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唐宋词格律最新章节!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格

    -(韵)+|--||-(韵)--|(句)+||--(韵)

    例一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蔡伸

    例二

    归!猎猎西风卷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张孝祥

    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二十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定格

    ||--|(句)--||-(韵)+-+||--(韵)+|+-+||--(韵)

    例一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晚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张泌

    例二(双调)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原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旅思)

    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二十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定格

    +|--||-(韵)+--||--(韵)-||(句)|--(韵)--|||--(韵)

    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定格

    -+|(句)+||--(韵)+|+--||(句)+-+||--(韵)+||--(韵)

    例一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例二

    天上月,遥望似(“似”是衬字)一团银。日暮更阑风渐紧,为侬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敦煌无名氏

    例三(双调)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超然台作)

    潇湘神

    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文集》卷八。二十七字,三平韵,叠一韵。

    定格

    -|-(韵)-|-(叠)|-+||--(韵)+||--||(句)---||--(韵)

    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

    捣练子

    又名《深院月》。例作征妇怀念征人之词。《太和正音谱》入“双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定格

    -||(句)|--(韵)||--||-(韵)+||--||(句)|--||--(韵)

    例一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

    例二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人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唯望得书归。

    ————贺铸

    浪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格一(七言绝句式)

    +|--+|-(韵)+-+||--(韵)+-+|+-|(句)+|--||-(韵)

    附注: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与七绝平起式全同。

    例一(仄起式)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刘禹锡

    例二(平起式)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皇甫松

    格二(双调小令)

    +||--(韵)+|--(韵)+-+||--(韵)+|+--||(句)+|--(韵)

    +||--(韵)+|--(韵)+-+||--(韵)+|+--||(句)+|--(韵)

    例三(小令定格)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例四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

    例五(小令别格)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柳永

    格三(商调慢曲)

    |-|(句)--||(句)||-|(入声韵)-|--||(韵)--||||(韵)|||---||(韵)|-|(豆)||-|(韵)|||--|-|(句)--|-|(韵)

    -|(韵)|-||-|(韵)|||----|(句)||-||(韵)-||--(句)-|-|(韵)|-||(韵)-|-(豆)-|---|(韵)

    -|----|(韵)--|(豆)|-||(韵)|-|(豆)---||(韵)|-|(豆)||--(句)|||(句)--||--|(韵)

    附注:此种慢曲,必须选用入声韵部。所有拗句与领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声,方能符合曲体。

    例六(慢曲)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樽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周邦彦

    附注:词中领格字,除“嗟”字用平声领四言二句外,馀如“正”、“念”、“向”三字皆得用去声。

    江南春

    单调小令,为北宋寇準所创。三十字,三平韵。

    定格

    -||(句)|--(韵)---||(句)-||--(韵)---|--|(句)-|---|-(韵)

    例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寇準

    忆王孙

    单调小令,又名《豆叶黄》、《阑干万里心》。三十一字,五平韵。

    定格

    +-+||--(韵)+|--+|-(韵)+|--||-(韵)|--(韵)+|--+|-(韵)

    例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春词)

    江城子

    一作《江神子》。《金奁集》入“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为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定格

    +-+||--(韵)|--(韵)|--(韵)+-+|(句)+||--(韵)+|+--||(句)-||(句)|--(韵)

    附注:第一句可作“||--||-”。第四句中四字亦可作“||--”。

    例一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牛峤

    例二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增字)西子镜照江城。

    ————欧阳炯

    例三(双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唐教坊曲。双调小令。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定格

    ++-(韵)++-(叠)+|--+|-(韵)+-+|-(韵)

    ++-(韵)++-(叠)+|--+|-(韵)+-+|-(韵)

    例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

    例二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

    ————晏幾道

    醉太平

    双调小令,三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第四字,最好用去声,方能将调激起。结句是上一、下四。

    定格

    --|-(韵)--|-(韵)+-+|--(韵)|--|-(韵)

    --|-(韵)--|-(韵)+-+|--(韵)|--|-(韵)

    例一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绡香暖银屏,更那堪酒醒!

