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藏法宝贯珠最新章节!

扬  沾沾自喜  反成违失  时序嘉会  异术炫俗  夸矜法力  违失何疑

    (十一)相似十悟

    愿望之切  悞为信心  爱恋之心  悞为慈悯  心流止息  悞为禅寂

    偶触色尘  悞为十相  瞥见实相  悞为圆证  侈谈信佛  略不修习

    凡俗不察    悞为笃信  瑜珈行者  虽脱俗习  未能扫除  六欲七情  世俗不察

    悞尊为师    利己之行  悞为普济  好使诈伪  悞为机智  眩世欺俗  悞为贤哲

    (十二)十事无悞

    佛门比丘  摒绝一切  弃家投荒  宁能谓悞  敬事法师  不为违悞

    闻思修道  不为违悞  老高行谦  不得谓悞  识远愿坚  非为违悞

    智卓不夸  不成为悞  博学勤思  自无违悞  法理深湛  智通幽玄    远离我慢

    终无违悞  一生隐修  宁为违悞  凭藉智巧  施惠于人  不尚自利  宁能谓悞

    (十三)十三悲果

    赋得人身  不重圣道  宝山空回  失策堪悲  身入佛门  犹恋红尘  飞蛾扑火

    失策堪悲  身依贤德  无学如故  渴死湖滨  失策堪悲  淹通戒律  障重未除

    病不服药  失策堪悲  空言佛法  不自修持  如鸟善祷  失策堪悲  赃物布施

    如火燃水  水不能热  失策堪悲  杀生献神  如以己肉  奉养亲母  失荣堪悲

    忍辱为己  不顾人益  犹猫啮鼠  失策堪悲  广种福田  仅为利名  舍宝取石  失策堪悲

    多闻不思  譬之医师  自患痼病  失策堪悲  精谙戒律  不知禅参  宝庄无钥  失策堪悲

    法师未深  妄自扰人  如盲导盲  失策堪悲  方入初禅  意谓四禅  悞铜为金  失策堪悲

    (十四)十五玷缺

    闭关静虑  俗念萦绕  如是修道  显懈玷缺  主持兰若  惟为己利  不念僧众

    显有玷缺  绳人以戒  不自守持  如是修道  显有玷缺  心既向道  犹复执着

    爱憎妄念  显有玷缺  舍弃人世  身入佛门  心贪功德  显有玷缺  瞥见实相

    心不坚信  以待证实  显有玷缺  将登正途  不能举步  如是行道  显有玷缺

    一心修道  犹不灭除  不当行为  显有玷缺  修士明知  禅院之中  衣食资生

    供养无缺  犹豫不入  显有玷缺  修道之人  驱邪治病  故显神道  显有玷缺

    修道之人  如以圣法  易收财物  显有玷缺  具愿修道  巧于自誉  意在眨人

    显有玷缺  修道之人  高谈法理  自无高行  显有玷缺  法侣同处  不能静居

    凡俗之间  不自检束  如是行道  显有玷缺  修道之人  於劳於逸  心生差别  显有玷缺

    (十五)十二事不可少

    不可少者  能知之智  用以悟道  适合需要  不可少者  厌世之心  初入佛门

    即应奋发  不可少者  大德上师  堪能引趣  解脱正道  不可少者  精勤修法

    兼具坚忍  不受邪诱  不可少者  修善补过  精进不懈  身洁意净  语无不善

    三愿具足  不可少者  玄妙法理  博大精深  摄智无量  不可少者  修习禅定

    堪能心住  观照不释  不可少者  裨居勤修  身语意善  助入正道  不可少者

    上师妙法  不仅了解  应以实习  不可少者  上师开示  胜妙密谛  藉以避免

    走入岐途  不染邪恶  不堕陷阱  不值危难  不可少者  命终报尽  信心不退

    心惟宁静  不可少者  如实精习  殊妙密法  彻悟心灵  身语意业  转凡成圣

    (十六)君子十徵

    不倨不嫉  君子之徵  知足寡欲  君子之徵  远离欺伪  君子之徵  笃信因果

    慎修其身  如保其目  君子之徵  守约重诺  君子之徵  善惟友情  一视同仁

    心无偏倚  君子之徵  於人恶行  心常慈悯  不生嗔怒  君子之徵  功属诸人  败则自任

    处世若此  君子之徵  言行超俗  君子之徵  洁行虔信  守愿不贰  兼无矜夸  君子之徵

    (十七)十事无益

    人类色身  如幻无常  重视不舍  实无裨益  赤手空拳  离绝人世  命尽之後

    躯壳亦弃  重劳心力  艰苦备尝  企返人间  实无裨益  子嗣虽众  不谙佛法

    报尽之时  不能相助  生前舐犊  遗留财宝  不耕福田  实无裨益  命尽独行

    舍弃亲友  不於生前  开示妙法  助入正道  徒知施惠  取悦於人  抑又何益

    子嗣自身  死亦不免  所遗财物  终必不保  遗产虽丰  毫无裨益  躯壳脱去

    家亦捐弃  驰求名利  有何裨益  善愿不守  终入轮回  受苦难出  况在空门

    不修净行  究有何益  闻想不修  临终之时  神力相助  亦无裨益  心不谦和

    复乏虔信  觉性不长  依止上师  为时虽久  亦无裨益  一切现象  变幻不定

    尘世生活  非常不实  乃犹追逐  世间利名  不求圣智  实无裨益

    (十八)十事苦恼自招

    入主家政  支持乏术  譬食毒草  苦恼自招  一生作恶  不奉佛法  如跃悬崖

    苦恼自招  一生作伪  如於饮食  自置毒物  苦恼自招  主持禅院  心无定力

