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人生三书最新章节!

    导言

    自本书立场言,人生之目的,不外由自己了解自己,而实现真实的自己。所以人首应使自己心灵光辉,在自己生命之流本身映照,以求发现人生的真理。其次便当有内心的宁静,与现实世界,宛若有一距离,由是而自日常的苦痛烦恼中超拔,而感一种内在的幸福。再进一层,便是由此确立自我之重要,知如何建立信仰与工作之方向,自强不息的开辟自己之理想,丰富生活之内容。再进一层,便是在人与人之生活中,人类文化中,体验各种之价值。最后归于对最平凡之日常生活,都能使之实现一种价值,如是而后有对生活之真正肯定。本部分七节,七节内各分若干小节:

    一、说人生之智慧

    二、说真理

    三、说宁静之心境

    四、说自我之确立

    五、说价值之体验

    六、说日常生活中之价值

    七、最后的话

    第一节 说人生之智慧

    “人生的智慧,何处去求?”我们不应当发这个疑问。

    人生的智慧是不待外求的,因他不离你生命之自身。智慧是心灵的光辉,映着水上的涟漪,生命是脉脉的流水。

    只沿着生命之流游泳,去追逐着前头的浪花,你是看不见水上的涟漪的。

    你要见水上的涟漪,除非你能映放你心灵的光辉,在生命之流上回光映照。

    这是说,你当发展一个“自觉生命自身的心灵”,如是你将有人生之智慧。

    你当映放心灵的光辉,来求自觉你之生命,反省你之生活。

    你可曾凝目注视:在树荫之下绿野之上的牛,在静静的反刍?

    你于此时便当想着,你对于你之生活经验,也当以反刍之精神,来细细咀嚼其意义。

    如此,你将渐有人生之智慧。

    人生是古怪东西,你不对他反省时,你觉无不了解。你愈对他反省,你愈将觉你与他生疏。正好像一熟习的字,你忽然觉得不像,你愈看便愈觉不像。

    但是你要了解宇宙人生之真理,你正须先觉对之生疏。

    你必须对宇宙人生生疏,与之有距离,然后你心灵的光辉,才能升到你生命之流上,而自照你生命之流上的涟漪。

    你在欲对宇宙人生有真了解之先,你要常觉一切都有无尽意义潜藏,一切于你,都是生疏不可测。

    对于一切都似乎很熟习的人,宇宙人生秘奥之门,永是为他们而关闭着的。

    第二节 说真理

    我说的话,似乎是陈旧的真理,但是真理莫有陈旧的。

    真理总是千古常新,犹如朝朝海上涌出的初日。

    当你觉着任何真理是陈旧时,你便要反省:陈旧是在你心灵的自身,真理的光芒,对于你是黯淡了。

    你要澡雪你的心灵,对于真理,永远有新发现的欢悦。

    你不要厌倦重复呈现于你心灵的真理,因为真理不重复时,错误便常常重复了。

    其实真理从不会重复,犹如你生命的经验之从不曾重复。生命的经验永远新新不已。所以似乎一样的真理,每回与你相见,启示你新的意义,犹如朝阳,每日披上不同的霞彩。

    你应当永远认识真理之新意义,而获得新真理。你将觉你所认识之真理之范围,逐渐扩大。你将觉新真理,自旧真理涌现出来,犹如胰子泡上的新花纹,随胰子泡之吹大,而自旧花纹之夹缝中,涌现出来。你将觉如行于千万顷田的阡陌之上,你明明看见前面纵横的阡陌,已交于一点。然而你走到时,他又是一新的开始。你将发现无穷的新真理。

    你将接触真理之世界。

    当你接触真理的世界时,你不要说你的心,把握了真理;你应当说真理呈现于你的心————这是绝对不同的两种态度。

    当你觉得你的心,把握了真理时,你的心渐渐紧,行将闭了,真理将悄然地离开你的心。

    当你只觉得真理呈现于你时,你的心便开了。真理将继续降临于你,真理的世界,将为你的家。

    让真理呈现于你的心,你对于真理只有低头信受。

    你可以吮吸宇宙之真理,如婴儿之吮乳,你将获得幸福。

    你不必处处用思辨力去分析真理,真理最需要的是深心的体玩。这是说你所得之真理的知识,必须渗融于你之生活中。

    真理的知识,犹如生丝,当浸润在充满意味的生活的水中时,自然条条清澈,宛转如画。

    但一朝生活的源水,与之相离,知识也将如生丝之胶结。你纵有能分析的思辨力,去耐心细绎,你也不能回复他在水中时,那样的清澈了。

    从体玩中印证过的真理,不会有错误。对于这种真理,你只须尽量开张你心之门户,让他更沉融于你生活中,不要想发现他后面隐蔽的可能的错误。因为当你疑惑真理会携带错误来时,你的疑惑便把真理送出门了。

