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格言联璧译注最新章节!

    【题解】

    “惠言类”一章所讲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是赠人佳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给人以指导和告诫。无论修身持家、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等都包括其中,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前面几章的一个总结。所以,本章仍是告诫人们在自身修养方面要品行方正、注重道德修养;在处理家庭事务方面要勤俭持家、谦虚忍让;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坚持操守、待人平和、办事谨慎、圆融通达。并且,面对世事变迁、命运好坏都要坦然面对、知足常乐。虽然这一章也谈及了忠君爱国、勤政爱民等思想,但相对而言,更侧重于指导人们对自己内心和性情的修养。因为,一切好的行为都源自好的念头,好的念头都源自善良的内心与温和的性情。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懂得修养自己的内心和性情,并做到持之以恒,这才是人生修为的理想境界。

    圣人敛福[1],君子考祥[2];作德日休[3],为善最乐。

    【译文】

    圣人教化民众积聚福祉,君子考察自己的过往以预知吉凶;积德行善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处处为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快乐。

    【源流】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山谷八字”条:“余家藏山谷八大字云:‘作德日休,为善最乐’摘经史语,混然天成,可置座右。”按,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格言联璧》“作德日休”二句当本于宋代黄庭坚之语。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4]。

    【译文】

    读书有好处,行善得吉祥。

    【源流】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四“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条:“上曰:‘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不为劳也。’”按,太宗即宋太宗赵匡义,《格言联璧》“开卷有益”当本于赵匡义之语。

    《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按,《格言联璧》“作善降祥”当化用《尚书·伊训》之文句。

    崇德效山[5],藏器学海[6]。群居守口[7],独坐防心[8]。

    【译文】

    培养德行提升品质要学习高山的稳重敦厚,增长才干谦虚内敛要学习大海的幽深宽广。很多人在一起要说话谨慎,自己一人独处要谨防杂念。

    【源流】

    清钱仪吉《碑传集》卷二十四“又附《程功录》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崇德学山,藏器学海,学之而至,必能负九州之重,受众流之规。”按,《程功录》为杨名时撰,《格言联璧》“崇德学山”句当本于清代杨名时之语。

    清尤侗《艮斋杂说》卷四:“陈缑山云:‘群居守口,独坐防心。’”按,陈天祥,号缑山。《格言联璧》“群居守口”句当本于元代陈天祥之语。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译文】

    知足的人常常快乐,能忍的人自然平安。

    【源流】

    《老子》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穷达有命[9],吉凶由人[10]。

    【译文】

    困顿与显达自有命运安排,吉祥与凶险全由自己把握。

    【源流】

    《文选》卷五十二“汉班彪《王命论》”:“穷达有命,吉凶由人。”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汉代班彪之语。

    以镜自照见形容[11],以心自照见吉凶[12]。

    【译文】

    用镜子照自己看见的是面容;用内心反省自己,预见的是未来的祸福吉凶。

    【源流】

    《后汉书·朱晖传》注:“《镜铭》曰:‘以镜自照,看见形容;以人自照,看见吉凶。’”

    唐张九龄《曲江集》卷之十三“《进千秋节金镜录表》”:“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张九龄化用《镜铭》之文。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13]。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14]。

    【译文】

    善良是最宝贵的东西,一生都享用不完;把内心当作良田,子孙世代都耕种不完。凡事让人三分,自然关系和谐前途广阔;多培养一点内心的善良,世代传承定会收获福气。

    要好儿孙[15],须方寸中放宽一步[16];欲成家业[17],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译文】

    要想为儿孙造福,就要内心宽容大度一些;要想使家族兴旺,就要事事谦让不争。

    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镪[18];种心为产业[19],由来皆美宅良田。

    【译文】

    给儿孙留福分,没必要全都是黄金白银;把修养身心作为事业,从来都会使家族兴旺有良田美宅。

    存一点天理心[20],不必责效于后[21],子孙赖之[22];说几句阴骘话,纵未尽施于人[23],鬼神鉴之[24]。

    【译文】

    自己心存一点天理良心,没必要苛求以后会收到成效,子孙会从中受益;对人说几句积德的话,即便没有尽力给予帮助,世间的神明也会看在眼里。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25];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译文】

