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唐五代宋词选最新章节!

    龔自珍

    〔小傳〕  龔自珍字璱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人。更名鞏祚。道光九年(一八二九)進士,授内閣中書,升宗人府主事,尋改禮部,告歸不復出。博學,負才氣,於經通《公羊春秋》,於史長西北輿地,晚尤好佛乘。其文導源周、秦諸子,沉博奥衍,自成一家。生於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以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卒。生平著作甚富,已刊者有《定盦詩文集》及《定盦詞》等。

    浪淘沙 寫夢

    好夢最難留 ,吹過仙洲 ,尋思依樣到心頭 。去也無蹤尋也慣 ,一桁紅樓 。  中有話綢繆 ,燈火簾鈎 ,是仙是幻是温柔 。獨自淒涼還自遣 ,自製離愁 。

    如夢令

    紫黯紅愁無緒 ,日暮春歸甚處 ?春更不回頭 ,撇下一天濃絮 。春住 !春住 !黦了人家庭宇 。

    鵲踏枝 過人家廢園作

    漠漠春蕪春不住 。藤刺牽衣 ,礙却行人路 。偏是無情偏解舞 ,濛濛撲面皆飛絮 。  綉院深沉誰是主 ?一朵孤花 ,墻角明如許 !莫怨無人來折取 ,花開不合陽春暮 。

    減蘭

    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爲也,泫然得句。

    人天無據 ,被儂留得香魂住 。如夢如煙 ,枝上花開又十年 !  十年千里 ,風痕雨點斕斑裏 。莫怪憐他 ,身世依然是落花 。

    摸魚兒

    二月八日,重見於紅茶花下,擬之明月入手,彩雲滿懷。

    笑銀釭 一花宵綻 ,當筵即事如許 !我儂生小幽並住 ,悔不十年吴語 。憑聽取 ,算未要量珠 ,雙角山頭路 。生來蓬户 ,只阿母憨憐 ,年華嬌長 ,寒暖仗郎護 。  筝和笛 ,十載教他原誤 ,人生百事辛苦 。五侯門第非儂宅 ,剩可五湖同去 。卿信否 ?便千萬商量 ,千萬依分付 。花間好住 !倘燕燕歸來 ,紅簾雙捲 ,認我寫詩處 。

    浪淘沙 書願

    雲外起朱樓 ,縹緲清幽 ,笛聲叫破五湖秋 。整我圖書三萬軸 ,同上蘭舟 。  鏡檻與香篝 ,雅憺温柔 。替儂好好上簾鈎 。湖水湖風涼不管 ,看汝梳頭 。

    卜算子

    江上有高樓 ,可似湖樓迥 ?樓外文波曲曲通 ,不駐驚鴻影 。  蘋葉弄斜暉 ,蘭蕊雕明鏡 。翦盡秋花漠漠寒 ,人臥江南病 。

    南浦

    端陽前一日,伯恬填詞題驛壁上,淒魂曼絶,余亦繼聲。

    羌笛落花天 ,辦香韉兩兩 ,愁人歸去 。連夜夢魂飛 ,飛不到 天塹東頭煙樹 。空郵古戍 ,一燈敗壁然詩句 。不信黄塵 ,消不盡 摘粉搓脂情緒 。  登車切莫回頭 ,怕回頭還見 ,高城尺五 。城裏正端陽 ,香車過 多少青紅兒女 ?吟情太苦 !歸來未算年華誤 。一劍還君君莫問 ,换了江關詞賦 。

    人月圓

    緑珠不愛珊瑚樹 ,情願故侯家 。青門何有 ?幾堆竹素 ,二頃梅花 。  急須料理 ,成都貰酒 ,陽羨栽茶 。甘心費盡 ,三生慧業 ,萬古才華 。

    定風波

    燕子磯頭擫笛吹 ,平明沉玉大王祠 。無數蛾眉深院裏 ,晏起 ,曉霜江上阿誰知 ?  山詭潮奔千萬變 ,當面 ,身輕要唤鯉魚騎 。驀地江婓催我去 ,飛渡 ,樽前説與定何時 ?

    右龔自珍詞十首,録自《定盦詞》。

    〔集評〕

    譚獻曰:定公能爲飛仙、劍客之語,填詞家長爪梵志也。昔人評山谷詩“如食蝤蛑,恐發風動氣”,予於定公詞亦云。(《篋中詞》四) 又曰:閲定盦詩詞新刻本,詩佚宕曠邈,而豪不就律,終非當家;詞綿麗飛揚,意欲合周、辛而一之,奇作也。(《復堂日記》)

    項廷紀

    〔小傳〕  項廷紀原名鴻祚,字蓮生,浙江錢塘人。道光壬辰(一八三二)舉人,再上春官,不第。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卒,距生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僅三十八歲。著有《憶雲詞》甲乙丙丁稿,其自序云:“生幼有愁癖,故其情艷而苦,其感於物也鬱而深;連峰巉巉,中夜猿嘯,復如清湘戛瑟,魚沉雁起,孤月微明;其窅敻幽淒,則山鬼晨吟,瓊妃暮泣,風鬟雨鬢,相對支離;不無累德之言,抑亦傷心之極致矣!”(《甲稿序》)又云:“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時異境遷,結習不改,霜花腴之剩稿,念奴嬌之過腔,茫茫誰復知者?”(《丙稿序》)又云:“當沉鬱無憀之極,僅托之綺羅薌澤以泄其思,蓋辭婉而情傷矣!”(《丁稿序》)於此略見作者之情趣。朱孝臧題云:“無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傷心成結習,不辭累德爲閒情,兹意了生平。”(《彊邨語業》卷三)亦約廷紀自序言之也。

