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天山牧歌最新章节!

    博斯腾湖滨

    博斯腾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上,方圆约四、五百里,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盛产鱼类;湖滨为著名的和硕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这里,聚居着勤劳、勇敢而淳朴的蒙古族人民。

    ————摘自1952年9月1日的日记

    向导

    出了喀喇沙尔城,

    来到开都河对岸,

    向导带领我们,

    走进和硕草原。

    我们的向导异常英俊,

    他是个才十八岁的蒙古青年,

    我们并马缓缓地行,

    掏出赤诚的心相谈————

    他生长在开都河畔,

    热爱着和硕草原,

    他爱雪白的羊群,

    更爱牧羊的姑娘乌兰;

    天上飞过一块乌云,

    他要抬头看一看,

    迎面走来一个生人,

    他要下马盘一盘;

    他珍重和平的生活,

    他爱自由幸福的家园,

    他想用自己的双手,

    把未来建设得更加美满。

    我试问假如有这样一天,

    垂死的敌人胆敢来侵犯,

    梦想践踏祖国的河山,

    那时候他将怎样打算?

    他没有立刻给我答案,

    却放开缰绳、扬起皮鞭,

    他的马跑得一溜烟,

    马背上好像驮着一座山;

    他纵马蹿过草墩,

    他纵马跃过壕堑,

    他还用右脚钩住鞍镫,

    翻身钻在马肚子下面……

    他兜转马头奔到我面前,

    脸也没有红、气也没有喘,

    他笑着问我:“那时候,

    我能不能做个骑兵战斗员?”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远眺

    开都河流向东南,

    在草原上弯了一弯,

    我们涉过第三道水,

    博斯腾湖出现在眼前。

    天呵,更高更蓝,

    草原呵,更绿更宽,

    博斯腾湖呵看不到边,

    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肥美的牧草贴着地面,

    金色的花朵开在上边,

    湖风送来牧人的对唱,

    羊群沐浴在阳光里面;

    湖面上掠过雁群,

    白天鹅飞上蓝天,

    散布在湖滨的帐篷,

    飘起淡蓝的炊烟……

    我们的心沉醉了,

    忘记了挥动皮鞭;

    但是矫健的蒙古马呵,

    它们却欢跳着奔驰向前。

    我们到了巴彦部落,

    猎狗迎着马头叫唤;

    好客的主妇们出来了,

    欢迎政府的工作人员。

    猎人

    互助组长放牧去了,

    太阳落山才能回来,

    女主人为我们准备午饭,

    为难的是没有下酒的菜。

    孩子请来了苏木尔大叔,

    他是有名的打狼模范,

    你问他打过多少只狼?

    再打一只,就是一千。

    他点燃一支香,

    插在我们面前,

    他要猎取几只野味,

    请客人尝一尝新鲜;

    他一手掂起猎枪,

    一纵身跃上马鞍,

    我望着那魁梧的背影,

    想起他们骁勇的祖先。

    他那匹银灰色骏马,

    像一只饱满的风帆,

    在绿色海洋中,

    乘风破浪向前;

    芦苇遮断我的视线,

    三声枪响传到耳边,

    我在女主人眉梢上,

    看到飞舞三次喜欢。

    当他快马归来,

    枪尖上挑着三只大雁,

    我们回到帐篷,

    那支香还冒着一缕青烟。

    他婉谢我们的邀请,

    回去召集打狼队员,

    今天要巡猎到另一个牧场去,

    因为这里已经没有狼患。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晚归

    在这宁静的九月黄昏,

    草原上飘来一朵白云;

    那是牧人们归来了,

    赶着心爱的羊群。

    骑马领队的克里更,

    他是草原上一只鹰;

    他找到了一把金铸的钥匙,

    打开了草原上幸福的门;

    牧人们赶着羊群,

    歌抒自己的心情:

    “我们的羊呀合了群,

    我们的人呀齐了心……”

    羊群越走越近,

    歌声越听越真,

    女人们跑出帐篷,

    打开羊栏的大门;

    人喊、狗咬、羊叫,

    喧闹温暖了女人的心,

    她们用妩媚的笑,

    洗去牧人心上的风尘。

    牧人们跟着妻子回去了,

    暮色笼罩住几对青年人,

    巡夜的老爷爷打趣地问:

    “你们哪天搬进一个帐篷?”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宴客

    牧人们宰杀一只羔羊,

    为远道的来客接风,

    他们轮流地把着酒壶,

    一再地劝我们多饮————

    这杯中盛满的酒浆啊,

    是那真挚的友情酿成。

    干杯!牧人以赤诚的语言,

    祝福祖国的青春;

    干杯!牧人用鲜艳的花朵,

    感谢汉族的弟兄

    干杯!牧人把一万个健康,

    献给人民的父亲……

    帐篷里扬起了笑声,

    融合在淡黄的酒浆中;

    帐篷里沸腾着掌声,

    催促着客人放怀畅饮;

    帐篷里响起了马头琴,

    给客人增添了三分酒兴。

    克里更高举一杯酒,

    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然后又用粗大的手掌,

    抹干沾着酒浆的嘴唇;

    他答复客人的询问,

    眼睛亮过秋夜的星星————

    “我们生活得怎样?

