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升经集注最新章节!

    华阳韦处玄 句曲徐道邈 冲玄子

    任真子李荣 刘七会注 碧虚子集

    道生章第六

    老子曰:告子生道本,示子之自然。

    李曰:一炁之动,万类罗生,咸以自然为宗,至道为本。而逐末者众,归根者希,告而示之,令其敦本,去兹有累,入彼自然也。

    至於万物生,情行相结连。

    冲曰:生化妙本自然之道,为万物之父母,天地之宗元,欲令关尹敬而尊之,重发此告也。刘曰:情发於内,行之於外,羁锁相缠绊,何止相连。

    如坏复成,如灭复生。

    李曰:因绿轮转,往还不绝,如坏复成,死此生彼,如灭复生,出幽入明。刘曰:此坏彼成,彼灭此生。

    以成五行,阴与阳并。

    徐曰:四炁分王,以成五行,五行相生相杀,相坏相成,阴并则灭坏,阳并则生成。冲曰:五行有殊,道熙惟一,阴阳有异,道熙元偏。五行有灭有生,即春秋代谢,阴阳有成有坏,则历劫推移。道在五行二炁之问,一而不变,故能为五行二炁之主,绵绵常存也。

    辗转变化,遂为物精。

    韦曰:五行一废一起,阴阳一往一来,亦犹人道,一死一生,变化辗转,物精不绝也。

    吾思是道,本出窈冥。

    李曰:是道者,是生死变化之道也,物既有碍,用实有穷,资道得通,始能元滞既本於道,故日本出窈冥,道既不可思议,有元难测,不可分别,寄日窈冥,非窈冥也。刘曰:皆自元形中来。

    愚不别知,自谓适生。

    冲曰:道之元生,始於元始,窈冥绵邈,为万物之根。万物之生,皆受道熙,熙本精一,物得而生,愚者不知,谓不由於道耳。李曰:愚者无知,言适尔自生,不由於道,迷本也。

    子无道眼,安知生灵。

    韦曰:此明生死变化之道,本出窈冥之中,深不可识。而愚人窃然自恋一生,以为适乐,既非体道之人,亦安知人得一以生,鬼神得一以灵者哉!李曰:道眼者,洞视元外,照幽微也。人者,有生之灵也。言迷者远不能知道,近不能知身,故言子元道眼,安知生灵,至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始是智慧明了之人,无所不知也。

    天地人物,虚元囊盈。

    徐曰:二仪人物,皆生虚元大囊之中,盈满宇宙之内也。冲曰:天地万物,道熙乃冲满其中。

    一从元生,同出异名。

    李曰:高天厚地,人伦物类,大小愚智,元有自尔独化,一切皆本虚元,俱从道生,故言同;别性殊名,故言异。弃钥者,举喻也。弃中出气,钥中有声,虚元中有万象。刘曰:吹万不同,其名亦异。

    是亦本非,在所用正。

    刘曰:事有逆顺,理有变通,是非无常,执之者,或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在所用正,勿穷其本也。所字非字,乃知其识#1。

    冲曰:是非有异,道用无差,不可以名字诠,不可以是非辫,至哉妙道,唯一而已矣。刘曰:得意忘言,信道斯笃。

    当与明义#2,勿与愚争。

    李曰:就明师,依善友,议得失,知是非,徒争外事之可否,不明修身之损益,勿取之韦小,斗以无明,虚劳辞费,终无利益,故言莫与愚争。

    子取正教,勿信邪听。

    李曰:忘言得理,无为契真,正教也;有为累真,逐欲伤性,邪听也。勿信者,当收视反听,勿邪见邪听也。刘曰:当机者,正理僻者邪。

    何以知邪?子为物倾。

    徐曰:情奔色欲之境,身驰名利之途,邪魔鬼物乱其神,荣华富贵惑其志也。刘曰:不会真趣,为物倾动。

    何以知愚?不察言情。

    韦曰;不知大道之自然,而外物之所倾者,皆邪人也,不察道言之情实,而大笑之者,皆愚人也。刘曰:抱惑守愚,几微不照。

    为道问道,为经问经。

    韦曰:知道为真,问而行之,是不邪也,知经为实,问而思之,是不愚也。刘曰:为道者,应用无方,为经者,议其陈述。

    问不本末,知愚冥冥。

    李曰:道,理也,经,教也。冥冥无明之徒,暗而更暗也,为道问道,访理须达理也,为经问经者,请教须解教也。今下士外不识教,内不达理,不知本也,不识教,不知末也。本末理教,俱悉不识,如盲人暗行,故日冥冥。刘曰:本者,道也,经者,末也,拟议不知其本末者,真是愚冥者也。

