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穆天子传译注最新章节!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王隐《晋书·束晳传》云:大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蛊,故俗名之焉。大凡七十五卷,《晋书》有其目录。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题,其七卷折简碎杂不可名题。有《周易》上下经二卷、《纪年》十二卷、《琐语》十一卷、《周王游行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今谓之《穆天子传》。此四部差为整顿。汲郡初得此书,表藏秘府,诏荀勖、和峤以隶字写之。勖等于时即已不能尽识其书,今复阙落,又转写益误。《穆天子传》世间偏多。

    (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

    2.《晋书·束晳传》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晋),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叚》二篇,公孙叚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晳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二十五史》本)

    3.《隋书·经籍志》

    史部·起居注类

    《穆天子传》六卷,汲冢书,郭璞注。

    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春秋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周官》:“内史掌王之命,遂书其副而藏之,是其职也。”……晋时又得汲冢书,有《穆天子传》,体制与今起居注正同,盖周时内史所记,王命之副也。

    4.《旧唐书·经籍志》

    史部·起居注类

    《穆天子传》六卷,郭璞撰。

    5.《新唐书·艺文志》

    史部·起居注类

    郭璞《穆天子传》六卷。

    6.《宋史·艺文志》

    史部·别史类

    郭璞注《穆天子传》六卷。

    (以上皆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二十五史》本)

    7.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

    史部·传记类

    《穆天子传》六卷。

    8.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史部·传记类

    《穆天子传》六卷 晋太康二年,汲县民盗发古冢所得,凡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荀勖、和峤等以隶字写之云。按《春秋左氏传》:“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迹焉。”此书所载,即其事也。穆王好巡狩,得骅骝、绿耳之乘,造父为御,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西登昆仑,与《太史公记》同。汲郡收书不谨,多毁缺。虽其言不典,皆古书,颇可观览。郭璞注本谓之《周王游行记》。勖之时,古文已不能尽识,时有阙者,又转写益误,殆不可读。

    9.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史部·起居注类

    《穆天子传》六卷 晋武帝时汲冢所得书。其体制与起居注正同,郭璞为之注。起居注者,自汉明德马皇后始,汉魏以来因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