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百味人生最新章节!

    一、慈善与性善

    二、狡猾与聪明

    三、改革与守旧

    四、勇敢与鲁莽

    五、善的差异

    一、慈善与性善

    我在这里说的“慈善”,是指为大众谋求福利的举动,也就是希腊人所说的“博爱”。用“同情心”这个语汇来表达慈善,是不够分量的,不能表达出它真正的含义。“慈善”是表现于外的行为,而“性善”是内蕴的性情。“善”是一切内在的道德与人类尊严中最高贵的美德,因为上帝本身就是“善”。人们如果没有这种美德,那就和老鼠相去无几,必会成为一种有害的可怜东西。“慈善”就是宗教上称作“仁爱”的那种美德。除了偶尔会误用以外,这种美德是永远不会用得过度的。天使会因为有过分的权力欲望而堕落,可是“爱”这种德行的发挥,不论怎样都是不会过分的,天使和人都不会因为它而发生危险。性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如果没有机会与对象来施用于人类,那就会在其他的生物身上去求得发挥。古代的土耳其人是很残酷的,然而他们很爱护鸟类和兽类,常给鸟和狗喂食。据巴斯伯契斯的报道,君士坦丁堡有一个青年基督徒,曾经因为将一只长嘴鸟钉在自己的门上,差一点被人用石子活活砸死。

    但是,有时慈善和仁爱也有误用的情况。意大利有句讽刺的谚语,说:“对谁都行善,也就无善可言了。”有位叫马基雅维里的意大利学者,曾经大胆而坦率地这样写道:“基督教的信仰使好人甘心去做坏人的牺牲品。”他下这样的断言,是因为从来不曾有一种法律、教条能像基督教那样发挥仁爱的精神,做出许多伟大的善举来。所以,我们要留心善良的行为可能发生的错误,以避免毁谤和危险。别人是否善良一定要看清楚,别被他的外表欺蒙。外表常是虚假而不可靠的,因此诚实的心灵很容易上当受骗。对于伊索的鸡,不可抛给它珍珠,因为一粒麦子将会使它更加喜悦。对于这一点,上帝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他把雨水赐给所有的人,让阳光照射公正之人,也照射邪恶之人。可是,他并不把财富、荣誉和道德都赐给所有的人。普通的恩惠可以不分等级地赐给任何人,而特殊的恩惠需要慎重的考虑与选择了。

    在复制一件东西时,要注意不能把原来的样本弄坏了。神学家把我们对自己的爱比作是原来的样本,却只把我们对别人的爱看作是一个副本。耶稣说:“变卖你所有的东西,分给穷人,跟我来!”然而,如果不跟“我”来,你也一样可以做出不要许多钱才能办得到的善举,最好还是别把所有的东西都变卖掉,不然等于是汲泉水去充河水,泉水被汲干了,河水却未必能增加多少,那样未免太过失算了。慈善和仁爱固然需要感情来启迪,还需要理智去引导。

    有的人生来便是性善的,也有的人生来就是性恶的。我们常看到一些生性固执而不愿学好的人,这种人倒不见得怎么坏,他们只不过是顽固罢了,有时喜欢与人发生冲突而已。然而,有些人是生性极度阴狠,这种人就非常危险了。他们喜欢看到别人的不幸,在别人失势的时候,他们落井下石,连癞皮狗都不如,简直就像是见了东西就嗡嗡乱叫的苍蝇。这些厌世的人,一心要使别人意志消沉,要把别人推向死亡的边缘,逼着别人上吊,然而花园里连一株可供人上吊的树都没有,因此这种人还比不上雅典的泰蒙(莎士比亚剧中极为厌世的一个人物)。这种性格是人性中的反常现象,不过却也有它的用处,伟大的政治家常是由这种性格造就而成的,正如木材中的弯曲者,它虽是不适用于做造房屋的栋梁之材,但用来制造海上乘风破浪的船倒是很合适的。

    “善”有很多特征,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认识他。一个人如果连对待陌生人也亲切而有礼貌的话,那他必定是一个通情达理而具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将和别人的连在一起,他是不会感到孤独的。如果他怜悯又同情别人的苦难与不幸,那么他的心就像那种能产生香液的高贵树木一样,他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去解救别人的。他若能常存宽恕之心,那他就更高尚了,也不会轻易地招来别人的侵犯。虽然别人送给他的礼物很轻,他仍会感谢不已,那是因为礼轻情意重。他所感谢的是人家的美意,而不是区区礼物。如果他有圣保罗那种完美的人格。为了救同胞,甘心自己挨骂被咒,被逐出天国,这就表示他具有神性,已接近耶稣基督了。

    二、狡猾与聪明

    我们可以把狡猾看作是一种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的人和一个聪明的人当然有着显著的不同,不管是从能力方面来说,还是从诚实方面来看,他们都有极大的差别。有的人虽然爱捣鬼,善于记牌,却玩得不好;有的人虽然很会呼朋唤友,善于钻研,但在别的方面一无所能。对人的了解是一回事,对事的了解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许多人虽然善于察言观色,懂得怎样逢迎人意,但当他实际做起事来的时候,并不怎么能干,这是由于他们读书不通,又过于重视对人的研究的缘故。这种人诡计多端,可与之共谋,却不可与之共事。他们的手段只能用于熟人身上。有句古话说:“把他们送到陌生人的面前,共谋共事可测其愚智。”这句话对这类人来说刚好适用。狡猾的人像个杂货摊,他们到底有多少货色,我们细加检查便知。

