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最新章节!

    (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篇首有“夫邪气之客人也”句,故以“邪客”名篇。而全篇的主要内容,并非专言“邪客”,粗分之略有三端。先言卫气生成和运行之理,并以之阐发“目不瞑”之所由致,即言睡眠质量与卫气有关,继又言体有八虚,因邪客而为病变,此论属于病理、生理范畴,此其一;“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一节,属于藏象范畴,非但了无精义,反近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形而上学,此其二;其余则言持针的纵舍屈折,以及少阴脉独无腧之论,皆属于针法范畴,此其三。全篇可分作四章。

    【讲解】篇名很简单,是以文献第一句话的关键词命名的,在《内经》中这种命名的方式很多,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著书历史上也很普遍,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是第一句,此篇就叫做“学而”。所谓“邪客”,是指病邪客于人体发生的病变。

    这篇文献讲的三个内容,前、后两个内容都很有价值,特别是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讲卫气的运行、人体的八虚、针刺手法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惟中间段讲“天人感应”,我看没有多大的医学意义,基本上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需要批判地接受。

    第一章 不寐证治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提要】发明目不瞑之理及其治法。

    【讲解】“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对“不卧出”有的注家认为应该修改,我认为没有必要改,这句话可以理解。“不卧”是说睡不好觉,越睡不着就越烦躁,就越想起床走走,所以这个“出”字没有什么好改的,“不卧出”是描述“目不暝”程度的。

    这样严重的失眠是何气使然呢?下面从卫气的生理、病理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其中“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这是讲卫气生理,卫气五十周于身,每行一周都要进入少阴,这是卫气运行特点,故曰“常从足少阴之分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这是讲失眠的病理。也就是说,卫气白天行于阳而夜晚行于阴,若卫气受到邪气的阻碍,只能在三阳经运行而不能入于三阴,于是导致失眠。因为卫气行于阳经则阳气盛,人处在兴奋状态,阴虚阳盛故“目不暝”。

    怎样治疗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这是治疗失眠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是要把阳气引入到阴经中去,“泻其有余”是指泻三阴之邪气,“通其道”是指疏通卫气从阳经入于阴经的通道。“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是指卫气从阳经能顺利进入阴经,人便不会失眠了。

    “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决渎壅塞”就是决渎、决壅、决塞之意。临床上可服用“半夏汤”来打通壅塞的气道,为什么呢?是因为“半夏”能“决渎壅塞”。这里还讲了“半夏汤”的具体用法,这是临床常用的方子,很有效果,但是不是都会“汗出”,以我的经验来看,“出汗”者不多。这个方子主要的作用就是通经脉,“半夏”要用“清半夏”,临床常以清半夏五六钱、黄小米一两左右煮汤服用,只要不是阴虚或者阳虚严重的情况,这个方子都适用,但是阴虚失眠这个方子就不适用了。

    第二章 天人相应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提要】言人与天地相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