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纳尔逊最新章节!

    势如狮子,咆哮于欧洲之法帝拿破仑,夜半扑枕叫绝曰:“使朕能占领英吉利海峡,六时间,即可逞兵冲伦敦,使不列颠半岛(不列颠,英国古时之称)之草木,皆无生色。”呜呼!拿破仑终不能加一兵于英国者,非纳尔逊之力,其谁之力耶?

    渡一衣带水之英吉利海峡,冲入英国,此拿破仑毕世之目的也。于是拿破仑复唆西班牙,破局外中立,严禁英国军舰,停泊于西班牙诸港。联合法西舰队,组织一大舰队,命将军威勒纽为总督,大修战备。

    拿破仑知英国舰队精锐,难以骤挫,令威勒纽勿轻与英舰交锋,巧避踪迹,使英舰疲于奔命。

    英廷以法西复联合,组织大军,乃再起纳尔逊为海军大将。纳尔逊既拜命,率舰队搜讨法军。敌舰巧避,竟不能得其踪迹。

    时千八百五年(嘉庆十年),正月,有飞报法西联合舰队,自芝伦港进发者。纳尔逊传令舰队,即日追逐,久之,终不能得。二月,纳尔逊巡航于埃及沿岸,又不见法西舰队片影。英军自正月以来,追逐法舰,日无暇晷,辛苦备尝,自春徂夏,不得一战。十一月,纳尔逊遣中军舰测量加特司港,乃发现法国战斗舰十八艘,西班牙军舰六艘,中军舰数艘,小军舰二艘。纳尔逊既得报,遂集中舰队于加特司港近旁,以窥法舰动静。十一月十九,敌舰出加特司港,纳尔逊率全队向东南进行,追逐法舰。是日西南风颇微。

    翌日,天方曙,英军见东南二十里之海上,有法西舰队。纳尔逊先遣搜索舰,探其实力。搜索舰归报,敌舰舰数吨数,均在我军之上。于是纳尔逊率队追之。既近敌舰,方知法西舰队全数,凡四十只。而英国舰队,仅主战舰二十七艘,报知舰四艘而已。

    先是纳尔逊舅萨克林氏,于某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曾以海军与法搏战,碎其军舰。故纳尔逊于是日,心窃自喜,以为是日吉也。乃传令各舰,为战斗准备。而自退入舰室,为祈祷之辞曰:

    海军大将臣某,谨祷告于我皇天上帝。维彼法王,肆厥凶残,蹂躏欧土,用乖上帝好生之心。肆予英国皇帝,命纳尔逊,统兹大军,以讨其罪,保欧土之又安。维天相我英国,俾予克告成功;俾予英国舰队,勿多残敌之生命;俾予英国舰队之将士,勿因战胜而不仁;俾世界诸国,咸知予英国舰队,能以仁爱而得战胜。呜呼!维我皇天上帝!其克相予国家,予小子将奉呈其身听天之命,以博兹一捷。

    呜呼!为国家牺牲身命之纳尔逊,其心绪何如是之伟大也!战事既开,英国舰队,果得空前绝后之大捷,而纳尔逊终断送其生命。

    少选,战斗之准备既毕,英军勇气百倍。晌午,纳尔逊悬信号,告全军曰:“我英国望诸君各尽义务。”全军见此信号,无不人人感奋,气吞敌舰。

    纳尔逊自以旗舰冲敌之中坚,命其余各舰,鱼贯断敌之舰列,待其乱列,然后举兵迫而捕之。法西舰队总督威勒纽,知英兵突进,乃令其舰队密接,成一字形,首尾相应,以防遏之。

    是日,纳尔逊著水师提督之服,胸际悬四星之勋章,一见而知为将帅也。法军舰中有小铳狙击队,伏于甲板。或虑提督被祸,军医某,进谏纳尔逊,请去其勋章。纳尔逊毅然曰:“是何害?悬名誉之勋章,遂名誉之战死,此名誉之极也。”

