渐减弱。

    [5] 野迥(jiǒnɡ,音窘):迥,远的意思。野迥,野外旷远的地方。

    [6] “天上”句:欃、枪,星名,都是彗星。古代迷信的说法:以为欃、枪出现,则天下将有兵乱。这里以射落欃枪比喻驱逐金人,恢复中原,使天下重得太平。

    [7] 狐兔:比寻常盗贼。

    [8] 一笴(ɡě,音戈):笴,箭干,一笴犹一箭。

    关山月[1]

    和戎诏下十五年[2],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3],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4]?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大意是说孝宗隆兴二年向金人屈辱议和以来,豪门贵族一直过着极其奢侈腐朽的生活,将军们按兵不战,士兵们白白地在边界军中消磨岁月,因而金人得以长期侵占中原,陷区人民却忍受着极大的痛苦,迫切地盼望着宋军能够前来收复失地。

    * * *

    [1] 关山月:汉乐府中“横吹曲”名之一,横吹曲本是西域军乐。

    [2] “和戎”句: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陆游写此诗已历十四年,这里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3] 朱门沉沉:封建社会的大官之家,得用朱红的颜色涂漆门户,后来朱门就成了豪门贵族的代称。沉沉,深远的意思。

    [4] 笛里:横吹曲的乐器中有用笛的,故曰笛里。

    出塞曲[1]

    佩刀一刺山为开[2],壮士大呼城为摧。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3]。长戈逐虎祁连北[4],马前曳来血丹臆[5];却回射雁鸭绿江[6],箭飞雁起连云黑。清泉茂草下程时[7],野帐牛酒争淋漓。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8]。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这首诗写的是想像出兵塞外,攻克敌城以及远征行军射猎的情形;并有对当时统治集团优游享乐、无志恢复表示鄙视之意。

    * * *

    [1] 出塞曲:汉乐府诗中“横吹曲”名之一。

    [2] “佩刀”句:东汉耿恭率汉兵与匈奴作战,占据疏勒城。匈奴在城下壅绝涧水。城中乏水,耿恭于城中凿井深十五丈,但仍然得不到水。耿恭仰天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于是就有水泉从井中奔出。贰师将军,即李广利。汉武帝时李广利曾率汉兵攻西域大宛国(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

    [3] 银山:言日光照耀白甲,看去好像银山一样,形容三军甲马之多。

    [4] 祁连:山名。主峰在今甘肃张掖西南。

    [5] 丹臆:谓染红了的胸部,指打伤猎获的虎说。

    [6] 鸭绿江:源出辽宁省长白山南麓,流入黄海,为我国与朝鲜的界水。

    [7] 下程:程,路程;下程,途中息止的意思。

    [8] “唾壶”句:唾壶,承唾之具。麈(zhǔ,音主)尾,拂尘之具。东晋王敦尚清谈,常在酒后咏魏武帝曹操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拍节,壶边都被打缺了。又东晋王衍亦好清谈,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按这句诗是讽刺南宋贵族子弟生活暇逸,全无斗志,有如东晋士大夫以追逐清谈宴乐为事。

    战城南[1]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错绣[2],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嗢咿争乞降[3],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4],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5]!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描写想像中的宋军战胜金兵、金兵纷纷投降的情形。诗意与上一首相近似。

    * * *

    [1] 战城南:汉乐府诗“鼓吹曲”中“铙歌”曲名之一。

    [2] 错绣:错,相互交错;绣,五采成文的丝刺叫作绣。错绣,这里用来形容军队阵容错杂变化的情形。

    [3] 嗢咿(wā yī,音洼衣):形容金兵说话的声音。

    [4] 黄旗:宋军所用的旗帜。

    [5] 股栗:两腿发抖。

    读书(二首选一)

    其二

    归老宁无五亩园[1],读书本意在元元[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3]。时方读小本通鉴。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初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自述读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民;并且说到他自己年老苦学的情况。

    * * *

    [1] 归老:年老致仕归家休养。宁无:岂无。

    [2] 元元:谓人民。

    [3] 课:这里作阅读每日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书讲。蝇头:谓如苍蝇头一样小的字。

    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塞上传烽,追赋一首[1]

