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娑罗馆清言译注最新章节!

/>     针水不投[1],亦徒猜乎哑谜;机锋未到[2],莫浪用乎盲拳[3]。

    今译

    如果针与水不投合,也只是白白地打哑谜;

    如果禅机没有契合,不要随便地使用盲拳。

    注释

    [1]针水:西天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初为外道。一日诣见龙树,求相与论议。龙树为试探他的智慧,让弟子持满钵之水放在提婆前,提婆见了,默然无语,将一根针投于水钵中。龙树赞赏其智慧,遂授以至真之妙理。满钵之水,比拟龙树之智慧周遍,投针则表提婆欲究其底之意。见《景德传灯录》卷二。

    [2]机锋:禅机。指师家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寓意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之言语来表现一己之境界或考校对方。

    [3]盲拳:禅师开悟学人喜用拳,但有时只是为了装点门面,不管学人是否该吃拳,也乱打一气,这就是没长眼睛的盲拳。

    参悟久则心花顿开 机缘来则性地忽朗

    参悟久则心花顿开,若莲萼之舒瓣;机缘来则性地忽朗[1],如日月之放光。

    今译

    参禅悟道时间久了,

    心灵的花朵就会突然绽放,像莲花舒展开花瓣;

    根机因缘一旦成熟,

    心灵的田地就会立刻澄朗,如日月吐露着光华。

    注释

    [1]机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根机之纯熟为缘而起。禅宗师家教化弟子时,极强调顺应各种机缘而施行其教法。机,根机。缘,因缘。性地:佛经中原指佛教十地的一种,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此处意为心田。心如田圃,能纳藏善恶之种子,随缘滋生善恶之苗,故喻为田。《五灯会元》卷四宗彻禅师传:“问:‘性地多昏,如何了悟?’师曰:‘烦云风卷,太虚廓清。’”同书卷十四慧晖禅师传:“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闲闲耀古今。”

    世人损伤我 何必去计较

    世人伤我皮毛,噏噏难辞阳过[1];天日下照肝胆,冥冥庶免阴愆。

    今译

    世人损伤我的皮毛,

    众口附和难免招致阳间的过失;

    肝胆向人天日可鉴,

    冥冥之中也许可免阴间的罪愆。

    注释

    [1]噏(xī)噏:形容众口附和。

    枯毫自重 敝帚自珍

    三寸枯毫,欲饶未忍;千金敝帚[1],自飨知惭。论非仲任,敢希藏帐于中郎[2];文谢班生,终取覆瓿于傅毅[3]。

    今译

    虽文笔枯涩,想就此放下又实在不忍;

    敝帚值千金,欲自我欣赏又深感惭愧。

    议论比不上王充,怎敢希求被蔡邕藏于蚊帐中;

    文采比不上班固,终难避免被傅毅盖在酱罐上。

    注释

    [1]千金敝帚:比喻人都以自己所拥有的为珍贵。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2]“论非”二句:蔡邕(曾任中郎将)得到东汉王充的《论衡》,珍爱秘惜,藏之帐中。仲任,王充的字。任原作壬,据文意改。

    [3]“文谢”二句: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博学多才,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窦宪迁大将军,请傅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窦宪幕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见《后汉书·傅毅传》。班生,班固。覆瓿(bù),谦辞。比喻自己的著作价值不高,只能用来盖酱罐。

    得志兼济天下 失意独善其身

    时来则建功业于天壤[1],玉食衮衣[2],是亦丈夫之事;时失则守穷约于山林,藜羹卉服,是亦豪杰之常。故子房封侯,不以富贵而骄商皓[3];严陵垂钓,不以贫贱而慕云台[4]。

    今译

    时运到来就建功立业于天地之间,

    饮食珍美的食品穿着华贵的礼服,

    这也是堂堂大丈夫应该做的事情;

