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针灸甲乙经校注最新章节!

    陰受病發痺第一上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轉引而行之”,見《靈樞·周痺》、《太素·痺論》。自“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至“視其三部”,見《靈樞·五變》。自“曰:刺有三變”至“内熱者也”,見《靈樞·壽夭剛柔》、《太素·三變刺》。自“曰:痺將安生”至“成於風寒濕之氣也”,見《素問·痺論》、《太素·痺論》。自“諸痺不已”至“故不爲痺也”,見《素問·痺論》。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陰分受邪而致各種痺病的原因、病機、辨証分類及治療大法,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内容有:周痺與衆痺的辨証和刺法;三變刺的適應証;風寒濕三痺的病因;皮、肉、筋、脉、骨五痺的病機及與五臟之合;痺病的鍼刺大法;營衛之氣與痺病的關係。

    黄帝問曰:周痺〔1〕之在身也,上下移徙〔2〕,隨其脉〔3〕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在血脉之中耶〔4〕?將〔5〕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6〕也,間不及下鍼〔7〕;其蓄〔8〕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岐伯對曰:此衆痺〔9〕也,非周痺也。此各在其處,更〔10〕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左應右,以右應左〔11〕,非能周也,更發更休。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曰:周痺何如?曰:周痺〔12〕在於血脉之中,隨脉以上,循〔13〕脉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其〔14〕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15〕,後刺其上以脱之〔16〕。其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17〕之,後刺其下以脱之。

    〔1〕周痺 《太素》注:“夫周痺者,邪居分肉之間,令正氣循身不周,邪與周爲痺,故稱周痺。”《類經》卷十七第六十八注:“能上能下,但隨血脉而周徧於身,故曰周痺,非若衆痺之左右移易也。”

    〔2〕移徙 轉移、遷移。《廣韻·支韻》:“移,徙也。”《廣雅·釋言》:“徙,移也。”移徙,爲同義複詞。

    〔3〕其脉 《靈樞》互倒,其,《太素》無。

    〔4〕耶 《靈樞》作“邪”。邪同耶。

    〔5〕將 抑也。《經傳釋詞》卷八:“將,猶抑也。”

    〔6〕移 明抄本作“形”。

    〔7〕間不及下鍼 《太素》注:“間不及下鍼者,痺痛之中,未及下鍼,其痛已移也。”

    〔8〕蓄 《靈樞》作“慉”。蓄與慉通。

    〔9〕衆痺 《太素》注:“衆痺在身左右之處,更身而發,不能周身,故曰衆痺。”《靈樞發微》注:“蓋衆痺者,病在一處,則痛亦在一處,隨發隨止,隨止隨起,特以左右之脉相同,故左可應右,右可應左耳,非能周身而痛也。”

    〔10〕更 更换、變易。《小爾雅·廣詁》:“更,易也。”

    〔11〕以左應右,以右應左 此二句《靈樞》、《太素》互倒。

    〔12〕痺 此下《靈樞》、《太素》有“者”字。

    〔13〕循 《太素》同。《靈樞》、《聖濟總録》卷二十均作“隨”。義同。

    〔14〕其 《靈樞》、《太素》無。

    〔15〕先刺其下遏下 遏,原作“通”,此下原校云:“一作遏”;《靈樞》作“過”,原校云:“一作遏,下同”,《太素》作“遏”。按上下文義,作“遏”是,故據改,並删原校。楊上善注:“刺周痺之法,觀痺從上自下,當先刺向下之前,使其不得進而下也。然後刺其痺後,使氣洩脱也。”此言刺周痺之法,凡痺痛從上而下者,則先刺其下以阻病之發展。

    〔16〕後刺其上以脱之 《靈樞發微》注:“後乃刺其上之痛處,以脱痛根而不使之復下。”

    〔17〕遏 原作“通”,據《太素》及此前文例改。

    曰:此病〔1〕安生,因何有名〔2〕?曰:風寒濕氣客於分肉之間,迫切而爲沫〔3〕,沫得〔4〕寒則〔5〕聚,聚則排分肉〔6〕而分裂〔7〕,分裂則痛〔8〕,痛則神歸之〔9〕。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10〕,厥則他痺發,發〔11〕則如是。此内不在藏,而〔12〕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名曰周痺〔13〕。故刺痺者,必先循切〔14〕其上〔15〕下之大經〔16〕,視其虚實,及大絡之血結而〔17〕不通者,及虚而脉陷空者,而〔18〕調之,熨而通之〔19〕,其瘈緊者〔20〕,轉引而行之。

    〔1〕病 《靈樞》、《太素》均作“痛”。按痛與病通。

    〔2〕因何有名 《靈樞》、《太素》均作“何因而有名”。義同。

    〔3〕迫切而爲沫 《廣韻·末韻》:“沫,水沫。”《類經》卷十七第六十八注:“邪氣客於肌表,漸入分肉之間,則迫切津液而爲汁沫。”

    〔4〕得 明抄本無。

    〔5〕則 明抄本作“爲”。

    〔6〕聚則排分肉 則,《太素》無。排,迫擠也。《説文·手部》:“排,擠也。”楊上善注:“三氣以爲周痺,循脉而行,至分肉之間,氣聚排迫分肉,肉裂而爲痛也。”

    〔7〕分裂 《太素》作“裂分”。

    〔8〕分裂則痛 明抄本作“肉裂則痛”,與《千金》卷八第六、《素問·痺論》王冰注合。

    〔9〕痛則神歸之 《太素》注:“痺痛引神,即神歸痛,神痛不已,故熱氣集而痛解,此處痛解厥已,即餘處痛生,周痺休發,如是以爲休起也。”《靈樞發微》注:“痛則心專在痛處,而神亦歸之,神歸即氣歸也。”

    〔10〕痛解則厥 明抄本作“痛解見厥”。《靈樞發微》注:“熱則痛散而暫解,雖時暫解,其氣尚逆而爲厥。”按周痺之因,在於寒濕客於分肉之間,雖然熱集寒散痛得緩解,而邪仍留居未曾逸出,故痛解則厥。

    〔11〕發 《太素》無。

    〔12〕而 《太素》無。

    〔13〕故名曰周痺 名,《靈樞》、《太素》均作“命”,義同。《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注:“周痺當作衆痺。夫周痺邪在分肉血脉,今云邪獨居分肉之間而命曰周痺者,是衆痺之誤爲周痺也明矣。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者,所謂更止更居也。痛解則厥,厥則它痺發者,所謂更發更起也。”其説可參。

    〔14〕循切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切循”。

    〔15〕上 《靈樞》、《太素》均無。

    〔16〕大經 《靈樞》、《太素》均作“六經”,非是。

    〔17〕結而 《太素》作“而結”。

    〔18〕而 《太素》無。

    〔19〕之 《太素》無。

    〔20〕瘈緊者 《靈樞》作“瘈堅”。緊、堅義通。《管子·問》:“戈戟之緊”尹知章注:“緊,謂其堅彊者。”《太素》作“瘈緊”,楊上善注:“用微熨之,令其調適,又以導引瘈緊,轉引令其氣行,方始刺之,此爲療瘈之要也,緊急瘈牽令緩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瘈堅者,絡結而掣瘲堅實,故當轉引而行之。”按楊、張二説雖各有所偏,然緩解拘僵,使之氣行的目的相同,故瘈緊、瘈堅,皆筋脉拘緊之象。

    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曰〔1〕: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痺,欲知其高下,各視其部〔2〕。曰:刺有三變何也〔3〕?曰〔4〕:有刺營〔5〕者,有刺衛者,有刺寒痺之留經者。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6〕,刺寒痺者内〔7〕熱。曰:營衛寒痺之爲病奈何?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8〕。衛之生病也,氣痛時來去〔9〕,怫愾〔10〕賁嚮,風寒客於腸胃之中。寒痺之爲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1〕曰 此前原有“少俞對”三字,據本經體例删。

