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金匮要略译注最新章节!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按语】

    本篇论述痉、湿、暍三种病。均为感受外邪而得,且病初都具有发热、恶寒等表证,故合为一篇论述。

    篇名中的“痓”当为“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读书杂志·战国策》云:“凡隶书……从‘坙’之字,或书作‘’,因讹而为‘至’,故‘痉’伪作‘痓’。”本书以下的“痓”字,全部改为“痉”字,不再说明。

    痉,《说文解字》:“强急也。”《广韵》:“风强病也。”痉病邪在筋脉,由外感风邪所致,多挟寒邪。

    湿病,邪在肌肉关节,由外感湿邪所致。多挟风、挟寒、挟热。湿病有内外之别,本篇所论以外湿为主,故又称“中湿”。

    暍,《说文解字》:“伤暑也。”暑即热,暍病即暑病,是暑天的一种热病。由外感暑邪所致,多挟湿邪,故又称中暍、中暑、中热。徐本、赵本篇名中无“治”字。

    [01]太阳病〔1〕,发热、无汗,反〔2〕恶寒者,名曰刚痉〔3〕。

    [0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4〕恶寒,名曰柔痉〔5〕。

    【注释】

    〔1〕太阳病:中医病名。《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起阶段。《伤寒论》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反:复也,又也。

    〔3〕刚痉:中医病名,为痉病之一。有发热、无汗、恶寒等太阳伤寒表实证,又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证。

    〔4〕不:语助词、无义。

    〔5〕柔痉:中医病名,为痉病之一。有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中风表虚证,又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证。《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盖刚柔乃阴阳之义,阴阳乃虚实之谓。表实故称以刚,表虚故称以柔。”此两条论述痉病的分类及其鉴别方法。

    【译文】

    病初出现太阳病表实的症状,发热、无汗又恶寒(以及痉证),名叫刚痉。

    病初出现太阳病表虚的症状,发热、汗出而恶风(以及痉证),名叫柔痉。

    [0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1〕者,名曰痉,为难治。〔2〕

    【注释】

    〔1〕脉沉而细:此以脉象判断痉病的预后。太阳病,邪在表,脉当浮,今脉反沉而细,表明邪虽在表,但里已虚。此省略痉病的主症(头项强痛、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医宗金鉴》:“发热,太阳病也,脉沉细,少阴脉也,而名曰痉者,必有或刚或柔之证见也。以太阳痉证而少阴之脉,表里兼病也。”

    〔2〕本条论述痉病的预后。

    【译文】

    (痉病)有太阳病发热等表症,但同时出现脉沉而细的里虚症,这种痉病(由于邪盛正虚)难以治愈。

    [0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1〕。

    [0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06]疮家〔2〕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3〕

    【注释】

    〔1〕痉:在此不是指痉病,而是痉证。由于津液受损、筋脉失养,导致四肢拘急的痉证。此以下三条皆是其他疾病误治后出现的痉证。高注《金匮要略》:“此及下文三条,俱非痉病,因误治以伤阴,遂亦成痉者也。”

    〔2〕疮家:久患疮疡一类皮肤病的人,如痈疽、疔疮、疖肿等。

    〔3〕此三条因太阳病误治而致的痉证。

    【译文】

    原有太阳病,但因发汗太过,出现四肢拘急的痉证。

    本有太阳中风证,先误用下法,后再发汗(津液一再损伤,筋脉失养),以致出现四肢拘急的痉证。

    原本有疮疖等皮肤病的人,虽然有身体疼痛(或发热)等表症,但不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若误用发汗法就会出现痉证。

    [0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1〕,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2〕,独头动摇〔3〕,卒口噤〔4〕,背反张〔5〕者,痉病〔6〕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7〕。发其汗已,其脉如蛇〔8〕。一云其脉浛浛〔9〕。

    [08]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10〕,痉。〔11〕

    【注释】

    〔1〕颈项强急:《玉函经》作“头项强”。

    〔2〕目赤:《玉函经》、《脉经》作“目脉赤”。即眼部血管充血。

    〔3〕独头动摇:《脉经》作“独头面摇”。“头面”两字,当着眼于面,头,为连及之词。面摇,是面部筋脉挛急而抽动。

    〔4〕卒口噤:是阵发性的牙关紧闭。口角向上、向外牵引,双眉举起,表情犹如苦笑。由于面部肌肉(咀嚼肌)痉挛所致。

    〔5〕背反张:即角弓反张。由颈背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引起,颈不能前屈。

    〔6〕痉病:中医病名。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此病类似现代所称的“破伤风”。

    〔7〕若发其汗……即恶寒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认为:“若发其汗”以下十七字,盖湿病中之文。错简在此,因与本义不符。

