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唐文选最新章节!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则天长安二年(702)中进士,中宗神龙三年(707)中材堪经邦科,授秘书省校书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以应道侔伊吕科对策高第,迁左拾遗。累迁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后出为洪州刺史,转桂州刺史兼岭南按察使。开元二十一年(733)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兼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为李林甫所构,出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谥文献公。两《唐书》有传。九龄忠耿能谏,重视文士,为开元贤相之一。又以工诗能文称。其诗格调清雅,寄兴深婉,对盛唐诗坛颇有影响。文虽多应用之体,然不求富艳,以立言切当淳厚为特色。有《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传世。

    敕金城公主书[1]

    敕金城公主:异域有怀[2],连年不舍,骨肉在爱,固是难忘。彼使近来,且知安善,又闻赞普情义[3],是事叶和[4],亦当善执柔谦[5],永以为好。前后所请诸物,其中色种不违[6],仍别有条录,可依领也。春晚极暄[7],想念如宜,诸下并平安好[8]。今令内常侍窦元礼往[9],遣书指不多及[10]。

    《全唐文》卷二八六

    上姚令公书[11]

    月日,左拾遗张九龄谨奏记紫微令梁公阁下[12]:公登庙堂运天下者久矣[13]。人之情伪,事之得失,所更多矣[14],非曲学之说[15],小子之虑[16],所能损益[17],亦已明矣。然而意有不尽未可息[18],区区之怀[19],或以见容,亦犹用九九之术[20],以此道也,忍弃之乎?今君侯秉天下之钧[21],为圣朝之佐[22],大见信用,渴日太平[23],千载一时,胡可遇也[24]?而君侯既遇非常之主,已践难得之机,加以明若镜中,运如掌上,有形必察,无往不臻,朝暮羲、轩之时,何云伊、吕而已[25]?际会易失,功业垂成。而举朝之众倾心,前人之弊未尽,往往拟议,愚用惜焉。何者?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曩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26]。夫见势则附,俗人之所能也;与不妄受,志士之所难也。君侯察其苟附,及不轻受,就而厚之,因而用之,则禽息之首,为知已而必碎;豫让之身,感国士而能漆[27]。至于合如市道,廉公之门客虚盈;势比雀罗,廷尉之交情贵贱[28]。初则许之以死殉,体面俱柔[29];终乃背之而饱飞,身名已遂。小人恒态[30],不可不察。自君侯职相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31],已延颈企踵而至,谄亲戚以求誉,媚宾客以取容[32],情结笑言,谈生羽翼[33]。万事至广,千变难知,其间岂不有才?所失在于无耻。君侯或弃其所短,收其所长,人且不知深旨之若斯,便谓尽私于此辈。其有议者,则曰不识宰相,无以得迁;不因交游,无以求进。明主在上,君侯为相,安得此言,犹出其口?某所以为君侯至惜也。且人可诚感,难可户说[34],为君侯之计,谢媒介之徒[35],即虽有所长,一皆沮抑[36],专谋选众之举,息彼讪上之失[37]。祸生有胎[38],亦不可忽。呜呼!古人有言:“御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勿曰无害,其祸将大。夫长才广度[39],珠潜璧匿[40],无先容以求达,虽后时而自宁[41],今岂无之?何近何远?但问于其类,人焉廋哉[42]!虽不识之,有何不可?是知女不私人[43],可以为妇矣;士不苟进[44],可以为臣矣。此君侯之度内耳[45],安用小人之说为?固知山藏海纳,言之无咎[46],下情上通,气用和洽[47],是以不敢默默而已也。愿无以人故而废其言,以伤君侯之明,此至愿也。幸甚幸甚。

    《全唐文》卷二九〇

    开大庾岭路记[48]

    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49]。理内及外[50],穷幽极远,日月普烛[51],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52]。初,岭东废路[53],人苦峻极[54]。行迳夤缘[55],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嶻[56],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57]。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58]。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59],鱼盐蜃蛤之利[60],上足以备府库之用[61],下足以赡江淮之求[62]。而越人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63]。不有圣政[64],其何以臻兹乎?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65],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66],饮冰矢怀[67],执艺是度[68]。缘磴道[69],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70]。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71],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72],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耳贯胸之类[73],殊琛绝賮之人[74],有宿有息,如京如坻[75]。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76]。凡趣徒役者[77],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78]。一隅何幸?二者尽就[79]。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元泽浸远,绝垠胥洎[80],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81],以贻来裔[82]?是以追之琢之[83],树之不朽。

