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化书译注最新章节!

    【题解】

    道者,指导事物发展之根本规律;术者,事物发展之具体方法。儒家主流观念重道而轻术,而道家中人则对于术有着足够的关注。《庄子·天下》中论及“道术”一词,以后道家中人常有“道无术不行”的说法,认为“道”寓于“术”,行术就是演道之意。这或许也是本书作者将《术化》篇紧随《道化》篇来论述的缘由所在。从论述的角度看,本卷至少可分为两种:自道论术、自术论道。前者可以《虚无》《虚实》《阴阳》《动静》《声气》等篇为代表;后者占的篇章更多一些,不便一一列举。

    所谓自道论术,是指将在卷一中的概念于“术”的层面展开。如《虚无》篇将道家认作为“道”之本体的虚无,在事物层面加以考察。其中讲到了抵御厉鬼、蛟龙、毒虫、兵刃伤害的原因,只是在于用正气来“虚无”其“毒”,重申“离有无、出生死”“超出尘嚣之外”的重要性。《虚实》篇则将“人无常心,物无常性”的道理通过对人走衡木、受热冒暑等事例来说明。

    《阴阳》篇是“道”衍化万物的重要中介,卷一“道化”中已有介绍,本卷此篇则将阴阳的变化落实于天地、日月、昼夜、男女以至腑脏、气血,并强调其集中体现为水火两类,与老子讲阴阳突出“水”的作用亦有不同,吸收的是道教中人炼养内丹实践的体验。

    动静、声气原本也是“道”论中的主要内容,本卷《动静》篇则以具体的钻木击石、炊米得酒、汤盎投井、饮水喷日加以说明,提出动静是人与天地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声气》篇则以不同的音乐给人以不同感受为出发点,提示了用乐之术可以命风云、招霜雹、与凤凰同歌、与熊罴同舞、与神明交友的原因。

    本卷中繁多的以术论道篇章,体现了作者对运术的多方面体悟。如《云龙》篇说云从龙,风从虎,气从神,都是得神气之道的表现。通过自身调动自身神气,可以会风云而作晴雨,移山陵而塞江海。所以真正的道术,在于“曲守之于内,养之有素”。

    《猛虎》篇讲人的能力比威虎大得多,《魍魉》篇讲人能夺魍魉之神气,《转舟》篇讲人靠巧力转动万斛之舟。人作为万物之灵,其作用是通过自参自悟,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奥,见精神之藏来实现的。

    《狐狸》《蠮螉》《海鱼》《涧松》《琥珀》等篇,多是从自然界的生物体的生长规律,来说明“术”中蕴含着的以无心为心的宗旨。

    本卷中也有作者创见呈现,其中的《大同》篇,说明有道之士存神固气、物我两忘、心同太虚便能无所不同、无所不化的道理。《帝师》篇中以镜、橐、鼻、耳、目、舌等为例,说明不执着于阴阳而知变通,方能帮助君主守护国家、恩泽百姓以救时势的观点,均很有教育意义。

    云龙

    云龙风虎①,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②,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者③,必役五星之精④,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山陵可以拔,江海可以覆。然召之于外,不如守之于内,然后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

    【注释】

    ①云龙风虎:指龙腾云起,虎啸风生。《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②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③虺(huǐ):一种毒蛇,色如泥土。

    ④五星:刘向《说苑·辨物》以岁星(木)、荧惑(火)、镇星(土)、太白(金)、辰星(水)为五星。

    【译文】

    腾云的龙和生风的虎,是得到了大道中精神、元气的神物。精神犹如母体,元气犹如子女,以精神召引元气,以母体召引子女,哪个敢不到来呢?要清除污秽物的,必须召引五帝的真气,如果召引不到,污秽物用什么来清除呢?要降服毒蛇的,必须役使五星的精华,如果役使不到,凭什么来降服毒蛇呢?人们凭借这个就知道可以使阴阳兴起,可以使风云聚合,可以使山脉和高原改变,可以使江河湖海翻转。不过,与其从外面召引它,不如在内心守护它;守护于内心,再应用于外,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呢!

