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针灸甲乙经校注最新章节!

    大寒内薄骨髓陽逆發頭痛第一頷項痛附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頭痛齒亦痛”,見《素問·奇病論》、《太素·頭齒痛》。自“陽逆頭痛”至“取人迎”,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厥頭痛”至“後取足少陽陽明”,見《靈樞·厥病》、《太素·厥頭痛》。自“頜痛”至“刺人迎立己”,見《靈樞·雜病》。其中“頭痛不可俛仰……刺手太陽”,見《太素·頜痛》;“頷痛……刺人迎立已”,見《太素·項痛》。

    提要:本篇重點論述了大寒内薄骨髓,致陽逆而發頭痛,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腦逆頭痛,陽逆頭痛、厥頭痛、真頭痛、大痺頭痛、外傷瘀血性頭痛、項痛、頷痛等,諸頭痛病之見証與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病〔1〕頭痛〔2〕數歲不已,此何病也?岐伯對曰:當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3〕者,以腦爲主〔4〕,腦逆〔5〕,故令〔6〕頭痛齒亦痛〔7〕。

    〔1〕病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人有”二字。

    〔2〕痛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以”字。

    〔3〕髓 此上原有“骨”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删。

    〔4〕以腦爲主 主,掌管,主持。《廣韻·麌韻》:“主,掌也。”以腦爲主,《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諸髓皆屬於腦,故以腦爲主。”

    〔5〕腦逆 逆,《廣雅·釋詁》:“逆,亂也。”《太素》注:“大寒入於骨髓,流入於腦中,以其腦有寒逆,故頭痛數歲不已。”《素問發微》注:“今大寒入髓,而氣逆上行,故令頭痛,齒爲骨餘,亦兼齒痛也。此病氣逆而然。”

    〔6〕令 此下《太素》有“人”字。

    〔7〕頭痛齒亦痛 《素問》王冰注:“全注:人先生於腦,緣有腦則有骨髓,齒者骨之本也。”《小兒藥証直訣·變蒸》:“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骨之餘氣,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故腦逆頭痛,可兼有齒痛。

    陽逆〔1〕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人迎。厥頭痛〔2〕,面若腫起而煩心,取足陽明〔3〕、太陰〔4〕。厥頭痛,頭脉痛〔5〕,心悲喜泣〔6〕,視頭動脉反盛者〔7〕乃刺之,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噫〔8〕,《九墟》作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脉〔9〕,後取足太陰〔10〕。厥頭痛,員員〔11〕而痛,《靈樞》作貞貞頭重。寫頭上五行行五〔12〕。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

    〔1〕陽逆 《靈樞》作“陽迎”。逆、迎互訓。《靈樞發微》作“陽明”,非是。明抄本、《太素》、《外臺》卷三十九人迎均作“陽逆”可証。《太素》注:“足陽明從大迎循髮際至額顱,故陽明氣逆頭痛也。支者,下人迎循喉嚨屬胃絡肺,故氣逆胸滿不得息。”

    〔2〕厥頭痛 《靈樞發微》注:“厥頭痛者,邪氣逆於他經,上干於頭而痛也。其氣不循經隧,而有逆行之意,故亦名之曰厥。”《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三注:“厥,逆也。邪逆於經,上干頭腦而爲痛者,曰厥頭痛。”

    〔3〕取足陽明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陽明之氣,上出於面,厥氣上逆於頭,故爲頭痛面腫,陽明是動則病心欲動,故起而心煩。此陽明之氣,上逆於頭,而爲厥頭痛也,故當取之足陽明。”

    〔4〕太陰 原作“太陽”,此下原校云“一作陰”,《太素》與本經同。據後文“厥頭痛,面腫起,商丘主之。”商丘爲足太陰經穴,作“太陰”爲是。據《靈樞》及原校改,并删原校。

    〔5〕頭脉痛 頭,原脱,據《靈樞》、《太素》補。《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逆在脉,故頭脉痛。”

    〔6〕心悲喜泣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厥陰爲闔,闔折則氣絶而善悲,逆在氣,故心悲喜泣。”

    〔7〕視頭動脉反盛者 《太素》注:“視頭動者,視之時頭戰動也。脉反盛者,絡脉盛。可先刺去取血,後取厥陰輸穴療主病者也。”按楊注將“動脉”二字分屬上下,非是,後文言“取頭面左右動脉”可証。此言視頭部之動脉反盛者,可取之。

    〔8〕噫 《靈樞》、《太素》均作“意”。按意與噫通。《詩經·周頌·噫嘻》陸德明釋文作“意”,又云“又作噫。”噫與噦通,脾在變爲噦也。

    〔9〕頭面左右動脉 《太素》注:“足太陰脉與足陽明合也,足陽明循頭面左右,動在客主人及大迎,皆脾氣所至。”

    〔10〕太陰 原作“太陽”,此下原校云:“一作陰”。《靈樞》、《太素》均作“太陰”。按脾藏意,在變動爲噦。噫猶噦也。太陰之氣逆則噫,意失所存則善忘,當取足太陰脾經以調之。故據《靈樞》、《太素》及原校改,并删原校。

    〔11〕員員(yúnyún云云) 員與運、暈通。員員,眩暈也。《素問·刺熱》:“其逆則頭痛員員。”

    〔12〕頭上五行行五 刺熱病之穴,詳見本經卷七第一中注。

    厥〔1〕頭痛,項先痛〔2〕,腰脊爲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3〕。厥頭痛,痛甚,耳前後脉骨一本作湧。熱,先寫其血,後取足太陽、少陰〔4〕。一本亦作陽。厥頭痛,痛〔5〕甚,耳前後〔6〕脉涌,有熱〔7〕,寫〔8〕其血,後取足少陽。

    〔1〕厥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2〕先痛 《太素》無此二字。

    〔3〕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先,《太素》無,疑脱。《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太陽之脉,從頭頂而下循於腰脊,太陽之厥頭痛,項先痛而腰脊爲應,此逆在氣而應於經,故先取項上之天柱以瀉其逆,後取足太陽以調之。”

    〔4〕厥頭痛,痛甚……後取足太陽、少陰 此二十二字,《靈樞》、《太素》均無。劉衡如校本認爲疑涉下段而衍誤,當是。

    〔5〕痛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頭”字。

    〔6〕耳前後 明抄本無。

    〔7〕熱 原作“血”,據《靈樞》、《太素》改。《太素》注:“耳前後脉涌動者,有熱也。”

    〔8〕寫 此下《太素》有“出”字。

    真頭痛〔1〕,痛〔2〕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3〕。頭痛不可取於俞〔4〕,有所擊墜〔5〕,惡〔6〕血在於〔7〕内,若内傷痛,痛〔8〕未已,可即刺之〔9〕,不可遠取〔10〕。

    〔1〕真頭痛 《難經·六十難》:“手三陽之脉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2〕痛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頭”字。

    〔3〕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三注:“蓋頭爲諸陽之會,四支爲諸陽之本,若頭痛甚而遍盡於腦,手足寒至節者,以元陽敗竭,陰邪直中髓海,故最爲兇兆。”《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頭爲諸陽之首,腦爲精水之海,手足寒至節,此真氣爲邪所傷,故死不治。”

    〔4〕不可取於俞 俞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太素》注:“取輸難愈,故曰不可。”《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若有所傷而痛者,非經氣之謂也。……亦不可刺其俞也。”

    〔5〕墜 《靈樞》作“墮”。墜與墮通。

    〔6〕惡 《太素》無。

    〔7〕於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8〕痛 《靈樞》、《太素》均無。

    〔9〕即刺之 即,《靈樞》作“則”。則與即通,即,接近,靠近也。《爾雅·釋詁》:“即,尼也。”郭璞注:“尼者,近也。”《太素》注:“又有擊墜留血,可以近療,以所刺之不可取其遠輸者也。”故即刺,近刺也。

    〔10〕取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頭痛不可刺者,大痺〔1〕爲惡〔2〕,風日作者〔3〕,可令少愈,不可已〔4〕。頭半寒痛〔5〕,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頷〔6〕痛,刺手陽明與頷之盛脉〔7〕出血。頭項〔8〕不可俛仰〔9〕,刺足太陽,不可顧〔10〕,刺手太陽。一云手陽明。頷〔11〕痛,刺足〔12〕陽明曲周〔13〕動脉,見血立已。不已,按經刺人迎〔14〕立已。頭痛,目窗及天衝、風池主之。厥頭痛,孔最主之。厥頭痛,面腫起,商丘主之。

