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归田录最新章节!

傅官者。盖自国朝命官,★以差遣为职事,自三师三公以降,皆是虚名,故失于因循尔。”议者皆以贾言为当也。

    端明殿学士,五代、后唐时置,国朝尤以为贵,多以翰林学士兼之。其不以翰院兼职及换职者,〔二一〕百年间才两人,特拜程戡、王素是也。

    庆历八年正月十八日夜,崇政殿宿卫士作乱于殿前,杀伤四人,取准备救火长梯登屋入禁中,逢一宫人,问:“寝★在何处 ? ”宫人不对,杀之。既而宿直都知闻变,领宿卫士入搜索,已复逃窜。后三日,于内城西北角楼中获一人,杀之。时内臣杨怀敏受旨“获贼勿杀”,而仓卒杀之,由是竟莫究其事。

    叶子格者,自唐中世以后有之。说者云,因人有姓叶号叶子青(一作清或作晋)者撰此格,因以为名。此说非也。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如吴彩鸾《唐韵》、李★《彩选》之类是也。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唐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五代、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今其格世或有之,而无人知者,惟昔杨大年好之。仲待制,(简)大年门下客也,故亦能之。大年又取叶子彩(一作歌)名红鹤、★鹤者,别演为鹤格。郑宣征、(戬)章郇公(得象)皆大年门下客也,故皆能之。余少时亦有此二格,后失其本,今绝无知者。

    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太祖闻而患之,下诏书戒励,使与长吏协和,(二字一作同押)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至此遂稍稍戢。〔二二〕然至今州郡往往与通判不和。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馀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至今士人以为口实。

    嘉佑二年,余与端明韩子华、翰长王禹玉、侍读范景仁龙图梅公仪同知礼部贡举,辟梅圣俞为小试官。凡锁院(一有经字)五十日。六人者相与唱和,为古律歌诗一百七十馀篇,集为三卷。禹玉,余为校理时,武成王庙所解进士也,至此新入翰林,与余同院,又同知贡举,

    故禹玉赠余云:“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余答云:“昔时叨入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梦寐闲思十年事,笑谈今此(一作日)一★同。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宜为白发翁”也。天圣中,余举进士,国学南省皆忝第一人荐名,其后景仁相继亦然,故景仁赠余云:“澹墨题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继前尘”也。圣俞自天圣中与余为诗友,余尝赠以《蟠桃诗》有韩、孟之戏,故至此梅赠余云:“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而子华笔力豪赡,公仪文思温雅而敏捷,皆★敌也。前此为南省试官者,多窘束条制,不少放怀。余六人者,欢然相得,群居终日,长篇险韵,众制交作,笔吏疲于写录,僮史(一作隶)奔走往来,间以滑稽嘲谑,形(一作加)于风刺,更相酬酢,往往烘堂绝倒,自谓一时盛事,前此未之有也。

    往时学士,唐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至中书与常参官杂坐于客位,有移时不得见者。学士日益自卑,丞相礼亦渐薄,盖(一作并)习见已久,恬然不复为怪也。

    张尧封者,南京进士也,累举不第,家甚贫,有善相者谓曰:“视子之相,不过一幕职,然君骨贵,必享王封。”人初莫晓其旨。其后,尧封举进士及第,终于幕职。尧封,温成皇后父也,后既贵,尧封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清河郡王,由是始悟相者之言。〔二四〕

    治平二年八月三日,大雨一夕,都城水深数尺,上降诏责躬求直言,学士草诏,有“大臣

    惕思天变”之语,上夜批出云:“淫雨为灾,专戒不德。”遽令除去“大臣思变”之言。上之恭己畏天,〔二五〕自励如此。

    章郇公(得象)与石资政(中立)素相友善,而石喜谈(一作诙)谐,尝戏章云:“昔时名画,有戴松牛、韩干马,而今有章得象也。”世言闽人多短小,而长大者必为贵人。郇公身既长大,而语声如钟,岂出其类者是为异人乎 ! 其为相务以厚重,镇止浮竞,时人称其德量。

    金橘产于江西,以远难致,都人初不识。明道、景佑初,(一作中)始与竹子俱至京师。竹子味酸,人不甚喜,后遂不至。而金橘香清味美,置之★俎间,光彩灼烁(一作的★)如金弹丸,诚珍果也。都人初亦不甚贵,其后因温成皇后尤好食之,由是价重京师。余世家江西,见吉州人甚惜此果,其欲久留者,则于★豆中藏之,可经时不变,云“橘性热而豆性凉,故能久也”。