    这时你再向真理招手,你将如火车开动后的客人,你愈向月台上送别的人招手,你离开他愈远了。

    你不必处处将你所认识的真理,以教训的态度来告人。

    你处处对人持教训的态度时,你与人间已有了界限,真理不能经过两个有界限的心间之距离。

    你当去宣露那呈现于你的心中的真理,让人自然的看见。

    你不须用力举示真理,真理自己会举示他自己,而投到人们的胸怀。

    当你宣露你心中所呈现的真理时,你不必依照一定之次序,纳入一太机械之系统。因每一真理,他自己都是一中心。当你把他隶属于一太机械的系统时,真理被你加上枷板,他将要企图逃走。

    所以孤立的语句,表达真理,常能使真理放射其意义于各方面,而占据一精神的空间。而在一系统中的许多语句,常互相容让,以占据一精神的空间,以致许多语句,常互相限制其意义之放射。

    每一真理都是一中心,真理世界有无穷的真理,所以真理世界,有无穷的真理中心。

    然而你不能因此想象真理世界之无穷真理中心,是星罗棋布,互相分隔的。

    在真理世界本身,一切真理是互相融摄,而有一绝对的真理为中心。

    这绝对的真理中心,也许莫有人能完全告诉你,他是你求真理的心之归宿。

    你觉得这绝对的真理中心,使你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之苦吗?那末我可以对你说,这绝对的真理中心,即在你爱真理的态度之本身。

    无穷的真理不只是多,因为你爱真理的态度只是一。

    无穷的真理,在你爱真理的态度笼罩之下,互相渗贯。因为你爱真理的态度,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是前后自相渗贯的。所以包含无穷真理的真理世界本身之中心,即潜藏在你爱真理的态度里。

