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儿科要略最新章节!

热之  见证,宜加味四苓散。九十朝后,已结 而作泻者,宜解毒调中,使余毒自下传导而  出,不宜收涩,以免后患。总之痘证泄泻,仍以察形色为主,若浆色不正,根盘不化,血散不敛,此毒在内,  宜重透托;若浆色颇正,根线紧绕者,虽泻无碍,惟泻之次数,不宜过多,日泻一  二次者,不可轻止,日泻十数次者,亦不可不虑也。

    (十四)痘证痢疾,多因湿热郁于肠胃,气血受伤所致,若不速治,则外脓内痢,表里俱虚,元气易陷  ,变成重症。急宜治痘为主,兼用参 补托。惟实症腹痛滞下者,则不妨微利之。

    (十五)痘证发痒,其候不同,有初发时,便爬搔不停者,此邪气欲出,皮肤闭密,其火游移往来,灼  肤而痒,非恶候也,宜升发之,使皮肤纵缓,腠理开通,邪气得泄,则疮出而痒去。有痘将收敛而痒者,此时  其脓已成,邪气散而正气复,营卫和畅,致令身痒,亦非恶候,宜谨护之,勿令搔破复溃,破者以白  龙散或败草散敷之。其有起胀灌浆,血已化水,水未成脓之时,其毒未化而浑身搔痒不宁者,此为恶候,  宜急按症状施治。大抵气虚者能作痒,血热者亦能作痒,须视其痘色紫赤,饮食能进而  痘形充足者,则属血热,治宜凉血解毒,如色不红活,乳食不进,  痘形不足者此属虚寒,治宜温补。此又治痒之大法也。

    (十六)痘疮倒陷,有毒陷、血陷、黑陷、白陷、灰陷、顶  陷之别,寒热各异,虚实迥殊,宜详为辨别之。

    (十七)痘证禁条繁多,尤忌触秽。盖人身荣卫,遇香则通行,触秽则凝滞,痘疮一证,既全赖气  血和畅,方易成功,若荣卫凝滞,则热毒无由发泄,必至变证百出,即过于芳香,亦能走窜元气,均不可犯。

    如四五朝痘犯秽恶,变成焦紫,倏时喘急者,宜取嫩丝瓜皮蒂,焙研为末,蜜调服下,以通利解秽。色变  灰白爬痒难忍者,宜附子、黄 煎服,以温暖烘托。触犯香类,痘顶焦黑奇痒者,宜用升麻、苍耳子浓  煎浴之,酌用生地、防风、蝉蜕、当归、白芍、人参、黄 、赤豆、红花、橘皮、甘草  之属,水煎服。触犯尸气,痘疮陷伏,口中吐沫者,急用芫荽、大枣、熟艾烧烟熏之,并用芫荽、生姜酒煮  汁入辰砂少许调服。其他如月经、房室、荤腥、油气以及漆气、烟气、锣钹、金镇、  生人、六畜等,俱在禁忌之类。

    (十八)痘证预防诸秽,宜用枣子烧烟熏之,既可解不正之气,更能荣卫和畅,开胃进食。如为房室、  经水、生产诸秽所犯者,但频烧自解。若防发痒则以桦皮相和烧之。为酒厌者,则以  葛根、茵陈烧烟解之。为五辛厌者,则以生姜烧烟解之。为尸气及疠气所犯者,则以大黄、苍术烧烟解之。

    为狐犬牲畜厌者,则烧枫球解之。又总解诸秽,以乳香烧烟熏之,以胡荽酒喷之。

    (十九)痘证有成脓而溃烂者,因痘出太甚,皮肤不固,脓汁淋漓,疼痛不已,不可着席者,宜卧芭  蕉叶上,用败草散贴之,或白龙散裹帛扑之。痘出已定,而脓汁淋漓不能干敛,大便不通者,宜牛黄丹利之。

    若脓血杂流者,宜百花膏、生肌散之属。 后患此,为余毒失于解利,宜消毒散。痂久不落者,用  百花膏。夏月痘烂生虫,及为诸虫咬伤,臭恶不可近者,宜蝉花  散,外用生寒水石细末干掺之。至有 裂出血者,大便不通,宜  四顺清凉饮。小便如血,宜犀角地黄汤。总之溃烂出血,皆为有余之火所致,身必发热,恶寒者则绝少也。

