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最新章节!

其子。彼萨埵王子。

    见此起悲心。愿求无上道。当度一切众。

    系想妙菩提。广大深如海。即上高山顶。

    投身饿虎前。虎羸不能食。以竹自伤颈。

    遂啖王子身。唯有余骸骨(此三颂半述其死由)。

    时王及夫人。闻已俱闷绝。心没于忧悔。

    烦恼火烧然(颂第六知已悲噎。于中分四。初一颂父母闷绝也)。

    臣以栴檀水。洒王及夫人。俱起大悲号。

    举手摧胸臆(此一颂臣佐水洒)。

    第三大臣来。白王如是语。我见二王子。

    闷绝在林中。臣以冷水洒。尔乃暂苏息。

    顾视于四方。如猛火周遍。暂起而还伏。

    悲号不自胜。举手以哀言。称叹弟希有(此二颂又臣重报)。

    王闻如是说。倍增忧火煎。夫人大号啕。高声作是语。我之小子偏钟爱。已为无常罗刹呑。余有二子今现在。复被忧火所烧逼(此二颂父母号叹)。

    我今速可之山下。安慰令其保余命。即便驰驾望前路。一心诣彼舍身崖。路逢二子行啼泣。椎胸懊恼失客仪。父母见已抱忧悲。俱往山林舍身处(此二颂第七诣舍身所)。

    既至菩萨舍身地。共聚悲号生大苦(此半颂睹见崩摧)。

    脱去璎珞尽哀心。收取菩萨身余骨。与诸人众同供养。共造七宝窣睹波。以彼舍利置函中。整驾怀忧趣城邑(此一颂半大段第九为立制底)。

    复告阿难陀。往时萨埵者。即我牟尼是。

    勿生于异念。王是父净饭。后是母摩耶。

    太子谓慈氏。次曼殊室利。虎是大世主。

    五儿五苾刍。一是大目连。一是舍利子(品中第二大段会于今古)。

    我为汝等说。往昔利他缘。如是菩萨行。

    成佛因当学(品中第三大段劝励修学。于中初一颂指昔劝修)。

    菩萨舍身时。发如是弘誓。愿我身余骨。

    来世益众生。此是舍身处。七宝窣睹波。

    以经无量时。遂沈于厚地。由昔本愿力。

    随缘兴济度。为利于人天。从地而涌出(此三颂结示底之意)。

    尔时世尊。说是往昔因缘之时。无量阿僧企耶人天大众。皆大悲喜叹未曾有。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告树神。我为报恩故致礼敬佛摄神力。其窣睹波还没于地(品第四大段众闻得益。文分为四。初牒前所说。次无量下明得益多少。次复告下答问总结。后佛摄下明塔归故。以事讫故。如文可见)。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方菩萨赞叹品第二十七。

    (三门分别。言来意者。流通有三。谓学行赞重付属三别。令其后代依法修行。获益既多。故申庆赞。故前品后有此品生。释名者。赞者称也。叹者吟也。即称扬吟咏。应言触事美德云赞。是理论扬为叹。初人后法。或通人法俱称赞叹。菩萨能赞之人。十方说其来域。欲令有情殷重。故举十方远来。胜尚自论扬。劣者何不歌咏。释难者。问。何故旧经总为一品。今者新翻别为四品。答。今依梵本。四人赞叹名别书记。故今分四。旧人以见同是赞佛故合。为品)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是经时(此品分三。初菩萨云集。次正申礼赞。后如来叹仰。此初经家序)。

    于十方世界。有无量百千万亿诸菩萨众。各从本土。诣鹫峰山(二菩萨云集)。

    至世尊所。五轮着地。礼世尊已(申礼赞。初身礼。后语赞。此初也)。

    一心合掌异口同音而赞叹曰(申赞。初标次赞。此初也)。

    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清净柔软若莲华。无量妙彩而严饰(赞有十一颂分二。初十颂三身。后一颂结略发愿。赞三身中。初八颂赞化身恩德。次一颂赞报身智德。后一颂赞法身断德。赞恩德中。初二颂赞现身。次一颂赞说法。次一颂赞福智。四颂赞利生。赞现身。此初一颂所依总身)。