    〔1〕大痺 《太素》注:“寒濕之氣入腦,以爲大痺。”《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三注:“痺之甚者,謂之大痺。”

    〔2〕惡 害也。《淮南子·説林訓》:“病熱而强之餐……欲救之,反爲惡。”高誘注:“惡,猶害也。”

    〔3〕風日作者 風,《靈樞》、《太素》均無。《靈樞識》:“簡按:此謂大痺爲患,每逢風日必作者,今世多頭風,如是者可令少愈,而不可令全愈。經文必脱風字。”

    〔4〕已 《太素》作“除也”。

    〔5〕頭半寒痛 半,原脱,據《靈樞》、《太素》補。此言偏頭痛而寒者。半,偏也。

    〔6〕頷 《靈樞》作“顑”,《太素》作“頜”。顑、頷爲上聲感韻,頜爲平聲覃韻,頷、顑、頜義通。

    〔7〕頷之盛脉 《靈樞發微》注:“顑之盛脉,是胃經頰車穴。”

    〔8〕頭項 《靈樞》、《太素》均作“項痛”。

    〔9〕不可俛仰 可下《靈樞》有“以”字。《太素》注:“足太陽行於項,故不可俛仰。”此言頭項强痛,俛仰而動,則痛甚也。

    〔10〕不可顧 顧,明抄本作“領”,疑誤。《玉篇·頁部》:“顧,迴首也。”《太素》注:“手太陽脉行項左右,故不得顧。”

    〔11〕頷 《靈樞》作“顑”,《太素》作“頰”,義同。

    〔12〕足 《太素》無。

    〔13〕曲周 《靈樞發微》注:“當取足陽明胃經頰車穴以刺之,此穴在耳下曲頰端動脉,環遶一周,故曰曲周也。”

    〔14〕按經刺人迎 《靈樞》、《太素》作“按人迎於經”。

    寒氣客於五藏六府發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蟲第二(按:“疝”,原作“痛”,據明抄本及目録改)

    本篇自“厥心痛”至乃出鍼”,見《靈樞·厥病》、《太素·厥心痛》。自“心痛引腰脊”至“刺手太陰”,見《靈樞·雜病》、《太素·厥心痛》。自“心疝暴痛”至“如韮菜許”,見《靈樞·熱病》。其中“心疝暴痛……刺之血絡”,見《太素·厥心頭》;“喉痺舌卷……如韮菜許”,見《太素·喉痺嗌乾》。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因寒氣客於五臟六腑,所引發多種心痛、胸痺、心疝及三蟲等病証的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爲:厥心痛、卒心痛、真心痛、心疝、胸痺、蟲心腹痛等病証的証候與腧穴主治。

    厥心痛〔1〕與背相引〔2〕,善瘈〔3〕,如〔4〕從後觸其心,身〔5〕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鍼立已。不已〔6〕,取然谷〔7〕。厥心痛,暴泄〔8〕,腹脹〔9〕滿,心痛尤甚者〔10〕,胃心痛〔11〕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如錐鍼刺其心〔12〕,心痛甚者,脾心痛〔13〕也。取然谷〔14〕、太谿。厥心痛,色蒼蒼〔15〕如死〔16〕狀,終日不得太息者〔17〕,肝心痛也。取行間、太衝。

    〔1〕厥心痛 《難經·六十難》:“其五藏氣相干,名厥心痛。”楊注:“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脉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藏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2〕引 《靈樞》、《太素》作“控”。控與引義通。《説文·手部》:“控,引也。”

    〔3〕善瘈 《太素》無此二字。

    〔4〕如 此下《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有“物”字。《太素》注:“腎在於後,故腎病痛心,如物從後觸心而痛,脊背傴僂也。”是楊注所據本亦有“物”字,疑脱。

    〔5〕身 《靈樞》、《太素》均無。《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同本經。

    〔6〕發鍼立已,不已 《靈樞》作“發狂不已”,《太素》作“發鍼不已”,本經義勝。

    〔7〕取然谷 《太素》注:“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腎府足太陽脉所過。崑崙,在足外踝跟骨上,足太陽脉所行,然谷,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足少陰脉所流,故腎心痛皆取之也。”

    〔8〕暴泄 《靈樞》、《太素》、《外臺》卷三十九大都、太白、《千金》卷十三第六均無此二字,疑衍。

    〔9〕脹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胸”字。

    〔10〕心痛尤甚者 《靈樞》、《太素》均作“心猶痛甚”。《外臺》卷三十九大都、太白均作“心尤痛甚者”,《千金》卷十三第六作“心痛甚者”。諸本文字有異而義同。

    〔11〕胃心痛 《太素》注:“胃脉足陽明屬胃絡脾。脾脉足太陰流於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注於太白,在足内側覈骨下陷中,支者别胃上膈注心中,脾胃主水穀,水穀有餘則腹脹胸滿尤大也。此府病取於藏輸也。”《靈樞發微》注:“乃胃經有邪,而心因以痛,謂之胃心痛也。”

    〔12〕如錐鍼刺其心 鍼,原脱。《靈樞》、作“如以錐鍼刺其心”,《太素》作“如錐鍼刺其心”,《千金》卷十三第六作“如以鍼錐刺其心”,明抄本“錐”作“鍼”,諸本均有“鍼”字,據補。

    〔13〕脾心痛 明抄本作“婢心痛”,誤。《靈樞發微》注:“乃脾經有邪,而心因以痛,謂之脾心痛。”

    〔14〕然谷 原作“後谷”,據《靈樞》、《太素》改。

    〔15〕蒼蒼 《太素》作“倉倉”。倉與蒼通,青色也。

    〔16〕死 此下《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有“灰”字。

    〔17〕終日不得太息者 《太素》注:“不得太息,肝主吸氣,今吸氣已痛,不得出氣太息也。”

    厥心痛,臥若徒居〔1〕,心痛乃〔2〕間〔3〕,動行〔4〕痛益甚,色不變者〔5〕,肺心痛也。取魚際、太淵。真心痛〔6〕,手足青〔7〕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下〔8〕一本作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9〕,腸中有蟲瘕,有〔10〕蛕蛟〔11〕,皆〔12〕不可取以小鍼。心腹痛,發作腫聚〔13〕,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14〕熱渴〔15〕,音涎。出〔16〕者,是蛕蛟也〔17〕。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鍼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鍼。

    〔1〕臥若徒居 明抄本、《靈樞》、《太素》、《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均同本經。《千金》卷十三第六“徒居”作“從”。按“臥若徒居”與下文“動行痛益甚”爲對文。徒,空也。《戰國策·秦策一》:“夫徒處而致利。”鮑彪注:“徒,猶空也。言無所爲。”又《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西郭徒居布衣之士盆成适也。”故徒居,有閑居之義。此言本病安臥或閑居不動則痛少差,動行則痛甚。

    〔2〕乃 《靈樞》、《太素》均無。

    〔3〕間 病少差也。

    〔4〕動行 《靈樞》、《太素》、《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互倒,並通。

    〔5〕者 《靈樞》、《太素》均無。

    〔6〕真心痛 《太素》注:“心不受邪,受邪甚者,痛聚於心,氣亦聚心,故手足冷,所以死速也。”

    〔7〕青 《靈樞》、《脈經》卷六第三、《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作“清”。《太素》作“凊”。古青、清、凊通。《集韻·勁韻》:“凊,寒也。或作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引葉德炯曰:“清、青,古通。”

    〔8〕下 《靈樞》、《太素》均作“痛”。

    〔9〕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六注:“中有盛聚,謂有形之癥,或積,或血,停聚於中,病在藏而不在經,故不可取於腧穴,當從内以調治也。”

    〔10〕有 《靈樞》、《太素》均作“及”。

    〔11〕蛕蛟 明抄本“蛕”下有“音咬”二小字音注,無“蛟”字。《靈樞》作“蛟蛕”,《太素》作“蛂蛕”,楊上善注:“腸中長蟲也。”《千金》卷十三第六、《中藏經》卷上第二十四均作“蛕咬”。按作“蛕蛟”是。蛕,《説文·虫部》:腹中長蟲也。”《集韻·灰韻》:“蛕,或作蛔。”蛟,《説文·虫部》:“龍之屬也。”《諸病源候論》卷十九有“蛟龍候”、《千金》卷十一有“蛟龍病”均屬蟲疾。

    〔12〕皆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13〕心腹痛,發作腫聚 《靈樞》作“心腸痛,憹作痛腫聚”。《太素》注:“憹,聚結也。奴通反。謂心腹之内,蟲聚而痛憹,懊憹然也。蟲食而聚,猶若腫聚也。”按楊注訓憹爲聚結,非是。《千金》卷十三第一作“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可參。據上引諸書,疑本經脱“懊憹”二字。