    (二十)痘证疮色黑陷,多由邪火太炽,真水枯涸所致,宜夺命五毒丹、一字金丹,外用胭脂蘸拭疮上。

    痘初出时,毒盛攒聚成片,形色黑溃者,急用针刺破,吮去黑血,以四圣散涂之。

    毒壅心者,用玳瑁水磨浓汁一盒,入 猪心血一皂子大,以紫草浓煎汤,作一次服之。总之,痘疮黑陷,  实者可酌用承气汤,虚者可酌用十全大补汤,均外用胡荽酒喷衣,或用水杨煎汤浴之。

    (二十一)痘疮毒火,有上走空窍者,则痘疮入目,在白睛上者不必治,久当自去,在黑轮上者宜急  治之。初见点时,有痘丛生目中者,急用移痘丹移之;若痘已入目,宜用决明散;目生  翳者,宜用拨云散;目红肿者,宜用细茶叶、绿豆、银花三味口嚼敷之;目痛者,宜用翳子草捣烂,左眼  痛塞右鼻孔,右眼痛塞左鼻孔。至痘疮出多达灌浆时,自然眼闭不开,若干 后仍不开  者,此毒气上攻于目,急宜清解,甚者凉隔散加荆芥、牛蒡、蝉衣以下之。至痘证有目睛上钓者,在七日以  内者,多难救治,七日以后,可十全六七也。

    (二十二)痘证毒火,有上蒸于肺,以致喉头结痘失音者,宜射干鼠粘子汤; 后余毒犹盛,上  攻咽喉,致肿痛干涩,声音不出者,宜甘露饮;痘生鼻孔,先用皂角末吹入,再用黄蜡塞  之,或用硼砂、檀香共为末吹之;痘生舌上,用硼砂、儿茶、人中白焙过共为末掺之。

    (二十三)痘证阴阳之辨,最宜体察入微。凡痘属阴寒者,身肢不热,口鼻皆冷,面唇、溺尿、爪甲  俱色现青白,厥利冷不臭,痘色灰白根脚无红晕者是也。凡痘属阳热者,身必壮热,面  唇皆赤,口干好饮,神气昏愦,吐血衄血,痘色紫黑, 赤枯焦者是也。至阳极似阴,则恶寒战栗必有气  臭、烦躁、便秘等热象可寻,而阴极似阳,则面红气浮而必有痘色娇淡,口气清冷等寒  象可求也。

    (二十四)痘证治法,宜有标本先后之分。疮出稠密,由于气不匀血不周者,则当活血匀气兼行解毒;

    及利久不止,渐成坏症者,当以救里发表兼进,此标本兼治之法也。气血充实,但疮壅而不易出者,则专以  托里解毒为主;疮势太盛,咽喉肿痛者,则专以清利咽喉为主;大小便秘,烦躁喘呼者,则专以利下为  主;疮势太甚,自利频数不止者,则单治自利为主,此急则治标之法也。疮已起发而气不足者,即补其气,  血不足者,即补其血,此缓则治本之法也。疮势太甚,烦渴不止者,则以解毒为主,而兼治其渴,此先本后  标之法也。痘陷泄泻,则先救其里,后攻其表,此先标后本之法也。以上各条,能扩而充之,治法自井然不紊矣。

    <strong>附方</strong>

    甲、关于外治者  (一)痧痘倒 ,出不快者,用胡荽酒喷法(见前),或用水杨枝煎汤,并可止痛。

    (二)痘疮欲出之时,预防入目,用黄柏膏。黄柏一两,绿豆粉、红花各二两,甘草四两,研为细  末,生油调膏,涂眼四周,神妙。或用胭脂取汁,涂眼四周。目红肿者,用金银花、胭  脂、人乳汁取灯芯蘸点之。生翳者,硼砂为末,灯芯蘸点之。