    《全唐文》卷二九一

    * * *

    [1] 金城公主,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嗣雍王(后封邠王)守礼女,为玄宗之侄女。中宗神龙三年(707)四月十四日嫁吐蕃赞普,景龙四年(710)正月以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为使,送之入吐蕃,开元二十九年(741)薨。按,《册府元龟》卷九七一“外臣部·朝贡四”云:“二十三年二月,吐蕃赞普遣其臣悉诺勃藏来贺正,贡献方物。”同书卷九八○“通好”云:“二十三年三月,命内使窦元礼使于吐蕃,使悉诺勃藏还蕃,命通事舍人杨绍贤往赤岭以宣慰焉。”所记窦元礼使吐蕃时间与敕文“春晚极喧”合,则此书之作,当在开元二十三年三月。文为代皇帝所拟,行文庄重中不乏温情。

    [2] 异域:此指金城公主所居的吐蕃。

    [3] 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呼。《新唐书·吐蕃传上》:“(吐蕃)其俗谓彊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4] 是事叶和:事事和洽。叶,同“协,和洽,相合。

    [5] 柔谦:柔和谦恭。

    [6] 色种不违:犹言各种名目种类都依所请。不违,相合。

    [7] 暄:温暖。

    [8] “诸下”句:诸下,公主身边的人。平安好,唐时问候语。

    [9] 内常侍:常侍为皇帝的侍从近臣。这里的内常侍,当属宦官。窦元礼,生平事迹未详。

    [10] “遣书”句:遣书,遣发使者传书。指不多及,敕书末尾套语,犹言言不尽意,不再赘述。指,旨意。《汉书·孔光传》:“不希指苟合。”颜师古注:“希天子之旨意也。”

    [11] 本文是张九龄给时任紫微(即中书省)令的姚崇所写的一封书信,主要就姚崇任相后的用人举措提出了自己的直言批评,认为其虽有知人之鉴,但却有“溺于缘情之举”的过失,由此也对当时竞进谄媚的俗士丑态进行了揭露与讽刺,提请姚崇注意其用人之误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希望其对那些“媒介之徒”,“一皆沮抑”,并“专谋选众之举”,以消除别人攻击之口实。张九龄为人忠耿,信中对姚崇的批评,虽言辞切直而用心诚笃,可见其人品性。姚崇在接到此书后,曾有《答张九龄书》(见《全唐文》卷二〇六)作答,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也对张九龄直言陈词表示感谢。又,《通鉴·唐纪二六》开元元年下载云:先天二年十月,“左拾遗曲江张九龄以元之(按,姚崇字元之)有重望,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其略曰”,下即节引此文。姚崇为紫微令在本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后,文中称元之为紫微令,则此书当为姚崇任紫微令后作,《通鉴》或提前叙之。

    [12] 紫微令:《通鉴·唐纪二六》载,先天二年(713)十二月庚寅,改元开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侍中为监。壬寅,以姚元之为紫微令。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梁公,谓姚崇。《旧唐书·姚崇传》载,先天二年,姚崇复迁紫微令,进封梁国公。

    [13] “公登”句:是说姚崇居朝廷高位治理天下的时间很久了。按,姚崇在武后天授中曾历官至夏官侍郎,圣历三年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春官尚书,中宗时又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至玄宗先天二年又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作者因有此语。庙堂,代指朝廷。运天下,犹言治理天下。

    [14] 更:经历,经过。

    [15] 曲学:此指学识浅陋的人。

    [16] 小子:自称之谦辞。

    [17] 损益:增减。此指有所补益。

    [18] 未可息:犹言“不能已”。

    [19] 区区:犹方寸。清黄生《义府·区区》:“‘区区’少意,盖指此心而言,犹云‘方寸’耳。”引申为真情挚意。

    [20] 九九之术:指谨于灾祸之道。九九,指阳九、阴九之灾。谢灵运《顺东西门行》:“闵九九,伤牛山,宿心载违徒昔言。”黄节注:“《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闵九九,谓闵阳九阴九之灾也。”