    〔2〕各視其部 原作“視其三部”,據明抄本、《靈樞》改。《類經》卷十九第七十六注:“人之上下左右,虚實自有不同,故當各視其部。”

    〔3〕三變何也 《靈樞》、《太素》均作“何謂三變”。

    〔4〕曰 此上明抄本有“伯高”二字。

    〔5〕營 原作“滎”。按滎與營固通,然下文既作“營”,則此亦當作“營”,故據改。

    〔6〕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 《太素》注:“刺營見血,出惡血也。刺衛見氣,出邪氣也。”

    〔7〕内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熨”三小字校文。

    〔8〕寒熱少氣,血上下行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二注:“營主血,陰氣也,病在陰分則陽勝之,故爲寒熱往來。陰病則陰虚,陰虚則無氣,故爲少氣。邪在血,故爲上下妄行。”

    〔9〕時來去 《靈樞》、《太素》均作“時來時去”。

    〔10〕怫(fú拂)愾(kài炌) 《太素》注:“怫愾,氣盛滿皃。”

    曰:刺寒痺内熱〔1〕奈何?曰:刺布衣〔2〕者,用〔3〕火焠之〔4〕。刺大人〔5〕者,以〔6〕藥熨之。方用醇〔7〕酒二十升〔8〕,蜀椒一〔9〕升,乾薑一升,桂〔10〕一升。凡四物〔11〕,各細〔12〕咀〔13〕,著清酒中〔14〕。綿〔15〕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二尺〔16〕,并内酒中,置酒馬矢煴〔17〕中,善〔18〕封塗,勿使氣〔19〕泄。五日五夜,出布絮,暴乾,復漬之〔20〕,以盡其汁。每漬必晬〔21〕其日,乃出布、絮〔22〕乾之〔23〕,並用滓與綿絮〔24〕,復布爲復巾〔25〕,長七尺〔26〕爲六巾〔27〕。即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痺。所刺〔28〕之處,令熱入至〔29〕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即汗出,炙巾以拭身〔30〕,亦〔31〕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32〕已矣〔33〕,此所謂内熱〔34〕。

    〔1〕熱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熨”三小字校文。

    〔2〕布衣 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著錦繡,故稱布衣。《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3〕用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必”三小字校文。《靈樞》作“以”。《太素》作“必”。

    〔4〕火焠之 之,《太素》無。《靈樞·官鍼》:“焠刺者,刺燔鍼則取痺也。”即屬此也。

    〔5〕大人 指王公貴族、大家豪右。《後漢書·岑彭傳》:“彭因言,韓歆南陽大人,可以爲用。”李賢注:“大人,謂大家豪右。”

    〔6〕以 原脱,據《靈樞》補。此與前文“用火焠之”互爲對文,則句式完整。

    〔7〕醇 《靈樞》作“淳”。淳與醇通。《説文通訓定聲·屯部》:“淳,假借爲醇。”醇,酒質濃厚,不攙雜質。《説文·酉部》:“醇,不澆酒也。”段玉裁注:“澆也。凡酒沃之以水則薄,不襍以水則曰醇。”

    〔8〕升 《太素》與本經同。《靈樞》作“斤”。下文“乾薑”“桂”同。疑《靈樞》斤爲“升”字誤。

    〔9〕一 《太素》此字不清,蕭延平刊本、《叢書集成》本均作“四”。《太素》缺卷覆刻本同本經,當是。

    〔10〕桂 《靈樞》作“桂心”。

    〔11〕物 《靈樞》、《太素》均作“種”。

    〔12〕各細 《靈樞》、《太素》均作“皆”字。

    〔13〕(fǔ甫)咀(jǔ舉) 咀嚼。將藥物加工成碎塊,古時無鐵器,用口將藥物咬碎,故稱咀。

    〔14〕漬酒中 原作“著清酒中”,義不安,據《靈樞》、《太素》改。

    〔15〕綿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用”字。

    〔16〕二尺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疑脱。

    〔17〕馬矢煴 《太素》作“馬矢温”。按煴與温通。煴,有烟無焰之微火。《玉篇·火部》:“煴,烟煴也,氣也。”《前漢書·蘇建傳附蘇武》:“鑿地爲坎,置煴灰。”顔師古注:“煴,謂聚火無焱者也。”馬矢煴,馬屎煴火。謂將酒置於燃燒的馬屎微火上。《本草綱目·白馬通》:“《鏡源》云:馬屎煴火,能養一切藥力。”

    〔18〕善 《靈樞》、《太素》均作“蓋”。

    〔19〕氣 《靈樞》、《太素》均無。

    〔20〕暴(pù鋪)乾,復漬之 《靈樞》作“暴乾之,乾復漬”。之,《太素》無。《廣韻·屋韻》:“暴,日乾也。”暴乾,晒乾也。

    〔21〕晬 一日周時。《太素》注:“晬,一日周時也。”

    〔22〕絮 明抄本作“綿絮”。

    〔23〕乃出布絮乾之 《靈樞》、《太素》均作“乃出乾”。

    〔24〕綿絮 原作“絮布”,據《靈樞》、《太素》及此前文例改。

    〔25〕復布爲復巾 原脱,明抄本作“復布”。據《靈樞》、《太素》補。復,重叠也。《玉篇·彳部》:“復,重也。”《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二注:“復布爲復巾者,重布爲巾,如今之夾袋,所以盛貯綿絮藥滓也。”

    〔26〕七尺 此前原有“六”字,詳此前云“白布四丈二尺”,此下云“六巾”,每巾恰當七尺,故“六”字衍,據删。

    〔27〕六巾 明抄本作“大巾”,疑誤。《靈樞》、《太素》均作“六七巾”。據上文“四丈二尺”之數,每巾七尺,恰爲六巾,故本經是。

    〔28〕刺 原作“乘”,據《靈樞》、《太素》改。

    〔29〕至 《太素》無。

    〔30〕即汗出,炙巾以拭身 《靈樞》作“汗出以巾拭身”,《太素》同本經,惟“巾以”二字互倒。似《靈樞》義勝。

    〔31〕亦 原作“以”,據文意及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32〕如此 此下《太素》有“法”字。

    〔33〕矣 原作“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34〕此所謂内熱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熨”三小字校文。《太素》注:“酒、椒、薑、桂四物,性熱又洩氣,故用之熨身,皮腠適而可刺也,此在冬日血氣不流之時,熨之令通也。”

    曰:痺將〔1〕安生?曰:風寒濕三氣雜〔2〕至,合〔3〕而爲痺。其風氣勝者爲行痺〔4〕,寒氣勝者爲痛痺〔5〕,濕氣勝者爲著痺〔6〕。曰:其有〔7〕五者,何也?曰:以冬遇此者〔8〕爲骨痺〔9〕,以春遇此者爲筋痺,以夏遇此者爲脉痺,以至陰遇此者爲肌痺,以秋遇此者爲皮痺。曰:内舍〔10〕五藏六府,何氣使然?曰:五藏皆有合〔11〕,病久有不去者,内舍於合〔12〕。故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腎。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肝。脉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心。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脾。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感〔13〕於風寒濕之氣也。

    〔1〕將 《素問》作“之”。《太素》無。

    〔2〕雜 原作“合”,據《素問》、《太素》改。

    〔3〕合 原作“雜”,據《素問》、《太素》改。

    〔4〕行痺 《太素》注:“若三合一多,即别受痺名,故三中風多,名爲行痺。謂其痺病移轉不住,故曰行痺。”《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者善行而數變,故其痛流行而無定處。”

    〔5〕痛痺 《太素》注:“三中寒多,陰盛爲痛,故曰痛痺。”《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陰寒之氣,客於肌肉筋骨之間,則凝結不散,陽氣不行,故痛不可當,即痛風也。”

    〔6〕著痺 《太素》注:“三中濕氣多,位而不移轉,故曰著痺。著,住也。”《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著痺者,肢體重著不移,或爲疼痛,或爲頑木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

