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高王观音经注释最新章节!

    ○净口业真言

    净者。洗涤而荡尽之。凡人造业。不外言行两端。口过尤为易犯。必净涤之。方可修真养性也。

    修利修利

    修者。修持之谓。利者利己而兼利人也。两句复之重言。以申明之也。

    摩诃修利

    摩诃。大也。大有所修持。而后能利也。

    修修利

    愈修愈利也。

    萨婆诃

    萨者。见也。婆者。一切平等也。诃者。一切法无因寂静。无住清净。不生不灭之义。言佛力普照。无分贵贱智愚。尽致之清净不生不灭也。

    ○净身真言

    身兼视听行动。言净身者。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之谓。独举言行两端。即谨言慎行也。

    修多利修多利

    修身之道多端。必多方修之。方能有益也。

    修摩利

    摩即摩诃也。言能修者。其利必大。与摩诃修利。句浅深有别。

    娑婆诃

    娑者。一切法平等。婆者。无言说义。诃者。一切法无因。寂静无住。清净不生不灭之义。言佛无言说。无分贵贱智愚。尽致之清净不生不灭也。

    ○安土地真言

    人生履后土。而戴皇天。后土安。皇天亦安矣。人当谨言慎行。后必求可对天地而无愧。故净身后。必安土地。

    南无三满多没?喃

    天地以一万二千年。为一劫。自混沌后。空无所有。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人物渐生而渐满。故云三满劫。交至酉戌亥。人物渐稀而渐少。故云三减劫。是谓没?喃。没无也。?载也。没?喃者。言地无所载也。佛之修行。从三满劫。修至没?喃。三减劫。方成大道。

    ○石亭和尚云。释迦修行。经三满劫。第一阿僧祇满劫。奉事宝相佛。至千佛等。第二满劫。承事燃灯佛。至千佛等。第三满劫。供养胜观佛及千佛等。一一无空过者。交至庄严减劫。初阎浮人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凡过百年。命减一岁。身减一寸。过千年。命减十岁。身减一尺。如是减至十岁。身存一尺。尽矣。于减劫中。度生无量。前三满劫。即是三增劫。凡过百年。身增一寸。命增一。岁至千年。身增一尺。命增十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增八丈。如是三满三减。为三大阿僧祇劫。释迦方称万德圆满。

    唵

    唵有二说。一指诸鬼神听。一指流注不生灭义。此应指不生灭义而言。

    度噜度噜

    噜者。合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而言。言佛之普度一切也。

    地尾萨婆诃

    尾者。地之极边也。自中国蛮貊。至日月所照霜露所坠之地。皆是也。萨婆诃。已注上文。言佛法普照。无分东西南北。中夏夷狄。尽度之而致清净不生不灭也。

    ○上二句。合千古言。此句指天下言。通节总言遍古今。合天下。佛于其中。普度一切也。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

    观世音经众矣。而言高王观世音经者。以是经为高王国所传出。较西藏诸经。尤为可信。曰佛说者。以是经为观世音之所亲授。较他经为倍可珍也。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者。观世间善恶因由也。菩之为言照。萨之为言见。观世间善恶因由。而照见之也。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者。归依也。佛家以佛法僧为三宝。佛即性之体。即儒家天命之谓性。南无佛者。明心见性。法即修行之道。即儒家率性之谓道。南无法者。修持而至于明心见性也。僧大众之谓。南无僧者。教大众修持。而归于心见性。即儒家修道之谓教也。

    佛国有缘。佛法相因。

    相因即归依也。言与佛国有缘者。方能归依佛法。

    常乐我静。有缘佛法。

    常者。终身如一日。静常作净观。下净光两字可见。所谓主静立人极也。不必专指清净寂灭说。终身能以主静为乐者。方谓有缘佛法。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无上咒。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无等等咒。

    波罗蜜者。彼岸也。彼岸即佛之明心见性地位。般若者。言有智慧。善破一切烦恼。转为妙用也。摩诃者。大也。波罗蜜者。有六。或布施。或持戒。或忍辱。或精进。或禅定。或智慧。各占六度之一。惟一般若。能破一切烦恼。则六度兼该。万行俱备。当下即具佛体。即儒家所云。我欲仁斯仁至矣之谓。俚语所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大神者。言其至神速也。大明者。言其至明亮也。无上者。言其无可加也。无等等者。言其莫与匹也。

    ○自始至此为一段。

    ○石亭和尚云。是大神咒者。能驱生死之魔。是大明咒者。能破长夜痴暗。是无上咒者。般若是最上发心。是法中王。所以无上也。是无等等咒者。般若是六度之第一义。无佛与之等齐也。

    南无净光秘密佛。法藏佛。

    净光者。顶上净字说下。即波罗蜜也。净而日光。则知当作静字解。秘密对语言解说。言归依佛法者。不用语言解说。而使性光常静。方是佛藏正法。

    师子吼神足幽王佛。

    师与狮通。释迦初生。自行七步。一手擎天。一手指地。张目四顾。如师子吼。以示上天下地。惟我独尊。而神足遍照幽冥也。

    ○石亭和尚云。神足通佛。得六通而成道。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即如意通。神足通者。于一刹那。而到四天下也。幽王者。所处静寂而不动也。

    佛告须弥灯王佛。法护佛。

    金刚经所载。如来告须菩提云。我于燃灯佛。师法无所得。盖佛法必心无所住。故告须菩提。法无所得。正所以护持佛法也。

    金刚藏师子游戏佛宝胜佛神通佛。

    金刚藏所载。有色相有空相。所载庄严法像。变化神妙。皆如师子游戏于世也。世人以此谓佛之胜境。而宝贵之。其实不过佛之神通耳。

    药师琉璃光佛。

    药以疗病为功。师以训导为能。琉璃者。借佛国帝青宝石。极其明净者。以喻佛身。言医治众生。必先性体。极其光明也。

    普光功德山王佛。

    佛居山中。而功德普遍十方。即儒家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

    善住功德宝王佛。

    作善功德。住于一方也。

    过去七佛。

    石亭和尚云。一梵语毗婆尸佛。华云智光圆满。二梵语尸弃佛。华云大智光也。即根本智。三梵语毗舍浮佛。华云遍一切自在。四梵语拘留孙佛。华云永断烦恼。五梵语拘那含牟尼佛。华云能仁寂默。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也。

    ○以上皆指修持已成者焉。

    未来贤劫千佛。

    按三十佛国记所载。贤劫千佛名。千小儿生于恒水上流国。其母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