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译注最新章节!

    本节导读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恐惧而痛苦之事,而对相信三世轮回的人来说,却是新生命的开始,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因而可以做到视死如归,笑谈生死。种什么因,得相应的果,这是因果报应的基本法则。依据一个人前世的业障、今世的所作所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形因而有上、中、下三辈之不同。每辈中又可分为上、中、下三品,因而有九种不同的方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无论以何种方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会是莲花化生,所以有‌“九品莲花”之说。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1,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1 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及韦提希:能往生西方的,共分为九品人。怎样才能获得上品上生呢?若有众生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只要发三种愿心就可以往生了。那三心是什么呢?第一发至诚往生之心;第二发无畏心,求解大乘第一义往生净土之心;第三发回向功德求生净土之心。具备这三种愿心的修行者,一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发以上所说三种心的人,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另外,若有众生齐修如下三种行业,也可往生。第一有慈悲心,不杀害生命,完全守持种种戒法;第二读诵学习大乘佛法;第三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然后还要把所修的三种功德回向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具备以上三种功德的修行者,一至七日间,都能往生极乐国土。

    往生阿弥陀国净土时,此人因为精进勇猛的缘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的化佛、百千位比丘及声闻大众、无量诸天随七宝宫殿而来。观世音菩萨带着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修行往生者的面前。阿弥陀佛会大放光明,照亮往生者的身躯,并与诸菩萨一同伸出手来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的菩萨,赞叹往生者,鼓舞其心。往生者看见后欢喜雀跃,并且看见自己的身躯坐在金刚台上,跟随阿弥陀佛,就在弹指间往生极乐国土。

    修行者往生极乐国土后,能亲眼看见阿弥陀佛和诸菩萨具足的真身相,也能见到和听到他们在光明中、在宝林中演说妙法。往生者听闻之后,即证得无生法忍之果,瞬间就能拜访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菩萨,并于诸佛前次第授记,然后回到本国土,即能通达无量法门,此为上品上生。

    赏析与点评

    第十四观是上辈观。修此观法有五个要领:发菩提心,即发大乘心;解第一义,即解大乘义;修行诸行,即修大乘行;深信因果,即起大乘信;回向往生,发大乘愿。若具备以上五个要素,便获得上品上生的资格;若五中缺一(缺解大乘义),可获得上品中生的资格;若五中缺二(缺解大乘义和修大乘行),可获得上品下生的资格。由此可知,发菩提心是上三品往生之基石;若缺少菩提心,绝对不可能获得上辈往生的资格。

    在上三品中,第一品————“上品上生”救度对象是通晓大乘佛法、持戒精严的出家众。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1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1 第一义:无上甚深之妙理,通达诸法毕竟空寂。

    译文

    所谓上品中生:不一定受持、读诵各种大乘经典,但能于经中取一句一偈,深穷其义趣,了达一切诸法均是以空寂为第一义,心中不狐疑,深信因缘果报,不毁谤大乘佛法,以此功德,希望求生西方极乐国土。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译文

    以这样方法修行的人,其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来到此往生者的面前,称赞说:法王子啊!你修习大乘佛法,了解其中第一要义,所以我今天来迎接你。成百上千化佛实时伸手接引。这时往生者看见自己坐在紫金台上,合掌赞叹诸佛。只在一念之间,就往生到极乐国土的七宝池中。

    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

    译文

    这座紫金台就好像大宝莲花,经过一个晚上就会开启。此往生者身上的颜色呈紫磨金色,脚踏七宝莲花。而佛及菩萨同时放光,光芒照耀在往生者的身上,往生者的双目立即张开。因为这一个晚上的修习,遍闻各种声音都在解说深妙的第一义谛。往生者实时就下了金台,合掌礼佛,赞叹世尊。

    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1。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1 不退转(Arinivarta-niya):生到极乐世界,内无烦恼,外无魔障,一路修到佛果,中途不会出现退转反复的现象。

    译文

    再经过七日,就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修功德不退失和转变,并立时能飞行遍至十方世界,拜访诸佛菩萨。并于诸佛所在的处所,修习诸法三昧,经过一小劫,得到无生法忍,现前授记,此称为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译文

    而上品下生的修行者相信因果,不毁谤大乘佛法,亦有发无上的道心,并以此功德作回向,希望求生极乐国土。此人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会持金莲花,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接此人。此五百化佛伸手接引,并称赞说:‌“法王子啊!你今天非常清净,发无上的道心,所以我来迎接你。”往生者看见此景,就看见自己坐在金莲花上,坐好之后金莲花就合起来。他跟随在世尊的后面,往生到极乐国的七宝池中。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1。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1 欢喜地: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第四十一位,十地之初地,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故称欢喜地。

    译文

    经过一日一夜,莲花才能开启。七日之后,往生者才能看见佛的真身。虽看见佛真身的所有身相美好,但所见朦胧,心仍不明了,二十一日后,才能清楚看见。往生者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演说妙法。虽然能游历十方净土,但没有供养诸佛,只能在诸佛前,听闻甚深的妙法。经过三小劫,才得以开启百法之智慧明门,住在欢喜地。此为上品下生者。以上所说的三种是上品的观想,名为第十四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1,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1 五逆:杀父、杀母、杀害阿罗汉、破坏僧众、出佛身血,犯这种罪的人,都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称作逆。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假若有众生,受持五戒,修持八关戒斋,或修行其他诸戒,不作五逆之罪,没有犯许多过错,以这些善根回向众生并愿意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赏析与点评

    第十五观是‌“中辈往生观”,摄四果声闻众,分上、中、下三品。其中,第四品————‌“中品上生”救度的对象主要是持戒无犯、修诸功德的在家众。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

    译文

    所谓中品中生:若有众生仅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没有缺失。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土。持戒净业,以求净报,戒香熏修。

    赏析与点评

    第五品————‌“中品中生”救度的对象是小乘凡夫,曾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1,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1 善知识(kalyānamitra):正直而有德行,并能教人行正道的人。

    译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践行世间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到善知识,为他大量讲解阿弥陀佛国土的一些乐事,也说到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闻此事后,随即命终。就如同壮士伸出手臂的片刻,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七日之后,往生者能遇见观世音及大势至两大菩萨,听佛法心生欢喜,而证得须陀洹果。经过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