    第三节 说宁静之心境

    一 说宁静

    人类灵魂最高的幸福,是他的宁静。

    在宁静中,你的思想情绪,在它的自身安住。

    在宁静中,你的性灵生活,在默默的生息。

    在宁静中,你的精神,在潜移默运,继续的充实它自己。

    在宁静中,你的人格之各部交互渗融,凝而为一,以表现于你自己心灵之镜中,而你的心灵之镜光,能自相映射。

    二 说孤独

    在群众中,你生活于当时的时代,在孤独中,你生活于所有的时代。

    孤独的一个人,在一个人与莫有之间,蕴藏着无限。

    在群众中,你不能认识世界的无限,因为你只注意别人如何认识世界,你只觉他人的世界在你之外,你的世界,被限制了。

    在孤独中,你开始面对着苍茫的宇宙。

    所见所闻所思的一切,在你孤独的时候,表现为你心灵的图画。

    画轴的展开,依着你心灵内部的天枢。

    心灵的光辉,自天枢纵横四射,运行浸润于无穷的画境。

    你的孤独永远不会使你寂寞的。

    三 说凝视

    宁静使你充实,孤独使你无限,凝视使你在最平凡的事物中,认识最深远的意义。

    在凝视之始,你的心灵与外境间,渐渐起了蒙胧的轻雾。

    世界带着面纱,向迢迢的天边退走。

    你也似乎随着世界退走,忘掉了你的立脚之地。

    忽然轻雾散开,日光映照下的万物,对于你分外的亲密。

    “一片花影,将引起你眼泪不能表出的深思”。

    “一颗沙粒,将启示你以永远的天国”。

    心灵在其所凝视之事物中,它可以流注他全部的灵海之潮汐。

    如是在任何平凡的事物中,它都可认识出最深远的意义。

    四 说安定

    安定的心灵,犹如太空,任白云舒卷,明月去来,它永不留痕迹,总是空阔无边,寂然不动。

    你不要说:待我的什么问题解决时,我的心便安定了。

    因人生总是有新的问题的。

    你亦不要说:待我那些重大的问题解决时,留下的小问题,将不会如此扰乱我的心。

    当你的重大问题解决时,你的小问题,便成为你重大的问题了。

    你不能等待到某一时,心灵才求安定。

    你等待的心理之本身,是向外驰逐的,他自己便会创造出你无尽之烦恼。

    你要求安定,你必须当下就开始安定,除此以外,莫有第二条路。

    五 说失望

    你不要悲叹你的失望。

    失望时,你发觉你所驰逐之物的幻灭。

    你的心灵,在有的依恋与无的空虚间颤动。

    你当反观你这心灵中之韵律。这韵律,是你当下的诗境。

    你真能如此反观,你将暂忘了失望的苦恼。

    因为你能反观的心,他自身是安定的。

    你只要有暂时能反观失望而自身安定的心,便证明你是可以渐渐从失望中摆脱出来的。

    暂时的安定,便可以扩张他自己,成永远的安定,因为他们是同质的。

    假如在失望中,你不能由反观你的失望而获得真正的安定,仍可以保持你的乐观。

    你要知道世界是万象的流转,你有限的生命,就流转的万象中,选择一部,以为爱恶,你是免不掉时时感到你所执取之幻灭的。

    但是你可以随时掉换你新的祈求,任你所选择的之幻灭。

    好比二三月瀑布上流的冰解冻,许多冰块向瀑布下奔流时,你所站立的冰块,虽马上快要为急流冲下去,你可以很快的离开那冰块,而踏上另一块。另一块快要落下,你再踏下一块。

    于是,你纵然永远站在瀑布之旁,你永不致随波覆没。

    你的失望使你幻灭,你新的祈求,又代替了你的幻灭。

    如是你将能承担你一切的命运,而超越了命运。

    你建筑乐观在悲观之上,好比搭一桥,你在桥上,可静观命运在你心灵中经度。

    由此静观,你可以由另一途径获得真正之安定。

    六 说烦恼

    你不要为过去的事烦恼,那是上帝已写定的历史。

    你不要为未来的事烦恼,未来的事尚未来,未来的你自己会承担其自身之遭遇。

    对未来的你作准备的事,是现在之你的义务。

    但是准备的工作之进行中,是莫有烦恼的。

    假如此外尚有现在当前的事,使你烦恼;

    你当分析你烦恼之事之内容,至于完全清澈,你必可求得一比较好的方法去解决他。

    对于你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宇宙间唯一最好的解决你的烦恼之事的方法。

    当你真在用一种方法解决你的烦恼之事,认真在处理当前的事之过程中,你也不会有烦恼的。

    烦恼生于健全生命活动之停滞。生命之流,莫有一定之轨道,而淤积,而乱流。你只要在当前的事中,找着一生命活动之方向,你必不会有烦恼。

    这方向是可找着的,只要你反观你生命之流,如何淤积,如何乱流,而加以疏导,他一定会集中于一方向的。

    你必须战胜烦恼。烦恼使人生成为黯淡。生命犹如种子,他要企慕日光,必须自黯淡的泥土中长出。

    七 说懊悔

    你不要懊悔你的过去。因为时间之流,永不会逆转。

    如果你之懊悔,是因你觉得你过去犯了罪恶,作事未尽责任。这是一伟大的忏悔,这可以把你带到真正之宗教道德生活去。这不是一般的懊悔。

    你的懊悔,通常是觉得过去某事产生之结果不好,你憎恶那结果,你于是懊悔作那件事。

    在此,你便要想,当时的你只能见及此,现在的你当原谅当时的你。而且或许以世事之参伍错综,当时的你不如此做,会发生其他更坏的结果。

    当你懊悔过去时,你会疏忽你现在当作的事;未来的你,又会懊悔你现在了。

    你承认过去之不可挽救,你一方在精神上似有一种退让;然而你同时自烦恼中超拔解放,而感另外一种精神的胜利。于是你可以开辟新生命于未来了。所以一个能不懊悔过去的人,被称为伟大的善忘却者。

    八 说悲哀

    你能避免烦恼,然而世间有不能避免的真实的悲哀,如:离别与死亡,那怎么办?