    (三)痘生前阴者,用鸭涎沫之,男子用公鸭嗄气,数次即  消。女人用雄黄研末,清油搅匀,鸭毛蘸擦之。

    (四)痘证痒塌,用川椒、艾叶、红枣(去核)、芫荽、茵陈、乳香、白芷梢、陈香橼、安息香各  二钱,共为细末,作纸燃熏照,虽痒塌之痘,火到痒除;或用荆芥穗为末,撒纸上,卷成  筒糊粘纸头,熏照痒处,略烧痒处亦佳。

    (五)痘疮痒破结 ,痂不易落者,宜淡蜜水调滑石末以鸡  羽扫疮上,其痂易落,且无瘢痕。痘将结 ,干硬而痛者,宜以  酥揩抹之,或猪脂熬膏涂之。

    (六)白龙散 用水牛粪晒干,烧枯存性,搽患处。治痘破损及痘后余毒。又用枯白矾、黄丹、  龙骨各五钱,麝香一钱,研为极细末,治脓耳 耳,先用棉杖子拭尽脓水,然后掺入,勿令风入。

    (七)白螺散 治痘湿不收,用陈年土墙内白螺壳不拘多少,去土洗净,火 赤,  取出存性,研为末,干掺之。

    (八)百花膏 落痘疮痂。用石蜜不拘多少,略用汤和,时时以鹅翎刷之。

    (九)灭瘢救苦散 灭瘢痕。用蜜佗僧、滑石各二两,白芷五钱,研为细末,湿则干掺,干则白蜜调敷。

    (十)败草散 解痘疮毒。用多年屋上烂茅草,或墙上烂草,不拘多少,择净者磨为末掺之。

    (十一)吹口散 治口疳、牙疳,及痘生口内。用青黛、黄连、孩儿茶、冰片,研为末吹之。

    (十二)除夕黄昏时用大乌鱼(即鳢鱼)一尾,小者二三尾,煮汤浴儿,循身俱到,不可嫌腥,后  以清水洗去,可免痘患。

    乙、关于内服者  (一)预防痘症之法,宜服三豆汤,或辰砂散,或代天宣化  丸,则痘毒自轻,将来虽出,自亦易起易收,无陷伏郁遏流连之患。

    <strong>三豆汤</strong> 预防痘疮,并治痘后痈毒红肿。

    赤小豆 黑大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三两,生锉)

    先将三豆淘净,同甘草用水(或雪水)八升,煮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入汁再浸再晒,汁  尽为度,逐日取豆,水煮,任意食之。

    <strong>辰砂散</strong>

    辰砂一钱,丝瓜三寸(近蒂连子烧灰存性)研为末,蜜水调下,或以紫草甘草汤调服,预防痘疮,多者  可少,少者可免。

    <strong>代天宣化丸</strong>

    人中黄(甲己年为君) 黄芩(乙庚年为君) 黄柏(丙辛年为君) 栀子仁(丁壬年为君) 黄连(戊  癸年为君) 苦参(佐) 荆芥穗(佐) 防风(佐) 连翘(酒洗,佐) 山豆  根(佐) 牛蒡子(酒淘炒,佐) 紫苏叶(佐)

    制法:先取视其年所属,取其药以为君,其余主岁者为臣,为君者倍之,为臣者半之,为佐如臣  四分之三,于冬至日修合,研为末,取雪水煮升麻,和竹沥调神曲为丸,辰砂、雄黄为衣,竹叶汤下。

    (二)小儿出痘,预防失音,体弱者宜预服十奇散,热壅毒甚者宜甘桔汤加牛蒡子、玄参、荆芥  之属,使气道整肃,自无此患。

    十奇散 滋养气血,调和脾胃,拔疮毒速出。

    黄 人参 当归(各一钱) 姜川朴 桔梗 川芎 防风 白芷 甘草(各一钱) 桂心(三分)

    甘桔汤 见本章第一节。

    (三)出痘而口噤不语者,用吴茱萸煎汤服之。

    (四)桂枝汤 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有汗恶风,或微恶寒,脉浮弱而数,卫气不和,宜发汗者。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五)升麻汤 发表。治时邪头痛、足冷、发热、肢疼,脉数,阳明经热下利,及痘疹初起,或  在疑似之间,或未经解利而疮毒已发,宜与解散者。