    三十二相遍庄严。八十种好皆圆满。光明昞着无与等。离垢犹如净满月(此一颂叹相及随好。具如前辨)。

    其声清彻甚微妙。如师子吼震雷音。八种微妙应群机。超胜迦陵频伽等(此赞说法。八种声者。十住断结经云。一不男。二不女。三不强。四不软。五不清。六不浊。七不雄。八不雌。又有小乘经说。迦陵频伽者妙音鸟也)。

    百福妙相以严容。光明具足净无垢。智惠澄明如大海。功德广大若虚空(此赞福智。初半福。次半智。一一相好各百福严。言百福者。小乘婆娑有多师释。具如疏述。若依大乘。虽未见文。传有二释。一云。如十善业平等平等相资即为百业。又云。如一一业各有十种。谓一自作。二教他。三庆慰。四随喜。五少分。六多分。七全分。八少时。九长时。十尽寿。故为百福)。

    圆光遍满十方界。随缘普济诸有情。烦恼爱染习皆除。法炬恒然不休息(此赞利生。初一颂总赞为利生故现身说法。初句身。第二句为利。第三句赞净。第四句法。即中二句通于身法。其文可见)。

    哀愍利益诸众生。现在未来能与乐。常为宣说第一义。令证涅槃真寂静(自下别赞。初二颂赞所说法能得涅槃。后一颂赞所说法能得菩提。得涅槃中一颂)。

    佛说甘露殊胜法。能与甘露微妙义。引入甘露涅槃城。令受甘露无为乐(此一颂重成)。

    常于生死大海中。解脱一切众生苦。令彼能住安稳路。恒与难思如意乐(此一颂明令得菩提。即八正道名安稳路)。

    如来德海甚深广。非诸譬喻所能知。于众常起大悲心。方便精勤恒不息(此一颂赞报身智德。以大悲故常得有情。不入涅槃。恒不休息)。

    如来智海无边际。一切人天共测量。假使千万亿动中。不能得知其少分(此赞法身断德)。

    我今略赞佛功德。于德海中唯一渧。回斯福聚施群生。皆愿速证菩提果(结略发愿)。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善能如是赞佛功德。利益有情广兴佛事。能灭诸罪生无量福(如来赞印。初赞。后汝等下印无染心赞。称理益物故印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妙幢菩萨赞叹品第二十八。

    (三门分别。来意同前。言释名者。梵云鸲嚧只啰。此云妙。鸡头此云幢。即胜智回秀。喻彼高幢独超尘界。故称为妙幢。即称妙名为妙幢。持业释也。从喻立称。名曰妙幢。旧云信相。信性是净。妙义相似。幢者高显。故谬云相。释妨难者。问。闻法得记不唯妙幢。何故赞叹独举斯士。答。以是首故)

    尔时妙幢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品文分三。初赞人仪轨。次而说赞曰下正陈赞叹。后佛告妙幢下世尊叹印。此即初也)。

