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铁流最新章节!

    鲁迅

    到这一部译本能和读者相见为止,是经历了一段小小的艰难的历史的。

    去年上半年,是左翼文学尚未很遭压迫的时候,许多书店为了在表面上显示自己的前进起见,大概都愿意印几本这一类的书;即使未必实在收稿吧,但也极力要发一个将要出版的书名的广告。这一种风气,竟也打动了一向专出碑版书画的神州国光社,肯出一种收罗新俄文艺作品的丛书了,那时我们就选出了十种世界上早有定评的剧本和小说,约好译者,名之为“现代文艺丛书”。

    那十种书,是————

    1.《浮士德与城》:A·卢那卡尔斯基作,柔石译。

    2.《被解放的堂·吉呵德》:同人作,鲁迅译 1 。

    3.《十月》:A·雅各武莱夫作,鲁迅译。

    4.《精光的年头》:B·毕力涅克作,蓬子译。

    5.《铁甲列车》:V·伊凡诺夫作,侍桁译。

    6.《叛乱》:P·孚尔玛诺夫作,成文英译。

    7.《火马》:F·革拉特珂夫作,侍桁译。

    8.《铁流》:A·绥拉菲摩维支作,曹靖华译。

    9.《毁灭》:A·法捷耶夫作,鲁迅译。

    10.《静静的顿河》:M·绍洛霍夫作,侯朴译。

    里培进斯基的《一周间》和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也是具有纪念碑性的作品,但因为在先已有译本出版,这里就不编进去了。

    这时候实在是很热闹。丛书的目录发表了不久,就已经有别种译本出现在市场上,如杨骚先生译的《十月》和《铁流》,高明先生译的《克服》,其实就是《叛乱》。此外还听说水沫书店也准备在戴望舒先生的指导之下,来出一种相似的丛书。但我们的译述却进行得很慢,早早交了卷的只有一个柔石,接着就印了出来;其余的是直到去年初冬为止,这才陆续交去《十月》《铁甲列车》和《静静的顿河》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左翼作家的压迫,是一天一天地吃紧起来,终于紧到使书店都骇怕了。神州国光社也来声明,愿意将旧约作废,已经交去的当然收下,但尚未开手或译得不多的其余六种,却千万勿再进行了。那么,怎么办呢?去问译者,都说,可以的。这并不是中国书店的胆子特别小,实在是中国官府的压迫特别凶,所以,是可以的。于是就废了约。

    但已经交去的三种,至今早的一年多,迟的也快要一年了,都还没有出版。其实呢,这三种是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停止翻译的事,我们却独独没有通知靖华。因为我们晓得《铁流》虽然已有杨骚先生的译本,但因此反有另出一种译本的必要。别的不必说,即其将贵胄子弟出身的士官幼年生译作“小学生”,就可以引读者陷于极大的错误。小学生都成群地来杀贫农,这世界不真是完全发了疯吗?

    译者的邮寄译稿,是颇为费力的,中俄间邮件的不能递到,是常有的事,所以他翻译时所用的是复写纸,以备即使失去了一份,也还有底稿存在。后来补寄作者自传、论文、注解的时候,又都先后寄出相同的两份,以备其中或有一信的遗失。但是,这些一切,却都收到了,虽有因检查而被割破的,却并没有失少。

    为了要译印这一部书,我们信札往来至少也有二十次。先前的来信都弄掉了,现在只抄最近几封里的几段在下面。对于读者,这也许有一些用处的。

    五月三十日发的信,其中有云:

    《铁流》已于五一节前一日译完,挂号寄出。完后自看一遍,觉得译文很拙笨,而且怕有错字、脱字,望看的时候随笔代为改正一下。

    关于插画,两年来找遍了,没有得到。现写了一封给毕斯克列夫的信,向作者自己征求,但托人在莫斯科打听他的住址,却没有探得。今天我到此地的美术学院去查,关于苏联的美术家的住址,美院差不多都有,就是没有毕氏的。……此外还有《铁流》的原本注解,是关于本书的史实,很可助读者的了解,拟日内译成寄上。另有作者的一篇《我怎么写〈铁流〉的》也想译出作为附录。又,新出的原本内有地图一张,照片四张,如能用时,可印入译本内……

    毕斯克列夫(H.Пиcкapeв)是有名的木刻家,刻有《铁流》的图若干幅,闻名已久了。寻求他的作品,是想插在译本里面的,而可惜得不到。这回只得仍照原本那样,用了四张照片和一张地图。

    七月二十八日信有云:

    十六日寄上一信,内附《铁流》正误数页,怕万一收不到,那时就重抄了一份,现在再为寄上,希在译稿上即时改正一下,至感。因《铁流》是据去年所出的第五版和廉价丛书的小版翻译的,那两种版本并无出入。最近所出的第六版上,作者在自序里说这次是经作者亲自修正,将所有版本的错误都改正了。所以我就照着新版又仔细校阅了一遍,将一切改正之处,开出奉寄。……

    八月十六日的信里,有云:

    前连次寄上之正误、原注、作者自传,都是寄双份的,不知全收到否?现在挂号寄上作者的论文《我怎么写〈铁流〉的》一篇,并第五、六版上的自序两小节,但后者都不关重要,只在第六版序中可以知道这是经作者仔细订正了的。论文系一九二八年在《在文学的前哨》(即先前的《纳巴斯图》)上发表,现在收入去年(一九三〇)所出的第二版《论绥拉菲摩维支集》中,这集子是尼其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