    真实的悲哀吗?他来了,你当放开胸怀迎接他。

    烦恼只是扰乱了你的心灵,真实的悲哀,洗去你其他的萦思,净化了你的心灵。

    雨后的湖山,格外的新妍。你的视线,从真实的悲哀所流的泪珠,看出的世界,也格外的晶莹。

    你将更亲切的了解世界了。

    九 说苦痛之忍受

    当你无法超脱烦恼失望,及其他一切不能避免的苦痛时,我不令责备你,人有他无可奈何的时候的。

    但是,你当知道人心灵之深度,与他忍受苦痛之量成正比。

    上帝与你以无可奈何之苦痛,因为他要衡量你心灵之深度。

    苦痛之锄挖你的心,在你心上,印下惨刻的锄痕。

    上帝就在你的心田之锄痕处,洒下他智慧之种子。因为在苦痛中,你的心转回来看你生命自身了。

    青青的茁芽,自锄痕深处,日渐萌兹,你的智慧之花,将要开了。

    十 说快乐与幸福

    你不能忍受过多的苦痛时,你需要快乐。

    但是你当使你的快乐是严肃的。

    你须要在快乐中,保存你内心之宁静。

    那是你精神的高贵之最好的象征。

    你永不可化你的快乐为狂欢。

    或者你为解除你深心的忧郁,你有时会需要狂欢,因为他可以在一剎那间,烧化你深心的忧郁。

    但是你必须在第二剎那,就要舍弃他,如急流中之勇退,而回复你精神之高贵。

    不然在狂欢以后继起的心态,必然是你永不能填补的空虚。

    其次你须知道,人间的幸福常把人的精神往地上拖,而苦痛则如一鞭子,鞭人精神往深处走。

    所以一切求精神上升的人们,无不感觉他所得之一些人间的幸福,常是一精神的负担;觉一切崇高的荣誉、美满的爱情、舒适的物质生活,足以窒息其心灵的呼吸,而愿自动的逃避他;或在心灵中自己筑成一防线,以防幸福之享受,将其精神向下拖。

    但如你精神真能支配你一切生活,你也可以不怕一切幸福之来临,你也可以求一切人间的幸福。

    因为一切快乐与幸福之生活中,均有一种生命力之饱满之感,你可以转化此生命力,为你精神上升之生命力。

    然而你若真是在以快乐幸福为生命力之泉源而求他,你将永不愿溺沉在幸福与快乐中。你对快乐幸福,将永取积极之利用态度,而不是消极的享受态度。

    如你不能对于快乐幸福取积极之利用态度,以帮助你精神之上升,你便宁肯选择苦痛来磨炼自己。对于快乐幸福之自然的来临,你也永不要撤销你心灵内部之防线,以免他使你精神下坠。

    还有你当知道,快乐与幸福是一古怪东西。

    他常如你之影子。当你追赶他时他走了;你当决心远离他而逃跑时,他反来追赶你了。只有静静地踏着自己之影子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这是说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在你能体验你自己内部生活之价值与意义。

    十一 说宁静之突破

    人类灵魂最高的幸福,是他的宁静。

    我们当努力保存我们内心的宁静。

    但是我们不可视我们已有的内心的宁静,当作已完成,而自足于其中。

    无论什么好的心灵境界,当我们视之为完成而自足于其中时,他便成为我心灵本身之桎梏。

    人常为要使其心灵往深处走,求其内心之宁静,而自己筑成精神的围墙,来与世俗隔绝。然而此围墙,又常常会窒息一人之心灵与他人心灵及世界间之呼吸,而将其心灵闭死。

    你必须能突破已有的内心之宁静,并愿经度一切生命之狂涛。唯有在逆浪翻腾中,你仍能安定的掌着你心灵之舵,你的内心宁静,才是真正的内心之宁静。

    在你徜徉于大自然时,在你默坐于室中时,那种内心之宁静,你必须突破它。你当从事于人生之各种活动,各种工作,看看你能不能于其中获得内心之宁静,表现你精神之独立与自由。

    一个有勇气去经历世界之狂涛,体验人生各方面的意义价值的人,可以说是以他之生活经验为饵,去钓取人生智慧的人。

    第四节 说自我之确立

    一 说唯一之自己

    在无穷的空间,无穷尽的时间中,你感到你的渺小吗?

    你便当想到你能认识广宇悠宙之无穷尽性,你的心也与广宇悠宙一样的无穷尽。

    其次,你要知道,你的身体,亦非如你所见之七尺形骸。

    你呼吸,你身体便成天地之气往来之枢。

    在你身体内,每一剎那有无穷远的星云之吸引力,在流通。

    在你身体内,有与宇宙同时开始的生命之流,在贯注。

    你身体是宇宙生命之流的河道。宇宙生命之流自无始之始,渗透过你身体,而流到无终之终。

    你生命之本质来自无始之始,终于无终之终。同时你如是之生命,是一亘古所未有,万世之后,所不能再遇。

    你犹如海上的逝波,你一度存在,将沉没入永远之过去。

    你感到人生之飘忽吗?

