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英国史最新章节!

bsp;   奥大利大公被刺后,形势正最紧急的数星期内,不列颠的外相葛累·爱德华爵士(Sir Edward Grey)尝竭尽心力以阻止战事之发生及扩大,他的目的虽未达到,然而他为我国及我们的联盟国博得大部分人类,尤其是美人,不少道义上的同情。和平的努力失败后,自卫自保的天性令我们不得不出于抵御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帝国之一举,它既已公开的和我们争海权,我们又乌能让海峡诸港,尼德兰诸国,甚而全欧,成为它的附庸?不列颠虽力求和平,虽极不愿战,然而比利时中立之被破坏及入侵者欺侮比人的状态突然的激起国人的公愤,而使他们不能不见到可怕的事实和当日的需要。

    大战和拿破仑之战的比较

    大战的经过尚历历在大家的目中,所以要于余后数页中作一简要的叙述未免有些不经。但我们不妨把大战时和拿破仑之战时的种种情形及作战方法扼要作一比较;这个比较也许可做我国一部长史的很好终结。

    地势

    第一,地理上的情势有不同之处。雅各宾及拿破仑的法兰西思从西北来征服欧洲;日耳曼诸国固用同一的策略,但它们的地势更于它们为有利,它们居于中心,它们握有所谓“内阵线”,所以它们可以攻击来自任何方的敌人————俄人,巴尔干人,意人,法人,及英语诸人民。不列颠和东方诸盟国,尤其和俄国的交通,极易被敌人所截断。如果“中欧强国”能获胜利,则它们也不难把欧洲及亚洲西部永久的制服起来,反之,拿破仑及其后人则极难将德意志永久制服,即无来比锡之败,德人不久也必能脱离法人的羁绊。

    敦促参战招贴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招贴画,敦促英国妇女鼓励丈夫、儿子参战。

    人力

    就战略及战术而论,不列颠两次的责任都在供给盟国以财力及海军,并在封锁敌人海上的出路。但在后一次的战争中,我们更有一种新的职务:我们也须供给人力,在4年之中我们出征的军士以数百万计,死者百万,而伤者逾200万。在1793年至1815年的法兰西诸战中,我们陆军的功绩虽大,而用力极微,我们每年的损失平均不过5000而已。我们对德之战则每年死亡者几达25万之众。在今世纪之大战中,我们之所以必须出较大的陆军者,半亦因“中欧强国”之地势较利于雅各宾及拿破仑的法兰西;如果我们一旦让德人蹂躏全欧,犹如拿破仑之所为,则我们将无法令他们再退出放弃。

    但我们于陆上之有较大的努力半亦由于海陆军武器及战术的改变,而我岛安全之发生问题。凡能取得海峡的港埠者便能藉远炮、飞机及潜艇以袭击我们,而且其危险又远过于只有平底船可供利用的拿破仑据部罗涅之所能为。[10]因此,不列颠人民自己便不能不躬自从军作战。20世纪的来比锡及滑铁卢不是一次的决胜而是数百哩地壕中日夜不断历经四年之久的连续战争。近代的信用制度,及近代运输军士,食品,及军需的方法使两方都得维持数百万人于前线————而且主要的阵线都有大军隐于壕中————而数年不断的作战。

    一战中投入使的坦克

    图片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辆坦克正在冲锋陷阵的情景。这种有刺的铁丝网和密集机枪火力阻挡不住的坦克,正是由英国人研制的,并于1916年首次在西线战场投入使用。

    战术的变化

    两次战争间最显著的区别要推军器及战术之不同:多年的拿破仑之战始终用布郎·柏斯毛瑟枪,也始终用不列颠横队及法兰西纵队的密集队伍之作战法。当是时,英吉利固日有新发明来改进工业,但关于战术则各国都没有创造可言。拿破仑固已见到行政及组织之近代化和战事有关,但他幸而没有发现近代科学之可有种种军事上的可能。大战时的变化则完全和以前不同。在1914战事开始时,至少德国一国已能有极完备的全民组织及科学器械极充分的利用;于四年之中则各交战国的作战方法更经过数次的完全革命。地壕战固代替了行动战,而空中及海底战之大规模发展,及德人所发明的毒气战和英人所发明的唐克车战皆为拿破仑的非科学之战事所望尘莫及。科学既然被拉来助战,而全国的非战人民亦被动员起来。大不列颠的非战人民此次也得尽其全力以从事于杀人及被杀的义务,而再不能如前次之托庇于纳尔逊的海军,而优游自得地以产生斯科德的短诗及小说,威至威司的诗,坎斯塔布尔及忒涅的画。