    〔7〕有 《太素》無。

    〔8〕遇此者 《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遇此者,指上文之三氣也。冬主骨,春主筋,夏主脉,土王之時主肌肉,秋主皮,故邪氣之至,各有所應。”

    〔9〕骨痺 《太素》注:“冬時不能自調,遇此三氣以爲三痺,俱稱骨痺,以冬骨也。餘四放此。”《醫學綱目》卷十一諸痺注:“皆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命名,非此行痺、痛痺、著痺之外,又别有骨痺、筋痺、脉痺、肌痺、皮痺也。”按三痺指病因而言之痺病,五痺指患病季節演繹相應之病名,總不離乎三痺之病性。

    〔10〕舍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所謂舍者,有如舘舍,邪客留於其間者也。邪薄於五藏之間,干藏真,故曰舍曰客,而止見其煩滿喘逆諸證,如入藏則死矣。”

    〔11〕五藏皆有合 臟腑内外相應爲之合。即《素問·五藏生成》:“心之合脉也……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腎之合骨也。”《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皮肉筋骨脉,皆有五藏之合,病在外而久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内連於藏矣。”

    〔12〕合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其”字。

    〔13〕感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重”字。

    諸痺不已,亦益内也〔1〕。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2〕。曰:其〔3〕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何〔4〕也?曰:其入藏者死〔5〕,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6〕連皮膚間者易已。曰:其客六府者,何如?曰:此亦其飲食居處爲其病本〔7〕也。六府各有俞〔8〕,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曰:以鍼治之奈何?曰:五藏有俞〔9〕,六府有合〔10〕,循脉之分,各有所發,各治其過〔11〕,則病瘳〔12〕矣。

    〔1〕諸痺不已,亦益内也 内也,《太素》作“於内”。《素問》王冰注:“從外不去,則益深至於身内。”益,漸也。《禮記·坊記》:“故亂益亡。”孔穎達疏:“益,漸也。”

    〔2〕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風爲陽邪,可以散之,故易已。然别寒濕二痺,愈之較難,以陰邪留滯不易行也。”

    〔3〕其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痺”字。

    〔4〕何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其故”二字。

    〔5〕入藏者死 《素問》王冰注:“入藏者死,以神去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夫風寒濕氣中其俞,其藏氣實則邪不動藏,若神氣消亡,則痺聚在藏而死矣。”

    〔6〕留 《太素》作“流”,留與流通。

    〔7〕病本 《素問發微》注:“此言六府之成痺者,先以内傷爲之本,而後外邪得以乘之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夫居處失常,則邪氣外客,飲食不節,則腸胃内傷,故食飲居處,爲六府之病本。”

    〔8〕六府各有俞 各上《素問》有“亦”字。《太素》注:“風寒濕等三氣外邪中於府輸,飲食居處内邪應,内以引外,故痺入六府中。其輸者,亦府之合也。”《素問》王冰注:“六府俞,亦謂背俞也。”《素問發微》注:“故六府之分肉,皆各有俞穴。風寒濕之三氣,外中其俞,而内之飲食失節應之,則邪氣循俞而入,各舍於六府之中,此痺之所以成也。按三百六十五穴,皆可以言俞,今言俞者,凡六府之穴,皆可以入邪,而王註止言足太陽在背之六俞爲解,則又理之不然者也。”按馬説是。

    〔9〕五藏有俞 《太素》:“五藏輸者,療痺法,取五藏之輸。問曰:療痺之要,以痛爲輸,今此乃取五藏之輸,何以通之?答曰:有痛之痺,可以痛爲輸;不痛之痺,若爲以痛爲輸?故知量其所宜,以取其當,是醫之意也。”《素問》王冰注:“肝之俞曰太衝,心之俞曰太陵,脾之俞曰太白,肺之俞曰太淵,腎之俞曰太谿,皆經脉之所注也。”二説皆指所注爲輸之五輸穴。

    〔10〕六府有合 《太素》注:“療六府之痺,當取其合。”《素問》王冰注:“胃合入於三里,膽合入於陽陵泉,大腸合入於曲池,小腸合入於小海,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二説指所入之六合穴。

    〔11〕各治其過 治,《素問》作“隨”。過,《太素》作“遇”。《素問發微》注:“循藏府經脉所行之分,各有所發病之經,乃隨其病之所在而刺之。”

    〔12〕瘳 《説文·疒部》:“瘳,疾瘉也。”瘉同愈。

    曰:營衛之氣,亦令人痺乎〔1〕?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藏,灑陳〔2〕六府,乃能入於脉,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絡六府。衛者,水穀之悍氣〔3〕也,其氣剽疾〔4〕滑利,不能入於脉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5〕,散〔6〕於胸腹,逆其氣則病〔7〕,順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8〕氣合,故不爲痺也。

    〔1〕亦令人痺乎 《太素》作“亦合人痺乎”。楊上善注:“此問營衛二氣,何者與三氣合爲痺也。”

    〔2〕灑陳 《説文·水部》:“灑也。從水麗聲。”段玉裁注:“引伸爲凡散之稱。”陳,《玉篇·阜部》:“布也。”灑陳,散布。此指布散水谷精微之氣。

    〔3〕悍氣 《素問》王冰注:“悍氣,謂浮盛之氣。”

    〔4〕剽疾 《素問》、《太素》作“慓疾”。剽與慓通。《周禮·考工記·弓人》:“則其爲獸必剽。”鄭玄注:“剽,疾也。”孫詒讓正義:“剽即慓之借字。”慓,《説文·心部》:“慓,疾也。”疾,《廣雅·釋詁一》:“疾,急也。”剽疾,疾急也。

    〔5〕肓膜 《太素》作“胃募”。膜與募通。疑胃爲“肓”字形誤。《素問》王冰注:“肓膜,謂五藏之間鬲中膜也。以其浮盛,故能布於胸腹之中,空虚之處,熏其肓膜,令氣宣通也。”

    〔6〕散 原作“聚”,原校云:“《素問》作散。”據《素問》、《太素》改,並刪原校。

    〔7〕病 《太素》作“疾”字。

    〔8〕風寒濕 《太素》作“寒濕風”。

    陰受病發痹第一下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逢熱則縱”,見《素問·痺論》、《太素·痺論》。自“曰:或有一脉生數十病者”至“則爲不仁”,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邪刺及三氣。自“病在骨”至“諸分盡熱病已止”,見《素問·長刺節論》、《太素·雜刺》。自“人身非衣寒也”至“是人當攣節”,見《素問·逆調論》、《太素》身寒及痺論。自“着痺不去”至“爲肝痺”,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骨痺舉節不用而痛”至“寫陽補陰經也”,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風痺注病”至“大鍼不可”,見《靈樞·厥病》、《太素》痺論及髀疾。自“膝中痛”至“刺膝無疑”,見《靈樞·雜病》、《太素·膝痛》。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及一脉生數十病的病因、病機;胃痺與骭痺的病機;痺病的鍼刺方法及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1〕,或濕〔2〕者,其故何也?岐伯對曰:痛者,其寒氣多,有寒故痛〔3〕。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痛〔4〕。皮膚不營〔5〕,故不仁〔6〕。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爲寒。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乘〔7〕陰,故爲熱〔8〕。其多寒汗出而濡者〔9〕,此其逢濕勝〔10〕也。其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寒〔11〕汗出而〔12〕濡也〔13〕。夫痺在〔14〕骨則重,在脉則血〔15〕凝而不流,在筋則〔16〕屈而〔17〕不伸,在肉則不仁〔18〕,在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19〕。凡痺之類,逢寒則急〔20〕,逢熱則縱〔21〕。

    〔1〕或燥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燥者,謂無汗。”

    〔2〕或濕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濕者,多汗而濡濕也。”