    〔14〕中 《靈樞》、《太素》均無。

    〔15〕渴 此上《靈樞》有“喜”字,《太素》有“善”字。

    〔16〕出 出,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靈樞》、《太素》作“涎”。同涎,唾液。《集韻.僊韻》:“,《説文》,慕欲液也。或作涎。”

    〔17〕是蛕蛟也 明抄本作“是蛕音咬也。”

    心痛引腰脊,欲嘔,刺〔1〕足少陰。心痛,腹脹,濇濇然〔2〕,大便不利,取足太陰。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3〕。心痛引〔4〕少腹滿,上下無常處,溲便〔5〕難,刺足厥陰。心痛,但〔6〕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1〕刺 《靈樞》、《太素》均作“取”。

    〔2〕濇濇然 《靈樞》、《太素》作“嗇嗇然”。濇,《説文·水部》:“不滑也。”嗇,《説文·嗇部》:“愛濇也。”段玉裁注:“嗇,濇疊韻。《廣韻》引作歰,歰與濇,皆不滑也。”濇濇然,不滑也。

    〔3〕陰 《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三第六均作“陽”。

    〔4〕引 《太素》、《千金》、卷十三第六均無,疑衍。

    〔5〕溲便 《靈樞》、《太素》作“便溲”。《太素》注:“足厥陰脉環陰器抵少腹,故少腹滿便溲難。”《靈樞發微、》注:“大小便皆難。”

    〔6〕但 《千金》卷十三第六無。

    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門主之〔1〕。心痛不可按,煩心,巨闕主之〔2〕。心痛有三蟲〔3〕,多,不得反側,上脘主之。心痛身寒〔4〕,難以俛仰,心疝〔5〕衝冒〔6〕,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上搶心,不欲食,支痛引鬲〔7〕,建里主之。胸脇背相引痛,心下溷溷〔8〕,嘔吐多唾〔9〕,飲食不下,幽門主之。

    〔1〕石門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建里主之條下。

    〔2〕心痛不可按,煩心,巨闕主之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巨闕、《千金》卷十三第六、《醫學綱目》卷十六心痛引本經補。

    〔3〕三蟲 《諸病源候論》卷十八三蟲候:“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

    〔4〕心痛身寒 身,原作“有”,據《外臺》卷三十九中脘、《千金》卷十三第六、《鍼灸資生經》改。《醫學綱目》卷十六心痛引本經作“心寒痛”。

    〔5〕心疝 《素問·大奇論》:“心脉搏滑急爲心疝。”《千金》卷十三第一:“凡心脉急,名曰心疝。少腹當有形,其以心爲牡藏,小腸爲之使,故少腹當有形。”

    〔6〕衝冒 原作“氣衝胃”,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脘、《千金》卷十三第六删改。

    〔7〕引鬲 引,明抄本作“斤”。《外臺》卷三十九建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斥”。疑非是。引鬲,牽引於鬲也。鬲,《外臺》卷三十九建里作“膈”,古鬲、膈通。

    〔8〕溷溷(hùnhùn混混) 《説文·水部》:“溷,亂也。”溷溷,混亂。

    〔9〕唾 明抄本作“蟲”,誤。

    胸痺〔1〕逆氣寒厥急〔2〕,煩心,善唾,噦噫〔3〕,胸滿噭〔4〕呼,胃氣上逆,心痛,太淵主之。《千金》作肺脹胃逆。心膨膨痛〔5〕《千金》云:煩悶亂〔6〕。少氣不足以息,尺澤主之。心痛,俠白主之。卒心中痛,瘈瘲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7〕然,間使主之。心痛,衄,噦,嘔血,驚恐畏人,神氣不足,郄門主之。心痛,卒欬逆,曲澤〔8〕主之。出血則已。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

    〔1〕胸痺 胸,原脱。痺作“脾”,《醫心方》卷二第一有“痺”而無“胸”字,據《外臺》卷三十九太淵、《鍼灸資生經》卷五、《西方子灸經》卷二補改。

    〔2〕急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鍼灸資生經》卷五、《西方子灸經》卷二均無,疑衍。

    〔3〕噦噫 同義復詞,噫猶噦。氣逆也,即呃逆。

    〔4〕噭(jiào叫) 原作“激”,據《外臺》卷三十九太淵、《千金》卷三十第二、《鍼灸資生經》卷五、《西方子灸經》卷二改。噭,呼叫。《禮記·曲禮上》:“毋噭應。”鄭玄注:“噭,號呼之聲也。”

    〔5〕心膨膨痛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膨膨作“彭彭”,《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心痛彭彭然”。彭彭、膨膨,義同。脹也。

    〔6〕煩悶亂 此上《千金》卷三十第二有“心”字。

    〔7〕敖敖 《外臺》卷三十九間使作“熬”,敖與熬通。《荀子·富國篇》:“天下敖然,若燒若焦。”楊倞注:“敖,讀爲熬。”《説文·火部》:“熬,干煎也。”敖敖,引申爲煎熬焦慮貌。

    〔8〕曲澤 原作“尺澤”,據《外臺》卷三十九曲澤、《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胸痺引背,時寒,間使主之。胸痺心痛,肩肉麻〔1〕木,天井主之。胸痺心痛,不得息,痛無常處〔2〕,臨泣主之。《千金》云:不得反側。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之〔3〕血絡。喉痺舌卷,口乾煩心,心痛,臂内廉痛〔4〕,不可及頭,取關衝,在〔5〕手小指次指爪甲下〔6〕,去端如韭葉許。一云:左取右,右取左。

    〔1〕麻 《千金》卷三十第三作“髍”。《説文·骨部》:“髍,病也。”此亦同麻。

    〔2〕痛無定處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不得反側”,與本經原校同。

    〔3〕之 《靈樞》、《太素》均作“去其”。

    〔4〕臂内廉痛 内廉,原作“表”,原校云:“《靈樞》及《太素》俱作背内廉痛”,按手少陰脉,不行於臂表,據《靈樞》、《太素》改,并删原校。

    〔5〕關衝,在 《靈樞》、《太素》均無此三字。

    〔6〕下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邪在肺五藏六府受病發欬逆上氣第三

    本篇自“邪在肺”至“取缺盆中以越之”,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肺之令人欬”至“浮腫者治其經”,見《素問·欬論》、《太素·欬論》。自“秋傷於濕,冬生欬嗽”,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太素·陰陽大論》。自“曰《九卷》言振埃刺外經”至“血變乃止”,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節刺》。自“暴癉内逆”至“鼻口出血”,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邪氣侵肺、五臟六腑受病而引發欬逆上氣的病機與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論述邪在肺令人咳的病機、証治;五臟六腑咳的証候及相互傳變關係;各種咳嗽的腧穴主治。

    邪在肺,則病〔1〕皮膚痛〔2〕,發〔3〕寒熱,上氣〔4〕喘,汗出,欬動肩背,取之膺中外俞〔5〕,背三椎〔6〕之傍,以手疾〔7〕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中以越〔8〕之。

    〔1〕病 《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無。詳《靈樞》此文,除本條外,餘臟分别見於本卷第四、第五、第六、第八四篇,均有“病”字,故仍從其舊。

    〔2〕痛 《太素》無。

    〔3〕發 《靈樞》、《太素》無。

    〔4〕氣 此下《脉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重出“氣”字,義長。

    〔5〕俞 明抄本作“輙”,誤。

    〔6〕三椎 《靈樞》作“三節五藏”,《太素》作“三椎五椎”,《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同本經。《太素》注:“膺中内輸,在膺前也。膺中外輸,肺輸也。在背第三椎兩傍,心輸在第五椎兩傍,各相去三寸。”此云邪在肺,治當取肺俞,與心俞無涉,故當以本經爲是。

    〔7〕疾 《玉篇·疒部》:“疾,速也。”

    〔8〕取缺盆中以越之 越,《太素》作“起”。《類經》卷二十第二十五注:“缺盆,足陽明經穴也。手太陰之脉上出於此,故當取之以散越肺邪。但忌太深,令人逆息。”

    黄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皮毛〔1〕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2〕,邪氣以從其合〔3〕。其寒飲食〔4〕入胃,從肺脉〔5〕上至〔6〕於肺〔7〕則〔8〕肺寒,肺寒則〔9〕内外〔10〕合邪,因而客之則爲肺欬。

