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无能子译注最新章节!

    文王说第一

    【题解】

    本卷开启了历史人物评价模式,而不像上卷那样单纯地说理。这样的写法能使上卷中论及的观点得到具体的展开,给人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本章的文王说,是指对周文王的评价。不过本章行文,只回顾了周文王与吕望相知相辅的一段故事。所谓的“说”即评价,只涉及“吕望闻之,知西伯实于忧民,不利于得殷天下”一句,这种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得到了公认,似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文中涉及吕望的倒有不同于凡人见解之处。

    如文中言及吕望对世界的看法:“人与鸟兽昆虫,共浮于天地中,一炁而已。犹乎天下城郭屋舍,皆峙于空虚者也。尽坏城郭屋舍,其空常空;若尽杀人及鸟兽昆虫,其炁常炁。”这是史籍中不曾出现的内容,显然有作者自己的观点融入。另外,在周文王的言语中竟然出现了“无为之德,包裹天地;有为之德,开物成事”的说法,并评价吕望有无为而成德的秉性,这无疑是在借历史人物而抒发自己的思想,并借史实而论证了如此思想理念的合理性,很有创意。

    文中认为诚如天地无为于万物,而能使“日月星辰,运于昼夜,雨露霜雪,零于秋冬,江河流而不息,草木生而不止”一样,有为“有滞”即有偏、有局限,所以只有贯穿于“无滞”的无为,才能获得正常的发挥,这种关于无为与有为相辅相成的观点,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吕望钓于渭滨①,西伯将畋②,筮之③。其繇曰④:“非熊非罴⑤,天遗尔师⑥。”及畋得望,西伯再拜,望钓不辍。西伯拜不止,望箕踞笑曰⑦:“汝何为来哉?”西伯曰:“殷政荒矣,生民荼矣⑧,愚将拯之⑨,思得贤士。”望曰:“殷政自荒,生民自荼,胡与于汝?汝胡垢予⑩。”西伯曰:“夫圣人不藏用以独善于己,必尽智以兼济万物,岂无是耶?”望曰:“夫人与鸟兽昆虫,共浮于天地中,一炁而已。犹乎天下城郭屋舍?,皆峙于空虚者也?。尽坏城郭屋舍,其空常空;若尽杀人及鸟兽昆虫,其炁常炁。殷政何能荒耶?生民何谓荼耶?虽然,城郭屋舍已成不必坏,生民已形不必杀,予将拯之矣。”乃许西伯同载而归。

    【注释】

    ①吕望: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末周初人。相传他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渭滨:渭水岸边。渭水,发源于今甘肃省内,流经陕西省,汇入黄河。

    ②西伯:即周文王,曾受封于商纣王此名号。畋(tián):打猎。

    ③筮:占卜。

    ④繇:卜卦的占辞。

    ⑤罴:熊的一种。即棕熊。

    ⑥遗:赠予。尔:你。师:老师。

    ⑦箕踞(jī jù):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⑧生民:百姓。荼:苦,痛苦。

    ⑨愚:自我谦称。

    ⑩垢:玷污。

    ?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峙:耸立。

    【译文】

    吕望隐居在渭水边时每天在河边钓鱼,周文王打算外出打猎,出行前请人算了一卦。卦辞说:“这回打猎的收获不是熊、罴之类的大兽,而是上天送你的老师。”果然在打猎过程中巧遇了吕望。周文王向他恭敬地拜了两拜,吕望却自顾钓鱼不看他。周文王对他叩拜不停,他便一边仍叉开两脚无拘无束地坐着,一边笑着问:“你怎么找到这里来啦?”周文王说:“殷商的朝政荒废无道,老百姓的生活相当痛苦,我想拯救这个国家与百姓,希望能得到德才俱备的贤人的帮助。”吕望说:“朝政荒废是殷商王朝自己的事情,生活过得不好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又何必拖我来趟这个浑水?”周文王说:“圣人不做隐藏才能而独善其身的事情,一定会倾其智慧以成就万物的成长,难道不是这样吗?”吕望说:“人与鸟兽、昆虫共同寄生于天地之间,都依凭于一气而生存。这就像天下的城郭、屋舍,都耸立于空虚之中。即使这些城郭、屋舍都毁坏了,这空间还是存在着的;同样,如果把天地之间的人类及鸟兽昆虫都杀死了,这个元气还是照常不变。所以哪有殷商的朝政荒废、百姓的生活痛苦一说呢?不过,城郭、屋舍既然已经建成了就不必再去毁坏了,老百姓已经具有了形体也不能去杀害他们,我也想去拯救他们了。”于是便答应了周文王的邀请,与他同车回到了周原。