    綺羅香 感舊

    簾影移香 ,池痕浸渌 ,重到藏春朱户 。小立墻陰 ,猶認舊題詩句 。記西園 撲蝶歸來 ,又南浦 片帆初去 。料如今 塵滿窗紗 ,佳期回首碧雲暮 。  華年渾似流水 ,還怕啼鵑催老 ,亂鶯無主 。一樣東風 ,吹送兩邊愁緒 。正畫闌 紅藥飄殘 ,是前度 玉人憑處 。剩空庭 煙草淒迷 ,黄昏吹暗雨 。

    減字木蘭花 春夜聞隔墻歌吹聲

    闌珊心緒 ,醉倚緑琴相伴住 。一枕新愁 ,殘夜花香月滿樓 。  繁笙脆管 ,吹得錦屏春夢遠 。只有垂楊 ,不放秋千影過墻 。

    湘月

    壬午九月,避喧於南山之甘露院,就泉分茗,移枕看山,相羊浹旬,塵念都浄。出院不百步,越小嶺,即虎跑也。嘗月夜獨游,清寒特甚,賦《念奴嬌鬲指聲》一闋紀之。

    繩河一雁 ,帶微雲澹月 ,吹墮秋影 。風約疏鐘 ,似唤我 同醉寺橋烟景 。黄葉聲多 ,紅塵夢斷 ,中有檀欒徑 。空明積水 ,詩愁浩蕩千頃 。  乘興欲叩禪關 ,殘螢幾點 ,颭寒星不定 。清夜湖山 ,肯付與 詞客閑來消領 ?跨鶴天高 ,盟漚緣淺 ,心事塘蒲冷 。朔風狂嘯 ,滿林宿鳥都醒 。

    清平樂 池上納涼

    水天清話 ,院静人銷夏 。蠟炬風摇簾不下 ,竹影半墻如畫 。  醉來扶上桃笙 ,熟羅扇子涼輕 。一霎荷塘過雨 ,明朝便是秋聲 。

    太常引 客中聞歌

    杏花開了燕飛忙 ,正是好春光 。偏是好春光 ,者幾日 風淒雨涼 。  楊枝飄泊 ,桃根嬌小,獨自個思量 。剛待不思量 ,吹一片 簫聲過墻 。

    百字令

    將游鴛湖,作此留别。

    啼鶯催去 ,便輕帆東下 ,居然遊子 。我似春風無管束 ,何必揚舲千里 ?官柳初垂 ,野棠未落 ,才近清明耳 。歸期自問 ,也應芍藥開矣 。  且去范蠡橋邊 ,試盟漚鷺 ,領略江湖味 。須信西泠難夢到 ,相隔幾重煙水 。翦燭窗前 ,吹簫樓上 ,明日思量起 。津亭回望 ,夕陽紅在船尾 。

    三犯渡江雲

    余今年二月客山陰,三月客禾中,四月七月一再至吴門,遂北渡揚子,游金、焦兩山,留維揚六日。朅來故山,恍焉如夢。塵衣未浣,又爲豫章之行。登舟惘惘,扣舷而歌,彌覺旅懷之淒黯矣!

    斷潮流月去 ,柁樓碎語 ,侵曉掛帆初 。一行沙上雁 ,又被西風 ,吹影落江湖 。紅墻漸遠 ,拂征衣 自嘆清臞 。最淒涼 疏萍剩梗 ,飄泊意何如 ?  愁余 !黄花舊徑 ,修竹吾廬 ,是離魂來處 。料此後 詩邊酒冷 ,夢裏燈孤 。停船莫近投書浦 ,況路長 容易無書 。歸便早 ,今年總負鱸魚 。

    水龍吟 秋聲

    西風已是難聽 ,如何又着芭蕉雨 ?泠泠暗起 ,澌澌漸緊 ,蕭蕭忽住 。候館疏砧 ,高城斷鼓 ,和成淒楚 。想亭皋木落 ,洞庭波遠 ,渾不見 ,愁來處 。  此際頻驚倦旅 ,夜初長 歸程夢阻 。砌蛩自嘆 ,邊鴻自唳 ,翦燈誰語 ?莫更傷心 ,可憐秋到 ,無聲更苦 。滿寒江剩有 ,黄蘆萬頃 ,卷離魂去 。

    八聲甘州 黄葉樓賦夕陽

    界斜紅 颺出晚晴天 ,相看轉淒然 !甚匆匆只是 ,横催雁陳 ,低照漚眠 ?樹外山眉襯黛 ,遠道草芊芊 。一段蒼茫意 ,都付樊川 。  漢闕秦宫何處 ?送幾聲畫角 ,吹老華年 。儘歡游長好 ,到此黯流連 。倚江樓 玉人凝望 ,帶西風 帆影落窗前 。愁無限 ,近黄昏也 ,新月籠煙 。

    玉漏遲 冬夜聞南鄰笙歌達曙

    病多歡意淺 ,空篝素被 ,伴人淒惋 。巷曲誰家 ?徹夜錦堂高宴 。一片氍毹月冷 ,料燈影 衣香烘軟 。嫌漏短 ,漏長却在 ,者邊庭院 !  沈郎瘦已經年 ,更懶拂冰絲 ,賦情難遣 。總是無眠 ,聽到笛慵簫倦 。咫尺銀屏笑語 ,早檐角 驚烏啼亂 。殘夢遠 ,聲聲曉鐘敲斷 。

