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彼得大帝最新章节!

斯很久就知道彼得想要侵略自己,谋划不如趁敌方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时候,就先发制人。于是他马上率兵攻打丹麦,丹麦国王狼狈不堪,就乞求议和,查理斯答应了,与他约定让丹麦承认法尔斯坦因是独立的,并且脱离俄波同盟,条约签订了下来。查理斯就又进军到里慕尼亚,与波兰作战,波兰军队不利,撤了回来。当时俄军也在这里,就趁机在那尔坡城进攻瑞典的军队。查理斯用八千的兵力,抵挡住了俄军六万多的军队。俄军殊死奋战,但是当时天气严寒,积雪都超过了小腿,又因为军队不熟悉地势,在进退中失去了自己的据点陷在死地。瑞兵趁机包围,俄军大乱,死者相互堆积。这场战斗,俄军死了一共二万人,被瑞典兵生擒的几千人,兵器粮食,都被瑞典兵占有。彼得听到战报,平静地看着左右官员说:“我已经完全了解了瑞典大破我军一事,然而他也教了我大破他军队的方法。”由此可见,彼得胸怀之洒脱。

    骄兵必败的道理,自古以来早就得到了验证。查理斯随即释放了俄国士兵,认为俄国不值得忧虑。他倾注全力进攻波兰和撒逊尼。最后追击波兰军队到了里慕尼亚,更是趁机进攻到它的首都滑尔逊。一战打下来,迫使波兰议会扶立查理斯所宠的斯坦因罗为王。国人不答应,他们起兵,和瑞典对抗,瑞典的军队疲于奔命,形势一天天紧迫。查理斯于是离开波兰,进攻撒逊尼,多次和波撤联军作战。大破联军,侵略到雷葡知。随即和撒逊尼签订条约,让他们承认斯坦因罗为王,并赔偿一年的军费。

    彼得见查理斯的兵力被困在波兰和撒逊尼,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在1701年,他派遣将军曼细格率军征讨英格利亚(瑞典的属地),所到的地方都大胜,因此又趁机大举进攻瑞典和芬兰。1702年,在末利圆堡大败瑞典兵,掠得一瑞典女子迦他陵,彼得将她纳为妾。

    在1703年,彼得率军队亲自征讨瑞典,消灭了里慕尼亚、英格利亚的全部瑞典军队。彼得占领了这里的土地,彼得巡视山川地势,到根波河河口,忽然用杖撑着地大声说:“这里是天然优良的都城啊。”于是下令建立新城,取名圣彼得堡,就打算从莫斯科迁都,因为这里靠近土耳其,而且地形上占有优势。此后二百多年对土耳其的蚕食计划,就在此时确定了。

    查理斯多次遭受挫败,气势也被打压了不少,他每天搜刮军备,计划再次进攻。彼得谨慎考虑,在1714年,占据那尔坡城后,严密地修复了防御工事。为了防止查理斯攻来,稳固防御后,伪派使者向查理斯求和。查理斯告诉使者说:“你回去跟你的君主说,你的君主想要结盟,一定是在莫斯科的城下。”使者回来后报告,彼得笑着说:“查理斯是想要学习亚历山大吗?可惜我不是达留其人啊。”于是俄国与瑞典又再次发生战争。

    这时查理斯的计划当然是先恢复里慕尼亚、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使得这里和国家本土连成一片(即与本国接壤————译者注),而后再企图进攻俄国,才是万全之策。看到查理斯进攻不止,甚至想要带兵直达莫斯科。彼得听闻后,就焚烧了积聚的物资,破坏了道路,等待瑞典军的到来。查理斯带兵快速行进,在洛特那弗遇到了彼得的军队。

    俄国、瑞典两军在洛特那弗相遇后,俄军因为兵力不足,不敌对方,战斗两天后形势不利,便撤退了。查理斯一直追击到了斯毛达斯,在这里改变道路南下宇克罗,等待设巴的援助。设巴,是哥萨克的酋长,他反对彼得的改革,所以愿意帮助查理斯。当时瑞典的将军礼苑,想与查理斯会合,因此携带了很多的兵器粮食,向宇克罗进发。但是查理斯求胜心切,没有顾及危险,孤军深入,错过了和礼苑军会和的时机。礼苑军走到半路上,遭到了俄军五万人的袭击,双方大战了三天,最后被俄军打败。礼苑军死者八千多人,他们舍弃了全部的大炮、弹药、粮食等物资,然后逃了。礼苑带着四千残兵突围,向查理斯方向靠近。查理斯的兵士忍饥挨饿,正日日夜夜等待礼苑的援助。等礼苑来后,才知道兵器、弹药、粮食已都被敌人抢走了,十分沮丧。查理斯不得已,只好留下礼苑驻守在宇克罗。