    纳尔逊分军舰为二部,其一部自指挥之,而令哥林古特指挥一部。两军相接既近,英舰向前猛进。敌将威勒纽遥望之,顾告士官曰:“似此作战计划以相夹击,焉得不胜?”然威勒纽亦勇将,于是振其毕世战略,指挥舰队,从容开炮门,以待英舰进击。

    正午十二时,两军相距益近。法舰炮先发,一弹中哥林古特之旗舰,盖法舰福术号所放者也。与福术号相接之敌舰同时开炮,向哥林古特旗舰注射。旗舰不应一炮,徐徐进行。逾午,旗舰益进,与西班牙百十二炮门之大军舰桑汤奈号舰尾相接近,遂齐开炮门猛击之。俄顷炮丸扫荡桑汤奈甲板,一时死伤四百余人。又以右舷之炮,射击法舰福术号。且击且进,敌阵大乱。

    纳尔逊乘维多利亚号猛进,向西舰桑偷伊袭之。敌舰悉开炮门,向维多利亚注射。一弹中纳尔逊秘书官,秘书官立倒。舰长哈窦,令士官移其尸,置别所。士官移尸过纳尔逊侧,又有一弹中舰尾楼,舰尾楼之水兵立死。时纳尔逊方与哈窦并立,指挥士卒。敌弹又坠下,碎一木匡,木匡破片,伤哈窦足,纳尔逊惊问哈窦:“伤重乎?”哈窦言:“无妨,伤靴耳。”因问纳尔逊伤否。彼此停足互视,纳尔逊笑语哈窦曰:“哈窦君,倘此势不止,岂非猛烈之战争乎?”

    此时维多利亚号犹未加一炮于敌,肃然向敌队进行。甲板上死者已有五十余人矣。行既近,纳尔逊发令,左右炮门悉开,同时发射,每炮皆中敌舰。

    英国舰队不乘胜利之余威,为残暴之举动,此纳尔逊夙抱之宗旨也。当激战之顷,有法舰利达勃尔号,沉默不发一炮。纳尔逊望见是舰,以为早失战斗力矣,乃命炮手勿向是舰发炮。

    午后一时三十分,纳尔逊在舰尾,视察战况。步后甲板之中央,欲至舰长哈窦之侧。乃沿中央舱口,绕左方而行,且行且传号令于士卒。行数步,忽有一弹疾如电光,飞中纳尔逊左肩。盖即法舰利达勃尔号所发者也。

    纳尔逊既中炮,觉痛甚,踉跄而行,卒然仆于甲板,血流如注,染提督军服。及甲板,皆血也。有士官三人,急驰至,力抱纳尔逊。舰长哈窦,亦奔其侧,见之愕然。纳尔逊忍痛,徐徐启齿,告舰长曰:“哈窦君,敌今夺我命矣。”哈窦潸然泪下,应曰:“余愿溅满腔热血,祝汝健全。”纳尔逊曰:“我肩骨全碎,恐无健全之望。”是时,纳尔逊神气晏然。士官等扶纳尔逊下阶,入舰室,至阶际,见舵绳为弹所断,纳尔逊愿士官速治舵绳。又恐兵士等见其伤痛颜色,沮勇气,乃取手巾一方,自覆其面与勋章,令见者不知提督伤也。

    治疗室中,负伤者充满无余地。士官等运纳尔逊,卧于一少尉候补生之小榻上。军医检纳尔逊伤,知不可治。然提督之危,舍医师与一教师外,余人莫知也。是时,纳尔逊痛不可止,血涔涔自肩被于榻下。纳尔逊知其必死,乃退医师曰:“我创终不可治,君毋宁速去治他人,勿以我故而误他人伤者。”此时医师只取纸片,扇其患处,并饮以柠檬液,以解其渴。纳尔逊精神犹不少乱,闻甲板上喝采声,知已击沉敌舰,喜顾医师曰:“我军又沉一敌舰矣。”语毕,喜动颜色。

