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淮南子译注最新章节!

    本篇导读

    本卷原注题解说:“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也。”“主”是君主,“术”是治国之道,本卷全面地论述了君主的治国之道,其原则是无为而治,“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当中指出在上位者“至诚、至精”,不必扰民,只须挑选贤臣,让臣下发挥才能,以及调节各部门的力量,公正严明地施行法律,将工作系统化,简约工作,从而令国家升平康泰。

    此卷所述与现代人管治国家或企业有很多相通的部分,读者不妨学习本卷的管理原则和应用方法。

    人主之术[1],处无为之事[2],而行不言之教[3]。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4],因循而任下[5],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6],足能行而相者先导[7],耳能听而执正进谏。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事,言为文章,行为仪表于天下[8]。进退应时,动静循理,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名各自名,类各自类,事犹自然,莫出于己。

    1 术:解作“道”,用行动或方法达到道的自然秩序。

    2 处:实行应用。

    3 不言之教:不用言语,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人。

    4 一度:集中在唯一的自然法度之内。

    5 因循:循着事物的法规,不加干预。

    6 行人:官职名称,负责安排诸侯觐见天子,或代表天子出使聘问诸侯。

    7 相者:赞礼人,辅助礼仪的官员。

    8 仪表:礼仪的规范法则。

    译文

    君主管治天下的方法,应实行无为之治,不以言语说教。君主清心宁静而不妄动,集中于自然法度而不摇摆,循着事物的法规任用下属,监督他们而不会令自己疲劳。故此领袖心里知道规范,仍然会接受老师的劝谕辅导,能言善辩却会接受官员建议的辞令,双脚可以行走却接受赞礼人引导,耳朵能听却让执行政务的人提出谏言。因此,君主考虑问题时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筹谋事情时不会犯错,言语成为优雅的文章,行为成为社会礼仪的法则。进退都适合时宜,活动和安静都依循道理,不会因为丑陋、美丽而产生喜恶之情,不会因为受到赏罚而快乐发怒,各人自得其名分名声,同类的人各自聚集,让事情顺其自然地演变,这些都不是君主个人造成的。

    赏析与点评

    高层领导不应管理太过细微的事情,也不应经常干扰下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出于“自然”、“公义”,便应放手,赞赏下属已经足够。

    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若欲规之[1],乃是离之;若欲饰之,乃是贼之[2]。

    1 规:用规矩约束。

    2 贼:败坏。

    译文

    眼睛乱看就会淫邪,耳朵乱听就会被迷惑,嘴巴乱说话就会造成混乱。目、耳、口这三个关口,不可以不谨慎守卫。如果想设定规矩约束它们,就会使它们分离;如果想装饰它们,就会使它们败坏失误。

    末世之政则不然,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民贫苦而忿争,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执政有司,不务反道矫拂其本,而事修其末,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为治,无以异于执弹而来鸟,捭棁而狎犬也[1],乱乃逾甚。夫水浊则鱼噞[2],政苛则民乱。

    1 捭(bǎi):挥动,拿起。棁(tuō):木杖,木棍。

    2 噞(yǎn):鱼浮出水面呼吸。

    译文

    近世的政治则不同,上层官员贪索无度,下层官员贪心得如狼虎般不退让,人民因贫穷受苦而互相仇恨争夺,做事辛劳却没有成果,巧智诈伪兴起,盗贼滋长蔓延,社会上下互相怨怼,政府的号令不能施行。执政和司法机构的官员不返回正道,反而违反治国的根本,从事微末的工作,削弱了政府的仁德,不断增加刑法,想以此来治国,这就好像手执弹弓却想雀鸟飞来,挥动木棍却想逗狗玩耍,这只会令混乱的情况加剧。水污浊时,鱼便会浮出水面呼吸,政策苛刻,人民就会作乱。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1],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不直之于本,而事之于末,譬犹扬堁而弭尘[2],抱薪以救火也[3]。故圣人事省而易治,求寡而易澹,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为而成。

    1 多态:很多做作的姿态。

    2 堁(kè):尘土,灰尘。弭(mǐ):消除,清理。

    3 薪:柴草,可燃烧的木料。

    译文

    因此在上位者诡计多端,下属也会诡诈;在上位者常做事炫耀,下属也会很多巧饰姿态;在上位者烦扰多变,下属便会不得安宁;在上位者贪心多求,下属就会互相争斗。不让他们植根于根本上,反而在末节上做事,好像扬起灰尘来清理飞尘,抱着柴草去救火。故此圣人做事简省而容易管治,要求少而容易知足,不须特别施恩却自然显出仁爱,不用刻意说话而具备诚信,不强求而有收获,不做什么而有所成就。