    太颠、闳夭私于西伯曰①:“公刘后稷之积德累功②,以及于王,王之德充乎祖宗矣③。今三分天下,王有其二,亦可谓隆矣④。吕望渔者尔,王何谓下之甚耶⑤?”

    【注释】

    ①太颠、闳夭:均为周文王的大臣,西周开国功臣。

    ②公刘:周部落的祖先,相传为后稷的曾孙。后稷:周部落的祖先,名弃。为帝尧的农官,封于邰,号“后稷”。

    ③充:满,多。

    ④隆:高,盛。

    ⑤何谓:即“何为”,为什么。

    【译文】

    臣子太颠、闳夭私下里对周文王说:“我们靠祖先公刘、后稷的积累德行、建立功绩才有今天的基业,您的德行又使祖业得到了发展。当今天下您已占据了三分之二,也可以说是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了。吕望只不过是个打鱼的,您怎么对他这样低三下四呢?”

    西伯曰:“夫无为之德,包裹天地;有为之德,开物成事①。轩辕、陶唐之为天子也②,以有为之德,谒广成子于崆峒③,叩许由于箕山④,而不获其一顾。矧吾之德⑤,未迨乎轩、尧⑥,而卑无为之德乎⑦?”太颠、闳夭曰:“如王之说,望固无为之德也,何谓从王之有为耶?”西伯曰:“天地无为也,日月星辰,运于昼夜,雨露霜雪,零于秋冬⑧,江河流而不息,草木生而不止,故无为则能无滞。若滞于有为,则不能无为矣。”

    【注释】

    ①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

    ②轩辕:即黄帝。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在位期间,曾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陶唐:即帝尧。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勋。初封于陶,后徙于唐。

    ③谒广成子于崆峒:谒,拜见。广成子,上古黄帝时道家人物,修行于崆峒山。《庄子·在宥》篇记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事迹。

    ④叩许由于箕山:据《嵩山志》载,上古高士许由,字仲武,阳城槐里人,尧的老师。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尧的禅让,隐居箕山。

    ⑤矧(shěn):况且。

    ⑥迨:达到。

    ⑦卑:低,看低。

    ⑧零:降落。秋冬:代指一年四季。

    【译文】

    周文王说:“清静无为的大道,是能够包孕于天地之间的;而有为的德行,主要用于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此理行事以获得成功。黄帝、尧帝当天子时,靠的是有为的德行。以后黄帝到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帝尧到箕山让天下给许由时,都得不到他们的回应。况且我的德行远不及黄帝、尧帝,又怎么敢去慢待持有无为之德的人呢?”太颠、闳夭又问:“诚如大王您说的那样,吕望确实是持有无为之德的人,那为什么又能跟从您而去做有为之事呢?”周文王回答说:“天地是清静无为的,但是也促成了日月星辰的白天黑夜运行,雨露霜雪降落于一年四季,江河流水的奔腾不息,花草树木的生生不息,所以把握了无为之道便能无所局限。如果陷于有为而不能自拔,就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吕望闻之,知西伯实于忧民,不利于得殷天下①,于是乎卒与之兴周焉②。

    【注释】

    ①不利于:指不自求利益于此。

    ②卒:最终。兴周:使周朝兴旺强盛。

    【译文】

    吕望听说之后,知道周文王的用心在于国家百姓,而不是为了得到殷朝的江山,于是便辅佐他实现了建立周王朝的大业。

    首阳子第二

    【题解】

    首阳子是商周时期隐士伯夷、叔齐的合称。其史实见载于《史记·伯夷列传》,大致事迹与本章中所载一致。孔子对伯夷、叔齐的为人向来是赞不绝口,《论语》中有多处提到这两个人。如《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是说这两个人虽然遭遇不幸而死的命运,却因其高洁的人品而为民众念念不忘。