    纳尔逊频思见舰长哈窦,一问战况,顾哈窦以战事方急,不能速来。纳尔逊知去死已在瞬息,恐终不得见哈窦,乃顾医师曰:“速呼哈窦来。”哈窦既至,以全胜报。时纳尔逊负伤,已一时十分矣。于是提督纳尔逊,与舰长哈窦握手无语。哈窦进至纳尔逊侧,耳语之曰:“我军捕获敌舰已不下十四五艘矣,我舰队必全胜无疑。”纳尔逊莞尔笑曰:“大好,但恨不能捕获二十艘耳。哈窦君,我舰队得无一艘被捕者乎?”哈窦言:“实无被捕者,君可无忧。”纳尔逊闻其语大慰,乃向哈窦嘱以后事,且曰:“余去死已近,愿哈窦近闻余言,我死,请将我之发与我所持者,悉赠哈弥儿顿夫人。”哈窦誓而诺之。于是哈窦仍上甲板。

    医师更问纳尔逊创痛如何,纳尔逊低声答曰:“余痛实甚,愿早死,虽然,人孰不欲多一刻生存耶?矧余尚欲闻胜利之报。”更低声而言曰:“哈弥儿顿夫人若闻余死,未知其悲戚何如也。”既而哈窦又至,历陈战胜之状。纳尔逊喜甚,乃嘱哈窦曰:“我死勿投遗骸于海,请葬我先人墓侧。”更紧握哈窦手,请最后之接吻。哈窦泪落如绳,默然跪亲其额。纳尔逊闭其眼曰:“余已满足,余已尽余之义务,虽死无憾矣。”语毕,有不堪痛苦之状。哈窦哀不可止,更跪亲其额。此时纳尔逊眼昏,微发语问亲额者谁乎,继知为哈窦,乃言曰:“哈窦君乎,神必福汝。”于是舰长哈窦,与提督纳尔逊,为最后之永诀,再上甲板督战。

    死期渐迫,时一教师在纳尔逊侧,纳尔逊语之曰:“余生平更无罪恶之事。”继复语曰:“愿为我勿忘哈弥儿顿夫人与藿郎。”藿郎者,纳尔逊女也,时方五龄。

    纳尔逊气已将绝,忽厉声言曰:“余为国家尽其义务,余谢上帝,余得尽义务矣。”如是反复者数次,溘然而逝,时年四十七。

    纳尔逊被创后,经三时十五分而卒。时千八百五年(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午后四时三十分也。

    纳尔逊既死,全军痛哭,若丧其父母。国中人,闻其丧者,无不人人流涕。

    法西联合舰队,或捕获,或沉。至午后四时,形影全灭,战事告终。距纳尔逊气绝,先三十分也。

    是役也,法西联合舰队总督威勒纽被擒,西班牙副水师提督,亦中炮死。英国舰队损害亦巨,死伤总数,有千五百八十七人。

    纳尔逊既战死,法国舰队全灭,绝世英雄之拿破仑,终归失败。英国以满腔热诚,哀悼纳尔逊,封纳尔逊兄弟为伯爵,受年金六千,其姊妹亦各给一千。又以十万金,为其世袭财产。十二月三日,维多利亚舰,护送浸于酒精之纳尔逊遗体,向英国归帆。纳尔逊之丧归英国,英国海军遣军舰迎之。翌年一月九日,以国礼葬纳尔逊于圣保罗寺。

    纳尔逊战死后,英国国民,若丧慈母,咸谓以彼立功之伟人,奈何竟以战死。虽然,杀身成仁者,人世最荣誉之死也;为国流血者,人世最畏敬之死也;粉身碎骨于炮弹下者,人世最勇猛之死也。纳尔逊之死死有余荣,实无足悲。今其人虽亡犹能鼓舞国民之元气,发扬国家之威棱,且足以激励青年为伟人之金鉴。呜呼!纳尔逊之名与日月争光可也。

    纳尔逊死已百年,而英国尚藉其战捷之余威夸称海王,到处发展其势力。

    纳尔逊更有日记,述及其最爱之女友哈弥儿顿夫人,赞助其成功之影响实大。而夫人对于英国政府,亦有大功云。

    又记云:“傥一朝战死,则无扶助夫人之爱友,深望英国皇帝,幸录夫人之功,赐以年金,终其残年。”

    又记云:“吾遗一女藿郎于我英国,吾但望彼女,将来继承纳尔逊之名。”

    又曰:“余临战所哀求于我国家皇帝者,惟此数事而已。于皇天赐惠于英国皇帝,及英国,且及与我亲爱之人人。”

    纳尔逊女藿郎,时方五岁。纳尔逊死,藿郎受养于哈弥儿顿夫人。

    此日记,即纳尔逊之遗言也。呜呼!观纳尔逊之言,即可以知其为多情之英雄矣!