    〔1〕毛 明抄本作“膚”,誤。

    〔2〕皮毛先受邪氣 《太素》作“毛先受邪”。《素問》王冰注:“邪謂寒氣。”

    〔3〕邪氣以從其合 《太素》作“氣從其合”。

    〔4〕飲食 《太素》此二字重出。

    〔5〕從肺脉 明抄本作“順脉”,疑脱。順與從義同,作“從”,疑係避南朝梁武帝父諱改字。

    〔6〕至 《太素》作“注”,並通。

    〔7〕肺 此下原有“氣”,據《素問》、《太素》删。

    〔8〕則 《太素》無。

    〔9〕肺寒則 《太素》無此三字。

    〔10〕内外 《太素》互倒。

    五藏各以其時〔1〕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2〕。人與天地相〔3〕參,故五〔4〕藏各以〔5〕治時〔6〕感於寒則受病也〔7〕。微則爲欬,甚則爲泄爲痛,乘秋則〔8〕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9〕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1〕各以其時 《素問》王冰注:“時,謂王月也。”《素問發微》注:“五藏各以其所主之時受病。”即肝主春,心主夏,脾主至陰,肺主秋,腎主冬。

    〔2〕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素問》王冰注:“非王月則不受邪,故各傳以與之。”《素問經註節解》注:“各指肝、脾、腎等。傳,謂肺受寒邪而傳藏府也。此言五藏之咳,皆由肺傳,以其應王不王故也。”

    〔3〕相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4〕五 《太素》無。

    〔5〕以 《太素》無。

    〔6〕治時 即主時。《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王冰注:“治,主也。”此與“以其時受病”相對應。

    〔7〕也 《素問》、《太素》均無。

    〔8〕乘秋則 《太素》無此三字。《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乘秋則三字,疑此文誤多也。”然下文有“乘春則”等語,似當有此三字。乘,《字彙·丿部》:“乘,趁也。又因也。”言因秋天感於寒邪則傷肺。

    〔9〕至陰 長夏也。

    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中喝喝〔1〕《素問》作吤吤〔2〕。如梗〔3〕狀,甚則咽腫喉痺〔4〕。肝欬之狀,欬則胠〔5〕《素問》作兩脇下。痛,甚不可以轉〔6〕,轉則〔7〕兩脇《素問》作胠。下滿。脾欬之狀,欬則〔8〕右胠《素問》作脇。下痛,陰陰〔9〕引肩背,甚則〔10〕不可以動,動則欬劇。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欬涎。

    〔1〕喝喝(hèhè賀賀) 此下明抄本有“音褐,欬音咳”五小字音注。《素問》、《太素》、《千金》卷十八第五均作“介介”,楊上善注:“介介,喉中氣如梗也。”喝喝,聲音嘶啞。《玉篇·口部》:“喝,嘶聲也。”若據下文“如梗状”,似作“介介”義勝。

    〔2〕吤吤 今本《素問》作“介介”。按介與吤通。

    〔3〕梗 《太素》作“哽”,梗與哽通,塞也。

    〔4〕咽腫喉痺 《太素》作“咽喉腫”。

    〔5〕胠(qù去) 《素問》作“兩脇下”,《太素》作“兩胠下”。義並通。王冰注:“胠,亦脇也。”

    〔6〕轉 明抄本作“傳”,傳與轉通。《淮南子·主術訓》:“死無轉尸。”《文子·上仁》轉作“傳”。

    〔7〕則 原作“作”,據《素問》改。

    〔8〕則 此下《太素》有“在”字。

    〔9〕陰陰 《太素》無此二字。《素問》王冰注:“脾氣主右,故右胠下陰陰然深慢痛也。”按陰與隱通。《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求乎陰之道也。”《唐石經》陰作“隱”。

    〔10〕則 此下原有“欬涎”二字,據《素問》、《太素》删。

    五藏〔1〕久欬,乃移於六府。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2〕出。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欬之狀,欬而遺矢〔3〕。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欬之狀,欬而失氣〔4〕,氣〔5〕與欬俱失〔6〕。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欬之狀,欬而〔7〕遺尿〔8〕。《素問》作溺。久欬不已,則〔9〕三焦受之。三焦欬之〔10〕狀,欬而腹滿,不欲飲食〔11〕。此皆聚於胃〔12〕,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治藏者,治其俞〔13〕;治府者,治其合〔14〕;浮腫者,治其經〔15〕。秋傷於濕,冬生欬嗽〔16〕

    〔1〕藏 此下明抄本、《素問》均有“之”字。

    〔2〕長蟲 《太素》注:“長蟲,蛕蟲也。”

    〔3〕遺矢 明抄本、《素問》作“失”。《素問發微》注:“大腸之脉,入缺盆絡肺下鬲,爲傳導之府,故欬則遺失穢物也。”按遺失,在此義不安,馬注非是。失爲矢之誤。矢同屎。《莊子·人間世》:“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陸德明釋文:“矢,本作屎。”《史記·廉頗藺相如傳》:“頃之,三遺矢。”司馬貞索隱:“謂數起便也。矢,一作屎。”

    〔4〕失氣 失,《太素》無。失氣者,失屎氣也。

    〔5〕氣 此下《太素》有“者”字。

    〔6〕失 《太素》作“出”字。

    〔7〕而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及前後文例補。

    〔8〕尿 《素問》、《太素》均作“溺”。《廣韻·嘯韻》:“尿,小便也。或作溺。”

    〔9〕則 《太素》無。

    〔10〕之 《太素》無。

    〔11〕飲食 《素問》、《太素》均作“食飲”。

    〔12〕胃 此下《太素》有“管”字。

    〔13〕俞 此下明抄本有“音舒”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諸藏俞者,皆脉之所起第三穴。”

    〔14〕合 《素問》王冰注:“諸府合者,皆脉之所起第六穴。”

    〔15〕經 《素問》王冰注:“經者,藏脉之所起第四穴,府脉之所起第五穴。”

    〔16〕欬嗽 原作“欬咳”,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此下明抄本有“音凱”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秋濕既多,冬水復王,水濕相得,肺氣又衰,故冬寒甚則爲嗽。”

    曰:《九卷》〔1〕言振埃〔2〕刺外經〔3〕而去陽病。願卒聞之。曰〔4〕:陽氣大逆,上〔5〕滿於胸中,憤〔6〕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烟〔7〕,咽噎〔8〕不得息,取之天容。其欬上氣,窮詘〔9〕胸〔10〕痛者,取之廉泉。取之天容者,深無〔11〕一里〔12〕里字疑誤。取泉者,血變乃止。

    〔1〕《九卷》 《靈樞》、《太素》均作“刺節”,是。

    〔2〕振埃 振,《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鄭玄注:“振,去塵也。”埃,《玉篇·土部》:“塵也。”振埃,《靈樞發微》注:“如振落塵埃也。”《太素》注:“刺之去病,疾於振埃,故曰振埃也。”

    〔3〕外經 《太素》注:“十二經脉入府藏者,以爲内經,行於四支及皮膚者,以爲外經也。”

    〔4〕曰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振埃者”三字。

    〔5〕上《太素》無。

    〔6〕憤 《靈樞》作“憤瞋”,《太素》作“煩瞋”。按瞋爲之誤。憤,懣也。《莊子·盗跖》:“侅溺於馮氣。”陸德明釋文:“馮音憤。憤,滿也。”《靈樞發微》注:“以其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氣憤而脹,疏肩而息。”

    〔7〕惡埃烟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陽明所至爲埃,病惡埃不得息,陽明之氣病也。”

    〔8〕咽噎 咽,《靈樞》、《太素》均無。噎,作“”。按與噎通。《集韻·屑韻》:“噎,一結切。《説文》飯窒也。或作。”

    〔9〕窮詘(qū曲) 此下明抄本有“音屈”二小字音注。《太素》注:“窮詘,氣不申也。”

    〔10〕胸 明抄本作“胃”,誤。

    〔11〕深無 《靈樞》作“無過”,《太素》作“勿過”。

    〔12〕一里 《太素》注:“一里,一寸也。故《明堂》刺天容一寸也。”此下原校云:“里字疑誤”者,不解其義,非誤。

    欬逆上氣,魄户及氣舍主之。欬逆上氣,譩譆主之〔1〕。欬逆上氣,咽喉鳴喝喘息〔2〕,扶突主之〔3〕。欬逆上氣,唾沫,天容及行間主之。欬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通,水突主之。一本作天突〔4〕。欬逆上氣,喘不能言〔5〕,華蓋主之。欬逆上氣〔6〕,唾喘〔7〕短氣不得息,口〔8〕不能〔9〕言,膻中主之。欬逆上氣,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飲食,俞府主之。