    时运不济就守穷修身于山间林下,

    吃野菜做的羹汤穿草皮做的衣裳,

    这也是英雄豪杰们经常有的情形。

    所以张良被封为留侯却不因富贵,

    而怠慢了隐居在商山的四位老者;

    同样严光垂钓七里濑却不因贫贱,

    而羡慕画像挂在云台的盖世功臣。

    注释

    [1]天壤:天地。晋张景阳《咏史》诗:“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按此则阐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旨。

    [2]玉食:珍美的食品。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3]“子房”二句:张良辅刘邦建立汉朝后,因功封为留侯。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张良设计请来商山四皓,保全了太子。

    [4]“严陵”二句: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时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秀称帝,欲授光谏议大夫官职,光不受,隐居在富春山。云台:汉宫中高台名。汉明帝曾图中兴功臣三十二人于云台。

    梦受挞而身疼 可悟地狱之报

    病风狂而谵语[1],多是平日之愆;梦受挞而身疼,可悟地狱之报。

    今译

    遭受疯颠病痛而胡言乱语,

    多是因为平日做多了罪孽;

    梦里遭受鞭挞而疼痛难忍,

    可以感悟出这是地狱报应。

    注释

    [1]谵(zhān)言:病中说胡话。

    近恶缘如皂染衣 修净行若香薰室

    时近恶缘[1],如皂染衣而衣皂;日修净行[2],若香薰室而室香。

    今译

    经常接近罪恶的事缘,像皂染衣服而衣服被染黑;

    天天修习清净的行为,如香薰房室而房室生香气。

    注释

    [1]恶缘:逆缘。佛教把向善趣入佛的教法称为顺缘;把毁谤佛法等恶事,称为逆缘(违缘)。据《摩诃衍论》卷七载,遇顺缘,则进向善趣;遇恶缘,则退失道心,趣入恶道。此一情形,犹如羽毛之随风飘动,而转向西东。

    [2]净行:即梵行。佛教指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因梵天断淫欲、离淫欲,故称梵行。

    度尽众生 如来本愿

    度尽众生,乃如来之本愿[1];众生难尽,则世界之业因[2]。慈父不以顽子之难教,而忘教子之念;如来不以众生之难度,而懈度生之心。

    今译

    度尽芸芸众生,是如来的根本愿望。

    众生难以度尽,是世界的罪业之因。

    慈父不会因为儿子顽劣难以教诲,

    就忘记教育儿子的责任;

    如来不会因为众生愚蒙难以救度,

    就松懈救度众生的本心。

    注释

    [1]本愿:根本愿望。佛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救度众生之愿为根本,故称本愿。释迦牟尼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2]业因:业之因。此指恶业之因,能令恶业生长之因。据《瑜伽师地论》,恶业之因有十二种之多。

    众生业障重 不能见如来

    世人日与蝼蚁相接,蝼蚁无知;如来日与众生周旋,众生不见。障重故也。

    今译

    世人每天与蝼蚁接近,蝼蚁并不会知道;

    如来每天与众生周旋,众生并不能看到;

    这些都是业障深重的缘故啊。

    耳耽淫声 不闻金石

    耳耽淫声,曷闻金石之响[1];目昏邪色,安见玉毫之光[2]?

    今译

    耳里沉溺于淫靡之音,怎么能听得到钟磬的清响?

    眼睛眩惑于邪媚之色,怎么能见得到佛陀的光华?

    注释

    [1]金石:钟磬类乐器。

    [2]玉毫:指如来眉间之白毫。

    众生不见佛 不可谓无佛

    童子之目稍净,或见鬼神;道士之心渐清,能召灵爽[1]。众生以不见佛,而遂谓无佛,则蝼蚁以不见人,而遂谓无人耶。

    今译

    儿童的眼睛稍微清净,有人就能看见鬼神;

    道士的心灵渐渐清宁,就能够召唤来精灵。

    如果众生看不见佛,就能说没有佛;

    那么蝼蚁看不见人,就能说没有人?

