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近百年史最新章节!

    临时总统问题 二月十二日,清帝逊位,袁世凯组织政府,寓有受禅之意,孙文识破其阴谋,先曾声明清帝不得干与临时政府组织,政府地点须在南京,孙总统须俟列国承认民国之后,始行解职。袁称其条件与前议矛盾,孙总统让步,修改条件,其主要者:一、袁世凯宣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二、孙文于清帝退位后,即行辞职。三、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四、袁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始能接受事权。今观让步之条件,一为即行辞职,一暂置地点不提,所谓宪法,则指尚未公布之《临时约法》,南京政府盖欲以之制袁者也。十三日,袁世凯电报南京政府,宣布赞成共和。孙文向参议院辞职,推袁继任,并附条件三项:一、临时政府设于南京。二、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前总统及国务员始行解职。三、新总统遵守《临时约法》。

    国都问题 参议院时已成立,有十七省代表(独立者只十四省),十四日开会,省各一票,袁世凯以十七票当选,讨论政府地点,多数议决设于北京。孙文咨请覆议,十五日,议决改设南京,乃授人以口实。北京为袁势力所在之地,南京则为同盟会员集中之地,关系重要,双方各不让步。袁于表示政见之时,已称不能南下,至是,竟以退居为要挟。孙文仍持原议,并派蔡元培等北上迎袁就职,《临时约法》于二月初起草,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国务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方能任命,全为对人立法,不适于用,后乃引起政治上之纷扰,三月八日始行成立。迎袁专使入京,袁未表示拒绝之意,不意二月二十九夜,北京兵变,纵火抢劫,专使幸而逃免,明日,天津、保定亦有兵变。北方人心惊惶,公使调兵入京,三月二日,专使电请南京政府迁就,政府另筹办法,未有所成。六日,参议院许袁在北京就职,十日,新总统宣誓就职,明日,孙总统公布《临时约法》。

    善后问题 袁就职后,提出唐绍仪为内阁总理,参议院予以同意。唐亲至宁,欲改九部为十二部,安插人员,参议院改为十部。唐氏提出阁员,一人未得通过,其通过者,袁总统下令委任。四月一日,孙总统解职,参议院俄迁北京,黎元洪亦解大元帅职,南北形式上归于统一,善后问题至为繁多。其重要者,一为安插人员。各省官员增加,无法位置,乃荐往中央政府,据名记者黄远庸报告,荐书来自副总统黎元洪者为多,黎为安插举义人员故也。且派一部分留学外国,其人先无预备,多靡公款,固所不计。于是各部司员,半经伟人荐拔,无法整顿。一为财政困难。政府惟恃借债,发给军饷政费。一为政权尚未统一,中央命令不行于各省。

    党争 于此情状之下,外交问题亦至严重,而各党各派方争政权,从不顾及人民利益,树立大计,宜黄远庸大声疾呼,斥为游民政治也。其时政党繁多,未有确定明显之党纲,又无多数选民之赞助,全为少数之活动,近于政治学会,时而加入甲党,时而投入乙党,甚者兼为二、三党会员。其时主要政党一为同盟会,一为共和党,均在参议院不及半数,第三大党则为统一共和党。孙文于是改组同盟会,以清除投机分子,成立国民党。其他政党亦有变化,中央政治未入于常轨,各省情状亦极恶劣。其造成之主因,则举兵之武人,各据一隅,广召军队,以致军饷困难,兵变时起。其散而为匪者大为害于乡里,白狼之乱,劫掠数千里,北方骚扰,数年乃平。一省长官名曰都督,总领军民,往往不理中央命令。