    〔1〕欬逆上氣,譩譆主之 譩譆,原作“噫嘻”,明抄本作“譩譆”,其下分别有“音衣”、“音僖”四小字音注。噫嘻與譩譆,音義本同,爲穴名一致據改。此氣下《外臺》卷三十九譩譆有“虚喘”二字。按《千金》卷三十第二引本經無此條,惟上條氣舍下有“譩譆”,今仍依其舊。

    〔2〕咽喉鳴喝喘息 喝下明抄本有“音褐”二小字音注。《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咽中喝喝,喘息喉鳴”。

    〔3〕扶突主之 此條及下條天容主之,按本經排穴序例,應在後文“水突主之”下。

    〔4〕 一本作天突 今本《外臺》卷三十、《醫心方》卷二第一本証均爲水突所主。

    〔5〕言 明抄本作“之”,誤。

    〔6〕上氣 《外臺》卷三十九膻中無此二字。

    〔7〕唾喘 《外臺》卷三十九膻中互倒。

    〔8〕口 《外臺》卷三十九膻中、《千金》卷三十第二均無。

    〔9〕能 明抄本作“得”。

    欬逆上氣〔1〕出多唾,呼吸喘悸〔2〕,坐臥不安〔3〕,彧中主之。胸滿欬逆,喘不得息〔4〕,嘔吐煩滿,不得飲食,神藏主之。胸脇榰〔5〕滿,欬逆上氣,呼吸多〔6〕唾〔7〕濁沫膿血,庫房主之。欬〔8〕喘不得息〔9〕,坐不得臥,呼吸氣索〔10〕,咽不得,胸中熱,雲門主之。胸脇榰滿,不得俛仰,飲食不下,欬唾沫膿,周榮主之〔11〕。胸中滿痛,乳腫〔12〕癰〔13〕,欬逆上氣,咽喉喝喝〔14〕有聲,天谿〔15〕主之。欬逆不止,三焦有水氣,不能食,維〔16〕道主之。欬逆,煩悶不得臥,胸中滿,喘不得息〔17〕,背痛,太淵主之。

    〔1〕 此下明抄本有“音涎”二小字音注。

    〔2〕呼吸喘悸 原作“呼吸哮”,據《外臺》卷三十九彧中、《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三十六咳嗽引本經改。

    〔3〕坐臥不安 《外臺》卷三十九彧中、《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坐不得安”,《千金》卷三十第二、《鍼灸資生經》卷四作“坐不安席”,《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作“不得安”。

    〔4〕息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神藏、《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補。

    〔5〕榰(zhī支) 《外臺》卷三十九庫房、《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支”,榰與支通。《爾雅·釋言》:“榰,柱也。”郝懿行《義疏》:“榰通作支。《國語》云:天之所支不可壞也。韋昭注,支,柱也。”

    〔6〕多 《醫學綱目》卷十七咳唾血引本經作“及”,疑誤。

    〔7〕唾 原作“喘”,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庫房、《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七咳唾引本經改。

    〔8〕欬 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逆”字。

    〔9〕息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雲門補。

    〔10〕索 原作“素”,據《外臺》卷三十九雲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喘引本經改。索,《廣雅·釋詁一》:“索,盡也。”此言呼吸氣微。

    〔11〕飲食不下,欬唾沫膿,周榮主之 此十二字原脱,據《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補。《外臺》卷三十九周榮與《醫學綱目》同,惟沫作“陳”。

    〔12〕胸中滿痛,乳腫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天谿、《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13〕癰 《外臺》卷三十九天谿作“賁”、《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賁癰”。

    〔14〕喝 原脱,據前文“喉中喝喝”文例補。

    〔15〕天谿 原作“太谿”,據《外臺》卷三十九天谿、《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6〕維 明抄本作“繼”,誤。

    〔17〕不得息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無此三字。

    欬逆上氣,舌乾脇痛,心煩肩寒〔1〕,少氣不足以息,腹脹,喘,尺澤主之。欬,乾嘔煩〔2〕滿,俠白主之。欬〔3〕上氣,喘不得息,暴癉〔4〕内逆,肝肺相薄〔5〕,鼻口出血〔6〕,身脹,逆息不得臥,天府主之。凄凄寒,欬〔7〕吐血,逆〔8〕氣,驚〔9〕,心痛,手少〔10〕陰郄主之。欬而〔11〕胸滿,前谷主之。欬,面赤熱,支溝主之。欬,喉中鳴,欬唾血,大鍾主之。

    〔1〕心煩肩寒 《黄帝明堂經》作“心煩滿,肩背寒”。

    〔2〕煩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侠白、《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補。

    〔3〕欬 《千金》卷三十第二無。

    〔4〕暴癉 原作“暴痺”,據《靈樞》、《太素》、《黄帝明堂經》改。

    〔5〕薄 原作“傳”,據明抄本、《太素》改。《外臺》卷三十九天府、《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均作“搏”。薄、搏通。

    〔6〕鼻口出血 《靈樞》、《太素》均作“血溢鼻口”楊上善注:“肝肺雖别膈上膈下,肺金剋肝之木,木氣盛不受,故逆而相搏,所以脉血急無所行,即鼻口出血也。”

    〔7〕欬 原作“嗽”,據《外臺》卷三十九少陰郄、《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改。

    〔8〕逆 《外臺》卷三十九少陰郄、《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9〕驚 《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作“入”。

    〔10〕少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少陰郄、《千金》卷三十第二補。

    〔11〕而 《外臺》卷三十九前谷作“衄”。

    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脇滿痛第四

    本篇自“邪在肝”至“取耳間青脉以去其瘈”,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黄帝問曰”至“腹皮絞甚者,不可刺也”,見《靈樞·衛氣失常》。“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脉”,見《靈樞·雜病》、《太素·氣逆滿》。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邪在肝,及衛氣失運蓄積不行而致胸脇滿痛諸証的証候及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邪在肝,則病〔1〕兩脇中痛〔2〕。寒中,惡血在内〔3〕,節時腫,胻善瘈〔4〕,取行間,以引脇下〔5〕,補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脉〔6〕,以去其瘈〔7〕。

    〔1〕病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無,詳本經及《靈樞》、《太素》餘臟諸文均有“病”字,故參補。

    〔2〕兩脇中痛 《靈樞發微》注:“凡邪在於肝,則兩脇中痛,蓋肝之經脉,貫胸中,布脇肋也。”

    〔3〕内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内,脉内也。”

    〔4〕節時腫,胻善瘈 原作“胻節時腫,善瘈”,胻下明抄本有“音行又骬”四小字音注。《靈樞》作“行善掣,節時脚腫”,《太素》作“行者,善瘈節時腫”,《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胻善瘈,節時腫”。按原文及《靈樞》、《太素》均未當,參之《脈經》、《千金》移“胻”於下,則上下兩句文安義順。

    〔5〕取行間,以引脇下 取下《靈樞》、《太素》均有“之”字。《太素》注:“行間,足厥陰脉滎,肝脉也,在大指間。肝在脇下,故引兩脇下痛。”

    〔6〕耳間青脉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五注:“足少陽經循耳前後,足厥陰主諸筋而與少陽爲表裏,故取耳間青筋,可以去掣節。”

    〔7〕瘈 《靈樞》作“掣”,《太素》作“痺”,《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同本經,爲是。瘈與掣通。

    黄帝問曰:衛氣留於腹〔1〕中,槒〔2〕積不行,苑藴〔3〕不得常所〔4〕,《靈樞》下有使人二字。榰脇〔5〕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對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積於上者,寫人迎、天突、喉中〔6〕。積於下者,寫三里與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皆取〔7〕之與季脇之下深一寸〔8〕,重者,雞足取之〔9〕。診視其脉,大而强〔10〕急及絶不至者,腹皮絞〔11〕甚者,不可刺也〔12〕。氣逆上,刺膺中陷者〔13〕,與下胸動脉〔14〕。

    〔1〕腹 原作“脉”,此下原校云:“《太素》作腹。”據《靈樞》、《太素》改,並删原校。

    〔2〕槒 明抄本作“畜”,《靈樞》作“搐”。按畜、槒、搐與蓄通,皆取聲於畜。

    〔3〕苑(yú於)藴(yùn運) 明抄本作“琬緼”。苑藴,積聚。苑,《詩經·小雅·都人士》:“我心苑結。”鄭玄箋:“苑,猶屈也。積也。”藴,《莊子·齊物》:“以是相藴。”陸德明釋文:“藴,積也。”