    臨江仙 擬南唐後主

    亂紅窣地春無主 ,宿寒猶戀屏幃 。夢中何日是歸期 ?玉臺金屋 ,空逐彩雲飛 。  煙月不知人事改 ,夜深來照花枝 。蕙爐香燼漏聲遲 。闌珊燈火 ,殘醉欲醒時 。

    謁金門 擬孫光憲

    留不得 !留也不過今日 。今日雲帆天咫尺 ,明朝何處覓 ?  江上潮平風急 ,吹斷幾聲殘笛 ?獨倚小樓寒側側 ,欲眠燈又黑 。

    右項廷紀詞十二首,録自《榆園叢刻》本《憶雲詞》。

    〔集評〕

    譚獻曰:蓮生,古之傷心人也!蕩氣迴腸,一波三折,有白石之幽澀而去其俗,有玉田之秀折而無其率,有夢窗之深細而化其滯,殆欲前無古人。其《乙稿自序》:“近日江南諸子,競尚填詞,辨韻辨律,翕然同聲,幾使姜、張頫首。及觀其著述,往往不逮所言。”云云,婉而可思。又《丁稿序》云:“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亦可以哀其志矣。以成容若之貴,項蓮生之富,而填詞皆幽艷哀斷,異曲同工,所謂别有懷抱者也。(《篋中詞》四)

    陳澧

    〔小傳〕  陳澧字蘭甫,廣東番禺人,原籍上元。道光壬辰(一八三二)舉人,六應會試,不售,官河源縣學訓導。泛覽群籍,凡天文、地理、樂律、算術、古文、駢體文、填詞、篆、籀、真、行書,無不精究。先後主講學海堂及菊坡精舍。所著書:《漢儒通義》、《東塾讀書記》,力排漢宋門户之見。又有《聲律通考》、《切韻考》等。生於嘉慶十五年(一八一〇),卒於光緒八年(一八八二)。所爲《憶江南館詞》一卷,朱孝臧題云:“甄詩格,凌沈幾家參。若舉經儒長短句,巋然高館憶江南,綽有雅音涵。”(《彊邨語業》卷三)余嘗見其手批《山中白雲詞》,並從其門人汪兆鏞處傳録所翻白石《暗香》、《疏影》二曲譜,亦足略窺其所宗尚矣。

    水龍吟

    壬辰九月之望,吾師程春海先生,與吴石華學博,登粤秀山看月,同賦此調,都不似人間語,真絶唱也!今十五年,兩先生皆化去。余於此夜,與許青皋、桂皓庭登山,徘徊往迹,淡月微雲,增我怊悵,即次原韻。

    詞仙曾駐峰頭 ,鸞吟縹緲來天際 。成連去後 ,冰弦彈折 ,百重雲水 。碧月仍圓 ,蒼山不改 ,舊時煙翠 。只長林墜葉 ,西風過處 ,都吹作 ,秋聲起 。  此夜三人對影 ,倚高寒 紅塵全洗 。珠江滚滚 ,暗潮銷盡 ,十年心事 。欲問青天 ,素娥却似 ,霧迷三里 。剩出山回望 ,燈明佛屋 ,有閑僧睡 。

    齊天樂 十八灘舟中夜雨

    倦遊諳盡江湖味 ,孤篷又眠秋雨 。碎點飄鐙 ,繁聲落枕 ,鄉夢更無尋處 。幽蛩不語 ,只斷葦荒蘆 ,亂垂煙渚 。一夜瀟瀟 ,惱人最是繞堤樹 。  清吟此時正苦 !漸寒生竹簟 ,秋意如許 !古驛疏更 ,危灘急溜 ,併作天涯離緒 。歸期又誤 !望庾嶺模糊 ,濕雲無數 。鏡裏明朝 ,定添霜幾縷 。

    摸魚兒

    東坡江郊詩序云:“歸善縣治之北,數百步抵江,少西有磐石小潭,可以垂釣。”余訪得之,題以此闋。

    繞城陰 雁沙無際 ,水光摇漾千頃 。蒼崖落地平於掌 ,濕翠倒涵天鏡 。風乍定 ,看絶底明漪 ,曾照東坡影 。林煙送暝 。只七百年來 ,斜陽换盡 ,一片古苔冷 。  幽尋處 ,付與牧村樵徑 。江郊詩句誰省 ?平生我亦烟波客 ,笠屐儻堪持贈 ?雲水性 ,便挈鷺提鷗 ,占取無人境 。商量畫 。向碎竹叢邊 ,荒蘆葉畔 ,添個小漁艇 。

    甘州

    惠州朝雲墓,每歲清明,傾城女士,酹酒羅拜。坡公詩云:“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余謂朝雲倘隨坡公仙去,轉不如死葬豐湖耳。

    漸斜陽 淡淡下平堤 ,塔影浸微瀾 。問秋墳何處 ?荒亭葉瘦 ,廢碣苔斑 。一片零鐘碎梵 ,飄出舊禪關 。杳杳松林外 ,添做蕭寒 。  須信竹根長臥 ,勝丹成遠去 ,海上三山 。只一抔香冢 ,占斷小林巒 。似家鄉 水仙祠廟 ,有西湖爲鏡照華鬘 。休腸斷 ,玉妃烟雨 ,謫墮人間 。

    高陽臺

    元日獨游豐湖,湖邊有張氏園林,叩門若無人者,遂過黄塘寺,啜茗而返。憶去年此日,游南昌螺墩,不知明年此日,又在何處也。

    新曙湖山 ,釅寒城郭 ,釣船猶閣圓沙 。短策行吟 ,何曾負了韶華 ?虚亭四面春光入 ,愛遥峰 緑到檐牙 。欠些些 ,幾縷垂楊 ,幾點桃花 。  去年今日螺墩醉 ,記石苔留墨 ,窗竹摇紗 。底事年年 ,清游多在天涯 ?平生最識閑中味 ,覓山僧 同説烟霞 。却輸他 ,斜日關門 ,近水人家 。