    凡物有相感者,出于自然,非人智虑所及,皆因其旧俗而习知之。今唐、邓间多大柿,其初生涩,坚实如石。凡百十柿以一★★置其中,(★★亦可)则红熟烂如泥而可食。土人谓之烘柿者,非用火,乃用此乐。淮南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一作损)至于薄荷醉猫,死猫引竹之类,皆世俗常知,而翡翠屑金,人气粉犀,此二物,则世人未知者。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

    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悴盏一只,所以识也。”其后予偶以金环于罂腹信手磨之,金屑纷纷而落,如砚中磨墨,始知翡翠之能屑金也。诸药中犀最难捣,必先镑屑,乃入众药中捣之,众药筛罗已尽,而犀屑独存。(四字一作犀独在)余偶见一医僧元达者,解犀为小块子,方一雨半许,(四字一作半雨许)以极薄纸裹置于(一无此字)怀中(一有使字)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熏蒸浃洽,乘热投臼中急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然今医工皆莫有知者。〔二六〕

    石曼卿磊落奇才,知名当世,气貌雄伟,饮酒过人。有刘潜者,亦志义之士也,常与曼卿为酒敌。闻京师沙行王氏新开酒楼,遂往造焉,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所饮过多,非常人之量,以为异人,稍献肴果,益取好酒,奉之甚谨。二人饮啖自若,★然不顾,至夕殊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喧传:王氏酒楼有二酒仙来饮,久之乃知刘、石也。

    燕龙图(肃)有巧思,初为永兴推官,知府寇莱公好舞柘枝,有一鼓甚惜之,其★忽脱,公怅然,以问诸匠,皆莫知所为。燕请以★脚为★簧内之,则不脱矣。莱公大喜。燕为人宽厚长者,博学多闻,其漏刻法最精,今州郡往往有之。

    刘岳《书仪》,婚礼有“女坐婿之马鞍,父母为之合髻”之礼,不知用何经义。据岳自叙云:

    “以时之所尚者益之”,则是当时流俗之所为尔。岳当五代干戈之际,礼乐废坏之时,不暇讲求三王之制度,苟取一时世俗所用吉凶仪式,略整齐之,固不足为后世法矣。然而后世犹不能行之,今岳《书仪》十已废其七、八,其一、二仅行于世者,(一作悉)皆苟简粗略,不如本书。就中转失乖缪,可为大笑者,坐鞍一事尔。今之士族,当婚之夕,以两椅相背,〔二七〕置一马鞍,反令婿坐其上,饮以三爵,女家遣人三请而后下,乃成婚礼,谓之“上高坐”。凡婚家举族内外姻亲,与其男女宾客,堂上堂下,竦立而视者,惟“婿上高坐”为盛礼尔。或有偶不及设者,则相与怅然咨嗟,以为阙礼。其转失乖缪,至于如此。今虽名儒巨公,衣冠旧族,莫不皆然。鸣呼 ! 士大夫不知礼义,而与癌阎鄙俚同其习,(一作所)见而不知为非者多矣。前日濮园皇伯之议是已,岂止坐鞍之缪哉。

    世俗传讹,惟祠庙之名为甚。今都城西崇化坊显圣寺者,本名蒲池寺,周氏显德中增广之,更名显圣,而俚俗多道其旧名,今转为菩提寺矣。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独立,而世(一作俚)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余尝过小孤山,庙像乃一妇人,而敕额为圣母庙,岂止俚俗之缪哉。西京龙门山,夹伊水上,自端门望之如双阙,故谓之阙塞。而山口吸庙曰阙口庙,余尝见其庙像甚勇,手持一屠刀尖锐,按膝而坐,问之,云;“此乃豁口大王也。”此尤可笑者尔。

    今世俗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同其缪者,惟“打”字尔。(打丁雅反)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欧、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槌(一作挝)击之义也。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黏纸曰“打黏”,以丈尺量地曰“打量”,举手试眼之昏明曰“打试”,至于名儒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而遍检字书,了无此字。(丁雅反者)其义主“考击”之打自音谪(疑当作滴)耿,以字学言之,打字从手、从丁,丁又击物之声,故音“谪耿”为是。不知因何转为“丁雅”也。