    老弱畜牧  苦恼自招  志在自利  不计群益  盲人迷路  苦恼自招  才力不胜

    骤荷艰钜  体弱负重  苦恼自招  骄矜违戒  不遵师训  太阿倒持  苦恼自招

    出入市廛  不修禅定  譬如麋鹿  疾驰平原  不守山林  苦恼自招  不求圣智  心注利名

    鹰折其翼  苦恼自招  世人供养  上师三宝  妄自取用  恬不知耻  孩童吞炭  苦恼自招

    (十九)十事自益

    脱去尘覊  虔修圣法  自受饶益  离俗出家  皈依圣师  自受饶益  舍弃浊行  虔奉圣道

    闻思修三  自受饶益  离群独修  自受饶益  远离奢逸  坚忍颠沛  自受饶益  心于少分

    便尔知足  不贪世财  自受饶益  现世欲乐  变迁无常  心毋贪恋  应求悟证  涅盘常乐

    自受饶益  意常坚决  不乘人危  自受饶益  可嗜色法  变化不实  应知舍弃  乘时悟解

    实相真谛  自受饶益  身语意业  毋任不净  用之于正  入世出世  功德兼具  自受饶益

    (二十)十事最胜

    钝根之人  信受因果  最为胜妙  法界流出  见不可见  一切色法  中根之人

    悟证性空  最为胜妙  能知所知  能知之识  三者不离  利根之人  澈底悟证

    最为胜妙  钝根之人  禅定一物  心不犹豫  最为胜妙  色心二法  不一不异

    中根之人  修习禅定  心注不释  最为胜妙  利根人士  禅定观照  心住常寂

    妄念不起  能所俱遣  最为胜妙  钝根之人  日常生活  切合因果  最为胜妙

    一切客尘  视同梦景  或同幻化  中根人士  如是修持  最为胜妙  利根人士    蠲尽俗虑

    不贪业果  最为妙胜  三根人士  渐次消除  欲障我见  修持功候  显有进步  最为妙胜

    (二十一)十事迷误堪悲

    欣慕盲从  炫奇自高  邪说外道  不求依止  依佛实教  宜法上师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心犹执着  虚妄世法  不求圣德  开示妙法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多端筹谋  永住三有  不悟人生  曦同朝露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自未见道  为众说法  不知禅坐  静参实相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广积财宝  悭吝不舍  不肯布施  不供三宝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三业放佚  略无羞愧  不知守愿  重修身心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一生岁月  不知参悟  驰念世欲  烦恼转盛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躬自不正  而欲正人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念念竞得  浊世威权  不知修长  内在灾力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环境适于  增进灵慧  慵懒漠视  不知策发  如是修行  迷误堪悲

    (二十二)十事需要

    众生不觉  流转生死  学佛之初  欲期解脱  应弥厌恶  轮回之苦  譬之麋鹿

    逃避园囿  入道之初  切需精进  舍命不惜  如农勤耘  命尽前夕  躬耕不辍

    初求菩提  心应喜悦  如欣事成  溥利群生  学佛应戒  虚择光景  如救箭伤

    时机莫失  母失独子  悲念难释  学佛贵能  一念澄寂  学佛应戒  逐物意移

    犹如羊群  为敌刦失  牧人心知  亡羊难追(心无羊念也)

    学佛先须  渴求正法  譬如饥者  切望佳肴  学佛应恃

    一己智力  譬如力士  发见妙宝  自信勇武   足以保持

    学佛应悟  心色不二  如人妄语  知为不实  了了见心

    惟一归宿  如诸倦鸟  飞自远方  见桅自信  可以栖止

    (二十三)十事无须

    如已悟证  心性唯空  闻道修道  不再需要

    (宗镜录云:只为众生不了唯心,妄生外境,以不实故,所以诸佛出世,若有一法是实,则诸佛终不出世,所说方便教门,不为知者说,但为未知者破执除疑以形言教,若执丧疑消,则无道可得,无言可说。)

    如已证得  自性清净  赎灭罪根  不再需要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如是法相不生不灭,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无主。又金光明经疏云:所观之罪,非复是罪,罪即实相;所观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实相;纯是实相,是名大忏悔也。)

    心已安住  湛寂之境  赎灭罪根  亦不需要(见前注)

    如已证得  无垢实相  思道修道  不再需要(盖已臻胜果矣)

