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升经集注最新章节!

    华阳韦处玄 句曲徐道邈 冲玄子

    任真子李荣 刘化会注 碧虚子集

    重告章第十

    老子曰:吾重告子,子当谛受。

    李曰:真道难明,故以重告,叉宜详审而奉受之。

    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

    冲曰:以太无为上道,以上仁为五德主。韦曰:道无体,无为而无不为,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物有显然则不通,得道以通之,故德连显,物有不得,因施之令得,故仁述章上仁禀德以为主也。刘曰:宥物於无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

    礼以义为谦,施以恩为友。惠以利为先,信以效为首。

    李曰:子欲行道者,以无为为上,有为非道也。子欲立德者,以化慈为主,杀害非德也。修折旋之礼者,秘须在於分义,行之谦退,无义无谦非礼也。为施之博者,宜隆之於恩,以恩为亲友也,不友於恩非施也。存之於惠先,在利人不利於人非惠也。履之於信,定有效验,为先有名无实,虚而不效,非谓信也。能行此者,可成道矣。

    伪世亦有之,虽有以相诱。

    李曰:道德之风,无,乎不仁义之化,是处可行,然则化有浇淳,政有得失,行之者,六德皆具,丧之者,一道不成。浇伪之时,亦言有其道德,备於仁义,而不能实用,假以虚行妄相诱引,并非真信也。刘曰:如上六事,伪世亦行者,为有希求以相诱也,非为行道以利物也。

    是以知世薄,华饰以相村。

    李曰:不存道德之实,亦失仁义之真,唯有虚薄华辞,更相扮拂。刘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华薄之情,孰能隐蔽。

    言处#1飞龙前,行在跛鳌后。

    韦曰:伪世浮薄,矫化义以求利,诈礼信以求名,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故言在飞龙之前,而行在跛鳌之后,徒有空言而行之,不可及也。徐曰:古之君子,讷言敏行,今之小人,言疾行迟也。李曰:轻诺急言,言在飞龙前也,无实寡信,行在跛鳌后也。

    仁义礼信废,道德荒亡腐。不以道相稽,反以财相辅。

    韦曰:徒诈称仁义礼信之名,而元其实,故日废也。世道交丧,为日久矣,故日荒亡腐也。稽,致也。然不能以道相招政,而以才辩相辅助也。徐曰:稽,启也,启开悟也,辅,佐助也。忽无就形,背真向伪,华薄之甚,以至於斯也。李曰:稽,至也,不能矣,德往德来,以道相至,翻乃以财以货,更相辅益,志在有为也。

    譬如镜中影,可见不可取。言如响中应,风声岂可绪#2。伪世教若此,如是迷来久。

    绪,李刘、李本并作聚。韦曰:先圣之教,如镜中之影,声中之响,随隐去来,镜自常静,随声大小,响自常元,而伪世迷执圣迸应物之影响,矫以治物,何由可取而绪用哉,则知迷来久矣。李曰:镜中之形,取之实难,风裹之声,聚之非易,声之与形,取叉不得。轻诺薄行,有为事业,实知无益,浇俗昏迷,是以自远,故云迷来久矣。

    天下之人物,谁独为常主。迷迷以相传,辗转相受与。

    韦曰:几物云云皆自然,而无有其主使其然者也,而迷惑之徒,谓道可以授人,自然可以与人因相传授,岂不大惑哉!刘曰:圣人夷俗,与物同波,神无死生,形随变化,.教贻於后,迷者相传,以迷授迷,故展转不绝也。

    邪伪来入真,虚无象如有。

    刘曰:昧者不明,为邪所入,巧伪乱真,像如有道。

    自伪不别真,为贪利往守。

    徐曰:迷师自伪,不辫真邪,为责欲所缠,殉俗逐利,往而不返。以此守身,谁云长久哉!李曰:邪伪,有为也。入真,无为也,迷者将欲邪道以求正真,有为而入无为,铃竟不得也。以此为得,是虚空有像,而非真有。自着有为之伪,不识无为之真,何以得然,止为责欲财利,以此相守,遂失无为真道也。

    非常正复亡,痴盲持自咎。

    刘曰:守伪失真,正复亡灭,痴盲所致,欲答何人!

    如木自出火,还复自烧腐。

    刘曰:火自木生,还自烧木,邪自身作,还自灭身。

    圣辞章第十一

    老子曰:圣人之辞云,道当以法观。如有所生者,故日为自然。

    韦曰:道法当何所观哉?直以无法无观,自然自冥耳。《道经》曰:常无欲以观其妙,此之谓也。如今所生者,何以而生哉,不为生而自生耳,故知道自然也。刘曰:几是有生,皆从於道。

    眼见心为动,口则为心言。鼻为通风气,鼻口风气门。

    李曰:眼则视见外色,心则动缘前境,口既能宣言语,鼻乃通传风气,此则谁使之然耶?皆不知所以然而然也。气从鼻口,为风气之门。刘曰:引声色者,耳目也,通风气者,鼻口也。

    喘息为宅命,身寿立息端。

    徐曰:喘息,促急貌也,宅,人所居托也,立,住也,端,首也。人生迅速,若白驹之过隙,气息促急,在於呼吸,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故气为生命之所居托也。七尺之身,百年之寿,生死之去住,以气息为也。刘曰:命依气,气依身,气绝命亡,身谢气散。

    譬如谷草木,四气时往缘#3。

    刘曰:草木资四气以生成,形骸藉喘息为宅命。

    气别生者死,增臧赢病勤。

    韦曰:别,离也,人全离气则死,若气有增喊,则有赢病之、勤苦也。徐曰:四气有盛衰,四时有代谢;故百谷草木,有生成凋枯,缘往则死,缘来则生,譬如人假四大而生,四绿离别则死,四缘和合则生,阳并则增旺,阴并则衰喊,故赢疾动苦生老病死也。

    以是生死有,不如无为安。

    刘曰:有为有欲,生死迁流,无为无欲,常安不动。

    无为无所行,何绿有咎愆。

    韦曰:夫无为者,无行无止,无去无来,无生无死,变化恢然,安之於命,咎愆何缘而有哉!

