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扬子江峡谷最新章节!

    外国人社区————和水獭一起捕鱼————“风水”————砾岩乡土————龙王洞————地下湖————“穹山”————令人惊叹的一瞥————云雾山————中国村舍————意外的款待————主仆————福地————樵夫————峭壁攀爬————中国的“帕”————道观————壮丽的风景————金峰坡————中国蜡烛————酒店账单模板————木板桥————回到宜昌

    宜昌的外国社区里有一个海关税务司,由一名司长、一名兼任医疗及书记职责的户内助理、两名户外审查员组成;还有一些传教人员,一名苏格兰长老教教士及其妻子以及两名罗马天主教徒。这就是在当地居住的所有外国人口。当我到达时,被指派到这个港口的英格兰领事正在汉口。能找到一个医师让我非常高兴,因为在上岸前不久,我跟在船后沿着河堤漫步,一条狗从麦田里冲出来,咬穿了我小腿上的灯笼裤长袜,然后我接受了彻底的烧灼治疗。中国的这些狗真是妨害生存的因子,它们似乎对我们这些蛮族有着疯狂的厌恶,就算是相处长久的人也改变不了它们的态度,气味、外观或者动作发出的声响似乎都能把它们逼疯。它们冲出来激动地吠叫,但通常不至于咬人。不过对于任何神经敏感的人来说,相比于路旁有警察护卫的大型“殖民区”,在租界外走路可不是一件乐事。在刚刚说的例子里,我被一条不叫的狗攻击了,而且我没有手杖可以驱赶他,但这样的例子非常少见。

    我受到了热忱的招待,在这遥远的异地,英格兰人彼此间总是这么热情。然后我住进了岸上的住所。税务司司长摩根先生住在一座宽敞的庙宇中,万能的美元将那些心甘情愿的僧侣都驱逐了出去,庙里只余下一个昏暗的角落,为了面子问题,在那里保留了一个小小的神龛,用以必要的焚香。领事馆空着,领事加德纳先生最近视察了港口,然后他和两位来自汉口的朋友一起,在这里雇用了一条本土帆船,去视察宜昌峡谷上游的湍流。在那里他们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事故,船翻了。据他们描述,船立刻就变成了碎片。他们差点就淹死在了冰冷的水里,是中国的救生船救了他们,每道险滩的末端都驻扎着救生船。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枪支、衣物以及一切,只剩下自己穿着的,或者不如说泡着的衣物。

    我散了会儿步,与摩根先生和亨利医生愉快地聊了会儿天,在与中国人封闭式相处了17天后,我坐下来享用了一顿(对我来说)很豪华的晚餐。为了向我致意,大家非常好客地开了一瓶从巴黎瓦赞咖啡馆带来的拉菲。

    周五,3月16日,这是个平静、温和、晴朗的早晨,天空仍然被无形的尘土所遮蔽。这些尘暴是由冬季的西北大风从蒙古沙漠中带来的,细小的沙粒乘风跨越了惊人的距离。某一次我曾在日本内海搭乘一艘蒸汽轮船,那时也是三月,船长被迫于正午时分抛锚停船,因为尘暴如一场北海大雾般笼罩了我们。地质学家们推测,在长年累月的堆积后,中国西北部平原将因这些尘暴而升高数百英尺。

    午餐后,我和税务司长一起过河去视察此地特有的水獭捕鱼业。对岸高高耸立着角锥形的悬崖,崖间裂着狭窄的深谷,仅容人踏足于岩石上,较低处的砾岩向下渐渐变成了坚硬的砂岩。在一处多少避开了激流的小河湾里,渔民们在岩岸边上安置着他们的水獭。细竹竿像钓竿一样从岸边伸向水面,每一根竹竿的最末端都用铁索系着一只水獭,铁索上固定的皮带绕过这动物的胸前,直接缚向其肩后。有些水獭正在水里玩耍,在铁链所能达到的尽可能远的范围内游动;另一些挂在竹竿上休息,身体对折,无论怎么看都像是挂着晒干的水獭皮。在需要利用它们时,渔民会先撒出渔网,当沿船铺散的渔网满载时,渔民让水獭的长脖子贴近水面,将它塞进渔网的孔里。接着水獭会从泥泞的河底和石缝里搜寻出藏着的鱼儿。最后,鱼、水獭和网都被一起拽上船来,水獭将被放出并得到奖赏,而后再次开始新的撒网。

    随后我们攀上深谷,登上崖顶,再走向另一侧,中间我们翻过一道狭窄的砂岩山脊,它的两侧都一样陡峭。因为在平地上生活了太多年,爬上山顶时,我已经气喘吁吁,不过由此再向上的山峰比较矮,没有那么陡峭。从这里望去,眼前是我在中国见过的最优美也最具特色的风景之一,与之不相上下的是福州的鼓山涌泉寺。从某些方面看,两地的风景很相似。在右下方是平静的扬子江,以及宜昌铺展开的城区与郊区,城市的女墙随着起伏的地表蜿蜒而行,而地面渐渐升高,直至形成一片200至250英尺高的低矮丘陵。在我们前方,险峻的山脉于西方和北方拔地而起,海拔从1000至10000英尺不等,大河刚刚经过城市,便消失在这层峦叠嶂中。在我们的左侧和后方,角锥形的山峰往南方和东方渐次蔓延,高度从600至2500英尺不等,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其中,但其沙质河床的绝大部分都已经干涸了。

