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哲学原论最新章节!

    一 成实论之辨假名有与实有

    此下言成实宗及三论宗之论,将先自僧肇之论之所未及说来。按上文述僧肇物不迁论,言物之即动而观其静,不真空论言即物顺通,即见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此中于物之所以为物,实尚未尝有分析之论,故此即物之动而观其静,而顺通之,即尚可说只是主观之心境中事。僧肇又由物之可顺通,以言其无,及其性之莫易,以言其有。此无,乃依吾人之可顺通而说。此有,乃依吾人不能易之而说。其义虽甚精,然乎“物”未分析,则于种种不同之有无,亦未深加分析。其于有分俗有假有与真有实有,而言出世间之真谛,世间之俗谛之分,虽本于般若经第一义谛、世谛之分,然此只是初步分析。于种种俗假之有、与种种真实之有、及种种之无、及真俗二谛,僧肇固未能深加分析也。罗什译维摩诘经言种种世间出世间之二谛与不二法门,僧肇随文作注,亦未总摄之,而深析此二谛之义。僧肇又言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此中对名实二名之义,亦未深析。然在印度部派佛学中,则于种种之假实之有无,早有种种之讨论。据瑜伽师地论六十五谓“若诸法不待所余、不依所余,施设自相,应知略说是实有相;若有诸法,待于所余,依于所余,施设自相,应知略说是假有相。非实物有;谓以色等诸蕴、想事,为待为依,施设有我及有情等。”此即谓凡依待他法,而有之法为假法,不依待他法者为实法。此盖为佛学中判假实之共同标准。然依此标准,以论某类法为假或实,则又有种种分歧之说,如一切有部则分析种种之实有,并为之立种种之名。于三世法中蕴、界、处三科之法,如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之法,皆谓为有其名,即实有其法。而他部之说,则恒缩减此实有之范围。欧阳竟无先生早年之唯识抉择谈,尝总述之。谓“大众部则于三世法中唯说现在法、及无为法有;说假部于现在法中,又分别界处是假,惟蕴是实;说出世部于现在实蕴中,更分别世俗是假、胜义是实;一说部于胜义世俗蕴,现在蕴法是实,界处是假;说假部及经量部别派之成实论,皆同此计。而以界处是实,蕴是其假者,则俱舍论作此计。界为因义、种子义。”可见其说之多。今所论之成实论所自出之经量部,原属上座部,此上座部,亦一切有部所自出;而其论界、处皆假,则又近大众部之说假部。是正为能会通上座、大众二大部派之学者也。

    兹按成实论之书乃先以其所谓实有,破其所谓假名有,而谓之为空,此为人空。更言此实有者之亦空,以言法空。故人之只知有世俗之假名有与实法之有者,乃世俗谛;知其空者,方为第一义谛。由此以言空假名心、空法心及空心之次第。此即已对吾人所谓物之有之不同义、空之不同义,及“世俗谛”、“第一义谛”之义,更有一辨析之功;而不同僧肇诸论之无此辨析之功者;是即能联系于印度佛学之问题,亦联系于人类之哲学思想中之一应有之问题,而有之思想者也。