    〔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脉经》由此连接下条作“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阐明痉病发汗后的预后。若弦紧的脉象忽然舒缓扩大,犹如蛇腹那样柔软和缓,这是痉病发作将要缓解的表现。

    〔9〕浛(hán)浛:扩大貌,形容脉象由弦紧转为缓和,表明挛急的筋脉渐趋舒缓。俞本作“沧沧”,赵本作“浛”。

    〔10〕脉如故,反伏弦者:指出痉病治疗后另一种预后不良的转归。脉象依然像原来那样弦紧,甚至进一步演变为沉伏而弦紧,表明病邪入里,病情加重,痉病仍会持续发作。伏,《玉函经》作“复”。

    〔11〕此两条论述痉病热盛的证候及预后。

    【译文】

    病人身体发热而下肢发冷,头颈项背部筋脉强直拘急,恶寒,发作时头部发热、面红、目赤,面部肌肉抽动,突然口噤不开(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这就是痉病发作时的表现。如果发汗后又感受寒邪与湿邪,肌表更虚,则恶寒加重。若发汗后脉象如蛇腹那样柔软和缓,一种说法是脉象扩大。这是痉病发作要缓解的表现。如果脉象依然像原来那样,且沉伏而弦紧,那痉病还将持续发作。

    [0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1〕,直上下行〔2〕。一作筑筑而弦〔3〕,《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4〕。”

    【注释】

    〔1〕紧如弦:即紧而弦。指弦而有力的脉象。紧脉劲急,弦脉端直,紧言其力,弦言其象。《医宗金鉴》:“痉之为病,其状劲急强直。故其脉亦劲急强直,按之紧,劲急之象也,如弦,直行之象也。”如,古通“而”。

    〔2〕直上下行:形容弦脉端直,从寸脉至尺脉,上、下(寸、关、尺)三部皆见劲急的紧脉。上,指寸脉。下,指尺脉。本条论述痉病的脉象。

    〔3〕筑筑而弦:形容坚实的弦脉。

    〔4〕脉伏坚,直上下:指沉伏而坚实的弦脉。从寸脉至尺脉都如此,与“紧而弦,直上下行”同义。

    【译文】

    痉病的脉象,重按是紧而弦,从寸脉至尺脉都是如此。一说是坚实的弦脉。《脉经》曰:“患痉病的人,从寸脉至尺脉,脉象都是沉伏而坚实。”

    [10]痉病有灸疮〔1〕,难治。〔2〕

    【注释】

    〔1〕灸疮:因针灸后皮肤破损留下的疮疡。由于疮疡引起的痉病,更为难治。《医学纲目》直言:“本病即破伤风之类也。”

    〔2〕本条论述痉病的预后。

    【译文】

    患痉病的人,同时发现身体上有针灸引起皮肤破损的疮疡,这种痉病难以治愈。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1〕,几几然〔2〕,脉反沉迟〔3〕,此为痉〔4〕,栝蒌桂枝汤〔5〕主之。〔6〕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7〕二两 桂枝〔8〕三两 芍药〔9〕三两 甘草〔10〕二两 生姜〔11〕三两 大枣〔12〕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13〕,啜〔14〕热粥发之。

    【注释】

    〔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太阳病,其证备”指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中风表虚证;“身体强”概指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之症。

    〔2〕几几然:形容身体强甚。《诗经》有“赤舃几几”。《说文解字》作“赤舃”。可知“几几”为“”的通假字。两字连用形容坚固,盛大。《读金匮札记》:“几几然者,项背强之甚者。”

    〔3〕脉反沉迟:痉病脉本弦紧,此因津液损伤,故脉沉迟,但沉迟中必兼弦紧。

    〔4〕此为痉:在此指柔痉。

    〔5〕栝蒌桂枝汤:以栝蒌根合桂枝汤而成。有解肌祛邪、生津养筋的作用。

    〔6〕本条论述柔痉的证治。

    〔7〕栝蒌根:亦称瓜蒌根。又名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8〕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9〕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有养血柔肝的功效。实验证明有降低肌张力的作用。