    周六,3月17日,这是个可爱的夏日早晨,我起得很早。我坐在花园里的一棵橘子树下,读着1月19日的《华夏邮报》,其内容包括谢立山的报告,报告涉及重庆贸易状况、以及宜昌与重庆间的峡谷和险滩中运行蒸汽轮船、并通过直通航程开放其贸易的可行性。我还阅读了斯宾士领事的报告,和招待我的税务司长的报告。这些内容都非常有趣,而我现在必须出发去自己观察了。午餐后,我步行前往城后山巅上的一座庙宇,中国人还另外为它建造了一座三层的亭阁,后者有70英尺高,耗资35000两(10000英镑)。这座壮观的建筑面向河对岸的角锥状山峰,与之相抗。因为宜昌官员无法通过三年一次的考核。所以要建造一座亭阁抵御角锥状山峰造成的邪恶影响。据说本地贸易界也因此遭难,往往要拱手把商业利润送给此地的外乡人。这座倒霉的锥山位于城镇的正南方,因此败坏了此地的风水,因此需要“补丁”或是人工手段的干预。为了在宜昌定居的外国人的利益,我们期望新的航程将证明这只是杞人忧天。在中国旅行的每一次行程中,这种广泛的对风水或占卜的迷信总是对我们造成冲击。

    注意————为方便起见,以下将插入对宜昌郊区的描述,不过就时间点而言该内容本应偏后。

    12月6日,又是一个明亮、晴朗、宁静的日子,宜昌冬季的天气总是如此美丽。这一天我出发了,同行的有两名抬椅子(一种用柳条,更确切地说是用藤条编的敞开的山轿)的轿夫,山轿里塞着我的被褥和换洗衣服;还有一个雇用的苦力扛着食物和桌子等装备;另有一名厨师和一名小厮殿后。我们越过扬子江,钻进右岸崖壁的一道裂口中,往里是一条狭窄的山谷,我们将由此向上追溯溪流。

    我们在一处近于平地的平原上走了六七英里,踩着垫脚石来回越过清澈的溪面,至此,半英里宽的山谷收窄成了一条沟涧。左面是“白崖山”的绝壁,右面是圆锥形或金字塔形的小山,后者是宜昌特有的景色。这些小山是石灰岩结构,绝壁是砾岩结构,因质地强韧度的不同,两者的受侵蚀程度不同,因此轮廓也各不相同。

    接着我们将小片的豆田和麦田以及沿坡生长的松林和竹林抛在身后,走进了一条被砾岩岩块堵塞的山涧里。这些岩块是从上方的山峰(1500英尺高)崩落下来的。而后我们转入右边的一道侧谷,它两侧都是悬崖,四处散落着一丁点儿植被,都长在明显难以接近的地方。我们的小路通向半崖上的一处岩架,这场景已经足够荒僻,但下方干涸河床上的光滑卵石还要为之增添凄凉。雇工们落在后面,我漫步向上,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到达那处岩庙。我预备在那里过夜。山谷越来越显得凄清,我就好像是在走向末日。太阳早已落在了左侧山后,不过我右方的山顶仍然沐浴在灿烂的光辉里。忽然间,一道急促的拐弯展示出另一道深谷,它的终点是一面砾岩石墙,下方则是一片漂亮的常绿树林。狭窄的小径盘绕着通向那片树林,一段完好的石梯在林中向上延伸,预示着我即将抵达庙宇。最终,我们在林后看到了一个宽阔的深穴,那是涓涓细流在山中凿出来的。我艰难地爬上了陡峭的石阶,听着晚钟在静谧的黄昏回响。所有的佛教寺庙里都有这样古老的单体大钟,它的敲击声沉厚雄浑。一扇大门后是铺了地面的院子,另一段石阶由此通向上方的一处平台,而平台直通三座大殿的前方,这些宽敞的神殿全都建在巨大洞穴的悬顶之下。平台上立着一个石盆,里面装满了水,那是由大约60英尺高的洞顶不断滴落的。如果你坐在客房里望向树林,那么眼前这些水滴完全就像是一道水帘。这洞穴名叫“龙王洞”,洞口宽约100码,洞内也几乎有这么深。在山洞后面是一片湖水,僧侣们说它向内延伸了不知道多远,只有一个人曾试图探测它,但他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反对我让他们的船下湖,因为他们只在旱季这样做,那时他们会去往湖上,乞求龙神回归并降雨。根据中国人的迷信,如果龙神出了洞口,逃出这片土地,那这里将会永久干旱。因此,这三座神殿是为了把他安全地关在里面。

    整个传说透着一种如此诡异的浪漫,令我更加渴望能彻底地勘探它。第二天早晨我很早就出发了,走了四五英里来到另外一道山谷,此处遍地都是悬崖峭壁,数量超过了我曾到过的任何地方。这里也有一道干涸的河床(这似乎是这片砾石山野的一大特征),还有一道此时已近枯竭的瀑布。我判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