    百字令

    夏日過七里瀧,飛雨忽來,涼沁肌骨。推篷看山,新黛如沐,嵐影入水,扁舟如行緑頗黎中。臨流洗筆,賦成此闋。儻與樊榭老仙倚笛歌之,當令衆山皆響也。

    江流千里 ,是山痕寸寸 ,染成濃碧 。兩岸畫眉聲不斷 ,催送蒲帆風急 。叠石皴煙 ,明波蘸樹 ,小李將軍筆 。飛來山雨 ,滿船涼翠吹入 。  便欲艤棹蘆花 ,漁翁借我 ,一領閑蓑笠 。不爲鱸香兼酒美 ,只愛嵐光呼吸 。野水投竿 ,高臺嘯月 ,何代無狂客 ?晚來新霽 ,一星雲外猶濕 。

    右陳澧詞六首,録自廣州刊本《憶江南館詞》。

    〔集評〕

    譚獻曰:蘭甫先生,孫卿、仲舒之流,文而又儒,粹然大師,不廢藻咏。填詞朗詣,洋洋乎會於風雅,乃使綺靡、奮厲兩宗,廢然知反。(《篋中詞續》二)

    許宗衡

    〔小傳〕  許宗衡字海秋,江蘇上元人。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生。咸豐進士,官至起居注主事。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卒。著有《玉井山館文略》、《玉井山館詩餘》。

    西窗燭

    寒月,和青耜。

    薊門煙樹 ,照影蒼涼 ,啼鴉驚拍風翅 。茫茫千里關山白 ,似雪路冰河 ,欲歸無地 。憶舊游 夢裏簫聲 ,良夜歡悰如墜 。  和愁睡 。玉宇瓊樓 ,人間天上 ,都是尋常事 。便教萬古團欒好 ,恐耐到雞鳴 ,也非容易 。忍思量 金粟前身 ?凍合三生清淚 。

    【評】

    譚獻曰:骨折魂驚,語語沉痛。(《篋中詞》四)

    中興樂

    初秋同人登龍樹寺凌虚閣,依李德潤《瓊瑶集》體。

    繞樓一帶薜蘿墻 ,西風瑟瑟横塘 。眼前春色 ,垂柳垂楊 。蘆花容易如霜 。雁聲長 ,幾時飛到 ?高城遠樹 ,亂堞斜陽 。  十年冠劍獨昂藏 ,古來事事堪傷 。狐狸誰問 ?何況豺狼 !薊門山影茫茫 。好秋光 !無端孤負 ,闌干倚遍 ,風物蒼涼 。

    【評】

    譚獻曰:止庵《詞辨》所謂“既成格調求實,實則精力彌滿”者也。(《篋中詞》四)

    百宜嬌

    道光己酉秋日,雨中與西澗飲揚州湖舫。

    倚帽愁煙 ,泊舟疑夢 ,淒絶那知游俊 ?遠樹遮樓 ,望中人杳 ,落葉滿天殘恨 。誰從吟處 ,尚記得 湖山春影 。驀孤篷 點點秋聲,與君宜醉休醒 。  空惆悵 酒杯易暝 。雲色作濃陰 、暮晴無準 。三月桃花 ,一堤楊柳 ,簫鼓當時曾聽 。荒園廢冢 ,怕此後 鶯聲難問 。趁羈孤 百感茫茫 ,雨斜風整 。

    【評】

    譚獻曰:宋玉微詞,蘭成小賦。(《篋中詞》四)

    右許宗衡詞三首,録自《玉井山館詩餘》。

    〔集評〕

    譚獻曰:海秋先生,傷心人别有懷抱,胸襟醖釀,非尋常文士,度越少鶴通政,爲近詞一大宗。(《篋中詞》四)

    蔣春霖

    〔小傳〕  蔣春霖字鹿潭,江蘇江陰人。父尊典,官荆門州。春霖以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生,隨侍任所。嘗登黄鶴樓,賦詩,老宿斂手,一時有“乳虎”之目。父殁,家中落,奉母游京師。既連不得志於有司,乃棄舉業,就兩淮鹺官,非其志也。咸豐壬子(一八五二),權富安場大使。丁巳(一八五七)遭母憂,始去官,挈家揚州之東臺,居焉。庚辛之際,兵事方急,徐溝喬松年、嘉善金安清,先後争致之。春霖抵掌陳當世利弊甚辯,謇侃奮發,不以屬吏自撓。上官亦禮遇之,不爲牾也。同治戊辰(一八六八)冬,將訪上元宗源瀚於衢州,道吴江,艤舟垂虹橋,一夕而卒,年五十一。姬人黄婉君殉焉。 春霖故力於詩,中歲悉摧燒之,一意於詞。晚年删存數十闋,爲《水雲樓詞》二卷,杜文瀾刻之《曼陀羅閣叢書》中。源瀚爲刊補遺一卷。江陰金武祥復刻其遺詩,入《粟香叢書》,題曰《水雲樓燼餘稿》。(節録武祥所著《蔣春霖傳》)

    木蘭花慢 江行晚過北固山

    泊秦淮雨霽 ,又燈火 ,送歸船 。正樹擁雲昏 ,星垂野闊 ,暝色浮天 。蘆邊 夜潮驟起 ,暈波心 月影蕩江圓 。夢醒誰歌楚些 ?泠泠霜激哀弦 。  嬋娟 ,不語對愁眠 ,往事恨難捐 。看莽莽南徐 ,蒼蒼北固 ,如此山川 !鈎連 更無鐵鎖 ,任排空檣櫓自迴旋 。寂寞魚龍睡穩 ,傷心付與秋煙 。

    【評】

    譚獻曰:子山、子美,把臂入林。(《篋中詞》五)

    浪淘沙

    雲氣壓虚闌 ,青失遥山 。雨絲風絮一番番 。上巳清明都過了 ,只是春寒 。  華髮已無端 ,何況華殘 ?飛來胡蜨又成團 。明日朱樓人睡起 ,莫卷簾看 。

    【評】

    譚獻曰:鄭湛侯爲予言:“此詞本事,蓋感兵事之連結,人才之惰窳而作。”(《篋中詞》五)