    有很多聪明人表面上虽然爽朗,但肚子里藏着许多的秘密,因此有的狡猾的人就效法耶稣教会的教士,一边跟人谈话,一边察言观色;他们也像耶稣教会的信徒般假正经地低头偷偷地窥探别人。

    另一种狡猾是,当你急于完成一件事情,而要与人商洽时,你先得与对方谈些题外话,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以便他不会过于清醒而反对你的提议。一位做秘书工作的人,每当他拿了许多账单要请伊丽莎白女王签字时,总是先跟女王谈些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女王对这些账单就很不在乎了,并爽快地予以签字。当对方在极端忙碌时,对你所提的事无暇细加考虑,这时如果你向他提出某种要求,也容易得到满足。一个人如果想对某种事情加以阻挠,又怕别人知道,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在表面上假装希望这件事进行顺利,而在暗中设法加以阻挠。

    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如果突然中断话头,像是有话要说,却极力抑制不说,这样常会使听者更加感兴趣,而希望他能继续多讲一些。其方法是,让别人问起你某件事,然后,当即回答他,要比你主动把那件事告诉他更有效。所以遇有这种情况,不妨面露与平日不同的神色,使对方禁不住要追根究底你为什么会有这种面色,这样你便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申诉机会。为人臣的尼希米亚斯就曾故意这么说:“在王的面前,我以前又何曾有过这种脸色?”而后,他便开始申诉他想说的话。

    对于不愉快而难以启齿的事情,最好找一个没有分量的人先把事情说出去,然后把重要的话留着等人问起时再说。纳西沙斯向克劳底斯说起他的妻子梅莎琳娜与西利斯私通并结婚的事情时,他述说的方式就是这样的。

    一个人说起某件事不愿以自己的名义负责,而借用别人来掩饰,这也是一种狡猾。他的方法是用这类话来搪塞:“一般人都这么说……”或“外人传说……”。

    我认识一个人,他写信的时候总是将重要的事写在“再启”或“又及”的部分,似乎这是附带提及的、无所谓的小事一样。

    我还认识一个人,他喜欢把演讲的内容的重点暂时略去不讲,然后再回头重新补述一番,仿佛要把它忘记了似的。

    有些人故意在人前把手里拿着的东西或信件遮遮掩掩,故意装作不愿被人发觉的样子,好像不会料到有人走过来似的。而别人这时倒会因此查问他是什么事,这正中他的心意,因为他本来就想把这事告诉别人。

    一个人故意说一些话让别人传播,然后再加以利用,这也是一种狡猾。有两个人,他们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同时争取一个秘书职位,但他们两人依然维持着很好的友谊,还时常互相磋商。其中一个故意说,在一个没落的王朝里做事是非常艰难的,他不想干了。另外一个就把这句话向他自己的朋友说,也说他不想在一个没落王朝里求一份秘书的差事。这句话再传到第一个人耳边时,这第一个人便把这句话向女王奉告,女王听到“没落的王朝”一语,非常不悦,从此再也不听后面一个人的请求了。

    有一种狡猾的说法:“巧妙地翻转锅饼”,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将自己向别人说的话,弄成像是别人向自己说的话一样。在两人之间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就不易辨别到底是谁先开始说的了。

    有些人善于用反面的说法为自己辩护,以攻击别人。比如说:“我可不会这么做。”提节林纳斯攻击巴鲁斯就是用这个方式,他说他除了关心皇上的安危之外,便没有别的目标了。

    有些人有满肚子的故事,随便什么事情他们都能把它编成故事告诉别人,这样可使自己较为安全,也使别人更乐于接受他的说法。

    一个人把自己所期望的回答先暗示出来,这也是一种狡猾,因为这样一来,对方对自己的意见也就不会过于坚持了。

    有些人说话时居然能等待许久,绕个大圈子,而后再说出本意,这真是需要很大的耐心,但是这个法子非常管用。

    趁人不备之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人措手不及,从而使那个人在仓促的回答中暴露出秘密,这也是一种狡猾。例如一个改掉姓名的人在圣保罗教堂附近行走,忽然有人从后面走来喊出他原来的姓名,便会使他惊慌失措,立刻回头张望,从而暴露出他的秘密。

    这各式各样的狡猾实在不胜枚举,如果能把他们列出一张清单,倒也有价值。因为在一个国家里,如果大家都把狡猾的人看成是聪明的人,那是比任何事情都要糟糕的。

    有些人只知道事情的表面因果,而对其关键不加深究,这就好像一幢房屋,虽有方便的楼梯与入口,但没有好房间一样。这种情形的发生是因为他们对事情只知巧妙地逃避,而不能切实地考察与辩论。这种人多半希望别人以为他们对自己的问题都能解决,而不愿与人商量。像刚刚提到的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只是在耍花样骗人,而不肯脚踏实地去做事。所以,所罗门说:“通达的人步步谨慎,愚昧的人无话不听。”