    〔3〕有寒故痛 此下《素問》有“也”字。《太素》作“有衣寒,故爲痛。”王冰注:“風寒濕氣客於分肉之間,迫切而爲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肉裂則痛,故有寒則痛也。”

    〔4〕不痛 《素問》作“不通”,詳此前黄帝問“或痛或不痛”等,若作“不通”,非所答也,故非是。《太素》作“而不痛”。

    〔5〕皮膚不營 《素問發微》注:“以其皮膚之中,少氣血以爲之營運。”《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營衛行濇,則不能榮養於皮膚。”

    〔6〕不仁 《太素》注:“仁者,親也,覺也。營衛及經胳之氣疏濇,不營皮膚,神不至於皮膚之中,故皮膚不覺痛癢,名曰不仁。”《素問》王冰注:“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

    〔7〕乘 《素問》、《太素》均作“遭”。乘,《淮南子·氾論訓》:“强弱相乘。”高誘注:“乘,加也。”作“乘”義勝。

    〔8〕熱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痺”字。詳此前黄帝問“痺或痛,或不痛……或寒、或熱”此答正合是文,故疑《素問》與《太素》均衍。

    〔9〕其多寒汗出而濡者 《素問》作“其多汗而濡者”,《太素》作“其多寒汗而濡者”,似本經義順。《太素》注:“所感陽氣以少,濕與寒氣相感,故寒而汗濡衣濕也。”

    〔10〕勝 《素問》、《太素》均作“甚”。

    〔11〕寒 《素問》無。

    〔12〕而 《太素》無。

    〔13〕也 《太素》無。

    〔14〕在 此下《素問》有“於”字,以下脉、筋、肉、皮同。

    〔15〕血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16〕則 《太素》無。

    〔17〕而 《素問》、《太素》均無。

    〔18〕不仁 《太素》作“不知”。

    〔19〕故具此五者,則不痛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經云氣傷痛。此論邪痺骨、肉、筋、脉之有形,而不傷其氣者,則不痛也。夫骨有骨氣,脉有脉氣,筋有筋氣,肌有肌氣,皮有皮氣,皆五藏之氣,而外合於形身。如病形而不傷其氣,則止見骨痺之身重,脉痺之血凝不行,筋痺之屈而不伸,肉痺之肌肉不仁,皮痺之皮毛寒冷,故具此五者之形證而不痛也。”

    〔20〕逢寒則急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作蟲”四小字校文。今《素問》同此注作“逢寒則蟲”。《素問發微》注:“凡痺病之類,逢天寒則其體急,諸證皆當急。”《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蟲,《甲乙經》作急,於義爲得。蓋逢寒則筋攣,故急。”馬張二氏皆從《甲乙經》作“急”解。《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蟲,當讀爲痋。痋諧蟲省聲,均可通借。《説文·疒部》云:痋,動病也。字又作疼。即上文云:其留連筋骨者疼久,《釋名·釋疾病》云:疼痺,痺氣疼疼然煩也。……上文云寒氣勝者爲痛痺,又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然則逢寒則痋,解作逢寒則痛,亦一義矣。……《甲乙經·陰受病發痺篇》作逢寒則急,當屬後人所改,下句云:逢熱則縱,蟲與縱爲韻,改作急,則失韻矣。”詳于鬯先生辨《素問》作“蟲”爲疼之義甚是,然云此與下文“縱”爲韻,據前文皆無韻之例律之,則恐非是。而本經作“急”,恰與下文“縱”對舉,縱猶緩也。經文中緩急對稱,不乏其例,故仍從本經。

    〔21〕逢熱則縱 《太素》作“逢濕則縱”,非是。《素問發微》注:“逢天熱,則其體縱,諸證皆當緩。”《類經》卷十七第六十七注:“逢熱則筋弛,故縱也。”

    曰:或〔1〕有一脉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2〕、或癢、或痺〔3〕、或不仁,變化無有竅時〔4〕,其故何也?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曰:人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也?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水穀氣并而充身者〔5〕也。正氣者,正風〔6〕,從一方來,非〔7〕虚風也。《太素》云非灾風也〔8〕。邪氣者,虚風也〔9〕。虚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得〔10〕自去〔11〕。正風之中人也淺〔12〕,合而自去〔13〕,其氣〔14〕柔弱,不能傷〔15〕真氣,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悽索〔16〕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

    〔1〕或 《靈樞》、《太素》均無,義勝。

    〔2〕或熱、或寒 或寒,原脱,據《靈樞》補。《太素》作“或寒熱”。

    〔3〕或癢、或痺 《太素》作“或癢痺”。

    〔4〕無有窮時 《靈樞》、《太素》均作“無窮”,義勝。

    〔5〕者 《靈樞》、《太素》均無。

    〔6〕風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7〕非 此下《靈樞》有“非實風又”四字,守山閣本校注:“按《九宫八風篇》云: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爲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則實風之即正風明矣。故依《甲乙》刪去非實風又四字。”此説當是。

    〔8〕非灾風也 明抄本作“非灾風也,非虚風也。”今仁和寺本《太素》無此四字,疑誤。

    〔9〕虚風也 《靈樞》、《太素》均無此三字。此與上文“正氣者,正風”爲對文,本經爲是。

    〔10〕得 《靈樞》、《太素》均作“能”。

    〔11〕去 明抄本作“出”。

    〔12〕正風之中人也淺 《靈樞》、《太素》作“正風者,其中人也淺”。

    〔13〕合而自去 合,原脱,據《靈樞》補。又明抄本“自”誤作“身”。合而自去,《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正風者,其中人也淺,與真氣合而自去。蓋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又閔士先注:“人秉天地之正氣所生,故天之正氣與人之真氣相合,不能勝真氣者,合并之氣盛也。”

    〔14〕氣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來”字。

    〔15〕傷 《靈樞》作“勝”。

    〔16〕悽索 《靈樞》作“洒淅”。義同。均爲惡寒貌。

    内薄〔1〕於骨,則爲骨痺〔2〕。薄於筋,則爲筋攣。薄於脉中,則爲血閉而〔3〕不通,則爲癰。薄於肉中〔4〕,與衛氣相薄,陽勝〔5〕則爲熱,陰勝〔6〕則爲寒。寒則真〔7〕氣去〔8〕,去則虚,虚則寒。薄於皮膚〔9〕,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摇,氣〔10〕一本作淫氣。往來,微〔11〕行則爲癢〔12〕。氣〔13〕留而不去,故爲〔14〕痺。衛氣不行〔15〕,則爲不仁。

    〔1〕薄 《靈樞》、《太素》均作“搏”,下同。薄與搏通。

    〔2〕骨痺 《素問·長刺節論》王冰注:“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重,名曰骨痺。”

    〔3〕而 《靈樞》無。

    〔4〕中 《靈樞》無。

    〔5〕陽勝 此下《靈樞》有“者”字。

    〔6〕陰勝 此下《靈樞》有“者”字。

    〔7〕真 原作“其”,據明抄本、《靈樞》改。

    〔8〕寒則真氣去 《類經》卷十三第四注:“邪之中人,變不可測,故無分皮肉筋骨,著則爲病也。若與衛氣相搏,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皆邪氣也,何獨曰寒則真氣去,去則虚?蓋氣屬陽,人以氣爲主,寒勝則陽虚,所重在氣也。陽氣既虚,則陰寒搏聚於皮膚之間矣。”

    〔9〕膚 此下《靈樞》有“之間”二字。

    〔10〕摇,氣 明抄本、《靈樞》張、馬注本均作“淫氣”,此下校文亦云“一作淫氣”。按作“摇”,連上讀,言毫毛動摇而悴敗。作“淫”,連下讀,言邪氣往來。《靈樞識》:“簡按然不若作淫氣,義易通。”此説可參。

    〔11〕微 《靈樞》無。

    〔12〕癢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蛘”三小字校文。癢與蛘同。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五引《禮記·内則》:“蛘不敢搔。”今本《禮記·内則》作“癢”。