    《论语·述而》中载,当弟子子贡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时,孔子回答“古之贤人也”。子贡问:“怨乎?”意思是他们如此去做,最后却落得饿死在首阳山的结果,是否有所不值。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他们追求“仁”的主张,结果获得了仁德的实现,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二人的行为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其他在《公冶长》《微子》等篇中也有对二人不同角度的称赞。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的说法,称赞孔子为伯夷、叔齐扬名,使其事迹彰显于历史的做法。此外,先秦孟子、墨子、管子、韩非子、屈原等思想家都对伯夷兄弟做出高度的评价,可见他们思想行为在儒家等思想学派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不过,庄子对他们的评价具有多重性。《庄子·让王》中记载了伯夷、叔齐推让王位的故事,并评价道:“若伯夷、叔齐者,其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于世,此二士之节也。”对二人的高洁品行加以了肯定,认为伯夷兄弟的让国行为也是一个向“道”的过程。不过在《庄子·大宗师》《骈拇》《盗跖》等篇中,又对他们劝谏周武王不去征伐商纣王、避让首阳山不食周粟等行为加以了否定。

    庄子批评伯夷兄弟的原因有二:1,对生命的漠视。庄子向来感叹于生命的脆弱,要求对生命保有足够的尊重,而伯夷、叔齐则采取了“残生伤性”的行为。这使得他们落得“骨肉不葬”“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的下场(参见《庄子·骈拇》)。所以不值得提倡。2,自我中心意识。庄子以为“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庄子·骈拇》),即是为了名声才去做避世首阳山这样的事情的。他们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庄子·大宗师》)。此句唐道家学者成玄英注为“悦乐众人之耳目,焉能自适其性情耶!”即只是为取悦于众人而不合于自然性情的行为。不合于自然天性,则是自我中心的自私的表现。

    无能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庄子的观点为出发点的。这主要体现在第二段的作者自道中。此段话采取了以朋友身份与伯夷兄弟对话的形式,内中提出“天下自然之时”,“无为则淳正而当天理”,而伯夷兄弟不懂得此理,非要去“以妄说突其妄兵”,即用混乱的说辞去劝说背理的征伐之举,为的是“求义声”罢了。这同样是从天道自然的世界观出发的世事评判,而对伯夷兄弟的行为也定位于“求名声”上。而后文中所说的“兵之而得义声,朽骨何有哉”的话,则是较之庄子更为激烈的言辞,说明他对这类行为的鄙视。

    文王殁①,武王伐纣②,灭之。伯夷、叔齐叩马谏曰③:“父死不葬,而起大事,动大众,非孝也;为臣弑君④,非忠也。”左右欲兵之⑤,武王义而释之。伯夷、叔齐乃反⑥,隐首阳山⑦,号首阳子。

    【注释】

    ①文王:指周文王。殁:去世。

    ②武王:指周武王,周文王之子。后灭商朝建立周王朝。纣: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代君王,以残暴著称。

    ③伯夷、叔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长子名允字公信,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孤竹国君死后,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坐。”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好立中子继承了君位。叩:通“扣”,勒住。

    ④为臣弑君:以属下去杀害君王称为“弑”。当时周为商朝属下的诸侯国,故有此说。

    ⑤兵:用作动词,指用兵器杀之。

    ⑥反:通“返”。

    ⑦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境内。

    【译文】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兴兵讨伐殷纣王,灭亡了商王朝。在他带兵出行的时候,寄居在周朝的伯夷、叔齐兄弟拦住他的马劝谏说:“你的父亲刚死不为他行葬礼,却发起这么大的事情,惊动了大众,这不符合孝的规定;你作为臣下要去杀害天子,也不是‘忠’的表现。”周武王手下的人见状前去抓住他们想要动武,周武王感动于他们的义气而下令放了他们。伯夷、叔齐就回到老家,隐居到首阳山里,起了首阳子的名号。