    就蚂蚁本身来说,它是一种聪明的小动物,可是,它对花园与果园危害很大。与这种情形相似的是唯利是图的人,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固然是聪明的,但对别人危害很大。所以,我们除了自爱之外,也应知道对社会公益尽些义务。我们在谋取个人利益时,应以不伤害别人的利益为前提,对国家的利益更不可有丝毫的损害。一个人最可怜的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行动,就像地球以自己为中心而转动,而让其他星球在周围环绕运行一样,孤独无助。做君主的往往就是这样,他们把自己作为人民的中心,也将自己的利益认定为高于一切,因为他们不只是单纯的个人,他们的成败得失和大众的安危休戚相关。但是,作为一般人,就不能存有这种自私自利的念头,否则,凡由他们经办的事都会被歪曲,来适合他们私下的利益。而这种私下的利益常常是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会造成极大的祸害。因此,元首除非愿意将这种怀有私心的部属的利益看得比国家的利益还重要,否则是没有理由选用他们的。

    就主仆的关系而言,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主人的利益本来就是不可以的,如果仆人唯利是图到了不分轻重的地步,甚至为了自己微小的利益去牺牲主人重大的利益,那就更是坏得不堪想象了。这种情况颇为常见,比如贪官污吏或自私的将军、大使等,他们常牺牲君国大计,而去换取一己小利。他们的所得非常有限,可是国家因此蒙受重大的损失。有的人甚至自私到宁可烧掉他人的房屋来烤鸡蛋吃的程度,但奇怪的是,这种人能获得主人的信任,他们一方面用种种的方法去讨主人的欢心,另一方面却尽量求取自己的利益,对主人的利益是一点也不顾及的。

    从多方面来看,自私的聪明非常卑鄙。老鼠、狐狸、鳄鱼都是聪明而自私的动物。老鼠破坏房子,到了房子快要倒塌时,自己就先偷偷地溜了。狐狸叫猫儿替它控制住洞口,等洞口控制住了,便把猫儿赶走。鳄鱼捕食时,会故意先掉下泪来,以引诱别的动物上当。但是,有一点我们能看得到,那就是自私自利的人终究是很不幸的,他们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自己也免不了要成为命运之神的祭品,而他们还沾沾自喜,以为靠自己的聪明就可以掩盖自己的自私。

    三、改革与守旧

    刚生下来的动物的样子都不好看,同样,一切改变或改革的事物,最初也使人很不习惯。不过,有些事情是以前的较好,不容易去效仿,比如说,事业的创建者往往比他的后人高强许多,这是由于人的依赖性,使人性中的恶性越来越强,而善性逐渐减弱,这是一种自然的倾向。改革是出于需要,就像有了疾病便有了医药一样。各种药都是改革,不肯服用新药的人的结果是疾病不会痊愈的。

    时间是最大的改革家。如果在时间的进程中,各种事物都在变坏,而人类的聪明才智又不能把它们变好,这说明习惯上所遵循的制度尽管并不好,却也还合乎时宜。有些惯例,时日既久,已不能见到它们的根源,要对它们突然加以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一种改革可能是有用而合理的,但与旧事物格格不入。而且,改革就像个陌生人,人们见了只会觉得惊奇,未必会欢迎。如果时间是静止的,环境是不变的,当然改变或改革就没有必要了。可是,时间在不停地飞逝,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变,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墨守成规,那么不变所引起的混乱,将比有所改变或改革引起的混乱更大。通常太看重过去的人便会轻蔑现在。时间是个伟大的改革家,它能改变各种事物,可是它的改革是缓慢的、不声不响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所以,人们在进行改革时,应以时间为榜样,效法它的办法去改革。不然,人们对突然而来的改革,不但会感到意外,而且也可能不肯接受。这样的改革对某些人可能是有益的,但对另外一些人却是有害的。受益的人当然高兴,对主持改革的人无限感激;而受害的人会觉得冤枉,自然要咒骂那改革的人了。

    国家大事的改革如果不是必要,或者改革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的话,还是不要轻言倡议改革为妥。在改革的时候还要注意,改革是为了革新,并不是以革新来满足欲望。人们对于新事物虽不拒绝接受,但也会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改革与否,经过详细的考虑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圣经》上说:“你们应当站在路上察看,探访古道,要行走在那善的道途上才是。”这是告诉人们,要站在旧路上仔细察看新路是不是好的,如果真是好的,就应当走下去。

    四、勇敢与鲁莽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值得博学之人深思的故事。

    有一次,有人问德摩斯梯尼演说家最主要的才能是什么,他说,表情。该人又问:其次呢?也是表情。又问:再其次呢?还是表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最了解所说的事情,同时他在自己所推崇的才能上又没有天生的优势。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表情在一位演说家所有的才能中不过是最表面的东西,并且更适合作秀者,却被抬得这样高,甚至超出其他如独创、口齿清晰等更高一筹的本领。不仅如此,这种表面的才能简直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切中的一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