    〔13〕氣 《靈樞》無。

    〔14〕爲 《靈樞》無。

    〔15〕行 原作“去”,據明抄本、《靈樞》改。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痺。深者,刺無傷脉肉爲故〔1〕,其道〔2〕大分小分〔3〕,骨熱病已止〔4〕。病在筋,筋攣節痛〔5〕,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刺筋上爲故,刺分肉〔6〕間,不可中骨,病起筋熱〔7〕病已止。病在肌膚,肌膚盡〔8〕痛,名曰肌痺〔9〕。傷〔10〕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發鍼而深之,以熱〔11〕爲故,無傷〔12〕筋骨,筋骨傷,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

    〔1〕故 法則也。《吕氏春秋·知度》:“非晉國之故。”高誘注:“故,法。”

    〔2〕其道 《太素》作“至其”。

    〔3〕大分小分 大分之“分”字原脱,據《素問》及此後文例補。《素問·長刺節論》王冰注:“分,謂肉分間有筋維絡處也。”又“大分,謂大肉之分;小分,謂小肉之分。”

    〔4〕止 《太素》無。

    〔5〕筋攣節痛 筋,《太素》無。節上《太素》有“諸”字。楊上善注:“筋絡諸節,故筋攣諸節皆痛。”

    〔6〕肉 《太素》無。疑衍。

    〔7〕熱 《素問》、《太素》作“炅”。義同。

    〔8〕盡 明抄本作“善”。

    〔9〕名曰肌痺 《太素》無此四字。據此前文例,疑脱。

    〔10〕傷 此上《太素》有“痛痺”二字,當爲肌痺之誤。

    〔11〕以熱 《太素》作“熱以”。

    〔12〕傷 明抄本作“偏”,疑形誤。

    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1〕也,寒從中生〔2〕者何?曰:是人多痺氣〔3〕,陽氣少而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也,厚衣不能温也,然不〔4〕爲凍慄〔5〕,是爲何病?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爲事〔6〕。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7〕。腎者,水也,而主〔8〕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9〕,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10〕。腎,孤藏也〔11〕,一水不能勝上二火〔12〕,故不能凍慄〔13〕,病名曰骨痺,是人當攣節〔14〕。着痺不去,久寒不已,爲骭痺〔15〕。

    〔1〕氣 《太素》無。

    〔2〕生 《太素》作“出”。

    〔3〕痺氣 氣,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痺氣者,氣閉也。……病在陰者名曰痺,寒濕之氣閉於裏陰,則火熱不得下交於陰,而陰氣盛,陰氣盛則陽氣少,而陰寒之氣過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4〕不 原作“下”,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5〕凍慄 此下明抄本有“音栗”二小字音注。凍,《廣雅·釋詁》:“寒也。”凍慄,寒冷戰慄。

    〔6〕以水爲事 《素問》王冰注:“以水爲事,言盛欲也。”《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素腎氣勝者,必恃勝而多欲,故以水爲事。”

    〔7〕一水不能勝兩火 《素問直解》注:“七字在下,誤重於此,衍文也。”此説可參。《太素》注。“以其一腎府之水,與心肝二陽同在一身,爲陽所擊,一水不勝二陽,故反爲寒,至於骨髓,衣火不能温也。”

    〔8〕主 《素問》作“生於”二字。

    〔9〕寒甚至骨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腎生骨髓,髓生肝,腎脂不生則髓不能滿於骨,是以寒至骨也。”

    〔10〕肝,一陽也。心,二陽也 《素問發微》注:“肝固一陽也,内有足少陽之火;心則二陽也,心有君火。”《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爲少陰之君火。”按此言一、二,數詞也,並非先後之序,後言“二火”可証。

    〔11〕腎,孤藏也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腎爲牝藏,孤藏也。孤藏之陰,借太陽標本以合化,太陽氣衰則孤陰不長矣。”《素問直解》注:“腎爲陰中之陰,故腎孤藏也。一陽二陽,火也。孤藏,水也。”按此以心肝二陽之火,勢則不孤,而腎僅一水,故稱孤藏。張、高二注枝蔓,似非本義。

    〔12〕上二火 上,《素問》無。上二火者,前言“肝,一陽也。心二陽也。”即此義也。

    〔13〕不能凍慄 《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一水已竭,二火猶存,是陰氣已虚於中,而浮陽獨勝於外,故身骨雖寒而不至凍慄。”《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太陽氣衰而寒在表也,不凍慄者,二陽火熱之在裏也。”

    〔14〕攣節 《素問》王冰注:“腎不生則髓不滿,髓不滿則筋乾縮,故節攣拘。”《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然水不勝火,則筋骨皆失所滋,故肢節當爲拘攣。”

    〔15〕骭痺 原作“肝痺”,《靈樞》作“卒取其三里骨爲幹”。《太素》作“卒取其裏骨”。其下文爲“爲骭脹,中不便,取三里,盛寫之,虚補之。”按“爲骭脹”以下經文,本經已見於卷九第七别爲一証,本經原校云“一作骭痺”,此言寒濕久著不去,當作“骭痺”爲是,今據改,并删原校。

    骨痺舉節〔1〕不用而痛,汗注煩心〔2〕,取三陰〔3〕之經補之。厥痺〔4〕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者〔5〕,寫陽補陰經〔6〕也。風痺淫濼〔7〕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中〔8〕,肢脛〔9〕淫濼,煩心,頭痛,時嘔,時悶〔10〕,眩已汗出,久則目眩,悲以喜怒〔11〕,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足髀不可舉〔12〕,側而取之,在樞闔中〔13〕,以員利鍼〔14〕,大鍼〔15〕不可。膝中痛,取犢鼻〔16〕,以員利鍼,鍼發而間之〔17〕,鍼大如〔18〕,刺〔19〕膝無疑。

    〔1〕舉節 舉,皆、全也。《漢書·石奮傳》:“舉無與比。”顔師古注:“舉,皆也。”舉節,猶言全身關節。

    〔2〕汗注煩心 《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骨痺者,病在陰分也,支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者,亦病在陰分也。真陰不足,則邪氣得留於其間。”《靈樞集註》沈亮宸注:“汗注煩心,痛通於藏也。”

    〔3〕三陰 《靈樞》原校云:“一作三陽。”按據下條“補陰經”之義,當作“三陰”爲是。《太素》注:“是爲手足三陰皆虚,受諸寒濕,故留鍼補之,令濕痺去之矣。”

    〔4〕厥痺 《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厥必起於四支,厥而兼痺,其氣上及於腹者。”

    〔5〕者 《靈樞》作“也”。

    〔6〕寫陽補陰經 《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當取足太陰之絡穴公孫,足陽明之絡穴豐隆,以腹與四支治在脾胃也。然必視其主病者,或陰或陽而取之。陽明多實故宜寫,太陰多虚故宜補。”

    〔7〕淫濼 原作“注病”,此下原校云:“《靈樞》作淫濼。”今《靈樞》亦作“淫濼”,病字連下句讀。《太素》作“淫”,病字亦連下句讀。詳經文言注之病,多指注下,在此義不通。又下文“肢脛淫濼”者,正指淫濼之証所在,故本經作“注病”非是,據《靈樞》改補,將“病”字下屬,并删原校。《素問·骨空論》王冰注:“淫濼,謂似酸痛而無力也。”

    〔8〕入湯中 《太素》作“湯入腹中”。《靈樞發微》注:“足如履冰之寒,又如入湯之熱,寒熱無常。”

    〔9〕肢脛 明抄本作“肢”,《靈樞》作“股脛”,《太素》作“脹脛”。,今字書無,疑六朝俗字。據上下文義作“股脛”爲是。

    〔10〕悶 《靈樞》作“悗”,《太素》作“惋”,義同。

    〔11〕怒 《靈樞》、《太素》作“恐”,義勝。

    〔12〕足髀不可舉 足,《太素》無。明抄本此下有“音卑又彼”四小字音注。《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足髀不可舉者,少陽之氣厥於下也。”