    海外和祖国的关系

    在庇特及卡斯尔累之时我们因蚕食法兰西及其盟国而得扩大我们的殖民帝国,百年而后我们又有同样的发展,不过此次的被牺牲者为德意志而非法兰西。但在上一次的战争中殖民地并未参加,因为在庇特之时第一不列颠帝国既已解体,而第二不列颠帝国尚在孩提时期。百年之后它已长为成人。固然我们并没有帝国联邦的机械足以迫帝国采一致的行动,但加拿大,澳大利,新西兰及盎格鲁·荷兰的南非各各自动的竭其全力以从事于长期的斗争。它们并合起来共出了150万的殖民陆军。

    印度在庇特及波那帕脱时见到英人驱逐勾结土著国及土著军队之法人的最后一战。但印度于1914——1915年时则热心地派遣大批军队来参加欧战。很不幸的,战事的延长及可怕性在印度,埃及及爱尔兰俱产生了一种在战事初起的数月内所不能预见的骚然不安。不列颠在大战期中对爱尔兰的态度,虽不无瑕疵可击,但在中心究属不恶,究和1795——1800年的精神完全不同,所以即有1916年复活节都柏林的暴动以及战事期内其他的不幸事件,而爱尔兰仍可有最后的解决。

    我们和合众国的关系此次和拿破仑时为同样的环境所影响,但因执政的应付及精神较佳于前,故结果却大异。英吉利既为主要的封锁者,则它的利益自不能不和志在照常运货于欧的中立国家的利益相冲突,在前次这样,在此次也这样。不过前次的拍息发尔政府一味倨傲,一若和合众国作战是一无足轻重之事,故让两国的关系恶化而不加援手,而此次的葛累·爱德华爵士则特别尊重美人的感情,他宁可让棉花及其他于战事有用的货品运入敌方,而不愿早日即引起美人的恶感。在我方我们于我们的封锁政策特别小心,而在彼方,则德意志的潜艇政策任意伤害美人的生命财产。美人的大部本对于协约各国多同情;所以那伟大的中立国卒加入我们一方来共同努力。

    封锁的情形

    封锁的情形有很重要的几点和拿破仑之时不同。固然我们此次封锁敌方主要舰队,及制止敌舰活动的效力,虽远以斯卡拍·费洛(Scapa Flow)为根据地,也不会在纳尔逊紧靠布勒斯特及土伦,就近加以封锁的效力之下,然而我们如以藐视纳尔逊的战舰,而继续侵害不列颠商业的有帆巡舰及武装私船和大战后期将把英人饿死的德意志潜艇相比则诚有小巫见大巫之概。为应付新的危险起见,新的且完全合乎近代科学的方法亦继续发明,但王家海军及商航界旧有的精能及勇敢也没有丝毫的消失。

    国际的互赖

    英吉利已不复能如拿破仑时的自食其粮,故海上的霸权于今更比前时为重要。但“中欧强国”也不能永久的自给自食。不列颠的封锁日趋严密后,尤其是美洲加入战团,封锁政策于外交及海军方面俱更易实行后,德奥饿毙的危险亦日著。自工业革命而后,欧洲各国俱渐渐地不复能自给,而愈文明愈近代者则愈不能自给。近代各国数千数百万人民所赖以生存的经济组织太过的纤密,而国际的互赖也太深,所以决不易久经科学的战争所给与它的损害,而仍可无恙。固然它居然经4年之久而尚不至完全解体,但百年积聚的财富及文明亦几已用罄。不幸的,自1918年11月的休战以来,应用科学的破坏力又已无数倍于往日。如果又一的欧战降临的话,则这个新战争和大战间的不同,决不会亚于大战和拿破仑之战的不同。不久而后,消灭半个国家尽可和拿破仑消灭半连军队同样之易。

    政府和人民间的关系

    在这两次大战中劳工阶级的地位及不列颠人彼此间的关系亦大不相同。庇特及卡斯尔累以立宪政治家的地位,并经由众议院来抵抗法国;但他们或他们的同僚绝不想到国家当危急之时,平民也当予以相当的待遇以换到他们的赞助。他们(大臣)只知有反雅各宾的高压及国会改革说的禁止。而且就作战的胜利起见,平民也的确可以不放在眼里。但1914——1918年内国阵线所隐伏的危险须以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应付。当1918年2月,战事尚在进行之时,《四次改革法》得着国会全体的通过,男子的普选固然成立,而女子的一部也得到了选权。就政府和众院间的关系而论,迭克推多的成分此次也许要比庇特时大些。但1914——1918年时的英吉利内阁须常常虚心的尊重人民的意见。他们知道,如果制造军火的工人稍一懈怠,则官吏将无法令其加紧。“下级社会”既已成为有选权且半受教育的民众,则惟一可以劝服他们,而使之产生在拉德派[11]时高压可以产生的效果者,只有报纸。当我们和雅各宾的法兰西作战时,应急的良方为取缔职工会的《禁止结合诸法》;当和德意志作战时,则良方为工资空前的提高,并工党领袖加入混合内阁之吁请。战事的困苦此次不复如百年以前之多半落在工资阶级的肩上。战事对于各阶级的共同危险一日不除,则不列颠全体人民间的博爱,无论在国内或在战场之上,总比拿破仑之战事要深厚而广播。