    而说赞曰(自下赞叹有八颂半分三。初四颂赞变化佛。次大喜下三颂赞受用佛。后如来金口下一颂半通二佛。略不赞法佛)。

    牟尼百福相圆满。无量功德以严身。广大清净人乐观。犹如千日光明照(初化身中分四。此初一颂赞身也)。

    焰彩无边光炽盛。如妙宝聚相端严。如日初出映虚空。红白分明问金色(此一颂赞光明)。

    亦如金山光普照。释能周遍百千土。能灭众生无量苦。皆与无边胜妙乐(此一颂合赞身光)。

    诸相具足悉严净。众生乐睹无厌足。头发柔软绀青色。犹如黑蜂集妙花(此一颂赞相好)。

    大喜大舍净庄严。大慈大悲皆具足。众妙相好为严饰。菩提分法之所成(此赞受用身遍自他受用分四。初半颂赞四无量。次半颂赞相好)。

    如来能施众福利。令彼常获大安乐(此半颂赞利益)。

    种种妙德共庄严。光明普照千万土。如来光相极圆满。犹如赫日遍空中。佛如须弥功德具。示现能周于十方(此一颂半赞身及光中。初半总。后一颂别)。

    如来金口妙端严。齿白齐密如珂雪。如来面貌无伦匹。眉间毫相常右旋。光润鲜白等颇梨。犹如满月居空界(通赞二佛相之与好)。

    佛告妙幢菩萨。汝能如是赞佛功德不可思议。利益一切。令未知者随顺修学(如来叹印)。

    金光明最胜王经菩提树神赞叹品第二十九。

    (三门分别。来意同前。言释名者。准西域传。云树本名毕钵罗树。在金刚坐上。金刚坐昔贤劫成与大地俱起。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焉。毕钵罗树佛坐其下成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具如疏述。大地菩萨现为天女作此树神。即主菩提树之神。依主释也。释难者。问。何不明余神耶。答。最先见佛故。常不离佛故。问。菩提树神与大地神为一为别。答。有说是一。有说是别)

    尔时菩提树神(品文分三。初出能赞人。次亦以伽他下述其赞词。后尔时世尊下如来叹印。此即初也)。

    亦以伽他赞世尊曰(自下赞词总有十一颂。大分为二。初五颂赞。后六发愿。此即初赞也)。

    敬礼如来清净慧。敬礼常求正法慧。敬礼能离非法慧。敬礼恒无分别慧(此初一颂赞智体中。初一句总赞智体。后四颂赞智用。体中初一句总赞智体。离障智圆名清净惠。次二句赞惠能。能令众生修善故云常求正法。能令舍恶故云离非法惠。三轮净故恒无分别。或初一句赞果。后三句赞因)。

    希有世尊无边行。希有难见比优昙。希有如海镇山王。希有善逝光无量。希有调御弘慈愿。希有释种明逾日。能说如是经中宝。哀愍利益诸群生(此赞智用。初二颂利他用。后二颂自利用。利他中初一句赞具行希。次一句赞出现希。次一句现身希。身处大众。如妙高山镇于大海。次一句光无量。次一句弘愿希。次一句种姓希。日炙种生世尊故明逾日。次一句说此经希。次一句能利生希。即具八希。其文可知)。

    牟尼寂静诸根定。能入寂静涅槃城。能住寂静等持门。能知寂静深境界(此一颂赞自利住寂德。其文可见)。

    两足中尊住空寂。声闻弟子身亦空(此半颂赞住寂所由)。

    一切法体性皆无。一切众生悉空寂(此半颂结成所以。以法体空自性皆寂故住空寂。余文可知)。

    我常忆念于诸佛。我常乐见诸世尊(此半颂忆念愿所住常见)。

    我常发起殷重心。常得值遇如来日(此半颂殷重所生常遇)。

    我常顶礼于世尊。愿常渴仰心不舍。悲泣流泪情无间。常得奉事不知厌(此一颂供养侍愿恒供无厌)。

    唯愿世尊起悲心。和颜常得令我见(此半颂愿恒加护令见)。

    佛及声闻众清净。愿常普济于人天。佛身本净若虚空。亦如幻焰及水月。愿说涅槃甘露法。能生一切功德取(此一颂半愿恒利有情)。

    世尊所有净境界。慈悲正行不思议。声闻独觉非所量。大仙菩萨不能测(次二颂愿得见证。于中此初一颂叹胜妙。所行境者即法性身。慈悲正行者即悲智俱不思议。大仙菩萨即等觉菩萨也)。

    唯愿如来哀愍我。常令睹见大悲身(此半颂愿加被也)。

    三业无倦奉慈尊。速出生死归真际(此半颂愿修得证)。

    尔时世尊闻是赞已。以梵音声告树神曰。善哉善哉(自下叹印。此初赞叹也)。

    善女天。汝能于我真实无妄清净法身。自利利他宣扬妙相(下印有二。此初印所赞也)。

    以此功德令汝速证最上菩提。一切有情同所修习。若得闻者皆入甘露无生法门(此印所愿)。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赞叹品第三十。

    (来意同前。释品名者。具足菩萨四辩才故名大辩才。有自在故名为天。现为天女即持业释。解难者。问。何不明余此天女赞。答。以诸神中具辩才胜故。不明余也)。

    尔时大辩才天女。即从坐起。合掌恭敬。以直言词。赞世尊曰(品文分三。此初标能赞人有三。初指人。次威仪。后正赞)。

    南谟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自下赞叹有二。初赞德。二愿以此福下发愿。赞中有三。此初申体)。