    ————刘过(闺情)

    例二

    长亭短亭,春风酒醒。无端惹起离情,有黄鹂数声。

    芙蓉绣裀,江山画屏。梦中昨夜分明,悔先行一程。

    ————戴复古

    玉蝴蝶

    唐曲,《金奁集》入“仙吕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宋教坊衍为慢曲,《乐章集》亦入“仙吕调”。九十九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格一

    ---|--(韵)-||--(韵)|||--(韵)--||-(韵)

    ---||(句)-||--(韵)-||--(韵)|--|-(韵)

    例一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温庭筠

    格二(慢调)

    |||--|(句)+-+|(句)+|--(韵)||--(句)-|||--(韵)|-+(豆)+-+|(句)+|+(豆)+|--(韵)|--(韵)|--|(句)+|--(韵)

    --(韵)--||(句)|--|(句)||--(韵)||--(句)|--||--(韵)|-+(豆)+-+|(句)+|+(豆)+|--(韵)|--(韵)|--|(句)+|--(韵)

    例二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

    浣溪沙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格一

    +|+-+|-(韵)+-+||--(韵)+-+||--(韵)

    +|+--||(句)+-+||--(韵)+-+||--(韵)

    例一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韦庄

    例二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例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例四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篱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人过竹边村。

    ————辛弃疾(常山道中即事)

    格二(摊破浣溪沙)

    ||--||-(韵)---||--(韵)-|--|-|(句)|--(韵)

    +|+--||(句)+--||--(韵)-||--||(句)|--(韵)

    附注:上片第三句末三字,可作“-||”。

    例五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

    巫山一段云

    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乐章集》增两字,后片转用两仄韵,两平韵,与此不同。

    定格

    +|--|(句)--+|-(韵)+-+||--(韵)+||--(韵)

    +|--|(句)--+|-(韵)+-+||--(韵)+||--(韵)

    例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李珣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格一

    +-+|--|(句)+|--(韵)+|--(韵)+|--+|-(韵)

    +-+|--|(句)+|--(韵)+|--(韵)+|--+|-(韵)

    例一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梁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冯延巳

    例二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

    格二(添字)

    +-+|--|(句)+|--(韵)+|--(叠)+|--(句)+||--(韵)

    +-+|--|(句)+|--(韵)+|--(叠)+|--(句)+||--(韵)

    例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

    画堂春

    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山谷琴趣外篇》于两结句各添一字。

    定格

    +-+||--(韵)+-+|--(韵)+-+||--(韵)+|--(韵)

    +|+-+|(句)+-+|--(韵)+-+||--(韵)+|--(韵)

    例一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秦观

    例二(添字)

    摩围小隐枕蛮江,蛛丝闲锁晴窗。水风山影上修廊,不到晚来凉。

    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溪光。不因送客下绳床,添火炷炉香。

    ————黄庭坚

    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韵)--+|-(韵)|--||--(韵)+-+|-(韵)

    -||(句)|--(韵)+-+|-(韵)+-+||--(韵)+-+|-(韵)

    例一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晏幾道

    例二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秦观

    三字令

    双调小令,始见《花间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四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有于第二句下增“-||”一句,作成对偶者。

    定格

    -||(句)|--(韵)|--(韵)-||(句)|--(韵)|--(句)-||(句)|--(韵)

    -||(句)|--(韵)|--(韵)-||(句)|--(韵)|--(句)-||(句)|--(韵)

    例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欧阳炯

    朝中措

    《宋史·乐志》入“黄钟宫”。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定格

    +-+||--(韵)+||--(韵)+|+-+|(句)+-+|--(韵)

    +-+|(句)+-+|(句)+|--(韵)+|+-+|(句)+-+|--(韵)

    例一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欧阳修

    例二

    黄昏楼阁乱栖鸦,天末淡微霞。风里一池杨柳,月边满树梨花。

    阳台路远,鱼沉尺素,人在天涯。想得小窗遥夜,哀弦拨断琵琶。

    ————周紫芝

    眼儿媚

    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定格

    -|--|--(韵)+||--(韵)+-+|(句)+-+|(句)+|--(韵)

    +-+|--|(句)+||--(韵)+-+|(句)+-+|(句)+|--(韵)

    附注:首句前四字,一作“+-+|”。

    例一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

    例二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试轻裘。困人天气,醉人花底,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范成大(萍乡道中)

    人月圆

    又名《青衫湿》。《中原音韵》入“黄钟宫”。四十八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定格

    +-+|--|(句)+||--(韵)+-+|(句)--||(句)+|--(韵)

    +-+|(句)+-+|(句)+|--(韵)+-+|(句)--||(句)+|--(韵)

    例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夜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王诜(元夜)

    柳梢青

    又名《陇头月》。四十九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后片第十二字宜用去声。别有一种改用入声韵,前片三仄韵,后片两仄韵,平仄略异,附载于此。

    定格

    +|--(韵)+-+|(句)||--(韵)+|--(句)+-+|(句)+|--(韵)

