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朋友中国人最新章节!

    在与中国人的日常接触中,外国人常常对这个民族几乎所有的代表都缺乏严谨性和准确性而感到异常恼火。这个问题似乎延伸到了人们活动或爱好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陈述一件事情的真相,还是制作一件家具,他们都很难做到严谨而准确。恼火的外国人用相当合乎逻辑的方式争辩说:中国人宽容的天赋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因为他们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上非常宽容,对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也极容易原谅,所以他们对于旁人也习惯性地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中国人这种粗枝大叶的做事风格,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对待时间的漠然态度上。假如一个不了解外国人习惯的中国人与你有一个约会,比方说要在下午3点钟拜访你,几乎可以断言,除非机缘巧合,否则他绝不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准点儿赶到,但是他也有可能会提前一会儿到达,而且还可以肯定,他也不会离谱到4点钟之后才来。这样的做法让惯于守时的外国人很恼火,但中国人不守时的原因也很简单。“3点钟”对于大大咧咧的中国人来说,并非意味着钟表的指针精确地指向约定的刻度,而是一个更加富有弹性的概念,“3点钟”可以泛指钟敲3下之前或之后60分钟内的任何时间。由于中国古代的制度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而不是24个小时,这给了人们更大的回旋余地,3点钟可以意味着1点到5点之间的任何时间。其结果就是当一个中国人在你期望的时间半小时或一小时之后到达了约定的地点,如果你认为他赴约时迟到了,他会感到难意和惊讶。用他测量时间的方法,他是相当准时的。

    铁路、飞机和轮船的时刻表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但他们不像其他国家的人那样受其约束。他们不像我们那样说“赶火车”,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赶”火车。无论在哪,美国人及时地赶到火车站并登上列车的时候都会相当得意,而中国人则会选择更安全、更悠闲的方式。在火车出发前的几个小时,他们就会前往火车站耐心地等待火车到达,然后就可以从容地上车了。许多不了解中国人习性的出版商认为,他们有机会出版中国人应当非常期盼的铁路时刻表以满足其出行的需求,但这些投资总是失败,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不感兴趣的出版物大概就是时刻表了。如果一个外国人碰巧获悉他想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将在下午提前启程,而他除了前往车站再没有别的办法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时,他将会陷入极度的焦虑,但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困扰到中国人。他将会在中午的时候就径直前往火车站,让自己在那里安心舒适地等待着火车出发。

    除了赤贫者,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携带手表,但钟表的精确程度却很少能够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钟表的误差与准确的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之内,对于所有实际的目的而言就已经足够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分秒必较。中国人觉得,手表准确与否根本没法与事关生死的体温计的准确性相提并论。

    这种对时间不以为意的漠然态度当然是中国人正在消逝的众多特征之一。越来越多地选择乘坐船只、火车和飞机出行,对促使中国人改变观念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个促使中国人观念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在过去10年中发展起来了对体育的兴趣。如今,学生运动员们常常争论着田径比赛中分秒的赛况,而他们的祖辈则非常乐意于把时间看作两顿饭之间的间隔,或者是抽一袋烟的工夫,抑或是整整一个白天。

    其他因素也促使中国人对时间的重要性进行新的评估,并且事实证明对流逝时间的漠视并不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一种性格特征。一位英国传教士曾经写了一篇关于他30年前在中国生活的文章,讲述了一段无疑是每一个传教士(或其他任何人)在中国内地建造房屋都会遭遇的经历。他与承包人就修建房子的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价格和开工的日子也都确定了。临到开工的日期,想看到房子开工的传教士迫不及待地去了建筑工地,但他并没有见到想象中一群工人热火朝天干活的场面,那里空无一人,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记述道:当中国的建筑工人受到责备,“他们微笑着,看见你如此着急而很感到很好玩儿。他们无法理解传教士的愤怒,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是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中国人总是在琢磨,外国人为什么会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在商定的时间里完成而激动不已呢?”写下30年前这段经历的英国传教士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人身上存在着一种无药可救的倦怠,没有人能从他们身上看到紧张的劳动或者高效率的执行。