    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今市井交易,又★其五,谓之“依除”。咸平五年,陈恕知贡举,选士最精,所解七十二人,王沂公(曾)为第一,御试又落其半,而及第者三十八人,沂公又为第一。故京师为语曰:〔二八〕“南省解一百‘依除’,殿前放五十‘省陌’也。”是岁取人虽少,得士最多,宰相三人:乃沂公与王公(随)、章公(得象),参知政事一人:韩公(亿),侍读学士一人:李仲容,御史中丞一人:王臻,知制诰一人:陈知微。而汪白青阳楷〔二九〕二人虽不达,而皆以文学知名当世。

    唐李肇《国史补序》云:“言报应,叙鬼神,述梦朴,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余之所录,大抵以肇为法,(六字一作亦然)而小异于

    肇者,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览者详之。

    校勘记

    〔一〕处士林逋居于杭州西湖之孤山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十九(以下简称《诗话总龟》卷×)及《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十引《归田录》此条均作:“林逋字君复,居杭州西湖之孤山,真宗闻其名,赐号和靖居士,诏长吏岁时劳问”。

    〔二〕逋工笔画 《诗话总龟》作“逋工于画”,于义为长。

    〔三〕茂陵他日求遗★ 《五朝名臣言行录》及《类苑》卷三十五“★”均作“藁”。

    〔四〕犹喜曾无封禅书 《五朝名臣言行录》及《类苑》“曾”均作“初”。

    〔五〕每日于正衙放朝喝 《职官分纪》卷三十五“放朝喝”作“候朝谒”。

    〔六〕此条及上条《类苑》卷二十六作一条。

    〔七〕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类苑》卷十三“走”作“登”。

    〔八〕三班院所领使臣八千馀人 “八千”原误作“八十”,据元刊《文集》本、《说郛》本及《类苑》卷二十六改。

    〔九〕群牧司领内外坊监使副判官 “坊”原误作’功”,据元刊《文集》本等改。

    〔一○〕亦着题也 宋曾★《类说》卷十三及宋人(阙名)《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十九引《归田录》此条“亦”上有“事”字,于义较长。

    〔一一〕赐金带者例不佩鱼 “金”原误作“命”,据元刊《文集》本等改。

    〔一二〕以俗体书宋为★ 《类苑》卷十作“以俗体书‘宋’字。”

    〔一三〕有人遗余以清泉香饼一箧者 “泉”字原脱,据元刊《文集》本等补。

    〔一四〕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竿耶”二字原误倒,据元刊《文集》本等改正。

    〔一五〕诏至中书谕之 “诏”下夏校:《宋本》作召。今案:元刊《文集》本、《类苑》等二十九及宋洪遵《翰苑遗事》(以下简称《翰苑遗事》)引《归田录》此条均作召。似以作召为是。

    〔一六〕群(一作诸)公皆以王为真得学士体也 “一作诸”下夏校:“诸”元刻作“诘”,祠堂本亦作“诘”,宋本作“诸”,《稗海》本同,从改。

    〔一七〕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类苑》卷八“伺”作“因”。

    〔一八〕谓之咨报(今俗谓草书名为押字也) 小字下夏校:元本“为”误作“谓”,从宋本改。今案:《类苑》卷二十九小字作“今俗谓草书书名为押字也”,于义较长。

    〔一九〕华原 夏校:元本“原”作“元”,从宋本改。

    〔二○〕以下《类苑》卷六十二另作一条。

    〔二一〕其不以翰院兼职及换职者 元刊《文集》本及《类苑》卷三十五、《翰苑遗事》“院”均作“苑”。

    〔二二〕自此遂稍稍戢 夏校:戢字宋本空缺。今案《类苑》卷二十五亦无“戢”字。

    〔二三〕见宰相不具靴笏 《类苑》卷二十九“靴”作“鞋”。

    〔二四〕由是始悟相者之言 《古今类事》卷十此下尚有“知官禄之前定也”一句,疑为此书编者所增。

    〔二五〕上之恭己畏天 “己”原误作“已”,据元刊《文集》本及《类苑》卷四改。

    〔二六〕此条与上条《类苑》卷产十一为一条。

    〔二七〕以两椅相背 “椅”原误作“倚”,据《类苑》卷十八改。

    〔二八〕故京师为语曰 《职官分纪》卷十“为”下有之字,长。

    〔二九〕阳楷 “阳”字下夏校:宋本作“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