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人物志译注最新章节!

    本篇导读

    本章是以分析英雄为主题,有几点值得谈谈。

    首先本章是以历史人物为例,示范了一次漂亮的个案研究。《人物志》全书一序十二章,除本章外,没有一章是以这么大的篇幅,围绕着几个人物加以发挥,以论证兼才与通才之别。事实上,在序言与“九征”篇中,刘劭已清楚表明,全书的焦点落在对偏才的分析上,原因无他,一则世上的确以偏才居多,二则《人物志》的成书目的,主要是为国家寻找品鉴人才的依据,所以除本章外,其余各章,基本上是在对偏才作出深浅不同的讨论。集中分析偏才固然是全书宗旨,但加一章讨论通才,以收比较之效,逼显出偏才的特点,则何乐而不为?

    那么,作为兼才的一个原型,英雄有什么特质?一般论者,大概会立刻直接分析英雄,例如说英雄就是那类替人出头,胆色过人,自发完成艰巨任务的杰出之士,诸如此类。但刘劭不急于分析英雄,而先把英雄破开为“英”与“雄”,复把“英”与“雄”进一步破开为“聪”、“明”、“智”、“勇”、“力”、“胆”。一个真正的人才,要兼有英与雄两种属性,互相补足,而所谓完美的英雄,就是指那些不单兼有英与雄,而且其成分与比例达至完美的协调与和谐的人。不过,现实中,有些英才只具“聪”但欠缺“明”,有些同具“聪”、“明”,但又欠“勇”或“力”,于是不同人物的属性的不同比例,以不同方式合并,便辐辏成一个井然有序、条理分明的“矩阵”,以之审视人才,便可获致一立体的认识。为让读者有一更具体的了解,刘劭以几个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像把信件放进信格内一样,匹配至此一矩阵中。

    另一点值得注意者,在于文中运用“矩阵”,对刘邦、项羽两位史上杰出人物,作了精要的评价。此二人皆是以一人之身而兼有英、雄两种才分。但何以最终只有刘邦才能成就大业,而项羽则落拓江边,自刎而终呢?关键就在两种才分的比例问题。刘、项二人虽兼有英、雄,但前者英多于雄,而后者则雄过于英,刘劭认为这是刘胜项败的分际所在。项羽虽胆力过人,但英分偏少,英分偏少则对只在萌发阶段的事(即“明能见机”的“机”,或作“几”),洞悉不足,用现代语言说,即欠缺敏感度。所以鸿门宴上,范增等因早已察觉刘邦的异心(亦即“反骨”)而主张诛之,表面是因项羽心软,实际是他对“几微”之事洞察力弱,最终放虎归山。理论上,英才能赏识另一英才,但项羽却连谋士范增也留不住。相反,刘邦四处网罗人才,张良、陈平等具英才的谋士,为他出谋献策,效其耿耿之忠,最佳解释,实出于他们自觉得到赏识和认同的心理。张、陈为英才,能识英才者,英才也,由此可知,刘邦“英”分甚高,而这就是刘邦过人之处。所以,文中虽以刘、项俱为英雄,但在最严格意义下,只有刘邦是英雄。

    最后,十分值得注意的,就是刘劭并没有将道德的向度,纳入对“英”、“雄”以及“英雄”的整个分析中,或许这反映了在他心中,英雄虽高,亦为兼才,但其层次尚未能与圣人看齐之故。“九征”篇提过,“偏才”之上为“兼才”,“兼才”之上则还有“兼德”,以此为据,或许我们得出一条类似数学方程式的结论,把“英雄”重新定义为:

    “英雄” = “兼德”- 道德

    不过,这点溢出了本文范围,就不在此详细讨论了。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1],兽之特群者为雄[2]。故人之文武茂异[3],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4],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5],则互相须,各以二分[6],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1] 精秀:完美优异。

    [2] 特:杰出,异常。

    [3] 茂异:出众。

    [4] 秀出:美好特出。《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5] 校其分数:考查它们的比例。校,考查,算计。分数,比例。

    [6] 二分:分成两部分。

    译文

    花草中完美优异的称为英,野兽中出群的称为雄。所以文武才干出群的人,从此中取名为英雄。所以特别聪明秀出的人称为英,胆力过人的人称为雄,这是名称大体上的区别。如果考查它们的比例,则二者互相需要,各自分为两部分,互相取一部分,然后才成为英雄。

    赏析与点评

    本节开宗明义,认为要了解“英雄”的真义,要先对其做初步的概念分析。刘劭首先运用“词源分析法”(etymology),指出“英雄”之名,是从草木禽兽之精英,通过模拟法而获得。继而将“英雄”一词一析为二,每部分复可再细分,总共得出四个概念。将这四个概念以不同因素加以组合,就可得出“英”与“雄”的概念,将后两者合并,便可了解何谓“英雄”。

    “英雄”之名,来自草木,“英”原指草木中最精粹者,而“雄”则指兽类中具有超拔的领导地位者,有“鹤立鸡群”之意。将“精粹”与“超拔”两个概念,转而用在人身,则人中之“英雄”,便顺理成章具有了“精粹”、“超拔”的概念内涵。

    经第一步词源分析法后,接下来就是要走进概念内部作概念分析。所谓“英”有两个相关含意,即“聪”与“明”,而“雄”也一样,二分后为“胆”与“力”(此四概念,下节有进一步的厘清)。但刘劭强调,上述的是一般的分析法,我权称之为“静态分析法”,“静态”是因为刘劭指出“英”分与“雄”分相加并不就等于“英雄”。“静态”是与“动态”相对,我权称之为“动态分析法”的,是强调要待“英”中有“雄”分,“雄”中有“英”分,才可称之为“英雄”,依此,“英”与“雄”两者,具有互动关系,亦即两者互相补足,互相交流之意。

    那么,“英”与“雄”各可二分,向对方取多少分才可成就“英雄”呢?刘劭连这点也有谈到,就是“取彼一分”,意即向对方只取一分,例如,“英”从“雄”的“胆”与“力”二分,只取一分(如“胆”),则可成“英雄”。若然如此,我们可进一步追问,选取不同的成分会否导致不同的“英雄”形态?答案是当然如此,这亦是下节要探讨的问题。

    何以论其然[1]?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2]。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3],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4]。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5],而不可以处事。若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6],而不可以虑变[7]。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8],未可以为先登[9]。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10],以多为目[11],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12]。

    [1] 然:这样。

    [2] 说:主张,学说。

    [3] 见机:识机微,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

    [4] 济:发挥。

    [5] 坐论:坐而论道。

    [6] 循常:遵循常规。

    [7] 虑变:思虑变化。

    [8] 力人:力气大的人。《左传·宣公十五年》:“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