    注释

    [1]灵爽:指神明、精气。

    溷扰心境浊 清宁意气高

    人当溷扰[1],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稍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今译

    人被秽浊的俗事干扰,则心中的境界何其难堪;

    稍稍从尘世解脱出来,则眼前的气象自然不同!

    注释

    [1]溷(hùn)扰:烦扰,打扰。

    对境安心 止观成熟

    对境安心,则清净之体小露;止观成熟[1],则真如之理森然[2]。

    今译

    对着外境,心念不受干扰,

    则清净的心体就会渐渐显露;

    冥心禅定,智慧修养成熟,

    则真实的本体就会清楚显现。

    注释

    [1]止观: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义有多解,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台宗对止观的解释: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的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叫做止观,即定慧二法。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的关系,就像鸟的双翼,车的两轮。

    [2]真如: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真,真实不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

    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

    昏散者凡夫之病根,惺寂者对症之良药。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今译

    精神昏乱散漫,是凡夫的病根;

    精神清明宁静,是对症的良药。

    保持宁静而心智清明,宁静的境界便不受干扰;

    心智清明而保持宁静,清明的心智便不会弛懈。

    居处必先精勤 凡事务求停妥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平时只自悠然,遇境未免扰乱。

    今译

    日常生活必须首先精明勤快,才能闲暇自适;

    各种事务必须办理妥帖停当,才能逍遥无忧。

    如果平时只管悠闲地度过时光,

    遇到外境干扰未免会心智紊乱。

    世人皮相失真 天眼鉴观不谬

    迹类卑污,有损身以利物;形同邋遢,或混俗以埋光[1]。世人皮相失真,天眼鉴观不谬。

    今译

    有的人行迹看上去虽然很卑污,

    却能牺牲自己生命来保护他人;

    有的人外形看上去虽然很邋遢,

    却肯顺应秽浊世俗来隐藏光芒。

    世人只看表面现象而不明就里,

    只有天眼才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注释

    [1]“迹类”四句:禅僧处世,大多迹类卑污、形同邋遢,但其济世度人之心,却随时会表现出来。如著名的懒残禅师、济公和尚即是此类人物中的代表。

    仙才夙禀 道骨天成

    李青莲仙才夙禀[1],白香山道骨天成[2]。

    今译

    李白神仙般的才气前世就已注定,

    白居易的得道风骨是上天所赋予。

    注释

    [1]李青莲: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其诗极富天才之想像。

    [2]白香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其闲适类诗多写闲情逸趣。

    追逐时名心源浊 昭昭谈道密行亏

    皦皦时名[1],心源不净;昭昭谈道,密行多亏[2]。何益超升[3],只深沦堕。

    今译

    一门心念地追逐当世名誉,

    心灵的深处早已不干不净;

    得意张扬地谈论人生大道,

    修行的功德大多已经亏损。

    对超升到底能有什么作用?

    只会加深他沉沦堕落罢了。

    注释

    [1]皦(jiǎo)皦:明亮。

    [2]密行:即微细护持戒行。亦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悉能持守无缺。

    [3]超升:佛教语。谓人死后经佛法超度,灵魂可往生极乐世界。

    人生呼吸间 生死事尤大

    疾忙今日,转盼已是明日;才到明朝,今日已成陈迹[1]。算阎浮之寿,谁登百年;生呼吸之间[2],勿作久计。

    今译

    急急地度过今天,转眼间已到了次日。

    刚刚到了第二天,今天已经成为过去!

    可叹世人的寿命,有多少能活过百年?

    生命在呼吸之间,切勿贪图长生不死!