    不读书,就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不积德,就不能生养聪慧的儿女。

    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决于天。尽力农事,加倍收成,是取决于地。善教子孙,后嗣昌大[26],是取决于人。事事培元气[27],其人必寿;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译文】

    多积德行善,各种福气自然会到来,这是由上天决定的。努力耕种,加倍收获粮食,这是由大地决定的。好好教育子孙,使家族昌盛人丁兴旺,这是由人决定的。处理每件事情都注意养护精神,这样的人一定长寿;考虑每件事情都心存善念,这样的人后代一定昌盛。

    【源流】

    清汤来贺《内省斋文集》卷二十三《何碧塘七十序》:“陆平泉先生云:‘世有自然之利而人不言及,何也?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之于天。稼穑维宝,如崇如墉,是取之于地。善教子孙,后嗣昌炽,是取之于人。斯三者,正大光明而可以传之于久远。’至哉!斯言也。”按,陆树声,号平泉,《格言联璧》此句当化用明代陆树声之语。

    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谓一言可轻也[28],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勿谓一时可逞也[29],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译文】

    不要有一点欺骗的心思,要知道这世间有天地神明的监督。不要觉得可以随便说一句话,要知道周围会有他人在偷听。不要觉得可以粗心对待一件小事,要知道任何事情都可能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要只图一时放纵,要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子孙的祸福存在因果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之[30],昼见于形象[31],夜见于梦魂[32],必酿其祸而后已。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鉴察之[33],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儿孙,必致其福而后已。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乎!

    【译文】

    人的心中只要产生一点邪恶的念头,那么魔鬼便在你心中了,进而欺负、捉弄你的内心,白天表现在你的精神气质上,夜晚出现在你的梦境里,必定要酿成大祸才会停止。所以邪恶的念头就是魔鬼,并且魔鬼和魔鬼之间是相互呼应的,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人的心中只要产生一点正直的念头,那么神明便在你心中了,进而监督、保护你的内心,上至父母双亲,下到儿女子孙,必定都受到福佑才算完满。所以,正直的念头就是神明,并且神明与神明之间是相亲近的,这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源流】

    清魏象枢《庸言》:“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之,昼见于形象,夜见于梦魂,必酿其祸而后已。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鉴察之,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子孙,必致其福而后已。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乎!”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件。物力维艰[34],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多[35]。

    【译文】

    整天说好话,不如做一件好事;一辈子做善事,却要防止做一件错事。衣食日用来之不易,要知道吃饭穿衣,哪有那么容易;时光飞逝,即便用来读书行善,又能做多少。

    只字必惜[36],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37],福之基也;微命必护[38],寿之本也。

    【译文】

    再有限的知识和文化也要珍惜,因为这是显贵的根本;再少的粮食也要珍视,因为这是富裕的源泉。再简短的话也要小心谨慎,因为这是福祉的基础;再卑微的生命也要尽力去保护,因为这是长寿的根本。

    【源流】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司马温公尝有言:‘只字必惜,贵之本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按,司马光逝后获赠太师、温国公,《格言联璧》“只字必惜”句当本于宋代司马光之语。

    作践五谷[39],非有奇祸[40],必有奇穷[41];爱惜只字,不但显荣[42],亦当延寿[43]。

    【译文】

    浪费粮食,即便没有突发的灾祸,也会生活困顿;爱惜知识,不仅会显达荣耀,还会使人长寿。

    茹素[44],非圣人教也;好生[45],则上天意也。

    【译文】

    吃素食,并不是圣人的教诲;但珍惜生命,却是上天的意愿。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46]。谦抑盈满[47],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48]。

    【译文】

    仁厚还是刻薄,这是寿命长短的关键。谦虚还是自满,这是命中福祸的关键。勤俭还是奢侈,这是生活贫富的关键。保养还是纵欲,这是人命生死的关键。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49]。万类相感[50],以诚以忠。做人无成心[51],便带福气。做事有结果[52],亦是寿征[53]。