    〔13〕側而取之,在樞闔中 闔,明抄本、《靈樞》、《太素》作“合”。按闔與合通。《戰國策·秦策三》:“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鮑彪注:“闔,合也。”《靈樞發微》注:“當側臥而取之於髀樞中,即少陽膽經之環跳穴也。”詳髀樞亦稱樞中。如《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鍼。”王冰注:“樞,謂髀樞也。”以髀樞爲兩骨合處,故言樞闔。

    〔14〕員利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二。

    〔15〕大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二。

    〔16〕取犢鼻 犢下,明抄本有“音獨”二小字音注。《太素》注:“犢鼻,足陽明脉氣所發,故膝痛取之。”

    〔17〕發而間之 《説文·門部》:“間,隙也。”段玉裁注:“語之小止,曰言之閒。閒者,稍暇也。”發而間之,言已刺之後,稍停片刻再刺。《靈樞發微》注:“必發其鍼而又間刺之,非止一刺而已也。”

    〔18〕 同氂,《龍龕手鑑·毛部》:“,同氂。”《説文·犛部》:“氂,犛牛尾也。”《廣雅·釋器》:“氂,毛也。”即今旄牛之毛,較其他獸類毛長而細。

    〔19〕刺 明抄本作“利”,疑誤。

    足不仁,刺風府。腰已〔1〕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舉,腰俞主之。痺、會陰及太淵、消濼、照海主之。嗜臥,身體不能動摇,大温〔2〕一本作濕。三陽絡主之。骨痺煩滿,商丘主之。足下熱,脛〔3〕痛,不能久立〔4〕,濕痺不能行,三陰交主之。膝内廉痛引髕〔5〕,不可屈伸,連腹引咽喉〔6〕痛,膝關主之。足大指搏〔7〕傷,下車挃〔8〕地,通背指端傷,爲筋痺,解谿主之〔9〕。痺,脛重〔10〕,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脛痛,足緩失履,濕痺,足下熱,不能久立,條口主之。脛苕苕〔11〕一本作苦〔12〕。痺,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膝寒痺不仁,痿〔13〕,不可〔14〕屈伸,髀關主之。

    〔1〕已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腰俞均作“以”,已與以通。

    〔2〕温 《外臺》卷三十九三陽絡作“濕”,與原校同,義勝。

    〔3〕脛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三陰交、《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4〕立 原作“坐”,據《外臺》卷三十九三陰交、《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5〕髕 此下明抄本有“音兆”二小字音注。

    〔6〕咽喉 《外臺》卷三十九膝關、《千金》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二字互倒。

    〔7〕搏 明抄本作“傅”。

    〔8〕挃(zhì置) 撞也。《廣韻·質韻》:“挃,撞挃。”

    〔9〕解谿主之 本條原在本篇之末,據明抄本及本經取穴髓例移此。

    〔10〕重 《外臺》卷三十九巨虚下廉作“腫”。

    〔11〕苕苕(tiáotiáo調調) 明抄本、《醫心方》卷二第一均同本經。《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引本經亦同。惟“苕苕”下有“苦”字。《外臺》卷三十九梁丘作“苦”,同校文,疑誤。苕苕,軟弱無力貌。此亦義存乎聲,苕與招義同,一聲之轉。《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肝脉來,耎弱招招。”

    〔12〕苦 原作“苫”,據明抄本改。

    〔13〕痿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髀關、《千金》卷三十第三、《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14〕不可 《外臺》卷三十九髀關、《醫心方》卷二第一作“不得”,《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引本經無“可”字。

    膚痛,痿痺,外丘主之。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痺不仁,陽關主之。髀痺引膝股外廉痛〔1〕,不仁,筋急,陽陵泉主之〔2〕。寒氣在分肉間,痛攻上下〔3〕,痺〔4〕不仁,中瀆主之。髀樞中痛,不可舉,以毫鍼〔5〕。寒則留之〔6〕。以月生死爲痏〔7〕數,立已。長鍼〔8〕亦可。腰脇相引痛急〔9〕,髀筋瘈,脛痛不可屈伸,痺不仁,環跳主之。風寒從足小指起,脉痺上下帶〔10〕胸脇,痛無常處〔11〕至陰主之。

    〔1〕髀痺引膝股外廉痛 《外臺》卷三十九陽陵泉作“髕痺引膝股引廉痛”,疑誤。

    〔2〕陽陵泉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陽關主之”條前。

    〔3〕痛攻上下 攻,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中瀆補。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者”字。《千金》卷三十第四作“痛苦”二字。

    〔4〕痺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中瀆有“筋”字,《醫心方》卷二第一有“若”字。

    〔5〕毫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二。

    〔6〕寒則留之 則,原脱,《素問·繆刺論》:“寒則久留鍼。”按此條主治,基本上是源於《素問·繆刺論》,惟文字小異,本經此文義不安,故據補“則”字。

    〔7〕痏 此下明抄本有“音藹。一作息”五小字音注與校文。

    〔8〕長鍼 詳見本經卷五第一。

    〔9〕痛急 《外臺》卷三十九環跳、《醫心方》卷二第一二字互倒。

    〔10〕帶 《千金》卷三十第二、第三均無。

    〔11〕脉痺上下带胸脇,痛無常處 此十一字,《外臺》、卷三十九至陰、《醫心方》卷二均無。《千金》卷三十第二、第三、《醫學綱目》卷十二諸痺引本經均同本文,疑《外臺》脱。

    陽受病發風第二上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故有風氣也”,見《素問·風論》、《太素·諸風數類》。自“肺風之狀”至“身體盡痛則寒”,見《素問·風論》、《太素·諸風狀論》。自“曰:邪之在經也”至“其病立已”,見《素問·離合真邪》、《太素·真邪補瀉》。自“人之善病風”至“腠理疏也”,見《靈樞·五變》。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陽分受邪,發風病之病因、証候及治法,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内容有:風邪傷人其病各異,其名不同的病因病機;五臟風及胃風、首風、漏風、泄風等病因與証候;邪氣在經的機理與診法,鍼刺補瀉方法及三部九候診法在臨床上的重要意義。

    黄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爲寒熱,或爲熱中,或爲寒中,或爲厲〔1〕風,或爲偏枯。其爲〔2〕風〔3〕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願聞其説。岐伯對曰:風氣〔4〕藏於皮膚之間,内不得通,外不得泄〔5〕。風氣〔6〕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则悽〔7〕《素問》作洒〔8〕。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9〕,其熱也,則消肌肉〔10〕,使人解〔11〕。《素問》作怢慄。悶〔12〕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1〕厲 《素問》、《太素》、作“癘”。厲通癩。癩,《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豫讓又漆身爲厲。”司馬貞索隱:“厲,賴聲相近,古多假厲爲賴,今之癩字從疒。”癘,癩也。《戰國策·楚策四》:“癘人憐王。”吴師道補注:“癘,癩也。”醫書中多癘、厲混用。

    〔2〕其爲 《素問》、《太素》作“或爲”。《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或字當涉上文諸或爲字而誤。蓋本作同,故下文云,其病各異,其名不同。同誤爲或,則句不成義。”今仍依本經,義亦順。

    〔3〕風 《太素》、《千金》卷八第一均作“賊風”。

    〔4〕風氣 《太素》注:“風氣一也,徐緩爲氣,急疾爲風。”《聖濟總録》卷十二:“論曰,風氣之狀,有冷有熱。冷則厥逆,熱則煩惋。……氣能鼓作,故均謂之風氣。”

    〔5〕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太素》注:“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内不得通生大小便道,外不得腠理中泄。”《素問》王冰注:“腠理開疏,則邪風入。風氣入已,玄府閉封,故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皮膚肌腠之間,乃三焦通會元真之處,風邪客之,則氣不内通,邪不外泄。”按張、王二注義長。