    〔4〕所 此下《靈樞》有“使人”二字。

    〔5〕榰脇 《靈樞》榰作“支”義同。此下《靈樞》有“胃”字。

    〔6〕喉中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六注:“喉中,即廉泉也。”

    〔7〕取 原作“下”,據明抄本、《靈樞》改。

    〔8〕季脇之下深一寸 深,《靈樞》無。《靈樞發微》注:“即足厥陰肝經章門穴。”

    〔9〕雞足取之 《靈樞·官鍼》五刺之一,又稱合刺。《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喘引本文注:“雞足取之者,正入一鍼,左右斜入二鍼,如雞之足三爪也。”

    〔10〕强 《靈樞》作“弦”。古强、彊同,彊通弦。《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逸周書·職方》:“弦蒲作彊蒲。”

    〔11〕絞 《靈樞》作“急”。絞猶急也。《後漢書·寒朗傳論》:“本於諫争則絞切。”李賢注:“絞,急也。”

    〔12〕不可刺也 《脈經》卷七第十二:“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13〕膺中陷者 《靈樞發微》注:“上刺膺中陷者中,即足陽明胃經膺窗穴也。”《類經》卷二十二第四十七注:“足陽明之屋翳也。”

    〔14〕下胸動脉 原作“脇下動脉”,據《靈樞》、《太素》改。楊上善注:“胸下動脉,中府等量取之。”《靈樞發微》注:“下胸前之動脉,當是任脉經之膻中穴也。”《靈樞識》:“簡按,膻中無動脉,中府不在下胸,可疑。”按經文凡言部位者,未必取之於某穴。

    胸滿,嘔無所出,口苦舌乾,飲食不下,膽俞主之。胸滿,呼吸喘〔1〕喝,窮詘窘不得息,刺〔2〕人迎,入四分,不幸殺人。胸滿痛,璇璣主之。胸脇榰滿,痛引胸中,華蓋主之。胸脇榰滿,痺痛骨疼,飲食不下,嘔《千金》作咳。逆上氣〔3〕,煩心,紫宫主之。

    〔1〕喘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人迎、《醫心方》卷一第一補。

    〔2〕刺 此下原有“入”字,據《外臺》卷三十九人迎删。

    〔3〕上氣 原作“氣上”,據《外臺》卷三十九紫宫、《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脇滿引本經乙正。

    胸中滿,不得息,脇痛骨疼,喘逆上氣,嘔吐煩心,玉堂主之。胸脇榰滿,鬲〔1〕塞飲食不下,嘔吐,食復還〔2〕出,中庭主之。胸脇〔3〕榰滿,痛引膺不得息,悶亂煩滿,不得飲食,靈墟主之。胸脇榰滿,不得息,欬逆,乳癰,洒淅惡寒,神封主之。胸脇榰滿,鬲逆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步郎主之。胸脇榰滿,喘逆〔4〕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氣户主之。

    〔1〕鬲 《外臺》卷三十九中庭作“膈”,下同。鬲、膈古通。

    〔2〕還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庭、《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補。

    〔3〕脇 原作“中”,據《外臺》卷三十九靈墟、《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腹滿引本經改。

    〔4〕逆 原作“滿”,據《外臺》卷三十九氣户、《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改。

    喉痺,胸中暴逆〔1〕,先取衝脉,後取三里、雲門,皆寫之。胸脇榰滿,却引背痛,臥不得轉側,胸鄉主之。傷憂悁思〔2〕氣積,中脘主之〔3〕。胸滿馬刀〔4〕,臂不得〔5〕舉,淵腋主之。大氣〔6〕不得息,息即〔7〕胸脇中痛;實則其身盡寒,虚則百〔8〕節盡〔9〕縱,大包主之。胸中暴滿,不得臥〔10〕喘息〔11〕,輙筋主之。

    〔1〕逆 明抄本作“氣”。

    〔2〕傷憂悁思 明抄本“思”作“淵”,《外臺》卷三十九中管,悁作“損”,《千金》卷三十第二作“悁思”。本經爲是。《説文·心部》:“悁,忿也。一曰也。”段玉裁注:“,愁也。”傷憂悁思,憂傷愁苦貌。

    〔3〕中脘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列在“巨闕主之”條下。

    〔4〕馬刀 瘰癧瘡。《本經·下品》:“馬刀,《名醫》一名馬蛤。”《醫學綱目》卷十九瘰癧馬刀:“結核連續者,爲瘰癧。形長如蛤者,爲馬刀。”

    〔5〕得 《外臺》卷三十九淵腋、《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6〕大氣 《素問·標本病傳》新校正引《靈樞》作“夫氣”。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大包有“腹有”二字。此大氣者,即經云“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故呼則出,吸則入”之大氣也。

    〔7〕即 明抄本作“節”,誤。

    〔8〕百 明抄本作“不”,誤。

    〔9〕盡 《外臺》卷三十九大包、《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皆”,義勝。

    〔10〕臥 原作“眠”,據《外臺》卷三十九輙筋、《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1〕喘息 原脱,原校云:“一云不得喘息。”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輙筋、《醫心方》卷二第一補,並删原校。

    胸脇榰滿,瘈瘲,引臍腹〔1〕痛,短氣煩滿嘔吐〔2〕,巨闕主之。腹中〔3〕積氣結痛,梁門主之。傷食脇下滿,不能轉展〔4〕反側,目青而嘔,期門主之。胸脇榰滿,勞宫主之。多臥善唾,胸〔5〕滿腸鳴,三間主之。胸滿〔6〕不得〔7〕息,頸〔8〕頷腫,陽谷主之。胸脇脹,腸鳴切痛〔9〕一云胸脇支滿,腹中切痛。太白主之。

    〔1〕臍腹 《外臺》卷三十九巨闕作“少腹”。

    〔2〕嘔吐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巨闕、《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3〕腹中 《外臺》卷三十九梁門作“脇下”,《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胸下”。

    〔4〕轉展 《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互倒。

    〔5〕胸 明抄本作“腦”,誤。

    〔6〕胸滿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作“脇痛”,《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均作“胸滿”,爲是。

    〔7〕得 明抄本無,疑脱。

    〔8〕頸 原作“頭”,據《外臺》卷三十九陽谷、《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改。

    〔9〕胸脇脹,腸鳴切痛 《外臺》卷三十九太白作“胸脇支滿,腹中切痛”,與本經校語同。

    暴脹,胸脇榰〔1〕滿,足寒,大便難,面唇〔2〕白,時時〔3〕嘔血,太衝主之。胸脇榰滿,惡聞人聲與木音,巨虚上廉主之。胸脇〔4〕榰滿,寒如風吹狀,俠谿主之。胸脇痛〔5〕善太息,胸滿〔6〕膨膨然,《千金》作胸膂〔7〕急。丘墟主之。胸脇榰〔8〕滿,頭痛項内寒熱〔9〕,外丘主之。脇下榰滿,嘔,吐逆,陽陵泉主之。

    〔1〕榰 明抄本作“腸”,誤。

    〔2〕唇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千金》卷三十第二均有“色”字。

    〔3〕時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十六咳嗽引本經補。

    〔4〕胸脇 《外臺》卷三十九俠谿作“胸中”。

    〔5〕胸脇痛 原作“胸滿”,據《外臺》卷三十九丘墟、《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胸滿 原作“胸中”,據《外臺》卷三十九丘墟、《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7〕膂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二作“背”。

    〔8〕榰 明抄本無,疑脱。

    〔9〕熱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外丘、《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補。

    邪在心膽及諸藏府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第五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見《素問·奇病論》、《太素·膽癉》。自“善怒而不飲食”至“刺足少陰”,見《靈樞·雜病》、《太素·喜怒》。自“邪在心”至“調其俞”,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膽病者”至“取陽陵泉”,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邪在膽”至“調其虚實以去其邪”,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邪在心膽的病機與証治;臟腑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等病變的証候與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黄帝問曰:有病〔1〕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爲何〔2〕?何以得之?岐伯對曰:病名曰膽癉〔3〕。夫膽者中精之府〔4〕,《素問》無此八字,但云:肝者中之將也〔5〕。五藏取決於膽〔6〕,咽爲之使〔7〕。此人者,數謀慮不決,膽氣上溢,《素問》下有虚者。而口爲之苦,治之以膽募俞〔8〕,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9〕。善〔10〕怒而不〔11〕欲食,言益少〔12〕,刺足太陰〔13〕。怒而多言,刺足少陽〔14〕。