    如果这位传教士足够健康,活到了两三年之前。当他驻足半小时观察了上海现代摩天大楼正在紧张施工的建设场面和有效方法之后,一定会因为中国人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已经发展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工作效率而有充分的理由修正自己过去的观点。想当年,他文中提及的那些他和别的外国人在中国内陆居住的建筑,住宅、教堂和办公室等,构造极其简单朴素,因此推迟工期一两天、一两周甚至几个月时间,除了对出钱的外国人心情有所影响之外,想不出还会对别的什么人造成大的损失。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到承包商的利润,因为他在当地购买物资,雇用工人,根本没有多少资本投入需要格外地加以保护,所以他就会以最适合于他的便利速度来完成这项工作。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唯一因素,就是外国人的急躁愤怒了。

    但如今现代写字楼的建设,投资额攀升到了数十万美元,按期完工已经不再是要满足一个内心焦虑的传教士的问题,而是变成中国承包商可以理解的用美元和美分来衡量的问题。如果这项工作没有经过仔细计划和认真实施,他可能会损失一大笔钱。他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履行价值数千美元的材料处置的合同和订单,为了能从他的合同上赚到钱,建筑不同部分的完工时间必须与整体进度表的要求协调一致。如果工人在开车运送钢铁和混凝土以及大量其他供应品时发生了延误,承包商将不得不赔付投资于这些材料的利息资金。建筑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如此,结果就是除了那些不可避免的,可能给建筑承包商的生活增添不愉快插曲的事件之外,不应该出现任何的延误。

    在过去的几年里,上海有无数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它对外宣称除了美国以外再没有什么城市有如此之多的摩天大厦了。所有这些高楼大厦都是由中国的承包商和劳工建筑起来的,他们只是最低限度地利用了外国专家提供的技术援助。完成这些建筑所需的时间与世界其他地区完成类似结构的建筑所需的时间相比较显示了极大的优势。事实上,在这种竞争中,中国的承包商和工人可能比美国之外的其他各国的工人都更加出色,因为他们在摩天大楼建设方面的经验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丰富。

    中国人这种对时间粗枝大叶的态度也经常在许多需要测量、追求精确和完美的工艺形式中一模一样地表现出来。外国人发现中国人常常把一英尺、一品脱或一磅当作大约一英尺、大约一品脱或大约一磅,这令他们大为光火。在中国人那里,它总会多一点或少一点,无论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除非涉及一笔交易并且将要支付一笔现金。直到今天,中国人也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喜欢斤斤计较,中国的绅士们在清楚地知道一袋米分量不足的情况下,宁愿接受它,也不愿意为此发生一番口角,失去了体面。

    中国的家庭主妇对自己的尊严体面倒是不太看重。当她去采购的时候,随身携带着自己的秤,因为她不相信任何人,对商人丁点儿的信任也会让自己多花一些冤枉钱。一个外国人雇来的厨师在采购东西时,也会用自己携带的秤来检查店主给的重量,但他从来不会在厨房里使用它。如果一份食谱需要额定数量的黄油、猪油或面粉,他也不会费心地去称量出各种原料,而是全凭肉眼的观察把它们用勺子舀出来,以此满足食谱上精确的比例。因为他没有为这些东西买单,而慷慨的付出也没有让他损失什么,所以他所用的材料总是比菜谱上要求的更多。虽然操作的方法不够科学,但结果通常却是令人格外满意的。

    在12个一套的中国餐盘中,很难找到两个餐盘在形状和大小上是完全相同的。当把它们一个一个摞在一起时,它们不会呈现出外国商店里的盘子那整整齐齐的外观,而肯定是明显的东倒西歪。然而,每一个盘子本身都是一个完美的物件,没有发现任何瑕疵,中国的店主们也无法理解为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