    然而如是之你是亘古所未有,万世之后所不能再遇,这即证明如是之你,是唯一无二的。

    你之唯一无二,使你之存在有至高无上之价值。

    因宇宙不能莫有你,他莫有你;他将永无处弥补他的缺憾。

    宇宙莫有你,他将不是如是的宇宙,如是的宇宙,将不复存在。

    你要珍贵你唯一无二之人格,如是的宇宙,依赖你而存在。

    二 说信仰

    唯一之你,必须信仰唯一最后的东西,为你精神之所归依,而你生命之流永绕着它环流。

    这最后的东西,你可永不能证明,因为一切的东西,都赖他而证明。但是你可不需其他任何的证明,你愿意信仰他,就是唯一的证明。

    你不能说你找不着你愿意信仰的。

    因为在你未自杀以前,你是愿意生活的。

    你可反省出你生活中,有你所最爱的,认为最好的,你必愿意信仰这个。不管你所爱的所认为最好的,其客观的本身价值如何低微,你只要真正把它化为信仰的对象,而明白认识其中所包含的价值之自身时,它必将引导你去信仰包含更高价值的东西。

    因为一切价值,联系成一由低至高的层叠,低的价值永远是向上翻抱,而融入高的价值中,信仰就是提升你价值认识由低向高的力量。

    你应种下一信仰于你之心田,看他如何提升你之价值认识,使你精神发芽滋长。

    同时你当对你精神之发芽滋长,自抱一虔诚的期待,犹如一小孩种下一豆在地上,而日日去看他那样,对生命之发芽滋长,抱一虔诚的期待。

    三 说工作

    你必须为实践你的信仰而工作。

    在工作中,你的信仰之内容,获得了他客观的形式,发现了他的身体。

    你的信仰,在工作中,把它自己凝结,而更坚固了,所以你必须信仰工作。

    信仰工作,即是信仰信仰它自己。

    你必须信仰你的工作,你必须自认你的工作,有绝对之价值。但你工作之绝对价值,不是拿你的工作,同他人比较之结果。同他人比,你工作之价值,永是相对的。

    你当明确的认识你的工作,都是实现一种非你去实现不可、唯有你能实现的价值。

    因为你是唯一无二之人格,所以你的工作,亦是唯一无二的。

    如是,你将自认你的工作之自身有绝对之价值。

    如是,你之信仰,成绝对的信仰,你之信仰,在其自身,完成它自己了。

    你只当为实践你信仰而工作,为信仰完成它自己而工作。工作隶属于信仰,信仰隶属于你唯一之自己。

    你不息的工作,为的开辟你唯一之自己。所以工作之意义,不在其所有之结果,而在工作本身。

    方你工作时,你唯一之自己,在逐渐开辟。你必须反观你唯一自己在逐渐开辟,逐渐扩大。那是你唯一之获得,别人永不能夺取之获得。

    四 说羨妒

    你羡妒他人,因为你想同他人一个样子。

    你真是想同他人一个样子,而后有羡妒吗?