    子不贪身形,不与有为怨。

    徐曰:食乐身形,厚其生养,恣六情所欲,任三业所为,有为有事,致成生死怨仇也。若知身非我有,生是委和,无生养过息,又何怨贼之有哉。

    五行不相克,万物悉可全。

    刘曰:夫七尺之身,五行毕备,有为过当,逆顺相攻。若外智遗形,付之自治,各司其分,阴阳顺序,不相侵克,则百体俱全也。

    万物无有常,成者不久完。三光无明冥,天地常照然#4。

    韦曰:有成爻有毁,无成则无毁,自然之常道也,是以圣人虽成不成,故能无时而不成也。夫天地无心,故能常照,三光无心,故无明冥,圣人无心,故能常成也。

    观诸章第十二

    老子曰:观诸次为道,存神於想思。

    李曰:为行之道多方,修身之途非一,前虽陈化道,乃恐迷者未回,今观为学之徒,修道之次第,欲得长生不死,唯有存神思道,则智将道合,存神则神与形同。神与形同,自入清虚之境,智得道合,默归智慧之源,妙果斯成,方为道也。刘曰:观心次第,令乱想不生,以思要道也。

    道气与三光,念身中所治。

    李曰:道气者,导引也,三光者,身中之三一神也。修身之道,爻须导引和气,令得致柔,存三守一,一不离身,自当得道。三一之神,化在人身三官之内,念念不散,其神自降,神降则真道成也。刘曰:内明外照,天地气通,澄神净虑,纲维不散,

    彷佛象梦寤,神明忽往来。

    李曰:人能念道,道自来归之,若解存神,其神自降,忘情忘识,如梦如寤,彷佛神降,罔象得真,神则出入无方,故知往来不滞。

    啖泊志无为,念思有想意。

    徐曰:啖当作怆,恬怆无味,虚静无为,志在思玄念真,逍遥无事,而未能灰心槁形,情忘爱染,犹有思情念虑,追绿之想,食欲之意也。

    自谓定无欲,不知持念异。

    韦曰:次当遣存神之心,啖泊志於无为,此存神之思,犹有相有意,故当又遣之以定于无欲,亦乃忘其思念,故不知我之持心念神之异也。徐曰:言存神之人,自谓安心定意,无爱染之情,而不知神有虑欲,虽持戒闭空,而邪念思想不觉已生也。

    或气尚岩盛,自知尚多事。

    徐曰:赢作粗。学者未能弱志精行,虚和保神,或意气刚强,好尚粗盛,粗盛,有为之法,事乖淡泊,故自知所尚,多事多息也。李曰:有想新生异念,初起由细微也,积念为大,增想成多,纷纶有为,昏惑斯甚,此惑尚粗盛也。人问之代,有为万境,六情系者,触途皆染,故曰多事。

    事兴则形动,动则外通谋。

    徐曰:物事滋兴,则动用身形,身形噪动,则心智外通,谋虑得失。李曰:外事既兴,内心亦动,心与事合,共图有为,故日通谋。

    谋思危之首,危者将不久。不久将欲衰,衰者将不寿。

    徐曰:不能静神内念,而役智外谋,谋虑既繁,神劳志失,此乃伤性之由绿,危殆之端。首危者,不久将政衰损也,形弊于外,神劳於内,内外俱伤,将恐不久,衰煞则神忘气散,亦将不能享寿存生也。李曰:无思无虑则安,有图有谋则危,安则长存,危则不久,不久则伤夭,故日不寿。

    以身观声名,物事难可聚。

    李曰:身是内也,名是外也,内身犹为空假,外名故是虚花,以此而观,身尚不可久存,物亦不可久聚。何故?以此一身扳绿万境,并欲聚前,有为声色名利可欲皆聚一身。戒有累,勿令责染也。徐曰:物事者,财货之事也,身为道器,名为身贼,故名成则身败,身安则道隆,以斯而观,名声财货难可聚积也。刘曰:身为名亡,孰为聚物。

    以名声传号,必为是所诱。

    刘曰:夫嗜欲肆情,徇名责利,志重声色,高尚侈靡者,曷尝以为非哉!故日叉为足所诱也#5。徐曰:言以高名令誉称号尊荣而为是者,以此货利为心也,既货利为心,是叉为名利之所诱引也。

    皆坐於贪欲,贪欲为殃咎。

    徐曰:坐者,罪之所由,殃,祸也,答,罪也。言重名誉者,坐由责欲无厌,则为三世之祸罪也。李曰:饕餮之徒,食婪之辈,亡不以道自为殃咎。刘曰:五刑之属三千条例,唯坐责欲被刑,未有康贞政辟,责欲既为大祸,人人何不戒之。

    贪者为大病,习贪来已久。合会微渐渍#6,非缄艾所可愈#7。

    徐曰:食为三毒之首,为生死大病,由其前身积习怪责至於今世,故云已久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