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龙舒净土文最新章节!

。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获福。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网飞禽者

    网飞禽者当自念。云。飞禽在林野与空中。无害于人。我贪其肉。多方巧取。我爱性命。他亦有命。我爱骨肉。他亦有子。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改。且勿杀物小命多生抱子者。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为厨子者

    为厨子者当自念。云。我前世不修福业。今世贫困。又烹炮切割众生。虽非自己亲杀。然亦罪重。若能改业。固为上也。如不能。慎勿亲杀。常念阿弥陀佛。忏悔为善事。发大愿云。愿我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一切所切割之众生。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作福者

    种种作福固为善矣。然世间之福其报有尽。为其不出轮回之外也。若以回向西方。则直出轮回之外。其报岂有尽耶。予为此特劝者。半是不识字人。全赖作福者。以菩萨之心为心。为彼解说。如暗者得灯迷者得路。以此法门广作布施。使人人知之。人人皆脱离轮回。其福报万万劫无尽。已于极乐世界必上品生。岂世间福报所能比哉。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不能脱离轮回。若更修西方。即超出轮回之外。罪恶人修者尚得往生。况持斋诵经其生上品必矣。虽然独修者其功小。劝人修者其功大。若能广以劝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持斋诵经之故。必信重其言。其功尤大。现世则受恭敬归依之报。身后福德岂有尽耶。

    劝贵人

    贵者当自念。云。虽种种如意种种快乐。光阴迅速幻身难保。古来极贵谁其在者。不如忙中偷闲。每朝以顷刻之暇修西方法门。现世可以消灾而省业。身后托生于莲华中。永无苦趣。常受快乐。岂不美哉。若宋朝文潞公在京师。与净严禅师。结十万人净土缘。王敏仲杨次公葛仲忱马东王凭济川。皆以贵人而修净土者。可不念哉。若发大菩萨心。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为贵人。皆信重其言。此遂可以广行。其为福报岂易量耶。身后必上品生。若汩没度时不知修此。一日悔之。不可及也已。

    劝大聪明人

    大聪明人博学强识。发言成文。下笔成章。固为世所尊仰。然于吾性分之内。若不相干。庄子云。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自见而已。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自闻而已。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不自得其得。适人之适。不自适其适。一旦弃去。方知平生所以留意者。无益于我。虽聪明事业不可以废。宜每日挪顷刻之暇留心净土。若洞晓此理。恶缘自省。善缘自积。生前已有可乐。若转以劝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聪明过人。犹信此理。必谓此理无可疑者。其说遂可以盛传而愈久。是亦菩萨之扶持此教也。他日必上品生。其为福报岂易量耶。

    劝卖酒者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使人饮之。多为不善。是谁之过。宜常自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卖酒以来。一切坏五谷之罪。悉以消灭。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所用为酒五谷种莳之时。一切所杀微细众生。及一切致力众生。及一切饮酒之人。使皆生净土。如是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则可以灭罪而长福。身后必中品生。

    劝开食店者

    开食店者当自念。云。我以众生之肉。割切烹炮。谋利养生。我有骨肉。欲安欲乐。我养生之业。乃由杀众生。而得极为恶业。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改。且省去鳝鱼螃蟹螺蛤等难死之物及微细命多之物。随分用肉。此为次也。若又未能。且常念阿弥陀佛。远胜不念。次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众生及一切所用之肉众生。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生则可消灭罪业。身后福报无穷。

    劝屠者

    屠者当自念。云。人贪其肉故养物命。我贪其利故杀物命。杀彼物命。以养我身。以活我家。我有骨肉。欲安乐无疾。彼物性命。我乃杀之。其罪无量。若能断除屠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断除。且从减省。此为次也。若又未能。且常念阿弥陀佛。远胜不念。次忏悔发大愿云。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众生。使皆生净土。如此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则可消除恶业。身后亦福报无穷。

    劝在风尘者

    在风尘者当自念。云。生为妇人。已非善业。况我处风尘。其业不善甚矣。若能省悟断除氵?业。此为上也。如未能断。常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恶业日消。善业日长。衣食粗足。早离此门。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一切因我为氵?之人。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必除灾灭罪。身后亦福报无穷。

    劝罪恶人

    有罪恶人当自念。云。我平生罪恶既多。一旦闭眼之后。当奈之何。须急忏悔回心。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害之人。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则可渐除恶业增长善缘。定生极乐世界。若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非徒现世可以灭罪。身后亦福报无穷。

    劝病苦者

    杀众生者得命短报。随喜杀者得烦恼报。若病苦者。乃杀生之余报。食肉之正报。亦恼害众生之正报。善恶于人。如影随形。不可免离。故疾苦者当自责云。我以恶缘故至于此。常念阿弥陀佛。发誓愿。不复为恶。不复杀生。不复恼害一切众生。愿此身早离病苦。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前生今世一切所杀之众生及一切冤亲。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功力胜时。善报自应。其病苦必愈。身后福报无穷。