    其实不是,因他人并不羡妒他自己。

    你羡妒他人,因为你是你自己,而又想同他人一样,你自己造出内在的矛盾,你才产生了羡妒。

    你真是你自己,又何以要同他人一样?你丧失你唯一的自己了。

    你羨妒人,你的本意,是要扩大你自己。

    但是,你误认了你之所有为你自己。你觉他人所有多于你,以为扩大你之所有,同他人一样,即是扩大你自己。如是你有了羡妒。

    但扩大你之所有,不等于扩大你自己。扩大你之所有,你自己不曾扩大,你仍然感觉空虚。所以当你获得他人所有时,你又产生其他的羡妒。

    不是因为其他可羨妒之物,又在诱惑你;是你自己内部的空虚,逼迫你自己去求充实他。

    但是你走错了求充实的路,你误认你所有的为你自己,你将永不满足。

    回到你唯一的自己,扩大你真正的自己,你将远离一切的羡妒。

    五 说自强不息

    什么是真正的自强不息?你无论何时不要念你之有所得。当你的心念外部之所得时,实际上你的心,已为你“外部所得者”之所得,你的自动,成了被动。

    连你内部心灵之逐渐扩大,你唯一之真正获得,你亦不当念他。因为当你念他时,你会停滞了你心灵之继续扩大的努力。

    自强不息,是一永远创造,永不感有所蓄积之态度。

    自强不息的心灵,是一绝对无依之心灵。

    六 说价值理想之无穷

    自强不息,也不是一绝对无依之心灵,因为他依于无穷之价值境界,他是要实现无穷之价值理想。

    你觉得无穷的价值理想之实现,不知从何处开始,使你感着渺茫同畏怯吗?

    你便要知道,在你生活中一定有你认识而未实现之价值理想,你努力去实现他,便是你的开始。

    当你已实现他时,新的价值理想,自会呈露于你之前。犹如你登上你先望见的山时,再前山的境界,便不复渺茫了。

    无穷尽的价值境界,依着次序展开,你只要有无穷尽的努力,是可以穷尽价值境界之无穷尽性的。无穷的价值境界,不在你的心以外;实现无穷的价值,只是实现你无穷的自己。你将有真正的自尊。

    七 说生活兴趣之多方面化

    你要努力去实现无穷的价值理想,你必须不怕你生活之内容丰富,生活兴趣成为多方面。

    你的心感着多方面之兴趣,如明月之留影在千万江湖。

    这并不会扰乱你的心内在之统一,因明月虽留影在千万江湖,其本身仍长住碧空。

    你不要以为多方面的生活,将使你对于每一种生活之意味或价值,不能深切的感受。

    在真正严肃的生活态度里,各种形式之生活内容,是互相渗透,而加其深度的。

    所以你所体验之生活之意味愈广,你所领略感受之生活之意味亦愈深,犹如你所见的空间愈广,则所见空间当愈深。

    八 说理想兴趣之冲突

    在不同的价值理想间,各方面的生活兴趣间,有时会免不了冲突同矛盾,这将如何解决?

    唯一的解决法,是反省当下时间空间中,所容许你实现的最好的理想,可满足的最好的生活兴趣。

    当下的时间空间中,一定有他唯一能容许的、你所欲实现的比较最好的理想,或欲满足的最好的生活兴趣的,只要你耐心去发现它。

    你可先发现它、先实现它、满足它,然后去实现满足其余的。

    你要知道这不是你失了自由,受了时空的限制。

    恰恰相反,当你以当下的时间空间,作满足你生活的兴趣,实现你理想的坐标时,你的生活才有了重心。

    你的心灵才不复是一梦游者,而在实际宇宙中生了根,同时赋与实际宇宙以精神的意义,成了实际宇宙中的电台,集中你精神的电,而转输于全地球。

    你的心灵,生根于实际宇宙,赋与实际宇宙以精神的意义,你的心灵,才成为实际宇宙的主宰,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九 说当下的满足

    也许有的时候,环境会完全不容许你实现任何的理想,满足你任何的生活兴趣。

    那你便当推阐我们前所说的工作之意义即在工作自身的话,而明了努力于理想之实现,努力于生活兴趣之满足的意义,亦即在此努力自身。

    只要你真正的努力,若得不着结果,那由外在的环境去负责。只要你能对于你之真正努力,有充分自觉的体味,你将发现,你的理想,已实现在开始努力的一剎那,你的生活兴趣,在此一剎那中完全满足。

    只是对于你之努力之充分自觉的体味,你常常是做不到的。

    十 说自杀

    还有的时候,你将遇着对你同样好,而绝对冲突的理想,在同一时空内,要求你实现它,你不能分出其先后之次序,而环境又只容许其一,这是你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这时你立刻发现,你之不同时实现两种同样好的理想,由于你的心身,是有限的心身。

    你的心身之有限性,使你不能实现两种理想。你的心身之有限性,阻碍两种理想之实现。它是罪恶之原始。于是你悟到自杀之必要。

    但是实际上,一切绝对冲突的理想,决不会真正是对你同样好。

    你若能耐心去衡量比较,一定会慢慢发现其中之一,是比较好。你将觉得你仍当留下你的生命,去实现那比较好的理想。不过,在未发现孰为比较好之时,为要同时完成两种理想,而不惜你的生命,你是能忠于你之全部理想的。所以一个因此而能下最大决心去自杀的人,也是可赞许的。