    [21] 秉天下之钧:犹言执天下之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后以秉钧喻执政。

    [22] 佐:辅佐,辅弼。

    [23] 渴(jiē竭)日:终日,尽日。渴,竭的古字。

    [24] 胡:何。

    [25] “朝暮”二句:谓姚崇执政,很快就会将国家治理得如同远古伏羲氏、轩辕氏那样淳朴太平,而姚崇本人又岂止是伊尹、吕尚那样的人才?羲轩,伏羲氏与轩辕氏(黄帝)。伊吕,伊,商代辅佐商汤的大臣伊尹。吕,西周辅佐周武王的大臣吕尚。二人皆有辅弼大功,后世因以伊吕指辅弼重臣。

    [26] “而曩之”数句:意谓从以前所用的人看,(您)并非不能明鉴人才,失误在于陷于因循人情。囊,昔,从前。溺,沉陷于。缘情,因循人情,顺乎人情。

    [27] “则禽息”四句:意谓(若能公以选才),则天下之士必舍生以报。禽息,春秋时秦大夫,荐白里奚而不见纳,缪公出,当车以头击闑,脑乃播出,曰,“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缪公感悟,而用百里奚,秦以大化。事见《后汉书·孟尝列传》李贤注。豫让,春秋末战国初刺客,曾事晋范氏、中行氏,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赵襄子与韩、魏灭智伯,豫让漆身灭鬓去眉以变其容,吞炭为哑以变其声,欲刺襄子为智伯报仇。曾言:范、中行氏以众人遇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后谋刺襄子,被执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28] “至于”四句:谓交道与市道相合,才会有廉颇门下之客的增减,势去而门可罗雀,才会有廷尉翟公慨叹交情的贵贱。廉公,指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将军之位为赵括所代而失势,故客尽去,后复为将,客又复来。“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势比雀罗,《汉书·张冯汲郑传》载:下邽人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可设爵罗。后来复为廷尉,宾客又欲来,翟公于门署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9] 体面俱柔:犹言其姿态、面容皆柔和谦恭。

    [30] 恒态:常态。

    [31] 浅中弱植:犹言心胸狭窄、懦弱无能。

    [32] “谄亲戚”二句:意谓以甘言讨好(姚崇)的亲戚以求取声誉,向(姚崇)的宾客献媚取悦以求安身。

    [33] 谈生羽翼:形容谈吐机敏轻巧。

    [34] 户说:挨家挨户地告谕解说。《楚辞·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衷情?”朱熹集注:“言众人不可户户而说。”

    [35] 媒介之徒:指通过关系夤缘而进者。

    [36] 沮抑:阻遏抑制。

    [37] “专谋”二句:意谓集中思考选拔人才的措施,止息那些毁谤您的错误言论。

    [38] 祸生有胎:谓灾祸的产生是有其孕育的过程的。

    [39] 长才广度: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

    [40] 珠潜璧匿:宝珠深藏水下,璧玉匿而不显。比喻有德而不事张扬者。

    [41] “无先容”二句:意谓不经过他人事先关说以追求显达,当仕宦落后于人却能保持心境的淡定平和。先容,本指先加修饰,后引申为事先介绍、推荐或关说。《汉书·邹阳传》:“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42] 廋(sōu搜):藏匿,隐藏。

    [43] 女不私人:指女子守其贞洁,无婚外之私情。

    [44] 苟进:苟且求进,以求利禄。

    [45] 度内:思量之内,意料之中。

    [46] “固知”二句:意谓我知道您有山之藏物、海之接流一样的胸襟与气度,我所说的您一定不会怪罪。咎,过错。此指责怪,追究罪责。

    [47] 和洽:和睦融洽。

    [48] 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左拾遗任满曾告归还乡。返乡后,他就“始兴北岭,峭险巉绝,大庾南谷,坦然平易”的情况献状朝廷,朝廷因下诏委其开通(见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本文即是张九龄为大庾岭路开通后所写的记文。据此文看,玄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先天二年(713)即有整修全国道路之举,大庾岭原废路也在整修计划中。结合徐浩的《张公神道碑》及此文看,大庾岭路工程是在张九龄献状后才得以尽快完成的。文中对开通大庾岭路的经过作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开通这一道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其对于了解唐代岭南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49] “先天”三句:先天,唐玄宗即位初的年号。先天二载,即公元713年。龙集癸丑,谓这一年为岁次癸丑。龙集,犹岁次。龙,指岁星。集,次于。皇帝御宇,此指玄宗即皇帝位。