    注释

    [1]“才到”三句: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2]生呼吸之间:《四十二章经》载:佛问诸沙门:“人生有多长?”一人回答说:“只有几天。”佛认为他还没有得道。又问一人,回答说:“只是在吃饭之间。”佛仍然认为他未得道。又问一人,回答说:“在呼吸间。”佛这才很高兴地予以印可。佛教注重把世间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生灭迁流、刹那不住的无常智。《坛经》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佛陀强调“人命在呼吸间”,意在劝人珍惜难得而易失的生命,不要浪费寸阴,努力修持。

    太乙窥人然藜火 云林寄信倒薤书

    太乙窥人,阁下然藜之火[1];云林寄信[2],架藏倒薤[3]之书。

    今译

    当太乙神仙看到书生夜读辛勤,

    从天禄阁点燃青藜杖头的火花;

    从高入云端的林间寄来了书信,

    书架里斜放着像薤叶般的篆书。

    注释

    [1]然藜之火:《三辅黄图》卷六:“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以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然,“燃”的古字。燃烧。

    [2]云林:仙女名,为王母第十三女。见《云笈七签》。此指高入云中之林,为仙人居处。

    [3]倒薤:小篆笔法。垂枝浓直,似薤叶。

    三昧成熟之后 临终诸佛来迎

    一念已横,将死冤家出现;三昧既熟[1],临终诸佛来迎[2]。

    今译

    一个念头不干不净,将死时冤家会来索取业债;

    定心摄性既已圆熟,临终时诸佛会来迎到西天。

    注释

    [1]三昧:佛家指将心定于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的状态。

    [2]临终诸佛来迎: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又作临终迎接愿、摄取修德欲生愿、来迎接引愿、圣众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即念佛行者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生西方净土,于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诸圣众共现其前而接引之。

    高明须学精严 狷行当思圆转

    木削方可造卢,玉琢才能成器。高明性多疏脱[1],须学精严;狷行常苦拘时,当思圆转。

    今译

    木头经过削刻才能造出卢具,

    美玉经过雕琢才能刻成器物。

    修养高超明达的人大多放达不拘小节,

    应该努力学会精密严谨;

    性格拘谨自守的人经常苦于与时不合,

    应该努力学习圆通流转。

    注释

    [1]高明:崇高明睿的人。疏脱:放达,不受拘束。

    丽日催开上苑花 金风颠落罗浮树

    三春丽日,催开上苑千花[1];一夜金风[2],颠落罗浮万树[3]。

    今译

    阳春三月温暖的太阳,催开上林苑的千株桃李:

    一夜高秋凉爽的西风,摇落了罗浮山万树梅花。

    注释

    [1]上苑: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2]金风:秋风。

    [3]罗浮: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相传晋葛洪于此得仙术。为道家洞天福地。有“岭南第一山”之称。隋睢阳人赵师雄开皇中过罗浮山,遇白衣美人,与之酣饮,不觉醉卧,醒来时方知睡在大梅树下。后多用以咏梅。

    童子智愈少而愈完 成人智愈多而愈散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1]。绝代聪明,尽是鬼家生活[2];拍天簸弄[3],无非石上精魂[4]。

    今译

    儿童的智慧知识少,愈少而人格就愈加完整;

    成人的智慧知识多,愈多而人格却愈加分裂。

    绝顶聪明举世少有,也只是陷于知解的鬼家生活;

    手段齐天玩弄知解,无非是依附草木的石上精魂。

    注释

    [1]“童子”四句:《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为婴儿行。菩萨离分别取舍,如同婴儿,故名婴儿行。《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清远禅师语录:“作婴儿时,也闻声也见色,只是不解分别。才晓事来,便采听分别,自那时前后分披了也。”《五灯会元》卷五《石室善道》:“汝不见小儿出胎时,可道我解看教、不解看教?当恁么时,亦不知有佛性义、无佛性义。及至长大,便学种种知解出来,便道我能我解,不知总是客尘烦恼。十六行中,婴儿行为最哆哆和和时,喻学道之人离分别取舍心,故赞叹婴儿,可况喻取之。”《碧岩录》第八十则:“初生孩儿,虽具六识眼能见耳能闻,然未曾分别六尘,好恶长短,是非得失,他恁么时总不知。学道之人要复如婴孩,荣辱功名,逆情顺境,都动他不得,眼见色与盲等,耳闻声与执等,如痴似兀,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这个是衲僧家真实得力处。”按此四句亦见于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2]鬼家生活:禅宗将陷于种种知解称为鬼家生活、鬼家活计。