    按在吾人通常言物之有之中,首为种种实体性之物,如瓶、桌等实物,及我与他人或其他众生之个体之有;次为种种色声香味等色法,心理活动之受想行识之有;三为物之关系,如因果关系之有,及物所在之时空数量之有。此种种有之义皆不同,为常识中所能辨,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之所重加以分析者。然在中国文字皆只以一物字概之,即可忽其中之种种问题。在印度佛学中,释迦即言无我,而我与人及众生之生命,皆只为色心等五蕴之和合。后之犊子部言我为一不可说之实有,而人称之为附佛法之外道。部派佛学中之说一切有部,亦不以“我”为实有,而以三世之三科之法为实有,即过、现、未之色心诸蕴,与其自生之因或界,其生之“处”,以及因果关系,过、现、未之时间等本身,皆实有。其中亦包括以一切色法之物所自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或四大种为实有。然成实论则即主无我,不以过去、未来之法为实有,而以过去之事能为因而生现在之果者,其因已灭而非实有。然亦不碍此中有因果关系可说。而于一切一般所谓实体性之人物与四大,吾人视为诸心色之法所自生、所自在之处者,亦不视为实有,而视为假名有。其书卷二即详论过去、未来之法为假名有,卷三详论四大为假名有,皆非实有。此所谓“假名”之有,乃谓其有乃依名想而立。此“名”是指一语言文字,亦指吾人之语言文字所表之意想或概念。凡人依经验更由意想或概念之构造,而成之实体之物之有,皆是假有法,亦即假名有。据云在梵文中之假名,原为取因施设之义。取即是受,由根和境相对,而有所见闻觉知,皆谓之受。以受为因之施设,即为取因施设(吕徵三论宗,现代佛学五卷四月号)。今按此受,正无异今所谓经验。凡依经验中之色等蕴,而经意想或概念之构造所成之有,即依于此受为因,而施设之假名有也。此假名有,固不同于吾人对所谓实体之物之“色声等之经验之有”之为实有者也。然在成实论,则于吾人之经验之有之为实有者,又更说只是世谛或俗谛中之实有。若在第一谛,则此假名有与此实有,又皆当空。此则依于吾人现有之一切经验之本身,当转化灭度而说。故第一谛之“空”,有二义,一为破假名,一为破五阴(即五蕴)(成实论卷十一至十二)。然吾意其论之有哲学意味,而最足补僧肇之言之不足者,则要在其卷十一辨假名有与实有之一部。

    兹按成实论卷十一假名相品:“问曰:云何知瓶等物假名故有,非真实耶?”此即问所谓实体物之个体人物,非真实有,为假名有,其意义为何?下文之答:(一)为“假名中示相,真实中无示相。如言此色是瓶色,不得言色色”。此即以假名有,乃可以一宾词所表之性质或相貌说之者,实有则不能如此说。如人可说瓶是红的,但不能说“红的”是红的。(二)假名有者能具他法,如灯“以色具能照,触具能烧”,实法不如是,如一识不具异识,……故知“有具是假名有”。此即谓能具实法者,是假名有。只如其自己,以为一法者,是实法。如吾人可说瓶具有色,灯具有色。瓶灯是假名有,色是实有。(三)“因异法成,名假名有;如因色等成瓶,实法不因异成……如受不因异法成”。此即谓综合异法而成者,皆假名有。如瓶由色、形、坚等法,综合构成。至于受如苦,此苦之为苦,不由异法合成,则为实有。此外如色法中之红之为红等五蕴法,皆不由异法合成,而为实有。(四)“假名多有所能。如灯能照、能烧,实法不见如是……如受不能亦受亦识”。此即谓假名有者,有多种作用。如灯有照烧二用。实有之作用,则只如其自己,如受便是受,不具识之作用。(五)假名有之名字,依于其所构成之成分,而实有者之名字,不依于诸实有者所合以构成之物。如车之名字依轮轴等立。而色等名字,如红黄之色之名,不依由红黄之色与其他形触等合成之物而立。(六)假名有者所依以构成之成分中,无此假名有者之名。如轮轴等是成车因缘,是中无车名字,然则“车因缘中无车法,而因此成车,故知车是假名。”实有则无此情形。

    兹先综上所说,则成实论所谓假名有,正是吾人一般所视为实有之实体性的个体物。而其所谓实有者,则是于一般所谓于个体物之所经验之性相作用等,而为个体物之成分者。然依释迦说法,即谓此个体物为非实有,而唯此物之性相作用如色、受、想、行、识等为实有。此义在小乘之一切有部之主无“我”者,亦同此义。成实论即谓此一般所谓实有者为假名有,为世谛。谛者,诚谛义,即真实义。此即谓顺世间说,亦当说为一种世间之有。但其有唯依于人之本经验,而意想构造,更为之造名,而形成者,故只为假名有。在此点上,其论与西方休谟一流思想,唯谓经验中色声香味与心之知觉记忆等活动,为实有,物之实体,乃意想所构造而成之说,初无分别。然人既构成此物之实体观念,则可以其所由构成之性质作用等说之,并说此实体具有此性质作用等,故有上列第一第二与第四之义。然此实体等,实由综合不同之性质作用等异法构成,其名亦依此异法而后构成,而此异法中初无此名。此即第三第五第六之义也。