    柳梢青

    芳草閑門 ,清明過了 ,酒滯香塵 。白楝華開 ,海棠華落 ,容易黄昏 。  東風陣陣斜曛 ,任倚遍紅闌未温 。一片春愁 ,漸吹漸起 ,恰似春雲 。

    【評】

    譚獻曰:自然。(《篋中詞》五)

    踏莎行 癸丑三月賦

    叠砌苔深 ,遮窗松密 ,無人小院纖塵隔 。斜陽雙燕欲歸來 ,卷簾錯放楊華入 。  蝶怨香遲 ,鶯嫌語澀 ,老紅吹盡春無力 。東風一夜轉平蕪 ,可憐愁滿江南北 。

    甘州

    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

    又東風唤醒一分春 ,吹愁上眉山 。趁晴梢剩雪 ,斜陽小立 ,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滄海 ,險夢逐潮還 。一樣貂裘冷 ,不似長安 。  多少悲笳聲裏 ,認匆匆過客 ,草草辛盤 。引吴鈎不語 ,酒罷玉犀寒 。總休問 杜鵑橋上 ,有梅花 且向醉中看 。南雲暗 ,任征鴻去 ,莫倚闌干 。

    【評】

    陳廷焯曰:鹿潭深於樂笑翁,故措語多清警,最豁人目。此篇情味尤深永,乃真得玉田神理,又不僅在皮相也。(《白雨齋詞話》五)

    憶舊游

    記星街揜柳 ,雨徑穿莎 ,悄叩閑門 。酒態添華活 ,任翩翻燕子 ,偷啄紅巾 。篆銷萬重心字 ,窗影護憨雲 。甚飛絮年光 ,緑陰滿地,斷送春人 ?  痴魂 ,正無賴 ,又琵琶弦上 ,迸起烟塵 。鴻影驚回雪 ,悵天寒竹翠 ,色暗羅裙 。黛蛾更羞重鬥 ,避面月黄昏 。教説與東風 ,垂楊淡碧吹夢痕 。

    鷓鴣天

    楊柳東塘細水流 ,紅窗睡起唤晴鳩 。屏間山壓眉心翠 ,鏡裏波生鬢角秋 。  臨玉管 ,試瓊甌 ,醒時題恨醉時休 。明朝華落歸鴻盡 ,細雨春寒閉小樓 。

    【評】

    譚獻曰:字字用意,氣體甚高,不易到也。(《篋中詞》五)

    角招

    壬子正月,游慈慧寺。舟穿梅華林,曲折數里而至。石峰峭碧,沙水明潔,佛樓藏松陰中,清涼悦人。十年後與郭堯卿復過其地,則夕烽不遠,寺門闃然閉,梅樹半摧爲薪,存者亦蕉萃如不欲華。堯卿謂:“白石正角招譜,後罕有和者,曷倚新聲紀今日事?”余既命筆硯,堯卿擊節而歌,蓋淒然不可卒聽也!

    暮寒際 ,誰家尚遣扁舟 ,去看煙水 ?櫓枝沙外倚 ,忘却那回 ,華下游事 。山靈倦矣 !漸露出 雙峰憔悴 。十里寒香何在 ?剩千萬樹梅魂 ,伴銅仙垂淚 。  還喜 ,梵王殿址 ,松梢塔影 ,陳迹殘僧指 。四闌仍畫裏 。戍角聲聲 ,當年無此 。霜楓滿地 ,更懶問 歸人歸未 ?月上西風又起 。怕潮落石橋灣 ,愁難洗 。

    虞美人

    水晶簾卷澂濃霧 ,夜静涼生樹 。病來身似瘦梧桐 ,覺道一枝一葉怕秋風 。  銀潢何日銷兵氣 ?劍指寒星碎 。遥憑南斗望京華 ,忘却滿身清露在天涯 。

    【評】

    譚獻曰:“斜陽煙柳”,謝其温厚。(《篋中詞》五)

    卜算子

    燕子不曾來 ,小院陰陰雨 。一角闌干聚落華 ,此是春歸處 。  彈淚别東風 ,把酒澆飛絮 :化了浮萍也是愁 ,莫向天涯去 !

    【評】

    陳廷焯曰:鹿潭窮愁潦倒,抑鬱以終,悲憤慷慨,一發於詞,如《卜算子》云云,何其悽怨若此!(《白雨齋詞話》五)

    唐多令

    楓老樹流丹 ,蘆華吹又殘 。繫扁舟 同倚朱闌 。還似少年歌舞地 ,聽落葉 ,憶長安 。  哀角起重關 ,霜深楚水寒 。背西風 歸雁聲酸 。一片石頭城上月 ,渾怕照 ,舊江山 。

    臺城路

    金麗生自金陵圍城出,爲述沙洲避雨光景,感成此解。時畫角咽秋,燈焰慘緑,如有鬼聲在紙上也。

    驚飛燕子魂無定 ,荒洲墜如殘葉 。樹影疑人 ,鴞聲幻鬼 ,攲側春冰途滑 。頽雲萬叠 。又雨擊寒沙 ,亂鳴金鐵 。似引宵程 ,隔溪磷火乍明滅 。  江間奔浪怒湧 ,斷笳時隱隱 ,相和嗚咽 。野渡舟危 ,空村草濕 ,一飯蘆中淒絶 。孤城霧結 。剩羂網離鴻 ,怨啼昏月 。險夢愁題 ,杜鵑枝上血 。

    【評】

    陳廷焯曰:狀景逼真,有聲有色。(《白雨齋詞話》五)

