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安娜·卡列尼娜最新章节!

    莱温这次莫斯科之行,同大学里的老同学、自结婚后还未见过面的卡塔瓦索夫教授的交往又密切了。卡塔瓦索夫以其明朗而又纯朴的世界观赢得了莱温的好感。莱温认为,卡塔瓦索夫世界观明朗是由于他的天资贫乏;卡塔瓦索夫则以为,莱温思想的前后不一致是因为他的大脑缺少条理性。但是莱温喜欢卡塔瓦索夫的开朗,卡塔瓦索夫也喜欢莱温丰富而又单纯的思想。因而他们都愿意常见面,当面争论一番。

    莱温读几段自己的作品给卡塔瓦索夫听,卡塔瓦索夫很喜欢。昨天卡塔瓦索夫在演讲会上遇见莱温,对他说,遐迩闻名的梅特罗夫——莱温十分喜欢他的文章——现正在莫斯科,卡塔瓦索夫向他说起莱温在著书立说,他很感兴趣。卡塔瓦索夫还说,梅特罗夫明天十一点钟将去他家,他很乐意同莱温结识。

    那个人宣读完传记,主席对宣读者表示了谢意,接着他念了诗人缅特专为这次纪念会寄来的贺诗,并对那位诗人表示感谢。随后卡塔瓦索夫声音响亮而又尖细地宣读了自己对那位科学家的著作的评论文章。

    莱温看出,提这个问题就已经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他继续阐述他的思想,说俄国劳动者对土地的看法与其他民族根本不同。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急忙补充说,俄国人民对土地的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迁移到广袤的、人烟稀少的东部去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莱温勉为其难地听着,最初还不时提出异议。他想打断梅特罗夫的话,讲讲自己的观点,认为对方进一步阐述纯属多余。但是后来,他确信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分歧太大,不可能彼此理解,于是他不再反驳,只是听听罢了。尽管他现在对梅特罗夫所说的内容压根儿不感兴趣,但听的时候仍觉得有某种满足。看到这样一位有学问的人,竟这样乐于向他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对他在学术方面的知识很是看重,认为有时只要轻轻一点拨他就能领会问题的实质,这使莱温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他把这一切看作是人家看得起他,其实,这个题目梅特罗夫同他的知己朋友翻来覆去地谈过不知多少次,他尤其乐意同每个新来的人谈,而且他对谁都乐意谈他正在研究、但还不明了的课题。

    纪念会已经开始。在卡塔瓦索夫和梅特罗夫就座的一张铺着桌布的桌子边,坐着六个人,其中一人低低地凑近讲稿,在宣读什么。莱温在桌子边的一把空椅子上坐下来,小声向邻座的一个大学生打听宣读内容。大学生不高兴地瞅了他一眼,回答说:

    梅特罗夫不让莱温讲完,就阐述起自己学说的特点。梅特罗夫学说的特点究竟是什么,莱温不懂,因为他没有花力气去弄懂它。他认为梅特罗夫也像其他学者一样,虽说在自己的文章中也驳斥别的经济学家的理论,但他仍然只是从资本、工资和地租的观点来看俄国劳动者的现状的。虽然他只得承认,在俄国幅员最辽阔的东部地租制基本上还没实行,而工资,对八千万俄国人口中的十分之九来说,刚够维持生活,至于资本,除一些最原始的工具外,还不存在,但他仅仅从这个观点来分析一切劳动者,虽说他在许多方面也不同意经济学家的论点,有他自己的新的工资理论,即他现在向莱温阐述的论点。

    有关大学里的两派之争是今冬莫斯科引人关注的一件大事。委员会的三位老教授不接受青年教授的意见,这些青年教授就单独递上一份意见书。里边的内容,照一部分人的看法荒谬透了,而照另一部分人的看法,是最平常、最合理的,于是教授们分成了两派。

    尽管莱温对这位科学家的传记并不感兴趣,但他仍迫不得已地听着,也得知这位著名科学家生平的一些珍闻逸事。

    卡塔瓦索夫用三言两语给莱温讲述了最新消息,一边领他走进书房,把他介绍给一个身量不高、体格壮实、相貌讨人喜欢的人。这就是梅特罗夫。他们谈了一会儿时事政治,谈及彼得堡上层人士对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梅特罗夫说了些来自可靠方面的看法,据说是皇帝及某位大臣说的。卡塔瓦索夫也从可靠方面获悉,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