    升麻 白芍 甘草(各二钱) 生葛根(三钱) 加生姜 葱白  (六)百祥丸 治小儿疮疹,黑陷寒战,喘胀便秘,切牙戛齿,身黄紫肿。

    红牙大戟,不拘多少,阴干,浆水煮软,去骨,日中晒干,复纳汁,煮汁尽,焙干,研末,枣肉或  滴水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不拘时芝麻研煎汤送下。

    (七)四苓散 见本章第三节。

    (八)异功散 治小儿气虚气滞,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惊搐痰嗽,睡时露睛,手足  并冷,饮食少思,吐泻不止。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各等分,锉散)

    清水煎服。

    (九)犀角消毒饮 治痘疮发疔,胃热咽肿便秘。

    犀角(七分) 连翘 鼠粘子(各一钱) 荆芥(六分) 甘草 防风(各五分) 忍冬(一钱五分)

    (十)导赤散 见本章第一节。

    (十一)羌活汤 治痘疹未报点时,热甚,头痛腹胀。

    羌活 防风(各八分) 荆芥 紫苏(各七分) 川芎(四分) 赤芍(六分)

    枳壳(八分) 山楂(一钱) 木通(五分) 生甘草(三分) 加白葱、生姜,清水煎服。

    (十二)消毒饮 见本章第一节。

    (十三)犀角地黄汤 治伤寒温病,热伤血分,吐血,衄血,蓄血,瘀血,溺血,妇人倒经,血崩,赤  淋,小儿痘疹,以及喉痧重证,痧透咽烂,火灼液亏者。

    犀角屑 生地黄 丹皮 芍药  小肠淋沥出血或衄血,食后临卧时用茅根煎服。热盛如狂善忘,加大黄、黄连、黄芩;瘀血停胸,加  醋制大黄;腹中有瘀血未下,加桃仁、红花、酒制大黄;口鼻出血,加大蓟、茅  根、藕汁、扁柏、童便,并磨京墨搅令黑色服;小便溺血加小蓟。

    (十四)补中益气汤 治气虚,气少,气高,气喘,内伤劳  倦,阴虚发热,头痛口渴,表热自汗,畏风恶寒,体倦语懈,食少无味,心烦脉大,一切中气不足者。

    黄 人参 甘草 当归身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加生姜 大枣  (十五)保元汤 见前。

    (十六)椒梅丸 治痘为虫 ,不得发出。

    秦椒(三钱) 乌梅 黄连(各一钱)

    共研细末,饴糖为丸,如黍米大。

    (十七)紫草承气汤 治痘疮干紫,喘满便秘。

    紫草 枳实 浓朴 大黄  (十八)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及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大黄 甘草  按:食已即吐,宜用大黄四倍于甘草,专取大黄之沉降也。痰闷痘闭,宜用大黄再倍于甘草,反  借甘草之上溢也。

    (十九)白虎化斑汤 治痘为火闷,不得发出。

    生石膏 知母 生甘草 蝉蜕 麻黄 生大黄 黄芩 连翘 玄参 竹叶  (二十)快斑汤 治痘毒盛,起发迟而作痒。

    紫草 甘草 木通 人参 芍药 蝉衣  (二十一)透肌散 透肌肤,发斑疹。

    紫草茸 绿升麻 粉甘草(各一钱)

    细切,清水煎服。

    (二十二)参 内托散 治痈疽不溃,或溃后感冒风邪,及痘疹触秽伏陷,寒战切牙,饮水泻渴者。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紫草 浓朴 防风 桔梗 白芷 肉桂 木香 甘草  (二十三)化毒汤 治小儿痘疮。

    紫草茸 升麻 甘草  一方加蝉蜕、地骨皮、黄芩、木通。

    (二十四)二宝散 治痘疮色紫,发热鼻衄,小便如血,口渴, 语,及痘顶色白,肉红肿而痘反  不肿,或黑陷不起。

    犀角 生玳瑁  磨汁频服,即愈。痘顶色白或黑陷不起,研为末,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调下。

    (二十五)大鼠粘子汤 治痘色红,根散不长发。

    鼠粘子(钱半) 当归(七分) 黄 连翘(各一钱) 柴胡 黄芩 地骨皮(各八分)

    (二十六)攻毒汤 治痘出不快,伏陷倒 ,大便实者。

    大鳝鱼头 丹雄鸡头 鲜笋尖(各三五枚)