    猛虎

    猛虎行,草木偃;毒鸩怒①,土石揭。威之所烁,气之所搏,顽嚚为之作②。小人由是知铗可使之飞③,山河可使之移,万物可使之相随。夫神全则威大,精全则气雄。万惑不能溺,万物可以役。是故一人所以能敌万人者,非弓刀之技,盖威之至也;一人所以能悦万人者,非言笑之惠,盖和之至也。

    【注释】

    ①鸩(zhèn):有毒的鸟。雄曰运日,雌曰阴谐。传说羽有剧毒,饮之立死。

    ②顽嚚(yín):顽,愚妄;嚚,暴虐,愚顽。

    ③铗(jiá):冶铸用的钳或剑、剑柄。

    【译文】

    猛虎飞奔而过时草木会倒下,毒鸩发怒时土块和石头会蹶起。受威风所消损,被气势所攫取,是愚妄和轻浮产生的原因。人们因此知道可以让利剑飞驰,可以让山河移动,可以让万事万物相跟随。精神保全威力就强大,精力充沛气势就雄壮。万种疑惑都不能使他沉迷,万事万物都可以被他役使。因此,一人之所以能抵挡万人,不是凭借弓箭刀枪的技巧,大概是威力的作用所致;一人之所以能取悦万人,不是凭借言谈说笑的恩惠,大致是与民和谐的缘故吧。

    用神

    虫之无足:蛇能屈曲,蛭能掬蹙①,蜗牛能蓄缩。小人所以见其机,由是得其师,可以坐致万里而不驰。是故足行者有所不达,翼飞者有所不至,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夫何故?彼知形而不知神,此知神而不知形。以形用神则亡,以神用形则康。

    【注释】

    ①蛭(zhì):水蛭,环节动物,居池沼或水田中,吸食人畜血液,俗称蚂蟥。掬蹙(jū cù):卷缩。

    【译文】

    爬虫类中没有足的:蛇能弯曲躯体行动,水蛭能卷缩,蜗牛能隐藏伸缩。人们从由此发现的玄机中,获得了启示:可以不飞速奔跑而坐着到达万里之外。所以用脚走路的,有达不到的地方;用翅膀飞行的,有飞不到的地方;用眼睛看的,有见不到的地方;用耳朵听的,有听不到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那一方只知道形体而不知道精神,这一方只知道精神而不知道形体。以形体主使精神就会死亡,以精神主使形体则会康泰。

    水窦

    水窦可以下溺①,杵糠可以疗噎。斯物也,始制于人,又复用于人。法本无祖,术本无状,师之于心,得之于象。阳为阴所伏,男为女所制;刚为柔所克,智为愚所得。以是用之,则钟鼓可使之哑,车毂可使之斗②,妻子可使之改易,君臣可使之离合。万物本虚,万法本无,得虚无之窍者,知法术之要乎!

    【注释】

    ①水窦:水道,水之出入孔道。往往建筑于城墙下,为供河渠穿过城墙进出的涵洞。又称水门。溺:小便。

    ②车毂: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此处代指车。

    【译文】

    水孔道可以因尿液流下去而造成污染,杵头糠末可以用来治疗食塞咽喉。这样的物品,初始时是人制造的,又被人使用。法度本来没有原始出处,权术本来没有情状,是自心机处流出,是从物象那里得到的。阳性被阴性所降服,男性被女性所制服;刚强被柔弱所制胜,智者被愚者所压制。凭借这种办法来施用,就可以让钟和鼓变哑,可以让车与车之间发生碰撞争斗,可以让妻子和孩子改换家门,可以让君臣离散或聚合。万事万物都以虚无为根本,万条法度都以虚无为基础,得到了虚无诀窍的人,就能把握住法度和权术的要领!

    魍魉

    魍魉附巫祭言祸福事①,每来则饮食言语皆神,每去则饮食言语皆人。不知魍魉之附巫祭也,不知巫祭之附魍魉也。小人由是知心可以交,气可以易,神可以夺,魄可以录。形为神之宫,神为形之容。以是论之,何所不可?

    【注释】

    ①魍魉(wǎng liǎng):传说中的山川精怪,亦作“罔两”。巫祭: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祭,祭祖祀神。

    【译文】

    魍魉附着在巫祭身上,宣讲灾祸或福瑞的事情。每次被附身的巫祭,饮食和言语都如同神祇,每次魍魉离身后他的饮食和言语又都如同常人。不知道是魍魉附着在巫祭身上呢,也不知道是巫祭附着在魍魉的身上呢。人们因此知道心灵可以结交,元气可以改易,精神可以摄取,魂魄可以收集。形体是精神的居舍,精神显现于形体的外貌。以此而言,什么事是不可以做到的呢?

