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七祖法宝记最新章节!

性等空,持者迷倒。」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下卷

    「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无施。」

    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无功用;是法真空,常乐我净;超於二我,大般涅盘;其心不系,是大力观。一切万法,皆悉言文;言文之相,即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说。今者如来,云何说法?」

    佛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说不可说,是故说之。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不言义者,皆是妄语。」

    「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义非有无,空相空故。」

    「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来。」

    舍利弗言:「如来义观,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数,四禅亦如是。若见如来者,如来心自在,常在寂灭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

    「善男子!如彼诸禅观,皆为想空定,是如非复彼。何以故?以如观如,实不见观;如相诸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义。如彼想禅定,是动非是禅。何以故?禅性离诸动,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离诸分别,本义义故。善男子!如是观定,乃名为禅。」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钝根得入是谛?」

    佛言:「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四偈中。」

    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於是尊者,而说偈言:

    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

    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

    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

    灭诸分别法,是法非生灭。

    离识法即空,故从空处说;

    灭诸生灭法,而住於涅盘。

    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时,是得心不有。

    法本无有无,自他亦复尔;

    不始亦不终,成败则不住。

    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不思议聚。七五不生,八六寂灭,无相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如尊所说,法义皆空。知有非实,如阳炎水;知实非无,如火性生。如是观者,是人智也。」

    佛言:「以净心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

    「性空寂灭时,是法是时现。」

    佛言:「犹如闇室,若遇明灯,闇即灭矣。一入观时,诸罪悉灭。」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教诸菩萨,入一相门,得无所畏,善降众魔,教化度脱外道邪见。若有众生乐声闻者,说声闻乘;乐缘觉乘者,说缘觉乘;乐世间者,说世间乘。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摄诸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菩萨所行,善入诸佛法藏。如是种种功德,皆悉具足。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闻此般若波罗蜜,不惊怖畏,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为大施主,第一施主,胜施主,无第一施者,当具足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当具诸功德,成就相好。自不怖畏,令人不怖畏。究竟般若波罗蜜,以不可得、无相、无为第一真实不可思议法故。」

    「迦叶!譬如三十三天人,见波利质多罗树初生疱时,作如是念:此疱不久必当开敷。如是,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说此深般若波罗蜜经,心生欢喜,亦复如是。」

    「迦叶!譬如摩尼珠师,见摩尼宝,心生欢喜,亦不假思量,即知真伪。何以故?以惯见故。」

    「譬如学射,久就即巧。後虽无心,箭发皆中。修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譬如有人,从远方来,後有人从彼方来说:『彼方流泉浴池,花果茂盛。』劝彼人令交更说。若人闻般若波罗蜜,欢喜信乐,不於一佛二佛而种善根,以无量千万佛所种众善根。得闻般若波罗蜜,信乐受持。」

    「善男子、善女人,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当知是人,受佛法印。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贵。何以故?以此法印,印无着法故。」

    《佛说决定毗尼经》亦名《破坏一切心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十万人。尔时世尊,如龙王视,观察大众已,告诸菩萨:「仁者,谁能於後世,堪忍护持正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

    「又,舍利弗!师子兽王大吼之时,其余小虫能忍不?」

    「不也,世尊。」

    「又如香象,其所负重,诸驴骡等堪忍不?」

    「不也,世尊。」

    「又如释梵所有威德光明色像,贫穷之人能堪忍不?」

    「不也,世尊。」

    「又,舍利弗!於意云何?金翅鸟王所有势力,鹆鸽等鸟能堪忍不?」

    「不也,世尊。」

    「如是,舍利弗!菩萨所有,其心勇健,善根势力,所有之罪,依出离智,得见诸佛。」

    「又,优波离!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

    「优波离!菩萨乘人,以日初分有所犯戒,於日中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

    「优波离!如来观察筹量,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一向说离欲法;不应一向说速疾法。常当为说发欢喜心相应说法;常应向说甚深无杂无悔缠法;常应为说无取无碍空无之法。」

    「优波离!如来先说欲难舍离,名为小犯;瞋易得离,名为大犯。」

    尔时,文殊师利语优波离言:「一切诸法,究竟无垢。能自调心,乃能得见究竟毗尼;一切诸法,无有染污,我不可得,乃能得见无悔毗尼。」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作是思惟,欲断贪欲,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诸法空,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於无相,名增上慢。是名声闻住增上慢。云何名为菩萨增上慢?佛乘最胜,作是思惟,我当於中,发菩提心,名增上慢;行六波罗蜜,当得作佛,作是思惟,名增上慢;般若波罗蜜能得出离,更无余法而得出离,作是思惟,名增上慢。」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思惟诸心时,不着思惟,是名最胜,离增上慢。