    [3]拍天:形容气势浩大。簸弄:犹播弄、玩弄,指造言生事、颠倒是非。

    [4]石上精魂:犹言依草附木。古时迷信,认为妖魔鬼怪附于物上,为非作歹。《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十九广鉴禅师传:“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若不如是,尽是依草附木底精灵,吃狐唾涕底鬼子。”《传灯录》卷二十五德韶禅师传:“如此见解,唤作依草附木,与佛法天地悬隔。”《圆悟录》卷十:“但有问答语言,向上向下,尽是依草附木竹木精灵。”精魂,指人之神识或物之精。

    道在真修 非关质美

    一目十行,难超生死之路;心持半偈[1],径入涅槃之门。道在真修,非关质美。

    今译

    禀性聪明一目十行,仍难以超越生死之路;

    发心捐躯奉持半偈,可直接进入涅槃之门。

    禅道在于真心实意地修行,

    并不取决于天赋是否聪明。

    注释

    [1]半偈:《涅槃经·圣行品》载,释迦成佛前曾在雪山苦行,修菩萨道,名为雪山大士。帝释天(佛教护法神)见状,即从天降,化作罗刹(恶魔),来试探他的心志是否坚定。罗刹在大士前诵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半偈,心生欢喜,请罗刹为他说后面半偈,愿终身为弟子。罗刹说:“我现在太饿了,说不成。”大士问他想吃什么东西,罗刹说:“我喜欢吃人肉,喝也只喝热血。”大士听了,果决地说:“只要你把后半偈说给我听,我愿意奉献上自己的身体。”罗刹于是说了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深思其义,并把偈语写在岩石上,然后爬上高树,准备从上面摔下来好给罗刹当食品。这时罗刹还原为帝释本相,接住了大士正在下坠的身体……雪山大士为之舍身的这四句偈子,概括了全部佛法,道破了一切事物生灭无常的本质,指明了断生死、证涅槃的解脱目标。后半偈又叫“雪山偈”、“雪山半偈”。

    徐察阴阳变 默观元化流

    春去秋来,徐察阴阳之变;水穷云起[1],默观元化之流[2]。

    今译

    春天转眼逝去,秋天又姗姗到来,

    渐渐地观察阴阳之气的消长变迁;

    行到水的尽头,坐看云彩的起灭,

    默默地观看自然现象的变化流转。

    注释

    [1]水穷云起:唐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元化:造化,大自然的发展变化。

    纵心独往 守礼自防

    纵心独往,内颇解乎天弢[1];守礼自防,外敢逾乎世法。

    今译

    放纵心灵独来独往,

    心里头彻底摆脱了自然界的束缚;

    谨守礼法自我保护,

    形迹上岂敢超越世俗礼法的雷池。

    注释

    [1]天弢:天然的束缚。《庄子·知北游》:“解其天弢,墮其天袠,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

    形拘一室之中 神游八极之外

    荜门圭窦[1],形拘一室之中;气马尻轮[2],神游八极之外[3]。

    今译

    编荆条为门、凿圭洞为户,

    身体被束缚在一间房子中;

    以精神为马,以形体为轮,

    精神翱游于八方极远的天外。

    注释

    [1]荜门:柴门,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门。圭窦:墙上凿门,上锐下方,形状像圭。指穷人住房的门户。昭明太子《七契》:“荜门鸟宿,圭窦狐潜。”

    [2]气马尻(kāo)轮:《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3]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按:此则取意受王羲之《兰亭集序》启发:“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中;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法性周沙界 含灵属自身