    臺城路 易州寄高寄泉

    兩年心上西窗雨 ,闌干背燈敲遍 。雪擁驚沙 ,星寒大野 ,馬足關河同賤 。羈愁數點 。問春去秋來 ,幾多鴻雁 ?忘却華顛 ,昔時顔色夢中見 。  青衫鉛淚似洗 ,斷笳明月裏 ,涼夜吹怨 。古石攲臺 ,悲風咽築 ,酒罷哀歌難遣 。飛華亂卷 。對萬樹垂楊 ,故人青眼 。霧隱孤城 ,夕陽山外遠 。

    【評】

    譚獻曰:豪竹哀絲,一時並奏,“馬足”句千古。(《篋中詞》五)

    琵琶仙

    五湖之志久矣!羈累江北,苦不得去。歲乙丑,偕婉君泛舟黄橋,望見煙水,益念鄉土,譜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空侯按之。婉君曾經喪亂,歌聲甚哀。

    天際歸舟 ,悔輕與 故國梅華爲約 。歸雁啼入空侯 ,沙洲共飄泊 。寒未減 ,東風又急 ,問誰管 沈腰愁削 ?一舸青琴 ,乘濤載雪 ,聊共斟酌 。  更休怨 傷别傷春 ,怕垂老心情漸非昨 。彈指十年幽恨 ,損蕭娘眉萼 。今夜冷 ,篷窗倦倚 ,爲月明 强起梳掠 。怎奈銀甲秋聲 ,暗回清角 !

    【評】

    譚獻曰:屈曲洞達,齊、梁書體。(《篋中詞》五)

    右蔣春霖詞十四首,録自曼陀羅華閣本《水雲樓詞》。

    〔集評〕

    李肇增曰:君爲詩恢雄骯髒,若《東淘雜詩》二十首,不減少陵秦州之作。乃易其工力爲長短句,鏤情劌恨,轉豪於銖黍之間,直而緻,沉而姚,曼而不靡,嗚呼!君之詞亦工矣。君嘗謂:“詞祖樂府,與詩同源。偎薄破碎,失風、雅之旨。情至韻會,溯寫風流,極温深怨慕之意,亦未知其同與異否也。”故以此悉力於詞,登山臨川,傷離悼亂,每有感慨,於是乎寄。(《水雲樓詞序》) 譚獻曰:文字無大小,必有正變,必有家數。水雲樓詞,固清商變徵之聲,而流别甚正,家數頗大,與成容若、項蓮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咸豐兵事,天挺此才,爲倚聲家杜老,而晚唐、兩宋一唱三嘆之意則已微矣!或曰:“何以與成、項並論?”應之曰:阮亭、葆馚一流爲才人之詞,宛鄰、止庵一派爲學人之詞,惟三家是詞人之詞,與朱、厲同工異曲,其他則旁流羽翼而已。(《篋中詞》五) 又曰:水雲樓詞,婉約深至,時造虚渾,要爲第一流矣。(《復堂日記》) 陳廷焯曰:蔣鹿潭《水雲樓詞》二卷,深得南宋之妙,於諸家中尤近樂笑翁。竹垞自謂學玉田,恐去鹿潭尚隔一層也。 又曰:詞至國初而盛,至毗陵而後精。近時詞人,莊中白敻乎不可尚已。譚氏仲修,亦駸駸與古爲化。鹿潭稍遜皋文、莊、譚之古厚,而才氣甚雄,亦鐵中錚錚者。(《白雨齋詞話》五) 朱孝臧曰:水雲詞,盡人能誦其隽快之句,嘉、道間名家,可稱巨擘,宜復翁仰倒賞擊,而有會於冰叔(李肇增)之言也。顧其氣格駁而不純,比之蓮生差近之,正惟其才僅足爲詞耳。(手批《篋中詞》)

    薛時雨

    〔小傳〕  薛時雨字慰農,晚號桑根老農,滁州全椒人。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生。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舉於鄉,以母病,不應禮部試。至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始成進士,出知嘉善,遷杭州府,兼署督糧道,代行布政、按察兩司事。以疾歸,主杭州崇文、江寧尊經、惜陰三書院。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卒於江寧。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一曰《西湖櫓唱》,一曰《江舟欸乃》。其自序云:“律疏而語率,無柔腸冶態以蕩其思,無遠韻深情以媚其格,病根仍是犯一直字。”亦可略窺其詞格矣。

    臨江仙

    大風雨,過馬當山。

    雨驟風馳帆似舞 ,一舟輕度溪灣 。人家臨水有無間 。江豚吹浪立 ,沙鳥得魚閑 。  絶代才人天亦喜 ,借他隻手回瀾 。而今無復舊詞壇 。馬當山下路 ,空見野雲還 。

    【評】

    譚獻曰:結響甚遒。(《篋中詞》四)

    右薛時雨詞一首,録自《藤香館詞》。

    俞樾

    〔小傳〕  俞樾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元年(一八二一)生。以進士官編修,提督河南學政。罷歸,僑居蘇州。自少至老,著述不倦。主講杭州詁經精舍至三十一年,爲一時樸學之宗。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卒,年八十六。著有《春在堂全集》,凡五百餘卷,附《春在堂詞録》。

    金縷曲

    次女綉孫,倚此咏落花,詞意淒惋。有云:“嘆年華、我亦愁中老。”余謂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廣其意,亦成一闋。

    花信匆匆度 。算春來 騰一醉 ,緑陰如許 !萬紫千紅飄零盡 ,憑仗東風送去 。更不問 埋香何處 ?却笑痴兒真痴絶 ,感年華 寫出傷心句 :“春去也 ,那能駐 ?”  浮生大抵無非寓 。漫流連 鳴鳩乳燕 ,落花飛絮 。畢竟韶華何嘗老 ,休道春歸太遽 。看歲歲 朱顔猶故 。我亦浮生蹉跎甚 ,坐花陰 未覺斜陽暮 。憑彩筆 ,綰春住 。