    虚无

    鬼之神可以御,龙之变可以役,蛇虺可以不能螫①,戈矛可以不能击。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其何故?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忘痛,志于虚无者,可以忘生死。

    【注释】

    ①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螫:毒虫或毒蛇咬刺。

    【译文】

    人凭心志,可以抵御鬼怪的神力,可以驾驭龙的变化;可以让毒蛇不能螫人,可以让戈矛失去攻击力。只有没有主观执著心的人,火不能烧灼他,水不能淹没他,兵刃不能侵凌他,天命不能致他于死地。什么原因呢?心志在欢乐上的人,可能忘了饥饿;心志在忧愁上的人,可能忘了疼痛;心志在虚无上的人,可以忘记生存与死亡。

    虚实

    方咫之木置于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余;方尺之木置于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①。非物有小大,盖心有虚实。是故冒大暑而挠者愈热②,受炙灼而惧者愈痛③。人无常心,物无常性。小人由是知水可使不湿,火可使不燥④。

    【注释】

    ①踞:蹲,坐。

    ②挠(náo):搔,轻轻抓。

    ③炙灼:烧灼。

    ④水可使不湿,火可使不燥:《庄子·大宗师》:“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译文】

    将一尺见方的木头平放在地上,让人在上面踩踏觉得还很宽敞;将一尺见方的木头放置于竹竿顶端,让人蹲坐在上面仍害怕其不够大。不是物体有大有小,多半是因为心境有虚有实。所以在酷暑天举止烦躁的人越发觉得炎热,受到烧灼而内心害怕的人更觉得疼痛。人没有恒久不变的心志,事物没有恒久不变的性质。人们因此知道如何能做到让水不湿,让火不热。

    狐狸

    狐狸之怪,雀鼠之魅①,不能幻明镜之鉴者,明镜无心之故也。是以虚空无心而无所不知,昊天无心而万象自驰②,行师无状而敌不敢欺,大人无虑而元精自归。能师于无者,无所不之。

    【注释】

    ①雀鼠:粟鼠,大鼠。三国吴陆玑疏《诗·硕鼠》:“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脚于头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树空中,亦有五枝,或谓之雀鼠。”魅:谓其有五能:飞、爬、游、跑、掘,但都不精。

    ②昊天:即天空。昊,元气博大的样子,言天空广阔。

    【译文】

    狐狸的诡怪,雀鼠的蛊惑,不能扰乱明镜映照物体的原因,是明镜没有主观的意愿。所以太虚虽然没有心志却没有不能洞见的;苍天没有心志却能让万种物象自行运作;行动着的军队没有固定形状,敌军却不敢欺侮;君子没有忧虑,而天地的精气却自动归附。能以虚无为师者,是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转舟

    转万斛之舟者①,由一寻之木②;发千钧之弩者③,由一寸之机④。一目可以观大天,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虚茫茫而有涯⑤,太上浩浩而有象⑥。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⑦。

    【注释】

    ①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②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③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弩:用机械发射的弓,也叫窝弓,力强可以及远。其种类很多,大者或用脚踏,或用腰开,有数矢并发者称连弩。

    ④机:弩机,弓上发箭的装置。

    ⑤太虚:宇宙天空。

    ⑥太上:天上之上。古时亦指至上虚无的自然之神。

    ⑦反覆:翻覆,倾动。

    【译文】

    凭借一寻长的船桨,可以转动万斛大船;依靠一寸长的弩机,可以发动千钧强弩。一双眼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一个人可以统治亿万百姓。宇宙广阔没有边际,太上旷远却有象数。得到天地的纲领,知晓阴阳的奥妙,见到精神的蕴机,那么就可以改变气数,可以翻转命运,可以颠覆天地。

    心变

    至淫者化为妇人①,至暴者化为猛虎,心之所变,不得不变。是故乐者其形和,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刚,忧者其形戚。斯亦变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顾六尺之躯,可以为龙蛇,可以为金石②,可以为草木。大哉斯言!

    【注释】

    ①至淫者化为妇人:《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一子。长安陈凤言此阳变为阴,将亡继嗣。”

    ②金石:泛指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器和玉石。

    【译文】

    极其荒淫的男子变化为妇人,极端暴虐的人变化为猛虎。由心性方面引起的变化,是人力无法抗拒的。所以,内心愉悦的人容貌温和,心存喜事的人容貌安逸,愤怒的人容貌刚硬,忧愁的人容貌悲伤。这也是变化的大道呀。人们因此知道仅仅六尺长的身躯,可以变成为龙蛇,可以变成为金器和玉石,可以变成为草木。这话的含义十分深远啊!

    珠玉

    悲则雨泪,辛则雨涕,愤则结瘿①,怒则结疽。心之所欲,气之所属,无所不育。邪苟为此,正必为彼。是以大人节悲辛,诫愤怒。得灏气之门②,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③,所以韬其光④。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⑤。

    【注释】

    ①瘿(yǐng):颈部的囊状瘤子。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可分为“气瘿”“肉瘿”及“石瘿”等。

    ②灏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

    ③元神:道书以指称人的灵魂。囊:口袋。这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