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陆游诗选最新章节!

    夜读岑嘉州诗集[1]

    汉嘉山水邦[2],岑公昔所寓。公诗信豪伟,笔力追李杜。常想从军时[3],气无玉关路[4]。公诗多从戎西边时所作。至今蠹简传,多昔横槊赋[5]。零落财百篇[6],崔嵬多杰句,工夫刮造化[7],音节配韶頀[8]。我后四百年[9],清梦奉巾屦[10]。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11]。群胡自鱼肉[12],明主方北顾[13]。诵公天山篇[14],流涕思一遇[15]。

    陆游在乾道九年(1173)春通判蜀州(州治在今四川崇庆),这年夏季摄嘉州(州治在今四川乐山),至第二年春天返回蜀州。这首诗是乾道九年秋摄嘉州事时所作。嘉州是唐代诗人岑参做过刺史的地方。岑参的诗篇多以边防为题材,陆游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

    * * *

    [1] 岑嘉州:岑参曾为四川嘉州刺史,故后人称之为岑嘉州。

    [2] 汉嘉:指嘉州,州治在今四川乐山县。

    [3] 从军:天宝年间岑参任安西节度书记、安西北庭判官等军职。

    [4] “气无”句:言其豪气欲吞羌胡。玉关即玉门关。

    [5] 横槊赋:槊,长矛,古兵器的一种。横槊赋,指在军中时所作的诗。

    [6] 财百篇:“财”与“才”通。陆游曾集刻岑参遗诗八十余篇,“财百篇”是举其概数。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六乾道癸巳(1173)八月三日《跋岑嘉州诗集》:“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犍为,既画公像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余篇刻之,以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按岑参诗现存共三百六十首。

    [7] “工夫”句:造化,谓天地。刮造化,犹言巧夺天工。全句赞美岑诗工夫。杜甫《画鹘行》:“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

    [8] 韶頀(hù,音户):相传《韶》是古帝大舜的音乐,《頀》是商汤的音乐。

    [9] “我后”句:岑参约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陆游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上距岑卒约三百五十余年,“后四百年”是举其整数。

    [10] “清梦”句:言向往其人,形诸梦寐,梦见奉侍他的左右。

    [11] “随牒”句:牒是公文。全句言以别驾来代理嘉州郡事。

    [12] “群胡”句:指金国内乱,如完颜亮弑金熙宗,大杀宗室大臣,其后亮又被杀。

    [13] “明主”句:言孝宗方谋北伐。

    [14] 天山篇:岑参有《天山雪歌》。

    [15] 思一遇:希望能有一次机会,得像岑参那样随军远出,以打击敌人。

    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1]

    陌上弓刀拥寓公[2],水边旌旆卷秋风。书生又试戎衣窄[3],山郡新添画角雄[4]。郡旧止角四枝,近方增如式。早事枢庭虚画策[5],晚游幕府愧无功[6]。草间鼠辈何劳磔[7],要挽天河洗洛嵩[8]!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八月陆游在嘉州时写的。诗中从自己主持秋操检阅,想到国家并不是没有抵抗侵略的武装力量,自己也不是不能武事的文弱书生,只是没有机会,否则金侵略者本来是可以被打败的。

    * * *

    [1] 大阅:大规模检阅军队。

    [2] 陌:路东西为陌。寓公:寄住的人。作者权摄州事,乃临时代理之职,故曰寓公。

    [3] 戎衣:军服。

    [4] 画角:角谓号角,以兽角为之,其上有雕饰,故名画角。

    [5] “早事”句:陆游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至孝宗隆兴元年(1163)曾任枢密院编修官。他任编修时曾建议孝宗“官吏将帅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并建议简化行政组织,删除律令繁文;废除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干办于外,既衔专命,又无统属,造作威福……所在骚然”的扰民措施等。又孝宗即位之初,陆游任太上皇圣政所检讨官。和议将成,上书二府,谓当与金人约,建康、临安皆为建都之地。但以上这些建议都未被采纳。所以说是虚画策。

    [6] 晚游幕府:指乾道八年(1172)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及乾道八年至九年初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等幕府官职。

    [7] 鼠辈:比寻常小盗贼。磔(zhé,音折):古代一种刑罚,将人车裂处死。这里作诛杀解。

    [8] “要挽”句:洛,洛水;嵩,嵩山;洛嵩,泛指中原。全句说要挽取天河的水以洗涤洛嵩污秽之气,也就是要驱逐金人,光复中原的意思。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1]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2]。昼飞羽檄下列城[3],夜脱貂裘抚降将。将军枥上汗血马[4],猛士腰间虎文[5]。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6],转盼玉花深一丈[7]。谁言铁衣冷彻骨[8]?感义怀恩如挟纩[9]。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10]。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九月陆游在嘉州时写的。诗中所写都是梦境,反映了诗人当时在投降派压制之下所未能实现的雄心。

    * * *

    [1] 河外:指黄河以南一带地方。

    [2] 并(bānɡ,音帮):依傍。玉帐:军中将帅所居。

    [3] 羽檄:汉代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为书以征兵,叫做檄。如有急事,则插鸟羽于其上,以示急速,谓之羽檄。后世紧急的军用文书统称为羽檄。下:这里作降服解。