    如已悟证  心念如幻  舍念乐住  不再需要(舍念乐住者第三禅也)

    欲障弥重  证为不实  寻求对治  不再需要

    森罗万象  证为幻化  取舍妄情  自不需要

    苦难与乐  唯为尽性  妄求多福  有何需要

    悟证本识  性本无生  迁移本识  自无必要

    凡有所为  莫非利他  心切自利  不再需要

    (二十四)十事更胜

    一生赋得  自在无碍  福感人身  胜彼业感  无量无边  他轮回身  一位圣德

    胜彼无量  不奉佛法  背觉合尘  密义一句  胜彼无量  显了教法  禅关瞥见

    刹那圣智  胜彼闻思  胜解无量  最极少分  利他功德  胜彼无量  利己功德

    刹那可证  三昧耶地  心念湛寂  胜彼无量  三昧耶地  心念未泯  刹那所证

    涅盘之乐  胜彼任何  色欲之乐  少分善业  不图利己  胜彼无量  利己事业

    舍弃一切  世俗所尚  胜彼布施  广大财宝

    (一切二字普摄家庭宗族友侣财产名誉寿命健康等等)

    一生修道  胜彼迫逐  尘世利名  无量数刼

    (二十五)十事无别

    人於梵行  诚笃修持  入世出世  了无差别  人如证得

    超世正智  禅坐与否   了无差别  人於尘欲 不起贪着

    苦行与否  了无差别  心证实相  寂居山颠  行脚十方

    了无差别  鉴彻本原  於世欲乐  贪不贪着  了无差别

    具足大悲  静处独参  施惠人群  了无差别   尊敬上师

    信心不摇  依止与否  了无差别  闻法之後   顿生胜解

    身世否泰  了无差别  绝世修真  其於世法  随俗与否

    了无差别  既证胜惠  神通变化  能与不能  了无差别

    (二十六)圣法十德

    十善业道  六波罗密  实相圆觉  微妙法理  苦等四谛  禅定四地  无色四界

    密法生西  即生成就  种种教法  随缘应机  宏布人间  莫非圣法  希有功德

    人世觉者  系出天演  或出梵门  四大天王  欲界六天  十七色天  无色四天

    如是人天  出自轮回  不复沉沦  莫非圣法  希有功德  尘世成就  或为预流

    或为一来  或为不还  或阿罗汉  或一切知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证得菩提

    转生世界  坏刼之前  度尽众生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大乘菩萨  宏大悲愿

    智灯广照  威力加持  世界有情  咸获超脱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生前悲行

    纵极微小  死临中有  亦足自拔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素有恶行  忽尔悔悟

    出家成圣  为世宗仰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恶业炽盛  命尽之後  受苦无尽  如是等人

    悔悟向道  亦证涅盘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一念起信  一心修禅  缁衣加身  为世尊敬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绝俗修真  出家静参  得人依止  恭敬恭养  足证圣法   希有功德

    (二十七)十事喻说

    根本实相  不落言铨  所谓实相  引喻以况  既无所行  亦无能行  所谓行道

    引喻以况  既无所见  亦无能见  所谓见性  引喻以况  心信净相  能所俱遣

    所谓信相  引喻以况  欣证本心  能所俱遣  所谓本心  引喻以况  守愿不贰

    既无所守  亦无能守  引喻以况  二重功德(二重者入世出世也)      既无所积

    亦无能积  引喻以况 既无所作 亦无能作 业报二障(二障烦恼与所知也) 既无所弃

    亦无能弃  所谓尘世  引喻以况  既无所受  亦无能受  造因受果  引喻以况

    (二十八)妙悟十乐

    有情之心  不离真心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根本实相  超绝言说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实相超念  不可比量  轮回差别  无有自性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法尔真心  於念不动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法身境界  心色不二  不落言铨

    不可思议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报身之像  悲心反映  超绝生死  无有变易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应身之像  菩萨转生  心色於彼  不起差别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法轮常转  劣我论减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菩萨悲愿  无量无边   圆满具足  无有少分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诸佛实践  解脱大道  常住不变   随缘可臻  如是妙悟  是为大乐

    结述

    上来所摄  清净梵语  出自圣德  伟大上师  或度母等

    诸菩萨说  人间上师   燃灯智尊  佛祖佛子 北地雪岭

    传灯不绝  後次迦当  宗系上师  复次本宗  瑜珈之王

    密拉热巴  绍承佛父  慕尔巴尊  誉满天竺  那落巴尊

    梅屈利巴   智光普照  明同日月  复次各宗 传鉢上师

    书後回向

    本书为淹通迦当及大手印西宗教法之妙德禅喇嘛所手录,藏人咸信,冈波巴大师纂集本书传诸世人,曾具宏愿如左:

    愿诸未来  学佛修行  追忆老衲  恨未面见

    策发修习  学佛胜法  法宝贯珠  解脱妙道

    复次进修  其他经论  悉皆成益  功同亲授

    愿藉本书  宏阐圣德  愿藉本书  广植信根  圆满吉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