    至于成实论之下文,则是本上所说,而谓吾人之再以语言,论说了解假名有与实有者,其知识之方式、言说之方式不同。故其谓“如以色等名,得说色等,以瓶等名不得说瓶等”,即当属之下一节文,加以理解,不能如译文之单列为一项。今于下节之文,列为九项,以便读者:(一)“有假名中,心动不定,如人见马,或言见马尾,或言见马身,或言见皮,或言见毛……”此即谓吾人说马之一实体或假名时,吾人心之所见所知者,可为此实体之任何一方面或一部分。故吾人之所知所见者不确定。然人在知“实法中,心定不动,不得言我见色、亦见声等”。此即谓见某色便是某色,其经验确定不移。不同于说见马为实体时,吾人之经验可只是见马尾或马身等。(二)“可知等中不可说,亦名是有,是为假名,如瓶等……色等法不名可知等中不可说”。此亦当连下文“色等法自相可说,瓶等自相不可说故知是假名有。或有说假名相,是相在余处,不在假名中”加以理解。此即谓对为实体之假名有,吾人虽知其有,而吾人所知之相,则不在其自身中说:此不同于实有者之有自相,此自相即在其自身所在之处。如瓶之为实体之物,即假名有,于瓶吾人虽自谓知其有。然吾人所知于瓶之相,如其色,乃表现于瓶之外之他处,而不在吾人所视为瓶自身所在之处。然如色为实有,有其自相;其自相,应即在其自身所在之处,而不在其外或余处。此则如西方哲学之以物体之自身,人虽知其有,然其相状,则为其自身所表现之现象。此乃其现于他物之相,而不在其物之自身者。然对此物之自身,吾人虽可知其有,然人又除物所表现之相外,于物之自身相,实无所知,而不可说。故西方哲学恒谓物之自身之自相不可知,亦不可说。此即同成实论之言瓶之自身为“可知等中不可说”,或其“自相不可说”之旨也。此下文更举“智者、不智者相:若身、口、意、能起善业是名智者;身、口、意、起不善业,名不智者”为例。此身、口、意、起之善业、不善业,可知,亦可说。但视智者或不智者为一实体之人,此实体人之自身,若离其所表现之善业不善业,则不可说其自相。(三)吾人说此假名之实体所表现之现象或相,虽在余处,亦复不一。如于一假名之实体之人,或说其色相、说其受相、说其想相、行相。于假名之实体为一者,有多相可说。此则依假名之实体,原由综合多性相,意构而成故。然在实法,则“色等相不在余处,亦无多相”。此即谓说色等相,如说红色之相,即在红上说。红只是以一红为相,无多种相。如人谓红中杂有蓝,此蓝亦只是一蓝,蓝自相是蓝,仍无多相。不同于吾人之说瓶之表现为红又为坚之有多相,乃自其自身之表现,说其自身有多相也。(四)“若法为一切使使,是假名有。实法不为使使,以诸使使人故”。此即谓假名有如个体人为被决定者,被诸使所使者。如人为诸心理活动所使,实法如某活动即某活动,某色即某色,不为他活动他色所使。以上说,假名有、实有作认知对象言之别。以下说其认知历程之异。(五)人乃先于实有知有,如先见色之相,乃依之起分别,方更言我见瓶。此乃后有,亦不如实,以实未见瓶故。(六)言于假名有,人可生疑,色等中不生疑、如人于瓶之色可生疑,于实见某色,不疑其为声。至于如闻说色空,而复见色则生疑,问其为有为无;则是依另一因缘,于色之有无义生疑。非于色疑其为声之疑也。(七)于一实体之物得生多识,而由多入所摄。多入即多种感官。如由视触诸官,以知瓶之有。实法如色,则只生一眼识,亦只为一眼官所摄。(八)“若无自体而能有作,是假名有……又所有分别是怨亲……来去、断坏等、烧烂等,所有作事……又罪福等业,皆是假名有……皆非实法”。此数语可合为一。即谓有一实体之人或物,视之为一作者,对之生怨亲分别,而以其能作一事以生起他事,皆假名有。此即一般所谓实体或实事有为因而生果之能,亦是假名有。实法则各如其为一实法。如色只是色,见只是见,一事即一事。其中无“生果之能”可说,亦不能称为一作者。此谓因无生果之能,藏于此因中,为作者,亦休谟之所论。皆可依同一思路理解。(九)假名有相待而成,故有此彼、轻重、长短、大小、师徒、父子及贵贱等。实法无所待而成,色不待余物,以更成声等。此即谓凡吾人言某物有,更将其与他物相比较,以想见其相待相对之差别关系时,此差别关系之有,皆是假于他物之有以成其有,亦依于吾人之兼意想他物之有,方知其有,而成其有之名。故其有亦皆是假名。唯不待意念之及于此关系,而直就其自身而言之有,方为实法有。依此上种种义,则于假名有与实法有之不同,人可确切把握。至对于此二种有之关系,则成实论于此原谓于此二种有,如定说为一则当破,以是二有故。如定说为异亦当破,因离实有,无假名有故。但亦非不可说色等法之实有,亦非不可说此一异之当破,更不可一往说无,此则见后诸品文。要之,此假名有与实法有,乃皆可说为有者也。

