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般若心经易解最新章节!

    圣人立世间法。以维持风化。吾佛说出世法。以化导群迷。世出世间。同归于善。但世间法。不外日用伦常。出世法。乃能转凡成圣。是尤善中之善也。心经为般若之精华。而出世之捷径。依此而修。乃能离苦得乐。非妙法乎。兹因金刚经易解注成。爰类列此经。而并注之。庶几稗益兼资。以成出世因缘。普愿见闻。同登觉路。

    时

    光绪己丑春杪贯三谢承谟书于混劳处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 三藏法师玄奘译

    毗陵 谢承谟贯三氏 注释

    真州 刘绍南圆觉氏

    刊上 蒋春同兰言氏 校订

    刊上 钱松龄觉之氏

    此经以单法为名。寔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五者。皆经中所说之旨。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也。寔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照见五蕴皆空也。度苦者。度一切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经题称般若。华言智慧。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众生由迷慧性。居生死。曰此岸。菩萨由修般若。悟慧性。到涅槃曰彼岸。心者。般若心也。此般若心。人人本具。为说此经。令见本性。经者。常也。法也。

    按施护译本。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即世尊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之精要也。传至中华凡五译。今从玄奘所译者。以中国盛行故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音恨。般若。音钵惹。

    ○观自在即观世音也。由其用般若智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自在。言菩萨于己道行甚深。乘般若智慧。而到涅槃彼岸之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者。观照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色者。色身。受者。领纳。想者。思想。行者。作造。识者。分别。由有色身而有受想行识。度者。度脱。一切苦厄。世间之众苦也。言菩萨用观照之力。而见向之五蕴。皆空非有。由是而度脱世间一切众苦焉。以上皆集经人语。

    舍利子。

    即舍利弗。佛之弟子。智慧第一。因其为众请问。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自此至终。观自在语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乃世间一切色相。皆属幻妄。空乃真空。永无坏灭。言世间幻色。固是虚妄。然亦不必起心厌离。真空固应修习。亦不必起心取着。若生分别。两俱成病。当知幻色不异真空。真空不异幻色。不当分别取舍。又幻色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幻色。要当如此体会。方是正道。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去声。

    ○夫色之与空既不生分别。则受想行识。亦莫不皆然。自色不异空至此。乃修行之首要。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相。去声。

    ○是诸法者。指前五蕴而言也。空相者。真空寔相也。菩萨复呼舍利子云。若能了知五蕴诸法。即是真空寔相。则寔相之体。本无生灭。既无生灭。岂有垢净。既无垢净。岂有增减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夫真空寔相之中。既无生灭垢净增减。则亦无五蕴可知矣。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如色由眼见。故眼为根而色为尘也。六根六尘。合之为十二入。言真空之中。既无五蕴。则根尘亦应无也。无根尘。是为空十二入。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为六识。谓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界者。如眼见处。至不见处为界。乃至者。举始末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