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明心宝鉴最新章节!

    《性理书》云:“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如此方是有益。”

    《景行录》云:“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景行录》云:“大丈夫当容人,无为人所容。”

    人资禀要刚,刚则有立。

    《素书》兵书名。旧题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老子之说为注释。云:“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教人者顺。”

    苏武曰:“不可以己之所能而责人之所不能,不可以己之所长而责人之所短。”

    太公曰:“勿以贵己而贱人,勿以自大而蔑小,勿以恃勇而轻敌。”

    鲁共公曰:“以德胜人则强,以财胜人则凶,以力胜人则亡。”

    荀子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太公曰:“见人善事,即须记之。见人恶事,即须掩之。”

    孔子曰:“匿人之善,欺谓蔽贤;扬人之恶,欺谓小人。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马援曰:“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康节邵先生曰:“闻人之谤未尝怒,闻人之誉未尝喜,闻人言人之恶未尝和,闻人言人之善则就而和之,又从而喜之。故其诗曰:‘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行善意。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诗》云:“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近思录》云:“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直言诀》曰:“闻过不改,是谓过矣。愚者若驽马也。驽马自受鞭策,愚人终受毁捶,而不渐其驾也。”

    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好者是吾贼。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景行录》云:“寡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

    太公曰:“多言不益其体,百艺不忘其身。”

    太公曰:“勤为无价之宝,慎是护身之符。”

    《景行录》云:“寡言则省谤,寡欲则保身。”

    《景行录》云:“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无欲易,无名难。”

    务名者,杀其身。多财者,杀其后。

    老子曰:“欲多伤神,财多累身。”

    胡文定公曰:“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贵相。”

    李端伯师说:“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苟得外物好时节,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已自先不好了也。”

    《吕氏童蒙训》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盖自攻其恶,日夜自己点检,丝毫不尽则怃于心矣,岂有工夫点检他人耶?”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孙真人《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景行录》云:“节食养胃,清心养神。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脉诀》曰:“智者能调五脏和。”

    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己莫作。

    若欲不知,除非莫为。

    老子曰:“欲人不知,莫若无为。欲人不言,莫若不为。”

    《景行录》云:“食淡精神爽,心清梦寐安。”

    老子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苏黄门曰:“衣冠佩玉,可以化强暴;深居简出,可以却猛兽;定心寡欲,可以服鬼神。”

    《性理书》云:“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景行录》云:“凡修身为学,不在文字言语中,只平日待人接物便是。取非其有谓之盗,欲非其有谓之贼。”

    太公曰:“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慎。”

    《景行录》云:“定心应物,虽不读书,可以为有德君子。”

    《礼记》曰:“君子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匿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正义。”

    古人克己以避名,今人饰己以要誉。

    君子则无古今无治无乱,出则忠,入则孝,用则智,舍则愚。

    老子曰:“万般求生,不如修身。千般求生,不如禁口。”

    太公曰:“身须择行,口须择言。”

    《直言诀》曰:“治家治身者,犹如搆屋者先固基址。立身者先要其德行,成家者先要其产业。治家者须葺其房屋,舍修可以庇人物,立身可以奉神明。全家可以安长幼,治国可以保君子。若基址不实,屋必崩裂。心行若虐,身体危辱,家必丧亡。百姓离乱,国必倾坠,君臣何保?家若丧亡,长幼何托?身若危辱,神明何安?摧崩房屋,人物何庇?成败如斯,孰可察也?”

    《警身录》云:“圣世获生乎,始觉寸阴胜尺璧,岂不去邪从正,惜身重命?如人未历于事,当明根叶之异,祸福之殊。根叶者,贤良笃行信为本,正直刚毅枝叶也。父母己身性为本,妻子财物枝叶也。一家之内粮为本,不急之物枝叶也。免辱免刑仁为本,倚财靠势枝叶也。疾病欲痊药为本,信卜巫医枝叶也。万事无过实为本,巧言装饰枝叶也。恩亲贤良敬为本,私好之人枝叶也。衣食饱暖业为本,浮荡之财枝叶也。为官治讼法为本,恣意拟断枝叶也。是故有根无叶可以待时,有叶无根甘雨所不能滋也。若务本业勤谨俭用,随时知足,孝养父母,诚于静闲,守分安身,远恶近善,知过必改,善调五脏,以避寒暑,不必问命,此真福也。”

    《景行录》云:“祸莫大于从己之欲,恶莫甚于言人之非。”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