    见到瑞典军队大败,俄军势力一天天涨起来,设巴部署在哥萨克的军队人人都恐惧害怕,没有战斗的想法,结果设巴不能如约而至派兵援助查理斯,只有他一个人和其他几人来见查理斯。查理斯怪罪他,问道:“你的大部队应当赶到了吧?”设巴说:“哥萨克的士兵,害怕俄国人的威风,不敢来,所以只有我独自来帮助你罢了。”查理斯正在盼望哥萨克对自己的援助,现在又不如意,更因为气候寒冷,军中衣服、食物都短缺,士兵中冻死的人达到了二千。于是查理斯屯兵,没有前行,盼望在明年的春天再进攻莫斯科。

    1709年春天,瑞典军队直接向莫斯科进军,在途中包围了波尔士城,波尔士城是通往莫斯科的要道。彼得在这里储蓄了足够的粮食、器械。查理斯计划攻下这座城,这样就可以解救全军的困境,于是下令全军大肆进攻。可是城中俄国士兵坚守,不能攻下。彼得听说瑞典军队包围了波尔士,于是发兵五万左右解救,和查理斯隔河摆下军阵。

    彼得于是当便决定,渡过奥尔斯河,把军队驻扎在敌人上游,并将兵力分为二队,以一队驻守慕理斯河岸。慕理斯河在奥尔斯河下游,两河的会合处,距离波尔士城四十五英里。如果瑞军进击不利,俄军便可乘机在两河之间反攻。彼得就加固营垒,设置了重炮,以求立于不败之地。他的步兵、骑兵、精兵们,人人都想决一死战,粮食、器械也十分充足。而查理斯的军队一共二万四千人,瑞典人只占了其中一半,他们都已疲于应付战争,又因饥寒交迫,全军勇气都已丧失了。但查理斯一个人的意气却依然奋发,以为凭借自己的威望名声,足够威慑敌人。难道他情愿坐以待毙吗?因此他向俄军发趣了进攻。

    两军打起来以后,查理斯的脚部中弹,不能行走,就躺在床上由人抬着在阵上来来往往。瑞典军和俄军,数量多少上有很大区别,而且所处的地势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士兵们殊死战斗,进而夺走了俄军的两座堡垒,呼喊声振动在天地间。过了一会俄军的增兵前来支援,直接贯穿瑞典军队,大破敌军,死者众多,堡垒都染成了血红色。俄军收复了这两座堡垒,更命令第一线的步兵、骑兵出堡垒,列阵等待。从此两军在平原上大战。彼得和查理斯两位皇帝的胜败都由这场战斗决定。因为主帅在行阵中,两军战斗起来特别努力。但是瑞典军队势力越来越衰弱,哥萨克的土著居民兴起掠夺他们,导致士兵大乱。查理斯就把七千多士兵留守堡垒中,亲自率领剩下的军队,一边战斗一边后退。大战历时五个小时,查理斯全军都被消灭,投降的人有一大半,其余的都被俄军包围。投水自杀的人,不可计数。瑞典军只余下来数百人,查理斯仅仅保全了自己。他渡过慕尔斯河,跟随设巴逃到了土耳其,成为了土耳其的宾客。

    俄军战胜了瑞典,携带上全部的战利品,回到都城圣彼得堡,市民们夹道欢迎彼得,盛大的场面不能描绘,当时是1709年6月。

    瑞典从亚都尔夫时代以来,国力强盛,到这里一蹶不振,而俄国一跃而起,和欧洲强国同列,彼得曾经开玩笑说:“东方的太阳降临到土地上,圣彼得堡的基础,竟然就这样确立了。”这是他自鸣得意之辞。过了两年,彼得册封迦他陵为皇后(当时先前的皇后已经去世),迦他陵天生性格温厚,富有爱心,常常可以对制住彼得的习气。彼得行军时,迦他陵每次提出不寻常的计策,都能获得不寻常的胜利,所以彼得出师,一定让迦他陵跟从。

    查理斯留在土耳其五年,常常思考一雪耻辱,于是请奏土耳其皇帝,带兵讨伐俄罗斯,土耳其皇帝答应了。在1711年,土耳其朝廷向俄国宣战。土耳其发兵二十五万人,彼得发兵五万应对,俄将违背命令轻易进攻,结果被土耳其军队包围。包围得非常急迫,彼得得不到支援,他沉默着坐在大幕中,沉思了很久。迦他陵安慰他说:“皇帝您应当奋发勇气,不要因为敌人而担忧。”迦他陵趁机亲自在行阵中巡视,鼓励将士们说:“现在情况已经非常紧急,皇帝和各位都不能够脱离包围圈。根据现在的情况,只有贿赂土耳其,希望能够解除包围撤军。如果有赞成这件事情的人,希望你们能够捐献钱财。”