    我昔游梁州[2],军中方罢战。登城看烽火,川迥风裂面。青荧并骆谷[3],隐翳连鄠县[4]。月黑望愈明,雨急灭复见。初疑云罅星[5],又似山际电。岂无酒满尊,对此不能咽。低头愧虎,零落白羽箭。何时复关中,却照甘泉殿[6]!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春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追述了作者陕南从军时所见山南边防传烽的情景。

    * * *

    [1] 传烽:古时边疆报警的办法:筑高土台,积薪草,有敌警,夜则举火燃烧,以相传告,谓之举烽;白天则燃烧积薪或狼粪以望其烟谓之燔燧。这里的传烽包括举烽和燔燧二者而言。

    [2] “我昔”句:梁州,古地名,包括今四川及陕西南郑一带地方。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曾随军驻终南山以南军中。全句事指此。

    [3] 青荧:光明的样子,这里形容烽火火光。并:依傍,傍着。骆谷:骆谷北起陕西鄠县界,南至洋县界,全长约四百余里。

    [4] 隐翳(yì,音义):形容烽火光隐约不显。

    [5] 云罅(xià,音下):云的间隙。

    [6] 甘泉:汉宫名,在今陕西淳化县。

    楼上醉书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岂知蹭蹬不称意[1],八年梁益凋朱颜[2]!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3]。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潸[4]。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5]。酒酣博簺为欢娱[6],信手枭卢喝成采[7]。牛背烂烂电目光[8],狂杀自谓元非狂[9]。故都九庙臣敢忘[10]?祖宗神灵在帝旁[11]!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春季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中主要是说自己收复河山的雄心屡遭挫折,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只有借酒浇愁,可是虽然如此,对于沦陷已久的故都仍然念念不忘。

    * * *

    [1] 蹭蹬:本行路失势之貌,这里是不得志的意思。

    [2] 八年梁益:梁,梁州。益,益州。梁、益即今四川省全部及陕西省西南部之地。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入蜀,至淳熙四年(1177)作此诗,其中约近一年在南郑,七年居四川,故总曰:八年梁益。

    [3] 松亭关:在今河北迁安西北,是金之军事要地。

    [4] “明日”句:这是承上句说梦醒之后,始知是梦,不觉叹息流涕,枕席之上次日犹有泪湿。潸(shān,音衫),流涕貌。

    [5] 解旗:酒家悬旗帜为标志,解旗,疑指酤酒说。

    [6] 博簺(sài,音塞):古代一种局戏,行棋相塞,故谓之簺。

    [7] 枭卢:古代一种博戏,用五木为子,博头刻有枭、卢、雉、犊、塞以为胜负之采。其中以枭为最胜,卢次之。

    [8] “牛背”句:牛背,谓骑在牛背上。烂烂,光明貌。王戎的眼睛能“视日不眩”,裴楷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见《世说新语·容止篇》及《晋书·王戎传》。

    [9] 元:通“原”。

    [10] 九庙:汉后皇帝有九庙,以供奉其祖先。

    [11] “祖宗”句:是说列祖列宗之灵犹在天帝之旁,有自誓不忘故国宗庙之意。

    送范舍人还朝[1]

    平生嗜酒不为味[2],聊欲醉中遗万事[3]。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君如高光那可负[4],东都儿童作胡语[5],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6]。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7]?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黄扉甘泉多故人[8],定知不作白头新[9],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为四川制置使,驻成都,与陆游为文字交。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旨召对,东归,陆游送行直至眉州(今四川眉山)。这首诗就是陆游送范成大至眉州时写的。诗中希望范成大回朝后能建议北伐。

    * * *

    [1] 范舍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人,是南宋著名诗人之一。曾官中书舍人,故称之为范舍人。

    [2] “平生”句:嗜是爱好,全句是说平生爱好喝酒不是为了酒的味道。

    [3] 遗:遗忘。

    [4] 高光:高,指西汉高帝;光,指东汉光武帝。

    [5] “东都”句:东都汴京时已沦陷五十余年,故儿童能作女真语。

    [6] 觐:朝见。

    [7] “嗟此”句:大议指出师北伐。当,主持。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范成大才能建此北伐之策。

    [8] 黄扉:扉,门。古代宰相厅门涂黄色,故黄扉为宰相厅事的代称。甘泉:本汉宫名,这里借指宋宫殿。

    [9] 白头新:古谚:“白头如新。”是说缺乏深刻了解的朋友,虽然相交到头发都白了的时候,还是和新交识的人一样,并没有深厚的友谊。

    浣花女[1]