    十一 说自杀之失败

    你用了最大之决心,去断绝你之生命而自杀。然而在自杀之际,你可为了更大的人生义务之未尽,或以求生意志之不能征服,或他人救了你,而自杀不成,是为自杀之失败。

    我们说一个曾决心去自杀,而又经验自杀之失败,再重新建立人生的人,将成一最有勇气的人。

    人只在生命存在之际,不能真了解生命之意义。只有自觉的走到生命之边缘,而在生死之际挣扎,了解死生之际的人,才能真了解生命之意义;犹如只有走到海边的人,才能真了解大地。

    只有战士与自动拖着他生命历史,去奔向虚空的自杀者。他才能真了解什么是他全生命的死生之际。

    所以一个自杀者,如果自杀失败而复生,他于复生后,便能再来回顾他所拖去奔向虚空之全生命历史,他便能真自觉其全生命史中之价值与意义,而以之为建设新人生之资本。这些资本,是已让与虚空,而重新获得之意外的资本。

    他自虚空中取回之资本,他不把它重沉入虚空。于是他将尽量用此资本,投资于未来之生命史中,而能冒一切危险而不惧,他遂可成为最有勇气的人。

    十二 说内心矛盾冲突之价值

    我们虽然说明了你的一切理想兴趣之冲突矛盾,都可以解决,我知道你仍然怕有内心之矛盾冲突,于是当内心之冲突矛盾来时,你莫有勇气去承担。

    你可以说,纵然我们能解决一切内心之冲突矛盾,然而当我们感受内心冲突矛盾时,我们内心的统一,被撕毁向四方分裂,虽然最后得了解决,我们生命的力量由冲突与矛盾,而互相抵消,因之变微弱了。

    然而你的话,根本颠倒了事实。

    说矛盾冲突,使你生命力量薄弱,非全无理由,但这由于你未彻底解决你之矛盾冲突。你若真解决了你之矛盾冲突,你将觉你所感一切矛盾冲突,皆所以更充实你内在的自我,而使你生命力量更强。

    你的矛盾冲突,使你生命力薄弱,犹如两股水之互相冲激,使他们的水力都不能利用。但是只要两股水,由互相冲激而渗融了,向一河道流下去时,他们的力量,却必然的远较平静的两水之混流,所发生的力量为大。

    十三 说留恋

    你永远努力实现理想,求生活兴趣之扩张,然而两个东西拖着你,一是留恋,一是疾病。

    留恋使你最难堪,因为他表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之不复存在,你是爱有价值的东西的。

    儿时的欢笑听不见了,青春的喜悦不再来,壮岁的豪情已消失了,一段一段的生活经验,向迷离的烟雾中沉入。

    你愈是捕捉他,他愈是远————远————

    你在时间之流中荡着行舟,只看见烟雾迷离中的舟行之迹,再也不能溯回。

    过去不能重来,现在也要过去,过去又似一无底之壑,它将吞尽我们生命自身之流水。

    但是你错了!

    一度存在的东西,便是永远存在的。

    你的生活经验不重来,因为他长住在你曾经验的时候。

    他永远在你经验他之时。

    亦即永远在你经验之中。

    过去的欢笑、喜悦、豪情,永远在你心之深处,灌溉你生命之苗。他们似乎离开你,为的要让位你的新经验,使你开更灿烂的生命之花。你不能努力你的现在生活、未来生活,只留恋他们,你孤负他们离开你的意义了。

    十四 说疾病

    你不要只诅咒疾病。你要想想,为什么在病后觉一切的风物分外的清新。这证明在疾病中,你精神之渣滓,随疾病而倾泻了。

    疾病呼召你的精神,从外物的世界,到你的身体,凝注你精神于身体中;然而他同时使你感到你的身体,对你精神是种束缚,是赐与你精神之痛苦的。

    你的精神,因而认识充实革新他自己,以求得自由之必要了。你的精神,于是在你不知的境地,开始做充实革新他自己的工作,把他内部的渣滓,自行倾泻。

    如是你在病后总感到一新生命的开始。

    所以如你在病后不能开始你的新生命时,必是你的精神自身病了,那需要精神之药物。

    第五节 说价值之体验

    一 说价值之体验

    你努力实现价值,你必须体验价值。

    你必须在自己存在的事物中,现实的事物中,去看出价值,发现价值。

    你必须把当前宇宙视作充满价值之实现的境地。你必须知道凡是存在的东西,在其最原始之一点上,都是表现一种价值的。

    当你把现实的存在与价值分离,只视价值为个人内心的灵境时,你所体验的价值范围太狭小了。

    你最后将觉唯有你个人实现价值之孤心,长悬天壤,除了那真善美之价值世界之自身,你不知你的心将寄托于何所,因现实的存在,在你看来都是丑恶的,反乎价值的。你不能忍耐你深心的寂寞时,你自己实现价值之努力,也将松弛了。