    〔10〕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和根。生用能泻火解毒,炙用能补中益气。一般在方中多作辅助及矫味之用。

    〔11〕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的功效。

    〔12〕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有补脾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

    〔13〕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

    〔14〕啜(chuò):喝、吃。

    【译文】

    (病初)出现像太阳病表虚证所有的症状(发热、汗出、恶风),且有明显的项背强急之症,脉象又见沉迟,这就是柔痉,当用栝蒌桂枝汤治疗。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六味药,用九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使微微汗出。如果不出汗,稍停片刻,给吃热粥以助发汗。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1〕,气上冲胸〔2〕,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3〕主之。〔4〕

    葛根汤方:

    葛根〔5〕四两 麻黄〔6〕三两去节〔7〕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8〕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咀〔9〕,以水一升〔10〕,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11〕,去沫。内〔12〕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13〕,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14〕。

    【注释】

    〔1〕小便反少:由于少腹筋脉拘急,尿不得出(尿潴留)。

    〔2〕气上冲胸:邪气向上,即病变向上发展。

    〔3〕葛根汤:本方以葛根为君,麻黄、桂枝为臣。全方有发汗解表,生津舒筋的作用。

    〔4〕本条论述刚痉的证治。

    〔5〕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有解表生津的作用。临床证实,本品有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

    〔6〕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的草质茎。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7〕去节:指去根节。因麻黄根节有止汗作用,故去之。

    〔8〕炙(zhì):中药加工法之一。将药材用液体辅料(如蜂蜜、黄酒、米醋、姜汁等),加热拌炒的制法。

    〔9〕咀(fǔ jǔ):中药加工法。古代用口将药物咬碎,便于煎煮。今指切片、捣碎的加工方法。

    〔10〕一升:俞本、徐本、吴本、《玉函经》作“一斗”,赵本作“七升”。《伤寒论》14条桂枝加葛根汤(即葛根汤)为“以水一斗”。当以“一斗”为是。

    〔11〕减二升:吴本作“一二沸”。

    〔12〕内:通“纳”。下文不再出注。

    〔13〕微似汗:微微持续汗出。似,《广雅·释诂》:“续也。”

    〔14〕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伤寒论》12条:服桂枝汤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译文】

    (病初)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太阳表实证,小便解不出而少,病势向上,见有(颈背强)牙关紧闭,不能讲话,这是刚痉即将发作的证候。当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将药切片,用一斗水,先煮麻黄、葛根,减去二升,去掉上面的药沫。放入其他药同煮,煮到三升时,去掉药渣。一次温服一升。服药后注意盖被保温,使其微微持续汗出,不必吃粥。其他依照桂枝汤后的服药方法及饮食禁忌。若一服后汗出病愈,就不需再服余下两服。如果汗不出,照前法再服一升。仍不出汗,再加服促使发汗。半天内将三升汤药全服完。如果病重,白天晚上连续服药,二十四小时观察病情。服完一帖药后,证候还在,再继续服。若不出汗,一天服至两三帖药。禁食一切生冷黏滑之品,如肉、面、酒、酪以及葱、蒜等辛辣食物。

    [13]痉〔1〕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2〕,口噤,卧不着席〔3〕,脚挛急,必齿〔4〕,可与大承气汤〔5〕。

    大承气汤方:

    大黄〔6〕四两酒洗 厚朴〔7〕半斤炙去皮 枳实〔8〕五枚炙 芒硝〔9〕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弗〔10〕。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注释】

    〔1〕痉:《玉函经》、《脉经》作“刚痉”。

    〔2〕胸满:即胸闷。《金匮要略方论考证》:“胸满之满,读为懑,与闷同,非胀满之满也。”

    〔3〕卧不着席:即身体强直,角弓反张之甚者。

    〔4〕(xiè)齿:上下牙切齿有声。《说文解字》曰:“,齿相切也。”

    〔5〕大承气汤:有通腑泄热、急下存阴的功效。但是治疗痉病用大承气汤仅是对症治疗。《医门法律》云:“是死里求生之法也。”本条论述痉病热盛的证治。

    〔6〕大黄:又名将军、川军、锦纹。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有泻火、破积、通便、行瘀等作用。实验证明,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7〕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的树皮、根皮及枝皮。有燥湿行气的功效。