    【批评】

    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然则为军人者,固以能杀敌为心者也。乃观纳尔逊祈祷之词,其慈祥仁爱,溢于言外,是又矢人而具函人之心矣。项羽坑降卒,对此得无有愧色也?

    悬名誉之勋章,遂名誉之战死,英雄气概,何等磊落。

    李广射虎,度不中不发,故以善射名,盖不外精细审慎持重而已。观英法迭次海战,法军一见英舰,必先发炮,而纳尔逊默然不一应之,迨进行已近,度其必中,然后大开炮门,尽力注射。故法舰遇之,无不立碎。此正与李广射虎之法相同,盖亦不外精细、审慎、持重而已。故学纳尔逊者,若只知其冒险,而不知其临事精细、审慎、持重,则必有鲁莽误事之患。

    纳尔逊见法舰利达勃尔不发一炮,以为已失战斗力,令炮手勿击之,然卒为利达勃尔丧其生命。世或疑纳尔逊为宋襄之仁,而不知纳尔逊生平,固不欲以战胜而为残暴之举,此正仁者之勇,勇者之仁。

    肩骨已碎,犹能从容命士官治舵绳,旋取手巾覆面,不敢因伤而沮士气,大有汉高折足之概。绝世英雄,中外同调。闻捕获敌舰十四五艘,犹不满意,且曰但恨不能捕二十艘。战斗家之野心,可畏可爱。临死而呼曰:“余已为国家尽义务。”可见英雄到底不忘国家。呜呼!惟其不忘国家,时时思为国家尽义务,故能成为英雄也。

    距纳尔逊之死先三十分钟,法西联合舰队全碎,纳尔逊虽死瞑目矣。故纳尔逊之死,实死于成功之后。世犹以其死为悲,而不知人之所以生者,以人类心理之富于希望故也。或不得达其希望,而必欲达之,故生;或希望只达其一半,尚有一半未达,而又必欲达之,故生。若纳尔逊者,人之希望已全达,且已完满其希望矣,若再生于世间,岂非无一事可做?岂非世间事皆无可做之价值?然则其生也亦赘矣。故凡人之死,均有遗憾。惟纳尔逊之死,其对于个人,对于国家,均无丝毫遗憾。呜呼!人必如纳尔逊者,而后方有生之价值;人必如纳尔逊者,而后方有死之价值。

    气势有如狮子,咆哮声响彻整个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半夜扑倒在枕头上绝望地喊着说:“如果让我占领了英吉利海峡,六个小时内,我就可以带兵冲杀到伦敦,让不列颠半岛(不列颠,是英国古代的叫法)的草木,都失去生机。”唉!拿破仑之所以始终不能让一名士兵打到英国的原因,这不是纳尔逊的力量,那是谁的力量呢?

    渡过一衣带水的英吉利海峡,冲入英国,这是拿破仑一生的目的。于是拿破仑再次唆使西班牙打破了保持局外中立的立场,严禁英国的军舰停泊在西班牙的各个港口。拿破仑联合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组成了一个大舰队,任命将军威勒纽为总督,全力为战争做准备。

    拿破仑知道英国舰队精锐,很难立刻将其挫败,命令威勒纽不要轻易和英国舰队开战,巧妙地隐蔽踪迹,使英国舰队疲于奔命。

    英国政府因为法国、西班牙再次联合,组成了大军,于是再次起用纳尔逊为海军大将。纳尔逊接受任命后,便率领舰队搜索讨伐法国军队。但是敌方的舰队巧妙地躲过了搜索,竟然找不到他们的行踪。

    1805年(嘉庆十年),正月,有紧急报告说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从芝伦港出发。纳尔逊传令整个舰队,从第二天起开始追逐,追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没追到。二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