    〔6〕氣 《素問》、《太素》均無。

    〔7〕悽 《素問》、《太素》均作“洒”,與原校同。義同,均爲寒貌。

    〔8〕洒 原作“酒”據明抄本改。

    〔9〕其寒也,則衰食飲 則衰食飲,明抄本脱此四字。《太素》注:“其寒不洩在内,故不能食。”《素問》王冰注:“寒風入胃,故食飲衰。”

    〔10〕其熱也,則消肌肉 《太素》注:“其熱不洩在外,故銷肌肉也。”《類經》卷十五第二十八注:“寒邪傷陽,則胃氣不化,故衰少食飲,熱邪傷陰,則津液枯涸,故消瘦肌肉。”

    〔11〕解 《素問》、《太素》均作“怢慄”,《素問》新校正云:“詳怢慄,全元起本作失味,《甲乙經》作解。”王冰注:“怢慄,卒振寒貌。”詳此前文義,當以本經義勝。

    〔12〕悶 《素問》、《太素》均無。

    風氣與陽明〔1〕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爲熱中而目黄〔2〕。人瘦〔3〕,則外泄而寒,則爲寒中而泣出〔4〕。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脉俞,散分肉間〔5〕。衛氣悍,邪時〔6〕與衛氣相干,《素問》無衛氣悍邪時五字。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膹脹〔7〕而有瘍〔8〕。衛氣凝而有所不行〔9〕,故其肉有不仁。厲者,有〔10〕榮氣熱浮〔11〕,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以潰〔12〕,風寒客於脉而〔13〕不去,名曰厲風,或〔14〕曰寒熱〔15〕。

    〔1〕陽明 《太素》作“陽”,楊上善注:“循足陽明經,從目内眥入屬於胃。”據楊注似亦有“明”字。

    〔2〕熱中而目黄 《太素》注:“以其人肥,腠理密實不開,風氣壅而不得外洩,故内爲熱中,病目黄也。”

    〔3〕人瘦 《太素》作“人變瘦”。詳前文曰“人肥”,此言“人瘦”,亦對文也,變字衍。

    〔4〕寒中而泣出 《太素》注:“人瘦則腠理疏虚,外洩温氣,故風氣内以爲寒中,足陽明脉虚冷,故目泣出也。”

    〔5〕散分肉間 《太素》作“散於分理間”。楊上善注:“散於分肉腠理之間。”

    〔6〕衛氣悍,邪時 悍下明抄本有“音旱”二小字音注。《素問》及王注無此五字。《太素》作“衝氣淫邪”。楊上善注:“其與太陽俱入於輸,衝上來者,淫邪之氣,與衛氣相干。”似本經義勝。

    〔7〕膹脹 明抄本、《素問》均作“憤”,《太素》作“賁”。此下明抄本有“音奔”二小字音注。膹與憤、賁均通。《説文通訓定聲·屯部》:“膹,叚借爲憤。”憤通賁。《禮記·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鄭玄注:“賁,讀憤。”脹、義同。

    〔8〕瘍 《太素》作“傷”。《廣韻·陽韻》:“瘍,傷也。”

    〔9〕衛氣凝而有所不行 《素問》、《太素》均作“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惟《太素》凝作“涘”。凝、涘義同。

    〔10〕有 《太素》無。

    〔11〕浮 《素問》、《太素》均作“胕”,楊上善注:“胕,腐也。”按《素問》、《太素》作“胕”,浮、胕,醫書常混用,如《太素》卷三首篇“寒勝則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本經卷六第七均作“浮”。

    〔12〕潰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三小字音注,系上文音注衍此。

    〔13〕而 《太素》無。

    〔14〕或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多”字。

    〔15〕寒熱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三小字音注,疑重文。《素問》王冰注:“始爲寒熱,熱成曰厲風。”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爲肝風〔1〕。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風〔2〕者爲脾風。以秋庚辛傷於風者爲肺風。以冬壬癸傷於風者爲腎風。風氣〔3〕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爲藏府之風〔4〕。各入其門户〔5〕。風之所中〔6〕則爲偏風〔7〕。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8〕。風〔9〕入系頭〔10〕則爲目風,眼寒〔11〕。飲酒中風則爲漏風〔12〕。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内風〔13〕。新沐中風,則爲首風〔14〕。久風入中,則爲腸風飧泄〔15〕。外〔16〕在腠理則爲泄風〔17〕。故風者,百病之長也〔18〕。至其變化乃爲他病,無常方〔19〕,然故有風氣也〔20〕。

    〔1〕肝風 《太素》注:“春甲乙者,木王時也。木王盛時,衝上風來,名曰邪風,木盛近衰,故衝上邪風來傷於肝,故曰肝風。餘皆放此也。”

    〔2〕傷於風 《素問》、《太素》均作“傷於邪”,下文庚辛、壬癸條同本經義勝。

    〔3〕氣 《素問》、《千金》卷八第一均無。

    〔4〕藏府之風 《太素》注:“藏府輸者,當是背輸,近傷藏府之輸,故曰藏府之風也。”

    〔5〕門户 《太素》注:“門户,空穴也。”

    〔6〕風之所中 風之,《素問》、《千金》卷八第一均無此二字。《太素》作“之中”,連上句讀,本經義勝。

    〔7〕偏風 《太素》注:“邪氣所中之處,即偏爲病,故名偏風也。”《諸病源候論》卷一偏風候:“偏風者,風邪偏客於身一邊也。人體有偏虚者,風邪乘虚而傷之,故爲偏風也。其狀或不知痛癢,或緩縱,或痺痛是也。”

    〔8〕腦風 《太素》注:“風邪循脉入腦,故名腦病也。”《素問》王冰注:“自風府而上,則腦户也。腦户者,督脉足太陽之會。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也。”

    〔9〕風 原脱,據《素問》、《太素》、《千金》卷八第一補。

    〔10〕風入系頭 系,《素問》作“係”。按係與系通。又《素問識》:“《甲乙》注,一本作頭系。”按今存諸本均無此注文。《太素》注:“邪氣入於目,系在頭。”

    〔11〕目風,眼寒 眼寒,《太素》屬下句讀。楊上善注:“有本目風眼寒也。”同本經。《素問發微》注:“風入系頭,則傳入於目,而爲目風,其眼當畏寒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入於頭,干太陽之目系,則爲目風,足太陽寒水主之,故爲眼寒也。”

    〔12〕漏風 明抄本作“腦風”,非是。《素問》王冰注:“熱鬱腠疏,中風汗出,多如液漏,故曰漏風。經具名曰酒風。”《素問發微》注:“飲酒中風,則風不得入而在腠理,每遇飲酒則汗出,是之謂漏風。”又《千金》卷八第一作“酒風”。《素問·病能論》酒風,王冰注:“飲酒中風者也。《風論》曰;飲酒中風,則爲漏風,是亦名漏風也。”按此或一病而二名,今並存其説。

    〔13〕内風 《太素》注:“入房用力汗出中風内傷,故曰内風也。”《素問》王冰注:“内耗其精,外開腠理,因内風襲,故曰内風。經具名曰勞風。”

    〔14〕首風 《素問》、王冰注:“沐發中風,風舍於頭,故曰首風。”

    〔15〕腸風飧泄 《素問》王冰注:“風在腸中,上熏於胃,故食不化而下出焉。飧泄者,食不化而出也。”

    〔16〕外 此上原有“而”字,據《素問》、《太素》删。

    〔17〕泄風 《素問》王冰注:“風居腠理,則玄府開通,風薄汗泄,故云泄風。”《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陽氣外弛而爲泄風。”

    〔18〕百病之長也 《太素》注:“百病因風而生,故爲長也。”《素問》王冰注:“長,先也。先百病而有也。”

    〔19〕無常方 無有固定處所。方,處所也。《易經·繫辭傳上》:“神無方。”孔穎達正義:“方,是處所之名。”