    右俞樾詞一首,録自《春在堂詞録》。

    張景祁

    〔小傳〕  張景祁字蘩甫,一字韻梅,浙江錢塘人。道光七年(一八二七)生。(據《新蘅詞》卷八《六十初度詞》,越二年爲光緒己丑,以此上推,當生是年。)爲薛時雨門下士。光緒間成進士,以庶常改知縣。晚歲由福建渡臺灣,宦遊淡水、基隆等地。著有《新蘅詞》九卷,外集一卷。

    一枝春 落梅

    不管清寒 ,問東風 忍把高枝輕掃 ?瑶臺夢杳 ,未許探芳重到 。生涯慣冷 ,任籬落水邊都好 。誰會得 千種飄零 ,併入笛聲淒調 。  仙雲甚時流照 ?嘆珠塵半委 ,萼華空老 。無言更苦 ,肯怨早春啼鳥 ?關山去也 ,又蹴損 馬蹄多少 ?還盼取 點額人歸 ,翠尊共倒 。

    【評】

    譚獻曰:茵溷飄零,感均頑艷。(《篋中詞續》二)

    小重山

    幾點疏雅眷柳條 。江南煙草緑 ,夢迢迢 。十年舊約斷瓊簫 。西樓下 ,何處玉驄驕 ?  酒醒又今宵 。畫屏殘月上 ,篆香銷 。憑將心事記回潮 。青溪水 ,流得到紅橋 。

    【評】

    譚獻曰:高尋歐、晏,參異己之長。(《篋中詞續》二)

    雙雙燕 秋燕

    玳梁對語 。嘆門巷烏衣 ,舊家誰主 ?巢痕剛暖 ,又觸故園離緒 。漫約催歸伴侣 ,看玉翦 將飛還住 。自憐瀚海飄零 ,也學年年羈旅 。  辛苦 !天涯倦羽 。怕負了深閨 ,寄書香縷 。重簾空卷 ,咫尺畫堂何處 ?容易流光夢雨 ,便消瘦 紅襟如許 !何況萬里西風 ,更送玉關人去 ?

    【評】

    譚獻曰:繚曲往復,不數梅溪。(《篋中詞續》二)

    望海潮

    基隆爲全臺鎖鑰。春初海警狎至,上游撥重兵堵守。突有法蘭兵輪一艘入口游奕,傳是越南奔北之師,意存窺伺,越三日始揚帆去,我軍亦不之詰也。

    插天翠壁 ,排山雪浪 ,雄關險扼東溟 。沙嶼布棋 ,飆輪測綫 ,龍驤萬斛難經 。笳鼓正連營 。聽回潮夜半 ,添助軍聲 。尚有樓船 ,鱟帆影裏矗危旌 。  追思燕頷勛名 ,問誰投健筆 ,更請長纓 ?警鶴唳空 ,狂魚舞月 ,邊愁暗入春城 。玉帳坐談兵 。有獞花壓酒 ,引劍風生 。甚日炎洲洗甲 ,滄海濁波傾?

    酹江月

    法夷既據基隆,擅設海禁。初冬余自新竹舊港内渡,遇敵艘巡邏者駛及之,幾爲所困。暴風陡作,去帆如馬,始免於難。中夜抵福清之觀音澳,宿茅舍,感賦。

    樓船望斷 ,嘆浮天萬里 ,盡成鯨窟 。别有仙槎凌浩渺 ,遥指神山弭節 。瓊島生塵 ,珠厓割土 ,此恨何時雪 ?龍愁鼉憤 ,夜潮猶助嗚咽 。  回憶鳴鏑飛空 ,猋輪逐浪,脱險真奇絶 。十幅布帆無恙在 ,把酒狂呼明月 。海鳥忘機 ,溪雲共宿 ,時事今休説 !驚沙如雨 ,任他窗紙敲裂 。

    曲江秋 馬江秋感

    寒潮怒激 。看戰壘蕭蕭 ,都成沙磧 。揮扇渡江 ,圍棋賭墅 ,詫綸巾標格 。烽火照水驛 。問誰洗 鯨波赤 ?指點鏖兵處 ,墟煙暗生 ,更無漁笛 。  嗟惜 ,平臺獻策 ,頓銷盡 樓船畫鷁 。淒然猨鶴怨 ,旌旗何在 ?血淚沾籌筆 。回望一角天河 ,星輝高擁乘槎客 。算只有鷗邊 ,疏葒斷蓼 ,向人紅泣 。

    秋霽 基隆秋感

    盤島浮螺 ,痛萬里胡塵 ,海上吹落 。鎖甲煙銷 ,大旗雲掩 ,燕巢自驚危幕 。乍聞唳鶴 、健兒罷唱《從軍樂》。念衛、霍 ,誰是漢家圖畫壯麐閣 ?  遥望故壘 ,毳帳凌霜 ,月華當天 ,空想横槊 。卷西風 寒鴉陳黑 ,青林凋盡怎棲托 ?歸計未成情味惡 。最斷魂處 ,惟見莽莽神州 ,暮山銜照 ,數聲哀角 。

    【評】

    譚獻曰:笳吹頻驚,蒼涼詞史,窮髮一隅,增成故實。(《篋中詩續》二)

    齊天樂

    臺灣自設行省,撫藩駐臺北郡城,華夷輻凑,規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賦詞紀盛。

    客來新述瀛洲勝 ,龍荒頓聞開府 。畫鼓春城 ,瓌燈夜市 ,娖隊蠻韡紅舞 。莎茵綉土 。更車走奇肱 ,馬徠瑶圃 。莫訝瓊仙 ,眼看桑海但朝暮 。  天涯舊游試數 。緑蕪環廢壘 ,啼鶪悽苦 。絶島螺盤 ,雄關豹守 ,此是神州庭户 !驚濤萬古 。願洗浄兵戈 ,卷殘樓櫓 。 (近聞埤南嘉彰,土寇竊發。)夢踏雲峰 ,曙霞天半吐 。

    浣溪沙

    寂寂紋窗黯碧紗 ,瑶琴彈折落梅花 ,飄零楊柳怨棲鴉 。  對影春衫銷舊酒 ,誤人塵鏡换朝霞 ,十年心事兩天涯 。

    清平樂

    春雷殷地 ,玉女投壺戲 。一朵紅雲飛不起 ,壓着蟠根仙李 。  百年喬木誰栽 ?迎風簾幕輕開 。燕子不知人世 ,猶尋舊日樓臺 !