    [50] 理内及外:统治区域之内外。理,治。因避高宗李治讳改。

    [51] 日月普烛:犹言朝廷之光明广被,恩泽遍至。

    [52] “无不”二句:是说没有不以安宁为目标,对原来破败衰弊之处不加以改造的。

    [53] 岭东废路:岭,指大庾岭。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馀与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交通咽喉。据此句看,玄宗之前,唐大庾岭原本有一南北通路,可能因其狭小险阻而渐见废弃。

    [54] 峻极:极为险峻。

    [55] 行迳夤缘:行路须攀援。夤缘,攀援,攀附。

    [56] 飞梁嶪嶻(yè jié业截):桥梁架于高峻的山崖间。嶪嶻,高峻貌。

    [57] “颠跻”二句:谓登上山巅心惊胆颤,元气尽失。

    [58] “故以”二句:意谓用车载则道路狭窄不能容纳车之轨辙,用人运输则须依靠人肩扛背负。

    [59] “齿革”句:齿革羽毛,指象牙、犀牛皮及孔雀、翡翠鸟、旄牛尾等。《尚书·禹贡》:“厥贡……齿革羽毛惟木。”孔颖达正义:“《诗》云:‘元龟象齿’,知齿是象牙也。……革之所美,莫过于犀,,知革是犀皮也。……《说文》云:‘羽鸟长毛也。’知羽是鸟羽。南方之鸟,孔雀、翡翠之属,其羽可以为饰,故贡之也。《说文》云:‘犛,西南夷长旄牛也。’此旄牛之尾可以为旌旗之饰,《经》《传》通谓之旄。……故知毛是旄牛之尾也。”此泛指方外之贡物。殷,丰富,多。

    [60] “鱼盐”句:指海中所出产的鱼、盐、大蛤、蛤蜊等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鱼盐蜃蛤,《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鱼指海鱼,盐指海盐,蜃为大蛤,蛤为蛤蜊,四者皆出于海,为古代贩运可获利之物。利,利益,收益。

    [61] 府库:旧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62] 赡:供给,供养。

    [63] “而越人”数句:越人,古时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称呼。因部落众多,有百越、百粤之称。主要分布于今浙、闽、粤、桂等地。绵力薄材,谓越人力弱身小。不虞,没有想到。恤,怜悯。

    [64] 圣政:犹至善之政。

    [65] 开元四载:即公元716年。

    [66] “俾使臣”句:俾,使。使臣,因朝廷诏委张九龄负责开通大庾岭路,故云。左拾遗,官名。唐设有左、右拾遗,分别属门下省与中书省,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按,此处左拾遗当是张九龄的前资官衔(九龄此时已任满)。内供奉,拾遗为内廷常参官,供职于皇帝左右,因称。

    [67] 饮冰矢怀:犹言忧心惶恐,小心谨慎。饮冰,《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成玄英疏:“(沈)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燻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68] 执艺是度:谓执掌开通大庾岭路工程。

    [69] 缘磴道:顺着山中的石路。缘,沿着,围绕。磴道,登山石径。

    [70] “相其”二句:谓审视山谷之所宜开凿者,除去山道上旧有的险阻。相,视,观察。坂,山坡,斜坡。故,旧。

    [71] “岁已”四句:意谓大庾岭路的修筑,已是一年中的农闲时节,所以人们都来参与其事,其工程没有超越原来的时限,很快就完工了。

    [72] “则已”二句:意谓所修道路宽广平坦,可使五辆车并行,车声辚辚,因以通行四方。坦坦,宽平貌。阗阗,象声词。此指车行声。

    [73] 耳贯胸:耳,穿耳而带金银耳环。《文选》左思《魏都赋》:“髽首之豪、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阙。”张铣注:“髽首、耳,皆夷人也。豪、杰,谓酋长。”贯胸,传说中的古国名。《逸周书·王会》:“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己、闟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此处以“耳贯胸”泛指海外之国。