    〔1〕病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2〕口苦者,病名爲何 《太素》作“名爲何”。

    〔3〕膽癉 原作“膽痺”,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膽癉,王冰注:“癉,謂熱也。”又云:“亦謂熱也,膽汁味苦,故口苦。”《類經》卷十六第六十一注:“癉,熱病也。”又云:“口苦者,病在膽,故名膽癉。”

    〔4〕夫膽者中精之府 《素問》、《太素》均作“夫肝者中之將也。”《太素·本輸》注:“膽不同腸胃受傳糟粕,唯藏精液於中也。”《靈樞發微·本輸》注:“然膽者爲中精之府,蓋他府所受者,皆至濁之物,而唯膽則受五藏之精汁也。”

    〔5〕但云肝者中之將也 “肝者中之將也”,原作大字正文,詳《素問》新校正引本經亦無此六字,據明抄本改爲小字校文。

    〔6〕五藏取決於膽 五藏,原脱,據明抄本、《素問》新校正引本經補。《素問·六節藏象論》:“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王冰注:“然膽者,中正剛斷無私偏,故十一藏取決於膽也。”《素問·靈蘭秘典論》:“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王冰注:“剛正果決,故官爲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

    〔7〕咽爲之使 《素問》王冰注:“咽膽相應,故咽爲使焉。”《素問吴注》:“膽脉行於頸,故咽爲之使。”又《千金》卷十二第三“咽門者,肝膽之候也。”使,《集韻·寘韻》:“將命者。”《周禮·秋官·小行人》:“待四方之使者。”注:“使者,諸候之臣,使來者也。”

    〔8〕膽募俞 《素問》王冰注:“胸腹曰募 背脊曰俞。膽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門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即膽經的募穴日月,及背部腧穴膽俞。

    〔9〕《陰陽十二官相使》 古醫籍名。《素問》王冰注:“言治法具於彼篇,今經已亡。”

    〔10〕善 《靈樞》、《太素》均作“喜”。

    〔11〕不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12〕少 《靈樞》作“小”,《太素》同本經爲是。

    〔13〕刺足太陰 《太素》注:“怒,肝木也。食,脾土也。今木剋土,故怒不欲食,宜補足太陰。”

    〔14〕刺足少陽 少陽,原作“少陰”,此下原校云:“《太素》作少陽。”據《靈樞》、《太素》改,並删原校。《太素》注:“肝足厥陰,怒也。足少陽,多言也。故寫少陽也。”

    短氣心痺,悲怒逆氣,恐〔1〕,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饑之狀,心譫譫〔2〕而驚恐〔3〕,大陵及間使主之〔4〕。心澹澹而善驚恐,心悲,内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嗌乾〔5〕渴,行間主之。脾虚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6〕死狀,振寒,溲白〔7〕便難〔8〕,中封主之。

    〔1〕恐 原作“怒”,與上句文重,據《外臺》卷三十九魚際改。

    〔2〕譫譫 明抄本作“憺憺”,《外臺》卷三十九大陵、間使均作“澹澹”。按譫與憺通。《墨子·備城門》:“城上之備渠譫。”《淮南子·氾論訓》:“渠幨以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澹乎自持。”《文選·子虚賦》作“憺”,此皆義存乎聲。

    〔3〕恐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大陵、間使及此下文例補。

    〔4〕之 此下明抄本有“懸音玄 憺音淡”六小字音注。

    〔5〕嗌乾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行間、《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補。

    〔6〕將 《外臺》卷三十九中封無。

    〔7〕溲白 《外臺》卷三十九中封作“小便白”。

    〔8〕便難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溺難”。

    心如懸,哀而亂〔1〕,善怒〔2〕,嗌内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3〕之,多〔4〕出,喘,少氣吸吸〔5〕不足以息,然谷主之〔6〕。驚,善悲不樂,如墮墜〔7〕,汗不出,面塵黑,病饑〔8〕不欲食,照海主 之〔9〕。膽 眩〔10〕寒厥,手臂痛,善驚妄言〔11〕,面赤泣出〔12〕,腋門主之。大驚,乳痛,梁丘主之。

    〔1〕亂 《外臺》卷三十九然谷無。

    〔2〕怒 原作“恐”,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然谷改。

    〔3〕捕 明抄本作“補”,誤。

    〔4〕 《外臺》卷三十九然谷作“涎”,義同。

    〔5〕吸吸 呼吸急促貌。《宋書·謝莊傳》:“利患數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

    〔6〕之 此下明抄本有“惕音踢”三小字音注。

    〔7〕墜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狀”。

    〔8〕饑 原作“飲”,據《外臺》卷三十九照海、《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改。

    〔9〕之 此下明抄本有“墮音惰”三小字音注。

    〔10〕膽眩 《外臺》卷三十九腋門無“膽”字,《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作“膽寒怯”。

    〔11〕妄言 原作“忘言”,據《外臺》卷三十九腋門、《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改。

    〔12〕泣出 《外臺》卷三十九腋門無此二字。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1〕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俞〔2〕。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3〕,心下澹澹善恐〔4〕,如〔5〕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6〕,數欬〔7〕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8〕,亦視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汁〔9〕,故曰嘔膽〔10〕。取三里以下胃逆〔11〕,刺〔12〕足〔13〕少陽血絡,以閉膽逆〔14〕。調其虚實以去其邪。

    〔1〕善 明抄本作“若”。

    〔2〕調其俞 《靈樞》作“調之其輸”。《太素》注:“心病三種,皆調其手心主經脉之輸也。”《靈樞發微》注:“當視其有餘不足而調之,實則瀉而虚則補,皆取其神門之爲腧穴者以刺之耳。……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故獨無腧焉。”

    〔3〕宿汁 原作“宿水”,此下原校云:“《靈樞》作宿汁”。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改,並删原校。

    〔4〕善恐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均無“善”字,恐,與下句連讀。

    〔5〕如 《靈樞》無。

    〔6〕吤吤然 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均作“介介”。介與吤通,形聲也。

    〔7〕欬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均無。

    〔8〕候在足少陽之本末 候,《靈樞》無。《太素》注:“足少陽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即本末也。”

    〔9〕汁 《靈樞》、《太素》均無。

    〔10〕膽 此下《太素》有“者”字。

    〔11〕胃逆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均作“胃氣逆”。

    〔12〕刺 此上原有“則”字,據《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删。

    〔13〕足 《靈樞》、《太素》均無。

    〔14〕膽逆 《靈樞》作“膽逆,却”,《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作“膽却”,《太素》作“膽部”。據上文“邪在膽逆在胃”,本經爲是。

    按:

    本節“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俞”一段,律之本卷第三、第四及第七、第八文例,應在篇首爲是。自“膽病者,善太息”至篇末諸文,按本書卷七以下諸篇體例,應在腧穴主治之前,惟本篇特異,疑爲錯簡。

    脾受病發四肢不用第六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故不用焉”,見《素問·太陰陽明論》、《太素·藏府氣液》。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脾病而四肢不用,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脾病四肢不用之病機;脾不主時之故;脾爲胃行津液之機,以及身重骨痿不相知之疾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對〔1〕曰:四肢者〔2〕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3〕,必因脾乃得稟〔4〕。今〔5〕脾病不能爲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脉道不通〔6〕,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1〕對 《素問》、《太素》均無。

    〔2〕者 《素問》、《太素》均無。

    〔3〕至經 《太素》作“徑至”,楊上善注:“胃以水穀津液資四支,當用資四支之時,胃氣不得徑到四支,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营衛之氣,營於四支,四支稟承,方得用也。”又據後文“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之義,作“至經”亦通,今一仍其舊。

    〔4〕必因脾乃得稟 因下《素問》有“於”字,稟下有“也”字。王冰注:“脾氣布化水穀精液,四支乃得以稟受也。”

    〔5〕今 原作“令”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6〕通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云作利”五小字校語。

    曰:脾〔1〕不主時何也?曰:脾者土也,治〔2〕中央,常以四時長〔3〕四藏,各十八日寄治〔4〕,不得〔5〕獨主時〔6〕,脾者土藏〔7〕,常著胃土之精〔8〕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9〕。

    〔1〕脾 此下明抄本、《太素》均有“之”字。

    〔2〕治 原作“土者”,據《素問》、《太素》改。《素問》王冰注:“治,主也。”

    〔3〕長 主管,執掌。《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4〕各十八日寄治 《説文·宀部》:“寄,托也。”寄治,《素問》王冰注:“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土氣於四時之中,各於季終寄王十八日,則五行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終一歲之日矣。外主四季,則在人内應於手足也。”