    身真金色咽如螺贝。面如满月。目类青莲。唇口赤好。如颇梨色。鼻高修直。如截金鋋。齿白齐密。如拘物头华。身光普照。如百千日。光彩映彻。如赡部金(自下别赞有十。此初赞相好)。

    所有言词。皆无谬失(二赞语无失。十八共法中说利胜故偏赞语)。

    示三解脱门。开三菩提路(三赞所说法外化德有二。一示三解脱门。即涅槃门。二开三觉路。即三佛菩提。所余二乘依此故有也)。

    心常清净。意乐亦然。佛所住处。及所行境。亦常清净(四赞清净者。一自性净。二离垢净。三得此道净。四生此境净。即逆次第。由心清净。所流教法能生一切觉分法。即生此境净。意乐亦然者。得此道净。佛所住者。即离垢真如法身所住。性相分二。所行境者即自性净。一真法界佛所行境)。

    离非威仪。进止无谬(五赞永拔习气四威仪中常为利物故)。

    六年苦行。三转法轮。度苦众生。令归彼岸(六赞现八相。且举苦行转法轮二相影余)。

    身相圆满如[物-勿+句]陀树(七赞身相)。

    六度熏修(八赞修行)。

    三业无失(九赞三业不共德。举三例余不共)。

    具一切智自他利满(十赞智德。此初总标也)。

    所有宣说常为众生。言不虚设(此别释中。此初利他)。

    于释种中为大师子。坚固勇猛具八解脱(此赞自利)。

    我今随力称赞如来少分功德。犹如蚊子饮大海水(结略)。

    愿以此福广及有情。永离生死成无上道(发愿)。

    尔时世尊告大辩天曰。善哉善哉。汝久修习。具大辩才。今复于我广陈赞叹(自下叹印。其文可见)。

    今汝速证无上法门。相好圆明普利一切(此印发愿)。

    金光明最胜王经付嘱品第三十一。

    (三门分别。言来意者。四天王品下明流通分有其三种。上既令学行流通。众闻所说心生喜赞。故今第三次当付嘱令更护持传之末代。故前品后有此品生。释名者。付者授也。嘱者托也。以法托也。以法托之授令持护流通末代。故云付嘱也)

    尔时世尊。普告无量菩萨。及诸人天一切大众。汝等当知。我于无量无数大劫。勤修苦行。获甚深法。菩提正因。已为汝说(品文分四。初佛募护持。二尔时众中下闻愿护。三尔时世尊下佛重赞劝。四尔时无量下闻教喜行。初中有二。此初普告大众结前所说之)。