    [74] 殊琛绝賮:异域殊方之贡物。此与“耳贯胸”皆代指异域方外。

    [75] 如京如坻:谓粟米堆积如山。《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后代指丰收。这里指殊方之人也得以生活丰裕。

    [76] “宁与夫”数句:意谓与越裳国献白雉、尉佗国献翠鸟,语言经过数重翻译,尉佗愿岁贡“翠鸟一千、白璧一双、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时相比,其能像今天这样吗?越裳,又作越常,越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尉佗,即赵佗。真定人,秦末,中原乱,南海尉任嚣病且死,招之,行南海尉事,嚣死,稍以法诛秦所置吏,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至汉立,高祖遣陆贾立其为南越王。吕后时,尝自称南越武帝。文帝立,复遣陆贾为使谕意,因去帝号,为汉藩臣,奉贡职。传国五世,九十三年,国亡。事见《史记·南越列传》、《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语重九译,谓语言经过辗转翻译才能听懂。后以喻边远之地。数上千双,《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载,汉文帝时,遣陆贾出使南越晓谕以德,尉佗向文帝上书,表示愿为汉藩臣,书中有语云:“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语当本此。

    [77] 凡趣徒役者:凡是参与这次工程的人。趣,赴,前往。徒役,服劳役。此指参与开大庾岭路的人。

    [78] “虑始者”二句:谓最初谋划此役的人其功最巨,因为他改变了原本之常态;乐成其事者,获利可至十分,并由此而改换其所业。

    [79] “一隅”二句:谓幸运的是,(处于岭南)这一隅的人,(上述)两者都成就其事了。隅,边侧之地。此指岭南。

    [80] 绝垠胥洎:犹言无所不至。绝,极。垠,边际,界限。胥,尽。洎,及,到。

    [81] 盍:何不。

    [82] 以贻来裔:以之留与后来者。贻,遗留,赠与。来裔,后世。裔,后代。《文选》左思《吴都赋》:“虞魏之昆,顾陆之裔。”刘良注:“昆、裔,皆后世也。”

    [83] 追之琢之:雕琢,雕刻。《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毛传:“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太原),至父处廉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授太乐丞,旋坐事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擢其为右拾遗。天宝中,历官至给事中。安史乱起,玄宗奔蜀,维为乱军所获,拘于洛阳菩提寺。两京收复,以陷贼官论罪,因《凝碧池诗》及弟缙愿削己职赎兄罪而获免,责授太子中允。后历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早年向往开明政治,中年以后渐趋消极,在蓝田辋川购得宋之问别墅,与友人优游其间。又笃信佛教,退朝之馀,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两《唐书》有传。维擅诗文、音乐、绘画。其诗众体兼擅,五律、绝句成就尤高。题材上则以山水田园诗影响最大,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有《王右丞文集》十卷传世,今人有整理本《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1]

    舜觐群后[2],有苗不服[3],禹会诸侯,防风后至[4]。动干戚之舞[5],兴斧钺之诛[6],乃贡九牧之金[7],始颁五瑞之玉[8]。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9],大道之行[10],先天布化[11],乾元广运,涵育无垠[12]。若华为东道之标[13],戴胜为西门之候[14],岂甘心于邛杖[15]?非征贡于苞茅[16]。亦由呼韩来朝,舍于蒲陶之馆[17];卑弥遣使,报以蛟龙之锦[18]。牺牲玉帛,以将厚意[19];服食器用,不宝远物[20]。百神受职,五老告期[21],况乎戴发含齿,得不稽颡屈膝[22]?海东国日本为大[23],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正朔本乎夏时[24],衣裳同乎汉制。历岁方达,继旧好于行人[25];滔天无涯,贡方物于天子[26]。司仪加等,位在王侯之先[27];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2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29]。彼以好来,废关弛禁。上敷文教[30],虚至实归[31],故人民杂居,往来如市。晁司马结发游圣[32],负笈辞亲[33],问礼于老聃,学《诗》于子夏[34]。鲁借车马,孔丘遂适于宗周[35];郑献缟衣,季札始通于上国[36]。名成太学[37],官至客卿[38]。必齐之姜,不归娶于高、国[39];在楚犹晋,亦何独于由余[40]?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41];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42]。庄舄既显而思归[43],关羽报恩而终去[44]。于是稽首北阙[45],裹足东辕[46]。箧命赐之衣[47],怀敬问之诏[48]。金简玉字,传道经于绝域之人[49];方鼎彝樽,致分器于异姓之国[50]。琅邪台上[51],回望龙门[52];碣石馆前[53],夐然鸟逝[54]。鲸鱼喷浪,则万里倒回;鷁首乘云[55],则八风却走[56]。扶桑若荠[57],郁岛如萍[58]。沃白日而簸三山[59],浮苍天而吞九域[60]。黄雀之风动地[61],黑蜃之气成云[62]。淼不知其所之[63],何相思之可寄?嘻!去帝乡之故旧[64],谒本朝之君臣[65]。咏七子之诗[66],佩两国之印[67]。布我王度[68],谕彼蕃臣[69]。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70];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71]。子其行乎!余赠言者[72]。