    凡夫有己,只隔一膜。何关大圣度生[1],不论三途接引[2]。法性原周沙界[3],含灵总属自身。

    今译

    我执观念极重的芸芸众生,

    与本有的佛性只隔着一层。

    不关佛陀慈悲地济度众生,

    更不用说将其从三途接引。

    永恒的佛性本来周遍世界,

    获得佛性总是属于人自身。

    注释

    [1]大圣:佛家称佛或菩萨为大圣。

    [2]三途:佛教语。即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3]法性:佛教诸法的本来,即佛法。沙界:佛教指多如恒河沙数一样的三千大千世界。

    众生本来是佛 因迷自作众生

    众生本来是佛[1],因迷自作众生[2]。寻求向外空驰,得来原是己物[3]。

    今译

    一切众生本来都具有佛性,

    因为迷失真我而做了众生。

    徒劳无益在外边奔走追寻,

    得到的早已经具备于自身。

    注释

    [1]“众生”句:《宝积经》:“众生如来无二无别。”《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五灯会元》卷八智远禅师传:“佛与众生本无差别。”

    [2]“因迷”句:《大慧语录》卷二十三:“迷自心故作众生,悟自心故成佛。众生本佛,佛本众生,由迷悟故有彼此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一之上:“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外别无佛境界。所谓佛境者极而言之,迷则佛境界俱是众生境界,悟则众生境界俱是佛境界。”

    [3]“寻求”二句:宋代无名氏《悟道》偈:“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可参。

    佛不从身求 亦不从心得

    从身上求佛,则无常幻泡之身,如何作佛?当求之我心。从心上求佛,今日缘虑不实之心,亦非汝心,佛性不在是。

    今译

    寻求从身体上成佛,则生命无常如幻影泡沫,

    怎么能够成为佛?应当从心灵上求佛。

    寻求从心灵上成佛,则目前攀缘不真实的心,

    也非你的本来心。佛性难道会在这里?

    经论是障缘 文字是般若

    逐经论而生解[1],则经论即是障缘;了文字而悟心,则文字便是般若[2]。诸佛所宣,乃是宣其般若;初祖所扫[3],乃是扫其障缘。

    今译

    研读佛教经典而生起知解,

    那么佛教经典就成了妨碍成道的因缘;

    了悟语言文字而彻见佛性,

    那么语言文字就成了感悟真理的佛智。

    诸佛所宣说的,就是宣说佛的智慧;

    初祖所扫除的,就是扫除障道之缘。

    注释

    [1]经论:佛教指三藏中的经藏与论藏。

    [2]般若(bōrě):佛教指不同于世俗智慧的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

    [3]初祖:禅宗东土初祖达摩。

    彼此自有定数 美恶皆由业因

    人生命也,命者报也,报者业也。如龙王散雨于诸天,同是诸天而雨寔异[1];天人日享乎美味,同是天人而味实殊[2]。彼此自有定数,美恶皆由业因。但言命数而不言业报,谬矣。

    今译

    人生由命运注定,而命运就是报应,

    所谓报应就是前世所作之事的结果。

    就像龙王下起瓢泼大雨,

    同是诸天但感受的滋润却有差别;

    就像欲界众生日享美味,

    同是欲界众生但感受的滋味不同。

    彼此都早已由命中注定,好运恶运都是自作自受。

    只说命中注定而不说因果报应,大错特错!

    注释

    [1]“龙王”二句:喻以佛法之甘霖令众生热恼消灭。但众生根机不同,接受的程度有别,所得到的解脱程度亦有别。

    [2]“天人”二句:天人又作天众,指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维摩经·佛国品》:“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晋代僧肇注说:“始生天者,欲共试知功德多少,要共一宝器中食。天上饭至白,无白可喻。其福多者,举饭向口,饭色不异。若少者,举饭向口,饭色变异。”佛教认为,同在一个宝器内吃饭,而饭的颜色、味道都却各有不同,是因为其福德有大有小。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