    夫天下自然之时,君臣无分乎其间。为之君臣以别尊卑,谓之圣人者以智欺愚也。以智欺愚,妄也。吾与汝尝言之矣。妄为君臣之中,妄殷有称①。妄殷之中,妄辛有称②。妄辛之中,妄暴妄虐,以充妄欲。姬发之动③,亦欲也。欲则妄,所谓以妄取妄者也。夫无为则淳正而当天理,父子君臣何有哉?有为则嗜欲而乱人性,孝不孝忠不忠何异哉?今汝妄吾之尝言,又以妄说突其妄兵,是求义声也④。以必朽之骨而迎虚声,是以风掇焰也⑤。姬发不兵汝,幸也。兵之而得义声,朽骨何有哉?夫龙暴其鳞,凤暴其翼⑥,必伺于渔者弋者⑦。悲乎!殆非吾之友也。

    【注释】

    ①妄:胡作非为。殷:殷商,商朝。有称:有名。

    ②辛:指商纣王,纣王名受,号帝辛。

    ③姬发:即周武王。

    ④义声:美名。

    ⑤掇:通“辍”,终止。

    ⑥暴:暴露。

    ⑦伺:觊觎。

    【译文】

    过去在人们按照自然天性过日子时,没有君、臣这种名分的区别。制造出君、臣的名号将人加以尊、卑分别,是所谓的圣人自恃聪明欺负愚笨百姓的手段。以智慧去欺负愚笨的人,是荒谬的行为。我曾经对你们首阳子说过这样的话。在胡作非为的君臣之中,殷商王朝算是最过分的。在殷商王朝之中,纣王也称得起头号。在纣王执政期间,实行了种种暴行虐政,以求满足其私欲。周武王姬发发起征讨,也是受到欲望的驱使所致。有欲望就荒诞不合理,周武王的行为也只是以一种荒诞取代另一种荒诞而已。只有执行无为之道才能返回淳正的天性而合符于天理,规定那些父子、君臣礼仪制度有什么意思呢?只要持有为的心思就会诱发欲望淆乱人的本性,表现得孝不孝、忠不忠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现在你们把我的话当做妄言,又用你们的胡言乱语来冒犯那些背理而行的官兵,想求取遵循仁义的名声。你们拼了原本就要死的形体去博取虚名,就像以风去灭火般的适得其反。周武王没有杀害你们,算是你们的侥幸。如果因为被杀而得到了好名声,这名声对于死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一旦蛟龙暴露它的金鳞,凤凰展示它的彩翼,必然会被打猎的、捕鱼的发现并穷追不舍。可悲呀!想来你们不能算是我的朋友!

    夷、齐于是逃入首阳山,罔知所终,后人以为饿死①。

    【注释】

    ①“夷、齐”数句:据《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做法太可耻,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他们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并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啊,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于是逃入首阳山深处,外人不再得知他们的消息,后人认为他们是饿死在山中。

    老君说第三

    【题解】

    本篇记载的是孔子与老聃之间的对话,关于两者的相知相交,《史记》《庄子》《礼记》《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庄子》,在《天道》《天运》《外物》《田子方》《天地》等篇中多次出现,但类似于本章中的内容却不曾找到,或许是作者根据他对两位思想先驱者的理解,而杜撰出来的。

    文中涉及国家治理的主导思想问题,孔子通过删编《诗经》《尚书》、整理《春秋》等史书的方式,以求达到“正人伦之序”的目的,无能子借老聃之口对此加以了批判。他提出过去有圣人出来创造出各类物品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于是诱发了人的情欲,使人情失却了自然天性,从而使一些人送掉性命;现在你又去修饰、整理这些东西,将会引出更大的社会混乱。所以孔子的做法是事与愿违的。这样的论述从事物的变与不变辩证关系来探讨其中的关系,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不过,其中引《道德经》“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话作为立论依据,似离人情、自然、性命这样的论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最后作者并没有再做理论上的对话,而只是以孔子在实施其政治抱负过程中的坎坷、不顺作为依据了。