    内阁之迭更 唐阁自成立以来,对于国内问题,未有适当之解决,阁员且以意见不合,互相口角,乃借责任内阁之争,潜出北京,此元年(一九一二)六月事也。总统提出陆征祥为总理,参议院通过,而竟否决总理提出之国务员。时值中、俄交涉严重,而政务无人负责,舆论指摘议员,有请总统便宜行事者。参议院让步,第二次投票,除一人外,均得通过,转而弹劾陆征祥失职,以为报复。陆遂托病请假,内务总长赵秉钧奉命代理,九月,商得国民党领袖之同意,实授总理。凡此党争,徒费时日,政治上之改革,将待国会之召集矣。国会组织法及议员选举法于八月公布,国会采用两院制,一曰参议院,议员二百七十二人,由省议会选出,蒙古、西藏、华侨等亦有代表;一曰众议院,议员五百人,选举资格虽有规定,而国内未有确实之人口调查,全由劣绅包办,被选者不过出钱买票耳。

    第二次革命 二年(一九一三)四月,国会召集,国民党得席最多,民主党等合并,改称进步党谋与之抗,势固不敌。国民党党员宋教仁平日主张责任内阁,于选举胜利后,自沪乘车北上,在车站被刺,重伤而死。凶犯被捕,发现密电,与内务部职员有关,以为赵秉钧所为,孙文即欲讨袁,国民党都督不可。袁知非以兵力不足维持其地位,乃向五国银行团协商,借得二千五百万镑,孙文等通电反对,国会议决契约无效,然未发生效力,而袁态度益强,意欲用兵,剪除异己。黎元洪助之,捕杀运动军队之党人,六月,总统下令免去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职,并调北军南下。七月,李烈钧起兵讨袁,黄兴亦至南京,宣布独立。安徽、广东、湖南、福建、重庆起而响应,战争区域限于江西、江苏。北军攻下湖口,进至南昌,李烈钧逃去,江苏则张勋统兵南下,黄兴去宁,其再独立者,亦为张勋所败。上海革命军进攻制造局,不胜,余多取消独立。

    国会之解散 二次革命失败之速,一则商民反对举兵,一则袁有预备,一则国民党分子复杂也。战事之结果,中央权力达于各省,国会尚不知其地位,决定先举总统,后议宪法。总统任期五年,得连任一次,十月六日,袁世凯当选,明日,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十日,袁氏就职,列强之未承认民国者,次第承认。国会方议宪法,采用内阁制,国务员对于众议院负责,总统初争宪法公布权,又以利害切己,派员陈说意见,为议员所拒,乃发通电反对《宪法草案》,各省长官起而应之,并请解散国会。十一月,国民党奉命解散,取消其党员出席国会之资格,国会开会遂不足法定人数。十二月,政府召集政治会议,各省长官均派员出席,总统总理等亦派人员。其重要之议决案凡三:一、根据黎元洪之请,决定遣散国会残余议员。二、通过解散各省省议会,其先总统已令停办地方自治矣。三、议决组织约法会议,议定约法。

    政治制度之变更 约法会议于三年(一九一四)召集,议员五十七人,全由政府包办,选举只为名目,其议定之约法于五月公布,名曰《中华民国约法》。总统总揽政权,设置国务卿,赞理政务,下分九部,掌管行政,设立肃政厅,纠察官吏,平政院审理案件,又设参政院,其议员曰参政,由总统简任。总统任期改为十年。中央官制既有变更,各省官制亦有改变,政府先欲军民分治,不得,及二次革命失败,始能实现。至是,都督改称将军,民政长为巡按使,裁撤内务、教育、实业各司,组织政务厅,又改国税厅筹备处及财政司为财政厅。省下原设之观察使,改称道尹,县则照旧,省分三级,视前虽较简单,而国内交通便利,迥异于前古,固不如采用两级制也。袁既统一政权,疑忌立有大功之长官,黎元洪应召入京,前云南都督蔡锷闲居京中,均其明例,即其部属,袁亦忌之。

    帝制运动 国内统一之后,原易进行改革,或有所建设,不幸袁非其人。会欧战发生,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迫政府承认。袁此时尚未肯振作,反欲称帝,征求顾问古德诺之意见。古德诺草成中国宜于君主一文,袁党据为口实,创立筹安会,电请各省赞同,交通系梁士诒等,筹备帝制,不遗余力。惟彼等所顾虑者,为列强之承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