    加生姜三五片,饮汁。

    (二十七)承气汤 治阳明实证。

    大黄 枳实 芒硝 浓朴  (二十八)理中汤 治中焦脾胃虚寒,不能运化,呕吐泄泻,不饮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伤  寒直中太阴,自利不渴,寒霍乱四肢逆冷,自汗,脉虚,便血痢等症。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二十九)四圣散 治小儿痘出不快,黑陷倒 不起,发不红活,小便不利。

    紫草茸 黄 (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热甚色紫者,倍紫草茸,加黄芩、黄连、红花;大便闭者加枳壳;气虚少食者加人参。

    (三十)加味四圣散 治痘灌浆时,热渴引水,或作痒者。

    紫草茸(一钱) 甘草(五分) 黄 (炙,一钱) 木通(七分) 川芎(五分)

    木香(三分) 人参(一钱) 蝉衣(七枚)

    (三十一)生脉散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三十二)不二散 治痘疮起胀,灌浆时泄泻不止。

    莲肉(一两) 鸦片(二钱)

    各研细末和匀,每服三四分,米饮调下,不但止泻,亦治烦痒。

    (三十三)人参白术散 治霍乱吐泻。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草 木香 藿香 干葛  (三十四)五福化毒丹 清膈凉血。治上焦壅热,烦渴,疮疹余毒,口齿出血,牙宣口臭,唇舌生疮。

    玄参 桔梗 茯苓 人参 风化马牙硝 青黛 甘草 麝香  (三十五)木香散 治痘疮泄泻后,虚寒痒塌。

    木香 大腹皮 肉桂 半夏 青皮 柴胡 人参 茯苓 炙草 诃子肉 丁香  自汗痒塌,去大腹皮、青皮、柴胡,加黄 、白术、糯米、姜、枣下。

    (三十六)白术丸 治脾肺气虚。

    白术 人参 黄 茯苓 山药 百合 甘草 前胡 加姜枣。

    (三十七)排毒汤 治痘后余毒发痈,能食便秘。

    大黄 白芷 木香 穿山甲  欲托加黄 、防风。

    (三十八)托里快斑汤 治痘起发迟而热不止,及痂后发热。

    紫草 黄 鼠粘子 连翘(各一钱) 木通(六分) 当归(七分) 青  皮桂枝 川芎 防风(各五分) 木香(三分) 蝉衣(七枚)

    (三十九)羌活当归汤 治腰背痛。

    羌活 当归 独活 防风 川芎 黄柏(各一钱) 柴胡(钱半) 桂枝(七分) 桃仁 红花(各八分)

    (四十)人参败毒散 治时疫,伤风,风湿,寒热,头眩,项强,目疼,肢疼,咳嗽,鼻塞声重,疮  疡邪气在表应发者,以及小儿感冒,发热恶风,痰阻胸膈,头目不清,风热瘙痒。疗脱疽,顽核,毒疮。

    人参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赤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一方加人中黄。

    (四十一)七物升麻汤 治四肢大热,大便闭塞。

    升麻 犀角 黄芩 朴硝 栀子仁 大黄 淡豆豉  (四十二)黄 建中汤 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胶饴 黄  (四十三)紫草饮 治痘疹气虚血热。

    紫草茸 人参 白芍 蝉衣 甘草 穿山甲  (四十四)牛黄汤 治痘疮疹毒入胃,便血腹痛啼哭。

    牛黄(一分) 郁金(一两)