    孔子定礼乐①,明旧章②,删《诗》《书》③,修《春秋》④,将以正人伦之序,杜乱臣贼子之心⑤,往告于老聃⑥。

    【注释】

    ①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生卒年为公元前551——前479年。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明旧章:指阐明周朝以来的规章制度。

    ③《诗》:《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定。儒家五经之一。《书》:《尚书》,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儒家五经之一。

    ④《春秋》:儒家五经之一。据说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⑤杜:杜绝。

    ⑥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伯阳。生卒年约为公元前571——前471年。出生于周朝末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认为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译文】

    孔子制定了礼乐,阐明了周代以来的规章制度,删改编定了《诗经》《尚书》,修订了《春秋》,想通过这些做法厘清人伦秩序,杜绝乱臣贼子的祸害,他去老聃那里告白了自己的用心。

    老聃曰:“夫治大国者若烹小鲜①,蹂于刀几则烂矣②。自昔圣人创物立事,诱动人情,人情失于自然,而夭其性命者纷然矣③。今汝又文而缛之④,以繁人情。人情繁则怠,怠则诈,诈则益乱。所谓伐天真而矜己者也⑤,天祸必及。”孔子惧,然亦不能遂已。

    【注释】

    ①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语见《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指小鱼。

    ②蹂:揉。几:切肉用的砧板。

    ③纷然:很多的样子。

    ④文:修饰。缛:烦琐。

    ⑤伐:损害。矜己:自我夸耀。

    【译文】

    老聃说:“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放小鱼在砧板上翻来翻去就会被揉烂。自从过去圣人创造出各种物品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就诱发了人的情欲,这样使人情失去了自然天性,以至许多人因此送掉了自己的性命。现在你又去修饰、整理这些东西,使人们深陷情欲而不能自拔。社会上人的情欲增多会使风气败坏,风气败坏则人们相互欺诈,相互欺诈则社会风气愈加混乱。你这样做损伤了人们的自然天性还自我感觉良好,上天是要降祸于你的了。”孔子害怕了,但也不能有所改变了。

    既而削迹于卫①,伐树于宋②,饥于陈蔡③,围于匡④。皇皇汲汲⑤,几于不免。孔子顾谓颜回曰⑥:“老聃之言,岂是谓乎?”

    【注释】

    ①削迹于卫:指不让孔子在卫国立足。削迹,消除足迹。

    ②伐树于宋:指孔子曾在宋国一大树下为弟子讲习礼仪,被宋国司马桓魋派人砍树追杀,孔子因此逃离宋国。

    ③饥于陈蔡:孔子在途经陈、蔡将往楚国时,受到部队的包围而绝粮数日。陈,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淮阳一带。蔡,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

    ④围于匡:孔子因被误认为是阳虎而被匡人围困。匡,在今河南长垣。

    ⑤皇皇:通“惶惶”,内心不安的样子。汲汲:急迫的样子。

    ⑥顾:回头。

    【译文】

    后来,孔子无法在卫国立足,到了宋国被砍掉依坐的大树受到追杀,被陈国、蔡国部队合力包围断粮数日,又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过着惶恐不安的生活,差点伤了性命。孔子因此回头对弟子颜回说:“老聃说的上天要降祸的预言,是不是现在果然兑现了呢!”

    孔子说第四

    【题解】

    自上卷中《圣过》等篇的立论来看,作者似以道家立论为基础,而对儒家思想做出了批评。本篇论说孔子出现正面的形象,似有尊崇儒家的倾向。但比对原文,又找不到这方面的依据。如篇中孔子被围于匡的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和《论语·子罕》虽有记载,但《论语》中记载甚简,《史记》中记当时孔子因貌似与匡人结仇的阳虎而被围困,孔子自信:“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自己承担着恢复周代礼制的历史使命,会受到上天的庇护。不过后文中又说孔子靠派人到卫国疏通关系才解了围困,与本章所记出入不小。有关原宪的事,则在两书中均言之不详。不过,《庄子》中记的故事,倒是与本文接近。

