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近百年史最新章节!

    会党与政治关系 中国秘密会社,由来已久,潜伏之势力至为强大,历史上之叛乱,往往与之有关,古代固无论已,近代白莲教之乱、太平天国之起、义和团之祸,莫不与之有关,或即借之号召党徒,起而为乱也。其人多为愚民,迫于生计,服从其领袖,铤而走险,常无大志,其领袖亦不过本于取而代之之心,颠覆政府耳。列代剿平匪乱,从不考究其作乱之根本原因,而徒诿为官逼民反,政治腐败固养成匪乱之一原因,而人民之所以为匪者,则多造成于人口增多,生计困难,不甘坐而自毙也。士大夫处于领袖地位,原少与民众接触,不知其痛苦,又囿于忠君思想,多所顾忌,率领贫民而为乱者例实罕见,乃于会党或盗魁起兵胜利之后,屈己奉之,此历史常见之例。其破先例者,其在清季乎?

    思想之剧变 清季外交失败,士大夫深受外国思想之影响,渐而改变传统之观念,主张采用西法,立宪运动则其明证。青年有为之士,勇于进取,对于政治希望太大,失望亦其最甚,终乃以为非革命不足以复兴中国,起而组织秘密会社,潜谋起兵,更为扩张势力及活动之计,与旧有之会党连结。其时风气已变,从前视倡言革命为大逆者,亦变而赞助,尤以华侨为甚。华侨住于外国,常受不平等之待遇,亟欲中国富强,予以有效力之保护,故多同情于革命。其在外国得款较易,往往出款赞助党人。党人多为知识界人,秘密会党始乃改变性质。顾其活动之中心,或在外国,或在国内之租界,而在内地者,仍以旧有会党为有势力。新党活动最力者,当推同盟会。

    孙文略传 初,孙文创立兴中会,举兵失败,逃往外国,其推翻清廷之思想,迄未改变,起兵之时,年尚不足三十,据其自传:生于一八六六年(同治五年),十二岁读经,十三岁渡夏威夷岛往依其兄,并习英文,留住五年,返国后住香港,入拔萃书室,转入香港书院,再往夏岛,不久即归,二十一岁,始习西医,入博济医校,次年,入西医书院,五年卒业。其言所好曰:“文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故所学多驳杂不纯,于中学则独好三代两汉之文,于西学则雅信达文之道,而格致政事,亦常浏览。至于教则崇耶稣,于人则仰中华之汤武,暨美国华盛顿。”孙氏博览群书,比较中西制度,而欲有所改革,举兵事败,逃亡外国。其在欧、美也,对于华侨宣传革命,初无效果,命遣同志,连合会党起兵,亦归于失败。

    同盟会之活动 革命前途黑暗,拳匪乱后始大改变,政府方奖游学,各省派学生至日,留学生人数增加,分子复杂,而多数固反对政府,各派领袖认为有合作之必要,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成立同盟会于日本,势力大增,发行报章,倡言种族革命,建设共和政府。顾宣传之文字,或在外国印行,或在租界传递,仍未能唤起全国人民之注意。有效之方法,当为起兵。自同盟会成立以来,会员颇为活动,或联结会党,或运动新军,并得外人之赞助,起兵于广东六次,湘、桂、滇各一次,皆以子弹缺乏,归于失败。其最大牺牲,则为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三月二十九日(四月二十七)广州之役。此役也,党中有为之士,集于广州,联络新军,分队出发,猛扑官署,死亡七八十人,归于失败。同盟会外,尚有光复会等,光复会领袖徐锡麟举兵,事败被杀。其受革命宣传之影响,暗杀官吏,或举兵者。亦未成功。