    请看每一个牧人的笑容;

    我们怎能这样生活?

    请听牧人们洪亮的歌声。”

    这时,帐篷里哄地响起————

    “东方红,太阳升……”

    志愿

    牧人们乘着酒兴,

    纵谈自己的志愿,

    他们想把和硕草原,

    建设成人间的乐园————

    牧场上奔跑割草机,

    部落里开设兽医院,

    湖边站起乳肉厂,

    河上跨过水电站……

    在熊熊的灶火旁边,

    滚动一双乌黑大眼;

    小姑娘林娜哟!

    你有什么志愿?

    高不过博克达山,

    宽不过和硕草原;

    蒙古姑娘的志愿呵,

    比山还高比草原还宽。

    林娜仰起火光映红的脸,

    她愿终身做一个卫生员,

    在蓝缎子长袍上,

    套一件白色罩衫;

    她将骑上智慧的白马,

    跑遍辽阔的和硕草原,

    让老爷爷们活到一百岁,

    把婴儿的喧闹接到人间;

    她愿古老的蒙古民族,

    人口一天一天地增添,

    在这美丽的故乡,

    实现共同的志愿————

    牧场上奔跑割草机,

    部落里开设兽医院,

    湖边站起乳肉厂,

    河上跨过水电站……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夜谈

    我们接受巴鲁邀请,

    和他同宿一个帐篷;

    在昏黄的灯光下,

    他打开记忆之门————

    他生在“中华民国”元年,

    只有收税官记得他是“国民”;

    在那漫长的三十八年,

    他尝尽了人间的苦痛……

    爷爷留下什么房子?

    三根棍支起一顶破毡棚,

    爸爸留下的羊皮袄,

    补丁上面盖着补丁;

    他在牧主的领地上,

    光着屁股度过童年;

    他赶着牧主的羊群,

    赤着脚板送走了青春;

    饥饿拧痛他的肚肠,

    寒冷追逐他的脚踪;

    他口袋里没有一文小钱,

    也没有亲近过一个女人……

    他挑亮小桌上那盏灯,

    灯光照亮了整个帐篷;

    三十八年过去了,

    穷苦的牧人翻了身。

    在帐篷的那边,

    响着他妻儿轻匀的鼾声;

    在帐篷的外面,

    他的羊群在咩咩低鸣。

    他比了一个简单手势,

    我听到他心底的声音————

    蒙古人有了祖国,

    蒙古人永远跟着毛泽东。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吐鲁番情歌

    苹果树下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呵?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

    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

    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

    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

    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

    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

    她说,别像影子一样缠着我。

    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

    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

    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

    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

    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夜莺飞去了

    夜莺飞去了,

    带走迷人的歌声;

    年轻人走了,

    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

    夜莺飞向天边,

    天边有秀丽的白桦林;

    年轻人翻过天山,

    那里是金色的石油城。

    夜莺飞向蔚蓝的天空,

    回头张望另一只夜莺;

    年轻人爬上油塔,

    从彩霞中瞭望心上的人。

    夜莺怀念吐鲁番,

    这里的葡萄甜、泉水清;

    年轻人热爱故乡,

    故乡的姑娘美丽又多情。

    夜莺还会飞来的,

    那时候春天第二次降临;

    年轻人也要回来的,

    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矿工。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葡萄成熟了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

    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

    嘴唇都唱得发干了,

    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

    小伙子们伤心又生气,

    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

    “悭吝的姑娘啊!

    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

    姑娘们会心地笑了,

    摘下几串没有熟的葡萄,

    放在那排伸长的手掌里,

    看看小伙子们怎么挑剔……

    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

    心眼里头笑眯眯:

    “多情的葡萄!

    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舞会结束以后

    深夜,舞会结束以后,

    忙坏年轻的琴师和鼓手,

    他们伴送吐尔地汗回家,

    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琴师踩得落叶沙沙响,

    他说:“葡萄吊在藤架上,

    我这颗忠诚的心呵,

    吊在哪位姑娘辫子上?”

    鼓手碰得树枝哗哗响,

    他说:“多少聪明的姑娘!

    她们一生的幸福呵,

    就决定在古尔邦节晚上。”

    姑娘心里想着什么?

    她为什么一声不响?