    《庄子·秋水》中曰:“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然后又记载了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庄子·让王》中则有原宪与子贡关于贫、病的论辩。不过在前文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中,主要是围绕着时势与命运的顺与不顺展开的;后者则只说到“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也就是以“仁义”的推行为宗旨的。本章的故事梗概大致与《庄子》的陈述接近,可见即使是崇尚儒家的文字,其出处还是与道家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无能子有了在《庄子》基础上的新思想阐发。在有关孔子被围匡地时与子路的对话中,无能子提出的是“是非邪正由乎人,厚薄悬乎分,通塞存乎时”的道理,虽然也是有任凭时运的意思,但是从世界大一统的角度来谈的,所以后面接着讲的,便是“丘方惚无形于冲漠,沦无情于杳冥,不知所以忧”的话,将其所以谐于弦歌的原因归之于对冲漠、杳冥境界的回归。这样就将其以虚无、旷达的精神境界追求与孔子的行为标准统一了起来。

    另外关于原宪的精神追求,作者也借用了孔子的口来解释:“不虚则思之不清,不淳则其心不贞”,所以虚静、淳朴才是原宪坚白操守的由来,再一次对其无为、明道的人生准则做出诠释。这些故事阐述能加深读者对道家思想理念的了解,也起到了深化道家思想理论的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出自《庄子》、被本章沿袭的孔子被围匡时“弦歌不辍”的话,也曾给后人以某种启发。于是有人考证说,正是因为孔子的弹琴唱歌,使匡人看到了他与阳虎的不同,所以才自行散去了包围圈。似乎这样的结局,较之司马迁文中托人说情才解围的说法,对孔子的形象维护更有利些。

    一

    孔子围于匡①,七日弦歌不辍。

    【注释】

    ①孔子(前551——前479):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围于匡:孔子因被误认为是阳虎而被匡人围困。匡,在今河南长垣。

    【译文】

    孔子被围困于匡地,整整七天都在弹琴唱歌。

    子路曰①:“由闻君子包周身之防,无一朝之患。夫子圣人也,而饥于陈②,围于匡,何也?然而夫子弦歌不辍,罔有忧色,岂有术乎?”

    【注释】

    ①子路:孔子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②饥于陈:孔子在经陈、蔡将往楚国时,受到部队的包围而绝粮数日。陈,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淮阳一带。

    【译文】

    子路说:“我听说君子能预备好防身的良策,所以没有意外的祸患。夫子您是个圣人,却被陈国部队包围而饿肚子,又被围困在了匡地,怎么会这样呢?而您竟然整天弹琴唱歌,不现愁容,难道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

    孔子曰:“由来,语汝。夫是非邪正由乎人,厚薄悬乎分①,通塞存乎时②。日月之照,不能免薄蚀之患③;圣贤之智,不能移厚薄通塞之数。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匡之围,非丘之罪也,丘亦不能使之不围焉。然而可围者,丘之形骸也。丘方惚无形于冲漠④,沦无情于杳冥⑤,不知所以忧,故偶谐于弦歌尔⑥!”言未几,匡人解去。

    【注释】

    ①厚薄:指命运的好坏。分:缘分,命运,机遇。

    ②通塞:顺利和困窘。时:时机,时势。

    ③薄蚀:泛指日食、月食。薄,迫近。

    ④冲漠:虚静。

    ⑤沦:沦于,处于。杳冥:高远不能见到的地方。

    ⑥谐:和谐,使声音和谐。引申为弹奏、演唱。

    【译文】

    孔子说:“子路你来,我告诉你。人生在世,判断是非、辨别邪正在人所能及的范围,不过得到的待遇厚薄则取决于命运,发展是否顺畅又受到时势的左右。太阳月亮能够普照大地,却不能免除日食、月食的祸患;圣贤者拥有的智慧,不能变化待遇厚薄、前程通塞的天数。君子能够施仁爱于人,却不能强迫别人同样施仁爱于自己。我能行义德于别人,却不能使别人回报义德于我。在匡地受到围困,不是出自我孔丘的过错,而我孔丘也劝不动匡地的人解除围困。不过他们围困的,只是我孔丘的形体。我的精神正与恍惚无形、冲淡无情的道的境界相贯通,没有忧虑,所以偶尔寄情于弹琴唱歌之中了!”此话说后不久,匡人就解围离开了。