    顷刻间,就筹集了大量的钱财,彼得还不知道这件事。迦他陵拿到了钱财,又拿出自己所有的宝石、黄金饰链,派遣使者把钱财给土耳其的宰相求和,并且约定二件事:

    (一)归还亚束这片土地给土耳其。

    (二)放彼得回国。

    约定达成后,土兵解围救出了彼得。查理斯听了后十分愤怒,土耳其政府从此也疏远了查理斯。当时瑞典内讧和外患相继发生,国势危机,人民想要废除查理斯,更换拥立新的皇帝。波兰、丹麦、普鲁士、英吉利等国,都推选俄罗斯作为盟长,计划联合起来攻打瑞典。查理斯得到报道十分震惊,快速赶回去,走了十四天,抵达自己的领地须士罗。在这里和联合军队作战,当时迦他陵在战场上跟随彼得,多次出谋划策解除困境。查理斯多次失败,就舍弃须士罗,回到自己的国家。

    彼得战胜瑞典军队后,和迦他陵再次游历欧洲,到克边半。英国、波兰的数十艘军舰,恰好停泊在这里。彼得再次和两国合作,袭击瑞典海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彼得回头对左右官员说:“这是我最得意的时候。”他洋洋自得的样子,表露在脸上。

    查理斯回国后,想要征服丹麦的同盟国挪威,就在1718年冬天,亲自率领将士包围敌方的城堡,他被流弹击中死亡。查理斯一生傲慢,不肯服人,轻率地动用军队,国力减损,才招至了失败灭亡,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欧洲历史学家评价他说:他是北欧狂暴的君王。法国文学家慕尔丁,著有《查理斯传》,对他的事迹记叙得十分详尽。

    查理斯死后,瑞典新的国王即位,国势更加衰弱。在1721年,就和俄国签订条约,割地给俄国、英国、普鲁士三国求和。俄国得到的土地,是里慕尼亚,和波罗的海沿岸。从此俄国就取得了走出波罗的海的道路,凭借海军称霸世界。

    战争结束后,彼得去了丹麦,到荷兰的安特坦府,把皇后留在这里居住。自己赶赴法国,到巴黎后,法国人款待他十分周到。巴黎的壮丽天下第一,彼得十分感慨,叹道:“我回国,一定要兴盛美术。”当时法国国王年仅七岁,常常驾驶马车到旅馆访问彼得,彼得怜爱他,把他看做自己的儿子。

    彼得在巴黎,闲暇时一定去巡视工场、造船厂、制造局等地方,他因为博识而闻名。有时翻阅地图,彻夜不寐;有时铸造炮台,孜孜不倦,和以前的游历完全一样。

    有一天彼得去祭拜法国贤相加尔特的墓,在墓前祭酒,并呼唤他的神灵道:“加尔特啊,我遗憾不能和你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如果可以见到你,我就是把领土的一半给你,也不可惜。我真的愿意奉献出国家面积的一半,来听闻、学习你治国的方法。如果你能显灵,拿什么来安慰我仰慕思念你的深情呢?”

    彼得说完,叹息了很久,才离开。

    彼得在巴黎呆了几个月后,离开了,与迦他陵从陆路回到了圣彼得堡。当时是1722年正月。国民因为彼得第二次胜利而归,并且还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使之成为了海军的优良港口,他的功勋将永垂不朽,大家都争相前往迎接他,并趁机献上大帝的尊号,称他为国父。

    【评论】

    晋文公梦到楚成王在吮吸他的脑汁,就自以为得到了上天的帮助。秦缪公梦到享受到了帝王的祭祀品,就发动战争。彼得听到鼓手做的梦,就和瑞典交战。这几个人,真的相信这些有好运的梦,就发动军队侵略吗?大概野蛮时代的人民,迷信本来就很严重,所以豪杰君主多利用鬼怪的事情,让人们乐于跟随自己。无论是燃篝火、学狐狸叫的陈胜吴广起义,还是预言刘秀称帝的赤伏符、自称斩白帝之子灭秦的刘邦,都只是一时的方术。后世之人没有细察,以为帝王之尊真是上天授予的,把一切的事物,委托给命运,不肯尽力去奋斗,这也太愚笨了。真是悲衰啊。

    自满,是进步的敌人。查理斯最终多次失败,他跟彼得的差别,不过是一个小间隙。不是他才气比不上,他们的区别只是在“忍”这一个字上面罢了。但是当彼得的海军战胜了瑞典时,他洋洋自得,认为是最得意的时候,而功业就停止在这里了。既然说了“最”字,应当没有超出这个上面的了。幸好查理斯死得早,才没有忧患,不然两位君主的结局,就不知道了,读书的人不可以通过成败评论别人。

    俄国的土地,不只是广大的荒漠而已,地势的险恶,气候的严寒,都足够困住敌人。查理斯在那尔波的覆败,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都是因为这个。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