    1918年11月11日

    在九百余页[12]中我尝试将我岛自犹是绿林遍地,洪水横流的大自然界,而智慧最高的人类,为避免其同类及豺狼的侵害,因而聚居于较适人居的高地,以保护他自己及其子孙的安全起见时起————至4000万众大部麇集于除了头上一片云天以外,别无其他自然可见的街道,而相与狂乐地庆祝危及一切的4年大战之告终时的那个犹在目前的休战日止,数万千年来我岛人生演化史中的几方面而加以记述。在早时期因为人类无力和自然竞争,所以他的生活不免粗暴而短促。然他今日之能完全制服自然反又成为他最大的危险。以言将来则史家之所知者也不能多于别人之所知。他只能把过去的事绩,以及它们多方而且神秘的意义,指点给人深思而已。

    * * *

    [1] 见上第746页。

    [2] 见上第773页。

    [3] 此法使职工会得免负普通团体在通常法上因职员有违法行为而应负的责任。此法成立而1901年上院关于塔夫谷(Taff Vale)矿工罢工的判决案失了效力。1912年国会又通过一法使职工会得有权征收政争费(political levy),如果此费曾经会员所投票通过。

    [4] 译者按,即准许开设酒馆的执照。

    [5] 译者按,此乃“Suffiragette”的直译,实际并无大小之意义在内。

    [6] 译者按,即我们自己之意。

    [7] 见上第658页注①。

    [8] 译者按,为爱尔兰民族党的旗色。

    [9] 见上第717页。

    [10] 见上第646页。

    [11] 见上第653页。

    [12] 编者注,原版本正文计703页,约35万字,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版本为949页,此次编辑为792页。

    1770年以来的内阁

    1770——1782 诺司内阁(托立党,国王的朋友)

    1782 洛金汗内阁(辉格党)

    1782——1783 瑟尔本内阁(国王的友好及察坦姆派)

    1783 诺司及福克斯混合内阁(辉格党及托立党)

    1783——1801 首次庇特内阁(初为察坦姆派及国王的朋友,渐为托立党人;保守的辉格党人于1794年加入)

    1801——1804 阿定吞内阁(托立党)

    1804——1806 二次庇特内阁(托立党)

    1806——1807 人才内阁(辉格及托立党人)

    1807——1809 波特兰内阁(托立党)

    1809——1812 拍息发尔内阁(托立党)

    1812——1827 利物浦内阁(托立党)但于1822年后,其政策渐趋自由。

    1827 坎宁内阁(自由托立党)

    1827 哥德立赤内阁(自由托立党)

    1828——1830 威灵吞·比耳内阁(托立党)

    1830——1834 葛累内阁(辉格党)

    1834 首次墨尔本内阁(辉格党)

    1834——1835 首次比耳内阁(保守党)

    1835——1841 二次墨尔本内阁(辉格党)

    1841——1846 二次比耳内阁(保守党)

    1846——1852 罗素·约翰贵族的内阁(辉格党)

    1852 首次德贝·的士累利内阁(保守党)

    1852——1855 亚伯丁混合内阁(比耳派及辉格党)

    1855——1858 首次判麦斯吞内阁(辉格党)

    1858——1859 二次德贝·的士累利内阁(保守党)

    1859——1865 二次判麦斯吞内阁(辉格党及比耳派,两者皆主自由)

    1865——1866 罗素伯爵的内阁(辉格党人主自由者)

    1866——1868 三次德贝·的士累利内阁(保守党)

    1868——1874 首次格拉德斯吞内阁(自由党)

    1874——1880 的士累利内阁(保守党)

    1880——1885 二次格拉德斯吞内阁(自由党)

    1885——1886 萨利斯布里内阁(保守党)

    1886 三次格拉德斯吞内阁(自由党)

    1886——1892 首次萨利斯布里内阁(保守党,但得自由联合党赞助)

    1892——1894 四次格拉德斯吞内阁(自由党)

    1894——1895 洛兹白里内阁(自由党)

    1895——1902 二次萨利斯布里内阁(联合党)

    1902——1905 贝尔福内阁(联合党)

    1905——1908 坎柏尔·班涅曼内阁(自由党)

    1908——1915 爱斯葵司内阁(自由党)

    1915——1916 爱斯葵司内阁(混合)

    1916——1918 乔治·鲁意内阁(混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