    二

    原宪居陋巷①,子贡方相鲁卫②,结骑联驷访宪焉③。宪摄弊衣④。子贡曰:“夫子病耶?”宪曰:“宪闻德义不修谓之病,无财谓之贫。宪贫也,非病也。”子贡耻其言,终身不敢复见宪。

    【注释】

    ①原宪:孔子弟子。姓原名宪,字子思。

    ②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善于雄辩,且有济世之才,办事通达。相:辅助国君处理国事的最高官吏,后世称宰相。鲁卫:鲁国、卫国。均为诸侯国名。鲁国在今山东南部一带。卫国在今河南北部一带。

    ③结骑联驷:指一辆接着一辆的车马。驷,套着四匹马的车。

    ④摄:穿。弊衣:破衣服。

    【译文】

    原宪居住在狭窄的街巷里,子贡正在鲁国、卫国做丞相,于是他带着大队车马去看望原宪。原宪穿着家常的旧衣服出来迎接。子贡说:“夫子这是得了什么病吗?”原宪回答:“我听说不修养德行的人才算是有毛病,没有钱财叫做贫穷。我这是贫穷,而不是有毛病。”子贡听了觉得惭愧,于是终身都不敢再去见原宪了。

    仲尼闻之曰:“赐也言失之也。夫拘于形者不虚,存于心者不淳,不虚则思之不清,不淳则其心不贞。赐近于骄欲,宪近于坚白①,比之清浊,将去几何!”

    【注释】

    ①坚白:指志向坚定而纯洁。

    【译文】

    孔子听到了此事后说:“确实是子贡说错了话。拘泥于外表形体的不能使内心虚静,心存俗念的人就失去了天性的淳净。内心不能虚静就思路不清,不能淳净天性则心术不正。子贡的言行算得上是骄慢多欲,原宪的行为近似于坚定纯朴,两者的清浊差别,要相差多少呀!”

    第五(阙)

    范蠡说第六

    【题解】

    范蠡的故事见载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其中说到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又北渡淮河,与齐国、晋国诸侯会师于徐州,得到周元王的赐封。同时还与楚国、宋国交好,因此在诸侯国中获得了霸主地位。按一般人的想法,这正是范蠡、文种的努力得到肯定,并当在辅佐越王事业中发挥作用的时候。但是范蠡恰恰在此时做出离开越王、避退他国的打算。同时范蠡又与共同创业的朋友大夫文种商量,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话,来劝说文种离开朝廷,远离政事。文种过后虽然声称有病不再上朝,但因对越王仍抱有幻想而不忍离开,以致落得了被越王赐死身亡的下场。

    本章的吸引人处在于设计了两段并不见载于史书的对话,其中文种认为越王的灭吴是行使了上天“冬杀”的功能,如同黄帝杀蚩尤、尧去四凶般地为民除害,将自己的行为定义于“成物除害”。这反映出他被胜利的光环所迷惑,而对吴越相争中的谋取私利、尔虞我诈背景缺乏起码的辨识。范蠡的回答则很清楚,说文种的糊涂在于将奸心驱使的行为,说成是“天地之生杀,圣人之除害成物”,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范蠡所说的理由在于“天地无心”决不自宰或宰物,只是“机动则应”即顺应事物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化,而无主观刻意之作为。这段话用以解释范蠡的行事处世,是十分恰当的。

    据史载,范蠡曾师事老子弟子计然(姓辛氏,名文子),所以得到过道家思想的传授。以此背景去设想本文中人的行事思路,应当是行得通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能子发掘出范蠡的思想资源,为道家学说做出诠释,是一种对道家学派的贡献,值得称赞。

    范蠡佐越王勾践①,灭吴杀夫差②。与大夫种谋曰③:“吾闻阴谋人者,其祸必复。夫姑苏之灭④,夫差之死,由吾与子阴谋也。况王之为人也,可与共患,不可共乐;且功成、名遂、身退,天之理也。吾将退,子其偕乎⑤?”