    [4] 枥:马槽。汗血马:汉武帝时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得汗血马。汗血马是一种良马,据说一日能行千里。

    [5] 虎文(chànɡ,音唱):,弓套。虎文,上面画有虎文的弓套。

    [6] 朔风:北风。

    [7] 玉花:雪花色白如玉,故称为玉花。

    [8] 铁衣:铁甲。

    [9] 如挟纩:纩(kuànɡ,音旷),即丝绵;如挟纩,是说如同怀挟丝绵那样的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师人多寒,(楚)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10] 太行:即太行山,山脉绵亘在山西东部边境。北岳:即恒山,在山西浑源县东南。

    闻虏乱有感

    前年从军南山南,夜出驰猎常半酣[1],玄熊苍兕积如阜[2],赤手曳虎毛毶毶。有时登高望鄠杜[3],悲歌仰天泪如雨。头颅自揣已可知[4],一死犹思报明主。近闻索虏自相残[5],秋风抚剑泪汍澜[6]。洛阳八陵那忍说[7]?玉座尘昏松柏寒[8]。儒冠忽忽垂五十[9],急装何由穿袴褶[10]?羞为老骥伏枥悲[11],宁作枯鱼过河泣[12]。古乐府《枯鱼诗》云:“枯鱼过河泣,何时复还入?作书与鲂,相教谨出入。”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秋在嘉州时所作。诗人听说金人内部发生争乱,认为这是进兵北伐,光复国土的有利时机。但南宋政权还是坚持妥协投降政策,使有志之士坐视良机错过,感慨无已。

    * * *

    [1] 半酣:半醉。

    [2] 玄:黑色。苍兕(sì,音似):青色的雌犀。阜:山丘。

    [3] 鄠(hù,音户):地名,在今陕西鄠县境。杜:即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4] “头颅”句:言自顾头颅发已斑白,自己已知年老。

    [5] 索虏:金人蓄辫发如绳索,故称为索虏。

    [6] 汍澜:形容泪多。

    [7] 洛阳八陵:洛阳,汉县名,即今河南洛阳。八陵,指北宋八个皇帝的陵墓,即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八陵皆在河南巩县,距洛阳不远。

    [8] 玉座:指陵寝中的御座。松柏:从前坟墓间多栽松柏。

    [9] 垂五十:将及五十岁。陆游在乾道九年(1173)写此诗,时年四十九岁。

    [10] 急装:谓军中的装束。袴褶(xí,音席):古代军服。

    [11] “羞为”句:骥是古之良马。这句诗承上二句,意思是说年纪虽老,壮心犹在,羞于像老骥那样伏在枥间悲鸣。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陆游用其词意,而稍加变化。

    [12] “宁作”句:这句诗是取用古乐府诗中“枯鱼过河”之句,以说明渡河杀敌之决心。(按原注第二句“何时复还入”,郭茂倩《乐府诗集》所载《枯鱼过河泣》诗作“何时悔复及”。)

    醉歌

    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1]。手把白玉船[2],身游水精宫[3]。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4],吐出为长虹。欲吐辄复吞,颇畏惊儿童[5]。乾坤大如许[6],无处著此翁[7]。何当呼青鸾[8],更驾万里风!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秋在嘉州时所作。作者在江天空旷极目无边的高楼上醉饮,颇有气吞河岳,神游天外之气概。

    * * *

    [1] 阑干:即栏干。

    [2] 白玉船:白玉制的酒杯。这种酒杯椭圆形,旁有两翼,叫做“羽觞”。因其形又颇似船,故名。

    [3] “身游”句:楼临江水,作者醉后感到好像在水精宫里游历。

    [4] 崔嵬:山高不平貌,这里借指心中不平之感。

    [5] 儿童:借指世间庸人。

    [6] 乾坤:是《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代表天地。

    [7] 著(zhuó,音浊):安置。此翁:作者自谓。

    [8] 何当:犹何时。青鸾:凤凰一类的鸟。

    宝剑吟

    幽人枕宝剑[1],殷殷夜有声[2]。人言剑化龙[3],直恐兴风霆。不然愤狂虏,慨然思遐征[4]。取酒起酹剑[5]:至宝当潜形;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6]?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在嘉州时所作。诗中借宝剑自比,说宝剑想去远征侵略者,实际上是说自己;希望宝剑等待时机,不必着急。表面上是自慰,其实有壮志未伸,极端愤懑不平之意。

    * * *

    [1] 幽人:幽居、隐居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2] 殷殷:响声。

    [3] 剑化龙:相传晋张华叫雷焕替他寻找宝剑,雷焕找到了一对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焕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华被诛,他的那支宝剑找不到了。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带着他所遗留下的宝剑走过延平津(在今福建南平),剑忽然从腰间跳出掉进水里。派人下水去找,但见两龙,各长数丈,盘绕有文章,一会,光彩照水,波浪惊沸。原来雷焕送张华的那支宝剑也在水里,两条龙是两支剑变的。

