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译注最新章节!

    本节导读

    依据佛家因果律,修行之人必有好的果报,主要表现在依报和正报上。依报指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即外在的物质世界。十六观中前六观属依报观,它们是: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总观)。佛陀引导世人从现实社会的日、水引发观想,由水结成冰,自然过渡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第三地想观),观净土大地上树、池、楼清净庄严,使世人生起往生极乐净土之心愿。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1,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2,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3,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4。(劝常观)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5。

    1 生盲:生下来眼睛便看不见了。

    2 想念:观想。

    3 坚住:将心牢牢地专注于日落处。

    4 悬鼓:日落时,云散光收,状如鼓面,悬在空中。

    5 邪观:不正确的观想。

    译文

    佛陀告诉韦提希:你和其他众生一样,应先集中意念于一处,观想于西方。如何观想呢?凡是作观想的人,一切众生,只要不是天生失明的人,都能看见日落西山的景象。看到太阳要落下,应生起正念,面向西方坐定,专注夕阳沉落的地方,专心想念这个太阳,不要让心有机会移到别处去。此时就能见到太阳要落下去时,形状像悬挂在空中的一面铜鼓。看见落日的形状后,要做到不管是闭眼或是睁眼,对落日的形貌都能够了然于心,这就是第一观的日想观,又叫初观。修行者若能如是观想,叫作正观。若不如此观想,就叫作邪观。

    赏析与点评

    日落是一天的终止,象征人生之终点,此时思考来生,合情合理;日落时分,柔和的太阳光不伤眼睛,容易观察;日落天际,景观美丽无比,有助于人们观想美好事物;日落西方,自然让人们想起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日落观”成为十六观的第一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初观成已,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

    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1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2七宝金幢,擎3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1 琉璃:七宝之一,为猫眼石之一种,有青、白、赤、黑、绿等各种颜色。此宝最大特色具有‌“同化”之功能,即任何接近琉璃之物,皆被琉璃之色所同化。同样,佛陀之法,能使恶人转化成善人,故佛家特重视此宝。

    2 金刚:坚固锋利,所以能擎宝地。

    3 擎:擎起来、撑起来。

    译文

    佛陀说:从落日而观想到水。集中意念,观想在西方日落之处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水色清净明亮,使人心静神闲,意念专一。

    然后一边观想清澈的水,使其心专注在水上面不散乱;把水转成冰,再把看起来透明的冰转成琉璃,最后把琉璃转成琉璃地。若观想成功,就能够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内外透明清澈。琉璃大地是由七种宝贝做成的八角形的金刚幢支撑。每一面都是百宝组成,宝珠颜色缤纷,放出千万道光芒,璀璨耀目;光芒又有八万四千种颜色,映照在琉璃大地上,犹如千亿个日光照耀,令人无法辨清其中有多少不同的光明。

    赏析与点评

    因观落日而看到夕阳消失于天水相连之处。集中意念,观想在西方日落之处有一望无际的大水,由‌“日想观”过渡到第二水想观,顺理成章。观想清澈的水结成冰,由冰联想到晶莹剔透的琉璃,一直延伸到远方,由此而联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为进入第三地想观做准备。由此可见,水想观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桥梁,所以又称作观方便。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1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2,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3;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作此想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4,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1 杂厕:夹夹杂杂地轧在里头。

    2 其光如华:每一宝中发出五百色光,如盛开的鲜花。

    3 成光明台:台中现出百宝楼阁,由百宝自然合成,宝光悬于空中,变成光明宝台。

    4 三昧(samādhi):止息杂念,心不散乱。

    译文

    琉璃大地边界以黄金绳交叉缠绕,以七宝合成的绳子作为界线,整齐分明;每一个宝物射出五百种不同颜色的光芒,其光芒如盛开的鲜花,又如天空的星月,悬挂在虚空中,千万道霞光在空中汇集成一座光明台;楼阁有千万个,都是百宝所合成。在台的两边,有百亿个华幢、数不尽的乐器,令琉璃大地十分庄严;在百宝光明中生出八种清风,吹动各种乐器,演奏着苦、空、无常、无我的妙音。这就是水想观,名为第二观。

    第二观水想观想成功之时,对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一观想,明明了了,一直做到不论是闭眼还是睁眼,都不会令观想散失。除了吃饭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观想净土。修行者若是能够如上所说观想,叫作正观。若不如此观想,就叫作邪观。如此观想者,也仅仅是粗见极乐国土而已。随着观想的深入,观想者若已得三昧正定,此时观想极乐国土,就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达至妙不可言的境界,与初观时的感受大不相同。这就是地想观,名为第三观。

    佛陀告诉阿难:你记住我的话,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有想要脱离苦难的人,说此观地法。若修行的人能观想看见极乐国土,即能除去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时,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心中没有任何怀疑。

    赏析与点评

    佛陀以世人熟知的日、水为观想之始:观落日定方位(西方),由水联想到冰;转冰成琉璃;再由琉璃联想到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琉璃大地上百宝光明,楼阁千万,诸佛说法,其乐融融。这就是地想观。

    也许有人会问,佛教教人清心寡欲,为何佛国庄严不离黄金百宝?《佛说无量寿经》云: ‌“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而至。”当一个社会的财富极大丰富,百姓各取所需时,贪财又有何用?这是以观百宝治世人贪财之心。另外,黄金百宝象征修行功德之胜妙,以此鼓励人们用功修道,这是地想观的功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1,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2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