    劝疾恶欲为神者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有神。以痛治之。而不欲生西方。按佛言。神在六道中。为堕落之数。而西方则超出六道轮回。故修西方者。以正直慈悲为本。见于所为。无非慈悲。若人有罪恶。则悯其愚痴。人有困苦。则欲其济拔。是无累于己。而于一切众生有大良缘也。为神者以正直嗔恨为本。见于所为。无非嗔恨。若惩人之过。则加以疾病。治人之罪。则加以火镬是有害于物。而于己则受为神福。尽以嗔恨作业。故堕地狱。自地狱出。则为蟒蛇虿蝎之类。无时而超脱也。昔有二僧同修行。一僧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后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邱-丘+共]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客登岸祭神。神告之曰。与汝同舟僧可来见我。其僧往见之神乃言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于此为神。其僧欲见神形。坚不肯。再三欲见乃露一截蟒形。神又言曰。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于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于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二三里。嗔恨之报如此。且人有一心虚明湛然如清冷之水。一起嗔恨。则若投以污秽之物。败其清冷甚矣。一起慈悲。则若投以沉檀之香。助其清冷亦甚矣。人何苦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必欲嗔恨而堕于为神。岂不惑哉。

    劝军中人

    当念。我辈受国家所养。其钱粮绵帛皆自民力辛苦得之。我辈所以日食饱足衣装温凉。上得以奉亲老。下得以养妻儿者。皆国家之赐。皆生民之力。无事常修整兵器。驰习骑射。震军威于可畏。消寇乱于未萌。期于国家安荣生民休息。每日默念阿弥陀佛千声。愿冥冥中。资其气力。壮其军容。有难则力以御之。虽损躯而不顾。无难则静以镇之。非贪功而妄杀。期于国家常安生民常保。而后已。是为菩萨心。发为将军行。又能转以劝人。使更相观化。如此则善念纯熟。福禄日增。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生矣。

    劝恶口者

    身口意谓之三业。藏经所云果报多因口业者。以口易发也。云。昔有人。恨其母送饭来迟。乃云。生于母腹。不如生于鹿腹。后果托生于鹿腹中。又有人。以食与之。若不如意则云。不如与狗。后乃生为狗头。是皆口业果报也。所谓恶口者直为秽语矣。恶口果报固已不佳。若秽语则地狱畜生之报也。世人多不知此。乃以恶口秽语为常。奉劝。世人力以戒此。常念阿弥陀佛。以洗涤口业之秽恶。闻人恶口秽语。亦常念此佛名。以洗涤耳根之秽恶。愿以此生念佛之善业。洗涤累世以来之秽恶。如此则善念日熟。恶业日消。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则灾难可消。福禄可永。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生矣。

    劝童男

    人家生男。七岁即令入学。盖欲晓解文义长大成立。父母之心莫不如是。不知人生难保少得高年。或遇冤家以致横死。或与父母宿为冤业。托生其家。恼害父母。败坏家产。奉劝为父母者。儿童方能言时。即语以日念西方四圣号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及诵净土真言。此止五十九字甚易诵持。若日满五百遍或千遍。不一年二年。可足三十万遍。自六岁诵起。七岁乃毕。不妨入学习读。纵此生无冤恶。亦为此大善。必消灾增福。若或有之。因此持诵。遂得以免。不亦善乎。若不信此言。临时悔之无益。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

    劝室女

    予见妇女。多因生产而致大病。或致身亡。此乃与其所生之子前世为冤。故有此报。据藏经云。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真言云。诵持此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若满二十万遍。则菩提芽生。三十万遍。毕竟面见阿弥陀佛。奉劝。为女子时。在父母身傍。清净少事。可日诵西方四圣号各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外。日诵此真言五百遍或千遍。不足一年二年。可足三十万遍。能令平生不遭彦子之厄。父母若骄纵。其女或不信此言。一旦冤债相逢以为大厄。悔之无及。纵使其女此生无冤。在父母身傍。先诵此真言三十万遍种此大善根。作此大善缘。有何不可。此恩爱之甚善而大者也。可不勉哉。

    八八儿口生莲华

    有人养一鸜鹆。俗名八八儿。见僧念佛亦学念佛。遂舍与僧。此僧常教念阿弥陀佛。后八八儿死僧为小棺埋之。墓上生莲花一朵。开棺看。其根自口中生。人为偈云。有一飞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花发。我辈为人岂不知。盖念阿弥陀佛。有誓愿云。众生念我名号者。必生我国。凡言众生者。上自天人下至微细虫蚁之类皆是。以此观之。则此八八儿必生极乐世界为上善人矣。人而不知人而不修。可痛惜哉。事在潭州城外。因此名其城门。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六(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