    [4] 遐征:远征。

    [5] 酹(lèi,音泪):以酒浇地而祭叫作酹。

    [6] “一匣”二句:匣是剑匣,一匣,比自己在幕府中做一个不重要的官。意思是说,宝剑藏在匣中未用,犹士之不得志,所以常作不平之鸣。陆游的《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有句云“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可以作为了解此诗的参考。

    观大散关图有感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1]。大散陈仓间[2],山川郁盘纡[3],劲气钟义士[4],可与共壮图。坡陁咸阳城[5],秦汉之故都[6],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7]。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8]?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9]。先当营七庙[10],次第画九衢[11]。偏师缚可汗[12],倾都观受俘。上寿大安宫[13],复如正观初[14]。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15]!志大浩无期[16],醉胆空满躯[17]。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十月在嘉州时写的。诗中主要是写他自己理想中抗战胜利、国土恢复后的情况,表示这是自己整个生命的目标,但现实环境使他无法实现这种大志,只能成为梦想而已。

    * * *

    [1] 癯(qú,音渠):瘦瘠貌。

    [2] 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县境。

    [3] 郁:树木茂盛貌。盘纡:盘曲纡回。

    [4] “劲气”句:钟,凝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忠义之士的身上凝聚着一种刚劲之气。

    [5] 坡陁:险阻不平貌。陁即陀字。

    [6] “秦汉”句: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西汉都长安,在今西安市。

    [7] “王气”二句:王气,王者之气。古代一种迷信的说法,帝王将兴,其预兆见于某种气氛,谓之王气。这两句是说秦汉故都今皆沦陷于女真族,以致王气杂于雾霭之中,宫室变为荒芜之地。霭(ǎi,音矮),烟雾之类。

    [8] 汛扫:洒扫。

    [9] 青徐:青与徐皆古州名,青州在今山东省境,徐州在今江苏省北部。

    [10] 七庙:古制,天子有七个祖庙。《礼记·王制篇》:“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11] 九衢:九达的街道。

    [12] 偏师:全军中的一部分队伍。可汗:音克寒。古代西域回纥、突厥等族称其国王为可汗。此指金主言。

    [13] 上寿:举觞劝饮,表示祝贺之意。大安宫:本唐宫名,这里借指宋宫。

    [14] 正观:即贞观。唐太宗年号。宋人避讳改“贞”为“正”。

    [15] “丈夫”二句:这是说,如果能够完成上述的志愿,即使死了也不是白死,这与渺小的蝼蚁之死是大不相同的。

    [16] 浩:渺茫。

    [17] “醉胆”句:这是说醉后志气发扬,觉得自己满身是胆。

    金错刀行[1]

    黄金错刀白玉装[2],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3]。京华结交尽奇士[4],意气相期共生死[5]。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6],南山晓雪玉嶙峋[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8]!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十月在嘉州时写的。诗中主要是说自己为国立功的志愿,始终不衰;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奋斗。由此证明中国一定不会灭亡,光复事业终将胜利。

    * * *

    [1] 金错刀:刀上纹饰嵌以黄金,称为金错刀,这种刀较名贵。《后汉书·舆服志》:“佩刀乘舆,黄金通身雕错。”

    [2] 装:指刀柄、刀鞘上的装饰。

    [3] 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4] 京华:即京师,指南宋都城临安。

    [5] 意气:即志气。

    [6] 天汉:指汉水。

    [7] 南山:指终南山。

    [8] “楚虽”二句:战国时秦国用外交手段孤立了楚国,后又假说要割给楚六百里的地方,终又赖掉。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结果楚损兵折将,失去了汉中地方。后秦又假与楚交好,将怀王骗入武关,要求割地,怀王不答应,于是就被扣留,死在秦国。当时楚国人非常愤慨,民间有两句谣谚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此借以说明宋徽、钦二帝虽为金国所虏,中原土地虽为金人侵占,但大宋是有决心并且一定能够灭金复仇的。

    胡无人[1]

    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2]。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3]。追奔露宿青海月[4],夺城夜蹋黄河水。铁衣度碛雨飒飒[5],战鼓上陇雷凭凭[6]。三更穷虏送降款[7],天明积甲如丘陵。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8]。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9]。

    这首诗是乾道九年(1173)冬在嘉州时写的。主要意思和前面《观大散关图有感》相近似,是写他自己幻想中北伐胜利的情况。

    * * *

    [1] 胡无人:古乐府诗篇名。

    [2] “须如”二句:刘惔尝称桓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见《晋书·桓温传》。磔,开张貌。

    [3] 风云之会:会是遇合。《易·乾》:“云从龙,风从虎。”是说龙得云而升天,虎遇风而出谷,谓之风云之会。这是指一种非常的际遇。

    [4] 追奔:追击逃奔的敌人。

    [5] 碛:沙石。

    [6] 陇:地名,即陇阪,今陕西西部和甘肃东南一带地方。

    [7] 降款:款是诚恳之意,降款即投降书。

    [8] 霜毛鹰:霜毛,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