    琴师和鼓手闪在姑娘背后,

    嘀咕了一阵又慌忙追上————

    “你心里千万不必为难,

    三弦琴和手鼓由你挑选……”

    “你爱听我敲一敲手鼓?”

    “还是爱听我拨动琴弦?”

    “你的鼓敲得真好,

    年轻人听见就想尽情地跳;

    你的琴弹得真好,

    连夜莺都羞得不敢高声叫。”

    琴师和鼓手困惑地笑了,

    姑娘的心难以捉摸到:

    “你到底爱琴还是爱鼓?

    你难道没有做过比较?”

    “去年的今天我就做了比较,

    我的幸福也在那天决定了,

    阿西尔已把我的心带走,

    带到乌鲁木齐发电厂去了。”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金色的麦田

    金色的麦田波起麦浪,

    巴拉汗的歌声随风荡漾,

    她沿着熟识的小路,

    走向那高大的参天杨。

    青年人的耳朵听得最远,

    热依木早就迎到田埂上,

    镰刀吊在小树胳膊上,

    绳子躺在麦草垛身旁。

    巴拉汗走着走着低下头,

    拨弄得麦穗沙沙发响;

    热依木的胸脯不住起伏,

    试问姑娘要到什么地方?

    姑娘说:“像往常一样,

    我要到渠边洗衣裳,

    不知怎么又走错了路……

    嗳!你闻这麦穗多么香!”

    青年说:“和往常一样,

    你又绕道给我送来馕?……

    哟!斑鸠叫得多么响亮,

    它是不是也想尝一尝?”

    巴拉汗拿起镰刀去帮忙,

    热依木笑着掰开一个馕;

    他说:“咱们一人吃一半,

    包管越吃味道越香。”

    巴拉汗羞得脸发烫,

    她说:“那得明年麦穗黄,

    等我成了青年团员,

    等你成了生产队长。”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告诉我

    告诉我,我的姑娘!

    当春风吹到吐鲁番的时候,

    你可曾轻轻呼唤我的名字?

    我守卫在蒲犁边卡上。

    我常常怀念诞生我的村庄,

    那里有我幼时种植的参天杨;

    在淡绿的葡萄花丛中,

    你和百灵鸟一同纵情歌唱。

    此刻,我正在漫天风雪里,

    监视着每一棵树、每一座山冈:

    只要我一想起故乡和你,

    心里就增添了一股力量。

    当我有一天回到你身旁,

    立即向你伸出两条臂膀,

    你所失去的一切一切,

    在那一霎间都会得到补偿。

    告诉你,我的姑娘!

    我过去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我永远地忠实于你,

    像永远忠实于祖国一样。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种瓜姑娘

    东湖瓜田百里长,

    东湖瓜名扬全疆,

    那里有个种瓜的姑娘,

    姑娘的名字比瓜香。

    枣尔汗眼珠像黑瓜子,

    枣尔汗脸蛋像红瓜瓤,

    两根辫子长又长,

    好像瓜蔓蔓拖地上。

    年轻人走过她瓜田,

    都央求她摘个瓜尝尝,

    瓜子吐在手心上,

    带回家去种在心坎上。

    年轻人走过她身旁,

    都用甜蜜的嗓子来歌唱,

    把胸中燃烧的爱情,

    倾吐给亲爱的姑娘。

    充满爱情的歌谁不会唱?

    歌声在天山南北飞翔,

    枣尔汗唱出一首短歌,

    年轻人听了脸红脖子胀————

    “枣尔汗愿意满足你的愿望,

    感谢你火样激情的歌唱;

    可是,要我嫁给你吗?

    你衣襟上少着一枚奖章。”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果子沟山谣

    河边

    你住在小河那边,

    我住在小河这边,

    你我心意相投,

    每天隔河相见。

    两个年轻影子,

    映在小河里面,

    该不是雪山尖上,

    盛开了两朵雪莲?

    你婉转的歌喉,

    给了我满心喜欢;

    你爱的不是别人,

    正是我牧羊青年。

    我以激情的手势,

    回答你的爱恋;

    为了纯真的爱情,

    我愿把一切呈献。

    你爱我一身是劲,

    我爱你双手能干,

    牧羊人爱牧羊人,

    就像绿水环绕青山。

    你住在小河那边,

    我住在小河这边,

    你我心意相投,

    小河怎能阻拦?

    1952年——1955年

    乌鲁木齐——北京

    追求

    你不擦胭脂的脸,

    比成熟的苹果鲜艳;

    一双动人的眼睛,

    像沙漠当中的清泉。

    你赶羊群去吃草,

    我骑马追到山前;

    你吆羊群去饮水,

    我骑马跟到河边。

    我是一个勇敢的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