    江头女儿双髻丫[2],常随阿母供桑麻[3],当户夜织声咿哑[4],地炉豆煎土茶[5]。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青裙竹笥何所嗟[6]?插髻烨烨牵牛花[7]。城中妖姝脸如霞[8],争嫁官人慕高华;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9]。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六七月间陆游在成都时写的。诗题一作《浣溪女》。诗中歌咏了当时农村姑娘的劳动生活和婚嫁情况。并且以城市争慕高华嫁与官人的妖艳女子的不幸结局为对比。

    * * *

    [1] 浣花:即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五里。

    [2] 双髻丫:未成年女子把头发编成两个小辫子,再总结起来。

    [3] 供桑麻:从事采桑纺麻的劳动。

    [4] 咿哑:这里指织机声。

    [5] 豆:即豆秸。“”同“秸”。

    [6] 青裙竹笥:青布裙子和竹篾箱子,言嫁妆的朴素与菲薄。

    [7] 烨(yè,音叶)烨:本光盛貌,这里是形容牵牛花的光彩。

    [8] 妖姝:妖艳的女子。

    [9] “青骊”二句:青骊,纯黑色的马。这二句是说女子嫁与官家,做官的并不看重爱情,离家远游,结果只有弹着琵琶,在曲中诉说自己的幽愁怨恨,其遭遇就与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所写的嫁与了重利轻别离的商人那个妇人相像。

    登城

    我登少城门[1],四顾天地接[2]。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3]九衢百万家,楼观争岌。卧病气壅塞,放目意颇惬。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上天祐仁圣,万邦尽臣妾。横流始靖康[4],赵魏血可蹀[5]。小胡宁远略,为国恃剽劫[6]。自量势难久,外很中已慑[7]。籍民备胜广,陛戟畏荆聂[8]。谁能提万骑,大呼去声。拥马鬣,奇兵四面出,快若霜扫叶,植旗朝受降,驰驿夜奏捷[9]!豺狼一朝空,狐兔何足猎!遗民世忠义[10],泣血受污胁;系箭射我诗,往檄五陵侠[11]。

    这首诗是淳熙四年(1177)七月陆游在成都时写的。作者因登城远望,联想起靖康以来,金人残杀抢劫汉族人民,以及金国势力已衰,惧怕和镇压汉族人民反抗的情形。诗中并对陷区被压迫人民的抗金行动,表示了自己的希望。

    * * *

    [1] 少城:四川成都旧有太城、少城,少城在太城西,一名龟城。

    [2] 天地接:极目远望,好像天地接连在一起的样子。

    [3] 危堞:堞是城上有垛口的墙,即女墙。危堞谓高的女墙。

    [4] 横流:洪水泛滥,横行不由水道为横流。这里比喻金人入侵,北方大乱的情形。靖康: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破汴京,次年虏宋徽宗、钦宗北去。

    [5] “赵魏”句:赵、魏,战国时代两个国家。赵国领域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各一部分,魏国领域约相当于今河南、山西各一部分。这里举以代表黄河南北一带金兵攻占的地方。血可蹀,血流甚多,人竟可从血上走过,形容金兵残暴野蛮,杀人极多。

    [6] 剽劫:抢掠。

    [7] “外很”句:外面凶恶,心中害怕,也就是外强中干的意思。

    [8] “籍民”二句:籍民,登记户口。备,防备。胜广,即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运动的两个著名的领袖。陛戟,古代帝王宫殿阶陛两旁设立卫士,手持剑戟以资保护,谓之陛戟。荆聂,指荆轲和聂政,是战国时两个著名的刺客。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始皇,不中,被杀。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成功后自杀。二句是说金王朝登记户口,严防人民群众起义;同时又畏惧刺客,防卫森严。

    [9] 奏捷:即报捷。

    [10] 遗民:指沦陷区的汉族人民。

    [11] 五陵侠:五陵,即汉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为汉高帝、惠帝、景帝、武帝、昭帝所葬处。汉代时五陵地方住有有豪侠气节的人。这里五陵侠借指陷区英勇抗金的人民。按篇末二句是说,要以此诗号召和发动陷区的爱国义民来驱逐敌人。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三首选一)[1]

    其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