    〔20〕然故有風氣也 故有,《素問》作“致自”。《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致字作故攻。”今本《甲乙經》及明抄本均無“攻”字。《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有字,吴崑本作自字。吴本諸所改易,注中皆出僭易字,此不注,則其所據本原作自字也,當從之。上文云,無常方,故作轉語云,然致自風氣也。言雖無常方,然其致病則仍由風氣耳。自誤爲有,則義不可解。林校正引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致字作故攻。奚方壺校云,林校攻字衍。按今《甲乙經·陽受病發風篇》無攻字,則攻字爲衍,信。但作然故有風氣也,仍不可解,竊疑全本及《甲乙經》亦作然故自風氣也。故自風氣與致自風氣,惟故致義略别,要大旨一也。”詳此前文義,故有,似當作“致有”,於義較順。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1〕,色皏〔2〕音平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3〕,診〔4〕在眉上〔5〕,其色白。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絶〔6〕善怒〔7〕色赤〔8〕,病甚則言不快〔9〕,診在口〔10〕,其色赤。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11〕,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12〕,診在目下,其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黄,不嗜食,診在鼻上〔13〕,其色黄。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然〔14〕浮腫,腰〔15〕脊痛,不能正立,色炲〔16〕,隱曲不利〔17〕,診在頤上〔18〕其色黑。

    〔1〕多汗惡風 《素問》王冰注:“凡内多風氣則熱有餘,熱則腠理開,故多汗也。風薄於内,故惡風。”《素問發微》注:“此舉五藏之風狀也。……凡五藏之感風,無不多汗而惡風也。”

    〔2〕皏(pēnɡ烹) 此下明抄本有“音平去聲”四小字音注。《廣雅·釋器》:“皏,白也。”《太素》注:“皏,普幸反。白色薄也。”《素問》王冰注:“皏,謂薄白色也。”

    〔3〕晝日則差,暮則甚 《素問》王冰注:“晝則陽氣在表,故差。暮則陽氣入裏,風内應之,故甚也。”

    〔4〕診 《太素》注:“診者,既見其狀,固知所由,故曰診也。”

    〔5〕眉上 《素問》王冰注:“眉上,謂兩眉同之上,闕庭之部,所以外司肺候,故診在焉。”

    〔6〕焦絶 《素問》王冰注:“焦絶,謂唇焦而紋理斷絶也。何者,熱則皮剥故也。”《素問經註節解》注:“火灼則物焦,焦絶者,心主火,心病則火熾而焦急。”按王、姚二注,似未允。焦絶猶憔絶也。焦與憔通。絶,極也,甚也。

    〔7〕怒 《素問》作“怒嚇”、《太素》作“怒赫”。《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嚇字。”《醫學綱目》卷十諸風注:“嚇字衍文也。”《素問識》:“簡按,又五藏之風,言情志者,唯心肝二藏耳,而於肝則云善悲,又云善怒,并爲可疑。”

    〔8〕色赤 《素問》、《太素》文均互倒。

    〔9〕病甚則言不快 言,《太素》無。《素問》王冰注:“心脉支别者,從心系上挾咽喉而主舌。故病甚則言不可快。”《聖濟總録》卷五:“心之聲爲言,病甚則言不快,心氣通於舌故也。”

    〔10〕診在口 《太素》注:“口爲心部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故診驗在口。口者,兼唇、口、舌而言也。”

    〔11〕善悲 疑此與心風之“善怒”互誤。《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肝開窍於目而主泣,故善悲。本經曰,心悲名日志悲,志與心精共凑於目,是以悲則泣出,蓋言先悲而泣出也。”

    〔12〕時憎女子 《素問吴注》:“肝脉環陰器,肝氣治,則悦色而欲女子,肝氣衰,則惡色而憎女子。”

    〔13〕鼻上 《素問》、王冰注:“脾氣合土,主中央,鼻於面部亦居中,故診在焉。”即鼻凖。

    〔14〕痝然 《太素》仁和寺本作“”,蕭延平刊本、《叢書集成》本均作“龎”。詳《集韻·用韻》:“、,病也。”《太素·風水論》注:,普江反。”又《集韻·江韻》:“痝,莫江反。病困。”《素問》王冰注:“痝然,言腫起也。”《素問》同本經爲是。《太素》原當作“痝”、龎爲後人誤書。

    〔15〕腰 《素問》氣。

    〔16〕色炲 《太素》注:“五日面色黑如烟炲。”《素問集註》張志聰注:“炲,烟煤黑色也。”

    〔17〕隱曲不利 《太素》注:“六曰隱曲不利,謂大小便不得通利。”《素問》王冰注:“隱曲者,謂隱蔽委曲之處也。腎藏精,外應交接,今藏被風薄,精氣内微,故隱蔽委曲之事不通利所爲也。”按楊注非是。隱曲,謂陰處也。《舊唐書·安禄山傳》:“隱曲常瘡。”

    〔18〕診在頤上 頤,原作“肌”,據《太素》改。楊上善注:“頤上,腎部也。有本爲肌上,誤也。”又《素問·刺熱論》:“腎熱病者,頤先赤。”亦可証。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1〕,食寒則泄〔2〕,診形〔3〕瘦而腹〔4〕大。

    首風〔5〕之狀,頭面多汗〔6〕惡風,先當風一日則病甚〔7〕,頭痛不可以出内〔8〕,至其風日,則病少愈〔9〕。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10〕,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11〕,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泄風〔12〕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咽〔13〕《素問》作口中。乾,上漬其風〔14〕,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1〕失衣則脹 《類經》卷十五第二十八注:“失衣則陽明受寒於外,故爲脹。”

    〔2〕食寒則泄 《素問》王冰注:“食寒則寒物薄胃而陽不内消,故泄利。

    〔3〕形 《太素》無。

    〔4〕腹 此上《太素》有”“字。

    〔5〕首風 《素問》王冰注:”沐髮中風,風舍於頭,故曰首風。

    〔6〕頭面多汗 頭下原有“痛”字,與下文重,今據《素問》、《太素》删。《素問》王冰注:“頭者諸陽之會,風客之則皮腠疏,故頭面多汗也。”

    〔7〕先當風一日則病甚 《素問》作,“當先風一日則病甚。”王冰注:“夫人之陽氣,外合於風,故先當風一日則病甚。”《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者,天之陽氣,人之陽氣,以應天之風氣,諸陽之氣,上出於頭,故先一日則病甚。”張兆璜曰:“風將發而所舍之風亦發,故先一日病甚,人氣之通於天也。”

    〔8〕頭痛不可以出内 《素問》王冰注:“内,謂室屋之内也。不可以出屋之内者,以頭痛甚而不喜外風故也。”

    〔9〕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蓋風將發而氣先病也,至其風發之日,風隨風散,故病少愈。”

    〔10〕常不可以單衣 《太素》注:“重衣則汗,衣單則寒。”《素問》王冰注:“脾胃風熱,故不可單衣。”此言漏風因腠理開發而多汗,故不可衣單。

    〔11〕衣常濡 常,《太素》作“裳”。楊上善注:“四曰衣裳恒濕。”《素問》與本經同,然王冰注亦云:“衣裳濕。”按常與裳通,故楊、王二注俱從裳爲訓,然楊注“恒濕”,則又具“常”義。據前後文義,似當從常解,此以其多汗,故衣常濕。濡,濕也。

    〔12〕泄風 《素問》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新房室竟取風爲内風,其狀惡風,汗流沾衣裳。疑此泄風乃内風也。按本論前文先云漏風、内風、首風,次言入中爲腸風,在外爲泄風。今有泄風而無内風,孫思邈載内風乃此泄風之狀,故疑此泄字,内之誤也。”又按中泄風所列諸証與漏風基本相同,且泄與漏義亦相近,故疑有誤。《素問》新校正説可參。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