    川路之争 革命迭起,人心已感不安,四川铁路之争,时人对于政府失望益甚。先是,绅士视建铁路可获重利,先未筹足款项,即请政府立案,川汉、粤汉铁路,均其例也。湘、蜀且办苛税,作为筑路经费,完工则遥遥无期。宣统三年,四国银行团借款建筑粤汉、川汉铁路之契约成立,朝廷宣示政策,干路收为国有,支路仍许商办,粤汉、川汉将由邮传部收办。御史有劾邮传大臣盛宣怀者,绅商利益与之有关者,亦持异议。政府发还商股,四川待遇最劣,盖以董事侵蚀太甚也,川绅乃力反对,请愿罢市,而朝廷坚持前议,并命端方统兵入川。总督赵尔丰初原敷衍绅士,为之奏请,而朝旨不许,及闻端方入川,心不自安,转而欲惩首要,将其逮捕,形势日益严重。游民有乘机滋扰者,朝廷得报,诏岑春煊入川剿抚。岑氏旧与奕劻有隙,奕劻遇事沮之,不肯入川,而武昌革命起矣。

    武昌举兵之始末 川路之争与武昌革命原为二事,不相联络,前者之影响,在使人心不安,以为祸患将作,已而革命果起矣。同盟会自广州失败以来,干部人员深为失望,乃谋于长江方面活动,成立中部总会,尤注重武汉。武昌旧有日知会,创于教士,内有报章杂志,新兵常来浏览,渐变为革命机关,与同盟会合作。同盟会员于汉口俄租界设立会所,运动新兵,原定于八月十五日举兵,乃以领袖未至,延期发难。不意会所制造之炸弹爆发,巡捕捕去二人,武昌机关亦被破获,捕去三十一人,并搜得党员名册。同盟会干部人员之在武汉者,急函会员,嘱勿来鄂。顾捕去人员供辞牵及军人,且有名册可凭,湖广总督瑞澄欲兴大狱,饬按名册逮捕。军人闻而不安,工程营兵倡议发难,十九日(十月十日),午后九时戕杀营官,攻据军械局,自城外攻入武昌。瑞澄惊惧出逃,新军主将张彪亦走,城中无主,新军加入革命军,遂据武昌。

    今观武昌举兵之始末,初无一定之计划,发难乃为自救,其能成功者,则因瑞澄出逃也。善如孙文之言曰:“倘瑞澄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以当时武昌之新军,其赞成革命者之大部分,已由端方调往四川。其尚留武昌者只炮兵及工程营之小部分耳。其他留武昌之新军,尚属毫无成见者也。乃此小部分以机关破坏而自危,决冒险以图功,成败在所不计,初不意一击而中也。”新军既据武昌,号称革命军,尚无领袖,拥协统黎元洪都督。黎氏初学海军,中、日战后,改习陆军,擢至协统,至是为兵士拥戴,谘议局长汤化龙,亦被举而管民事。

    响应区域之广大 革命军渡江,未遇抵抗,先后占领汉阳、汉口,声势大振。清廷闻报,诏陆军大臣荫昌统军南下,并调舰队助战。北军迟迟不来。革命军召募新兵,充实战斗力,击败河南来攻之少数军队,距起义时七日矣。此役也,虽非激战,亦未死伤多人,而影响至为重要,盖革命党之活动,如举兵暗杀,久已使官吏惊惶失措。其人囿于见闻,遭遇新时代之事变,往往无法应付,武昌举兵,清兵战不能胜,更足以增加其惶恐,而赞成革命者,胆气益壮,易于响应也。九月一日(十月二十二),湖南长沙、陕西西安均告独立,明日,九江独立,八日,山西独立,明日,云南独立,皖北亦有独立者。其他次第独立之省,有江苏、贵州、浙江、广西、福建、广东等省。

    响应革命之人物 各省响应革命,初无预定之计划,其主持独立者各自为政,不相统率,其人或为秘密会党之领袖,或为同盟会员,或为清廷任用之官吏与将士,于此期内,新军将士最占重要地位。武昌革命全为新军之力,已见于上,他如山西、陕西、九江等地,亦多由其主持。盖其军官曾受教育,倾向于革命,且驱逐长官之后,即可升至都督。疆吏宣布独立,大都迫于环境,有先独立而后取消者,山东则其明例。同盟会员集中于武汉、上海,黄兴应召赴鄂,统率革命军与北军激战,陈其美无兵无饷,竟能取得上海。秘密会社乘机起兵者,湖南、贵州皆有明显之例。顾其领袖未脱旧日之思想,终不能安于位。

    人心之倾向 士大夫深信中国欲达富强之目的,非政治上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