    上所述成实论之言人于假名有者,其知不确定,人于此心动不定,又于假名有者,恒视之为被决定,被使者,亦其内容不定者;再人依于实有者生分别,方谓我见一假名有者;于假名有,人又恒有疑,更依之生怨亲、来去、断坏、烧烂等想,比较轻重、长短、贵贱等念。总而观之,即是说吾人只往念彼假名有者,便使吾人之心不能定于一实法之有,以知实法之有,而只有一假名心。真修道者必须进至知实法之心。而当其进至知实法之心时,则亦当空此世俗之假名心。故在其立假名品时,谓当以智先灭此假名心。然此品又更言灭法心、灭空心。所谓灭法心者,即此品以空智灭法,假名相品中所谓以空破实法有,此则为更进一层之义。至于灭空心,则又是再进一层之义也。

    在假名相品中,言不假空破,是假名有。即谓人之执有实体之人物或有作者,因中有生果之能等,只须以实法破。即谓知此人物等只是依五蕴之实法,所意想构造而成之假名有,则可不以假名有为实有,而破此假名有。在此处成实论之立场,与一切有部等以实法破人我之执正相同。此即赖知实法之有,以成无我之行。故此品更言随无我行处,是实法有。而成实论之所以名为成实,盖即由其破假名有,原依于先见此实法之有之故也。

    然成实论之进一层之义,更言以空破实法有,又言随空行处,是假名有。此盖谓人之所以能随空行,不依于其知实法之有;而由于其知假名有者之只是假名有,而非实;即依此非实之知,以随空行,而更空其现有之五蕴之实。此现有之五蕴之所以当空者,以佛之四谛教,原以见灭谛,而灭吾人苦集,方为得道者。吾人现有之五蕴,原只是苦集也。此义则详于成实论中卷十二灭法心品。在此品中,行者不见五阴(即上文之五蕴),但见五阴灭。又谓“若见五阴,则不名为空,以阴不空故。如是空智,则不具足……见色等无常……但未是清净,是人于后见五阴灭,是观乃净”。又言“若坏众生,是假名空,若破坏色,是名法空。……是故若人观色等法空,是名见第一义空……因诸法说作者不可得,是说假名空,……若遮某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五阴。……此空非但是众生空,亦有法空。……当知第一义,故诸行皆无;但以世谛,故有诸行”。此皆明言空假名,空作者或实体之人我、众生之执,只是空假名心;必空现有之五蕴诸法,得清净,方为空法心。故言诸五蕴等行,亦是世谛。此则见此成实论中之世谛,实包括假名有,与五蕴诸行之二者也。

    至于卷十二灭尽品论缘涅槃是否空心,则答案是人不只当有空法之心,亦当空此空法之心。合此空假名心、空法心,而又空心,是为灭三心。此即成实论言灭谛之宗趣。至于此下言如何修道,以证此灭谛,则今不拟述,读者可自观之。