    但知求福,不知罪婴。

    李曰:不知行正以立功,而反信邪以求福,斯须之福未来,究竟之祸已至,此是为罪之所婴缠也。

    但知养身,不知戮形。

    李曰:以有为滋味,爱养此身,生生之厚,动之死地,不自外来,正由六根遇此刑害也。刘曰:愚者为善以求福,而复作恶以招罪,方资衣食以养身,而益侈美以丧命,故断恶者福会,弃欲者身存。《庄子》云:人皆求福,己独曲全。

    婴儿之姿,贵养厚敦。

    刘曰:求福养身者,当如婴之厚敦。

    忽无就形,知非常生。

    韦曰:厚,醇也,敦,朴也,就,成也,学道者当知婴儿之貌所贵,养其醇朴之性,忽然而自形,而无心成其形也,类然而自生,而未始知其生也。

    无履太白,可令永存。

    韦曰:履,行也,太者,存生之过厚也,白者,知见明了也。无行此二事,则同婴兄之醇朴,近长存之道也。

    有何妙意?乃欲相倾。

    李曰:人皆去黑之白,出暗入明,今言无履太白,有何妙意,太白异俗,为俗所冤,劝令混浊,始得长久意之妙也,其在兹乎。

    父子恩探,不足相听#3。

    李曰:师资义重,父子恩深,子有不是之事,又须·从父之是,弟有不善之行,必须从师之善,是故贵之以师父,重之以训诲,听复之者也。

    勿复缴音叫叽音慨。远近笑人。

    李曰:缴慨谓强梁谊噪也。无义之弟,不孝之子,不从父之命,不受师之令,悖恶於上,失子弟之礼,故为人笑也。今言勿者,戒令莫如此也。

    掩恶扬善,君子所宗。

    徐曰:宗,尊也,扬恶则恶匿,扬善则善闻,故君子所宗。

    邪正章第七

    老子曰:邪正教言#4,悉应自然。故有凶吉,应行种根。

    韦曰:种根正者,自然而正,种根邪者,自然而邪。邪者行自凶,正者行自吉,岂非自然乎。李曰:言人心既有逆有顺,为行亦有善有恶。行已乃尔,教人亦然,坦荡君子教人以正,故日正言,嫉恶小人,教人为邪,故云邪教,为邪,虽不欲邪而邪自来,为正,虽欲正而正自来。报之如此,故日悉应自然。而报邪者以凶,应正者以吉,应善恶无滥,报对不差,犹如种窠,随根各别,爻然异也。

    如有如受#5种核见分。

    韦曰:既受此生,即受此形,善恶吉凶,各随所行,如草木之生,各从其种核而区分不同也。刘曰:正邪之行,立之於前,吉凶之报,应之於后,至於兆见,赌#6效方知,故如日#7如有如受,种核见分。

    道别於是,言有伪真。

    韦曰:道体弘通,本无真伪,真伪之起,由於言教。

    伪道养形,真道养神。

    李曰:动皆合理,为之正,举又乖真,谓之邪。邪是虚假,故言伪,正是究竟,故言真。真能入妙,所以养神,伪乃是赢,所以养形。养形者,谓以滋味充身,养神者,谓以清净修心。刘曰:有为有欲者养形,无为无欲者养神,养形者为灰为土,养神者能亡能存矣。

    真神通道,能亡能存。

    韦曰:形不可留,因欲养而留之,故日伪也,无为养神,则寂然感通,故日真也。若然者,死生齐度,存亡等贯,故不存其存,是能亡也,不亡其亡,是能存也。徐曰:神与道通,千变万化,能死能生,能亡能存也。刘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系累都尽,出处无滞。

    神能飞形,并能移山。

    韦曰: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何所不能哉!故能飞形而移山也。

    形为灰土,其何识焉。

    李曰:形者,生为质碍,本自无知,死为灰土,复何所识。刘曰:养之虽厚,终为灰土,事既不虚,何用过泰。

    耳目声色,为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身为恼本,痛养寒温。

    李曰:有身有息,非为困声色,苦於香味痛痒寒温,皆为恼本也。刘曰:丧命者声色,为疾者滋味,有待之身,无时而适也。

    意为形思,愁毒忧恼,吾拘於身,知为大患。

    李曰:身为寒热所恼,心为忧愁所毒,唯心与身,内外俱息。其致云何?叉须外忘於身,内灰於心,身心尚忘,何息之有!此劝拾有为也。刘曰:能外其身,则无忧也,亦同於有累也。

    观古视今,谁能形完。

    李曰:远观往古,近视当今,为变化之所流逐,阴阳之所代谢,谁得完存者耳。刘曰:彭祖、殇子,皆同灭亡,况庸庸之夫哉。

    吾尚白首,衰老孰年。

    李曰:老君托神降逵,尚见衰老,犹自白首,沉俗徒万境冻燠盛衰,变化迁移,诅得长久?孰年亦老也。

    吾本弃俗,厌离世间。

    李曰:有为纷杂,人间秽漏,不足可保,厌而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