    研为细末,每服五分。

    (四十五)木通汤 治心经伏热,小便不通,小腹痛。

    木通 滑石 牵牛子 灯芯 葱白  (四十六)豆蔻丸 治痘疹气虚,吐利不止。

    肉豆蔻 木香 砂仁 白龙骨 诃子肉 赤石脂 枯白矾  (四十七)白术散 治吐泻已久,虚热而渴。

    人参 白术 茯苓 藿香 木香 甘草 干葛  又一方为:人参 白术 草果仁 浓朴 肉豆蔻 陈皮 木香 麦 甘草  (四十八)加味四苓散 治痘症热泄。

    猪苓 木通 泽泻 赤苓 川连 黄芩 牛蒡子 车前子  灯芯  (四十九)牛黄丹 治小儿生疮,大便不通,脓水不干。

    牛黄 生大黄 珍珠末 粉霜  (五十)消毒散 凉膈去痰。治急惊风毒,赤紫丹瘤,壮热狂躁,睡卧不安,痘疹咽痛而起发迟,  及一切疮,遍身疥疮。

    防风 甘草 荆芥穗 鼠粘子  (五十一)蝉花散 治犬咬虫啮诸伤,或诸疮溃烂,夏日生蛆,臭恶不可近,及小儿痘烂生蛆者。

    蝉壳 青黛 蛇蜕皮(各一两。 存性) 细辛(二钱半)

    (五十二)四顺清凉饮 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蓄热,颊赤作渴,五心烦热,卧睡不安,四肢惊掣,  及肠胃不调,大小便涩,欲发惊痫,或风热结核,头面生疮,目赤咽痛,疮疹余毒,泄泻不止。

    赤芍 当归 甘草 大黄 加薄荷。

    (五十三)十全大补汤 升阳滋阴。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及溃疡寒热作痛,脓清而少。

    人参 熟地 白术 茯苓 甘草 白芍 当归 川芎 黄 肉桂  (五十四)移痘丹 治痘出目中,初见点时,用此移之。

    守宫十枚(去头足配辰砂一钱阴干),珍珠、茯神、远志肉各一钱,琥珀五分,研为末,紫草膏和丸,  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二分。欲移在手足,官桂、威灵仙煎汤下;欲专移在足,牛膝、木瓜煎汤下;微汗为  度,再用川芎、 本、荆芥、防风、白芷各五分,蝉壳三分,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清水煎,温服;血热者  加紫草、连翘。

    (五十五)决明散 治小儿痘疹入眼。

    决明子 栝蒌仁 赤芍 甘草  加麝香少许,研为细末。

    (五十六)拨云散 治眼发湿热不退,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隐涩难开。

    川芎 草龙胆 楮实 薄荷 羌活 荆芥穗 石决明 草决明 苍术 大黄 甘草 木贼 密蒙花 连  翘川椒 甘菊 桔梗 石膏 地骨皮 白芷 白蒺藜 槟榔(各一两) 石燕(一对)

    为细末,每服三钱。

    又方 桑螵蛸一两炙焦,研细末,入麝香少许,治痘疮入目及生翳膜。每服二钱。

    (五十七)清毒拨翳汤 治痧痘翳膜。

    生地黄 当归 柴胡 牛蒡子 白蒺藜 天花粉 白葛粉 薄荷 防风 川芎 密蒙花 谷精草 草  决明 甘菊花 栀子 羌活 木贼草 川连  忌寒凉及眼科点药。

    (五十八)夺命五毒丹 治痘黑陷倒 ,干枯不起。

    蟾酥少许,牛黄、冰片各二分,朱砂一钱,雄黄三分,研为细末, 猪尾血和丸如麻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移时活动。

    (五十九)一字金丹 治痘毒,及痘疮黑陷倒 ,干枯不起。

    紫花地丁 金线重楼 山慈姑  研细末。

    按:此方治危急痘证,有起死回生之功。

    (六十)甘露饮 治胃热未宣,龈肿出脓,目赤肿痛,饥烦不食,口疮咽痛,疮疹已发未发,  及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湿热成疸,肢肿胸满,气短身热,二便秘涩。

    鲜枇杷叶(刷去毛) 干熟地黄(去土) 天冬(去心焙) 麦冬(去心焙) 枳  壳(去瓤,麸炒) 山茵陈(去梗) 生干地黄 石斛(去芦) 甘草(炙) 黄芩(各等分)

    (六十一)治痘疮黑陷,发痘至猛之单方。

    鸡冠血,治毒壅心肺;桑虫浆,治毒壅于脾;紫草茸,治毒  壅于肝;人牙散,治毒壅于肾;穿山甲,治毒壅经络。

    一说毒壅于肺,则用桑虫;毒壅于肝,则用鸡冠血;毒壅脾  胃,则用地龙;毒壅心肾,无药可治,惟寒闭毒邪于肾,则用人牙。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