    【注释】

    ①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人。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退隐而去,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著《范蠡》二篇,今佚。越王勾践: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被吴国击败后,被迫称臣,后利用吴王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②吴: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及其子夫差主政时达到鼎盛。夫差: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一度打败越国、齐国,经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终因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被越王勾践破城亡国而身亡。

    ③种:姓文名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国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

    ④姑苏: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在此筑城建都,后被代指吴国。

    ⑤偕:一起,共同。

    【译文】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杀了吴王夫差。之后他跟大夫文种商量说:“我听说暗地里算计别人的人,会遭受祸害报应。姑苏城池的失灭,吴王夫差的死,出自我与你的暗算。况且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而且功成名就之后要考虑全身而退,这是普天下的道理。所以我将退出江湖,你是否和我一起走呢?”

    大夫种曰:“夫天地之于万物也,春生冬杀,万物岂于冬杀而反祸天地乎?吾闻圣人不贵乎独善,而贵乎除害成物。苟成于物,除害可也。是以黄帝杀蚩尤①,舜去四凶②。我今除吴之乱,成越之霸,亦成物除害尔,何祸之复我哉?况王方以灭吴德子与我,必相始终,子无遽于退也③!”范蠡曰:“不然,夫天地无心,且不自宰,况宰物乎?天地自天地,万物自万物,春以和自生,冬以寒自杀,非天地使之然也。圣人虽有心,其用也体乎天地。天地虽无心,机动则应④,事迫则顺⑤,事过则逆。除害成物,无所憎爱,故害除而无祸,物成而无福。今王以怨吴之心,禄我与子以取其谋。我与子利其禄而谋吴,以灭人为功,以报禄我者,人之奸也。自谓天地之生杀,圣人之除害成物,不其欺耶?”大夫种不悦,疑之不决。

    【注释】

    ①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早年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后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蚩尤:古中国的部落首领,与黄帝、炎帝并称为中华人文初祖,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

    ②舜去四凶:四凶,指饕餮(tāo tiè)、穷奇、梼杌(táo wù)、浑沌(hún dùn)四种远古传说中的神魔凶兽。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为尧帝之臣时,推行流放政策,将共工、兜、三苗与鲧四大家族流放于外,号之为浑敦(或谓浑沌)、穷奇、梼杌、饕餮,于是天下同心,拥戴舜为天子,开创尧舜之治。

    ③遽:急速,匆忙。

    ④机动:时机出现。

    ⑤迫:临近,发生。

    【译文】

    大夫文种说:“天地对于万物,春天促其生长,冬天任其失灭,万物难道会因为冬天的失灭反去怪罪天地吗?我听说圣人不推崇独善其身,而是把清除伤害、成就万物放在重要位置。如能促成万物,那么除掉伤害是可行的。所以古代时有黄帝杀掉蚩尤、帝舜除去四凶的故事。我们今天的除去吴国祸乱、成就越国霸业,也是成物除害的行为呀,哪有什么祸害报应之说呢?况且越王刚刚以灭吴的功劳表彰你我,一定会善待我们于始终,你不要这么快地退隐啊!”范蠡说:“不是这样的,天地是没有意识的,它连自己也不去主宰,更何况去主宰外物呢?天地归天地,万物归万物,万物在春天赖和气而自己生成,在冬天因受感寒气而自行失灭,不是得到天地的指使而变成这样的。圣人虽然有心,但其心只用在体悟天地之道。天地虽然没有主观意识,但在时机变动时会有所反应,出现了一些事端时也会去顺从,事情过来了也会去迎取。由于天地在除害成物过程中,不存有憎、爱的主观感情,所以才能做到除掉伤害而不遭受祸患,成就万物的生成而不获得幸福。现在越王以怀着仇恨吴国的心思,给我们俸禄让我们参与谋划。我与你贪图这份俸禄而参与灭吴阴谋,是以消灭对手为功劳,以报答给予我们俸禄的人,只能被看做是奸诈的人。而我们却自比行为同天地之生杀万物,圣人的除害成物,不是在自欺欺人吗?”大夫文种听后很不高兴,犹豫着没有行动。

    范蠡竟辞勾践,泛扁舟于五湖①。俄而越杀大夫种。

    【注释】

    ①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