    〔8〕枳实: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圆的幼果。有破气消积的作用。

    〔9〕芒硝:又称玄明粉、元明粉。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煮炼的精制品。有泻热、通便的功效。内服时不入煎药,冲入药汁或开水中溶化后服。

    〔10〕一二弗:俞本、徐本、赵本作“一二沸”当是。指沸腾一二次。

    【译文】

    痉病一本作刚痉热盛(病情危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牙关紧闭,口噤不能讲话,且上下牙齿相切有声,颈背部强硬,睡卧时背部不能着床(角弓反张),四肢亦挛急强直,此时的治疗可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以上四味药。先用一斗水,煮厚朴、枳实二味,煮取五升药汁,去掉药渣。放入大黄,煮到二升,去掉药渣。然后放入芒硝,再在火上沸腾一二次。分两次温服。大便得通,就停止再服。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1〕,脉沉而细〔2〕一作缓者,此名湿痹〔3〕。《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4〕,但当利其小便〔5〕。

    【注释】

    〔1〕关节疼痛而烦:指关节疼痛之甚。烦,与“剧”同义。

    〔2〕脉沉而细:《玉函经》作“其脉沉缓”,《脉经》作“脉沉而缓”。作“细”或“缓”,均可。太阳表证脉当浮,今感湿邪,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故脉沉细或沉缓。

    〔3〕此名湿痹:上文是关节疼痛而烦,是湿在表之证。故不是“湿痹”,当是“此名中湿”。《玉函经》曰:“太阳病而关节疼烦,其脉沉缓,为中湿。”《脉经》也作“中湿”。当以“中湿”为是。

    〔4〕湿痹之候……大便反快:湿痹,中医病名。湿邪闭阻在里,故名。其主症是小便不利,大便通利。《金匮要略今译》引元坚云:“大便反快者,快调和平之谓。”快,徐本误作“怏”。

    〔5〕但当利其小便:利小便是湿痹的治疗原则。使湿邪去、阳气通,气化功能得以恢复。后世医家李东垣的著名论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导源于此。至于利小便方,当按《金匮发微》所说:“五苓散倍桂枝是也。”本条论述湿痹的证治。

    【译文】

    出现太阳病(发热、恶寒等)表证,又有关节剧痛的主症,脉沉细或沉缓(这是感受湿邪引起的湿病)名叫中湿(不是湿痹)。而湿痹(湿邪闭阻在里)的证候是小便不利,大便爽快,治疗只要利小便就可以。

    [15]湿家〔1〕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2〕也。〔3〕

    【注释】

    〔1〕湿家:指感受湿邪的人。

    〔2〕熏黄:形容病人皮肤发黄而晦暗。《金匮要略心典》:“热与湿合,交蒸互郁,则身色如熏黄。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

    〔3〕本条论述湿郁肌表的证候。

    【译文】

    湿邪这种病(由于湿热蕴蒸)会导致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发热,皮肤发黄而晦暗。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1〕。若下之早则哕〔2〕,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3〕者,以丹田〔4〕有热,胸上有寒〔5〕,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6〕

    【注释】

    〔1〕欲得被覆向火:形容恶寒之甚,想要盖被及烤火。

    〔2〕哕(yuě):呃逆或呕吐。《脉经》作“吐”。《正字通·口部》:方书谓“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

    〔3〕舌上如胎:指舌苔发黑,犹如煤尘。《金匮要略考证》:“‘胎’‘炱’古通用。”又《玉篇》:“炱,煤烟尘也。”

    〔4〕丹田:针灸穴位名。在腹部脐下。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穴位都别名丹田。在此泛指下焦(少腹部)。

    〔5〕胸上有寒:参见《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03]条注释〔5〕。

    〔6〕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

    【译文】

    感受湿邪的病人,出现头部汗出(身无汗),腰背强直,怕冷得要盖被或烤火取暖(本是湿邪在表,当用汗出)的症状,可医生(见其头汗出,误以为是里热证)过早地应用下法治疗,以致病人呃逆或呕吐,有的出现脘腹胀满,小便不通一种说法小便尚通利,舌苔发黑如煤尘那样,这是由于少腹有热而脘腹中有寒湿的缘故。且有渴欲饮水而不能饮,口中十分干燥的症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