    〔5〕得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6〕主時 《素問》作“主於時也”。

    〔7〕脾者土藏 《素問》作“脾藏者”,《太素》作“脾藏有”。

    〔8〕常著胃土之精 胃,《太素》無。著,《集韻·藥韻》:“附也。”《類經》卷二第七注:“脾胃爲表裏,脾常依附於胃,以膜連著,而爲之行其津液。”按著與貯通。《史記·貨殖列傳》:“廢著鬻財於齊魯之間。”《漢書·貨殖列傳》作“貯”。貯,儲藏也。脾故得藏胃土之精,而後可以生萬物。

    〔9〕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 《素問》王冰注:“外主四季,則在人内應於手足也。”《太素》注:“土爲萬物之質,法於天地,與萬物爲質,故身與頭手足爲體,身不别主時。”二注皆言脾土像天地生長萬物一樣,無處不到,無時不在的機理。

    曰:脾與胃以募相連〔1〕耳,而能爲之行〔2〕津液何也?曰:足太陰者〔3〕,三陰也〔4〕。其〔5〕脉貫胃,屬脾絡〔6〕嗌,故太陰爲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7〕,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爲之行氣於三陽。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8〕,故爲胃行〔9〕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10〕,陰道不利,筋骨肌肉〔11〕,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身重骨痿〔12〕不相知,太白主之。

    〔1〕脾與胃以募相連 募,《素問》作“膜”,膜與募義通。相連,《太素》作“相逆”,楊上善注:“脾陰胃陽,脾内胃外,其位各别,故相逆也。其别異何能爲胃行津液氣也。一曰相連,脾胃表裏陰陽,募既相假,故曰相連也。”按相逆説,似不可從。

    〔2〕行 此下《素問》有“其”字。

    〔3〕者 《太素》無。

    〔4〕足太陰,三陰也 《太素》注:“足太陰貫胃屬脾,上行絡嗌,其氣强盛,能行三陰之脉,故太陰脉得三陰名也。”

    〔5〕其 《太素》無。

    〔6〕絡 明抄本作“給”。

    〔7〕陽明者,表也 《素問》王冰注:“胃是脾之表也。”

    〔8〕陽明 明抄本互倒,誤。

    〔9〕行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其”字。

    〔10〕氣日以衰 《素問》、《太素》作“日以益衰”,據本篇前文“氣日以衰”例,本經爲是。

    〔11〕肌肉 《太素》作“筋肉”。

    〔12〕痿 原作“痠”,《外臺》卷三十九太白作“痿”,本經卷十第四:“痿不相知,太白主之。”據改。

    脾胃大腸受病發腹脹滿腸中鳴短氣第七

    本篇自“邪在脾胃”至“皆調於三里”,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飲食不下”至“散而去之”,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胃病腹脹”至“取三里”,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腹中雷鳴”至“巨虚上廉、三里”,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大腸病”至“巨虚上廉”,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腹滿大便不利”至“取足太陽”、“腹痛刺臍”至“按之立已”,見《靈樞·雜病》、《太素·刺腹滿數》。自“腹暴痛滿”至“用員利鍼”,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刺腹滿數》。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脾胃與大腸受病而發腹滿,腸鳴,短氣等病,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腹滿、腸鳴、短氣的病機、証候、治法及腧穴主治。

    邪在脾胃,則病〔1〕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2〕,則熱中善饑〔3〕。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4〕,皆調其〔5〕三里〔6〕。飲食不下,鬲〔7〕塞不通,邪在胃脘〔8〕。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9〕。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榰兩脇,鬲咽〔10〕不通,食飲不下,取三里〔11〕。

    〔1〕病 《太素》無。

    〔2〕陽氣有餘,陰氣不足 《太素》注:“陽氣,即足陽明也。陰氣,即足太陰也。”

    〔3〕饑 明抄本作“肌”,誤。

    〔4〕有寒有熱 《靈樞發微》注:“設脾胃俱邪氣有餘,或正氣俱不足,則胃當爲熱而脾當爲寒也。”

    〔5〕其 《靈樞》、《太素》作“於”。

    〔6〕三里 本經卷三第三十三云:“三里,土也。”脾胃上臟,三里爲足陽明胃經合穴,取此穴以行補瀉,故曰調之。

    〔7〕鬲 《靈樞》作“膈”,鬲與膈通。

    〔8〕脘 明抄本、《太素》、《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管”。脘與管通。

    〔9〕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太素》注:“邪在胃管,則令膈中氣塞不通,飲食不下之候。邪在上管,刺胃之上口之穴,抑而下之;邪在下管,刺胃之下口之穴,散而去之也。”

    〔10〕鬲咽 《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鬲咽,謂食飲入而復出也。”

    〔11〕三里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 榰音□”六小字音注。

    腹中雷〔1〕一本作常。鳴,氣常〔2〕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也。刺肓之原〔3〕,巨虚上廉,三里。腹〔4〕中不便,取三里,盛則寫之,虚則補之〔5〕。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6〕,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7〕,取巨虚上廉。

    〔1〕雷 《靈樞》、《太素》作“常”。

    〔2〕常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均作“上”。按上與尚通。如《易經》諸卦之上九、上六,漢墓帛書本均作“尚”。尚與常通。是常者上也。

    〔3〕肓之原 肓,原作“盲”,據明抄本改。《太素》作“賁之原”非是。《素問·腹中論》:“肓之原在齊下。”《靈樞·九鍼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本經卷三第十九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

    〔4〕腹 《靈樞》作“腸”,《太素》作“爲骭脹”,非是。本經義勝。

    〔5〕盛則寫之,虚則補之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盛寫之,虚補之”。義同。

    〔6〕則泄 原脱,據下文天樞穴主治及《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補。《靈樞》作“即泄”義同。

    〔7〕與胃同候 《太素》注:“大腸之氣與胃足陽明合巨虚上廉,故同候之。”

    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上〔1〕走胸嗌〔2〕喘息〔3〕,喝喝然〔4〕,取足少陽〔5〕。腹滿食不化,嚮嚮然〔6〕不得大便〔7〕,取足太陰〔8〕。腹痛,刺臍左右動脉〔9〕。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10〕。已刺〔11〕按之,立已。

    〔1〕上 此上《靈樞》有“亦”字。

    〔2〕嗌 此下明抄本有“音益”二小字音注。

    〔3〕喘息 原脱,原校云:“《靈樞》下有喘息二字”,據《靈樞》、《太素》補,並删原校。

    〔4〕喝喝然 喝下明抄本有“音褐”二小字音注。

    〔5〕少陽 《靈樞》、《太素》作“少陰”,楊上善注:“有本少陰爲少陽。”故存二説。

    〔6〕嚮嚮然 此上《靈樞》、《太素》有“腹”字。嚮,聲也。與響通。《靈樞發微》注:“其所食不化,腹中嚮嚮然布氣。”嚮嚮然,腸鳴之聲。

    〔7〕不得大便 《靈樞》作“不能大便”。《太素》作“不便”,楊上善注作“不大便”。《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足太陰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得後氣則快然如衰,腹嚮嚮然不能大便者,氣逆於中也。”

    〔8〕陰 原作“陽”,據《靈樞》、《太素》改。

    〔9〕臍左右動脉 《太素》注:“腹痛,足陽明脉所主,故臍左右動脉,足陽明動脉也。”《靈樞發微》注:“此言腹痛者,當刺足陽明經天樞穴。”

    〔10〕氣街 《靈樞發微》注:“如不已,又刺本經之氣衝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氣街者,氣之徑路也。蓋絡絶不通,然後從别徑而出,非竟出於氣街也。故先刺挟齊左右之動脉,不已,而後取之氣街。”

    〔11〕已刺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腹暴痛〔1〕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血者則已〔2〕。又刺〔3〕少陰一本作少陽。俞〔4〕,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員利鍼,刺已如食頃久,立已。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之〔5〕。腹滿不能食,刺脊中。腹中氣脹引脊痛,食飲多〔6〕而身羸瘦,名曰食〔7〕。先取脾俞,後取季脇〔8〕。

    〔1〕痛 《素問》、《太素》均無。疑衍。

    〔2〕取太陽經絡血者則已 《素問》作“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太素》作“取太陽經胳,經胳者,則人募者也。”《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取太陽經絡血者則已。無胃之募也等字。又楊上善注云:足太陽,其説各不同,未知孰是。”按《靈樞》、《太素》文義晦,今從本經。

    〔3〕又刺 《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字。按本經是,若無此二字,則下文無着落矣。

    〔4〕俞 原作小字注文,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5〕刺已如食頃久,立已。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之 《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十字。明抄本及《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