    《王维集校注》卷四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73]

    近腊月下[74],风景和畅,故山殊可过[75],足下方温经[76],猥不敢相烦[77],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78],与山僧饭讫而去。比涉玄灞[79],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80],辋水沦涟[81],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82],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囊昔,携手赋诗,步仄径[83],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84],春山可望,轻鯈出水[85],白鸥矫翼[86],露湿青皋[87],麦陇朝雊[88],斯之不远[89],傥能从我游乎[90]?非子天机清妙者[91],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此中有深趣矣,无忽[92]。因驮黄蘗人往[93],不一[94]。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集校注》卷一○

    * * *

    [1] 这是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之前的小序。原题作《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因这里仅录其序,故改今题。秘书晁监,即晁衡,日本人,本名阿部仲麻吕(两《唐书》作仲满)。开元五年(717),衡随日本遣唐使来唐,以慕中国之风,逗留不去,改姓名为晁衡(两《唐书》作朝衡,朝、晁古通)。后官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等。天宝十一载(752),日本遣唐大使藤原清河一行抵长安,次年秋末,清河等返国,衡请同归,玄宗命以唐使臣身份送清河还。十一月中,衡等自扬州乘船出海,因中途遇风,衡所乘船漂流至安南,十四载(755)六月复返长安。衡离长安时,朝臣中多有赠诗为别者,王维是其中之一,故此序文当作于天宝十二载(753)。

    [2] 舜觐群后:《尚书·舜典》:“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又:“五载一巡,群后四朝。”孔颖达疏:“群后四朝,是言四方诸侯各自会于方岳之下。凡四处别朝,故云四朝。上文‘肆觐东后’,是为一朝,四岳礼同,四朝见矣。”觐,见。群后,谓四方诸侯。

    [3] 有苗不服:《尚书·大禹谟》:“三旬,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又,《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有苗,也称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

    [4] “禹会”二句:相传大禹于会稽山会诸侯,而防风氏违命后至,故禹杀而戮之。事见《国语·鲁语下》。防风,古代部落酋长名。据韦昭注,其为汪芒氏之君。

    [5] 干戚之舞:古代一种操干戚而舞的乐舞,属武舞。干戚,即盾与斧。《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

    [6] 斧钺之诛:犹言诉诸武力与诛杀。斧钺,两种兵器,亦指刑罚。《国语·鲁语上》:“臧文仲言于僖公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7] “乃贡”句:意即九州之牧贡金。《左传·宣公三年》载王孙满语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8] “始颁”句:意谓获得支配诸侯的权力。《尚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孔颖达疏:“辑是敛聚,班为散布,故为还也。下云班瑞于群后,则知辑者从群后而敛之,故云舜敛公侯伯子男之瑞圭璧也。《周礼·典瑞》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榖璧,男执蒲璧。是圭璧为五等之瑞,诸侯执之,以为王者瑞信,故称瑞也。舜于朔日受终于文祖,又遍祭群神及敛五瑞,则入月以多日矣。尽以正月中,谓从敛瑞以后至月末也,乃日日见四岳及九州牧监。舜初摄位,当发号出令,日日见之,与之言也。州牧各监一州诸侯,故言监也。更复还五瑞于诸侯者,此瑞本受于尧,敛而又还之,若言舜新付之,改为舜臣,与之正新君之始也。”按,班,同“颁”。