    心心所思名为思,若有所思名有缚。

    若有思惟诸法空,是名着相凡夫人。

    若有比丘常念佛,即是非真非正念。

    将知佛从分别起,实不可取亦不生。是故无思能解脱。

    须菩提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应得?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诸法自相空,即是三菩提。

    「平等一相,无自无他,不缘境界,决观心息,自然悟解,无有分别是非处所,是人不久成佛。行我行处,到我到处,见我见处,住我住处,得我得处,坐我坐处,无有烦恼。若境若智,本来不生,本来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因不果。非惟无有,亦复无无。不静不乱,不散不去。诸法无是有,修多罗般若波罗蜜如是有。如是发心,上求作佛,所以无求为求;下度众生,所以无度为度。发菩萨心,有所得者,即是邪见。邪见之人,永不见佛。断一切智,名为佛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说『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甚深』,何者是?」

    佛言:「空相是,无相是。无造、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所有、无依止、无住处、如虚空,是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甚深,不可思议。不生不灭相,不垢不净相,不散不乱相,不说不听相,不言不义相,不得不失相。何以故?修多罗般若波罗蜜法中,无是诸法相。一切诸法,因缘和合有,皆悉毕竟空,求无处所,觅不可得,应如是解。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经大乘要抄》

    《楞伽经》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於自心,是则无为诤。」

    又云:「若依止少法,而有少法起;若依止於事,此法即便坏。」

    又云:「随言而取义,建立於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地狱中。」

    又云:「理教中求我,是妄垢恶见;离圣教正理,欲灭或反增。是外道狂言,智者不应说。」

    《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思益经》云:「比丘!云何随佛教?云何随佛语?若称赞毁辱,其心不动,是名随佛教。」又云:「若不依文字语言,是名随佛语。」

    「比丘!云何应受供养?答言:於法无所取者。云何消供养?不为世法之所牵者。」「谁人报佛恩?答言:依法修行者。」

    《楞伽经》云:「如是种种相,堕於外道见。」

    《法句经》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

    《金刚三昧经》云:「我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不动不禅,是无生禅。」

    《思益经》云:「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界。行如是禅定,是菩萨遍行。」

    《维摩经》云:维摩诘诃舍利弗林间宴作,诃须菩提、大迦叶不平等。

    《转女身经》云:无垢光女诃天帝释:汝声闻乘人,畏生死,乐涅盘。

    《决定毗尼经》云:「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尽遮戒、尽护戒。」

    《药师经》云:「佛诃阿难:『汝声闻人,如盲如聋,不识无上空义。』」

    《佛顶经》云:「诃声闻人,得少为足。」

    《佛藏经》云:「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味。我灭度後,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於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坏我法僧。如来大智见在故,弊恶魔众,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於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於邪见,为说邪法。尔时恶人,为魔所迷,各执所见,我是彼非。舍利弗!如来预见未来世中,是破法事故,说是深经,悉断恶魔诸所执着。阿难!譬如恶贼,於王大臣,不敢自见;盗他物者,不自言贼。如是阿难!破戒比丘成就非沙门法,尚不自言我是恶人;况能向余人说,自言罪人?阿难!如是经者,破戒比丘,随得闻时,能自降伏,则有惭愧。持戒比丘,得大增长。」

    《大佛顶》云:「即时如来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见在,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於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於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後有,堕阿鼻狱。』」

    所以释迦如来,传金襴袈裟,令摩诃迦叶有鸡足山,待弥勒世尊下生分付。今恶世时,学禅者众,我令达摩祖师遂传袈裟,表其法正,令後学者,有其禀承也。

    《法句经》云:「说诸精进法,名增上慢说;若无增上慢,无善无精进。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金刚三昧经》云:「尊者大觉尊,说生无念法,无念无生心,心常生不灭。」

    《维摩经》云:「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楞伽经》云:「圣者内所证,常住於无念。」

    《佛顶经》云:「阿难!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又云:「见由难见,见不能及。」

    《思益经》云:「云何一切法正?云何一切法邪?若以心分别,一切法邪;若不以心分别,一切法正。无心法中,起心分别,并皆是邪。」

    《楞伽经》云:「见佛闻法,皆是自心;分别不起见者,是名见佛。」又云:「随言而取义,建立於诸法;己彼建立故,死堕地狱中。」又云:「八九种识,如海众波浪。习气常增上,盘根坚固依。心随境界流,如铁於磁石。」「如水瀑流尽,波浪即不起。如是种种灭,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弟子非声闻。」

    《七祖法宝记》下卷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