    +-+|--(韵)|+|(豆)--|-(韵)+|--(句)+-+|(句)+|--(韵)

    例一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细,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秦观(一作僧挥)

    别格(仄韵)

    |--|(韵)|-+|(句)+--|(韵)+|--(句)+-+|(句)+--|(韵)

    --||--(句)|+|(豆)--||(韵)+|--(句)+-+|(句)+--|(韵)

    例二

    子规啼血,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飞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贺铸

    太常引

    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

    定格

    +-+||--(韵)+||--(韵)+||--(韵)|+|(豆)--|-(韵)

    +-+|(句)+-+|(句)+||--(韵)+||--(韵)|+|(豆)--|-(韵)

    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少年游

    《乐章集》、《张子野词》皆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永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定格

    +-+||--(韵)+||--(韵)+-+|(句)+-+|(句)+||--(韵)

    +-+|--|(句)+||--(韵)+|--(句)+-+|(句)+||--(韵)

    例一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阳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柳永

    别格(一)

    |--|(句)---|(句)-||--(韵)---|(句)--||(句)-||--(韵)

    |||---|(句)-||--(韵)||----|(句)--|(豆)|--(韵)

    例二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润州作,代人寄远)

    别格(二)

    ---|(句)--||(句)-||--(韵)||--(句)|-+|(句)+||--(韵)

    --|(句)|--|(句)-||--(韵)||--(句)|-+|(句)+||--(韵)

    例三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彦

    别格(三)

    --||(句)---|(句)-||--(韵)||--(句)---|(句)-||--(韵)

    --||--|(句)-||--(韵)-|--(句)---|(句)-||--(韵)

    例四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去,今夜泊前溪。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姜夔(戏平甫)

    临江仙

    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格一

    +|+--||(句)+-+|--(韵)+-+||--(韵)+-+|(句)+||--(韵)

    +|+--||(句)+-+|--(韵)+-+||--(韵)+-+|(句)+||--(韵)

    附注:首句亦可作“+|+|--|”,后片换韵。

    例一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鹿虔扆

    例二(后片换韵)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高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愁杀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城何处?明月照黄昏。

    ————冯延巳

    格二

    +|+--|(句)+-+|--(韵)+-+||--(韵)+--||(句)+||--(韵)

    +|+--|(句)+-+|--(韵)+-+||--(韵)+--||(句)+||--(韵)

    例三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徐昌图

    例四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幾道

    格三

    +|+--||(句)+-+|--(韵)+-+||--(韵)+--||(句)+||--(韵)

    +|+--||(句)+-+|--(韵)+-+||--(韵)+--||(句)+||--(韵)

    例五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轼

    例六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格四(仙吕调慢曲)

    |||-|(句)|-||(句)-|--(韵)|-|(豆)--||--(韵)--(韵)|-||(句)--|(豆)||--(韵)--|(句)||--|(句)-|--(韵)

    --(韵)--||(句)-|-|--(韵)|---|(句)||--(韵)--(韵)|-+|(句)--|(豆)||--(韵)--|(句)||--|(句)-|--(韵)

    例七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柳永

    附注:词中“奈”、“是”、“觉”、“念”、“问”皆领格字。

    鹧鸪天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定格

    +|--+|-(韵)+-+||--(韵)+-+|--|(句)+|--+|-(韵)

    -||(句)|--(韵)+-+||--(韵)+-+|--|(句)+|--+|-(韵)

    例一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幾道

    例二

    枕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秦观

    例三

    陌上柔桑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代人赋)

    例四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小重山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韵)+--||(豆)|--(韵)+-+||--(韵)-+|(句)+||--(韵)

    +||--(韵)+--||(豆)|--(韵)+-+||--(韵)-+|(句)+||--(韵)

    例一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绕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韦庄

    例二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定格

    +|--+|-(韵)+|--(句)+|--(韵)+-+||--(句)+|--(句)+|--(韵)

    +|--+|-(韵)+|--(句)+|--(韵)+-+||--(句)+|--(句)+|--(韵)

    例一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李清照

    例二(句句叶韵)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舟过吴江)

    唐多令

    又名《南楼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定格

    -||--(韵)+-+|-(韵)|+-(豆)+|--(韵)+|+--||(句)++|(句)|--(韵)

    -||--(韵)+-+|-(韵)|+-(豆)+|--(韵)+|+--||(句)++|(句)|--(韵)

    例一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不(平声,读作浮)?旧江山、浑是新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