    右張景祁詞十首,録自百億梅花仙館刊本《新蘅詞》。

    〔集評〕

    葉衍蘭曰:《新蘅詞》選調必精,摛辭必煉,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於勁,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夢窗之綿麗而不病其穠,有玉田之婉約而不流於滑,尋聲於清濁高下之别,審音於舌腭唇齒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新蘅詞序》) 譚獻曰:韻梅早飲香名,填詞刻意姜、張,研聲刌律,吾黨六七人奉爲導師。故山兵劫,同好晨星。亂後重見,君已摧鋒落機,謝去斧藻。中年哀樂,登科已遲;又復屈承明之著作,走海國之靴板,不無黄鍾瓦缶之傷;倚聲日富,規制益高,駸駸乎北宋之壇宇;江東獨秀,其在斯人乎?外集集古,多長篇奇製,如《洞仙歌》、《解連環》之組紃石帚,真無縫天衣,當以全集沾被藝林,不悉登也。(《篋中詞續》二)

    莊棫

    〔小傳〕  莊棫字中白,江蘇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緯候。先世業鹺,後家中落,校書淮南、江寧各官書局,以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焉。棫自序謂:“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足見其詞學淵源所自。與譚獻齊名。朱孝臧合題二家詞集云:“皋文説,沆瀣得莊、譚。感遇霜飛憐鏡子,會心衣潤費爐煙,妙不著言詮。”(《彊邨語業》卷三)據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後勁也。

    思佳客 二首 春雨

    一曲歌成酒一杯 ,困人天氣好亭臺 。沉沉春晝斜飛雨 ,寂寂閑門亂點苔 。  花幾簇 ,錦千堆 ,落紅成陣映香腮 。不如却下簾兒坐 ,自看同心七寶釵 。

    無賴今年又晚春 ,一春風雨倍銷魂 。梁間歸燕空留客 ,葉底流鶯解駡人 。  飛絮繞 ,落花頻 ,佩環摇蕩夢中雲 。閉門已過春三月 ,莫向青郊問畫輪 。

    高陽臺 長樂渡

    長樂渡邊 ,秦淮水畔 ,莫愁艇子曾擕 。一曲西河 ,尊前往事依稀 。浮萍緑漲前溪遍 ,問六朝 遺迹都迷 。映玻璃 ,白下城南 ,武定橋西 。  行人共説風光好 ,愛沙邊鷗夢 ,雨後鶯啼 。投老方回 ,練裙十幅誰題 ?相思子夜春還夏 ,到歡聞 先已淒淒 。更休提 ,煙外斜陽 ,柳外長堤 。

    【評】

    譚獻曰:駘蕩怨抑之境,爲前人所未開。(《篋中詞》五)

    蝶戀花 四首

    城上斜陽依緑樹 。門外斑騅 ,見了還相顧 。玉勒珠鞭何處住 ?回頭不覺天將暮 。  風裏餘花都散去 。不省分開 ,何日能重遇 ?凝睇窺君君莫誤 ,幾多心事從君訴 。

    百丈遊絲牽别院 。行到門前 ,忽見韋郎面 。欲待回身釵乍顫 ,近前却喜無人見 。  握手匆匆難久戀 。還怕人知 ,但弄團團扇 。强得分開心暗戰 ,歸時莫把朱顔變 。

    緑樹陰陰晴晝午 。過了殘春 ,紅萼誰爲主 ?宛轉花幡勤擁護 ,簾前錯唤金鸚鵡 。  回首行雲迷洞户 。不道今朝 ,還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 ,相思只有儂和汝 。

    殘夢初回新睡足 。忽被東風 ,吹上横江曲 。寄語歸期休暗卜 ,歸來夢亦難重續 。  隱約遥峰窗外緑 。不許臨行 ,私語頻相屬 。過眼芳華真太促 ,從今望斷横波目 。

    【評】

    陳廷焯曰:蒿庵《蝶戀花》四章,所謂託志帷房,眷懷身世者。首章“回頭”七字,感慨無限,下半聲情酸楚,却又哀而不傷。次章心事曲折傳出;下半韜光匿采,憂讒畏譏,可爲三嘆。三章詞殊怨慕;次章蓋言所謀有可成之機,此則傷所遇之卒不合也。故下云:“回首行雲迷洞户,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悲怨已極。結云:“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儂和汝。”怨慕之深,却又深信而不疑;想其中或有讒人間之,故無怨當局之語;然非深於風騷者,不能如此忠厚。四章決然舍去,中有怨情,故才欲説便咽住;下半天長地久之恨,海枯石爛之情,不難得其纏綿沉厚,而難得其温厚和平。(《白雨齋詞話》五)

    相見歡 二首

    春愁直上遥山 ,綉簾閑 。贏得蛾眉宫樣月兒彎 。  雲和雨 ,煙和霧 ,一般般 。可恨紅塵遮得斷人間 。

    深林幾處啼鵑 ,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