    汝等谁能发勇猛心恭敬守护。我涅槃后。于此法门。广宣流布。能令正法久住世间(普命大众募其护持)。

    尔时众中有六十俱胝诸大菩萨。六十俱胝诸天大众(第二众闻愿护有二。初总后别。总中有四。初举众数)。

    异口同音作如是语。世尊。我等咸有欣乐之心(二述欣愿心)。

    于佛世尊。无量大劫勤修苦行。所获甚深微妙之法菩提正因。恭敬护持不惜身命(三誓自护持也)。

    佛涅槃后。于此法门。广宣流布。当令正法久住世间(四兼传末代)。

    尔时诸大菩萨。即于佛前说伽他曰(自下别有十一。此即第一菩萨愿护有三。此初经家序)。

    世尊真实语。安住于实法。由彼真实故。

    护持于此经(自下陈愿护有八颂分二。初四颂见利益故自愿护。于中此一颂知佛语实故)。

    大悲为甲胄。安住于大慈。由彼慈悲力。

    护持于此经(此一颂知佛大悲故)。

    福资粮圆满。生起智资粮。由资粮满故。

    护持于此经(此一颂知具资粮故愿)。

    降伏一切魔。破灭诸邪论。断除恶见故。

    护持于此经(此一颂知能灭障故愿)。

    护世并释梵。乃至阿苏罗。龙神药叉等。

    护持于此经(自下四颂见他护随喜。于中此初一颂见梵释八部护)。

    地上及虚空。久住于斯者。奉持佛教故。

    护持于此经(此一颂见地空神护)。

    四梵住相应。四圣谛严饰。除伏四魔故。

    护持于此经(次二颂见佛自护。此初一颂赞德具护持此经)。

    虚空成质碍。质碍成虚空。诸佛所护持。

    无能倾动者(此一颂显护决定)。

    尔时四大天王。闻佛说此护持妙法。各生随喜护正法心(第二四王护亦有二文。此初闻教生欣也)。

    一时同声。说伽他曰(同心说护。此经家序)。

    我今于此经。及男女眷属。皆一心拥护。

    令得广流通。若有持经者。能作菩提因。

    我常于四方。拥护而承事(此说护。护中二颂。初颂护法。后颂护人。可见)。

    尔时天帝释。合常恭敬。说伽他曰(第三护文段。准前此初标能护人)。

    诸佛护此法。为欲报恩故。饶益菩萨众。

    出世演斯经。我于彼诸佛。报恩常供养。

    护持如是经。及以持经者(二颂之中。初一颂述护所由。所一颂陈护法)。

    尔时睹史多天子。合掌恭敬。说伽他曰(第四此初标能说人)。

    佛说如是经。若有能持者。当住菩提位。

    来生睹史天。世尊我庆悦。舍天殊胜报。

    住于赡部洲。宣扬是经典(初一颂述利益。后一颂陈护法)。

    尔时索诃世界主梵天王。合掌恭敬。说伽他曰。

    诸静虑无量。诸乘及解脱。皆从此经出。

    是故演斯经。若说是经处。我舍梵天乐。

    为听如是经。亦常为拥护(第五文段同前)。

    尔时魔王子名曰商主。合掌恭敬。说伽他曰。

    若有受持此。正义相应经。不随魔所行。

    净除魔恶业。我等于此经。亦当勤守护。

    发大精进意。随处广流通(第六文亦同前)。

    尔时魔王。合掌恭敬说伽他曰。

    若有持此经。能伏诸烦恼。如是众生类。

    拥护令安乐。若有说是经。诸魔不得便。

    由佛威神故。我当拥护彼(第七文亦同前)。

    尔时妙吉祥天子。亦于佛前说伽他曰。

    诸佛妙菩提。于此经中说。若持此经者。

    是供养如来。我当持此经。为俱胝天说。

    恭敬听闻者。劝至菩提处(第八妙吉祥文二同前。陈护法中。初述经利。后明护法。其文可见)。

    尔时慈氏菩萨。合掌恭敬说伽他曰。

    若见住菩提。与为不请友。乃至舍身命。

    为护此经王。我闻如是法。当往睹史天。

    由世尊加护。广为人天说(第九慈尊文亦同前。陈护法中。初颂护人。后颂护法也)。

    尔时上坐大迦叶波。合掌恭敬说伽他曰。

    佛于声闻乘。说我鲜智惠。我今随自力。

    护持如是经。若有持此经。我当摄受彼。

    授其词辩力。常随赞善哉(第十迦叶文亦同前。初一颂护法。后一颂护人也)。

    尔时具寿阿难陀。合掌向佛说伽他曰。

    我亲从佛闻。无量众经典。未曾闻如是。

    深妙法中王。我今闻是经。亲于佛前受。

    诸乐菩提者。当为广宣通(第十一阿难文亦同前。初一颂赞。后一颂护)。

    尔时世尊。见诸菩萨人天大众。各各发心。于此经典。流通拥护。劝进菩萨。广利众生。赞言。善哉善哉(自下品第二大印佛重赞劝。大文分为其三。此初听赞)。

    汝等能于如是微妙经王。虔诚流布。乃至于我般涅槃后。不令散灭。即是无上菩提正因。所获功德于恒沙劫说不能尽(此印)。

    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恭敬。书写流通。为人解说。所获功德。亦复如是(自下劝。初劝四众。此十法行中略举四。一供养。二书写。三流通即施他。四解说即闻演也。举四影余)。

    是故汝等应勤修习(结劝大众)。

    尔时无量无边恒沙大众。闻佛说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四闻教喜行。依文殊问经论云。有三种义。是故欢喜。一说者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所说法得果清净。此意以依所说证入真理得涅槃故。广如沼公疏述)。

    我今采撮群师疏。译注金光微妙典。所获功德施众生。共息轮回升觉岸。

    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卷第十。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