    所以你必须自现实的存在中,去发现价值,在产生一切罪恶的事物中,去发现价值,犹如在污池中去看中宵的明月。因为一切产生罪恶的事物,其所以能存在之最原始的一点,仍依于一种价值。

    我们是爱有价值者,我们带着期望的心,随处去发现价值。在最平凡的人与人相处间,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与在人类高尚的文化努力中,我们当同样求了解体验其价值。

    我们姑且先忘掉世间之一切丑恶吧,我们将觉到宇宙人生原是这般可爱的了。

    二 说人间之善

    你觉得人与人只有互相残害,人间世是冷酷的吗?

    你错了,在根本上,人与人是互相亲爱的。

    你可曾想:人相见招呼时,总要微笑,是因为什么?

    这自然的微笑,表示人根本上是欢喜他的同类的。

    微笑之下,也许掩藏着互相利用的心理,良善的语言后面,有人们的私欲。

    但是,人们必须以良善为面具,这是证明了人们是忘不了良善的。

    世间也许有不爱名誉,无恶不作的小人,也许他还会以他的罪恶自豪,说他敢于为恶。

    但是他如此说时,他的内心,已自以为他如此作是对的了。

    “对”的观念,他始终忘不了。

    他自以恶为对的,所以他为恶了。

    他误以恶为善,所以他为恶了。

    他依于根本的人类向善之心,而后有为恶之事。

    恶人的善端不能绝,所以恶人都是可以为善的。

    你只要使恶人不复以他的恶为善,他将为善了。

    人们善“善”,善以其自身为善,善自己肯定它自己。

    人们恶“恶”,恶以其自身为恶,恶自己否定它自己。

    善最后是要胜利的。你真如是信仰,你将不会感觉世界永远充满罪恶了。

    三 说世界之变好

    假如你问我现在充满罪恶的世界,真可以变好吗?

    我的答复是,你先问你自己可以变好吗?

    假如你的好者亦可坏,你的一切之好可以丧失,世间莫有任何的好,不可以丧失;因为好的种类虽不同,好之为好,总是一样的。

    假如你的坏者都可变好,世间莫有任何的坏,不可以变好;因为坏的种类虽不同,坏之为坏,总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你好,世界便可变好,因为扩大你的好,便成世界的好。世界之好坏,不系于世界本身,而系于你自己。

    假如你问我,你自己可以变好吗?我仍可与你以答复,

    答复是:你可以变好的。

    因为当你问世界可否变好时,你是希望世界变好,怕世界终不会好。

    你问你可否变好时,你是希望你好,怕你自己终不会好。你对好坏无所取舍时,你不会发生这问题。

    你发生这问题时,你已在取好舍坏了。

    你反省你当下的心境,你必承认我的话,

    你在取好,你在向好,我相信你可以变好的。

    如是,你当相信世界真可以变好的。

    四 说谦恭

    人格的建立始于自尊,然而我们对人仍应有一般的谦恭礼敬是为什么?因为真正的自尊者,必同时能了解他人亦为一自尊者,因而必能尊人,而对人有谦恭礼敬的。

    而且真正的自尊,出于自己对于自己向上精神之自觉,自觉自己之向上精神通于无尽之价值理想。然而人有如此之自尊时,同时也自觉自己未实现这些价值理想,自觉自己有未实现之更大之善,于是会自然的想到:也许有许多更大之善,已实现在别人之人格里。

    我们不能证明:别人的人格中无更大之善之实现,因为我们永不能了解别人心灵之全境。

    而我们爱善之实现的心,却常无间隙的逼迫我们,使我们与人接触时,在第一念中不容己的相信:那更大的善或已实现在别人之人格里。于是我们自然的常觉着别人的人格价值或高于我,所以我们对于普通人都有一般的谦恭礼敬。

    这是人与人见面时,不假安排的会互相点头的真实原因。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