    [9] “我开元”句:谓玄宗。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天宝八载闰六月丙寅,“群臣上皇帝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10] 大道之行: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颖达疏:“大道之行也,谓广大道德之行,五帝时也。”

    [11] 先天布化:先天,谓行事在天时之前。《易·乾卦·文言》:“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时。”孔颖达疏:“先天而天弗违者,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后天而奉天时者,若在天时之后行事,能奉顺上天,是大人合天也。”布化,推行教化。

    [12] “乾元”二句:赞美唐帝之德广大深远,其所涵养化育者,无远不及。乾元,《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以象君。广运,《尚书·大禹谟》:“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孔安国传:“益因舜言,又美尧也。广谓所覆者大,运谓所及者远,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此以言君德之广大深远。涵育,涵养化育。无垠,没有边际。

    [13] “若华”句:言唐帝国的东方以若木之所在为标志。若华,若木之华。若木,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乙编谓:“案古言若木有二。《山海经·大荒北经》曰:‘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又《海内经》曰:‘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若木。’《淮南子·墬形训》曰:‘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此西极之若木也。《说文》曰:‘叒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叒读曰若。故亦作若木。此东极之若木也。”据王维文意,此指东极之若木而言。东道,通往东方的道路。此泛指东方。《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晋秦两国合围郑,郑派烛之武见秦君,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东道主,郑在秦东,言其可作为秦国使节出使东方的接待主人。标,标志。

    [14] “戴胜”句:谓唐西以昆仑为其门户。戴胜,戴玉琢之华胜。是神话人物西王母的头饰。《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郭璞注:“胜,玉胜也。”郝懿行笺疏:“郭云‘玉胜’者,盖以玉为华胜也。”又,《大荒西经》:“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西王母所处昆仑在西方,故这里以戴胜指西王母,代其所居之地。候,守门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候。”颜师古注:“门各有候是也。”

    [15] “岂甘心”句:邛杖,《史记·大宛列传》:“(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司马贞正义:“邛都邛山出此竹,因名邛竹。节高实中,或寄生,可为杖。”句谓唐东及若木,西及昆仑,极为辽远,岂以邛杖之输入为满足?

    [16] “非征贡”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之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包,同“苞”。茅即楚地所产之菁茅,古人拔此茅而裹之,谓之苞茅,为王祭所用之物,也是楚王应向周天子所交纳的贡物之一,故管仲以“苞茅不入”为问罪借口。这里作者是说异域殊方之交纳贡物,并非是唐朝廷责其贡之,而是出于其自愿。

    [17] “亦由”二句:由,通“犹”。呼韩来朝,《汉书·宣帝纪》:甘露三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舍于蒲陶之馆,《汉书·匈奴传》:“(哀帝)元寿二年,(乌珠留)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这里作者二事合用,明异域来朝之意。

    [18] “卑弥”二句:《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以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罽十张、蒨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按,交通蛟。这里用此典,明外夷款附之意。

    [19] “牺牲”二句:谓朝廷以各种礼物来传达对四方客人的厚意。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圭璋和束帛,古代祭祀、会盟、朝聘等用之。此处以“牺牲玉帛”代指各种礼物。将,传达,表达。《仪礼·士相见礼》:“请还贽于将命者。”郑玄注:“将,犹传也。”

    [20] “服食”二句:谓天子的服食器用,不苛责异域远方来贡其宝物。服食器用,《尚书·旅獒》:“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孔安国传:“天下万国无有远近,尽贡其方土所生之物,惟可以供服食器用者。言不为耳目华奢。”不宝远物,《尚书·旅獒》:“不宝远物,则远人格。”孔安国传:“不侵夺其利,则来服矣。”

    [21] “百神”二句:百神受职,《礼记·礼运》:“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孔颖达疏:“百神,天之群神也。王郊天礼备,则星辰不忒,故云受职。”五老告期,五老为神话传说中的星精,尧将禅位于舜,五老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期,知我者重瞳黄姚(指舜)。”后礼备,有龙马缘坛而上,吐《甲图》而去。事见《竹书纪年》卷上。二句言以天子圣明,百神各司其职,无有差错,天上五老星精也出现告以其得天命之期。