    【译文】

    上天造物忌讳的,就是造作和取巧。世间万物互相联系,靠的是诚实和忠正。做人没有成见,便会带来福气。做事有始有终,便是长寿的征兆。

    【源流】

    清张廷玉《澄怀园文存》卷十五之《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居常训不孝等:‘惟以读书立品,安分守拙,戒诈伪,绝奔竞。’故书室对联曰:‘万类相感以诚,造物最忌者巧。’”按,张廷玉之父为张英,《格言联璧》“造物所忌”句当化用清代张英之语。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史搢臣《愿体集》”:“做人无成心,便带福气。做事有结果,亦是寿征。”按,《格言联璧》“做人无成心”句当本于清代史典编撰之文句。

    执拗者福轻[54],而圆通之人[55],其福必厚;急躁者寿夭[56],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

    【译文】

    固执的人福气少,而圆融通达之人,福气必定很多;急躁的人寿命短,而宽宏大量之人,寿命必定很长。

    《谦》卦六爻皆吉[57],恕字终身可行[58]。

    【译文】

    《谦》卦的六爻都是平安吉祥,“恕”字的含义终身都可以奉行。

    【源流】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通行楹帖有云:‘《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59],干近情事[60]。

    【译文】

    做真真正正的自己,说真心实意的话,做合情合理的事。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底圣贤;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底君子。

    【译文】

    一点慈爱之心,不仅是积累德行的种子,也是为后人积累福分的幼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一个容忍念头,不仅是德行气度的广大,也是培养福分的广大,试看哪有不忍让的君子。

    好恶之念[61],萌于夜气[62],息之于静也[63];恻隐之心[64],发于乍见[65],感之于动也。

    【译文】

    善良的念头,萌生于夜深人静之时,生长于平静的内心之中;怜悯的念头,产生于突然看到的那一瞬间,是因看到他人的遭遇而有所感动。

    塑像栖神[66],盍归奉亲[67];造院居僧[68],盍往救贫。

    【译文】

    塑造神像供奉神明,不如回家奉养父母;建造寺院供养僧人,不如去救助那些贫苦之人。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69],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70];构千楹而招来宾客[71],何如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72]。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73],亦是福田;乐与人善[74],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译文】

    花费大把的金钱来结交豪强,哪里比得上拿出半瓢粮食去救助饥民;大量修建房屋馆舍来招揽宾客,怎么比得上搭几间简易的茅草屋去庇护那些孤苦受冻的人。怜悯救助他人的贫困,哪怕只有很少的金钱和粮食,也是给人造福;愿意与人为善,即便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也是化解矛盾温暖人心的良药。

    谋占田园[75],决生败子[76];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译文】

    一心谋划着广置田产,必定会出现败家子弟;尊敬老师注重教育,必定会教养出贤德的儿孙。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陈希夷《心相编》”:“贱买田辕,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按,陈抟,号希夷,《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陈抟之语。

    平居寡欲养身[77],临大节则达生委命[78];治家量入为出[79],干好事则仗义轻财[80]。

    【译文】

    平时清心寡欲养护身体,而面临重大事件则淡然面对顺应命运安排;治理家务量入为出勤俭节约,而做好事则注重道义轻视钱财。

    善用力者就力[81],善用势者就势,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译文】

    善用力量的人借助力量,善用时势的人借助时势,善用智慧的人借助智慧,善用钱财的人借助钱财。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三:“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势者就势,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身世多险途[82],急须寻求安宅[83];光阴同过客,切莫汩没主翁[84]。

    【译文】

    人生多有艰难险阻,急需找个安身之所;时光如同匆匆过客,切莫埋没了自己。

    莫忘祖父积阴功[85],须知文字无权[86],全凭阴骘;最怕生平坏心术[87],毕竟主司有眼[88],如见心田。

    【译文】

    不要忘记先辈们积累下的阴德,要知道在科举考试中文章并不起多大作用,一切全靠积累的阴德;人最怕平生坏了心思,毕竟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能辨别人的好坏,就好像能看透人的内心。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孝子百世之宗[89],仁人天下之命[90]。

    【译文】

    天下最值得尊敬的人,是忠臣孝子;天下最可怜的人,是孤儿寡妇。孝子是百世之人学习的榜样,有德之人是天下道义的根本。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魏环溪《庸言》”:“世间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按,魏象枢,字环溪,《格言联璧》“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句当化用清代魏象枢之语。