    赏析与点评

    此段说明了为政不须制造太多烦扰的事情,因为“事省而易治”。

    故曰:乐听其音则知其俗[1],见其俗则知其化[2]。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谕文王之志[3],见微以知明矣。

    1 乐:音乐,礼乐教化。

    2 化:文化教育。

    3 谕:比喻,由此而知道或明白。

    译文

    故此说:关于礼乐教化,听到当地的音乐声韵,可以知道当地的风俗;看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以知道当地的教育情况,明白礼乐的感化作用。孔子向师襄学习琴艺,由此明白周文王的志愿,通过细微的事物和音乐语言,可以推知更广阔明朗的意旨。

    赏析与点评

    所谓“言为心声”,只要细听人言,便可以知道人的思想。为政者必须多听民歌,了解人民的要求,及早疏导民怨,这样便能令社会更和谐。

    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1],不为胡、越改容[2],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刑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故国有亡主,而世无废道;人有困穷,而理无不通。由此观之,无为者,道之宗[3]。故得道之宗,应物无穷;任人之才,难以至治。

    1 变节:气节丧失了,向敌人投降。

    2 改容:改变礼仪的妆容,包括衣服和面部化妆。

    3 宗:宗旨目的,根本。

    译文

    现今人们使用的权衡规矩,一旦定立了标准就不会更改,不能因为秦、楚两国强大而变更节操投降,不能因为胡、越两地的艳丽妆饰而改变外貌仪容。保持不变恒常的标准就不会偏邪,只做耿直的行为就不会流于俗世,一日将它作为标准,便万代承传下去,以无为的原则做事。故此国家有灭亡的君主,而世上没有废弃大道;人会有困难贫穷,但是道理没有行不通的时候。由此看来,无为不做作,是道的根本。因此得到道的根本,便能应对事物无穷变化;单凭人的才智,是难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理想的。

    无罪者而死亡,行直而被刑,则修身者不劝善[1],而为邪者轻犯上矣。故为惠者生奸,而为暴者生乱。奸乱之俗,亡国之风。是故明主之治,国有诛者而主无怒焉,朝有赏者而君无与焉。诛者不怨君,罪之所当也;赏者不德上,功之所致也。

    1 不劝善:不推行道德,劝人行善。

    译文

    无罪的人死亡,行为正直的人受刑罚,于是修身的人就不会劝人行善,而行为奸邪的人便敢于犯上作乱了。故此胡乱给予恩惠会助长奸邪,乱行暴政便会导致动乱。奸邪混乱的习俗,就是亡国的歪风。因此,在英明的君主的治理下,国内有被诛罚的犯人,但君主没有发怒,朝廷有官员被论功行赏,但不是出自君主。被诛罚的人不埋怨君主,因为他们犯罪后是理应受到惩罚的;受奖赏的人没有感谢君主,因为他立下功劳是应该得到赏赐的。

    赏析与点评

    君主清明而简朴,赏罚分明,不妄杀无辜,所以“诛者不怨君”,罪犯自觉应该受罚,这样可警示其他想犯法作恶的人。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廉俭守节,则地生之财;处愚称德,则圣人为之谋。是故下者万物归之,虚者天下遗之。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暗,虚心而弱志。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于是乃始陈其礼,建以为基。

    译文

    君主保持清静无为,上天便会给予时机;君主廉洁俭约守节,大地便会生出财富;君主安守愚拙,做事合乎道德,圣贤的人自然会为他出谋献策。故此低下谦让的人,万物都会归附他,虚松宽大的人,天下都会归他所有。君主听到人民的声音而治国,清明而不昏庸,怀着谦虚的心,减少个人的欲望。因此所有大臣都像辐条汇聚到车毂般凑近在君主身边,与君主一起努力前进,无论是愚智贤良和不肖,没有不竭尽所能的。这时才可开始陈述和准备当中的礼制,建构治理天下的基础。

    赏析与点评

    廉洁节俭,自然能积累财富,即使君主愚拙,但如他有道德,仍会获得圣者襄助。宏观地听取不同人的看法,“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对事不对人地考虑智者或愚者的意见,才会获得最好的解决办法。

    主道员者,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虚无因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