    [22] “况乎”二句:戴发含齿,指人。《列子·皇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得,犹能。稽颡(qǐ sǎnɡ启嗓),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虔诚。二句承上而言,谓天子圣明,受命于天,群神拥戴,何况乎人,怎能不虔诚拜服。

    [23] 海东:指大海以东的地区。

    [24] “正朔”句:谓其采用的是夏朝的历法。正朔,帝王新颁布的历法。古代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始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夏建寅,即以正月为岁首,而殷以十二月为岁首,秦以十一月为岁首。自汉武帝后,改用夏正,历代因之。夏时,即夏历。

    [25] “历岁”二句:谓经过多年其使者方才到唐,继续原先已建立的双方的友好关系。按,日本多次有遣唐使来中国,其中玄宗朝分别有开元五年、二十二年、天宝十一载三次。行人,古代职官名,掌朝觐聘问之事。

    [26] 方物:指本地的特产。

    [27] “司仪”二句:司仪加等,犹言司仪在接待时提高其地位等级。司仪,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位在王侯之先,指给予特殊的礼遇。

    [28] “掌次”二句:谓负责住宿的官员也对之另眼相看,不将其安排于一般蛮夷使者所住的邸舍。掌次,官名。《周礼·秋官》有掌次,掌王出行、诸侯朝会等舍止事。此指接待安排住处的官员。改观,犹改变其看法。蛮夷之邸,专供蛮夷(四夷)来京住宿的邸舍。据《三辅黄图》卷六,汉代长安有蛮夷邸,在长安的藁街。

    [29] “我无”二句:言双方以诚相待,互不相欺。《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虞,欺诈。

    [30] 敷:施,加。文教:即以礼乐等进行道德教化。《尚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

    [31] 虚至实归:言来学习者皆获其所得而归。《庄子·德充符》:“虚而往,实而归。”语本之。

    [32] “晁司马”句:司马,官职名,为州郡之佐。晁衡任司马事未见载,具体未详。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束发指初成童或少年。游圣,谓游于圣人之门。语本《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里指晁衡入唐学习儒家典籍。

    [33] 负笈:背负书籍求学。笈,书箱。

    [34] “问礼”二句:老聃,即老子。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姓李名耳,曾为周藏书室史官,著有《老子》五千馀言。相传孔子曾向老聃学礼。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及《孔子家语·观周篇》。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相传子夏曾传《诗》。《汉书·艺文志》:“(《诗》)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二句是说晁衡入唐涉猎广泛,既学《礼》,又学《诗》。

    [35] “鲁借车马”二句:《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又,《孔子家语·观周篇》:“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之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遂言于鲁君曰:‘今孔子将适周,君盍以乘资之?’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竖子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二句事本之。宗周,周为诸侯所宗仰,故王都所在称宗周。此指东周都城洛邑。

    [36] “郑献缟衣”二句:《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又,《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吴)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上国,春秋时吴楚等国对中原诸国称上国。此处用二事,用以喻晁衡之入唐。

    [37] 太学:唐代中央设有太学,为国子监所属七学(即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之一,主要接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38] 客卿:对在本国作官的外国人的称呼。晁衡在唐曾历官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故云。

    [39] “必齐”二句:必齐之姜,《诗·陈风·衡门》:“岂其取妻,必齐之姜?”郑玄笺:“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齐,姜姓。”不归娶于高、国,《左传·定公九年》:“秋,齐侯伐晋夷仪。敝无存之父将室之,辞,以与其弟,曰:‘此役也不死,必娶于高、国。’”杜预注曰:“无存,齐人也。室之,为取妇。”又曰:“高氏、国氏,齐贵族也,无存欲必有功,还取卿相之女。”此处用二事,意谓晁衡不娶其本国贵族之女,而在唐成家。

    [40] “在楚”二句:在楚犹晋,《左传·昭公三年》载,郑国罕虎到晋国,说楚国每日派人来问郑国为什么不去向他们新立之君朝贺,我们如果派人去,又怕晋国说我君本来就有外心,进退都为难,所以我君让我来陈诉。晋宣子使叔向对曰:“……君实有心,何辱命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晋也。”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