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传家宝最新章节!

    世上接续宗祀,保守家业,扬名显亲,光前耀后,全靠在子孙身上。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这子孙关系甚是重大。无论贫富贵贱,为父祖的俱该把子孙加意爱惜。但是为父祖者不知爱惜之道,所以把子孙都耽误坏了。何谓爱惜之道,“教”之一字时刻也是少他不得。试看,古者妇人一有怀孕,就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这叫做胎教,所以生子形容端正,聪明过人;子能吃饭,就教他用右手;子能说话,就戒他出娇音;六七岁时,男女就坐不同席、食不共器;一切出入、饮食,教他逊让长者;衣服不许绸帛,饮食俱有时度;八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十五岁入大学,教之以明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至于女子,十岁时就不许出闺门,教以针剪纺绩之法,饮食厨臼之事,一切语言容貌俱要温恭柔顺。古人教训之法还多,不能尽述。想他当日,岂不知爱惜子孙,为什么把子孙这样拘管呢?正为不是这样拘管,就成不得人。所以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必定要劳苦子孙,才不耽误子孙,才是真正爱惜子孙。

    子孙好与不好,只在个教与不教上起根。盖不教他俭朴,则必奢华;不教他辛勤,则必游惰;不教他忍耐,则必忿争;不教他谦恭,则必倨傲。出此入彼,自然之理。但世上的人那一个生下来就是贤人?都从教训成的;那一个生下来就是恶人?都从不教训坏的。譬如玉不琢,就是废玉,怎得能成珍器!田不耕锄,就是荒田,怎得能成丰熟!

    教子一事为何专责在父母身上?假如父母不去教子,乡党亲族中就有好人,那能件件教导,日日不离?言语也不相信,情谊也不关切,谁肯像父母的心肠,苦口饶舌惹他厌恶。所以儿子学好学不好,都是为父母的专任。万一父母不在,才是祖、叔的事。

    世上也有富贵人家生出来的子孙辱门败户,也有贫贱人家生出来的子孙立身扬名。可见子孙的好歹,全在教与不教,原不在于家门之富贵贫贱。但人生一世,子孙是个后程,若是子孙不好,任你有极大的事业,总无成立,父、祖死后,只落得旁人笑语,就是平常人家,也要个接代的子孙。所以人家子孙是最要紧的,若是有了子孙不去教他,也是枉然,所以教子学好更是最要紧的。

    可惜而今有子孙者,胎教的道理全然不晓,至于生长以后,娇生惯养使性气也不恼他,骂爹娘也不禁他,欺兄压长也不约束他,慢乡邻、辱亲友、游手好闲、任意为非也不责治他,一切饮食衣服从其所好,满口膏粱、浑身绫罗,甚至诬赖骗诈、好争惯讼、坏尽心肠,殊不警戒他,更有反夸子孙乖巧者。如今世上妇人护短的甚多,一见丈夫管子孙,方才开口骂动手打,他就拦阻嚷闹起来。因此宠坏子孙者不少。

    世间不肖子的根苗,多从父母酿成。但父母爱惜儿子原是好意,殊不知子若不教,正是把他一世终身都坑害坏了。我每常见人家父母惜儿子,任他的性情游戏闲荡,读书的书也不问他读多少,做事的事也不管他做如何,若于凡是略辛苦的生业,便不叫他做。殊不知把他的身子懒惰惯了,性子自在熟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便诸事只图自在,稍有勤劳的就不欢喜,少有辛苦的就不耐烦,因此一切事务东不成,西不就,苗而不莠,莠而不实,粗鲁浮浅,不得成器,多从这个惜他上酿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爱儿子,定要好食与他吃,好衣与他穿,好器物把他用,好去处领他顽,殊不知他吃惯了好的、穿惯了好的、用惯了好物件、顽惯了好处所,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便奢华惯了不知节省,也不晓得银钱如何难挣,也不明白家业如何难创,因此浪费、浪用、卖田、卖屋多从这个爱他上酿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疼儿子随他的偏执,凡百事情惟恐怕违拗了他,尽他要的便与他,尽他恼的便替他打骂出气,殊不知顺从他惯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一发自由、自纵、打人、骂人、撞祸、生事,多从这个疼他上酿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喜欢儿子,专一调笑哄他,就是他说非礼之言只管作要,做诡诈之事只管作耍,殊不知把他亵狎惯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一味苟且歪邪、越理犯分,多从这个喜欢他纵容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不拘管儿子,长至十来岁已至成人,他交的朋友也不问他贤与不贤,做的事务也不管他好与不好,殊不知把他纵容惯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全无忌惮,总没怕惧,奸盗邪淫,为非作歹,多从这个不拘管他放肆起来。可见种种坏事,总由父母不教而起,及至后来家业被他破败,祖宗被他玷辱,父母妻子被他连累,那时父母割舍他不得,欲教他又不能到得,此时方才知道当初惜他、爱他、疼他、喜欢他、不拘管他,却不是为他,都是坑害他,悔也悔不及,教也教不及,恨也恨不了,只落得凄惶苦楚,旁人叹息。不独为父母的痛恨早不教训,就是为儿子的,自己也痛恨父母早不教训,就恨也无用了。

    有一等老年得子的,又有一等生子艰少的,俱爱之如掌上明珠,恨不得时时捧在手里,日日含在口里,止知道骄养放纵,全不知道教训、责成是为子孙的好事。以致为子的自幼至长,未曾听一句好话,未曾见一桩好事,未曾近一个好人,到得大来,奢侈放肆,无所不为,轻则败坏家门,重则招灾惹祸,连父母也做不得主了,追悔何及!

    世间有一种逞强的人,偏不喜子孙守分。有一种护短的人,最怪说子孙不是,有一种糊涂的人,凭子孙交游匪类,嫖赌横行,他总不知闻,及至子孙不肖,但诿成败由命,岂非大愚。要知养子不教父之过,为父者,教子之事切莫轻忽。

    世间有一等知教训而不知道理的人,指望子孙长进,其实与耽误者一般。就如教训子孙读书,原是第一等好事,争奈不知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所教导的不过是希图前程,指望富贵,改换门闾,衣锦还乡,把子孙养成个谋富贵图货利的心,所以后来没甚好处。试看,从来子孙做了官的不做好事、不爱百姓,往往玷辱家声,折损阴骘,甚而贪脏坏法,以致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不全是子孙不肖之罪,却是当初教得差了。

    教子之法,全在幼小时候。古人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又云,小时不役,大时叫屈。又云,桑条从小郁,长大郁不直。趁他年纪尚小,童心未丧,习染未深,正好作主,急忙教他成人;若等他知识大了,便唤他不转;若等你年纪老了,便钤束他不下;所以子孙必须自幼小时便时刻教训,不可错过。

    教子之法,也要循个次序。六七岁时便送学读书,把那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对他说得明明白白,使他晓得为善的是好人,为恶的是坏人。此时知识未开,最易收管。到十三四岁更要择贤师良友,日与琢磨,看他聪明的便教他读书上进,愚钝的便教他习学技艺,随质授业,自然不耽误了他。

    教子的大端,第一先教他重五伦。这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凡为臣的要尽忠,为子的要尽孝,兄友,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