    二 成实论与不空假名、空假名及假名空

    吾人上来之所以稍分析成实论之内容,重在见其辨假实、言世谛、与第一义谛,乃于世谛中分假名有与实法有,分假名心与法心;于第一义谛中,言空假名心、与空法心,更至于言空心;乃处处于有与空,皆以二义辨析,实较僧肇、道生之言,未能分析空有为二义者,有所进。在罗什、僧肇、道生以后,成论之盛,亦当由其所言之有此更进之处。成实论于世谛言有,于第一义谛言空。“第一义谛故说无,世谛故说有,不堕见中。如是有无二言皆通……若定说无(我),是则为过;若定说有(我),是名不及。故经中说应舍二边,舍二边……行于中道。”(成实论卷十)又云:“若说第一义故无,则智者不胜;若说世谛故有,则凡有不诤。又佛法名清净中道……第一义谛无故非常;世谛有故非断”。则此成实之言中道,与大乘般若经似无别。其卷十一破因果品之言与般若宗中论等书破因果之方式论证,亦几全同。故齐、梁人以成实为大乘。周颙为三宗论,谓当时言空者,或主不空假名,或主空假名,或主假名空,以综论当时言空诸家义。汤用彤先生言前二宗疑出成论。此中不空假名为鼠喽栗义。吉藏大乘玄论云“不空假名者,但无性实而假,世谛不可全无,为鼠喽栗。”吉藏二谛义解云:“明色无定性,非色都无,如鼠喽栗中肉尽,栗犹有皮壳,形容宛然,栗中无肉,故言栗空”。至于空假名宗则称为案苽义。吉藏二谛解云“谓世谛举体不可得。若作假有观,举体世谛;作无观之,举体是真谛。如水中案苽,手举苽令体出,是世谛;手案苽令体没,是真谛”。吉藏中论疏又言“空假名者,一切诸法,众缘所成,是故有体,析缘求之,都不可得,名为真谛。……苽沉为真,苽浮为俗。假名空有”。所谓假名空者,则吉藏中论疏谓“假名空者,假名宛然,即是空。寻周氏假名空,原出僧肇不真空论”云云。今按此周颙三宗之论,原文已佚,其所指之说之详,已不能考。然若如汤用彤先生之谓前二宗皆出成实,则不空假名宗,盖是依成实论之在世谛中之实法有而说;空假名宗,则盖自第一义谛之空而说。此二义在成实论,互不相违,则二宗当是各得成实论之一端。然成实论之世谛中,包括假名有与实法有如色等五蕴之二种。故其言空除空假名有以外,更有空实法有之空。成实论并未谓此实法有,即是假名有,此乃当注意者。今如统言世谛之有如色等皆为假名有,则明与成实论之所谓假名有之义不合。此色等,正乃成实论所谓一义上之实法有也。故成实论于言空假名心后,更有空此实法有之空法心。在此空法心中,乃唯重见此实法之空。若谓此成实论之实法亦是假名,则成实论之空假名,当说是空两种之假名。而其后一种之空假名,乃专即因缘生之实法有而空之。此岂不类似周氏所言第三宗之假名空?若周氏之假名空即僧肇之即有即空,于因缘宛然而见空,则当问此因缘是否指由苦集而至灭度之因缘?若是由此因缘以见灭度之空,则即成实论之义,而当说成实论兼有三宗义。若其只是泛指人所观之有或因缘法,而当下体之为空,则成实论无此义。当更问如何人可即当下之因缘而体之为空?如是依僧肇之即物顺通,以体之为空,则此中有不及成实义者,亦可有超过成实义者。大约吉藏是循此第三宗假名空之具此僧肇义,而超过成实义者措思,故赞成此第三宗假名空之说。所谓超过成实义者,则以成实论唯以由假名心空,至实法心空,及至心空,以转化吾人之苦集,而使之灭,言空。便仍是偏重由世谛之有,次第进至第一义之空;尚未至于直接即此当下之苦集之因缘法之有上观空,或即有观空,于世谛中见第一义谛,于假名见空也。而吉藏之异于成实,则盖在由空而空空,即可还至即有观空,以合于周颙第三宗假名空之旨,亦还至僧肇之旨。然此亦非谓成实之旨,无进于僧肇之旨之谓。依吾人之意观之,成实之分析世谛之有,为假名有与实有二种,空亦有二种,明有进于僧肇之论。而中论之于世俗谛有此二种,未明分析说,亦不及成实。当时之二谛之辨,亦以此“假名”之一名之义之不确定,而产生种种混淆之论。吾人须一加疏抉,然后可更知中国之成实论师及吉藏之言二谛等义,对般若宗之贡献之果何所在也。