    《晋书·何曾传》:“初司隶校尉傅玄著论称曾及荀曰:‘……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按,《格言联璧》“孝子百世之宗”句当本于晋代傅玄之语。

    形之正[91],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92],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93],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94]。

    【译文】

    只要形体端正,即便不去追求影子是否正直,影子终究还是正直的。只要声音平和,即便不去追求回响是否和谐圆润,回响终究还是和谐圆润的。只要德行高尚,即便不去追求声名是否远播,声名终究还是会传遍天下的。

    【源流】

    晋杨泉《物理论》:“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95];有隐行者[96],必有昭名[97]。

    【译文】

    能够积累阴德的人,必定会获得回报;暗中做好事的人,必定会有显赫的声名。

    【源流】

    《淮南子·人间训》:“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98],仁人述之以劝人;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99],君子存之以济世[100]。

    【译文】

    给他人施以恩惠必定会收获回报,这是天地间不变的道理,有德之人讲述这个道理来劝导世人;给他人施以恩惠而不期待得到回报,这是圣贤之人深沉美好的志向,君子心存这种志向来救助世人。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101],使人无不平之叹[102];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103],令人有不匮之思[104]。

    【译文】

    对待自己面前的境况心胸要放宽些,使他人不要对你有命运不公的慨叹;对待身后留给后人的恩泽要使之持续得长久些,使后人对你有不尽的思念。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105],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106]。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译文】

    不能不心存随时为捍卫道义而慷慨赴死的念头,不能不做到处处要遵守道义而谨慎求生。做坏事,要提防鬼神知道;做好事,不要怕旁人笑话。

    【源流】

    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虚斋语录》曰:‘盖人固不可不知虚生之忧,亦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不可不求步步求生之事,尤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按,《虚斋语录》为明代大儒陈紫峰长子陈敦履所作,《格言联璧》“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句当本于明代陈敦履编撰之语。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译文】

    我本是福分少的人,应当做珍惜福分的事。我本是德行薄的的人,应当做积累德行的事。福分少的人必定刻薄,并且越刻薄则福分越少。福分多的人必定宽厚,并且越宽厚则福分越多。

    【源流】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增订五:“陈眉公曰:‘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数语使人寻味不尽。”按,陈继儒,号眉公,《格言联璧》“吾本薄福人”句当本于明代陈继儒之语。

    清张培仁《静娱亭笔记》卷八《眉公语录》:“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按,陈继儒,号眉公,《格言联璧》“薄福者必刻薄”句当本于明代陈继儒之语。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述行世[107],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108],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109],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译文】

    有时间读书,这就是福气。有能力救助他人,这就是福气。有著作刊行,这就是福气。有聪明质朴的见解,这就是福气。听不到是是非非,这就是福气。身体没有疾病困扰,这就是福气。没有世俗琐事打扰,这就是福气。没有赶上战乱灾年,这就是福气。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110],便扫除无限杀机[111]。向寒微路上[112],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113]。

    【译文】

    在混乱复杂的场合中,说几句冷静理智的话,便能化解许多麻烦。对待贫寒卑贱的人,用一点热心肠,就能培养出许多生机。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114],有谦德仁心者为祥。

    【译文】

    进入美玉成林的地方遍地都是宝贝,有谦逊之德和仁爱之心的人永远都会平安吉祥。

    谈经济外[115],宁谈艺术[116],可以给用[117]。谈日用外[118],宁谈山水,可以息机[119]。谈心性外,宁谈因果,可以劝善。

    【注释】

    【译文】

    谈论国家大政之外,宁愿谈论各种实用的技能,因为这些可供实用。谈论日常生活之外,宁愿谈论山水自然,因为这些可以消除心机。谈论良心本性之外,宁愿谈论因果报应,因为这些可以劝人向善。

    【源流】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增订五:“谈经济外,宁谈艺术,可以给用。谈日用外,宁谈山水,可以息机。谈心性外,宁谈因果,可以劝善。”

    艺花可以邀蝶[120],垒石可以邀云[121],栽松可以邀风,植柳可以邀蝉,贮水可以邀萍[122],筑台可以邀月[123],种蕉可以邀雨,藏书可以邀友,积德可以邀天[124]。

    【译文】

    种植花草可以招来蝴蝶,堆砌假山可以引来云雾,栽种松柏可以招来清风,种植柳树可以引来鸣蝉,修池蓄水可以引来浮萍,兴建高台可以招揽明月,种植芭蕉可以招来细雨,广藏书籍可以引来朋友,积德行善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顾。

    作德日休,是谓福地[125];居易俟命[126],是谓洞天[127]。

    【译文】

    修养德行每天都能收获福祉,这就叫做进入了幸福天地。生活平静听从命运安排,这就叫做过上了神仙日子。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128];性天中有化育[129],触处见鱼跃鸢飞[130]。

    【译文】

    如果能够内心平静,无论他在哪里都是风平浪静;天性如果得到教化培育,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自得其乐。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皆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131];富贵福泽,是我分外事,当保泰持盈[132],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133]。

    【译文】

    贫穷、卑贱、忧虑、悲伤,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事,我应当使内心得到触动、性格得以坚韧,平静地等待时机,而后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此来扭转处境。富有、高贵、福祉、恩泽,这些都是我的分外事,我应当保有安泰,操守功业,谨慎地加以守护,而后要更尽力去造福后人,以此来实现长久地传承。

    世网哪能跳出[134],但当忍性耐心[135],自安义命[136],即网罗中之安乐窝[137];尘务岂能尽捐[138],惟不起炉作灶[139],自取纠缠[140],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译文】

    社会上的种种束缚哪里能跳得出去,只要能有所忍耐,安守本分,便已在这社会之网中有了自己的安乐窝;尘俗繁杂之事哪能全部抛弃,只要自己不另起炉灶,自寻烦恼,便已在这燥如火坑的世间得到了一剂清凉散。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141],秋在清凉台上[142];穷不可遣[143],而穷愁可遣[144],春生安乐窝中[145]。

    【译文】

    炎热无法去除,但因炎热而产生的烦恼却是可以去除的,凉凉的秋意就在心中的清凉台上;贫穷无法排遣,但因贫穷而产生的愁苦却是可以排遣的,暖暖的春意就产生在自家的安乐窝中。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146],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147]。

    【译文】

    富贵贫贱,总难令人称心如意,只要懂得知足,一切便都称心如意;山水花竹,并无永恒的主人,只要谁有空去观赏,谁就是它们的主人。

    【源流】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六:“又《聪训斋语》一条云,圃翁尝拟一联悬草堂中云:‘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其语虽俚,却有至理。”按,《聪训斋语》为张英所作,《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张英编撰之文句。

    要足何时足[148],知足便足;求闲不得闲[149],偷闲即闲[150]。

    【译文】

    想要得到满足,然而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满足,其实只要心里知足就能得到满足;想要得到空闲,然而却怎么也得不到空闲,其实只要学会忙里偷闲就能得到空闲。

    【源流】

    明沈佳胤《翰海》卷十二“陈眉公《杂纪》”:“待足何时足,知足便足;求闲何时闲,偷闲便闲。”按,陈继儒,号眉公,《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陈继儒汇编之文句。

    知足常足[151],终身不辱;知止常止[152],终身不耻。

    【译文】

    懂得知足才能常常感到满足,这样终身都不会受到侮辱;懂得适时停止和退却才能常常有所节制,这样终身都不会蒙受耻辱。

    【源流】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之二:“(《景行录》)又曰:‘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当止,终身不耻。’”按,《景行录》为史弼所作,《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元代史弼之语。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153];逆取顺取[154],命中只有这般财[155]。

    【译文】

    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走,前面的路总还有许多;无论是不该得的还是应该得的,命中就有这么多钱财。

    理欲交争[156],肺腑成为吴越[157];物我一体[158],参商终是弟兄[159]。

    【译文】

    公理与私欲的斗争,会使心腹之人成为仇敌;外物与自己融为一体,即便关系疏远的人也会成为兄弟。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译文】

    用积聚财货的心思去积累学问,用求取功名的心思去追求道德,以关爱妻子儿女的心思去关爱父母,用保护官位的心思去保卫国家。

    移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