    三 中论与成实论之异同

    按除成实论言假名外,中论言“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所谓假,初只是假借依待义。则凡事物假借依待其他事物而生者,其名皆假名,亦皆不能自为实有,亦无自性。而执之为实有、或有自性之执,皆当空。此所执之实有或自性亦空。此乃成实论与中论及大乘般若宗义之所同。因缘所生之一切法,皆假借依待因缘而生,则名之为有,即是假名有,或其有是一假名,非真实有,亦即世谛之言说或世俗谛上之有。谛即言说中之真实。在世俗言说中,以其有为真实,然实非真正之真实,亦即非真谛或第一义谛之真实也。中论分二谛,并以实体性之我物为世俗谛有,盖以其亦因缘生。此亦如成实论之以实体性之我物为世俗谛有。然成实论于实体性之我物与五蕴之法,分为二,先说前者为假名有当空,更于五蕴之法中,谓过去未来者非实,再在现在五蕴之法中,分苦集与灭道之法,而更以灭道之法,空苦集之法,更言空空,便成一次第之空有之历程,则中论未如此说。中论乃将实体性之我物与过现未之五蕴法,直下加以平观,皆视为世俗谛中假名有,更于四谛法,亦平观,而由“此中之灭道之法之空苦集,苦集既空,而更无所空,故其自身之能空亦空,而直下归于毕竟空”,以言此空亦是假名,而亦当空,为第一义之真谛。故中论无成论所说之次第的空有历程,而只言世俗谛与第一义之真谛。又在上引四句中,今之学者皆谓据梵文,此假名与空,皆所以直指此因缘所生法。依此义,则因缘生法为假名有亦即空,亦依其为假名有而为空,非如天台学者之谓空亦为假名。唯吾意则以如依义理言,亦非必不可以此空亦是假名,否则中论言空亦空之文,亦不可解。此后详。但今即据梵文谓中论之“假名”与“空”,初乃直指因缘生法,以观中论之旨,此所谓为假名有者,亦当有二义:一是假借依待因缘而生之法,如实体性之我物或五蕴等法,是假名。一是此生之自身或因缘与法间之关系之自身,是假名。故中论亦言不生。如生是假名,则由因缘生一法为果后,此因缘自身之“灭”之自身,亦是假名。以至言因缘与其所生之果之间之其他关系,如为一为异,为常为断,为来为去等,皆是假名。由此而此整个之因缘关系或因果关系,皆是假名有,而在第一义之真谛上当空者。然此空,亦是依待假借此在因缘关系中之事物而说,故其自身亦是假名。而此空亦当空,乃不著有,亦不著空,是为中道。此盖即此中论之四句之旨也。

    如吾上文之解不误,则中论之言空义,与成实论之不同,而可说为其特色所在者,首在其言实体性之我物与五蕴法之空,乃平等观实体性之我物与五蕴法,而由其相依待,以见其皆为假名,亦可用之以互相破斥,而见其自性空。故中论一方以实体性之作者、染者、去者、我、有情众生为假名而无实,一方谓构成此实体性之人物之性相作用之属五蕴法者,为假名而无实。如其破去来品,言离“去”无“去者”,亦言离“去者”无“去”法。破染与染者品及破作与作者品,言离染与作业,无“染者”、“作者”;亦言离“染者”、“作者”,无“染”法“作”法。破六情品言无自实之“见者”、“闻者”,亦言无自为实之“见”法“闻”法。破五阴品言离“色等因”,无“色”等;亦言离“色”等无“色等因”。此皆是以实体性之“作者”、“去者”,依待“作”、“去”之法,以破“作者”、“去者”之实;更以“作”、“去”之法,亦依待“作者”、“去者”,以破此“去”法、“作”法之自身之实。合以成其互斥互破。此即不同成实论之只以“作”、“去”等五蕴法,破实体性之人、物,而不以实体性之人、物,破此五蕴法者。此乃由中论于“实体”与“为实体之相用”之“五蕴法”观念,乃平等的观其相依待之因缘关系,方能使之互斥互破,而见其皆不能自为实有各具自性,而在第一义之真谛上为空。由此而中论所更进之一义,即谓依此因缘关系而说之生灭、一异、常断、来去等,一切吾人今所谓抽象的思想范畴,其本身亦无实在性,而非实有,其自性亦在第一义之真谛上为空。而连于此生灭、一异、常断、来去之其他人所用之思想范畴,如时间之过、现、未、空间、生住老、有与无、合与异、然(为主词之实体或受者)可然(为宾词之属性或受),在中论亦皆自其依因缘关系中之生灭、一异等而立,以见其皆无自身之实在性,而非实有,在第一义之真谛上为空者。由此等等皆空,则所谓因缘关系或因缘与其果间之“生”的关系之自身,亦非实有,而此生即不生,而非生,亦为空。故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则以修道为因缘以去苦集,而证寂灭之涅槃,自其亦为因缘所生法言,亦是假名亦是空。故中论言涅槃亦是空。涅槃原为空一般之苦集之法者,今言涅槃是空,即正无异言此空当空,或此空是假名而当空。故在“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之义中,已涵空是假名,空亦空之义。然此非谓人不当由修道为因缘,以空一般之苦集之法。唯是谓人空一般苦集之法,而证其空之后,更当知其亦依因缘有,知其非能实有一自性,亦不当执此空,实有一自性。执之即空成有,而非空。故必空此空,而不见此空,唯证一般苦集之法之空,或涅槃境,而亦不见其有、或执有此涅槃境。于是凡所见有而执有者,由一般之实体性之人物、五蕴之法、抽象之思想范畴,如用以说因缘与其果间之关系者,以至涅槃之境,皆无能自为一实有,亦无一为可执之、见之;如自为一实有者,而见之执之为实有之见之执,乃无不当空者。唯于此一切,加以空尽,而此空亦自空,方为证空,证第一义之真谛,或证涅槃境之实事。此原是大般若经言“毕竟无其法,有入有出,有生有灭,有断有常,有一有异,有来有去,而可得者”、“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与胜涅槃者,亦如幻如化”之旨(大般若经卷三十,功德较量品),亦中论以及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之旨。然其所以有进于成实论者,则吾仍不谓其在能言空亦空,而唯在其“能用因缘依待义,以使实体性之人我,与为其相用之五蕴法,互斥双破”,及言“人用以说因缘关系之一切抽象的思想范畴,不能自为实有而当空,而于因缘之生法处,见不生”之两点之上。而尤要者,则为此中之第二点,最为三论书之思辨之特色之所在,而前所未有者也。

    四 中论之破生灭等范畴之哲学意义

    此生灭、一异、常断、来去、时空等吾人之抽象的思想范畴,原为吾人用之以形成对诸由因缘所生之法、或事物之知识者。吾人之思想,若不沿此诸范畴而进行,则吾人于因缘生法或事物之知识,不能形成。故此诸范畴,若只为吾人之思想运行之所经过之轨道或形式,初固无害,亦人之所不能免。世间既有此生灭、一异等名,亦必各有其所表之义。般若宗之言空者,亦必承认世有此等假名,此等名之各有所表之义,可用之以说诸因缘所生之法或事物,为吾人用此诸名时,其思想运行之所经过,亦为人可由反省,而知及者。中论等之于众因缘生法,更言我说即是空,言不生、不灭 、不一、不异等,亦惟应非否认此等假名之亦有其所表之义之谓。则其所说为空者果为何物?此必为人之沿此等名义之知,而更增加之情见与执见。如吾人知一物生而有,更于其上生一贪得心,而欲有此有,更谓其有为常有,即为于其生而有之上,所增加之一情见或执见。复次,人于一物灭而无之后,生一丧失心,更谓其一无即永无,亦为于其灭而无之上,增加一情见或执见。于此人若不于物之生灭上,增加情见或执见,则其生已而灭,即见其生不自有其生,而不生,不生则无可灭,而不灭。生灭如是,一异、常断、因果等思想范畴,在吾人之思想运用中之情形,亦如是。故若纯在此诸范畴更迭运用之主观方面,看此诸范畴,乃旋显旋隐,亦初可不被执著。然当其被运用,而联于物时,则可依人心之着于客观外在之物,而此诸范畴,亦如着于客观外在之物。人之情欲得某物,则欲有某物之有,更谓某物之有其有,有其生,而此“有”、此“生”,即成物之属性。反之,灭无亦可视为物之属性。而说物为一为异,为常为断时,此等等亦皆可视为属于客观外在之物者。人之思想更可进而综世间万物而思之,遂可于世间万物之全体,或说之为一大有、大存在,或说之为一大虚空;或谓之为一元,或谓之为多元;或谓之为始终恒常,或谓之为前后间断;或谓之为能自为因以生果者,或谓之为另一物,如上帝、梵天之果。此即成种种偏执之客观的宇宙论,或形上学之哲学。此类之哲学,虽皆由综宇宙万物之思而得。然其偏执一端,则初当是自吾人之情见之偏向一端而始。此类之哲学,亦终将更加重人之情见之偏向,以使人对其所偏向之物,起种种贪欲,与得失之心。如谓世间为一大实有者,而能自为因者,则使人贪住此世间,以在此世间之我之此身心为我,其所有之世间物,为我所有。其谓世间为虚无、或为其他世间外之上帝、梵天之果者,则使人于世间感空虚,而别求此世间外之上帝、梵天,而执之为我,以贪求上帝、梵天所有者,得为我所有。此在印度他派之思想中,固有此种种视世间为自有或梵天所创生之不同之论,更有于世间或主一元或主多元、或主常或主断之种种说。人凡有一思想范畴,可普遍应用于所谓客观外在之物者,人皆莫不可于其被思想所运用之时,更将其黏附于物,而客观化、外在化之,为一切物之普遍的属性,以成一哲学上之宇宙观,而形成人之一大偏执或情见;遂使人更不易自其偏执与情见相连而生之贪欲、与得失之心中解脱。此即大乘般若宗之所以必破:“一切依此诸范畴之客观外在化,而谓实有物生、实有物灭,实有一异或常断或因果”之执见,而一一由其在真理上实不可如此建立,加以辩斥之故也。

    按此种于世间主一元或多元,世界为自有或有超越之神为因之情见之哲学,乃原自人既有贪欲等情,并将其思想范畴,黏附于物而客观化之,所成之见。合此情与见,即名情见。在西方哲学中亦多有此类之哲学。在西方哲学自康德起,方知此等等范畴皆只为人之思想之形式,而内在于人之思想中,不可加以客观外在化,而用之以构造一形上学或宇宙论者。如用之以构造形上学,则世界之物为有众多之单元而不可分之论,与物一直可分、无此单元之论,相对反。世界为自因而有自由之论,与为被前因所决定而必然之论,相对反。世界有始有边之论,与无始无边之论,相对反。凡相对反之论之中之一,皆可立,亦皆不可必立。黑格耳更由此一切普遍范畴皆不离人之思想,随思想之运行而展现,以论西方之哲学家所提出之一切范畴,皆思想之循正反合之序,而由简至繁,以次第运用者。故吾人亦可由反省此思想之如何依正反合之序,而次第运用之,而对之作一系统的展示。此为西方哲学对范畴论之空前之一大成就。至于后之承黑格耳之范畴论,而能更进一根本义者,则吾不得不推英哲柏拉得来。柏氏之进于黑氏者,要在言人若将其思想范畴,无论一异、常断、本体与属性、因果、时空,等以客观外在地,论述实在,而成一形上学,皆无不归于与实在相矛盾,而亦导致哲学思想之自相矛盾。人欲超越此思想与实在之矛盾,即必超越哲学思想之自身,而必归于哲学之自杀。由柏氏之哲学,吾人可见般若三论宗之义,与西方哲学之发展相通之契机。此吾于四十年前尚在大学读书时,即有文论及。后发表于哲学评论一刊。吾人亦可说,人若亦循柏氏之思想道路而进行,即可断定一切将人之思想范畴客观外在化,而成之形上学或宇宙论,无论如何复杂精微,皆必不免于见此论与实在之矛盾,而必归于此论之自杀。

    然以印度思想之流与此上所说西哲思想之流相较,又有同有异。如依康德说,则此诸思想范畴,只为思想之运用之形式,而内在于思想之运用中,以形成一般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